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487088A - 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87088A
CN104487088A CN201280074061.1A CN201280074061A CN104487088A CN 104487088 A CN104487088 A CN 104487088A CN 201280074061 A CN201280074061 A CN 201280074061A CN 104487088 A CN104487088 A CN 1044870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treatment
dose
morphine
d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40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洛博内
M·舒斯特
E·扬奇克-哈瓦拉特
S·怀德库姆
B·佩巴尔
S·斯兰内
O·穆奇勒奇内
F·格罗伊斯
R·雷登斯蒂恩
H·罗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eiron Biologics AG
Original Assignee
Apeiron Biologic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eiron Biologics AG filed Critical Apeiron Biologics AG
Publication of CN104487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870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C07K16/3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 C07K16/307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against structure-related tumour-associated moieties
    • C07K16/3084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from tumour cells against structure-related tumour-associated moieties against tumour-associated ganglios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8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tumor tissues, cells, antig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7Quinolines; Isoquinolines
    • A61K31/485Morphinan derivatives, e.g. morphine, code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4/00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7K14/435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C07K14/52Cytokines; Lymphokines; Interferons
    • C07K14/54Interleukins [IL]
    • C07K14/55IL-2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receptors, cell surface antigens or cell surface determin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07K2317/732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 [ADC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3Inducing cell death, e.g. apoptosis, necrosis or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 C07K2317/734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 [CD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9/00Fusion polypeptid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On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以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每日24小时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来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

Description

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来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
发明背景
成神经细胞瘤是排在脑癌后于5岁以下儿童中最常见的实体癌。在高风险成神经细胞瘤中,超过一半的接受标准疗法的患者会复发并最终死于疾病。90%的病例在0至6岁之间发生。工业化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大致为每年2000例。
抗特定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肿瘤学。相较于细胞毒性疗法的完全不同的作用模式已使其成为有价质的资产,如通过先驱者如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显示的。二唾液酸神经节苷酯GD2为主要在细胞表面上表达的鞘糖脂。正常组织中的GD2表达非常罕见,主要限制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外周神经和黑素细胞。在癌性细胞中,GD2在神经母细胞瘤和大多数黑色素瘤中均匀表达,在骨和软组织肉瘤、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以及脑肿瘤中以可变程度表达(Navid等人,Curr Cancer Drug Targets 2010)。由于与其在细胞表面上的存在组合的相对肿瘤选择性表达,GD2代表着用于基于抗体的癌免疫疗法的有前景的靶。
因此,将数种抗-GD2抗体经历成神经细胞瘤、黑色素瘤和其它GD2相关癌的临床前或临床研究。
APN311是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重组产生的嵌合单克隆抗-GD2抗体ch14.18的制剂,所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是用于产生商购可得抗体的标准哺乳动物细胞系。在复发性/难治性成神经细胞瘤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中,利用该抗体作为单一试剂实现了缓解。包括利用APN311的治疗的III期试验由国际儿科肿瘤学欧洲成神经细胞瘤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aediatric Oncology EuropeanNeuroblastoma)(SIOPEN)于2006年起始,目前正在研究对与利用APN311与异维A酸即顺式-维A酸酸(cis-RA)一起(使用或不使用皮下IL-2)的治疗相关的无事件存活数和总存活数的作用。在使用具有4种药物(即SP2/0鼠杂交瘤细胞中产生的相关抗体与i.v.白细胞介素-2(IL-2)、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异维A酸一起)的治疗方案的可比较的US研究中,在具有成神经细胞瘤的儿童中看到显著的存活率提高,初步治疗后完全缓解并且无疾病存在的证据。
APN301为包含以融合蛋白存在的人源化抗-GD2抗体(hu14.18)和IL-2的免疫细胞因子的制剂。抗体蛋白特异性结合在成神经细胞瘤和数种其它癌上强表达的GD2抗原。IL-2为招募多个免疫效应细胞类型的细胞因子。在成神经细胞瘤患者中,APN301被设计来通过抗体组分定位GD2-阳性肿瘤细胞。随后融合IL-2通过活化NK和T细胞刺激患者的免疫系统抗肿瘤,然而抗体的Fc部分被设计来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CDC)触发肿瘤细胞杀伤。免疫细胞因子已在具有复发性/难治性成神经细胞瘤的儿童的II期临床研究中显示活性(Shusterman等人;JCO 2010),并且也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I/II期研究中进行了测试,显示了免疫活化作用。
正在研究或开发的其它抗-GD2抗体是例如单克隆抗体3F8(II期研究中的鼠,以及I期中人源化的抗体)和8B6(特异于O-乙酰化GD2,临床前的)。此外,抗-独特型抗体例如4B5、1A7和A1G4已作为潜在肿瘤疫苗处于研究之中,然而,它们的开发似乎被放弃。WO2008/049643还描述了抗-独特型抗体,其模拟GD2表位,即GD2模拟位。
14.18抗-GD2抗体的另一种形式为hu14.18K322A,如WO2005/070967中描述的,其在Fc区域中具有点突变以降低CDC,但维持ADCC,例如通过在适合于增强ADCC的细胞系例如YB2/0中表达来进行。CDC的降低被认为导致与抗体治疗相关的减轻的疼痛。
抗体的抗-肿瘤活性通常通过补体依赖细胞毒性(CDC或被体结合)或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发生。这两种活性在本领域称为“效应子作用”,并且由抗体(特别地IgG种类的抗体)介导。除IgG4外的所有IgG亚类(IgG1,IgG2,IgG3)介导ADCC和被体结合至一定程度,IgG1和IgG3对于两种活性是最有效的。当天然杀伤(NK)细胞上的Fc受体和/或其它具有Fc受体的免疫细胞(效应细胞)结合结合于细胞表面上的抗原的抗体的Fc区域时,ADCC据信发生。Fc受体结合向效应细胞发生杀死靶细胞的信号。CDC据信通过多个机制发生;当抗体结合细胞表面上的抗原时,一个机制被起始。一旦抗原-抗体复合体形成,C1q分子据信结合抗原-抗体复合体。C1q随后切割其自身以起始酶促活化的级联反应以及其它补体蛋白的切割,所述切割的补体蛋白结合靶细胞表面,通过例如细胞裂解和/或被巨噬细胞摄入来促进其死亡。
然而,CDC被认为经起疼痛的副作用,特别地对于抗-GD2抗体而言。如As described in WO2005/070967中描述的,神经元可对补体结合特别敏感,因为该过程牵涉细胞膜的通道的产生,从而允许不受控制的离子流动。在疼痛感觉神经元中,甚至少量的补体结合可显著地产生动作电位。因此,任何量的由神经元上的抗-GD2抗体结合产生的CDC将导致疼痛。
因此,现有技术教导有利地减少补体结合以降低患者的副作用水平以及抗-GD2抗体的抗肿瘤活性主要因ADCC产生,而非主要由补体结合产生(参见例如WO2005/070967)。
相反地,本发明的至关重要的方面是通过CDC测定或全血测试(WBT)测定的抗-GD2抗体的细胞裂解能力对于抗-GD2抗体的抗-肿瘤作用是必需的。与CDC或ADCC测定相反这样的WBT测定测量肝素化全血样品的裂解潜力。因此,其不仅集中在一个单一效应机制上,而且还测量生理状况下ADCC与CDC(并且存在于肝素化全血样品中的任何其它组分和/或机制可能也与抗肿瘤细胞的裂解能力相关)的组合。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能使抗体的剂量减少至靶细胞裂解所需的最低剂最,如通过CDC测定或WBT测定的。此外,本发明的方法允许个别地测定有效抗体剂量,从而允许考虑患者的抗肿瘤反应的个体差异。本发明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是可能通过测定待施用以诱发CDC和/或全血细胞裂解活性的抗-GD2抗体的阈剂量来减轻和管理疼痛的副作用。本发明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发现是疼痛的副作用可通过以连续输注的方式施用抗-GD2抗体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来显著缓解。因此,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能在抗体治疗过程中显著减少止痛剂施用,特别地强止痛剂例如吗啡的施用,从而也显著减轻这样的止痛剂施用的副作用。
本发明的概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以连续静脉内输注方式每日24小时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来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可通过使用微型泵来施用,并且可被施用一段治疗期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来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其中以足以减少肿瘤细胞裂解的剂量(细胞裂解阈剂量)施用制剂,其中施用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进行一段治疗期,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
在相关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所述治疗的抗-GD2抗体。在其它相关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抗-GD2抗体用于制备用于所述治疗的药剂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通过权利要求来定义。本发明的所有优选实施方案,如本文中进一步描述的,同等地与本发明的所有方面相关。
附图概述
图1显示了在APN311存在的情况下两个健康供体的WBT(利用肝素化全血,使用51Cr标记的靶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和CDC测定(利用肝素化血浆,也使用51Cr标记的靶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的结果。如可看到的,在两个供体之间的WBT裂解上存在显著差异:在2对比10ng/mL的APN311全血浓度达到50%裂解。然而,在CDC上不存在差异:在1000ng/ml的APN311血浆浓度上达到两个供体的50%裂解。在两个测定(WBT和CDC测定)中,使用相同的温育时间(20h)以及相同的补体终浓度。
图2显示在APN301或APN311的存在下一个健康供体的WBT(利用肝素化全血,使用51Cr标记的靶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和CDC测定(利用肝素化血浆,使用51Cr标记的靶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的结果。在两种制剂之间的WBT裂解上存在显著差异:在21ng/mL全血的APN311浓度对234ng/mL的APN301浓度上达到50%裂解。然而,CDC的差异不太显著:在470ng/mL血浆的APN311浓度对619ng/mL血浆的APN301浓度上达到50%裂解。
图3显示利用掺杂5μg/mL APN311的健康供体的全血或血浆相较于用APN311处理的患者的全血或血浆的WBT和CDC测定的结果。在治疗周期的第17天(即利用APN311的治疗期结束时)收集患者样品,所述治疗期在该情况下为治疗周期的第8天至第18天。
图4显示图3中显示的WBT相较于添加了5倍过量的特异性抗独特型(抗-ID)抗体的相同样品的结果,所述抗体抑制靶细胞裂解。
图5显示图3中显示的CDC测定相较于添加5倍过量的特异性抗-ID抗体的相同样品的结果,所述抗体抑制靶细胞裂解。
图6显示患者的血清的APN311的药代动力学。平均血清水平上方的数字表示该样品收集日所述平均值中包括的患者数目。利用APN311的治疗期为第8天至第18天,利用IL-2的2两个治疗期为治疗周期的第1天至第5天和第8天至第12天。
图7显示37个利用APN311治疗的患者的治疗周期的第1、8和15天的CDC测定结果,如通过钙黄绿素释放CDC测定测量的。利用APN311的治疗期为第8至第18天,利用IL-2的两个治疗期为第1至第5天和第8至第12天。
图8和9显示与其它治疗组合的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的示意性治疗日程的实例。
