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768235B - 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68235B
CN104768235B CN201410008659.1A CN201410008659A CN104768235B CN 104768235 B CN104768235 B CN 104768235B CN 201410008659 A CN201410008659 A CN 201410008659A CN 104768235 B CN104768235 B CN 1047682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assword
identification
request
audio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086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68235A (zh
Inventor
俞小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086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768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68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8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68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68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在本发明中,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配对成功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并对该音频信号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该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时,根据对应的密码对该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后,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提高了设备间连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设备间信息传输之前的连接,都是依靠手动建立蓝牙连接,wifi,NFC或者硬件连接线进行设备间的连接,通过手动建立连接后才能进行信息传输。
同时,设备间的连接建立后,缺少后续动作,设备间的信息没有有效的传递,从而不能给用户进一步的有用的反馈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以提高设备间连接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音频信号是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一终端身份识别通过后发送的;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当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其中,所述成功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包括:
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当所述身份识别通过后,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并获取到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作为第一终端应用于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系统,该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音频信号是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身份识别通过后发送的;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其中,所述成功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作为第二终端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系统,该移动终端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身份识别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并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配对成功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并对该音频信号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该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时,根据对应的密码对该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后,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提高了设备间连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2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1音频捕捉和识别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配对成功后,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并对该音频信号进行解析,以获取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该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时,根据对应的密码对该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后,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提高了设备间连接的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包括:
步骤101、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通过部署在设备外壳或外设(如手机的手机套)上的导电支架与第二终端的触摸显示屏接触,向第二终端发送身份识别请求,第二终端接收到该身份识别请求后,对该身份识别请求进行解析,确定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接触的各触点的相对位置,并根据该各触点的相对位置确定第一终端是否为指定设备,并当确定第一终端为指定设备时,确定身份识别成功。
步骤102、当身份识别成功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二终端确定第一终端为指定设备时,第二终端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指定终端的信息(如支持的通信方式、身份验证密码等)确定第一终端支持的通信方式(如蓝牙、wifi、NFC等),从而第二终端可以开启第一终端所支持的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方式,并向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开启的通信方式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优选地,为了保证信息在音频传播过程中不被别人窃取,第二终端在向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时,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对应的身份验证密码对该音频信号进行加密。
步骤103、第一终端对音频信号进行解析,获取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音频信号后,可以对该音频信号进行解析,获取该音频信号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
其中,若第一终端接收到的音频信号为加密后的音频信号,第一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身份验证密码对该音频信号进行解密,并对解密后的音频信号进行解析,获取其中携带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
步骤104、第一终端根据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具体的,第一终端获取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后,可以向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该连接建立请求中携带有该密码。例如,假设第一终端获取到的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为第二终端的蓝牙的蓝牙ID,以及对应的密码,则第一终端可以向第二终端请求建立蓝牙连接。
步骤105、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接收到的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具体的,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后,根据第一终端请求建立的连接对应的密码对该连接建立请求中携带的密码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否则,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失败响应消息。
以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请求建立蓝牙连接为例,当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蓝牙连接建立请求时,第二终端可以根据自身蓝牙连接对应的密码对第一终端发送的蓝牙连接建立请求中携带的密码进行验证,若密码正确,则确定验证通过,向第一终端返回蓝牙连接成功响应消息;若密码不正确,则确定验证不通过,向第一终端返回蓝牙连接失败响应消息。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连接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可以信息同步,如通信录同步、图片同步、和/或指定文件同步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更加详细地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
终端1:带有MIC装置的终端设备,如手机;该设备背面部署有导电支架若干,或终端1的外设(如手机的手机套)上部署导电支架。
终端2:组成如下:
触摸显示屏:尺寸较大的触摸显示屏幕。
主板:主板即为终端主板,包括CPU,memory,模电信号识别模块,AD转换模块,等等。
发音装置:能播放音频的装置(不仅仅局限于20-20000Hz)。
其中,终端2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3所示。
当用户将终端1放置在终端2上时,导电支架相当于对终端2触摸显示屏的触摸输入。
触摸屏控制器:负责将触摸显示屏输出的模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其包括模电信号识别模块和AD转换模块,其中:
模电信号识别模块:负责检测和识别触摸输入。以电容式触摸屏为例,触摸输入导致电容值变化,引起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压,模电信号识别模块能够通过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压识别触摸的位置坐标(x,y)数组的模电信号。
AD转化模块:负责将模电信号识别模块输出的模电信号转换成CPU能识别的数字信号。
逻辑控制模块:存储终端2识别出的触摸位置坐标,输入到″逻辑控制模块″,″逻辑控制模块″对输入的位置坐标(x,y)数组进行逻辑判断,判断是否为指定的通信设备,如果识别成功,则确定出设定的设备,读取设定设备的信息(包括设备的摄像头相当坐标(x,y)数组的位置,设备的通信方式,如wlan,蓝牙,NFC等形式),以及身份验证密码等。
通信连接控制模块:根据设备1的所支持的通信方式,开启指定的一种或者多种通信方式,并将每种通信方式的地址信息及密码通过音频信号发送给终端1。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终端2向终端1发送的音频信号中携带的地址信息及密码等信息的格式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通信设备:用于描述开启的通信设备类型,如蓝牙、NFC等;
地址描述:对应开启通信设备类型的地址信息描述,如对于蓝牙,为蓝牙的ID信息;
密码:和设备连接时的密码信息。
为了保证信息在音频传播过程中不被别人窃取,可以通过终端1对应的身份验证密码对上述信息进行加密。
音频编码模块:根据通信连接模块产生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将通信信息通过一定的声音编码方式进行编译。
发音模块:当收到音频编码模块的信息后,发音模块将该信息通过音频的方式进行播放。
相对应地,终端1音频捕捉和识别系统架构示意图可以如图4所示,其中:
音频采集模块:接收MIC采集的音频,将模拟音频转换成数字音频并压缩存储;其中,当终端1放置到终端2上时,通过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开启音频采集模块。
音频识别模块:音频识别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音频采集模块输出的数字音频进行分析,将通信地址和密码信息从音频信号中获取出来。
