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264846A - 发送装置、传输流的发送方法以及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传输流的发送方法以及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64846A
CN105264846A CN201480031381.8A CN201480031381A CN105264846A CN 105264846 A CN105264846 A CN 105264846A CN 201480031381 A CN201480031381 A CN 201480031381A CN 105264846 A CN105264846 A CN 1052648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packets
transmission
transport stream
transmission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313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64846B (zh
Inventor
塚越郁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264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64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64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 H04L65/611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for supporting one-way streaming services, e.g. Internet radio for multicast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14Multiplexing of additional data and video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6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transport stream, by combining a video stream with other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inserting a 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into a video stream, multiplexing software data into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Insertion of stuffing bits into the multiplex stream, e.g. to obtain a constant bit-rate; Assembling of a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23605Creation or processing of 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s [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04N21/2389Multiplex stream processing, e.g. multiplex stream encrypting
    • H04N21/23892Multiplex stream processing, e.g. multiplex stream encrypting involving embedding information at multiplex stream level, e.g. embedding a watermark at packet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1Multimode Transmission,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s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f the content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or transmitting with different error corrections, different keys or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43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H04N21/64322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3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protective or descriptive data associated with content; Content structuring
    • H04N21/845Structuring of content, e.g. decomposing content into time segments
    • H04N21/8455Structuring of content, e.g. decomposing content into time segments involving pointers to the content, e.g. pointers to the I-frames of the video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H04N21/85406Content authoring involving a specific file format, e.g. MP4 form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储存接收数据之后再现接收数据的情况下以及接收服务的情况下,缩短直到开始显示的响应时间。在发送连续设置传输数据包的传输流时,识别信息被插入该数据包内,该识别信息用于识别是否优先处理传输数据包。例如,传输数据包是在最上层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多层结构。例如,识别信息插入在多层结构的一部分或所有层的数据包内。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传输流的发送方法以及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送装置、一种传输流的发送方法以及一种处理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发送传输流的发送装置等,该传输流包含在传输流内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
背景技术
在IP数据包上供应服务流时,在某些情况下,提供胶囊层作为用于调制传输线的物理层(物理层)与用于包格式化数据的IP数据包层之间的接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没有时间限制以及文件下载的数据被视为包含在胶囊层内的合适信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2-015875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服务包含使用广播波的服务和IP分布服务的情况下,除了通过文件下载的方式传统使用胶囊层以外,胶囊层还能够用于发送实时服务,例如,用于通过广播波发送IP数据包的情况,广播波服务数据包在IP数据包上承载。在胶囊层具有可变长度而非固定长度时,上层内的发送目标有效的可发送。例如,视频或音频以一个访问单元或更大的尺寸封装。
