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656866A - 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系统和电路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系统和电路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56866A
CN104656866A CN201410589413.8A CN201410589413A CN104656866A CN 104656866 A CN104656866 A CN 104656866A CN 201410589413 A CN201410589413 A CN 201410589413A CN 104656866 A CN104656866 A CN 104656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decoding scheme
power supply
electric source
source m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94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56866B (zh
Inventor
Y·王
汤佳健
朱华成
X·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56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68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56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568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系统和电源管理方法。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译码电路;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以及第二译码电路;其中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被编程的。由于第一译码电路和/或第二译码电路可被编程,所以不需要对不同的电源模式和/或不同数目的耗电装置独立设计逻辑电路,降低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增强了电路的通用性并且进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Description

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系统和电路管理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3年11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906,070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都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微处理器领域,特别涉及应用处理器或微处理器(MCU)的电源管理电路,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和电路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功能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子设备功耗也在不断增高。与之相矛盾的是,电子设备的尺寸却在不断缩小,工作时间也在不断延长,电子设备的电源系统管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一般而言,电源管理系统与多个耗电装置相连,用于对耗电装置提供电压。耗电装置例如为CPU、存储器、I/O接口、USB接口、外围设备等。一方面,不同的耗电装置通常需要不同的驱动电压,不同的应用或MCU型号的驱动电源也可能不同,例如,作为示例性实例,CPU供电电压为1.2V;I/O引脚电压为3.3V,USB供电电压为5V等等。另一方面,为了节省电力,电子设备需要在不同的模式下操作,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例如有三个工作模式,正常模式、空闲模式、睡眠模式等等,在不同的模式下,不同的耗电装置工作或不工作,以便节省电力。因此,对于电源管理而言,片上系统(SoC)的应用处理器或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需要支撑多个电源模式。
图1示例性示出一种传统的电源管理状态机及相关逻辑。如图1所示,电源管理系统具有三个电源模式PM0-PM2,每个电源模式PM0、PM1、PM2通过各自独立设计的逻辑1、逻辑2、逻辑3以及与每个逻辑1-3相应相连的输入1-3实现各自电源模式切换,如图中箭头所示电源模式切换,按照PM0-PM1-PM2-PM0的方式顺序切换,PM0、PM1、PM2-起利用逻辑4实现最终的输出。
传统的电源管理逻辑具有如下问题。每个电源模式(PM0、PM1、PM2)具有自己独立设计的逻辑(逻辑1、逻辑2、逻辑3),各电源模式之间的切换利用独立设计的逻辑来实现。这种传统电源管理逻辑具有专用性,仅能适用于具有特定电源模式的电源管理。例如,图1所示的逻辑电路仅能适用于三个电源模式的电源管理,当电源模式的数目发生改变时,例如电源模式的数目从三改变成四时,那么必须重新设计整个逻辑。这就导致为一款电子设备开发的电源管理单元不能够直接用于另一款具有不同电源模式的电子设备。另一方面,这种传统电源管理逻辑是固定的,一旦逻辑设计好之后,只能按照特定的模式进行切换,例如,在图1所示的逻辑电路中,电源切换模式只能按照PM0-PM1-PM2-PM0的方式进行切换。这就使得电路模式切换不灵活,如果想要按照其他不同的次序进行切换,那么必须重新设计整个电路。这导致产品的通用性差,需要进行重复开发,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为每个电源模式设计独立的逻辑,这自然地导致产品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这就使得开发一种能够通用于不同电源模式的电源管理并且根据需要能够自由切换电源模式的电源管理电路的需求变得迫切。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其能够减轻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第一译码电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用于按照第一预定逻辑将所述多个输入端上接收到的多个电源需求信号变换成多个中间信号,并且分别经过所述多个输出端进行输出;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每个所述电源模式寄存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用于对所述第一译码电路输出的所述多个中间信号分别进行寄存;以及第二译码电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多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的相应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译码电路用于按照第二预定逻辑将所述多个输入端上接收到的所述多个中间信号变换成多个电源控制信号,并且分别经过所述多个输出端进行输出;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逻辑和所述第二预定逻辑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被编程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译码电路和所述第二译码电路均为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电路还包括内部反馈回路,所述内部反馈回路起于所述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的各个输出端并且止于所述第一译码电路的相应输入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电路还包括前馈回路,所述前馈回路将所述多个电源需求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至所述第二译码电路的输入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多于实际需要数目的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被掩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译码电路中的多于实际需要的数目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端被掩蔽。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包括:前述的电源管理单元;以及电源调节器,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电压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二译码电路的所述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调节器的相应的输入端相连以便向所述电源调节器提供多个电源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多个输入端作为所述电源管理系统的输入端以便接收电源需求信号,所述电源调节器的所述多个电压输出端作为所述电源管理系统的输出端;其中,所述电源调节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控制信号而输出相应的电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系统还包括多个开关,所述开关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待供电的耗电装置串联并且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电源控制信号而通断。