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35101B - 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35101B CN104735101B CN201310705825.9A CN201310705825A CN104735101B CN 104735101 B CN104735101 B CN 104735101B CN 201310705825 A CN201310705825 A CN 201310705825A CN 104735101 B CN104735101 B CN 1047351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access
- service node
- forwarding rule
- forwa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76 p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75 quality assur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0—Traffic polic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9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y using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AAA] servers o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该共享处理方法包括:向网络内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其中,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在转发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接收接入网设备按照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接入协议报文;根据接入协议报文对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其中,第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接入网设备向网络内的业务节点转发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采用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实现对大规模业务节点资源的统一管理,同时提升用户管理效率和差异化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移动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网络的大规模普及、互联网业务类型日新月异式的增长,以及业务质量的不断提升,用户带宽需求的飞速增长,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网络面临是越来越大的负载压力,运营商的带宽扩容速度已经渐渐跟不上宽带用户的需求增长速度,同时由于用户使用习惯、作息时间等等的多样性越发明显,传统的根据新增用户数扩容的方式成本巨大、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发展的需求。
宽带网络的发展需要依靠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非盲目的物理带宽资源。传统的宽带网络中,网络带宽的规划是根据用户数量,实现小区级、小局点的带宽资源共享,包括线路带宽资源和业务节点带宽资源,从目前的网络发展速度来看,线路带宽资源相对业务节点带宽资源而言相对比较充足,而后者明显已经遇到较大的资源困境,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用户在晚高峰时段都无法享受到运营商承诺的最大带宽,原因是这段时间内大部分的用户都集中在城市的居住区,居住区的业务节点的带宽资源使用率极高,而城市办公区的业务节点普遍处于较低使用率、甚至闲置状态。反之,工作时段城市居住区的宽带网络设备的资源利用率远低于晚高峰时段。
如何解决宽带网络的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进而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降低扩容频率、减少网络成本投入,这是当前全球电信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宽带接入领域,尤以提升业务节点(即宽带接入服务器、业务路由器等设备)的资源利用率为主要需求。当前业界的主流技术方案是业务节点的池组化方案,通过更大范围的业务节点资源共享,实现全天候、大规模地区的宽带资源合理利用,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不同地区的峰时谷时的资源互补、不同类型的用户的资源共享。
就业务节点的资源池组化技术方案而言,首先要实现不同业务节点间的用户信息、网络信息的资源共享,当前主流的方案是业务节点间的分布式协商,就所谓Full Mesh(全互联)方式实现业务节点间的信息全共享。但这种方式随着资源共享的规模越来越大,必然带来连接数量巨大、难以管理的问题,新增、删除一个业务节点必然导致全网的配置变更,存在扩展性难、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随着用户业务类型越来越丰富,对不同业务进行不同等级的质量保障需求变得越发重要,对运营商而言既可以满足为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可以节省网络资源。
针对相关技术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方法,包括:向网络内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所述接入协议报文;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转发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优选地,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转发规则。
优选地,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授权信息。
优选地,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包括: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与授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交互进行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认证。
优选地,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之后,还包括:获取第二用户的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根据所述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
优选地,根据所述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之后,包括:向所述业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的信息。
优选地,向所述业务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的信息时,包括:向所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发送所述用户信息或所述指定业务流的信息。
优选地,所述备份节点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预先配置、动态分配。
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发规则携带有以下信息:所述第一用户的源地址信息和/或目的地址信息。
优选地,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开放流逻辑交换机(Openflow Logical Switch,简称为OFLS)、开放流交换机(Openflow Switch,简称为OFS)、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简称为OLT)、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igital Subscriber Line Access Multiplexer,简称为DSLAM)、住宅网关(ResidentialGateway,简称为RG)、用户侧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简称为CPE)。
优选地,所述业务节点包括: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Remote AccessServer,简称为BRAS),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简称为BNG),宽带业务网关(Broadband Service Gateway,简称为BSG),业务路由器(Service Router,简称为SR),宽带接入服务器(Broadband Access Server,简称为BAS),OFLS,OFS。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法,包括:接收网络内第一用户的第一转发规则;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向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接收所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认证通过后,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转发规则;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
优选地,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包括:获取所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用户在各个所述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的指定业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内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所述接入协议报文;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认证通过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转发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用户的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内第一用户的第一转发规则;发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认证通过后,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转发规则;转发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
