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753631A - 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53631A
CN104753631A CN201310746346.1A CN201310746346A CN104753631A CN 104753631 A CN104753631 A CN 104753631A CN 201310746346 A CN201310746346 A CN 201310746346A CN 104753631 A CN104753631 A CN 1047536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ation
index
coding scheme
block size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7463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佛才
韩翠红
夏树强
苟伟
韩晓钢
胡留军
张峻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3107463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536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9733 priority patent/WO201510095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4753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536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volving special memory structures, e.g.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该调度方法包括:基站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方案;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通过本发明可以减少UE不能及时解码PDSCH传输块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涉及先进的长期演进(以下简称LTE-A)移动通信系统中高阶调制的数据传输方法,尤其涉及一种256点正交幅度调制(以下简称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伙伴项目(以下简称3GPP)的协议TS36.213-b20(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物理层过程)的第7.1.7.1节(Modulation order determination,调制阶数的确定),用户设备(以下简称UE)在解码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以下简称PDSCH,用于承载该UE的数据的物理信道)时如何根据调制编码方案(以下简称MCS,IMCS为调制编码方案索引)来确定调制阶数(Qm)和传输块大小的索引(以下简称ITBS)。如下表所示(中间的MCS从3到27已省略了)。
在上面的表中,Qm=2表示是正交相移键控(以下简称QPSK)调制,Qm=4表示是16点正交幅度调制(以下简称16QAM),Qm=6表示是64点正交幅度调制(以下简称64QAM)从该表可以看出,如果不修改这个表格,则在目前的表中已不能增加256QAM这种调制方式了。
当基站调度一个UE,给该UE发射一个全新的PDSCH传输块时(新传),基站使用从0到28的某一个值对应的MCS。
当上述传输块发生错误时,基站可以使用MCS从0到28的某一个值来重新传输上述传输块(重传方案一)。基站也可以使用从29到31的某一个值对应的MCS来重新传输上述传输块(重传方案二)。
如果在新传的时候,与PDSCH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以下简称PDCCH)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以下简称EPDCCH)发生了错误(即,下行控制信息丢失(DCI丢失)),那么,如果使用重传方案二(即,从29到31对应的MCS),则UE无法在协议规定的时间(不超过3毫秒)内解调出该PDSCH传输块(即使对应的PDCCH/EPDCCH解码完全正确)。
在PDCCH(或EPDCCH)中,针对每一个传输块,有一个新数据指示(以下简称NDI)的比特。当NDI翻转(相对最近一次调度,从“0”变成“1”,或者从“1”变成“0”)时,表示传输的是一个新传输块(新传)。当NDI保持不变(相对最近一次调度,都是“0”或都是“1”)时,表示传输的是一个老的传输块(重传)。
如果调度PDSCH新传的DCI发生丢失,那么,基站可能会重传这一个PDSCH传输块。但是,因为新传的DCI已经丢失,而重传的DCI可能正确,那么UE可能会把这个重传当作新传。
在针对调度PDSCH的PDCCH(或EPDCCH)中,针对每一个传输块,有2个表示冗余版本(以下简称RV)的比特。这样,RV就有22=4个值:0、1、2、3。
与上述情况类似,在基站调度UE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以下简称PUSCH)时,如果新传的PDCCH(或EPDCCH)丢失且使用了重传方案二(即,MCS从29到31),则UE无法再发射任何PUSCH数据,基站也无法接收PUSCH数据。
在针对调度PUSCH的PDCCH(或EPDCCH)中,MCS从29到31分别表示RV版本为1、2、3。
如果调度PUSCH新传的DCI发生丢失,那么,基站可能会重新调度这一个PUSCH传输块。但是,因为新传的DCI已经丢失,而重传的DCI可能正确,因为NDI相对新传保持不变,那么UE可能会把这个重传当作新传。
在针对调度PUSCH的PDCCH(或EPDCCH)中,有一个(或2个)比特表示信道状态信息请求(非周期CSI报告,以下简称CSI request)。CSI比特为“0”(或“00”)表示没有非周期CSI报告,其他值表示需要非周期报告。
根据3GPP最近的会议进展(如,3GPP RAN1#75会议),3GPP可能在未来的协议中(如R12版本)引进256QAM这种调制方案。256QAM调制将来也可能作用到PUSCH上。但目前3GPP尚未给出如何在调度PDSCH(或PUSCH)的PDCCH(或EPDCCH)中指示256QAM这种调制方案。如果LTE-A引进256QAM,那么传输块大小会变大一些。究竟该如何变化,目前3GPP尚未确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以减少UE不能及时解码PDSCH传输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56点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度方法,包括:
基站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方案;
所述基站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基站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基站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还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其中,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
调度模块,用于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包括: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进一步地,上述基站还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256点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度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方案;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根据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索引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向所述基站发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具有下面特点: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还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中,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方案;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根据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索引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向所述基站发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设备还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包括: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进一步地,上述用户设备还具有下面特点: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综上,本发明提供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能够解决UE不能及时解码PDSCH传输块的问题(及UE无法在发射任何PUSCH数据、基站也无法接收PUSCH数据的问题)、如何在调度PDSCH(或PUSCH)的PDCCH(或EPDCCH)中指示256QAM这种调制方案、如何在DCI丢失后使UE不会把重传当作新传、如何告诉UE这一PUSCH传输块的RV版本、如何告诉UE这一256QAM传输块大小怎么变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256点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在调度PDSCH时的MCS映射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在调度PUSCH时的MCS映射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在调度PUSCH时的另一个MCS映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为简单起见,这里所述的“用户设备”(UE)均指支持256QAM调制的用户设备,并且已配置成接收或/和发射256QAM调制数据的用户设备(UE)。基站和UE预先配置了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QAM调制方案,该256QAM调制方案可以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可以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可以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256点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01:基站用29或30或31这3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可以选择下面一种或多种方法来操作:
步骤11:当基站用29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A。之后转向步骤02。
步骤12:当基站用30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B。之后转向步骤02。
步骤13:当基站用31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C。之后转向步骤02。
步骤14:当基站用29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A;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0”或2比特的“00”,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0;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1”或2比特的“01”或2比特的“10”或2比特的“11”,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2。之后转向步骤02。
步骤15:当基站用30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B;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0”或2比特的“00”,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0;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1”或2比特的“01”或2比特的“10”或2比特的“11”,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2。之后转向步骤02。
步骤16:当基站用31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C;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0”或2比特的“00”,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0;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1”或2比特的“01”或2比特的“10”或2比特的“11”,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2。之后转向步骤02。
在上述步骤11到步骤13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指示是新传还是重传。
在上述步骤14到步骤16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指示是新传还是重传。
在上述步骤14到步骤16中,对于2比特的信道状态信息请求,也可以设置为冗余版本的值等于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值。
在上述步骤11到步骤16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A或B或C)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
步骤02: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转向步骤03。
步骤03: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下面的从步骤31到步骤33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之后转向步骤04。
步骤31: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29时,表示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传输块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A。
步骤32: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30时,表示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传输块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B。
步骤33: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31时,表示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传输块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C。
在上述步骤31到步骤33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推导本次传输是新传还是重传。
在上述步骤31到步骤33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A或B或C)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
步骤04: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基站发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包括下面的从步骤41到步骤43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之后转向步骤05。
步骤41: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29时,表示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A;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0”或2比特的“00”,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0;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1”或2比特的“01”或2比特的“10”或2比特的“11”,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2。
步骤42: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30时,表示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B;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0”或2比特的“00”,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0;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1”或2比特的“01”或2比特的“10”或2比特的“11”,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2。
步骤43: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31时,表示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C;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0”或2比特的“00”,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0;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1”或2比特的“01”或2比特的“10”或2比特的“11”,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2。
在上述步骤41到步骤43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推导本次传输是新传还是重传。
在上述步骤41到步骤43中,对于2比特的信道状态信息请求,冗余版本的值可以等于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值。
在上述步骤41到步骤43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A或B或C)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能在避免无效重传的基础上表达256QAM这种调制编码方案:包括256QAM的新传、256QAM的重传和上行256QAM的冗余版本指示、在DCI丢失后使UE不会把重传当作新传、告诉UE这一256QAM传输块大小怎么变化。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这一实施例以基站只调度PDSCH、MCS等于29、用RV等于0表示新传(RV等于1或2或3表示重传)且本例子中RV=0表示新传为例子来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
步骤101:基站用29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选择下面一种或多种方法来操作。根据上面的假设,选的是“步骤11”。
步骤11:当基站用29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A。之后转向步骤102。