图10显示在37个患者(平均值)的APN311连续输注过程中以占规定的标准输注速率(30mcg/kg/h)的百分比表示的吗啡使用。抗体输注总是始于第8天。
图11至16显示利用来自处于他们治疗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患者的血液样品获得的细胞裂解结果。数据以标准形式显示,所述标准形式代表使用的治疗方案,即100mg/m2/周期的剂量的APN311,通过微型泵i.v.进行的10天连续输注;60x 106IU/m2/周期的剂量的阿地白介素(IL2),每周期10天,以6x 106IU/m2/日s.c.的剂量在2个5天区段中施用的;和2240mg/m2/周期的剂量的13-顺式维A酸(异维A酸),以160mg/m2/日p.o.的剂量施用14天(每日1次)。总治疗时间包括5个周期,每周期包括35天,第36天为第二治疗周期的第一天。在APN311治疗开始前获取在利用APN311(对应于治疗周期的第8天)的治疗期开始时获取的血液样品,也参见表8。
图17显示在以两个不同方案(对于SIOPEN I期试验:8h抗体输注,进行随后5天;就连续输注指导日程,24h抗体输注,进行随后10天)进行抗体输注过程中所施用的吗啡以及另外的吗啡施用(以弹丸注射提供)的初始输注率,和需要的吗啡剂量的吗啡输注速率的增加。
本发明的详述
已令人惊讶地发现利用以通过细胞裂解能力确定的剂量(例如通过CDC测定或通过WBT测量的)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在癌症治疗中具有有益作用(特别地对于副作用例如疼痛)。如果以尽可能低但足以诱发CDC和/或全血细胞裂解的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以及以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施用所述制剂进行治疗期,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则疼痛可显著减轻,从而可显著减少或甚至停止吗啡或其它止痛剂的施用。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来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可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治疗期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用于通过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来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其中以足以诱发肿瘤细胞裂解(细胞裂解阈剂量)的剂量施用制剂,其中施用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足以诱发肿瘤细胞裂解(细胞裂解阈剂量)的剂量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制剂,以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每24小时施用制剂。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以足以诱发肿瘤细胞裂解的剂量(细胞裂解阈剂量)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施用制剂,施用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治疗有效量的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可通过CDC测定或WBT,使用患者的血清或血浆或肝素化全血测定治疗有效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最低细胞裂解阈剂量,例如经测定在CDC测定或WBT中诱发细胞裂解的特定水平的最低剂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在特异性CDC或WBT中测定的在该各自测定中诱发30%的最大可能靶细胞裂解的剂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剂量为在各自测定(特异性CDC测定或WBT)中获得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或这些水平之间的任何范围的最大可能细胞裂解的剂量。例如,如实施例2和3中进行的和如图1、2和7中显示的,将若干浓度的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掺入供体的血液或血浆,或所述制剂已存在于已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治疗的患者的血液或血浆中,以测定CDC或全血裂解曲线。通过绘制测量的抗-GD2抗体的浓度之间的曲线,可测定实现特定阈值细胞裂解(例如50%的最大可能靶细胞裂解)的抗-GD2抗体的剂量或浓度。在图1的实例中,在WBT中利用2或10ng/mL各自供体的全血的浓度,或在CDC测定中利用1000ng/mL血清或血浆实现50%细胞裂解(例如50%的最大可能的靶细胞裂解)的阈值。在该实验中,阈值细胞裂解为50%。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阈值细胞裂解”和/或“细胞裂解的水平”意指被指定来测定特异性CDC测定或WBT中的血清、血浆或全血的细胞裂解阈剂量的所述CDC测定或WBT中的靶细胞裂解的水平。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甚至在总治疗时间内的一或多个不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治疗患者的期间保持细胞裂解阈值,即处于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之间的间期中(如果有的话,即如果患者未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在总的治疗时间中连续治疗的话)。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整个治疗周期中维持细胞裂解的水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总的治疗时间内维持细胞裂解的水平。
如可在图11、13和15中看到的,已甚至在间隔中维持30%至50%的增加的细胞裂解的水平,其中患者未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治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个体地测定每一个患者的细胞裂解阈剂量。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预定的总患者剂量”将意指每治疗周期的总患者剂量,如下文中进一步指定的。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患者”将意指患有癌症,特别地GD2阳性癌的动物或人受试者。
如果在本文中给定范围,则任何这样的范围应包括在给定的范围(即范围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任何范围。例如,如果给出例如1至5天的范围,则这可包括1、2、3、4和5天。其同样地用于任何其它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其它时期(例如以小时计的输注时间)、任何剂量范围(例如每m2身体表面积、每kg体重、每日、每治疗周期等)、输注速率、浓度、百分比、因子、比率和数目。
细胞裂解阈剂量可通过补体依赖细胞毒性(CDC)测定或全血测试(WBT)来测定。WBT是其中将靶细胞或靶补体(即待裂解的细胞、脂质体或其它细胞样区室)与来自患者的适当地抗凝固全血接触的测定。CDC测定可以是例如本领域已知的标准CDC测定(例如如Indusogie等人,JImmunol 2000,Zeng等人,Molecular Immunology 2005中,或WO2005/070967中描述的)。CDC测定和/或WBT可利用GD2阳性靶细胞,例如待治疗的GD2阳性癌的肿瘤细胞系来进行。例如,如果待治疗的患者患有成神经细胞瘤,则细胞系可以是成神经细胞瘤细胞系,例如LAN-1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在另一个实例中,如果待治疗的患者患有黑色素瘤,则细胞系可以是黑色素瘤细胞系,例如M21人黑色素瘤细胞。在其它实施方案中,CDC测定和/或WBT的靶细胞为获自患者的肿瘤细胞,即患者的自体肿瘤细胞。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CDC测定和/或WBT的靶组分为在表面上显示GD2的脂质体。利用产生信号的组分,例如利用放射性组分例如51Cr或利用荧光组分例如钙黄绿素标记靶细胞或靶组分。产生信号的组分由靶细胞或靶组分包含,即存在靶细胞或靶组分(例如填充有发依赖的组分并在表面上显示GD2的脂质体)的内部,并且在靶细胞或靶组分裂解后被释放。因此,发信号的组分提供了测定读出。以一定的比率将加载有产生信号的化合物的靶细胞或组分与全血、血清或血浆接触。在将其添加至样品之前,可以以例如1:2或更高,例如1:4、1:5或1:10,或这些比率之间的任何范围的比率稀释全血、血浆或血清以进行CDC或WBT。然而,还可将其添加至未稀释的样品。CDC或WBT样品中全血、血浆或血清的终浓度可以例如在10%至50%的范围内。靶细胞或靶组分裂解可利用闪烁计数器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所述产生信号的组分的释放来进行测量。例如,靶细胞或靶组分裂解可利用闪烁计数器,通过测定释放入上清液的51Cr的量来测量。可通过下列公式来测定裂解的百分比:100x(实验性释放-自发释放)/(最大释放-自发释放)。
对于CDC测定,通过获自包含补体系统组分的患者或供体的血清或适当地抗凝固的血浆提供细胞裂解组分(或效应组分)。对于WBT,通过获自包含补体系统组分以及所有细胞组分,以及还有包含在全血中的任何其它组分(所述组分可能与靶细胞裂解以及所有组分的相互作用(例如已知补体活化激活特定效应细胞例如粒细胞)相关)的患者或供体的适当地抗凝固的全血提供细胞裂解组分(或效应组分)。对于CDC和/或WBT,可将血清、血浆或全血以不同的稀释度添加至靶细胞或靶细胞组分。
此外,CDC测定和/或WBT的一个或多个样品可掺杂不同稀释度的抗-GD2抗体,例如用于产生标准曲线。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将一种或多种识别抗-GD2抗体的可变结构域的抗独特型(抗-id)抗-GD2抗体添加至样品,以抑制通过抗体介导的靶细胞裂解(例如作为阴性对照),或检验测定的特异度,并且在抗-id抗体不存在的情况下测量的靶细胞裂解是抗体介导的或抗体依赖性的。
如果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开始之前测定患者的细胞裂解阈剂量,则将抗-GD2抗体或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以不同稀释度添加至CDC测定和/或WBT样品(除了患者血清、血浆或血液以外),以便可测定细胞裂解阈剂量。
如本文中进一步描述的,用于测定阈剂量的靶细胞可以是具有相同指征的人肿瘤细胞(例如在成神经细胞瘤患者的情况下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或-如果可行的话-患者的自体肿瘤细胞。
如果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治疗过程中测定细胞裂解阈剂量,则可将患者的血清、血浆或全血(其包含抗-GD2抗体)以不同稀释度添加至CDC测定和/或WBT样品(不添加单独的抗-GD2抗体),以便可测定细胞裂解阈剂量。
可将足以诱发CDC和/或全血细胞裂解的剂量定义为在该各自的测定(特异性CDC测定或WBT)实现至少20、25、30、35、40、45或50%,或这些水平之间的任何范围的最大可能靶细胞裂解的剂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剂量被定义为在各自测定(特异性CDC测定或WBT)中实现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或100%,或这些不浃之间的任何范围的最大可能细胞裂解的剂量。
在特异性CDC测定或WBT中测定的细胞裂解阈剂量为血清、血浆和/或血液抗-GD2抗体水平。随后相应地基于所述制剂的药代动力学数据测定待给患者施用以实现这样的血液、血浆和/或血清抗体水平的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剂量。如图1和2中显示的,低至470至1000ng/mL血清或血浆的抗体水平(例如470ng/mL(图2)或1000ng/mL(图1)的APN311和619ng/mL的APN301(图2))足以在该CDC测定中诱发至少50%的肿瘤细胞裂解。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470至1000ng/mL血清或血浆,或470至10000ng/mL血清或血浆,或这些水平之间的任何范围。
如果在CDC测定或WBT,特别地其中使用除患者的肿瘤细胞外的靶细胞的这样的测定中测定某一细胞裂解阈剂量,则所述体外测定的细胞裂解阈值(体外细胞裂解阈剂量)可增加一定的安全边际,以确保抗体剂量足以在体内诱发患者肿瘤细胞的细胞裂解(体内细胞裂解阈剂量)。因此,体外细胞裂解阈剂量可增加1至10倍,或这些倍数之间的任何范围。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1410至3000ng/mL,或2350至5000ng/mL血清或血浆,或这些水平之间的任何范围。
相应地测定待给患者施用的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剂量,即以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的前1-4天内(例如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的第1、2、3或4天)实现所述血清或血浆水平的剂量施用其,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整个治疗期中维持血浆水平。如图1和2中显示的,低至全血中2至234ng/mL的抗体水平足以在WBT中诱发至少50%的肿瘤细胞裂解,例如2ng/mL(图1)或10ng/mL(图1)或21ng/mL(图2)的APN311和234ng/mL的APN301(图2)。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阈值剂量为2至250ng/mL的全血,或2至2500ng/mL的全血,或这些水平之间的任何范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阈值为2至100ng/mL全血,或5至200ng/mL全血,或这些水平之间的任何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6至750、6至7500、10至1250、10至12500、6至300、10至500、15至600或25至1000ng/mL全血。
相应地测定待给患者施用的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剂量,即以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的前1-4天内(例如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的第1、2、3或4天)实现所述全血水平的剂量施用其,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整个治疗期中维持所述血清或血浆水平。如可在图6中看到的,如果使用微型泵,以连续静脉内(i.v.)输注(即进行每日24h)的方式以10mg/m2/日的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则可在抗-GD2抗体治疗的前1或2天内实现1000ng/mL(或1μg/mL)的血清水平。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以连续静脉内输注(每日24h)的方式,以5、7、10或15,特别地10mg/m2/日或这些剂量之间的任何范围的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的第1、第2、第3或第4天内实现细胞裂解阈剂量。图7显示如果使用微型泵,以连续静脉内(i.v.)输注的方式(即每日24h进行)以10mg/m2/日的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则可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的前3或4天内实现50%的细胞裂解。