优选地,所述转发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用户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的指定业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转发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入协议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并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和第二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接入网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和所述第二转发规则,以及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转发至接入协议处理设备,并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至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业务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通过本发明,采用接受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并根据该报文对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在认证通过后,向接入网设备再次转发用于指示该接入网设备向网络内业务节点转发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时所用饿第二转发规则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实现对大规模业务节点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提升了用户管理效率和差异化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的另一结构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网络资源共享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网络资源共享的组网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宽资源场景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宽资源场景调整的组网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故障用户场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故障用户场景切换的组网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优先级场景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优先级场景调整的组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6,
S102:向网络内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其中,上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上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转发规则可以匹配某些特性协议字段,例如点到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简称为PPP)控制协议字段,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Configure Protocol,简称为DHCP)协议号等。
S104: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按照上述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上述接入协议报文;
S106:根据上述接入协议报文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向上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其中,上述第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上述接入网设备向上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转发上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转发规则包含有第一用户的源地址信息和/或目的地址信息,该源地址信息和/或目的地址信息是为了准确确定发送第二转发规则过程中的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的过程为:根据上述接入协议报文与授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交互进行上述第一用户的接入认证。
在该步骤中,向接入网设备转发第二转发规则之前,还可以获取上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根据该用户信息获取第二转发规则,其中,上述用户信息包括:第一用户的授权信息。
在该步骤S104之后,还可以获取第二用户的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其中,第二用户为已接入网络的用户中除上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根据上述负载分担信息为上述第一用户或上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向上述业务节点发送上述第一用户信息或上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的信息,与此同时,向上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发送上述第一用户信息或上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的信息。其中,上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可以通过动态分配或者预先配置的方式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业务节点包括:BRAS,BNG,BSG,SR,BAS,OFLS,OFS。
进一步地,接入网设备节点包括: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OFLS、OFS、OLT、DSLAM、RG、CPE。
通过上述各个步骤,采用接收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并根据该报文对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在认证通过后,向接入网设备再次转发用于指示该接入网设备向网络内业务节点转发上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时所用饿第二转发规则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实现对大规模业务节点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提升了用户管理效率和差异化服务质量,并且也提升了业务节点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有效的改善了差异化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上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控制设备,但不限于此。另外,在步骤S106中对接入协议报文的认证可以通过接入协议处理设备实现,当然,该接入协议处理设备也可以作为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下面对该装置中涉及到的模块进行说明。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22,用于向网络内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其中,上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上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上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接收模块24,与第一发送模块22连接,用于接收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上述接入协议报文;
认证模块26,与接收模块24连接,用于根据上述接入协议报文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
第二发送模块28,与认证模块26连接,用于在认证通过后,向上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其中,上述第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上述接入网设备向上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转发上述第一用户数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本实施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如图3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30,用于获取第二用户的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其中,上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上述网络的用户中除上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分配模块32,与获取模块30相连,用于根据上述负载分担信息为上述第一用户或上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
其中,获取模块30还用于获取上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根据上述用户信息获取上述第二转发规则。
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的作用,采用接收模块24接受接入网设备接收的第一发送模块22根据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认证模块26根据该报文对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第二发送模块28在认证通过后,向接入网设备再次转发用于指示该接入网设备向网络内业务节点转发上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时所用饿第二转发规则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实现对大规模业务节点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提升了用户管理效率和差异化服务质量,并且也提升了业务节点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有效的改善了差异化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402至步骤S408,
