CN104135434B - 以太网虚拟化互联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以太网虚拟化互联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35434B CN104135434B CN201410379416.9A CN201410379416A CN104135434B CN 104135434 B CN104135434 B CN 104135434B CN 201410379416 A CN201410379416 A CN 201410379416A CN 104135434 B CN104135434 B CN 1041354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c address
- vlan
- path
- cost values
- lo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72 advanced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11 flow chemistry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4 troubleshoo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以太网虚拟化互联(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本地未激活虚拟局域网(VLAN)的第一边缘设备(ED)接收同一站点内的本地激活VLAN的第二ED发送的VLAN内的MAC地址;第一ED向远端站点内的第三ED发送该MAC地址,以使第三ED基于该MAC地址计算出用于转发VLAN的流量且指向第一ED的备选路径;当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第三ED将VLAN的流量切换到备选路径。本发明实施方式可提高路径切换速度,减少MAC收敛时间,而且可以降低丢包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方式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联(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数据中心网络技术迎来了一次剧烈的变革。大量新技术标准在近几年内相继出现,以太网虚拟化互联技术(EVI)也随之产生。
EVI技术基于现有的服务提供商网络和企业网络,给分散的物理站点提供灵活的二层互联功能。EVI是一种先进的媒体访问控制(MAC)in IP技术,用于实现基于IP核心网的二层虚拟专用网络(L2VPN)技术。在EVI网络中,只需在数据中心站点(以下简称为站点)的边缘设备(ED)上维护路由和转发信息,而无需改变站点内部和核心网络。因此,EVI技术具有成本低廉、对运营商网络依赖少等优点。EVI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IS-IS)是运行于EVI网络中的上层协议,是IS-IS路由协议的一种二层应用扩展,主要用于建立跨站点二层转发路径。
在现有技术中,当EVI网络中发生公网故障时,故障设备需要进行逃生处理,此时故障设备放弃所有本地激活虚拟局域网(LAV),其站点内邻居将发布新分配LAV内的MAC地址到远端邻居,远端邻居基于该MAC地址计算路由路径并完成路径切换。然而,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由于在故障发生之后才执行MAC地址发布及路由路径计算工作,因此路径的切换速度慢。
而且,当LAV重新分配后,相比较于原转发者,新的转发者激活VLAN内的MAC地址不完整。如果将这不完整的MAC地址通告给远端邻居,远端邻居只能完成部分MAC地址的切换,这还导致了MAC收敛时间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出一种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以提高切换速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本地未激活VLAN的第一ED接收同一站点内的本地激活所述VLAN的第二ED发送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所述第一ED向远端站点内的第三ED发送所述MAC地址,以使所述第三ED基于所述MAC地址计算出用于转发所述VLAN的流量且指向所述第一ED的备选路径,当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所述第三ED将所述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ED接收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未激活VLAN的第二ED发送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所述第一ED基于所述MAC地址计算用于转发所述VLAN的流量且指向所述第二ED的备选路径;
当所述第一ED检测到所述第一ED与所述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激活所述VLAN的第三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将所述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ED,所述第一ED本地未激活虚拟局域网VLAN,该装置包括:
MAC地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同一站点内的本地激活所述VLAN的第二ED发送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MAC地址发送模块,用于向远端站点内的第三ED发送所述MAC地址,以使所述第三ED基于所述MAC地址计算出用于转发所述VLAN的流量且指向所述第一ED的备选路径;其中当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的路径故障时,所述第三ED将所述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ED,所述装置包括:
MAC地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未激活VLAN的第二ED发送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备选路径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MAC地址计算用于转发所述VLAN的流量且指向所述第二ED的备选路径;
流量切换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激活所述VLAN的第三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将所述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实施方式可在远端站点的ED与本地激活VLAN的ED之间的路径发生故障之前预先计算好转发该VLAN的流量本地且指向未激活VLAN的ED的备选路径,当远端站点的ED与本地激活该VLAN的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可以及时切换到备选路径,从而提高路径切换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EVI网络的架构模型示范性示意图;
图2为EVI网络中站点公网故障处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VI网络的路径切换示意图;
图4为图3中EVI网络中路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TLV格式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VLAN ID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结构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VI网络的路径切换示意图;
图9为图8中EVI网络中路径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EVI技术中的相关术语进行简单解释。
EVI实例:虚拟互通实例,使用Network ID来唯一标识。
EVI Link:同一EVI实例中的邻居ED之间建立的一条双向的虚拟以太通道。
EVI隧道:即通用路由封装协议(GRE)隧道,用于承载EVI Link,一条隧道上可以承载多条EVI Link。EVI隧道是一条本地ED与对端ED之间的直连通道,完成ED之间的数据透明传输。