对于本发明的方法,可能使抗体剂量减少至肿瘤细胞裂解和/或靶细胞裂解所需的最小剂量,如通过CDC测定或WBT测定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过CDC测定和/或WBT测定的抗体的细胞裂解阈剂量低于50、40、30、25、20、15、10、7、5mg/m2/日,或低于这些剂量之间的任何范围。此外,本发明的方法允许通过CDC测定和/或WBT个别地测定细胞裂解阈剂量,考虑抗患者的肿瘤细胞的裂解能力的个体差异。因此,每一个患者接受他或她的最佳抗体剂量,所述最佳剂量低至可能使潜在的副作用特别地疼痛降至最低程度,但在肿瘤细胞裂解中是有效的。
可给有此需要的受试者施用制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受试者为GD2阳性癌患者。GD2阳性癌为一种类型的癌症,其中GD2在肿瘤细胞上表达,所述癌症包括例如成神经细胞瘤、成胶质细胞瘤、成神经管细胞瘤、星形细胞瘤、黑色素瘤、小细胞肺癌、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骨肉瘤、横纹肌肉瘤和其它软组织肉瘤。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患者患有原发性顽固性或复发性高危险性成神经细胞瘤,或患有高危险性成神经细胞瘤的最小残留疾病。患者可以先前已被治疗或同时用另一种疗法例如手术、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干细胞移植、细胞因子治疗(例如利用IL-2和/或GM-CSF)、和/或维A酸治疗(例如利用异维A酸)来治疗。
抗体可选自重组或人造抗体,包括单链抗体、哺乳动物抗体、人或人源化抗体。其可包含特别地选自Fc、Fc-like、Fv、Fab、F(ab)2、Fab’、F(ab’)2、scFv、scfc、VHH的抗体的恒定和/或可变部分或选自所述部分。然而,任何这样的抗体片段应当包含负责补体结合的Fc部分,从而可介导天然(或体内)效应子作用。优选地,抗体包含抗体的轻链和重链。抗体可包含1或2个抗原结合区,所述结合区可结合相同或不同的可被特异性结合的抗原例如GD2。本发明的抗体可针对上述抗原,或通过用上述抗原进行免疫来产生。抗-GD2抗体可以是人源化或嵌合GD2抗体,例如人源化或嵌合14.18、3F8或8B6抗体、或介导天然效应子作用的其抗原结合片段。抗-GD2抗体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修饰,例如修饰Fc区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为hu14.18K322A。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为嵌合14.18抗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具有SEQ ID NO:1的轻链核苷酸序列(也参见实施例1)和SEQ ID NO:2的重链核苷酸序列(也参见实施例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具有SEQ ID NO:3的轻链氨基酸序列(也参见实施例1)和SEQ ID NO:4的重链氨基酸序列(也参见实施例1)。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组成的抗体的相对分子量可以为约150,000道尔顿。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为APN311。抗-GD2抗体可在CHO细胞、SP2/0细胞或其它适当的细胞系,例如HEK-293、MRC-5、Vero、PerC6或NS0中表达。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为在SP2/0细胞中表达的嵌合14.18抗体。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为在CHO细胞中表达的嵌合14.18抗体。
抗-GD2抗体还可以是包含抗-GD2抗体(或介导天然效应子作用的其抗原结合片段)与细胞因子的融合蛋白的免疫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因子的抗体部分可以是人源化或嵌合GD2抗体,例如人源化或嵌合14.18、3F8或8B6抗体。免疫细胞因子蛋白的抗体部分可具有一个或多个氨基酸修饰,例如修饰Fc区。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免疫细胞因子的抗体部分为hu14.18K322A。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免疫细胞因子的抗体部分为人源化14.18抗体。抗-GD2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的细胞因子部分可以是例如IL-2或白细胞介素-12(IL-12)、或IL-15或GM-CSF。抗体与细胞因子被融合在一起,并且可包含接头序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免疫细胞因子具有SEQ ID NO:5的轻链核苷酸序列(也参见实施例1)和SEQ ID NO:6的重链核苷酸序列(也参见实施例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免疫细胞因子具有SEQ ID NO:7的轻链氨基酸序列(也参见实施例1)和SEQ ID NO:8的重链氨基酸序列(也参见实施例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免疫细胞因子为APN301。免疫细胞因子可在NS0细胞或其它适当的细胞系例如CHO、HEK-293、MRC-5、Vero或PerC6中表达。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被融合于任何其它部分。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抗-GD2抗体不是免疫细胞因子。
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还可包含盐和WFI。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还可包含缓冲剂液,例如磷酸缓冲盐溶液,从而包含所述盐和WFI。
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还可包含稳定剂、防腐剂和其它载体或赋形剂。可将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冷冻干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包含抗-GD2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例如hu14.18-IL-2)并且还包含蔗糖、L-精氨酸、柠檬酸一水合物、聚山梨醇20和盐酸。在实施方案中,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为APN301,抗-GD2抗体为hu14.18-IL-2,并且制剂包含4mg/mL免疫细胞因子、20mg/mL蔗糖、13.9mg/mL L-精氨酸、2mg/mL聚山梨醇20和2.1mg/mL柠檬酸一水合物。在实施方案中,可将所述包含免疫细胞因子和其它赋形剂的制剂冷冻干燥,可在4mL的0.9%氯化钠中重建,所得的溶液具有5.5的pH。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不包含稳定剂、防腐剂和其它赋形剂。可将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添加至输液袋,例如包含100ml NaCl 0.9%和5ml人白蛋白20%的输液袋。
可每日施用抗-GD2抗体或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抗体的剂量为1至30mg/m2,1至35mg/m2,1至50mg/m2或1至60mg/m2,例如1、2、3、4、5、6、7、7.5、8、9、10、12、15、20、25、30、32、35、40、45、50或60mg/m2或这些时期之间的任何范围。例如10mg/m2的日剂量意指患者接受每日10mg抗-GD2抗体/m2的身体表面积。如本文中使用的,剂量(例如以mg或微克给出的)是指活性成分的剂量,即制剂中活性成分的量。例如,给定的剂量可指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中抗-GD2抗体的量,或包含免疫细胞因子的制剂中免疫细胞因子的量,或包含细胞因子的制剂中细胞因子的量。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指定的,10mg/m2的日剂量意指患者每日接受10mg抗-GD2抗体(任选地包含在一定体积的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中)/m2的身体表面。如本文中所用,每m2给出的剂量表示每m2患者的身体表面积(BSA)给出的剂量。如本文中所用,每kg给出的剂量意指每kg患者体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1至15、1至20、1至25、1至30或1至35mg/m2或这些日剂量之间的任何范围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低于50、40、30或25mg/m2的日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达到7、10、15或20mg/m2的日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以10、20、25、50、60、75、80、100、120、150、200、210、250或300mg/m2/周期或这些剂量之间的任何范围的剂量施用抗-GD2抗体。每治疗周期每患者的总剂量可定义为预定的总患者剂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一定的治疗期,直至已达到特定治疗效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治疗效应可可以是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的增加,如例如通过免疫系统生物标志物(例如血液参数,例如淋巴细胞计数和/或NK细胞数目;和/或细胞因子)的增加测定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治疗效应可以是肿瘤标志物(例如儿茶酚胺类)的减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治疗效应可通过方法例如间碘苄胍显像(mIBG)、磁共振成像(MRI)或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术(CT)和/或骨髓组织学(通过抽吸物或环钻活检评估的)测定。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治疗效应可被定义为稳定疾病(即无病损、肿瘤组织和/或尺寸的进一步增加)、部分反应(即病损、肿瘤组织和/或尺寸的减小)和/或完全反应(即所有病损和肿瘤组织的完全好转)。
可如下进一步定义完全反应(CR):
·所有可测量和可评价疾病的完全消失,
·无新病损,
·无疾病相关症状,和/或
无可评价疾病的证据,包括例如标志物和/或其它异常实验值的标准化。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有可测量的、可评价的和非可评价的病损及部位必须使用与基线相同的技术来评估。
还可如下定义部分反应(PR):
·仅用于具有至少一个可测量的病损的患者。
·所有可测量的病损的垂线的乘积之和的低于基线的大于或等50%的减少。
·无可评价的疾病的进展。
·无新病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有可测量和可评价的病损和部位可使用与基线相同的技术来评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可以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来施用。可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10、14、15或21个连续天,或这些时期之间的任何范围。还可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或更多连续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整个治疗周期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例如进行35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在整个治疗时间,例如5个治疗周期(每个治疗周期35天),即在总共180天中施用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可相应地减少日抗体剂量,以便施用预定患者剂量的抗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抗体的预定患者剂量为100mg/m2/周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总治疗时间包括5个周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每总处理时间的剂量为500mg/m2。在实施方案中,在180天中施用该每总治疗时间500mg/m2的总抗体剂量,即2.77mg/m2/日。可在每日24小时的时期中以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对于这样的连续输注,可使用微型渗透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上文中指定的日剂量(例如7,10或15mg/m2/日),例如10mg/m2/日(进行10天)、15mg/m2/日(进行10天)、7mg/m2/日(进行14天)、15mg/m2/日(进行14天)、10mg/m2/日(进行15天)、7mg/m2/日(进行21天)或10mg/m2/日(进行21天)或这些剂量之间的任何范围,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连续10、14、15或21天或这些时期之间的任何范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以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以40mg/m2的日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5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不以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5天,即进行120-小时-输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超过5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以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6天或更多天。
可以以0.8至50mg/m2,例如0.8、1.6、2、3.2、4、4.8、5、6、7、7.5、8、9、10、12、14.4、15、20、25、30、32、40、45或50mg/m2或这些剂量之间的任何范围的日免疫细胞因子剂量施用免疫细胞因子或包含免疫细胞因子的制剂。例如10mg/m2的日剂量意指患者接受10mg免疫细胞因子/m2的身体表面/日。在一个实施方案中,1毫克融合蛋白包含约0.8mg的hu14.18抗体和约3x 106U的IL-2。可以例如每一次皮下或通过静脉内输注施用包含免疫细胞因子的制剂的制剂。可以在每日24小时的时期中静脉内施用包含免疫细胞因子的制剂。可施用包含免疫细胞因子的制剂,进行连续2、3、4、5、10、14、15或21天或这些时期之间的任何范围。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施用包含免疫细胞因子的制剂,进行连续10、14、15或21天。对于这样的连续输注,可使用微型渗透泵。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28天的周期中(在高达10个循环中)以12mg/m2/日的剂量施用免疫细胞因子连续3天。