在上述步骤11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指示是新传还是重传。根据上面的假设,这里用RV等于0表示新传。
在上述步骤11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A,例如,A=1.11)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假设64QAM在100个PRB下、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的传输块大小为75376比特,那么,相应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75376*A=75376*1.11=83667.36≈83667比特。
步骤102: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转向步骤103。
步骤103: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从上述的步骤31到步骤33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之后转向步骤104。根据上面的假设(MCS=29),选的是“步骤31”。
步骤31: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29时,表示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传输块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A。
在上述步骤31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推导本次传输是新传还是重传。根据上面的假设,这里用RV等于0表示新传。由于RV=0,故这是一个新传。
在上述步骤31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A,例如,A=1.11)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假设64QAM在100个PRB下、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的传输块大小为75376比特,那么,相应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75376*A=75376*1.11=83667.36≈83667比特。
步骤104:由于UE只收到调度PDSCH的PDCCH/EPDCCH,没收到调度PUSCH的PDCCH/EPDCCH,故无操作。跳到步骤105。
步骤105:流程结束。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的提出的方法能在避免无效重传的基础上表达256QAM这种调制编码方案——包括本例子中的256QAM的新传、告诉UE这一256QAM传输块大小怎么变化。
实施例二:
这一实施例以基站只调度PDSCH、MCS等于29、用RV等于0表示新传(RV等于1或2或3表示重传)且本例子中RV=3表示重传为例子来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
步骤201:基站用29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选择下面一种或多种方法来操作。根据上面的假设,选的是“步骤11”。
步骤11:当基站用29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A。之后转向步骤202。
在上述步骤11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指示是新传还是重传。根据上面的假设,这里用RV等于3表示重传。
在上述步骤11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A,例如,A=1.11)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假设64QAM在100个PRB下、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的传输块大小为75376比特,那么,相应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75376*A=75376*1.11=83667.36≈83667比特。
步骤202: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转向步骤203。
步骤203: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下面的从步骤31到步骤33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之后转向步骤204。根据上面的假设(MCS=29),选的是“步骤31”。
步骤31: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29时,表示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传输块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A。
在上述步骤31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推导本次传输是新传还是重传。根据上面的假设,这里用RV等于3表示重传。由于RV=3,故这是一个重传。
在上述步骤31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A,例如,A=1.11)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假设64QAM在100个PRB下、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的传输块大小为75376比特,那么,相应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75376*A=75376*1.11=83667.36≈83667比特。
步骤204:由于UE只收到调度PDSCH的PDCCH/EPDCCH,没收到调度PUSCH的PDCCH/EPDCCH,故无操作。跳到步骤205。
步骤205:流程结束。
在上述传输过程中(步骤201到步骤205),如果256QAM的新传对应的DCI丢失,在重传256QAM的时候,UE也不会把重传当作新传。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能在避免无效重传的基础上表达256QAM这种调制编码方案——包括本例子中的256QAM的重传、避免在DCI丢失后使UE不会把重传当作新传、告诉UE这一256QAM传输块大小怎么变化。
实施例三:
这一实施例以基站只调度PDSCH、MCS等于31、用RV等于0表示新传(RV等于1或2或3表示重传)且本例子中RV=2表示重传为例子来加以说明,如图2所示。
步骤301:基站用31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选择下面一种或多种方法来操作。根据上面的假设,选的是“步骤13”。
步骤13:当基站用31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C。之后转向步骤302。
在上述步骤13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指示是新传还是重传。根据上面的假设,这里用RV等于2表示重传。
在上述步骤13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C(例如,C=1.33)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假设64QAM在100个PRB下、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的传输块大小为75376比特,那么,相应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75376*C=75376*1.33=100250.08≈100250比特。
步骤302: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转向步骤303。
步骤303: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包括下面的从步骤31到步骤33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之后转向步骤304。根据上面的假设(MCS=31),选的是“步骤33”。
步骤33: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31时,表示对应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对应的传输块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C。
在上述步骤33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推导本次传输是新传还是重传。根据上面的假设,这里用RV等于2表示重传。由于RV=2,故这是一个重传。
在上述步骤33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C,例如,C=1.33)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假设64QAM在100个PRB下、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的传输块大小为75376比特,那么,相应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75376*C=75376*1.33=100250.08≈100250比特。
步骤304:由于UE只收到调度PDSCH的PDCCH/EPDCCH,没收到调度PUSCH的PDCCH/EPDCCH,故无操作。跳到步骤305。
步骤305:流程结束。
在上述传输过程中(步骤301到步骤305),如果256QAM的新传对应的DCI丢失,在重传256QAM的时候,UE也不会把重传当作新传。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能在避免无效重传的基础上表达256QAM这种调制编码方案,包括本例子中的256QAM的重传、避免在DCI丢失后使UE不会把重传当作新传、告诉UE这一256QAM传输块大小怎么变化。
实施例四:
这一实施例以基站只调度PUSCH、MCS等于30、用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本例子中取值为“0”)来表示RV版本、用新数据指示比特来指示是新传还是重传(本例子中取值为“新传”)为例子来加以说明。如图3和图4所示。