S402:接收网络内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的第一转发规则;
S404:按照上述第一转发规则向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发送上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
S406:接收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上述接入协议报文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认证通过后,发送的上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转发规则;
S408:按照上述第二转发规则将上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上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
执行该步骤S408需要执行以下过程:获取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用户的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为第一用户分配的指定业务节点,其中,上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上述网络的用户中除上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具体地,该步骤可以通过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执行,即可以通过业务节点控制设备获取第二用户的负载分担信息。根据上述负载分担信息为上述第一用户或上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402至步骤S408的执行主体可以为接入网设备,但不限于此,具体地,接入网设备节点可以包括: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OFLS、OFS、OLT、DSLAM、RG、CPE。在本实施例中,该执行主体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接收网络内上述第一用户接入协议报文的第二转发规则,其中,上述接入协议报文用于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按照上述第二转发规则转发上述接入协议报文。
通过上述各个步骤,采用按照接收到的网络内第一用户的第一转发规则将该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发送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在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上述接入协议报文对第一用户进行认证并认证通过后,发送第二转发规则,按照该第二转发规则将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网络内的业务节点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实现对大规模业务节点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提升了用户管理效率和差异化服务质量,并且也提升了业务节点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有效的改善了差异化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下面对该装置中涉及到的模块进行说明。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网络内第一用户的第一转发规则;
发送模块54,与第一接收模块52相连,用于按照上述第一转发规则发送上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
第二接收模块56,与发送模块54连接,用于接收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上述接入协议报文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认证通过后,发送的上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转发规则;
转发模块58。与第二接收模块56连接,用于按照上述第二转发规则将上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上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发模块58包括:获取单元582,用于获取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用户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为上述第一用户分配的指定业务节点,其中,上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上述网络的用户中除上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转发单元584,与获取单元582连接,用于按照上述第二转发规则将上述数据报文转发给上述指定业务节点。
通过上述各个模块的作用,采用发送模块54按照第一接收模块52接收到的网络内第一用户的第一转发规则将该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发送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第二发送模块56在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上述接入协议报文对第一用户进行认证并认证通过后,发送的第二转发规则,转发模块58按照该第二转发规则将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网络内的业务节点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实现对大规模业务节点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提升了用户管理效率和差异化服务质量,并且也提升了业务节点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有效的改善了差异化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系统,如图7所示,接入协议处理设备7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网设备的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并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
业务节点控制设备74,与接入协议处理设备72连接,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和第二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接入网设备76,与业务节点控制设备74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和所述第二转发规则,以及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转发至接入协议处理设备,并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至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
业务节点78,与接入网设备76连接,与业务节点控制设备74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入协议处理设备和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可以是相互独立的设备,也可以上述接入协议处理设备是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的一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引入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实现了大规模业务节点资源的统一管理,作为本发明的核心,业务节点控制设备,还用于在在认证通过后,获取上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根据上述用户信息获取上述第一转发规则:还用于向上述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接入协议报文的第二转发规则,其中,上述第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上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上述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具体的对上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的过程为:根据上述接入协议报文与授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交互进行上述第一用户的接入认证。在本实施例中,AAA服务器是与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相互独立的设备,或上述AAA服务器是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的一个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以及共享过程,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该优选实施例的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优选实施例一
图8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网络资源共享实现方法的流程图,图9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网络资源共享的组网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2:接入网设备将用户的接入请求报文发送给接入协议处理设备;
步骤S804:上述接入协议处理设备与上述用户交互完成上述用户的接入和/或认证,若接入成功,则上述接入协议处理设备将成功接入的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发送给业务节点控制设备;
进一步地,上述接入协议处理设备在上述认证过程中与AAA服务器交互进行用户鉴权信息验证。