可在进行一个或多个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期之前或同时进行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因子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M-CSF,IL-2,IL-12和/或IL-15。可皮下(例如每日一次)或以静脉内输注的方式施用细胞因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因子为IL-2并且以6x 106IU/m2/日的剂量每天一次皮下施用,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和2天以及第8至14天,或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至5天和第8至1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IL-2的总患者剂量为60x 106IU/m2/周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细胞因子为GM-CSF并且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和2天以及8至14天每日一次以250微克/m2/日的剂量在2小时内进行静脉内施用。
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后,可进行一个或多个利用维A酸的治疗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维A酸是维A酸(RA)例如异维A酸。
可重复任何这样的治疗期。任何这样的治疗期之后是利用相同和/或不同的药物或治疗的不治疗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间期可以是无任何治疗的间期。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间期无相同制剂或治疗的施用,然而,可在间期施用其它制剂或治疗。
此外,可在进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之前和同时进行利用一种或多种止痛剂,例如非类固醇抗-炎性药物(NSAID,例如吲哚美辛)和/或一种或多种阿片和/或一种或多种其它止痛剂或其任意组合的治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止痛剂为阿片,例如吗啡和/或吗啡衍生物,例如氢吗啡酮。其它阿片为例如曲马朵、哌替啶、可待因,哌腈米特、左美沙酮以及芬太尼,阿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或多种止痛剂可选自GABA-类似物,例如加巴喷丁。因此,患者可利用加巴喷丁,例如在抗体治疗期开始之前3天进行治疗。可以以每日2或3次,以10mg/kg/剂量的剂量口服施用加巴喷丁。可以以高达300mg/kg/剂量的剂量提供加巴喷丁。加巴喷丁是可获得的,并且可以以包含250mg/5mL的加巴喷丁的口服溶液,或于胶囊中(100mg、300mg和400mg)施用。除了利用吗啡和/或其它止痛剂的治疗以外,还可施加巴喷丁治疗。此外,可用对乙酰氨基酚(10至15mg/kg/剂量,每4小时一次或每日4次,口服或静脉内施用)、布洛芬(5至10mg/kg/剂量,每6至12小时一次口服)、安乃近(10至15mg/kg/剂量,每4小时一次口服)、苯海拉明(0.5至1mg/kg/剂量,口服或静脉内施用)和/或吲哚美辛(例如0.3至0.5mg/kg/剂量,或25或50mg/剂量,每6小时一次口服或静脉内施用)治疗患者。除了利用吗啡和/或加巴喷丁和/或其它止痛剂的治疗以外,还可施用利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安乃近和/或吲哚美辛的所述治疗。
可以以静脉内输注的方式,特别地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施用一种或多种止痛剂。可在利用一种或多种止痛剂的治疗期之前和/或同时进行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能减少剂量,改变施用途径(例如从静脉内输注至口服),缩短止痛剂治疗期的持续时间,和/或改变一种或多种止痛剂的制剂的类型。因此,对于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本发明甚至允许进行患者的门诊管理,至少进行部分治疗周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抗体治疗(连续输注),一种或多种止痛剂的日剂量低于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过程中施用的常用日剂量,以非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方式施用所述制剂,或以连续输注的方式以40mg/m2的日剂量施用所述制剂5天。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一种或多种止痛剂(例如吗啡)的剂量(例如日剂量)例如在总治疗时间内,在治疗周期内,在治疗周期内的抗体治疗期中,在治疗周期内从一个抗体治疗日至下一个抗体治疗日,和/或从一个治疗周期至下一个治疗周期随时间过去减少。这样的吗啡剂量减少的实例示于表9中。例如,吗啡剂量从第3治疗周期的第9至第10天减少10%,即从标准输注速率(在该实例中其为30mcg/kg/h)的28%降至18%,或从8.1降至4.53mg/kg/h,或从0.19降至0.11mg/kg/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治疗周期内,在治疗周期内的抗体治疗期中,和/或从治疗周期内的一个抗体治疗日至下一个抗体治疗日连续减少吗啡剂量。
例如,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非连续输注(或静脉内推注,即短于每日24小时的输注)治疗之前和/或过程中施用的这样的常用吗啡剂量示于表1中。在该实例中,以20mg/m2/日的剂量(从而100mg/m2/周期)在随后5天通过每日8小时输注提供ch14.18/CHO(APN311),进行5个周期,以及在每一个抗体治疗日,在开始APN311输注之前以0.05mg/kg/h的推注剂量提供盐酸吗啡进行2小时,在APN311输注过程中以0.03mg/kg/h的输注速率提供盐酸吗啡8小时,在APN311治疗的第1天以0.01mg/kg/h的间歇输注速率提供盐酸吗啡14小时,和在随后的治疗日输注4小时,如果被耐受的话(无吗啡治疗的间期为10小时)。增加剂量(例如在抗体输注过程中输注速率的增加)和/或根据需要施用另外的推注剂量。因此,规定的吗啡剂量为至少0.38mg/kg/日,至少2mg/kg/治疗周期(包括5个抗体治疗日)和至少至少10mg/kg/总治疗时间(包括3个循环)。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日吗啡剂量和/或一个或多个吗啡输注速率和/或一个或多个百分比的标准吗啡剂量是如表9中指定的。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第1治疗周期的第12天施用的标准吗啡剂量的百分比为41%,第1治疗周期的第12天的吗啡输注速率为12,26mg/kg/h,第1治疗周期的第12天的日吗啡剂量为0,29mg/kg。
表1:吗啡输注日程
在40mL 5%的葡萄糖中制备10mg吗啡(0.25mg=1mL)
在另一个实例中,以10、20和30mg/m2/日和50、100、150mg/m2/周期的剂量在随后的5天以每日8小时的输注提供APN311,进行3个周期,在每一个抗体治疗日,以0.5-1.0mg/kg/剂量的推注剂量(正好在抗体输注开始之前)提供盐酸吗啡,以及在APN311输注过程中以0.05mg/kg/小时连续输注的速率提供盐酸吗啡。增加剂量(例如在抗体输注过程中输注速率的增加)和/或按需要施用额外的推注剂量。因此,规定的吗啡剂量为至少0.9mg/kg/日,至少4.5mg/kg/治疗周期(包括5个抗体治疗日)和至少13.5mg/kg/总治疗时间(包括3个周期)。
在ch14.18的非连续(或推注)输注的其它实例中,已以高达1.2mg/kg/h的输注速率在24小时中施用吗啡。
在另一个实例中,连续4天以25mg/m2/日的剂量提供ch14.18/Sp2/0。如果耐受的话,始于1.25mg/m2/h x 0.5h,随后2.5mg/m2/h x 0.5h,随后3.75mg/m2/h x 0.5h,随后至5mg/m2/h(用于剩余剂量),在5.75小时中静脉内输注ch14.18/Sp2/0的每一个剂量。在所述样品中,每一个治疗周期始于第0天,治疗周期的第0天是利用各自细胞因子的治疗的第1天。
表2:ch14.18/Sp2/0、细胞因子和异维A酸(视黄酸或RA)的5个周期施用的方案。
周期1 周期2 周期3 周期4 周期5
Ch14.18 Ch14.18 Ch14.18 Ch14.18 Ch14.18
GM-CSF 阿地白介素(IL-2) GM-CSF 阿地白介素(IL-2) GM-CSF
RA RA RA RA RA
每28天以25mg/m2/日x4天施用施用Ch14.18/SP2/0治疗,进行所有5个周期;以250微克/m2/日施用GM-CSF,进行14天;以3MIU/m2/日施用阿地白介素(IL-2)进行第1周,以4.5MIU/m2/日施用阿地白介素(IL-2),进行第2周。
表3:利用GM-CSF的周期的治疗方案
注意:与上述治疗方案不同,RA治疗始于第1周期的第11天,但根据方案始于第3和第5周期的第10天。因此,与上述治疗方案不同,第1治疗周期的第24天也是第1周期的RA治疗的最后一天。
从第0至13天(每日使用ch14.18/SP2/0的输注,在抗体治疗前进行3天和在抗体治疗后进行7天)每日通过皮下注射(强烈推荐的)或i.v.(以2小时输注的方式)以250微克/m2/日提供GM-CSF。
表4:利用阿地白介素(IL-2)的周期的治疗方案
在阿地白介素周期的第28-31天,不施用治疗。在第32天(第32天=下一周期的第0天),开始下一周期治疗(利用GM-CSF)。
在每一周期的第1周中,通过连续输注(使用Ambulatory输注泵或类似输注泵)以3MIU/m2/日的剂量提供阿地白介素(白细胞介素-2,IL-2),进行4天(第0-3天)。在每一周期的第2周中,以4.5MIU/m2/日提供阿地白介素(IL-2),进行4天(第7至10天,使用ch14.18/SP2/0的输注)。在96小时中通过导管(通过ambulatory输注泵)将阿地白介素于5%葡萄糖水溶液(需要时,可包含0.1%人血清白蛋白)中连续i.v.输注,总体积取决于泵。
可给第6治疗周期添加14天的不治疗期时间(始于第5周期的第24天,其为第6周期的第0天),随后仅施用14天的异维A酸。
在所述实例中,在ch14.18/SP2/0输注之前20分钟开始,在10分钟内i.V.提供羟嗪(1mg/kg;最大剂量50mg)或苯海拉明(0.5-1.0mg/kg;最大剂量50mg);在ch14.18/SP2/0输注之前20分钟p.o.提供对乙酰氨基酚(10mg/kg;最大剂量650mg);和/或在即将进行ch14.18/SP2/0输注之前以50mcg/kg的负荷剂量提供硫酸吗啡,随后以20-50微克/kg/h的输注速率通过硫酸吗啡滴注继续施用,在ch14.18/SP2/0输注完成后继续2小时。此外,可使用其它麻醉品例如氢吗啡酮或芬太尼。或者,需要时,可将利多卡因输注与吗啡的i.v.推注结合使用。利多卡因输注的施用指导方针显示如下:
利多卡因的施用:
a.在ch14.18/SP2/0输注开始之前30分钟中以2mg/kg于50cc生理盐水(NS)中通过i.v.推注提供利多卡因。
b.在ch14.18/SP2/0输注开始时,以1mg/kg/h开始i.v.利多卡因输注并持续直至ch14.18/SP2/0的输注完成后2小时。
c.需要时,可每隔2h以25-50微克/kg通过静脉内推注来提供吗啡。
在所述实例中,还可考虑施用加巴喷丁与负荷剂量的吗啡,根据需要提供吗啡输注/推注;施用可始于10mg/kg/日的加巴喷丁,随后取决于临床反应,将剂量逐步升高至30-60mg/kg/日。
在所述实例中,需要时,可每隔6h i.v.或p.o.重复羟嗪(或苯海拉明)和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
在所述实例中,可在ch14.18/SP2/0输注过程中提供额外剂量的吗啡来治疗神经痛,随后增加硫酸吗啡输注速率,但应当密切监控患者。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吗啡(例如,瘙痒),则可用芬太尼或氢吗啡酮替代吗啡。或者,需要时,可将利多卡因输注与吗啡的i.v.推注结合使用。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吗啡剂量”是指每Kg患者体重吗啡的量(以mg或mcg表示)。因此,如果提及吗啡日剂量,其为每日每kg患者体重吗啡的量(以mg或mcg表示),或如果提及每小时吗啡剂量,其为每小时每kg患者体重吗啡的量(以mg或mcg表示),或如果提及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其为每治疗周期每kg患者体重吗啡的量(以mg或mcg表示),或如果提及每总治疗时间吗啡剂量,其为每总治疗时间每kg患者体重吗啡的量(以mg或mcg表示)。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的一或数天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天所施用的吗啡日剂量,低于例如一个或多个上述实例中的抗体的非连续施用过程中的吗啡日剂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连续抗体输注方案中施用的吗啡日剂量为第1治疗周期中非连续抗体输注方案中施用的或针对所述方案规定的吗啡剂量的80%或更低,为第2治疗周期的58%或更低,为第3治疗周期的57%或更低,为第4治疗周期的42%或更低,为第5治疗周期的34%或更低。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抗体治疗方案中施用的吗啡日剂量,低于以40mg/m2的日剂量在5天的连续静脉内抗体输注的抗体治疗方案中施用的吗啡日剂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的一或数天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天所施用的吗啡日剂量低于0.9、0.72、0.48、0.38、0.4375和/或0.205mg/kg/日。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治疗周期(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中抗体的施用的第5、6、7、8、9和/或10天施用吗啡日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吗啡日剂量,例如78%或更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治疗方案的所述日和任何随后日和/或总治疗时间施用的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吗啡日剂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2治疗周期(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中抗体的施用的第3、4、5、6、7、8、9和/或10天施用的吗啡日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吗啡日剂量,例如60%或更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治疗周期的所述日和任何随后日和/或总治疗时间施用的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吗啡日剂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3和任何随后治疗周期(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抗体的施用的第1天施用的吗啡日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吗啡日剂量,例如57%或更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治疗周期的所述日和任何随后日和/或总治疗时间施用的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吗啡日剂量。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仅在施用抗体的一些天但非所有天,例如仅在例如治疗周期2、3、4和/或5的连续抗体输注的前1、2、3、4、5、6或7天施用吗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连续抗体输注的周期6中,不施用吗啡。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小时或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小时或数天施用的吗啡输注速率,即吗啡量/kg患者体重(或吗啡剂量)/小时,低于针对所述方案规定的标准吗啡输注速率和/或上述实例中抗体的非连续施用过程中的吗啡输注速率,例如在第一治疗周期的第2天96%或更低,第3天84%或更低,第4天65%或更低,第5天41%或更低,第6天14%,第7天5%或更低,第8天3%,第9天2%或更低,和/或第10天1%,在第2治疗周期的72%或更低,在第3治疗周期30%或更低,在第4治疗周期22%或更低,在第5治疗周期18%或更低。