在随时点播(例如,快进(快进))再现或随机访问时,在显示之前,执行可变长度胶囊的解析、多路复用传送的解析以及压缩数据的解码。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于多层内的可变长度的数据包的解析需要快速完成,以缩短到显示初始视频或音频为止的系统响应时间。
在本文中讨论TLV(类型长度值),作为胶囊层的一个实例。在TLV的情况下,基于插入传输帧内的TMCC,TLV的头部可检测为发送时隙的偏移位置。然后,执行IP/UDP和IP/TCP的解析以及传送数据包的有效载荷的解析,以最终认识到存在首先要显示的图片(图片)。
本技术的目标在于,在累积接收数据之后,在接收服务和再现接收数据的情况下,减少直到初始显示的响应时间。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技术的一个概念涉及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发送传输流,在传输流内包含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以及
信息插入单元,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传输数据包内,基于该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
根据本技术,发送单元发送连续设置了传输数据包的传输流。然后,信息插入单元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传输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例如,每个传输数据包可以是在上层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多层结构数据包。例如,所述信息插入单元可以将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
例如,所述信息插入单元可以在对应的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包含用于随机访问的访问单元时,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传输数据包。例如,信息插入单元可以在对应的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包含特殊再现所需要的访问单元时,将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基于该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传输数据包。
例如,每个传输数据包可以是通过封装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所获得的胶囊层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每个传输数据包可以是TLV数据包或GSE数据包。例如,每个传输数据包可以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例如,每个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可以是MMT数据包、RTP(实时传送协议)数据包或FLUTE(通过单向传送协议的文件发送)数据包。
因此,根据本技术,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传输数据包内,基于该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在累积数据之后,在接收服务和再现接收数据的的情况下,缩短了直到初始显示的响应时间。
本技术的另一个概念涉及一种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该获取单元获取传输流,在该传输流内包含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其中,
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传输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以及
所述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其处理所获取的传输流。
根据本技术,获取单元获取包含连续设置在传输流内的传输数据包的传输流。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传输数据包内,基于该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处理单元处理所获取的传输流。例如,每个传输数据包可以是在上层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多层结构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每个传输数据包可以是通过封装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所获得的胶囊层数据包,例如,TLV数据包或GSE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每个传输数据包可以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例如,每个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可以是MMT数据包、RTP数据包或FLUTE数据包。
例如,所述获取单元可以通过预定传输线接收所述传输流,并且插入有表示优先处理的数据包的识别信息的所述发送数据包包括包含用于随机访问的访问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所述预定传输线可以是RF传输线或通信网络传输线。
例如,所述获取单元可以响应于向累积媒体或服务器发送的再现命令,从所述累积媒体或服务器接收所述传输流。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插入有表示优先处理的数据包的识别信息的所述发送数据包包括包含特殊再现所需要的访问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
因此,根据本技术,要获取和处理的传输流包含连续设置在传输流内的传输数据包,每个传输数据包包括插入识别信息,基于该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在累积数据之后,在接收服务和再现接收数据的情况下,直到初始显示的响应时间缩短。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技术,在累积之后,在接收服务和再现接收数据的情况下,直到初始显示的响应时间缩短。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有利效果仅仅通过实例显示,因此,可以提供其他有利效果或额外有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系统的配置实例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传输协议栈的示图。
图3是示出传输帧内的TMCC信息的配置实例的示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在传输帧内的TMCC信息的配置实例的主要内容的示图。