LAV:即本地激活VLAN,是生效的扩展VLAN。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EVI网络包括至少两个ED。同一EVI实例中的ED之间建立EVILink。在相同的EVI实例中,ED之间的EVI Link承载于ED之间的EVI隧道,每个EVI隧道可承载多个EVI Link。
图1为EVI网络的架构模型示范性示意图。
如图1所示,采用了EVI技术的网络(称为EVI网络)包括核心网络和站点(Site)网络,其中站点网络包括站点1、站点2、站点3和站点4。分别介绍如下:
站点网络是通过一台或者多台ED连接到核心网络的具有独立业务功能的二层网络,通常由单个用户组织、管理、控制和维护,主要由主机和交换设备组成,ED提供站点之间的二层交换功能。
ED是位于站点网络边缘的执行EVI功能的交换设备,其在站点网络侧作为二层设备运行,在核心网络侧作为三层设备运行,它完成报文从站点网络到EVI隧道,以及EVI隧道到站点网络的映射与转发。ED通过EVI邻居发现协议(ENDP)自动发现同一EVI实例的邻居ED,并与邻居ED之间建立一条双向的虚拟以太通道,即以太网虚拟互联连接EVI Link(链路),以完成彼此之间的数据透明传输。同一个EVI实例中的ED之间通过EVI IS-IS协议在EVI Link上通告本站点内的主机和设备的MAC地址可达性信息。
通常情况下,ED之间会相互发送IS-IS握手(Hello)报文来检测邻居状态的变化,若超时未收到邻居ED发来的IS-IS Hello报文,则认为该邻居ED已经变为不可用(DOWN)状态。为了加快邻居状态的检测,还可以采用双向转发检测(BFD)来联动检测邻居状态的变化。
如图1所示,完成部署后,EVI虚拟出一个大二层网络,异地的主机A、主机B、主机C将在同一个广播网内。
当站点通过ED接入核心网时,为了实现高可靠性及防止网络中设备的单点故障,通常采用两台ED的多归属方式接入核心网,也称为双归属接入。图2为EVI网络中站点公网故障示意图,其中采用了双归属组网。
在如图2的双归属组网中,ED1与ED2为站点1的双归属接入设备。ED1为建立EVIIS-IS站点内邻居关系并激活VLAN10的指定转发者;ED2为激活VLAN20的指定转发者。当位于远端站点2的ED3与ED1之间路径正常工作时,VLAN10的流量通过图2所示虚线路径传递;VLAN20的流量通过图2所示实线路径传递。
当位于远端站点的ED3与ED1之间发生公网故障时,现有技术的流程处理为ED1进行公网逃生处理,ED1将放弃所有LAV。此时,ED2成为VLAN10的转发者,ED2将重新发布VLAN10内的MAC地址。ED3从ED2同步到VLAN10内的MAC地址后,VLAN10再将流量切换至ED2。
可见,由于在故障发生之后才开始MAC地址发布工作,因此路径切换速度慢。同时,由于ED2上VLAN10内的MAC地址与ED1上VLAN10内的MAC地址不一致,通常情况下ED2需要重新学习动态MAC表项后再发布给ED3,因此整个切换过程由于MAC表项收敛较慢将有大量丢包。
为实现对双归属站点的远端MAC次优路径快速重路由功能,可以在EVI双归属网络环境上计算次优MAC表项以作为备选路径,并通过BFD等方式检测EVI Link进行联动切换。
在现有的协议中规定:对于双归属站点内MAC地址,只有LAV的指定转发者才可发布,这是现有技术中无法提前计算次优MAC表项的重要原因。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为实现在故障时快速切换路径,可以实现EVI环境中的站点逃生时MAC快速重路由的功能。比如,参照图2,应用本发明后,ED3可以将ED2作为VLAN10的次优转发者。可以通过BFD等方式检测EVI Link以监测ED3与ED1之间的公网邻居状态,当检测到故障发生时执行快速逃生和远端MAC切换,迅速将流量切换到作为VLAN10流量的次优转发者的ED2,从而提高路径切换速度,而且还可以加快MAC收敛速度,并减少业务流量丢失。
本发明对现有协议作出改动,主要包括:
(1)、站点内ED设备中非LAV的转发者,同步获取站点内ED设备中LAV转发者所发布的MAC地址。在具体实现上,可以通过扩展站点内Hello报文以携带相关MAC地址。
(2)、站点内ED设备中非LAV的转发者,向远端邻居通告从站点内ED设备中LAV转发者所同步到的MAC地址。在具体实现上,可以设置该MAC地址的开销(cost)值大于远端邻居与站点内ED设备中LAV转发者之间路径对应的MAC地址的cost值,即可实现远端邻居基于MAC地址计算出备选路径,且不会影响原有转发路径。通过下底层驱动,将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生效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并在站点内ED设备中LAV转发者与远端邻居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将该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从而不会影响正常情况下的流量转发。而且,通过联动BFD,可以在站点内ED设备中LAV转发者与远端邻居之间的路径发生故障时,直接操作底层驱动切换到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同时将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转发状态,此时无需再进行路由计算。
(3)、通过双向BFD等方式检测EVI Link联动EVI IS-IS进行快速重路由(FRR)处理,具体实施上可以将BFD报文封装在EVI隧道中。
基于上述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说明本发明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VI网络的路径切换示意图;图4为图3中EVI网络中路径切换方法流程图。
如图3所示,第一ED和第二ED为同一站点(站点1)内的边缘设备,而且第一ED和第二ED同时与远端站点(站点2)的第三ED建立有站点间邻居关系;第一ED和第二ED都指定VLAN10为扩展VLAN,而且经协商后VLAN10的真正转发者为第二ED,即第一ED为本地未激活VLAN10的ED,而第二ED为本地激活VLAN10的ED。VLAN10的流量通过图3所示虚线路径传递;VLAN20的流量通过图3所示实线路径传递。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本地未激活VLAN10的第一ED接收同一站点内的本地激活VLAN10的第二ED发送的该VLAN10内的MAC地址。
在这里,可以利用站点内Hello报文实现第一ED向第二ED发送VLAN10内的MAC地址。
示范性地,可以设置一种类型为253的可变格式(TLV)Hello报文,该Hello报文可携带VLAN内的MAC地址,即携带本地激活VLAN10的第二ED所发布的MAC地址。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TLV格式示意图。
如图5所示,示范性地,该TLV格式包括类型(Type)字段、长度(Length)字段、VLANID字段和MAC字段。其中,Type字段为1字节的类型值,定义值为253;Length字段为1字节的长度标识,用于标识TLV长度;VLANID字段为2字节,用于标识LAV;MAC字段为6字节,用于具体记录本地激活VLAN10的第二ED发布的本地VLAN10的MAC地址。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VLAN ID字段的结构示意图。由图6可见,VLAN ID字段包括保留(Reserved)字段以及VLAN ID内容字段;保留字段的长度为3比特,具体为保留位;VLAN ID内容字段的长度为12比特。
以上详细罗列了站点内Hello报文的示范性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这种罗列仅是示范性的,并不对本发明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步骤402:第一ED向远端站点内的第三ED发送该MAC地址,以使第三ED基于MAC地址计算出用于转发VLAN10的流量且指向第一ED的备选路径。
示范性地,对于第二ED所发送来的VLAN10内的MAC地址,第一ED将其cost值设置为大于计算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并将第二ED发送来的VLAN10内的MAC地址发送到位于远端站点内的第三ED。
通常情况下,计算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为0。因此,具体的,第一ED可以将第二ED发送来的VLAN10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最大值(MAX_COST)-1,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值,只要满足第二ED发送来的VLAN10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大于计算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即可。在这里,第一ED向第三ED所发布的VLAN10内的MAC地址仅限于在步骤401中从站点内邻居(即第二ED)同步来的MAC地址,而其他VLAN10内MAC地址无需发送。