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一或数天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过程中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天数期间所施用的吗啡输注速率低于50、40、30、20、10和/或5mcg/kg/h,和/或低于这些输注速率之间的任何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的一或数天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天所施用的吗啡输注速率在第1治疗周期和任选地在任何随后的治疗周期低于30mcg/kg/h,在第2治疗周期和任选地在任何随后的治疗周期低于22mcg/kg/h,在第3治疗周期和任选地在任何随后的治疗周期低于10mcg/kg/h,在第4治疗周期和任选地在任何随后的治疗周期低于7mcg/kg/h和/或在第5治疗周期和任选地在任何随后的治疗周期低于6mcg/kg/h。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一个或多个治疗期过程中施用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中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例如在第1治疗周期中为66%或更低;在第2治疗周期中为64%或更低,或28%或更低;在第3治疗周期为29%或更低,或13%或更低;在第4治疗周期为16%或更低,或7%或更低;和/或在第5治疗周期为15%或更低,或6%或更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一个或多个治疗周期中施用的第二和任何随后治疗周期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治疗周期和随后治疗周期和/或总治疗时间的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一个或多个治疗周期中施用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低于7.2、4.8、4.5、2、1.75和/或0.82mg/kg/周期,或低于这些剂量之间的任何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总治疗时间(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日程的总治疗时间的吗啡剂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总治疗时间(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吗啡剂量为非连续输注日程的总治疗时间的吗啡剂量的55%或更少、50%或更少、45%或更少、或40%或更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总治疗时间(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吗啡剂量低于43.2、28.8、13.5、10,8.75和/或4.1mg/kg/总治疗时间,和/或低于这些剂量之间的任何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非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参照吗啡剂量(在本文中相较于根据本发明的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吗啡剂量提及的)是指用于所述方案的标准吗啡剂量,或针对所述方案规定的吗啡剂量(例如如临床研究方案中指定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本文中提及的参照吗啡剂量是指利用连续和/或非连续抗体输注方案的治疗周期中,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的第一天施用的吗啡剂量,并且称为“起始吗啡剂量”。
因此,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参照吗啡剂量”应当包括除根据本发明的治疗方案外的治疗日程的吗啡剂量,和/或起始吗啡剂量;以及应当包括本文中相对根据本发明的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另一个吗啡剂量提及的这样的剂量所有实例。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抗体的施用期中每小时输注的参照吗啡剂量,即参照输注速率为50mcg/kg/h。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抗体的施用期中每小时输注的参照吗啡剂量,即参照输注速率为30mcg/kg/h。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参照吗啡剂量为50、40、30和/或20mcg/kg/h。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参照吗啡剂量为0.9、0.72、0.48、0.38、0.4375和/或0.205mg/kg/日。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参照吗啡剂量为7.2、4.8、4.5、2、1.75和/或0.82mg/kg/周期。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参照吗啡剂量为43.2、28.8、13.5、10,8.75和/或4.1mg/kg/总治疗时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参照吲哚美辛剂量为0.3至0.5mg/kg/剂量,或每6小时口服或静脉内施用的25或50mg/剂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非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参照吗啡剂量(如上文中相较于根据本发明的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吗啡剂量提及的),是指给患者实际施用的吗啡剂量(例如给临床研究的所有治疗的患者施用的吗啡剂量的各自平均值)。
根据本发明的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吗啡剂量(如本文中相较于非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吗啡剂量提及的)可指用于所述方案的标准吗啡剂,或针对所述方案规定的吗啡剂量(例如如临床研究方案中指定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抗体的一或数小时或数天的连续施用过程中每小时输注的吗啡剂量(即输注速率)低于50mcg/kg/h。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抗体的一或数小时或数天的连续施用过程中每小时输注的吗啡剂量,即输注速率低于30mcg/kg/h。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吗啡剂量(如上文中相较于非连续输注方案中的吗啡剂量提及的)是指给患者实际施用的吗啡剂量(例如给临床研究的所有治疗的患者施用的吗啡剂量的各自平均值)。
一般而言,个体止痛剂剂量可取决于个别患者的疼痛耐受力而变化。可使用药量适合于获得最佳止痛。
可将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与一个或多个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期、一个或多个利用维A酸的治疗期和/或一个或多个利用止痛剂的治疗期组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与一个或多个任何这样的其它治疗期组合的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代表一个治疗周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治疗的患者也用GM-CSF、IL-2和/或异维A酸和任选地吗啡和/或一种或多种吗啡衍生物和/或一种或多种其它止痛剂来治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之前进行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的同时进行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之前进行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并且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的同时进行另一个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期。
如本文中所用,利用特定制剂或治疗的“治疗期”意指其中给患者施用所述特定制剂或治疗的时期,即随后治疗日的时期。例如,如果连续5天施用包含细胞因子的制剂,随后一或数天不施用包含细胞因子的制剂,则利用包含细胞因子的制剂的治疗期包括5天。在另一个实例中,如果连续10天连续24h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随后一或数天不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则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包括10天。在另一个实例中,如果每天2次施用异维A酸,进行14天,随后一或数天不施用异维A酸,则利用异维A酸的治疗期包括14天。任何这样的治疗期可重复和/或重叠。例如,图8和9中描述的治疗日程包括2个利用IL-2的5天治疗期,所述治疗期的第2治疗期与利用ch14.18(APN311)的10天(或14、15或21天)治疗期重叠,随后为利用异维A酸的14天治疗期。
如本文中所用,与治疗期相关的术语“组合的”或“组合”意指将利用相同和/或不同药物或治疗的两个或更多个治疗期包含在一个治疗周期。所述利用不同药物或治疗的2个或更多个治疗期可部分或完全重叠,或可以不重叠。任何这样的治疗期可相隔利用相同和/或不相同药物或治疗的不治疗的间隔。
如本文中所用,术语“治疗周期”意指一个或多个治疗或治疗期的过程,该过程可定期重复,其间具有休息时间。例如,给予一周的治疗和随后3周的休息为一个治疗周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1个治疗周期包括一个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期。治疗周期可任选地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期、一个或多个利用维A酸的治疗期和/或一个或多个利用止痛剂的治疗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治疗周期包括28至49天,例如28、35、42或49天或这些时期之间的任何范围。治疗周期始于患者首次接受所述周期中包括的任何治疗(例如包含抗-GD2抗体和/或细胞因子的制剂和/或任何其它制剂或治疗的施用)时(第1天)的当天。
可在利用抗-GD2抗体和/或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期之后直接进行或间隔一或数天的不治疗(例如1、2、3、4或5天的不治疗)进行利用维A酸(例如异维A酸)。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例如从治疗周期的第19天至第32天,以160mg/m2/日的剂量每天2次口施用异维A酸,进行14天。在利用异维A酸的治疗期后,进行一或数天的不治疗的间期,例如1,2,3、4或5天的不治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周期包括2个利用细胞因子的5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至5天和8至12天,1个利用抗-GD2抗体(例如以10或15mg/m2/日施用100或150mg/m2/周期的剂量)的10日治疗期,例如治疗周期的第8至17天,和1个利用异维A酸的14天治疗周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9至32天,随后3天不治疗,随后在第36天开始下一周期,所述第36天为第二治疗周期的第1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周期包括2个利用细胞因子的5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至5天和8至12天,1个利用抗-GD2抗体的14日治疗期(例如以7或15mg/m2/日施用100或210mg/m2/周期的剂量),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8至21天,和1个利用异维A酸的14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26至39天,随后3天的不治疗期,随后在第43天开始下一周期,所述第43天从而为第二治疗周期的第1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周期包括2个利用细胞因子的5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至5天和8至12天,1个利用抗-GD2抗体的15日治疗期(例如以10mg/m2/日施用150mg/m2/周期的剂量),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8至22天,和1个利用异维A酸的14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26至39天,随后3天的不治疗期,随后在第43天开始下一周期,所述第43天从而为第二治疗周期的第1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周期包括2个利用细胞因子的5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至5天和8至12天,1个利用抗-GD2抗体的21日治疗期(例如以7或10mg/m2/日施用150或210mg/m2/周期的剂量),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8至28天,和1个利用异维A酸的14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33至46天,随后3天的不治疗期,随后在第50天开始下一周期,所述第50天从而是第二治疗周期的第1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周期包括1个利用免疫细胞因子(例如APN301)的3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4至6天,2个利用细胞因子例如GM-CSF的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至2天和第8至14天,和1个利用异维A酸的14日治疗期,例如在治疗周期的第11至24天,随后4天的不治疗期,随后在第29天开始下一周期,所述第29天从而是第二治疗周期的第1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治疗周期包括1个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例如ch14.18/SP2/0)(例如以25mg/m2/日的剂量施用的)的4日治疗期,在始于第0天的24天治疗周期的第3至6天(如果将GM-CSF用作细胞因子),或在始于第0天的32天治疗周期的第7至10天(如果将IL-2用作细胞因子),进行5个周期(例如利用GM-CSF的第1周期,利用IL-2的第2周期,利用GM-CSF的第3周期,利用IL-2的第4周期和利用GM-CSF的第5周期);一个或多个利用细胞因子的治疗期(例如以250微克/m2/日施用GM-CSF 14天,在始于第0天的治疗周期的第0至13天;或在始于第0天的治疗周期的第0至3天以3MIU/m2/日和第7至10天以4.5MIU/m2/日施用阿地白介素(IL-2),和1个在始于第0天的治疗周期的第10至23天(如果将GM-CSF用作细胞因子),在始于第0天的治疗周期的第14至27天(如果将IL-2用作细胞因子)进行的利用RA例如异维A酸的治疗期。在实施方案中,治疗方案是如表2、3和/或4中指定的。
可相同地或以修正形式,例如利用不同的剂量或方案,或利用不同的另外的治疗(例如利用一种或多种其它细胞因子)重复治疗周期。因此,总治疗时间(即包括所有随后治疗周期的时期,或总的连续治疗期)可包括至少1或2或更多个周期,或高达10个周期。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总治疗时间包括3、4、5、6、7、8、9或10个周期。如上所述,治疗周期可包括不治疗期(其中不给患者施用治疗的间期,即无抗体、无细胞因子、无其它药物)。因此,如本文中所用,总治疗时间还可在治疗周期内包括所述不治疗间期。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重复上文中指定的35、42或49天的治疗周期4或5次,以便总连续治疗期包括5或6个治疗周期。