图5是示出在传输帧内的相应时隙的数据区域内的TLV数据包的储存的示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TLV数据包的位置与相应的传输帧的开始不同步的实例,以及TLV数据包的位置与相应的传输帧的开始同步的实例的示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发送协议栈的数据包配置的示图。
图8是示意性示出具有树结构的方式的MMT数据包的配置的示图。
图9是示出MMT数据包的类型的示图。
图10是示出MMT有效载荷报头(mmtp_payload_header())的配置实例的示图。
图11是示出在MMT有效载荷报头(MPU有效载荷报头)内发送时间信息的情况下MMT有效载荷报头扩展的配置实例的示图。
图12是示出TLV数据包(TLV数据包())的配置实例的示图。
图13是示出TLV数据包的一个更详细的配置实例的示图。
图14是示出插入TLV数据包的报头内的识别信息的示图,作为基于其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的信息。
图15是示出TLV数据包的数据包类型的示图。
图16是示出包含在广播站内的广播波发送系统的实例的示图。
图17是示出IP(互联网协议)报头的配置实例的示图。
图18是示出关于IP报头的配置实例的主要信息的内容的示图。
图19是示出在IP报头内的“选项”的配置实例的示图。
图20是示出关于在IP报头内的“选项”的配置实例的主要信息的内容的示图。
图21是示出在IP报头内的“选项”中限定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的示图。
图22是示出包含在接收器内的广播波接收系统的实例的示图。
图23是示出在频道切换(随机访问)时的显示延迟的示图。
图24是示意性示出在初始随机访问点上在图片的解码和显示之前执行的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5是示出广播频道切换或多播分发服务切换的情况的示图。
图26是示意性示出在初始随机访问点上在图片的解码和显示之前执行的处理的另一个实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通过网络的视频点播(VoD)服务或部分储存的数据的特殊再现的情况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描述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模式(在后文中称为“实施方式”)。按照以下顺序显示描述。
1、实施方式
2、变型例
<1、实施方式>
【显示系统的配置实例】
图1示出了显示系统10的配置实例。根据显示系统10,广播站110和分布式服务器120设置在发送侧,而接收器20设置在接收侧。
广播站110通过RF传输线给接收侧发送在广播波上承载的传输流。传输流是包含TLV(类型长度值)数据包的流,TLV数据包为在传输流内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每个TLV数据包都是在上层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以及诸如视频和音频数据的媒体数据的多层结构数据包。每个TLV数据包是通过封装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以及发送控制信号(TLV-NIT、AMT)所获得的胶囊层数据包。
图2示出了传输协议栈。传输线调制层存在于最低部分内。发送时隙存在于传输线调制层之上。发送时隙包含TLV数据包。IP数据包存在于TLV数据包之上。包含视频、音频或其他媒体数据以及控制数据的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通过未显示的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存在于IP数据包之上。
根据调制系统,一个传输帧能够包含最多120个发送时隙。将TMCC(发送和多路复用配置控制)信息加入每个发送时隙中。TMCC信息由涉及发送控制(如,给相应的发送时隙分配传输流)以及与发送系统的关系的信息构成。包含在TMCC信息内的信息的实例是指示在发送时隙内TLV数据包的位置的指针信息。参照指针信息,允许正确的解析从TLV数据包的开头开始。
可用于发送TMCC信息的区域是每个传输帧9,422位。在切换发送系统等时,TMCC信息比实际的切换时间早两个帧发送切换后的信息。例如,TMCC信息的最小更新间隔设置为一个帧。图3示出了在传输帧内的TMCC信息的配置实例(语法)。
根据高级宽带卫星数字广播系统,一个卫星转发器可发送最多16个流。在配置实例中,“相对流/时隙信息”表示给每个时隙分配从0到15的相对流号中的任一个,以及具有相同的相对流号的时隙上的数据构成一个流。
在配置实例中,“相对流/传输流ID信息”给相对流号0到15的每个相对流分配传输流ID。在这种情况下,在相对流是MPEG2-TS时,传输流ID设置为“TS_ID”,并且在相对流是TLV时,设置为“TLV流ID”。如在图4(a)中所示,“相对流/流类型信息”表示每个相对流号的流类型。例如,“0×01”表示MPEG2-S,而“0×02”表示TLV,如在图4(b)中所示。
在配置实例中,“指针/时隙信息”由每个时隙的顶指针和末指针构成,并且主要用于数据包同步和数据包失效。图5示出了在相应时隙的数据区域内的TLV数据包的储存的实例。顶指针表示在每个时隙内储存的数据包内的初始数据包头部字节位置。末指针表示在每个时隙内储存的数据包内的最终数据包端部字节位置+1。
顶指针“0×FFFF”表示在时隙内没有初始TLV数据包的头部字节。这个指针表示在时隙内的初始TLV数据包从前一个时隙继续的状态。末指针“0×FFFF”表示在时隙内没有最终TLV数据包的最终字节。这个指针表示在时隙内的最后TLV数据包继续进入下一个时隙的状态。
图6(a)示出了TLV数据包的位置与每个传输帧的开始不同步的一个实例。为相应的传输帧独特地确定每个时隙的开始。TLV数据包独立于时隙存在。在TLV数据包横跨(crossover)多个传输帧时,具有由两个传输帧分割的TLV数据包。
图6(b)示出了TLV数据包的位置与每个传输帧的开始同步的一个实例。为相应的传输帧唯一地确定每个时隙的开始。TLV数据包不必与时隙同步,而每个时隙的开始对应于TLV数据包的开始。更具体而言,每个传输帧的初始时隙(时隙1)的开始对应于TLV数据包的开始。
在图6(b)中显示的情况下,通常在传输帧的最后部分内产生无效(空)区域,因此,与在图6(a)中显示的情况相比,发送效率降低。为了简化示图,假设在图中显示的实例中,在每个传输帧内具有三个时隙。实际上,如上所述,根据调制系统,允许包含最多120个时隙。
图7示意性示出了传输协议栈的数据包配置。发送时隙由时隙报头和发送时隙数据构成。发送时隙数据包含TLV数据包。每个TLV数据包由报头和数据构成。这个数据包含IP数据包或发送控制信号。发送控制信号是“TLV-NIT”或“AMT”。在这种情况下,“TLV-NIT”是用于与涉及调制频率和广播的其他节目相关联的信息。另一方面,“AMT”是与广播服务相关联的IP地址。
IP数据包由作为数据的IP报头以及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构成。UDP数据包在本文中由UDP报头和数据构成,而TCP数据包由TCP报头和数据构成。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作为UDP数据包或TCP数据包的数据。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由数据包报头、有效载荷报头以及传送数据构成。
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数据的传送数据包含视频、音频或其他发送媒体的编码流的预定数量的访问单元。在视频的情况下,1个访问单元对应于1个图片数据。在音频的情况下,1个访问单元对应于共同包含预定数量(例如,1,024)的数据样本的音频的访问单元。在编码流内具有对应于随机访问点的帧内编码图片的编码数据。在随机访问时,首先解码这个帧内编码图片的编码数据。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假设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是具有MMT(MPEG媒体传送)结构(参照ISO/IECCD23008-1)的传送数据包,即,MMT数据包。图8示出了具有树结构方式的MMT数据包的配置。