步骤401:基站用30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选择下面一种或多种方法来操作。由于假设条件是调度PUSCH且MCS=30,故使用步骤15。
步骤15:当基站用30这种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B;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0”或2比特的“00”,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0;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1”或2比特的“01”或2比特的“10”或2比特的“11”,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2。之后转向步骤402。由于假设了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取值为“0”,故RV=0。
在上述步骤15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指示是新传还是重传。由于假设了本例子中取值为“新传”,故是一个新传输。
在上述步骤15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B,例如,B=1.22)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假设64QAM在100个PRB下、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的传输块大小为75376比特,那么,相应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75376*B=75376*1.22=91958.72≈91958比特。
步骤402: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之后转向步骤403。
步骤403:由于假设条件是调度PUSCH,故无操作。之后转向步骤404。
步骤404:用户设备根据收到的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向基站发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包括下面的从步骤41到步骤43的一个或多个步骤。之后转向步骤405。由于假设条件是调度MCS=30,故使用步骤42。
步骤42:当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为30时,表示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即,256QAM的调制,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使用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为B;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0”或2比特的“00”,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0;如果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为一比特的“1”或2比特的“01”或2比特的“10”或2比特的“11”,则使用的冗余版本为2。由于假设了用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作为RV版本,故RV=0。
在上述步骤42中,可以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它们的组合来推导本次传输是新传还是重传。由于假设了用新数据指示比特来表示新传还是重传且本次为新传,故UE用新传来发射。
在上述步骤42中,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B,例如,B=1.22)用来乘以相同资源块数目下64QAM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从而得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假设64QAM在100个PRB下、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的传输块大小为75376比特,那么,相应地,256QAM的传输块大小75376*B=75376*1.22=91958.72≈91958比特。
步骤405:流程结束。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能在避免无效重传的基础上表达256QAM这种调制编码方案。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
调度模块,用于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其中,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可以包括: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还可以用于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方案;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根据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索引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向所述基站发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其中,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可以包括: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配置模块,还可以用于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256点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度方法,包括:
基站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方案;
所述基站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还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
调度模块,用于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包括: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7.一种256点正交幅度调制的调度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方案;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根据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索引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向所述基站发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还包括: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1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方案;
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射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后,根据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增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承载的索引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接收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和/或向所述基站发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模块,配置索引29至31的调制编码方案为256点正交幅度调制调度方案包括: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的调制阶数为8,使用的传输块大小索引为26,分别使用对应的传输块大小倍乘因子;配置指定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值使用对应指定的冗余版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模块,还用于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冗余版本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冗余版本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配置使用索引29或30或31对应的调制编码方案指示来调度用户设备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时,使用新数据指示比特、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或新数据指示比特和信道状态信息请求比特的组合来指示新传或重传。
CN201310746346.1A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ending CN1047536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6346.1A CN104753631A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CT/CN2014/079733 WO2015100950A1 (zh) 2013-12-30 2014-06-12 一种实现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746346.1A CN104753631A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53631A true CN104753631A (zh) 2015-07-01