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包括:利用按照第一预定逻辑编程的第一译码电路将多个电源需求信号变换成多个中间信号;利用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对所述多个中间信号分别进行寄存;以及利用按照第二预定逻辑编程的第二译码电路将所寄存的所述多个中间信号变换成多个电源控制信号用作输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中寄存的多个中间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反馈至所述第一译码电路的相应输入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电源需求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前馈至所述第二译码电路作为输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多于实际需要数目的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掩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译码电路中的多于实际需要的数目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端掩蔽。
利用本申请的电源管理电路和电源管理系统,由于第一译码电路和/或第二译码电路可被编程,不需要对不同的电源模式和/或不同数目的耗电装置独立设计逻辑电路,用户不需要改变电路的硬件结构,仅通过对第一译码电路和/或第二译码电路进行编程,可以根据设备的要求实现任意有限数目的电源模式的切换和/或任意数目的耗电装置的供电,降低了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增强了电路的通用性并且进而降低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现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参考所附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示例性地图示了一种传统的电源管理状态机及相关逻辑;
图2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
图3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
图4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系统;
图5示例性地图示了第一和第二译码电路中的任一个的实现方式;以及
图6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具体的描述。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中对相似的部件或者功能组件可能使用同样的数字标示。所附附图仅仅旨在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从下述描述得到选替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源管理系统的电源管理电路。一般而言,电子设备设置有为电子设备的耗电装置进行供电的电源管理系统,电源管理系统根据电子设备的不同而具有多个电压输出模式(例如为N,N为2以上的整数)。在每种电源模式下,电源管理系统为不同数目的耗电装置(例如为M,M为2以上的整数)进行供电。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被设计用于响应于从多个耗电装置或其他装置发出的电源需求信号(或外部输入信号)而输出为控制多个耗电装置供电的电源控制信号(或输出信号)。
举例而言,一个电子设备(例如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等)具有四种电压输出模式,例如为第一工作模式(PM0)、第二工作模式(PM1)、空闲模式(PM2)、睡眠模式(PM3);并且电子设备共有5个耗电装置,例如CPU、存储器、第一至第三I/O外围装置,这些装置例如被称为耗电装置【0】-【4】)。例如在空闲模式(PM2)下,电源管理系统为2个装置进行供电,例如为耗电装置【0】-【1】供电,而不对耗电装置【2】-【4】不供电。例如在第一工作模式(PM0)下,电源管理系统为4个装置进行供电,例如为耗电装置【0】-【3】供电,而不对耗电装置【4】不供电。在空闲模式(PM2)下,从电源管理电路输出信号【1、1、0、0、0】。如果需要从空闲模式(PM2)改变为第一工作模式(PM0),则期望地电源管理电路根据改变模式的请求信号利用电源模式电路的逻辑将输出信号从【1、1、0、0、0】改变成【1、1、1、1、0】,即可实现空闲模式(PM2)向第一工作模式(PM0)的改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上述输出信号仅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变换成其他输出信号形式。
通过上述示例,能够理解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的工作方式。根据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能够实现电源模式的自由切换。根据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即使电源模式的数目随意改变和/或耗电装置的数目随意改变,在不需要对电源管理电路的物理架构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可通过对电路可编程单元进行自由编程实现期望地电源模式的自由切换。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图2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电源管理电路10,包括:第一译码电路100,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用于按照第一预定逻辑将多个输入端上接收到的多个电源需求信号变换成多个中间信号,并且分别经过多个输出端进行输出;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每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用于对第一译码电路100输出的多个中间信号分别进行寄存;第二译码电路200,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多个输入端分别与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的相应输出端连接,第二译码电路200用于按照第二预定逻辑将多个输入端上接收到的多个中间信号变换成多个电源控制信号,并且分别经过多个输出端进行输出;其中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被编程的。
如图2中所示,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源需求信号和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相连。第二译码电路2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和电源控制信号相连。第一译码电路100和第二译码电路200分别按照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对信号进行处理。
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被编程的。在第一预定逻辑是可编程的情况下,如前所述,由于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源需求信号和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相连,因此对于不同电源模式的电子设备而言,如果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式的数目发生改变(即N的数值发生改变),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一译码电路100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即仅需要改变第一预定逻辑即可,不需要改变第一译码电路的物理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相比,不需要为每个电源模式重新设计独立的逻辑并且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设计完每个逻辑后需要重新设计电源模式之间的切换逻辑,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实现电源模式的自由切换。