MMT数据包由MMT数据包报头(MMT数据包报头),MMT有效载荷报头(MMT有效载荷报头)以及MMT有效载荷(MMT有效载荷)构成。MMT有效载荷包含消息(消息)、MPU(媒体处理单元)、FEC修复符号(FEC修复符号)等。这些根据包含在MMT有效载荷报头内的有效载荷类型(payload_type)标记。
在本文中,消息构成关于发送媒体的信息。各种类型的消息内容通过表格结构的方式插入这个消息内。在某些情况下,每个MPU被分片成细分,例如,MMT(片段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将MFU报头(MFU报头)被加入每个MFU的头部中。包含在MMT有效载荷内的MPU包括与媒体数据(例如,视频、音频以及副标题)相关联的MPU,并且进一步包括与元数据相关联的MPU。基于在MMT数据包报头内存在的数据包ID(Packet_ID),包含相应MPU的MMT数据包可识别。
图9示出了MMT数据包的类型。在图中示出的实例示出了基于插入有效载荷内的数据或信息的分类。传送消息信息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消息(关于发送媒体的信息)的MMT数据包。传送元数据包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元数据的MMT数据包。例如,这个元数据是在MMT文件(MP4文件)内的每个方框“styp”、“sidx”、“mmpu”、“moov”以及“moof”内的数据。传送媒体数据包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视频、音频、副标题以及其他媒体数据的MMT数据包。
MMT有效载荷报头包括标志信息,表示在MMT有效载荷内是否具有对应于随机访问点的帧内编码图片的编码数据。图10示出了MMT有效载荷报头(mmtp_payload_header())的配置实例(语法)。
虽然在本文中未详细描述,但是这个MMT有效载荷报头包含有效载荷长度(payload_length)、有效载荷类型(payload_type)、片段类型(fragment_type)、片段计数(fragment_count)、聚合信息标志(aggregation_info_flag)、RAP标志(random_access_point_flag)、数据偏移(data_offset)、数据单元号(numDU)、数据单元偏移(DU_offset)、有效载荷序数(payload_seq_number)、报头扩展字段标志(header_extension_field_flag)等。
在报头扩展字段标志是“1”时,MMT有效载荷报头进一步包含MMT有效载荷报头扩展(mmtp_payload_header_extension())。图11示出了这样包含的MMT有效载荷报头扩展的配置实例(语法)。这个配置实例对应于MMT有效载荷报头内的时间信息(定时信息)的发送。
16位“payload_header_extension_type”字段表示MMT有效载荷报头扩展的类型。例如,“0×01”表示供应NTP短时间格式的显示时间戳(显示时间)。在配置实例中,“0×02”表示供应NTP短时间格式的显示时间戳以及解码时间戳(解码时间)。在配置实例中,“0×03”表示供应具有90KHz精确度的显示时间戳。在配置实例中,“0×04”表示供应具有90KHz的显示时间戳以及解码时间戳。
16位的“payload_header_extension_length”字段表示MMT有效载荷报头扩展的尺寸。32位“presentation_timestamp”字段表示显示时间戳(显示时间)的值。32位“decoding_timestamp”字段表示解码时间戳(解码时间)的值。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广播站110将识别信息插入TLV数据包内,基于该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有鉴于此,广播站110构成信息插入单元,用于插入识别信息。图12示出了TLV数据包(TLV数据包())的配置实例(语法)。这个TLV数据包由32位TLV报头(TLV_header)以及可变长度的TLV有效载荷(TLV_payload)构成。
图13示出了TLV数据包(TLV数据包())的更详细的配置实例(语法)。32位TLV报头(TLV_header)由2位“01”字段、1位“non_priority_bit1”字段、1位“non_priority_bit2”字段、4位“reserved_future_use”字段、8位“packet_type”字段、以及16位“length”字段构成。
表示对应的数据包是否是优先TLVtype1数据包的标志信息最近限定为1位“non_priority_bit1”字段。如图14中所示,“1”表示数据包是非优先TLV数据包,即,数据包不包含在随机访问点上开始访问单元的初始字节(第一个字节)的数据。另一方面,“0”表示数据包是优先TLVtype1数据包,即,数据包包含在随机访问点上开始访问单元的初始字节(第一个字节)的数据。
表示对应的数据包是否是优先TLVtype2数据包的标志信息最近限定为1位的“non_priority_bit2”字段。如图14中所示,“1”表示数据包是非优先TLV数据包,即,数据包不包含定时信息及在随机访问点显示时的属性信息的起始部分。另一方面,“0”表示数据包是优先TLVtype2数据包,即,数据包包含定时信息或在显示随机访问点显示时的属性信息的起始部分。
设置为优先TLV数据包的TLV数据包不仅仅针对包括传送媒体数据包作为包含视频、音频或其他媒体数据的MMT数据包的TLV数据包。包括包含传送消息信息的MMT数据包或传送元数据数据包的TLV数据包必要时也设置为优先TLV数据包。
8位“packet_type”字段表示TLV数据包的数据包类型(参照图15)。在配置实例中,“0×01”表示包含IPv4数据包。在配置实例中,“0×02”表示包含IPv6数据包。在配置实例中,“0×03”表示包含经受报头压缩的IP数据包。在配置实例中,“0×FF”表示包含发送控制信息。在配置实例中,“0×FE”表示数据包是空数据包。“length”的16位字段表示从TLV报头(TLV_header)继续的可变长度的TLV有效载荷(TLV_payload)的尺寸。
图16示出了包含在广播站110内的广播波发送系统111的实例。发送系统111包括编码器单元112、多路复用器单元113、成帧单元114、以及调制器/发射单元115。编码器单元112对视频、音频或其他媒体数据编码,以获得编码的数据。例如,使用MPEG4-AVC或HEVC(高效视频编码)对视频数据编码。
编码器单元112将编码数据(例如,视频和音频数据)包格式化,以生成每个媒体的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如上所述,例如,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假设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是MMT数据包。如上所述,实际上要发送的MMT数据包在有效载荷内包括传送消息信息以及传送元数据数据包以及包含视频、音频或其他媒体数据的传送媒体数据包(参照图9)。
编码器单元112进一步将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包格式化为UDP或TCP,并且加入IP报头,以生成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编码器单元112将相应的IP数据包发送给多路复用器单元113。多路复用器单元113多路复用相应的IP数据包。
多路复用器单元113基于包含视频、音频或其他编码数据的每个IP数据包,进一步确定是否包含构成随机访问点(帧内编码图片)的访问单元的头部字节的数据。交替地,在从编码器单元112接收包含视频、音频或其他编码数据的IP数据包的供应时,多路复用器单元113同时接收构成随机访问点(帧内编码图片)的访问单元上的信息的供应,如在图中的虚线所示。
多路复用器单元113进一步将IP数据包的多路复用流供应给成帧单元114。此时,多路复用器单元113向成帧单元114供应信息,该信息表示根据包含视频、音频或其他编码数据的IP数据包的供应,是否包含关于构成随机访问点(帧内编码图片)的访问单元的头部字节的数据,如在图中的虚线所示。