优选地,如下定义本发明:
定义1:用于通过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来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
定义2:根据定义1的方法,其中以足以诱发肿瘤细胞裂解的剂量(细胞裂解阈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定义3:根据定义2的方法,其中个别地测定每一个患者的细胞裂解阈剂量。
定义4:根据定义2或3的方法,其中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裂解测定来测定细胞裂解阈剂量。
定义5:根据定义2或3的方法,其中通过全血测试来测定细胞裂解阈剂量。
定义6:根据定义1至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在特异性CDC测定或WBT中测定的在该各自的测定中诱发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或100%的最大可能靶细胞裂解的剂量。
定义7:根据定义1至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在特异性CDC测定或WBT中测定的在该各自测定中诱发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的最大可能靶细胞裂解的剂量。
定义8:根据定义1至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470至1000、470至10000、1410至3000或2350至5000ng/mL血清或血浆。
定义9:根据定义1至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细胞裂解阈剂量为2至250、2至2500、2至100、5至200、6至750、6至7500、10至1250、10至12500、6至300、10至500、15至600或25至1000ng/mL全血。
定义10:根据定义1至9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以在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的1、2、3或4天内在患者的血清、血浆或全血中获得细胞裂解阈剂量的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定义11:根据定义1至1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阈值细胞裂解在总治疗时间内维持甚至1或多个时期,其中不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处理患者。
定义12:根据定义1至1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整个治疗周期中维持细胞裂解的水平。
定义13:根据定义1至12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整个治疗时间中维持细胞裂解的水平。
定义14:根据定义1至1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以1至30mg/m2、1至35mg/m2、1至50mg/m2或1至60mg/m2的日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定义15:根据定义1至1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以1、2、3、4、5、6、7、7.5、8、9、10、12、15、20、25、30、32、35、40、45、50或60mg/m2的日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定义16:根据定义1至1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一定的治疗期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
定义17:根据定义1至1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其中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一定的治疗期直至已达到特定治疗效应。
定义18:根据定义1至1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微型泵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定义19:根据定义1至1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抗-GD2抗体为嵌合或人源化抗体。
定义20:根据定义1至19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抗-GD2抗体为ch14.18/CHO或ch14.18/SP2/0。
定义21:根据定义1至2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为APN311或APN301。
定义22:根据定义1至2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以7、10、15或25mg/m2/日的剂量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定义23:根据定义1至22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连续4、10、14、15或21天。
定义24:根据定义1至2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3、4、5或6个治疗周期。
定义25:根据定义1至2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为APN311,并且以10mg/m2/日的剂量施用连续10天,进行6个处理周期。
定义26:根据定义1至2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抗-GD2抗体为ch14.18/SP2/0,并且以25mg/m2/日的剂量施用连续4天,进行5个治疗周期。
定义27:根据定义1至2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施用之前和/或同时施用IL-2和/或GM-CSF或另一种细胞因子。
定义28:根据定义1至2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施用期后可以进行异维A酸或另一种维A酸的施用期。
定义29:根据定义1至2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施用伴随吗啡和/或一种或多种其它止痛剂的施用。
定义30:根据定义1至29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的一或数天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天所施用的日吗啡剂量低于抗体的非连续施用过程中的日吗啡剂量。
定义31:根据定义1至3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仅在施用抗体的一些天而非所有天施用吗啡。
定义32:根据定义1至3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一个或多个治疗周期中所施用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中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
定义33:根据定义1至32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总治疗时间的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的总治疗时间的吗啡剂量。
定义34:根据定义1至3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1个或多个小时或数天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小时或天中所施用的吗啡剂量低于50mcg/kg/h或低于30mcg/kg/h。
定义35:根据定义1至3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的一或数天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天所施用的日吗啡剂量低于0.9,0.72,0.48,0.38,0.4375,和/或0.205mg/kg/日。
定义36:根据定义1至3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一种或多种止痛剂,特别是吗啡的剂量在总治疗时间内,治疗周期内,在治疗周期内的抗体治疗期中,治疗周期内从一个抗体治疗日至下一个抗体治疗日,和/或从一个治疗周期至下一个治疗周期减少。
定义37:根据定义1至3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吗啡剂量在治疗周期内,在治疗周期内的抗体治疗期中,和/或治疗周期内从一个抗体治疗日至下一个抗体治疗日连续减少。
定义38:用于根据定义1至37的任一项的治疗的抗-GD2抗体。
定义39:抗-GD2抗体的用途,其用于制备用于根据定义1至37的任一项的治疗的药剂。
实施例
实施例1:APN311和APN301序列以及相关数据
APN311序列数据
表5:分子量(MW)和pI(计算的)
pI1) MW[D]1) AS的数目 病症 2D-DIGE2)
抗体 8.61 144701.10 1324 非还原性 x
抗体(1/2) 8.58 72359.56 662 还原性 x
重链 8.58 48306.59 442 还原性 x
轻链 8.48 24070.98 220 还原性 x
1)通过http://web.expasy.org/compute_pi/计算的
2)由于染料的分子量,因而针预期2D-DIGE的略微更高的分子量的偏移。
核苷酸序列(cDNA,包括前导序列)
“TAG”用作“终止密码子”,从而不被翻译成肽序列。
轻链(SEQ ID NO:1):
重链(SEQ ID NO:2):
核苷酸1至60(删除的):前导序列
最后的核苷酸(删除的):终止密码子
肽序列(包括信号肽)
信号肽在翻译后加工中被切除,从而不再为最终的重组蛋白的部分。
轻链(SEQ ID NO:3):
重链(SEQ ID NO:4):
氨基酸1至20(删除的):前导序列
APN301序列数据
表6:分子量(MW)和pI(计算的)
pI1) MW[D]1) No.of AS 病症 2D-DIGE2)
免疫细胞因子 8.52 175741.35 1592 非还原性 x
抗体 8.61 144941.37 1326 非还原性
免疫细胞因子(1/2) 8.49 87879.68 796 还原性 x
抗体(1/2) 8.57 72479.69 663 还原性
重链+IL-2 8.47 63861.72 576 还原性 x
重链 8.59 48461.73 443 还原性
轻链 8.27 24035.97 220 还原性 x
IL-2 7.05 15418.01 133 还原性
1)通过http://web.expasy.org/compute_pi/计算的
2)因染料分子量的原因,从而预期2D-DIGE的至略微更高的分子量的偏移
3)在还原条件下IL-2不应当从免疫细胞因子切除,因为其通过接头共价结合于Fc部分,从而重链、抗体(1/2)和抗体不应当存在于2D-DIGE上。
核苷酸序列(cDNA,包括前导序列)
“TAG”和“TGA”用作“终止密码子”,从而不被翻译至肽序列中。
轻链(SEQ ID NO:5):
重链(包括IL-2;SEQ ID NO:6):
核苷酸1至57(删除的):前导序列
核苷酸1387至1385:IL-2序列最后的核苷酸(删除的):终止密码子
肽序列(包括信号肽)
信号肽在翻译后加工中被切除,从而不再为最终的重组蛋白的部分。
轻链(SEQ ID NO:7):
重链(包括IL-2;SEQ ID NO:8):
氨基酸1至19(删除的):前导序列
氨基酸463至595:IL-2序列
已产生ch14.18/CHO(APN311)抗体的2个GMP顺从批次。这两批已产生的药物为Lot T651204-A(包含4.3ml(4.6mg/ml)抗体)和Lot T900310-A(包含4.5ml(4.5mg/ml)抗体。将APN311单克隆抗体bulk制剂生产为用于制备IV输注剂的浓缩物。
表7:终APN311制剂的组成
制备指导
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制备抗体。应当从小瓶中抽取适当体积的ch14.18/CHO抗体(APN311)。推荐在注射入患者之前,通过在输注过程中使用串联过滤器(如一些中心常规进行的)或通过用颗粒过滤器(例如过滤器Nr.MF1830,Impromediform,Germany)过滤溶液来过滤抗体溶液(0.2至1.2□m)。将一定体积的抗体添加至含有100ml NaCl 0.9%和5ml人白蛋白20%的输液袋。
待稀释的ch14.18/CHO(APN311)的量的计算
如下教育处待施用的ch14.18/CHO(APN311)的量:剂量:10mg/m2/日,第8-17天,以24h输注的方式。
示例性计算:如果患者具有0.7的身体表面积(BSA),他/她需要7mg(10x 0.7)/日,或10天治疗(1个周期)需要70mg。
实施例2:CDC测定法
CDC(补体依赖细胞毒性)的原理
51铬释放测定中测定在APN301或APN311存在的情况下正常人血清或血浆,或在这些抗体之一的输注后患者的血清或血浆对GD2抗原阳性LAN-1成神经细胞瘤癌细胞系(靶细胞)的肿瘤细胞细胞毒性的诱发。
用Na2 51Cr(VI)O4(其渗透细胞膜并以还原的Cr-III-价形式结合于细胞质蛋白,从而不再从完整细胞渗漏出来)温育靶细胞。当在用血清或血浆以及抗体或患者的血清或血浆温育后这些细胞被裂解时,取决于测试样品中的裂解能力,放射性释放至上清液中。
在每一个单独的实验中测定自发本底裂解和由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总裂解(最大地可获的细胞裂解或最大可能的靶细胞裂解)。在扣除自发裂解后,将通过测试样品诱发的裂解计算为总裂解的百分比。
血清或血浆取样:
使用肝素化真空采血管(用于血浆)或血清凝血小瓶(用于血清)从正常人供体或从患者采集全血样品。将小瓶以2000g离心20分钟。可将上清液血浆或血清立即用于测定或于-20℃贮存(不允许解冻和再冷冻)。
利用51Cr标记靶细胞:
将LAN-1细胞培养在含10%热灭活的FCS的RPMI 1640中。测定前一天,将它们转移至新的培养瓶和新鲜培养基中。
使用4x104个标记细胞/孔(每孔800nCi 51Cr的活性)在9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中进行测定。
从培养瓶收获需要量的细胞,将悬浮物离心,随后重悬浮于1ml含有0.1%EDTA和1%FCS的PBS def.中。添加计算体积的51Cr溶液,将细胞在温和旋转的条件下,于37℃和5%CO2温育90分钟。
随后用细胞培养基洗涤细胞悬浮物2次,以从细胞外部除去放射性。该培养基额外地包含100U/ml青霉素G和100μg/ml硫酸链霉素。将收获步骤后标记细胞的沉淀重悬浮至4x105细胞/ml的期望浓度。
测定法:
为了评估抗体的细胞裂解能力,用移液器添加下列试剂:
50μl的样品(抗体稀释物)
100μl 1:4预稀释的正常人血清或血浆
100μl 51Cr标记的细胞悬浮物(4x105/ml)
为了评估患者血浆或血清的细胞裂解能力,用移液器添加下列试剂:
50μl培养基
100μl 1:4预稀释的患者血浆或血清
100μl 51Cr标记的细胞悬浮物(4x105/mL)
将用于CDC的测定板在CO2培养箱中于37℃,5%CO2温育4小时,或当直接与WBT比较时,温育20小时。
随后使用具有吸收药筒和收获机(harvesting press)(skatron)的捕获帧(harvesting frames)来收获每一个孔的上清液。将这些用细胞上清液浸渍的药筒转移至γ计算器的计数瓶内。从所有样品测量在标记靶细胞损伤后与铬释放成正比的放射性,以每分钟计数(cpm)表达其。通过从所有样品值扣除自发裂解的cpm并使其与为100%的利用表面活性剂获得的最大可获得裂解的cpm相比较,来将结果计算为裂解的百分比。
100x(cpm样品-cpm自发裂解)=样品裂解的百分比%
cpm最大裂解-自发裂解
上述CDC测定法已被用于图1、2、3和5中显示的结果。
相似CDC测定法已被用于图7显示的结果,然而,然而,钙黄绿素已被用作LAN-1细胞而非铬的标记。
实施例3:WBT法
用于WBT(全血测试)的原理:
51铬释放测定中测定在APN301或APN311存在的情况下正常人全血,或在这些抗体之一的输注后患者的全血对GD2抗原阳性LAN-1成神经细胞瘤癌细胞系(靶细胞)的肿瘤细胞细胞毒性的诱发。