类似地,在第二预定逻辑是可编程的情况下,如前所述,第二译码电路2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和电源控制信号相连,因此电子设备的耗电装置的数目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即M的数值发生改变),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二译码电路200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即仅需要改变第一预定逻辑即可,不需要改变第二译码电路200的物理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相比,不需要为了得到最后的电源输出重新设计独立的逻辑,由于第二译码电路200的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是可编程的,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二译码电路200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实现任意数量的耗电装置的输出控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译码电路100和第二译码电路200均为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PAL)。由于这种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PAL)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在第一译码电路100和第二译码电路200实现为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的情况下,在不需要对电源管理电路的物理架构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仅需要独立地改变第一预定逻辑和第二预定逻辑,即可满足电源模式的数目随意改变和耗电装置的数目随意改变的要求。
图3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电路。图3中的与图2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3所示的电源管理电路与图2所示的电源管理电路大致相同,仅说明其不同之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单元10’除了包括第一译码电路100’、第二译码电路200’、电源模式寄存器300’以外,还包括内部反馈回路400,内部反馈回路400起于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的各个输出端并且止于第一译码电路100’的相应输入端。内部反馈回路400将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内寄存的中间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反馈至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端。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相比,当电源管理单元还包括内部反馈回路400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改变模式改变的灵活性。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不设置反馈回路的情况下,电源管理单元的模式切换条件可以设置为预定的模式;而当采用图3所示的情况下,电源管理单元的模式切换可以根据需要由设计者自由编程设定。
如图所示,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除分别与电源需求信号和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相连之外,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内寄存的信号还被反馈至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端,由此可以将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的状态有效地反馈至第一译码电路100’。设计者可有效地利用从电源模式寄存器300’的模式自由地设定第一预定逻辑的逻辑。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内寄存的中间信号都被反馈至第一译码电路的输入端,由此能够进一步丰富模式切换的条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单元还包括与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相连的时钟回路500,时钟回路500被配置成提供用于将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内寄存的相相应的中间信号反馈至第一译码电路100的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借助时钟回路500能够利用电源管理系统内部的时钟实现对寄存器的访问,并进而将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300内寄存的当前的电源模式反馈至第一译码电路。与寄存器300内相连的时钟回路500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熟知的,省略对其具体说明。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多个电源需求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还直接连接至第二译码电路200’的输入端。在某些特定应用的电源管理中,可能需要利用电源需求信号直接来控制电源输出信号。在该实施例中的电路,能够有效地满足这种要求。此外,由于第二译码电路200’是可自由编程的,因此设计者可自由地配置来自电源需求信号和/或其他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大幅度提升了电路设计效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多于实际需要数目的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被掩蔽。将电源模式寄存器预设为多个,优选地超过实际需要的电源模式寄存器的数目,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改变第一和/或第二译码电路的物理结构,即可实现同一规格的电源模式寄存器在不同电源模式和不同数目的耗电装置之间的灵活部署;只需要将多余的电源模式寄存器掩蔽,不进行编程和配置。另一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是,在电源模式寄存器的数目小于实际需要的电源模式寄存器时,制造商也可以增加电源模式寄存器,以满足具体要求。当然,制造商也可以考虑减少电源模式寄存器的数目,以控制成本或满足具体应用的要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二译码电路中的多于实际需要的数目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端被掩蔽。根据实际需要,当第二译码电路的输出端的数目超过预定需求时,可以将多余的输出端掩蔽。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图4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电源管理单元10;以及电源调节器20,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电压输出端;其中,第二译码电路的多个输出端分别与电源调节器20的相应的输入端相连以便向电源调节器提供多个电源控制信号;其中,电源管理单元10的多个输入端作为电源管理系统的输入端以便接收电源需求信号,电源调节器20的多个电压输出端作为电源管理系统的输出端;其中,电源调节器20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电源管理单元10的电源控制信号而输出相应的电压。
电源调节器20具有为多个耗电装置供电的多个电压输出模式,电源调节器20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电源管理单元10的电源控制信号而输出不同的电压输出模式。电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与电源管理单元10相同的技术效果,省略对其详细说明。在图4的示例中,30例如表示CPU;40例如表示存储器;50例如表示I/O和外围装置。当然,也可以包括其他耗电装置。电源管理单元10的输出端被配置用于控制耗电装置的供电,从电源管理单元10的输出的控制信号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于控制耗电装置的供电和断电。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译码电路和/或第二译码电路可编程,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编程从电源管理单元10的输出的控制信号的数目,而不需要改变电路的物理结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相应的输出电压的多个开关,多个开关响应于电源管理单元的输出信号而通断。在图4的示例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开关301、401、501。
图5示例性地图示了可编程的译码电路的典型的实现方式。当然这种实现方式仅仅是示例性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的方式来实现译码电路的可编程。
在图示的示例中,示出了通过与非门和或非门实现的组合逻辑电路,其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可以由设计者任意编程设定。例如,在图中的实施例中,
OUTPUT0=A0+!A1+A2+A3
OUTPUT1=A0+A1+A2+A3