成帧单元114生成TLV数据包,作为封装的多路复用IP数据包。成帧单元114进一步生成TLV数据包,作为封装的发送控制信号(TLV-NIT、AMT)。在封装时,成帧单元114设置包含在TLV报头内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即,1位“non_priority_bit1”字段以及1位“non_priority_bit2”字段(参照图13和14)。
在TLV数据包在随机访问点上包含开始访问单元的初始字节的数据时,成帧单元114将1位“non_priority_bit1”字段设置为“0”,用于指示相应的数据包是优先TLVtype1数据包。在TLV数据包包含定时信息或在随机访问点显示时的属性信息的起始部分时,成帧单元114进一步将1位“non_priority_bit2”字段设置为“0”,用于指示相应的数据包是优先TLVtype2数据包。
成帧单元114进一步执行成帧处理,用于在传输帧的时隙内储存相应的TLV数据包。成帧单元114将所生成的传输帧供应给调制器/发射单元115。调制器/发射单元115执行传输帧的RF调制处理以产生广播波,并且通过RF传输线将所产生的广播波发送给接收侧。
返回图1,分发服务器120经由通信网络300通过多播分发将传输流分发到接收侧。例如,这个传输流包含连续设置在该流内的IP数据包,作为包含与由前述广播站10处理的MMT数据包相似的MMT数据包的传输数据包。替换地,分发服务器120经由通信网络300将传输流发送给接收侧作为视频点播服务。根据基于从接收侧中接收的再现命令的再现模式,这个传输流包含连续设置在该流内的预定IP数据包,作为包括MMT数据包的传输数据包。再现模式包括快进(快进)再现、快退(快退)再现、其他特殊再现以及普通再现模式。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将识别信息插入作为在分发服务器120内保持的传输数据包的每个IP数据包内,基于该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图17示出了IP(互联网协议)报头的一个配置实例(语法)。图18示出了这个配置实例的主要信息(语义)的内容。
4位“Version”字段表示IP报头的版本。4位“IHL=HdrLen”字段表示以32位为单位的IP报头的长度。在没有选项时,IP报头的长度设置为20个字节。8位“TOS/DSCP/ECN”字段是服务型字段。16位“TotalLength”字段表示整个IP数据包的长度乘以多个字节。
未使用3位“Flags”字段内的初始位。第二位指示是否允许分片。在IP数据包分片时,第三位表示相应片段是原始IP数据包的中间部分还是原始IP数据包的端部。13位“FragmentOffset”字段表示在IP数据包分片时按照片段顺序的相应片段的位置。
8位“TimeToLive”字段表示允许IP数据包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最大时间段。规定这个时间段,用于防止由于数据包未找出目的地而在网络上永久继续IP数据包的循环。8位“Protocol”字段是用于识别上层协议的标识符。例如,“1”表示“ICMP”,“2”表示“IGMP”,“3”表示“TCP”,“17”表示“UDP”,“41”表示“IPv6”,并且“89”表示“OSPF”。
16位“HeaderChecksum”字段表示用于检查IP数据包的CRC。“SourceAddress”的32位字段表示发送源IP地址。32位“DestinationAddress”字段表示目的地IP服务。
图19示出了“选项”的一个配置实例(语法)。图20示出了关于这个配置实例(语义)的主要信息的内容。1位“type_copy”字段在为“1”时表示在初始片段内复制的主体,并且在为“0”时表示在所有片段内复制的主体。此外,“type_copy”表示应用的目标的类型。5位“type_number”字段表示类型数量。例如,“01111”是最近限定为表示媒体访问优先级信息(媒体访问优先级信息)的类型号。8位“length”字段表示后续部分的尺寸乘以字节的数量。
例如,用于识别在随机访问点上包括访问单元的初始字节的信息等由“type_number=‘01111’”以及“length=2”限定,如图21中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在2字节“信息”中,“0×0001”表示在随机访问点上包括访问单元的初始字节(第一字节)、时间信息或在随机访问显示时的属性信息的开始部分。另一方面,“0×0000”表示包括其他信息。
值的分配不限于在这个实例中的分配,而是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的分配。例如,虽然在前述实例中,“0×0001”表示在随机访问点上包括访问单元的初始字节(第一字节)、时间信息或在随机访问显示时的属性信息的开始部分,但是这些的存在可以由相应的值单独表示。
返回图1,接收器200包括调谐器201、多路分用器202、解码器203、显示器204以及网关/网络路由器205。调谐器201和网关/网络路由器205构成获取单元。调谐器201通过RF传输线接收从发送侧中发送的广播波,执行RF解调以获得传输帧,进一步执行去帧处理和解封处理,并且输出IP数据包。调谐器201将由TLV数据包的解封所获得的发送控制信号(TLV-NIT、AMT)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
设置在接收器200外部的累积媒体210(例如,HDD)与调谐器201连接,以允许记录由调谐器201获得的传输流的再现。在再现时,调谐器201将再现命令发送给累积媒体210,以从累积媒体210中接收再现的传输流。然后,调谐器201执行所接收的传输流的解封,并且输出IP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由再现命令表示的再现模式,可以执行诸如快进再现和快退再现的特殊再现以及普通再现。
调谐器201将输出的IP数据包供应给多路分用器202。此时,调谐器201根据相应IP数据包的供应将从TLV数据包的报头中提取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供应给多路分用器202。多路分用器202执行用于从调谐器201接收的IP数据包中提取包含在有效载荷内的每种类型的数据(视频、音频、元数据、消息等)的数据的处理。多路分用器202将为每种类型提取的IP数据包以及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供应给相应的解码器203。
解码器203针对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执行拆包处理,并且必要时,进一步执行解码处理。解码器203将消息或元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解码器203将视频数据供应给相当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器204,并且将音频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音频输出单元,例如,扬声器。
图22示出了包含在接收器200内的广播波接收系统211的实例。接收系统211包括调谐器/解调器单元212、去帧单元213、多路分用器单元214以及解码器单元215。调谐器/解调器单元212通过RF传输线接收广播波,并且执行RF解调处理,以获得在发送时隙内包含TLV数据包的传输帧。调谐器/解调器单元212将这些传输帧供应给去帧单元213。
去帧单元213从传输帧中提取在相应时隙内包含的TLV数据包。去帧单元213进一步对提取的相应TLV数据包执行解封处理,以获得IP数据包或发送控制信号(TLV-NIT、AMT)。
去帧单元213将所获得的发送控制信号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去帧单元213进一步将所获得的IP数据包供应给多路分用器单元214。此时,如在图中的虚线所示,根据相应IP数据包的供应,去帧单元213还将包含在TLV报头内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供应给多路分用器单元214。如上所述,这个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由1位“non_priority_bit1”字段和1位“non_priority_bit2”字段构成(参照图13)。