Family

ID=53493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746346.1A Pending CN104753631A (zh) 2013-12-30 2013-12-30 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53631A (zh)
WO (1) WO201510095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6558A1 (en) * 2015-12-09 2017-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resource mapping and mcs determination
CN106993332A (zh) * 2016-01-20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92308A (zh) * 2016-10-04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灵活传输块尺寸选择的多用户叠加传输
CN110249561A (zh) * 2017-02-05 2019-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351868A (zh) * 2018-04-04 2019-1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上行信息调度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42505B1 (ja) * 2015-08-11 2016-1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4481A (zh) * 2011-01-3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2684816A (zh) * 2011-03-09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小区覆盖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297181A (zh) * 2012-03-02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43634B1 (ko) * 2012-02-20 2016-07-29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기지국과 사용자 장비 사이의 송신을 위한 변조 및 코딩 방식 제어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24481A (zh) * 2011-01-31 2012-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2684816A (zh) * 2011-03-09 2012-09-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小区覆盖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3297181A (zh) * 2012-03-02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JITSU: "Evaluation assumptions for introduction of DL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to small cell",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2》 *
PANASONIC: "Discussion on 256QAM for Downlink in Small Cell Deployments",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2BIS》 *
ZTE: "Consideration on high order modulation for small cell",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72》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96558A1 (en) * 2015-12-09 2017-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resource mapping and mcs determination
US11171737B2 (en) 2015-12-09 2021-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resource mapping and MCS determination
CN106993332A (zh) * 2016-01-20 2017-07-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92308A (zh) * 2016-10-04 2019-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灵活传输块尺寸选择的多用户叠加传输
US10812213B2 (en) 2016-10-04 2020-10-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user superposed transmission with flexible transport block size selection
CN110249561A (zh) * 2017-02-05 2019-09-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1121799B2 (en) 2017-02-05 2021-09-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0249561B (zh) * 2017-02-05 2022-05-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确定调制和编码方案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351868A (zh) * 2018-04-04 2019-10-1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上行信息调度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10351868B (zh) * 2018-04-04 2022-07-19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上行信息调度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100950A1 (zh) 2015-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5916B2 (en) Procedur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code block group bas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US1112264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stellation superposition
CN107409014B (zh) 用于操作大量载波的上行链路反馈方法
CN104067681B (zh) 用于在时域双工无线系统中重新配置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配的设备
CN102036305B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RU257323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остояния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US8675528B2 (en) Configur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reporting
US8989156B2 (en) Selecting a codeword and determining a symbol length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A2879902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 in inter ban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1131672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ceiver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9905207B (zh)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基站
WO2015141688A1 (ja) 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CN104065453B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WO2013023684A1 (en) Scheduling communications
CN113411162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753631A (zh) 一种256qam的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7925506B (zh) 一种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474707B (zh)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50007670A1 (en) Methods of collision resolution between multiple high priority harq-acks and a high priority pusch
CN103036638A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