步骤S806: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述用户数据报文的转发规则;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当前已接入用户信息进行各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为上述新接入的用户或上述新接入用户的特定业务流量指定业务节点。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为上述新接入用户的不同类型的特定业务流量指定相同的或不同的业务节点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规则的匹配条件中包括上述用户的源地址信息和/或目的地址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接入网设备包括一台或多台,其中,在步骤S802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用户与接入协议处理设备之间的一台或多台设备,在步骤S806中的“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用户与上层网络间的一台或多台设备,两者都是全部接入网设备的子集或全集。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将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或上述新接入用户的特定流量信息发送给上述指定的业务节点,同时发送给上述指定的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由上述业务控制设备动态指定或通过静态配置指定。
进一步地,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包括上述新接入用户的授权信息。
步骤S808:上述接入网设备根据上述转发规则对上述用户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根据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或上述新接入用户的特定流量信息对上述用户的数据报文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接入协议处理设备是与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相互独立的设备,或上述接入协议处理设备是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的一个部分。
进一步地,上述AAA服务器是与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相互独立的设备,或上述AAA服务器是上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的一个部分。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包括:BRAS,BNG,BSG,SR,BAS,OFLS、OFS。
进一步地,上述接入网设备节点包括: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OFLS、OFS、OLT、DSLAM、RG、CPE。
优选实施例二
带宽资源调整场景。图10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宽资源场景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带宽资源场景调整的组网示意图。图11中Controller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节点控制设备,BRASl、BRAS2、BRAS3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节点,OLT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Access Control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协议处理设备。图10所示的流程包括:
步骤S1002:OLT将用户的接入请求报文发送给Access Control设备;
步骤S1004:上述Access Control设备与上述用户交互完成上述用户的接入和/或认证,若接入成功,则上述Access Control设备将成功接入的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发送给Controller;
进一步地,上述Access Control设备在上述认证过程中与AAA服务器交互进行用户鉴权信息验证。
步骤S1006:上述Controller向OLT发送上述用户数据报文的转发规则;
进一步地,上述Controller根据当前已接入用户信息进行BRAS1、BRAS2、BRAS3之间的负载分担,为上述新接入的用户指定业务节点(如BRAS1)。
进一步地,上述规则的匹配条件中包括上述用户的源地址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Controller将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发送给上述制定的业务节点(如BRAS1),同时发送给上述指定的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如BRAS2)。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由上述业务控制设备动态指定或通过静态配置指定。
步骤S1008:上述OLT根据上述转发规则对上述用户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根据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对上述用户的数据报文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Access Control设备是与上述Controller相互独立的设备,或上述Access Control设备是上述Controller的一个部分。
进一步地,OLT通过链路D与Controller相连,链路D为实际的物理链路或路由可达的逻辑路径。
进一步地,BRAS1、BRAS2、BRAS3与Controller的连接通过实际的物理链路或路由可达的逻辑路径。
优选实施例三
设备故障用户切换场景。图12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故障用户场景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图13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设备故障用户场景切换的组网示意图。图13中控制器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节点控制设备,BNG1、BNG2、BNG3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节点,交换机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上述控制器包含接入协议处理模块。图12所示的方法包括:
步骤S1202:交换机将用户的接入请求报文发送给控制器的接入协议处理模块;
步骤S1204:上述控制器的接入协议处理模块与上述用户交互完成上述用户的接入和/或认证,若接入成功,则上述控制器的接入协议处理模块将成功接入的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发送给控制器;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的接入协议处理模块在上述认证过程中与Radius服务器交互进行用户鉴权信息验证。
步骤S1206:上述控制器向交换机发送上述用户数据报文的转发规则;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根据当前已接入用户信息进行BRAS1、BRAS2、BRAS3之间的负载分担,为上述新接入的用户指定业务节点(如BRAS1)。
进一步地,上述规则的匹配条件中包括上述用户的源地址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将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发送给上述制定的业务节点(如BRAS1),同时发送给上述指定的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如BRAS2)。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由上述业务控制设备动态指定或通过静态配置指定。
步骤S1208:上述交换机根据上述转发规则对上述用户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根据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对上述用户的数据报文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控制器的接入协议处理模块是与上述控制器相互独立的设备,或上述控制器的接入协议处理模块是上述控制器的一个部分。
进一步地,交换机通过链路D与控制器相连,链路D为实际的物理链路或路由可达的逻辑路径。
进一步地,BRAS1、BRAS2、BRAS3与控制器的连接通过实际的物理链路或路由可达的逻辑路径。
优选实施例四:
优先级调整场景。图14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优先级场景调整方法的流程图。图15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优先级场景调整的组网示意图。图15中开发流控制器(OpenFlow Controller,简称为OFC)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节点控制设备,OFLS1、OFLS2、OFLS3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业务节点,OFS4、OFS5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网设备,网络功能虚拟(Network Function Virtual,简称为NFV)模块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协议处理模块。如图14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S1402:OFS5将用户的接入请求报文发送给NFV模块;
步骤S1404:上述NFV与上述用户交互完成上述用户的接入和/或认证,若接入成功,则上述NFV将成功接入的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发送给OFC;
进一步地,上述NFV在上述认证过程中与AAA服务器交互进行用户鉴权信息验证。
步骤S1406:上述OFC向OFS4、OFS5发送上述用户数据报文的转发规则;
进一步地,上述OFC根据当前已接入用户信息进行各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为上述新接入的用户或上述新接入用户的特定业务流量指定业务节点。
进一步地,上述OFC为上述新接入用户的不同类型的特定业务流量指定相同的或不同的业务节点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规则的匹配条件中包括上述用户的源地址信息和/或目的地址信息。
进一步地,上述OFC将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或上述新接入用户的特定流量信息发送给上述指定的业务节点,同时发送给上述指定的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由上述业务控制设备动态指定或通过静态配置指定。
进一步地,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包括上述新接入用户的授权信息。
步骤S1408:上述OFS4、OFS5根据上述转发规则对上述用户数据报文进行转发。