多路分用器单元214执行用于从去帧单元213中接收的IP数据包中提取包含在有效载荷内的每种数据的数据的处理。多路分用器单元214将为每种类型提取的IP数据包供应给相应的解码单元215。此时,如在图中的虚线所示,根据相应IP数据包的供应,多路分用器单元214也将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供应给解码器单元215。
解码器单元215针对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执行拆包处理,并且必要时,进一步执行解码处理。解码器单元215将消息或元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解码器单元215将视频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显示单元,并且将音频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音频输出单元。
参照图1,网关/网络路由器单元205通过多播分发经由通信网络300接收从分发服务器120分发的服务的传输流,并且输出IP数据包,与前述调谐器201的输出相似。IP数据包的每个报头包含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如上所述,这个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是关于报头选项“type=01111”以及“information”的信息(参照图19到图21)。
设置在接收器200外部的累积媒体220(例如,HDD)通过局域网与网关/网络路由器单元205连接,以允许记录由网关/网络路由器单元205接收的传输流的再现。在再现时,网关/网络路由器单元205将再现命令发送给立即媒体220,以从累积媒体220中接收再现的传输流,并且输出构成传输帧的IP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由再现命令表示的再现模式,可以执行诸如快进再现和快退再现的特殊再现以及普通再现。
替换地,网关/网络路由器单元205将再现命令发送给分发服务器120,以经由通信网络300从分发服务器120接收视频点播服务的传输流,并且输出IP数据包,与由上述多播分发输出的IP数据包相似。在这种情况下,从分发服务器120发送的传输流的模式对应于由再现命令表示的再现模式。再现模式包括快进再现、快退再现或其他特殊再现以及普通再现模式。
网关/网络路由器单元205将输出的IP数据包供应给多路分用器202。多路分用器202执行用于从网关/网络路由器单元205中接收的IP数据包中提取包含在有效载荷内的每种类型的数据(例如,视频、音频、元数据以及消息)的处理。多路分用器202将为每种类型提取的IP数据包供应给相应的解码器203。
解码器203针对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执行拆包处理,并且必要时,进一步执行解码处理。解码器203将消息或元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解码器203将视频数据供应给相当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器204,并且将音频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音频输出单元,例如,扬声器。
在后文中描述在图1中示出的显示系统10的操作。首先,讨论为由接收器200的调谐器201从广播站110中接收的广播波执行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站110通过RF传输线将广播波发送给接收侧。广播波承载包括TLV数据包的传输流,TLV数据包为连续设置在该流内的传输数据包。接收器200的调谐器201接收这些广播波。
调谐器201针对所接收的广播波执行RF解调处理,并且进一步执行去帧处理和解封,以输出IP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过解封TLV数据包所获得的发送控制信号(TLV-NIT、AMT)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
将从调谐器201中输出的IP数据包供应给多路分用器202。此时,根据相应IP数据包的供应,还将从TLV数据包的报头中提取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从调谐器201供应给多路分用器202。多路分用器202执行用于从调谐器201中依次供应的IP数据包中提取包含在有效载荷内的每种类型的数据(例如,视频、音频、元数据以及消息)的处理。
将由多路分用器202提取的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以及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供应给相应的解码器203。解码器203针对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执行拆包处理,并且必要时,进一步执行解码处理。由解码器203获得的视频数据被供应给相当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器204,用于显示图像。另一方面,由解码器203获得的音频数据被供应给未显示的音频输出单元,例如,扬声器,以输出声音。由解码器203获得的消息和元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
在后文中描述在响应于用户的操作造成的广播频道切换(随机访问)时执行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由接收器200执行的显示供应的目标在频道切换之后从传输流的初始随机访问点(RAP)开始。这个随机访问点针对仅仅由非预测性组分(I图片、IDR图片)构成的访问单元的头部或者与这个访问单元相关联的消息信息的起始点。
图23示出了在服务切换点SSP从频道A(CH-A)切换到频道B(CH-B)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从SSP到RAP中产生至少延迟t1,直到显示重新开始。此外,在RAP之后存在参考按照显示顺序设置在I图片之前的图片的预测差异图片(P图片、B图片)时,由于存在预测差异图片,所以也产生延迟t2。
根据这个实施方式,根据包含在TLV数据包的报头内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适当地可省略用于在传输流内解析每个数据包的报头的处理,直到初始随机访问点(RAP)。在这种情况下,在初始随机访问点上在解码和显示图片之前的延迟减小,因此,在初始显示之前的响应时间减少。
在图24中示意性示出了在初始随机访问点在图片的解码和显示之前执行的处理。在步骤ST1中,接收器200在服务切换点(随机访问位置)开始处理。然后,接收器200在步骤ST2中执行解调处理,并且在步骤ST3中执行去帧,以从传输帧中提取TLV数据包。
在步骤ST4中,接收器200解析TLV数据包的报头。在步骤ST5中,接收器200确定包含在报头内的优先级识别信息是否表示优先数据包。更具体而言,接收器200确定是否表示“Non_priority_bit1=0”。在接收器200确定信息表示优先数据包时,处理继续进入步骤ST6。
在步骤ST6中,接收器200解析IP报头。在步骤ST7中,接收器200解析UDP或TCP的报头。在步骤ST8中,接收器200解析MMT有效载荷报头。在步骤ST9中,接收器200确定“random_access_point_flag”是否表示RAP。在确定表示RAP时,接收器200在步骤ST10中开始解码,在步骤ST11中开始显示,以及在步骤ST12中结束处理。
在图25中的实线箭头表示用于基于在图24中显示的前述流程图在编码流内找出随机访问点的搜索路线。在这种情况下,从随机访问点(服务切换时间)到随机访问点(RAP)不需要分层数据包解析,而是仅仅需要在最低层上检查TLV数据包内的报头。因此,在初始随机接入点上在解码和显示图片之前的延迟T1在随机访问之后变成最小。
前述实例是包含在TLV数据包内的IP数据包的情况,并且不包括插入识别信息,基于该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然而,包含在TLV数据包内的这个IP数据包包括识别信息,与对应于在分发服务器120内保持的传输数据包的IP数据包的识别信息相似(参照图19到21)。