身份识别模块,通过事先设定好的身份验证密码对收集到的通信地址和密码信息进行解密,如果解密失败则表示身份匹配失败。否则表示身份匹配成功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间自动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终端1的通信协议分析模块获取音频识别模块输出的终端2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并分析地址类型。
步骤502、终端1的通信协议分析模块根据分析所得的地址类型(如蓝牙,wlan及对应的通信地址),通知终端1的通信连接模块,并携带通信地址和密码。
步骤503、终端2的通信连接模块对连接请求进行认证,如果合法,则返回连接成功的通知。
步骤504、终端1的通信连接模块收到连接成功的通知,则将此通知转发给信息管理模块。
步骤505、信息管理模块收到连接成功的通知,则将需要传输的信息传输至终端1的通信连接模块,进而传输至终端2的通信连接模块。
其中,传输内容可以由终端1发起也可以由终端2发起。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当身份识别通过后,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第二终端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其中,该连接建立请求是第一终端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并获取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后,根据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向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实现了设备间自动连接,提高了设备间连接的效率。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作为第一终端应用于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系统,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61,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音频信号是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身份识别通过后发送的;
解析模块62,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
发送模块6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确定模块64,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其中,所述成功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65,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身份识别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该身份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并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终端后,确定身份识别通过;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部署在设备外壳或外设上的导电支架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触摸显示屏接触,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同步模块66,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之后,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同步;
其中,所述信息同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通信录同步、图片同步、指定文件同步。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可以作为第二终端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系统,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71,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发送模块72,用于当所述身份识别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接收模块7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并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
验证模块74,用于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块7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身份识别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部署在设备外壳或外设上的导电支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显示屏接触,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根据所述身份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并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终端设备后,确定身份识别成功。
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块71具体用于,解析所述身份识别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各触点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各触点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指定设备。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75,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设备之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通信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72具体用于,开启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方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开启的通信方式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76,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设备之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身份验证密码;
所述发送模块72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使用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加密的携带有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
同步模块77,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之后,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信息同步;
其中,所述信息同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通信录同步、图片同步、指定文件同步。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音频信号是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第一终端身份识别通过后发送的;
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
所述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当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其中,所述成功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身份识别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该身份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并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终端后,确定身份识别通过;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部署在设备外壳或外设上的导电支架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触摸显示屏接触,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身份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具体为:
所述第二终端解析所述身份识别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接触的各触点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各触点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指定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同步;
其中,所述信息同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通信录同步、图片同步、指定文件同步。
3.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当所述身份识别通过后,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并获取到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所述第二终端对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具体为: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身份识别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部署在设备外壳或外设上的导电支架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触摸显示屏接触,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身份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并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终端设备后,确定身份识别成功;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身份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具体为:
所述第二终端解析所述身份识别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接触的各触点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各触点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指定设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设备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通信方式;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具体为:
所述第二终端开启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方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开启的通信方式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设备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身份验证密码;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具体为:
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使用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加密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信息同步;
其中,所述信息同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通信录同步、图片同步、指定文件同步。