进一步地,上述业务节点根据上述新接入用户信息或上述新接入用户的特定流量信息对上述用户的数据报文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上述NFV是与上述OFC相互独立的设备,或上述NFV是上述OFC的一个部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以下效果:解决了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案中存在不易扩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实现对大规模业务节点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提升了用户管理效率和差异化服务质量,并且也提升了业务节点间的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有效的改善了差异化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装置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网络内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所述接入协议报文;
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转发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其中,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之后,还包括:获取第二用户的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根据所述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
其中,根据所述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之后,包括:向所述业务节点与所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或所述指定业务流的信息;
其中,所述备份节点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预先配置、动态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获取所述第二转发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授权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包括:
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与授权认证计费AAA服务器交互进行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认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发规则携带有以下信息:
所述第一用户的源地址信息和/或目的地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开放流逻辑交换机OFLS、开放流交换机OFS、光线路终端OLT、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DSLAM、住宅网关RG、用户侧设备CPE。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节点包括: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宽带网络网关BNG,宽带业务网关BSG,业务路由器SR,宽带接入服务器BAS,开放流逻辑交换机OFLS,开放流交换机OFS。
8.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内第一用户的第一转发规则;
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向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
接收所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认证通过后,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转发规则;
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
其中,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包括:获取所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用户在各个所述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的指定业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
其中,所述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包括: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与所述指定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
其中,所述备份节点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预先配置、动态分配。
9.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内的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转发规则转发的所述接入协议报文;
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认证通过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二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转发所述第一用户数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用户的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或所述第一用户的指定业务流分配业务节点;
其中,所述装置还用于:向所述业务节点与所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或所述指定业务流的信息;
其中,所述备份节点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预先配置、动态分配。
10.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内第一用户的第一转发规则;
发送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认证通过后,发送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二转发规则;
转发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
其中,所述转发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用户在各个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的指定业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为已接入所述网络的用户中除所述第一用户之外的其它用户;转发单元,用于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
其中,所述装置还用于: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与所述指定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
所述备份节点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预先配置、动态分配。
11.一种业务节点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装置。
12.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资源的共享装置。
13.一种网络资源的共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协议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的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并根据所述接入协议报文对所述第一用户进行接入认证;
业务节点控制设备,用于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转发规则和第二转发规则,其中,所述第一转发规则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在转发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时所采用的规则;
接入网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和所述第二转发规则,以及按照所述第一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接入协议报文转发至接入协议处理设备,并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第一用户的数据报文转发至所述网络内的业务节点;
业务节点,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报文;
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业务节点控制设备根据第二用户在各个所述业务节点间的负载分担信息为所述第一用户分配指定业务节点并将所述指定业务节点发送给所述接入网设备,由所述接入网设备按照所述第二转发规则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
其中,所述将所述数据报文转发给所述指定业务节点包括:向所述业务节点与所述业务节点的备份节点发送用户信息或指定业务流的信息;
其中,所述备份节点通过以下至少之一方式确定:预先配置、动态分配。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310705825.9A CN104735101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 |
| US15/106,134 US9900804B2 (en) | 2013-12-19 | 2014-07-0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to share network resources, an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haring network resources |
| PCT/CN2014/081417 WO2015090035A1 (zh) | 2013-12-19 | 2014-07-01 | 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 |
| EP14872610.2A EP3086530A4 (en) | 2013-12-19 | 2014-07-01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HARING AND PROCESSING SHARING NETWORK RESOURCE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310705825.9A CN104735101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4735101A CN104735101A (zh) | 2015-06-24 |
| CN104735101B true CN104735101B (zh) | 2019-11-26 |
Family
ID=53402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31070582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35101B (zh) | 2013-12-19 | 2013-12-19 | 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9900804B2 (zh) |