在图26中示意性示出了在初始随机访问点上在图片的解码和显示之前在这种情况下执行的处理。在步骤ST11中,接收器200在服务切换点(随机访问位置)开始处理。在步骤ST12中,接收器200执行解调处理,并且在步骤ST13中执行去帧,以从传输帧中提取TLV数据包。
在步骤ST14中,接收器200解析TLV数据包的报头。在步骤ST15中,接收器200确定包含在报头内的优先级识别信息是否表示优先数据包。例如,接收器200确定是否表示“Non_priority_bit1=0”。在接收器200确定表示优先数据包时,处理继续进入步骤ST16。
在步骤ST16中,接收器200解析IP报头。在步骤ST17中,接收器200确定包含在报头内的优先级识别信息是否表示优先数据包。例如,接收器200确定是否表示“type=01111”以及16位“information”是否是“0×0001”。在接收器200确定表示优先数据包时,处理继续进入步骤ST18。
在步骤ST18中,接收器200解析UDP或TCP的报头。在步骤ST19中,接收器200解析MMT有效载荷报头。在步骤ST20中,接收器200确定“random_access_point_flag”是否是RAP。在表示RAP时,接收器200在步骤ST21中开始解码,在步骤ST22中开始显示,并且在步骤ST23中结束处理。
在图25中的虚线箭头表示用于基于在图26中显示的前述流程图在编码流内找出随机访问点的搜索路线。与以上情况一样,从随机访问点(服务切换时间)到随机访问点不需要分层数据包解析,而是仅仅需要在最低层上检查TLV数据包的报头。因此,在初始随机接入点上在解码和显示图片之前的延迟T1变成最小。
接下来,描述基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发送给累积媒体210的再现命令在特殊再现(例如,快进再现)时执行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从累积媒体210中选择性提取在随机访问点(RAP)上包含访问单元的TLV数据包。然后,包含这些TLV数据包的传输流返回调谐器201,作为再现传输流。
调谐器201将包含在从累积媒体210供应的传输流内的TLV数据包解封,并输出IP数据包。在这种情况下,将通过解封TLV数据包所获得的发送控制信号(TLV-NIT、AMT)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
将从调谐器201输出的IP数据包供应给多路分用器202。多路分用器202执行用于从调谐器201中依次供应的IP数据包中提取包含在有效载荷内的每种类型的数据(视频和音频)的数据的处理。由多路分用器202执行的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与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一起供应给相应的解码器203。
解码器203执行拆包处理,进一步针对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执行解码处理。将由解码器203获得的视频数据供应给相当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器204,其中,显示特殊再现(例如,快进再现)的图像。另一方面,将由解码器203获得的音频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音频输出单元,例如,扬声器,其中,输出对应于显示图像的语音。
在从累积媒体210中选择性提取在随机访问点(RAP)上包含访问单元的TLV数据包时,基于包含在TLV数据包的报头内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适当地可省略用于在相应随机访问点(RAP)之间的传输流内解析相应数据包的报头的处理。因此,用于在随机访问点(RAP)上选择性提取包含访问单元的TLV数据包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负荷减少。
虽然在本文中未详细解释,但是通过与用于在前述随机访问时执行的随机访问点(RAP)上找出包含访问单元的TLV数据包的处理相似的方式,执行用于在储存媒体210内找出包含随机访问点(RAP)的TLV数据包的处理。
在图27中的实线箭头表示,如上所述,在数据包识别信息仅仅插入在累积媒体210内的TLV数据包的报头内时,用于在编码流内找出随机访问点的搜索路线。在这种情况下,在随机访问点之间的间隔T2内不需要分层数据包解析,因此,在累积媒体210内产生的处理负荷减小。因此,例如,在快进再现时的再现速度增大。在图27中的虚线箭头表示,在数据包识别信息插入IP数据包的报头以及TLV数据包的报头内时,用于在编码流内找出随机访问点的搜索路线。
接下来,讨论为通过通信网络300从分发服务器120中发送的并且由接收器200的网关/网络路由器205接收的服务的传输流执行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从网关/网络路由器205中输出包含在所接收的传输流内的IP数据包。IP数据包的每个报头包含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
将从网关/网络路由器205中输出的IP数据包供应给多路分用器202。多路分用器202执行用于从调谐器201中依次供应的IP数据包中提取包含在有效载荷内的每种类型的数据(例如,视频、音频、元数据以及消息)的处理。
将由多路分用器202提取的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以及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供应给相应的解码器203。解码器203针对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执行拆包处理,并且必要时,进一步执行解码处理。由解码器203获得的视频数据供应给相当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器204,用于显示图像。另一方面,由解码器203获得的音频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音频输出单元,例如,扬声器,以输出声音。由解码器203获得的消息和元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控制单元。
在后文中描述在响应于用户的操作造成的广播频道切换(随机访问)时执行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由接收器200执行的显示处理的目标在频道切换之后从传输流的初始随机访问点(RAP)开始。这个随机访问点针对仅仅由非预测性组分(I图片、IDR图片)构成的访问单元的头部或者与这个访问单元相关联的消息信息的起始点。
虽然在本文中未详细解释,但是与广播频道切换(参照图25)的情况一样,根据包含在IP数据包的报头内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适当地可省略用于在相应随机访问点(RAP)之前的传输流内解析相应数据包的报头的处理。因此,在初始随机访问点上在解码和显示图片之前的延迟减小,因此,直到初始显示的响应时间缩短。
接下来,描述基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发送给累积媒体210的再现命令在特殊再现(例如,快进再现)时执行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从累积媒体210中选择性提取在随机访问点(RAP)上包含访问单元的IP数据包。然后,包含这些IP数据包的传输流返回网络/网络路由器205,作为再现传输流。
网络/网络路由器205输出包含在从累积媒体210中供应的传输流内的IP数据包。多路分用器202执行用于从网络/网络路由器205中依次供应的IP数据包中提取包含在有效载荷内的每种类型的数据(视频和音频)的数据的处理。由多路分用器202提取的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供应给相应的解码器203。