第三ED基于第一ED发送来的VLAN10内的MAC地址计算出用于转发VLAN10的流量且指向第一ED的备选路径。第一ED发送来的VLAN10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大于计算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第三ED将备选路径设置为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路径的备用路径。具体地,第三ED将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当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该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此时备选路径不发挥作用,并不影响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正常传输VLAN10的流量。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在第三ED上使能MAC快速重路由(FRR)功能,直接下底层驱动,将该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作为当前生效MAC表项(即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与当前生效MAC表项在数据结构上属于相同的MAC底层表项。在正常转发使用时,当前生效MAC表项的主属性出接口被采用而处于转发状态,而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副属性出接口被第三ED设置为非转发状态。
步骤403:当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第三ED将VLAN10的流量切换到备选路径。
备选路径建立后,通过EVI IS-IS联动BFD对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EVI Link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链路故障时快速切换到备用路径。对于与BFD的联动,本发明实施方式可以采用双向Ctrl方式BFD检测EVI Link联动EVI IS-IS切换备份路径。当站点2上第三ED检测到第一ED的BFD会话故障后,第三ED中断与第二ED的远端邻居关系。此时,第三ED不用进行路由计算,而是直接底层驱动以将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副属性出接口切换为MAC转发出接口,即将该副属性出接口设置为转发状态,从而完成备选路径的快速切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ED逃生之后,第一ED将接收的VLAN10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VLAN10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然后,第一ED将同步后的VLAN10内的MAC地址发送到第三ED,以使第三ED基于同步后的VLAN10内的MAC地址更新本地VLAN10内的MAC地址。因此,第三ED可以基于同步后的VLAN10内的MAC地址迅速更新本地VLAN10内的MAC地址,可以快速实现MAC收敛,降低MAC收敛时间,并降低丢包数。
具体地,第一ED将接收的VLAN10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VLAN10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包括下列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第一ED将本地的VLAN10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
第一ED将接收的VLAN10内的MAC地址中与本地的VLAN10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
第一ED将接收的VLAN10内的MAC地址中除与本地的VLAN10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之外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二cost值其中,第一cost值小于第二cost值。
比如,第一cost值可以为0;第二cost值可以设置为MAX_COST-1。
以上详细罗列了第一cost值和第二cost值的示范性取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这种罗列仅是示范性的,并不对本发明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启动同步定时器,并在同步定时器超时后在第一ED中删除从第二ED接收到的VLAN10内的MAC地址,从而完成第一ED的本地LAV10内MAC地址的同步。在这里,同步定时器设置的定时时间即为MAC老化时间。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结构图,该装置可以具体实施在图3所示第一ED上。
如图7所示,该装置700包括:
MAC地址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同一站点内的本地激活VLAN的第二ED发送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
MAC地址发送模块702,用于向远端站点内的第三ED发送该MAC地址,以使第三ED基于该MAC地址计算出用于转发该VLAN的流量且指向第一ED的备选路径;其中当第三ED与第二ED的路径故障时,第三ED将该VLAN的流量切换到备选路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MAC地址的cost值大于计算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以使第三ED将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并在第三ED与第二ED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将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700还包括:
同步模块703,用于当第二ED逃生之后,将接收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并将同步后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发送到第三ED,以使第三ED基于同步后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更新本地该VLAN内的MAC地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同步模块703,用于执行下列处理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ED将本地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
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中与本地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
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中除与本地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之外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二cost值;
其中,所述第一cost值小于第二cost值。比如,第一cost值可以为0;第二cost值可以设置为MAX_COST-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700还包括:
MAC地址删除模块704,用于启动同步定时器,并在同步定时器超时后删除由MAC地址接收模块701接收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VI网络的路径切换示意图;图9为图8中EVI网络中路径切换方法流程图。
如图8所示,第三ED和第二ED为同一站点(站点1)内的边缘设备,而且第三ED和第二ED同时与远端站点(站点2)的第一ED建立有站点间邻居关系;第三ED和第二ED都指定VLAN10为扩展VLAN,而且经协商后VLAN10的真正转发者为第三ED,即第二ED为本地未激活VLAN10的ED,而第三ED为本地激活VLAN10的ED。VLAN10的流量通过图8所示虚线路径传递;VLAN20的流量通过图8所示实线路径传递。