将上述逻辑转换为门级网表为
与非门NAND(OUTPUT0,node0,node1);
或非门NOR(node0,A0,!A1);
或非门NOR(node1,A2,A3);
与非门NAND(OUTPUT2,node2,node3);
或非门NOR(node2,A0,A1);
或非门NOR(node3,A2,A3);
进而可得到基本MOS电路。上述示例仅为一种实现可编程逻辑的范例,旨在说明输出信号OUTPUT0以及OUTPUT1可以通过输入信号A0,A1,A2,A3来完全灵活的组合以实现具体电路要求。这种利用组合逻辑实现输入输出之间的可编程是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省略对其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的教导之后,将本领域现有技术的其他可编程实现方式应用于本公开。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涉及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图6示例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方法。电源管理方法包括:S101利用按照第一预定逻辑编程的第一译码电路将多个电源需求信号变换成多个中间信号;S102利用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对多个中间信号分别进行寄存;S103利用按照第二预定逻辑编程的第二译码电路将所寄存的多个中间信号变换成多个电源控制信号用作输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方法是用于前面电源管理电路的方法。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方法中,第一译码电路可按照第一预定逻辑编程。因此,不同电源模式的电子设备而言,如果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式的数目发生改变,设计人员不需要改变第一译码电路的物理结构,仅需要对第一译码电路进行重新编程即可。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为每个电源模式重新设计独立的逻辑并且像现有技术那样在设计完每个逻辑后需要重新设计电源模式之间的切换逻辑。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源管理方法中,第二译码电路可按照第二预定逻辑编程。类似地,在第二预定逻辑是可编程的情况下,即使电子设备的耗电装置的数目发生改变,设计人员不需要改变第二译码电路200的物理结构,仅需要对第二译码电路进行重新编程即可。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为了得到最后的电源输出重新设计独立的逻辑,设计人员仅需要对第二译码电路200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编程,即可实现任意数量的耗电装置的输出控制。
如前面关于电源管理电路的不同实施例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电源管理方法可以对应地有以下几种变形。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译码电路和第二译码电路均为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中寄存的多个中间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反馈至第一译码电路的相应输入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多个电源需求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前馈至第二译码电路作为输入。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对第一译码电路和第二译码电路编程之前执行上述步骤。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多于实际需要数目的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掩蔽。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第二译码电路中的多于实际需要的数目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端掩蔽。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在对第一译码电路和第二译码电路编程之前或之后执行上述步骤。
类似地,这些方法的实施例可以同样取得关于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省略对其具体说明。
通过以上描述和相关附图中所给出的教导,这里所给出的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形式和其它实施方式将被本公开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意识到。因此,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修改形式和其它实施方式意在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此外,虽然以上描述和相关附图在部件和/或功能的某些示例组合形式的背景下对示例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的是,可以由备选实施方式提供部件和/或功能的不同组合形式而并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就这点而言,例如,与以上明确描述的有所不同的部件和/或功能的其它组合形式也被预期处于本公开的范围之内。虽然这里采用了具体术语,但是它们仅以一般且描述性的含义所使用而并非意在进行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电源管理电路,包括:
第一译码电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用于按照第一预定逻辑将所述多个输入端上接收到的多个电源需求信号变换成多个中间信号,并且分别经过所述多个输出端进行输出;
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每个所述电源模式寄存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用于对所述第一译码电路输出的所述多个中间信号分别进行寄存;以及
第二译码电路,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所述多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的相应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译码电路用于按照第二预定逻辑将所述多个输入端上接收到的所述多个中间信号变换成多个电源控制信号,并且分别经过所述多个输出端进行输出;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逻辑和所述第二预定逻辑中的至少一个是可被编程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一译码电路和所述第二译码电路均为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还包括内部反馈回路,所述内部反馈回路起于所述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的各个输出端并且止于所述第一译码电路的相应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还包括前馈回路,所述前馈回路将所述多个电源需求信号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至所述第二译码电路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中,多于实际需要数目的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被掩蔽。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二译码电路中的多于实际需要的数目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端被掩蔽。
7.一种电源管理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单元;以及
电源调节器,具有多个输入端和多个电压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二译码电路的所述多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电源调节器的相应的输入端相连以便向所述电源调节器提供多个电源控制信号;
其中,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多个输入端作为所述电源管理系统的输入端以便接收电源需求信号,所述电源调节器的所述多个电压输出端作为所述电源管理系统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电源调节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来自所述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控制信号而输出相应的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管理系统,还包括多个开关,所述开关中的每一个与相应的待供电的耗电装置串联并且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电源控制信号而通断。