用Na2 51Cr(VI)O4(其渗透细胞膜并以还原的Cr-III-价形式结合于细胞质蛋白,从而不再从完整细胞渗漏出来)温育靶细胞。当在用全血以及抗体或患者的全血温育后这些细胞被裂解时,取决于测试样品中的裂解能力,放射性释放至上清液中。
在每一个单独的实验中测定自发本底裂解和由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总裂解(最大地可获的细胞裂解或最大可能的靶细胞裂解)。在扣除自发裂解后,将通过测试样品诱发的裂解计算为总裂解的百分比。
血液取样:
使用肝素化真空采血管从正常人供体或患者采集全血样品。
利用 51 Cr标记靶细胞:
将LAN-1细胞培养在含10%热灭活的FCS的RPMI 1640中。测定前一天,将它们转移至新的培养瓶和新鲜培养基中。
使用4x104个标记细胞/孔(每孔800nCi 51Cr的活性)在9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中进行测定。
从培养瓶收获需要量的细胞,将悬浮物离心,随后重悬浮于1ml含有0.1%EDTA和1%FCS的PBS def.中。添加计算体积的51Cr溶液,将细胞在温和旋转的条件下,于37℃和5%CO2温育90分钟。
随后用细胞培养基洗涤细胞悬浮物2次,以从细胞外部除去放射性。该培养基额外地包含100U/ml青霉素G和100μg/ml硫酸链霉素。将收获步骤后标记细胞的沉淀重悬浮至4x105细胞/ml的期望浓度。
测定法:
为了评估抗体的细胞裂解能力,用移液器添加下列试剂:
50μl的样品(抗体稀释物)
100μl 1:2预稀释的正常人全血
100μl 51Cr标记的细胞悬浮物(4x105/ml)
为了评估患者全血的细胞裂解能力,用移液器添加下列试剂:
50μl培养基
100μl 1:2预稀释的患者血液
100μl 51Cr标记的细胞悬浮物(4x105/mL)
将测定板在CO2培养箱中于37℃,5%CO2温育20小时。
随后使用具有吸收药筒和收获机(skatron)的捕获帧来收获每一个孔的上清液。将这些用细胞上清液浸渍的药筒转移至γ计算器的计数瓶内。从所有样品测量在标记靶细胞损伤后与铬释放成正比的放射性,以每分钟计数(cpm)表达其。通过从所有样品值扣除自发裂解的cpm并使其与为100%的利用表面活性剂获得的最大可获得裂解的cpm相比较,来将结果计算为裂解的百分比。
100x(cpm样品-cpm自发裂解)=样品裂解的百分比%
cpm最大裂解-自发裂解
上述WBT法已被用于如图1、2、3和4中显示的结果。
实施例4:利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连续静脉内输注的患者治疗
在41个复发性或难治性成神经细胞瘤患者的利用ch14.18/CHO(APN311)治疗的富有同情心的使用设置中,已结合s.c.IL2和异维A酸使用连续输注方式,以可能地减轻总与抗-GD2抗体免疫疗法相关的疼痛。由当地医生基于间碘苄胍显像(mIBG)、磁共振成像(MRI)或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术(CT)和/或骨髓组织学(通过抽吸物或环钻活检评估的)和儿茶酚胺类的评价测定临床反应。
mIBG:41个患者中有31个在免疫疗法之前具有在mIBG中检测到的疾病。
这31个患者中有5个(16%)具有完全反应(CR),7个(23%)具有部分反应(PR),4个(13%)具有稳定疾病(SD),13个(42%)具有进行性疾病(PD)。2个患者(6%)不可评价。对于他们之一,在免疫疗法后mIBG检查是不可用的,其它患者已在进行免疫疗法后,在对评估进行再分期之前通过手术除去了剩余的肿瘤。
总的说来,在于免疫疗法之前具有在mIBG中可检测的疾病的31个患者中的12个(39%)患者中,在免疫疗法后检测到反应(CR或PR)。
此外,在于免疫疗法完成后具有PD的13个患者中的3个(23%)患者中,在第3次免疫疗法周期后检测到PR。
MRI/CT:41个患者中有13个在免疫疗法之前,在软组织中具有在MRI或CT中可检测的疾病。
一个在基线上具有阳性MRI的另外的患者是不可评估的,因为剩余的肿瘤在最终对评估进行再分期之前被完全切除。在3个免疫疗法周期后,该患者具有SD。
在免疫疗法之前具有在MRI或CT中可检测的疾病的13个患者中有5个(38%)具有PR,4个(31%)具有SD以及3个(23%)具有PD。一个患者(8%)的评价悬而未决。
骨髓:41个患者中有19个在免疫疗法之前具有可检测的骨髓疾病。这19个患者中有4个(21%)在各自测试中在免疫疗法之后显示反应。此外,在6个患者(32%)中,在3个免疫疗法周期后检测到反应。然而,在3个循环后在其它检查中在这些患者中的4个患者中注意到PD,在免疫疗法结束时在这些患者中的2个患者注意到PD。
儿茶酚胺类:41个患者中有18个在免疫疗法之前具有升高的儿茶酚胺类水平(香草基扁桃酸(VMA)和/或高草香酸(HVA))。在这18个患者中的7个患者(39%)中,在3个周期的免疫疗法后和/或免疫疗法完成后检测到正常儿茶酚胺水平。
除了在于富有同情心的使用设置下通过连续输注方式治疗的复发性/难治性患者中观察到的这些显著的反应速率以外,在所有这些患者中注意到疼痛副作用的显著减轻,从而允许显著减少利用吗啡的治疗或甚至完全避免所述治疗:
用于该方案的i.v.吗啡的标准剂量为30μg/kg/h。在接受ch14.18/CHO(APN311)连续输注的患者中,将显著更少的i.v.吗啡用于与接受ch14.18/CHO(APN311)推注输注的患者相比较。在许多患者中,甚至可能完全中断i.v.吗啡和仅通过口服加巴喷丁治疗疼痛。ch14.18/CHO(APN311)连续输注过程的吗啡使用示于图10和表9中。抗体输注总是在第8天起始。相较于先前I期临床研究的13.5mg/kg的规定的吗啡剂量(0.9mg/kg/日,每日8h输注,每周期5天,3个周期,),和相较于正在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的10mg/kg(两者利用非连续抗体输注方案(第1天0.48mg/kg/日和在随后的治疗日0.38mg/kg/日,每日8h输注,每周期5天,5个周期)),每总治疗时间(包括全部6个治疗周期)实际吗啡剂量(37个患者的平均值)为5.4mg/kg。
此外,具有原发性顽固性或复发性成神经细胞瘤的患者的通过与皮下阿地白介素(IL2)组合的连续输注施用APN311的I/II期研究已被建立来
·减弱毒性(疼痛)特征谱,同时维持与固定剂量的s.c.IL2组合的ch14.18/CHO mAb(APN311)治疗的免疫调节功效。
·通过在多达3个剂量水平(总剂量:100mg/m2-150mg/m2-200mg/m2)上建立10至21天的连续输注方案来减弱细胞毒性(疼痛)。
·提高患者顺从性。
·保持或甚至提高免疫疗法的功效。
来自该I/II期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阿片(特别地吗啡)控制通常在利用GD2特异性抗体(包括APN311)的治疗过程中发生的巨大的不能忍受的疼痛的使用在第一输注周期中在这些患者中已显著更低。从第3周期以后,甚至可能克制不要标准吗啡施用,因为患者将因增强的药剂耐受性(因改善的施用方案面而导致的)而不需要其。
显著减少的吗啡剂量引起更少的阿片治疗相关不利效应,从而甚至允许门诊治疗设置,这反过来将正面影响儿科患者遵循儿童的生活方式的能力,例如玩和上学等的能力。
表8:图11至16中显示的利用WBT分析的血液样品
患者 治疗日(在治疗周期内) 周期
MJ 15 I
8 II
10 II
NG 之前 -
8 I
10 I
15 I
JK 8 III
10 III
15 III
MM 15 III
GA 8 V
10 V
CJJ 10 V
在开始APN311治疗之前采集在利用APN311的治疗期(对应于治疗周期的第8天)开始时(即在第1天)采集的血液样品。

Claims (39)

1.一种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其通过以每日24小时连续静脉内输注给患者施用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以足以诱发肿瘤细胞裂解的剂量(细胞裂解阈剂量)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个别地测定每一个患者的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中通过补体依赖细胞裂解测定来测定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方法,其中通过全血测试来测定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为在特异性CDC测定或WBT中测定的在该各自测定中诱发至少20%、至少25%、至少30%、至少35%、至少40%、至少45%、至少50%、至少55%、至少60%、至少65%、至少70%、至少75%、至少80%、至少85%、至少90%、至少95%或100%的最大可能靶细胞裂解的剂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为在特异性CDC测定或WBT中测定的在该各自测定中诱发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的最大可能靶细胞裂解的剂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为470至1000、470至10000、1410至3000或2350至5000ng/mL血清或血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为2至250、2至2500、2至100、5至200、6至750、6至7500、10至1250、10至12500、6至300、10至500、15至600,或25至1000ng/mL全血。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以在利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治疗的1、2、3或4天内在患者的血清、血浆或全血中实现所述细胞裂解阈剂量的剂量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甚至总治疗时间内的一个或多个时期维持阈值细胞裂解,其中不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治疗所述患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整个治疗周期中维持细胞裂解的水平。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整个治疗时间维持细胞裂解的水平。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以1至30mg/m2、1至35mg/m2、1至50mg/m2或1至60mg/m2的日剂量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以1、2、3、4、5、6、7、7.5、8、9、10、12、15、20、25、30、32、35、40、45、50或60mg/m2的日剂量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一定的治疗期,直至已施用预定的总患者剂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一定的治疗期,直至已达到特定治疗效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微型泵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GD2抗体为嵌合或人源化抗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GD2抗体为ch14.18/CHO或ch14.18/SP2/0。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为APN311或APN301。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以7、10、15或25mg/m2/日的剂量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连续4、10、14、15或21天。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进行3、4、5或6个治疗周期。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为APN311,并且以10mg/m2/日的剂量连续10天施用6个治疗周期。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GD2抗体为ch14.18/SP2/0,以25mg/m2/日的剂量连续4天施用5个治疗周期。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之前和/或同时施用IL-2和/或GM-CSF或另一种细胞因子。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施用期之后可以进行异维A酸或另一种维A酸的施用期。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包含抗-GD2抗体的制剂的施用伴随着吗啡和/或一种或多种其它止痛剂的施用。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9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的一或数天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天所施用的吗啡日剂量低于在抗体的非连续施用过程中的吗啡日剂量。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仅在施用抗体的一些天中但非所有天中施用吗啡。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一个或多个治疗周期中施用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中的每治疗周期吗啡剂量,所述治疗周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
33.根据权利要求1至32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总治疗时间的吗啡剂量低于非连续输注方案中总治疗时间的吗啡剂量。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的一或数小时或数天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小时或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小时或数天所施用的吗啡剂量低于50mcg/kg/h,或低于30mcg/kg/h。
35.根据权利要求1至3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根据本发明的抗体的连续静脉内输注期间的一或数天和/或所有吗啡治疗天数期间的一或数天所施用的吗啡日剂量低于0.9、0.72、0.48、0.38、0.4375和/或0.205mg/kg/日。
36.根据权利要求1至3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一种或多种止痛剂,特别是吗啡的剂量在总治疗时间内,治疗周期内,在治疗周期内的抗体治疗期中,治疗周期内从一个抗体治疗日至下一个抗体治疗日,和/或从一个治疗周期至下一个治疗周期减少。
37.根据权利要求1至36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吗啡剂量在治疗周期内,在治疗周期内的抗体治疗期中,和/或治疗周期内从一个抗体治疗日至下一个抗体治疗日连续减少。
38.一种抗-GD2抗体,其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37的任一项的治疗。
39.一种抗-GD2抗体的用途,其用于制备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37的任一项的治疗的药剂。
CN201280074061.1A 2012-06-18 2012-07-31 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 Pending CN1044870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2/061618 WO2013189516A1 (en) 2012-06-18 2012-06-18 Method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EPPCT/EP2012/061618 2012-06-18
PCT/EP2012/064970 WO2013189554A1 (en) 2012-06-18 2012-07-31 Method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7088A true CN104487088A (zh) 2015-04-01

Family

ID=46317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4061.1A Pending CN104487088A (zh) 2012-06-18 2012-07-31 治疗gd2阳性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4) US10294305B2 (zh)