| EP (1) | EP3086530A4 (zh) |
| CN (1) | CN104735101B (zh) |
| WO (1) | WO201509003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0896371B (zh) * | 2016-02-14 | 2022-07-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虚拟网络设备及相关方法 |
| CN107689879A (zh) * | 2016-08-04 | 2018-02-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网元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206772A (zh) * | 2016-12-20 | 2018-06-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调度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
| CN112333221B (zh) * | 2019-08-05 | 2023-09-12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业务集中处理的网络系统、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14531319B (zh) * | 2020-10-31 | 2025-0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报文发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1895472A (zh) * | 2010-07-16 | 2010-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流业务负载分担方法和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设备和系统 |
| CN102123071A (zh) * | 2010-01-11 | 2011-07-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报文分类处理的实现方法、网络、终端及互通服务节点 |
| CN102123072A (zh) * | 2010-01-11 | 2011-07-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报文分类处理的实现方法、网络及终端 |
| CN102594818A (zh) * | 2012-02-15 | 2012-07-18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访问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EP1451974B1 (en) * | 2001-12-03 | 2009-08-05 | Nokia Corporation | Policy based 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access routers and mobile context |
| US20060069782A1 (en) * | 2004-09-16 | 2006-03-30 | Michael Manning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on-based white lis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KR100715674B1 (ko) * | 2005-09-15 | 2007-05-0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부하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소프트웨어스트리밍 시스템 |
| US20070214265A1 (en) * | 2006-03-07 | 2007-09-13 |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 Scalable captive portal redirect |
| US8281371B1 (en) * | 2007-04-30 | 2012-10-02 | Juniper Networks, Inc. | Authentication and authorization in network layer two and network layer three |
| JPWO2011081104A1 (ja) * | 2010-01-04 | 2013-05-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認証装置、制御サーバ、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1873332B (zh) * | 2010-07-15 | 2013-04-17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代理服务器的web认证方法和设备 |
-
2013
- 2013-12-19 CN CN201310705825.9A patent/CN10473510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7-01 WO PCT/CN2014/081417 patent/WO201509003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7-01 US US15/106,134 patent/US990080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7-01 EP EP14872610.2A patent/EP3086530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123071A (zh) * | 2010-01-11 | 2011-07-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报文分类处理的实现方法、网络、终端及互通服务节点 |
| CN102123072A (zh) * | 2010-01-11 | 2011-07-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报文分类处理的实现方法、网络及终端 |
| CN101895472A (zh) * | 2010-07-16 | 2010-11-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流业务负载分担方法和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设备和系统 |
| CN102594818A (zh) * | 2012-02-15 | 2012-07-18 |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访问权限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WO2015090035A1 (zh) | 2015-06-25 |
| EP3086530A1 (en) | 2016-10-26 |
| EP3086530A4 (en) | 2016-12-07 |
| US20170034739A1 (en) | 2017-02-02 |
| US9900804B2 (en) | 2018-02-20 |
| CN104735101A (zh) | 2015-06-24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3596191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 CN105900518B (zh) | 用于移动网络功能虚拟化的系统及方法 | |
| US8121126B1 (en) | Layer two (L2) network access node having data plane MPLS | |
| AU2010255430B2 (en) |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attributes of a parent circuit on a network element | |
| EP3582523B1 (en) | Extending subscriber services to roaming wireless user equipment | |
| CN104735101B (zh) | 网络资源的共享处理、共享方法及装置、系统 | |
| CN105264835A (zh) | Gre隧道实现方法、接入设备和汇聚网关 | |
| US20240430191A1 (en) | Message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 EP4373051A1 (en) |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s for network access to residential gateways | |
| CN112714071A (zh)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 |
| KR101786620B1 (ko) | 소프트웨어 정의 네트워크에서 서브넷을 지원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 |
| EP2806598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ddress resources | |
| WO2021185253A1 (zh) | 拨号报文处理方法, 网元, 系统及网络设备 | |
| EP4096294A1 (en) | Route advertising method, network elements, system, and device | |
| CN112994996B (zh) | 家庭网络共享方法、mec服务器、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 |
| KR20230095800A (ko) | 통신 서비스 요구사항을 충족하는 네트워크 슬라이스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 US10367658B2 (en) | Wireless network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a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label | |
| WO2011026355A1 (zh) | 节点接入家乡代理的方法、家乡代理集群系统及业务路由器 | |
| JP7720436B2 (ja) |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のための装置、方法、および非一時的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 |
| CN116471226A (zh)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 HK40055384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元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 CN117676768A (zh) | 基于5g lan的接入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9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