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901:第一ED接收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未激活VLAN10的第二ED发送的VLAN10内的MAC地址。
步骤902:第一ED基于该MAC地址计算用于转发VLAN10的流量且指向第二ED的备选路径;
步骤903:当第一ED检测到第一ED与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激活VLAN10的第三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将VLAN10的流量切换到备选路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MAC地址的cost值大于计算第一ED与第三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ED将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第一ED与第三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并在第一ED与第三ED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将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ED从第二ED接收同步后的VLAN10内的MAC地址,并基于同步后的VLAN10内的MAC地址更新本地VLAN10内的MAC地址;其中同步后的VLAN10内的MAC地址是在第三ED逃生之后,第二ED将接收的VLAN10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VLAN10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所获得的。因此,第一ED可以基于同步后的VLAN10内的MAC地址更新本地VLAN10内的MAC地址,从而还降低了MAC收敛时间,并降低了丢包数。
图8对应的实施方式的第一ED即为图3对应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三ED,故图8对应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ED执行的EVI网络中路径切换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出了一种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结构图,该装置可以具体实施在图8所示站点2的第一ED上。
如图10所示,装置1000包括:
MAC地址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未激活VLAN的第二ED发送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
备选路径计算模块1002,用于基于该MAC地址计算用于转发该VLAN的流量且指向第二ED的备选路径;
流量切换模块1003,用于当检测到与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激活该VLAN的第三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将该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MAC地址的cost值大于计算第一ED与第三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该装置还包括:
备选路径设置模块1004,用于将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第一ED与第三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并在第一ED与第三ED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将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1000还包括:
MAC地址更新模块1005,用于从第二ED接收同步后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并基于同步后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更新本地该VLAN内的MAC地址;其中同步后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是在第三ED逃生之后,第二ED将接收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所获得的。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方式可在远端站点的ED与本地激活VLAN的ED之间的路径发生故障之前预先计算好转发该VLAN的流量本地且指向未激活VLAN的ED的备选路径,当远端站点的ED与本地激活该VLAN的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可以及时切换到备选路径,从而提高路径切换速度。
而且,本地激活该VLAN的ED逃生之后,本地未激活该VLAN的ED激活该VLAN,并将接收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然后将同步后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发送到远端站点内的ED,从而远端站点内的ED可以基于同步后的该VLAN内的MAC地址更新VLAN内的MAC地址,从而进一步降低了MAC收敛时间,降低了丢包数。
另外,本发明实施简单,只需在支持EVI的站点边缘设备上实现本发明即可实现路径切换,而针对下行接入设备没有特殊处理,因此与下行接入类设备不存在互通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联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本地未激活虚拟局域网VLAN的第一边缘设备ED接收同一站点内的本地激活所述VLAN的第二ED发送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所述第一ED向远端站点内的第三ED发送所述MAC地址,以使所述第三ED基于所述MAC地址计算出用于转发所述VLAN的流量且指向所述第一ED的备选路径,当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所述第三ED将所述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所述第二ED逃生之后,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所述第一ED将同步后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发送到所述第三ED,以使所述第三ED基于所述同步后的MAC地址更新本地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包括下列处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ED将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中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中除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之外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二cost值;其中,所述第一cost值小于所述第二cost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地址的开销cost值大于计算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以使所述第三ED将所述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并在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将所述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动同步定时器,并在所述同步定时器超时后删除所述第一ED中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4.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联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边缘设备ED接收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未激活虚拟局域网VLAN的第二ED发送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所述第一ED基于所述MAC地址计算用于转发所述VLAN的流量且指向所述第二ED的备选路径;