7.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一终端应用于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系统,该移动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有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其中,所述音频信号是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移动终端身份识别通过后发送的;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连接建立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时,确定连接建立成功,其中,所述成功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认证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返回的;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身份识别请求,以使所述第二终端根据该身份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并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终端后,确定身份识别通过;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部署在设备外壳或外设上的导电支架与所述第二终端的触摸显示屏接触,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具体用于,解析所述身份识别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各触点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各触点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指定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返回的连接成功响应消息之后,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信息同步;
其中,所述信息同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通信录同步、图片同步、指定文件同步。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作为第二终端应用于包括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的系统,该移动终端包括:
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
发送模块,用于当所述身份识别通过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其中,所述连接建立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解析,并获取到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对应的密码对所述连接建立请求进行验证,并当验证通过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身份识别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识别请求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部署在设备外壳或外设上的导电支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显示屏接触,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根据所述身份识别请求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身份识别,并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终端设备后,确定身份识别成功;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具体用于,解析所述身份识别请求,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移动终端接触的各触点的相对位置,并根据所述各触点的相对位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是否为指定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设备之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通信方式;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开启所述第一终端所支持的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通信方式,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携带有所开启的通信方式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指定设备之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身份验证密码;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使用所述身份验证密码加密的携带有所述移动终端的通信地址和密码的音频信号。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同步模块,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连接成功响应消息之后,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信息同步;
其中,所述信息同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通信录同步、图片同步、指定文件同步。
CN201410008659.1A 2014-01-08 2014-01-08 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4768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8659.1A CN104768235B (zh) 2014-01-08 2014-01-08 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08659.1A CN104768235B (zh) 2014-01-08 2014-01-08 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8235A CN104768235A (zh) 2015-07-08
CN104768235B true CN104768235B (zh) 2019-01-01

Family

ID=53649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08659.1A Active CN104768235B (zh) 2014-01-08 2014-01-08 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7682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88017A (zh) * 2015-08-13 2015-12-23 苏州海博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智能卡蓝牙的激活工作方法与系统
CN105764116A (zh) * 2016-02-22 2016-07-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之间的连接方法及终端
CN108093384A (zh) * 2017-12-12 2018-05-29 北京快乐茄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建立直连的方法、第一终端、第二终端
CN110418311B (zh) * 2018-04-28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个终端的互联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005541B (zh) * 2018-07-20 2019-12-06 北京海泰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691964B (zh) * 2020-05-19 2023-09-0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蓝牙设备的连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403819A (zh) * 2021-12-09 2022-04-29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儿童预防外感提醒机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643A (zh) * 2010-11-19 2012-07-18 罗技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设备连接和配对的系统和方法
CN102723971A (zh) * 2012-06-26 2012-10-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及其蓝牙配对方法
CN103178876A (zh) * 2011-12-23 2013-06-26 成都有尔创意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与电子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3488318A (zh) * 2012-06-13 2014-01-0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的对象侦测方法与对象侦测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36680B2 (en) * 2012-06-27 2017-08-15 Google Inc. Techniques for transferring a data payload utilizin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5643A (zh) * 2010-11-19 2012-07-18 罗技欧洲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设备连接和配对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78876A (zh) * 2011-12-23 2013-06-26 成都有尔创意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与电子终端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3488318A (zh) * 2012-06-13 2014-01-0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多点触控的对象侦测方法与对象侦测系统
CN102723971A (zh) * 2012-06-26 2012-10-1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设备及其蓝牙配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68235A (zh)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8235B (zh) 一种设备间自动连接的方法和设备
JP6592583B1 (ja) 情報交換用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487511B (zh)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US11716353B2 (en) Establishment of network connections
CN105141615A (zh) 一种远程开户方法和系统及其身份验证方法和系统
CN110011793A (zh) 防伪溯源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391634A (zh) 建立通信的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94906B (zh) 视频会议认证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04695B (zh) 令牌请求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9121124A (zh) 一种基于客户端的蓝牙mesh设备入网流程实现方法
WO2021228174A1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5163558A1 (ko) 생체 정보 인식을 이용한 결제 방법, 이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2882851A (zh) 通讯录的生成方法及服务器
CN103701586A (zh) 获取密钥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73696A (zh)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方法
WO2016124008A1 (zh) 一种语音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10060A (zh) 识别来电呼入方身份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726536A (zh) 鉴权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
CN109616123A (zh) 基于大数据的视障人士用浏览器语音交互方法及装置
WO2017185454A1 (zh) 一种eSIM卡绑定处理的方法、装置以及终端
CN109981558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认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974242B (zh)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7499163A (zh) 一种基于WebRTC的服务器远程维护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684817A (zh) 一种多系统的用户管理方法
CN109388917A (zh) 硬件设备的鉴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