JP (1) JP6283665B2 (zh)
KR (1) KR101927118B1 (zh)
CN (1) CN104487088A (zh)
AP (1) AP2014008129A0 (zh)
AU (1) AU2012383254B2 (zh)
BR (1) BR112014031806A8 (zh)
CA (1) CA2876529C (zh)
EA (1) EA038188B1 (zh)
HK (1) HK1203375A1 (zh)
IL (1) IL235696A0 (zh)
MX (1) MX377157B (zh)
SG (2) SG11201408487WA (zh)
WO (2) WO2013189516A1 (zh)
ZA (1) ZA201407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61251A1 (en) 2012-06-18 2015-04-22 Apeiron Biologics AG Method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WO2013189516A1 (en) 2012-06-18 2013-12-27 Apeiron Biologics Ag Method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ES2768649T3 (es) 2013-11-21 2020-06-23 Apeiron Biologics Ag Preparaciones para tratar un cáncer positivo para GD2
US9840566B2 (en) 2013-11-21 2017-12-12 Apeiron Biologics Ag Prepara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CA2950602C (en) * 2014-06-04 2021-07-20 MabVax Therapeutics, Inc.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ganglioside gd2
US10329323B2 (en) 2014-07-25 2019-06-2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Method for purifying antibodies using PBS
WO2017055385A1 (en) 2015-10-02 2017-04-06 F. Hoffmann-La Roche Ag Anti-cd3xgd2 bispecific t cell activating antigen binding molecules
CA3056630A1 (en) 2017-03-15 2018-09-20 Pandion Therapeutics, Inc. Targeted immunotolerance
SG11201909949XA (en) 2017-05-24 2019-11-28 Pandion Therapeutics Inc Targeted immunotolerance
SG11202002581WA (en) * 2017-09-21 2020-04-29 Umc Utrecht Holding Bv Anti-gd2 antibody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blastoma
USRE50550E1 (en) 2017-12-06 2025-08-26 Pandion Operations, Inc. IL-2 muteins and uses thereof
US10946068B2 (en) 2017-12-06 2021-03-16 Pandion Operations, Inc. IL-2 muteins and uses thereof
US10174092B1 (en) 2017-12-06 2019-01-08 Pandion Therapeutics, Inc. IL-2 muteins
CN108948211B (zh) * 2018-07-24 2021-08-20 北京美康基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靶向gd2的嵌合抗原受体及其应用
WO2020165402A1 (en) 2019-02-14 2020-08-20 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 Gd2-upregulation by ezh2 inhibition in cancer therapy
TW202110431A (zh) 2019-05-17 2021-03-16 美商癌症預防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治療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之方法
AU2020279240A1 (en) 2019-05-20 2021-12-23 Pandion Operations, Inc. MAdCAM targeted immunotolerance
BR112022001649A2 (pt) * 2019-08-01 2022-03-22 Univ Mie Molécula de ligação ao gd2
EP4093429A4 (en) * 2019-11-26 2024-05-22 University of Utah Research Foundatio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upregulating hla class i on tumor cells
WO2021168079A1 (en) 2020-02-21 2021-08-26 Pandion Operations, Inc. Tissue targeted immunotolerance with a cd39 effector
MX2023000384A (es) 2020-07-06 2023-06-16 Eusa Pharma Uk Ltd Metodo para tratar un cancer positivo para gd2.
EP4116330A1 (en) * 2021-07-05 2023-01-11 Trion Research GmbH Multispecific antibodies with monovalent binding to tumor-associated antigens causing no or reduced nerve pain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JP2024524527A (ja) * 2021-07-05 2024-07-05 トリオン リサーチ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がん治療において神経疼痛の消失または軽減をもたらす腫瘍関連抗原に結合する多重特異性抗体
EP4194471A1 (en) * 2021-12-10 2023-06-14 Y-Mabs Therapeutics, Inc. Anti-gd2 administration regimen
GB202307103D0 (en) 2023-05-12 2023-06-28 Prinses Maxima Centrum Voor Kinderoncologie B V Method for detec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63713A (en) 1986-06-23 1989-09-05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Leland Stanford Jr. Univ.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ministering therapeutic and diagnostic agents
AU2002256971B2 (en) * 2000-12-28 2008-04-03 Altus Pharmaceuticals Inc. Crystals of whole antibodies and fragments thereof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m
US7455833B2 (en) 2002-07-15 2008-11-25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viral infections using antibodies and immunoconjugates to aminophospholipids
BRPI0317376B8 (pt) * 2002-12-17 2021-05-25 Merck Patent Gmbh proteína de fusão de anticorpo-il2 designada como hu14.18-il2, usos da mesma, vetor e composição farmacêutica
DE602005016773D1 (de) 2004-01-22 2009-11-05 Merck Patent Gmbh Antikrebs-antikörper mit reduzierter komplementfixierung
BRPI0617688A2 (pt) 2005-10-21 2011-06-07 Hoffmann La Roche método para expressão recombinante de um polipeptìdeo
EP1916257A1 (en) 2006-10-27 2008-04-30 Charite-Universitätsmedizin Berlin GD2 peptide mimotopes for anticancer vaccination
AU2009267113A1 (en) 2008-06-30 2010-01-07 Morphotek, Inc. Anti-GD2 antibodies and methods and uses related thereto
CA2801210C (en) * 2010-06-19 2020-07-21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Anti-gd2 antibodies
US8435972B2 (en) * 2010-09-02 2013-05-07 Emory University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cers and compositions related thereto
AU2012328322A1 (en) 2011-10-27 2014-06-12 Genmab A/S Production of heterodimeric proteins
EP2861251A1 (en) 2012-06-18 2015-04-22 Apeiron Biologics AG Method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WO2013189516A1 (en) 2012-06-18 2013-12-27 Apeiron Biologics Ag Method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US9840566B2 (en) * 2013-11-21 2017-12-12 Apeiron Biologics Ag Prepara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ES2768649T3 (es) 2013-11-21 2020-06-23 Apeiron Biologics Ag Preparaciones para tratar un cáncer positivo para GD2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ODE H. ET AL.: "A Phase I/II Dose Schedule Finding Study of ch14.18/CHO Continuous Infusion Combined with Subcutaneous Aldesleukin (=Proleukin) (IL-2)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Refractory or Relapsed Neuroblastoma. A SIOPEN Study.", 《HTTP://WWW.KINDERKREBSINFO.DE/HEALTH_PROFESSIONALS/CLINICAL_TRIALS/PHASE_I___II_TRIALS_IN_THE_GPOH/LONGTERMINFUSION_STUDY_LTI_CH1418/INDEX_ENG.HTML》 *
MURRAY JAMES L ET AL.: "Phase I trial of murine monoclonal antibody 14G2a administered by prolonged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patients with neuroectodermal tumors",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
YU A. L. ET AL.: "Anti-GD2 Antibody with GM-CSF, Interleukin-2, and Isotretinoin for Neuroblast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2383254B2 (en) 2017-12-14
KR20150030650A (ko) 2015-03-20
MX2014013858A (es) 2015-02-12
ZA201407961B (en) 2015-10-28
KR101927118B1 (ko) 2019-03-12
CA2876529C (en) 2023-09-26
US20180134801A1 (en) 2018-05-17
SG11201408487WA (en) 2015-02-27
HK1203375A1 (zh) 2015-10-30
JP6283665B2 (ja) 2018-02-21
US10294305B2 (en) 2019-05-21
BR112014031806A8 (pt) 2018-01-16
BR112014031806A2 (pt) 2017-08-29
CA2876529A1 (en) 2013-12-27
US20140170155A1 (en) 2014-06-19
AP2014008129A0 (en) 2014-12-31
US20200055953A1 (en) 2020-02-20
JP2015521607A (ja) 2015-07-30
AU2012383254A1 (en) 2014-11-20
MX377157B (es) 2025-03-07
US11447565B2 (en) 2022-09-20
SG10201610532QA (en) 2017-02-27
IL235696A0 (en) 2015-01-29
US20230340148A1 (en) 2023-10-26
EA038188B1 (ru) 2021-07-21
EA201500019A1 (ru) 2015-05-29
WO2013189554A1 (en) 2013-12-27
WO2013189516A1 (en) 2013-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40148A1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US9777068B2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US20160031990A1 (en) Antagonists of pdl-1 and pd-1 for the treatment of hpv-negative cancers
JP7139293B2 (ja) Gd2陽性がんを処置するための製剤および方法
US11597775B2 (en) Prepara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WO2022109302A9 (en) Anti-galectin-9 antibodies and therapeutic uses thereof
EP2875827A1 (en) Prepara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a GD2 positive cancer
HK40022685A (zh) 用於治疗 gd2 阳性癌症的制剂和方法
HK1223039B (zh) 用於治疗gd2阳性癌症的制剂
EA043975B1 (ru) Препараты и способы лечения gd2-положительного рак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