当所述第一ED检测到所述第一ED与所述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激活所述VLAN的第三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将所述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所述第一ED从第二ED接收同步后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并基于同步后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更新本地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其中所述同步后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是在所述第三ED逃生之后,所述第二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所获得的;
所述第二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包括下列处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ED将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所述第二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中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所述第二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中除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之外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二cost值;其中,所述第一cost值小于所述第二cost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地址的开销cost 值大于计算所述第一ED与所述第三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ED将所述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所述第一ED与所述第三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并在所述第一ED与所述第三ED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将所述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
6.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联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边缘ED,所述第一ED本地未激活虚拟局域网VLAN,该装置包括:
MAC地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同一站点内的本地激活所述VLAN的第二ED发送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MAC地址发送模块,用于向远端站点内的第三ED发送所述MAC地址,以使所述第三ED基于所述MAC地址计算出用于转发所述VLAN的流量且指向所述第一ED的备选路径;其中当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的路径故障时,所述第三ED将所述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同步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ED逃生之后,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并将同步后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发送到所述第三ED,以使所述第三ED基于所述同步后的MAC地址更新本地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包括下列处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ED将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中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所述第一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中除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之外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二cost值;其中,所述第一cost值小于所述第二cost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AC地址的开销cost 值大于计算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以使所述第三ED将所述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并在所述第三ED与所述第二ED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将所述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MAC地址删除模块,用于启动同步定时器,并在所述同步定时器超时后删除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9.一种以太网虚拟化互联EVI网络中的路径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边缘设备ED,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MAC地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未激活虚拟局域网VLAN的第二ED发送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
备选路径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MAC地址计算用于转发所述VLAN的流量且指向所述第二ED的备选路径;
流量切换模块,用于当检测到与所述远端站点内的本地激活所述VLAN的第三ED之间的路径故障时,将所述VLAN的流量切换到所述备选路径;
MAC地址更新模块,用于从第二ED接收同步后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并基于同步后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更新本地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其中所述同步后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是在所述第三ED逃生之后,所述第二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所获得的;所述第二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进行同步,包括下列处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ED将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所述第二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中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一cost值;所述第二ED将接收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中除与本地的所述VLAN内的MAC地址相同的MAC地址之外的MAC地址的cost值设置为第二cost值;其中,所述第一cost值小于所述第二cost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MAC地址的开销cost值大于计算所述第一ED与所述第三ED之间的路径所采用的MAC地址的cost值;该装置还包括:
备选路径设置模块,用于将所述备选路径对应的MAC表项设置为所述第一ED与所述第三ED之间的路径对应的MAC表项的转发副属性,并在所述第一ED与所述第三ED之间的路径未发生故障时,将所述转发副属性对应的出接口设置为非转发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410379416.9A CN104135434B (zh) | 2014-08-04 | 2014-08-04 | 以太网虚拟化互联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410379416.9A CN104135434B (zh) | 2014-08-04 | 2014-08-04 | 以太网虚拟化互联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4135434A CN104135434A (zh) | 2014-11-05 |
| CN104135434B true CN104135434B (zh) | 2017-09-22 |
Family
ID=51807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410379416.9A Active CN104135434B (zh) | 2014-08-04 | 2014-08-04 | 以太网虚拟化互联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41354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6878048B (zh) * | 2016-12-13 | 2020-02-11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965060B (zh) * | 2018-07-27 | 2021-01-26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 | 保护倒换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1345715A (zh) * | 2008-08-28 | 2009-0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vpls双归属网络的mac地址学习方法及系统 |
| CN102164086A (zh) * | 2011-04-25 | 2011-08-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连路径快速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291313A (zh) * | 2011-09-06 | 2011-12-21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2780615A (zh) * | 2012-07-17 | 2012-11-1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链路备份方法和路由转发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020116669A1 (en) * | 2001-02-12 | 2002-08-22 | Maple Optical System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ult notification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7760719B2 (en) * | 2004-06-30 | 2010-07-20 | Conexant Systems, Inc. | Combined pipelined classification and address 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witching environments |
-
2014
- 2014-08-04 CN CN201410379416.9A patent/CN1041354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1345715A (zh) * | 2008-08-28 | 2009-01-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vpls双归属网络的mac地址学习方法及系统 |
| CN102164086A (zh) * | 2011-04-25 | 2011-08-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连路径快速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291313A (zh) * | 2011-09-06 | 2011-12-21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路由器冗余协议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2780615A (zh) * | 2012-07-17 | 2012-11-14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链路备份方法和路由转发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4135434A (zh) | 2014-11-05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EP3066784B1 (en) | Supporting operator commands in link aggregation group | |
| CN101557343B (zh) | Vrrp拓扑网络中二层环路的检测与保护方法 | |
| CN107948041B (zh) | 构建vxlan集中式多活网关的方法和设备 | |
| CN102035676B (zh) | 基于arp协议交互的链路故障检测与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 |
| CN103078969B (zh) | 一种mac地址信息通告方法和设备 | |
| CN109672619A (zh) |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 CN102624929B (zh) | 一种基于虚拟网关的无线传感网网关冗余方法 | |
| CN104283789B (zh) | 路由收敛方法和系统 | |
| CN110061899A (zh) |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 CN104767680B (zh) | 路由快速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03746881B (zh) | Evi网络中的邻居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 |
| CN104009926A (zh) | Evi网络中的组播方法及边缘设备ed | |
| WO2013044821A1 (en) | Learning a mac address | |
| CN103581025B (zh) | 路由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
| CN103460061A (zh) | 用于为伪线提供改善的故障转移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 |
| CN105897465A (zh) |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 |
| CN107306215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节点 | |
| CN104518960B (zh) | 一种延时回切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 CN103078800A (zh) | Evi网络中的mac地址信息控制方法及边缘设备 | |
| CN108259302A (zh) | 一种集中式网关组网实现方法及装置 | |
| CN106533776B (zh) | 一种vrrp网关、vrrp系统和双主探测及修复方法 | |
| CN101083625A (zh) | 一种加快链路收敛的方法及装置 | |
| CN105763439B (zh) | 一种多链接透明互联网络中数据中心的互联方法及装置 | |
| CN104980302A (zh) | 一种在sdn框架下基于stp消除冗余链路的方法 | |
| CN104135434B (zh) | 以太网虚拟化互联网络中的路径切换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