9.一种电源管理方法,包括:
利用按照第一预定逻辑编程的第一译码电路将多个电源需求信号变换成多个中间信号;
利用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对所述多个中间信号分别进行寄存;以及
利用按照第二预定逻辑编程的第二译码电路将所寄存的所述多个中间信号变换成多个电源控制信号用作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译码电路和所述第二译码电路均为一次性编程使用的可编程阵列逻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中寄存的多个中间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反馈至所述第一译码电路的相应输入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电源需求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前馈至所述第二译码电路作为输入。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多于实际需要数目的一个或多个电源模式寄存器掩蔽。
14.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二译码电路中的多于实际需要的数目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端掩蔽。
CN201410589413.8A 2013-11-19 2014-10-28 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系统和电路管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568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906070P 2013-11-19 2013-11-19
US61/906,070 2013-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6866A true CN104656866A (zh) 2015-05-27
CN104656866B CN104656866B (zh) 2019-01-18

Family

ID=53248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94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56866B (zh) 2013-11-19 2014-10-28 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系统和电路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5686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3457A (zh) * 2016-01-18 2016-05-11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计算机电源管理系统
CN111338451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及快速设定电源模式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937A (zh) * 2004-12-21 2006-07-0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方法
US20080136451A1 (en) * 2006-12-12 2008-06-12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Method of maintaining Input and/or Output Configuration and Data States During and When Coming Out of a Low Power Mode
CN101689106A (zh) * 2007-06-12 2010-03-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处理器控制装置、多处理器控制方法以及多处理器控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6937A (zh) * 2004-12-21 2006-07-0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车用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方法
US20080136451A1 (en) * 2006-12-12 2008-06-12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Method of maintaining Input and/or Output Configuration and Data States During and When Coming Out of a Low Power Mode
CN101689106A (zh) * 2007-06-12 2010-03-3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处理器控制装置、多处理器控制方法以及多处理器控制电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3457A (zh) * 2016-01-18 2016-05-11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的计算机电源管理系统
CN111338451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及快速设定电源模式的方法
CN111338451B (zh) * 2018-12-18 2022-10-18 新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及快速设定电源模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56866B (zh) 2019-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6210C (zh) 用于减少空闲模式下的功率消耗的处理器系统和方法
JP5623354B2 (ja) 電力最適化のための粒状チャネル幅
US20200300910A1 (en) Combined Analog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ity in a Mixed-Signal Array
US9160166B2 (en) Charge pump for low power consump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W201337494A (zh) 運用回饋之多模式電壓調節技術
TWI405408B (zh) 可連續提供電源之切換控制方法及其相關裝置與電源供應系統
WO2016073645A1 (en) Configurable 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
JP2003527062A (ja) 低電力モード中の多相スイッチング電源の向上した効率
CN103257612B (zh) 一种灵活配置的fpga芯片及其配置方法
WO2012177861A2 (en) Power managemen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998982A (zh) 电源控制电路、包括其的半导体器件
CN105045366A (zh) 一种处理器多电源管理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
US20170222465A1 (en) Dynamic thermal balancing of parallel regulators to reduce hotspots and increase performance
CN100492228C (zh) 控制多电压上电顺序的装置及方法
US9529765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IC) with reconfigurable digital voltage regulator fabric
CN104656866A (zh) 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系统和电路管理方法
CN107544654A (zh) 外置式atx电源及电源切换控制电路
US8762753B2 (en) Power management circuit using two configuration signals to control the power modes of two circuit modules using two crosslinked multiplexers and a level shifter
WO2021040947A1 (en) Low power clock gate circuit
CN113994581A (zh) 三电平降压调节器的连接端子图案及布局
US20140016259A1 (en) Multi-motherboard power data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for power supplies
CN211349065U (zh) 集成电路和处理系统
CN104133545B (zh) 系统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的状态机及其创建方法
JP7721518B2 (ja) 寄生容量が低減された低電力フリップフロップ
US20130124880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