解码器203针对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执行拆包处理,并且进一步执行解码处理。将由解码器203获得的视频数据供应给相当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器204,其中,显示特殊再现(例如,快进再现)的图像。另一方面,将由解码器203获得的音频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音频输出单元,例如,扬声器,其中,输出对应于显示图像的语音。
在从累积媒体210中选择性提取在随机访问点(RAP)上包含访问单元的TLV数据包时,根据包含在TLV数据包的报头内的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适当地可省略用于在相应随机访问点(RAP)之间的传输流内解析相应数据包的报头的处理。因此,用于在随机访问点(RAP)上选择性提取包含访问单元的TLV数据包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负荷减少。
接下来,描述基于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发送给分发服务器120的再现命令,在接收传输流时,为特殊再现(例如,快进再现)执行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分发服务器120基于包含在IP数据包的报头内的优先级数据包识别信息,选择性提取在随机访问点(RAP)上包含访问单元的IP数据包,并且将包含这些IP数据包的传输流返回网络/网络路由器205。
网络/网络路由器205输出包含在从分发服务器120供应的传输流内的IP数据包。多路分用器202执行用于从网络/网络路由器205中依次供应的IP数据包中提取包含在有效载荷内的每种类型的数据(视频和音频)的处理。由多路分用器202提取的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以及优先数据包识别信息供应给相应的解码器203。
解码器203针对每种类型的IP数据包执行拆包处理,并且进一步执行解码处理。将由解码器203获得的视频数据供应给相当于显示单元的显示器204,其中,显示特殊再现(例如,快进再现)的图像。另一方面,将由解码器203获得的音频数据供应给未显示的音频输出单元,例如,扬声器,其中,输出对应于显示图像的语音。
根据图1中显示的并且上面描述的显示系统10,将识别信息插入相应数据包内,识别信息用于确定包含在从发送侧中发送的传输流内的传输数据包(TLV数据包或TP数据包)是否是要优先处理的数据包。因此,在储存接收数据之后,在服务的接收和接收数据的再现的情况下,允许在接收侧上的首先显示之前的响应时间减少。
例如,在使用广播频道切换或多播分布服务切换时使用这个识别信息时,在随机访问之后,在初始随机访问点上在解码和显示图片之前的延迟变得最小。而且,在部分储存数据的特殊再现时,通过使用这个识别信息,特殊再现(例如,快进再现)所需要的时间和处理负荷减少。
<2、变型例>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实例,TLV数据包用作用于广播的胶囊层数据包。然而,胶囊层数据包不限于TLV数据包,而是可以是GSE(通用流封装)数据包或者具有与这些数据包的功能相似的功能的其他数据包。同样,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不限于MMT数据包。例如,可以使用RTP(实时传送协议)数据包或FLUTE(通过单向传送协议的文件发送)数据包。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接收器200包括输出单元,即,显示器、扬声器或其他输出单元。然而,可以单独提供接收器200的输出部分等。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器变成具有机顶盒的配置的装置。
本技术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发送传输流,在所述传输流内包含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以及
信息插入单元,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传输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传输数据包是在上层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多层结构数据包。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信息插入单元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
(4)根据上述(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信息插入单元,在对应的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包含用于随机访问的访问单元时,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传输数据包。
(5)根据上述(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信息插入单元,在所述对应的多路复用的传送数据包包含特殊再现所需要的访问单元时,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传输数据包。
(6)根据上述(2)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传输数据包是通过封装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所获得的胶囊层数据包。
(7)根据上述(6)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传输数据包是TLV数据包或GSE数据包。
(8)根据上述(2)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传输数据包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
(9)根据上述(2)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是MMT数据包、RTP数据包或FLUTE数据包。
(10)一种传输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发送传输流,在所述传输流内包含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以及
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传输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
(11)一种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获取传输流,所述传输流内包含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其中,
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传输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以及
所述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处理所获取的传输流。
(12)根据上述(1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每个传输数据包是在上层包含多路复用的传送数据包的多层数据包,并且
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
(13)根据上述(1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每个传输数据包是通过封装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所获得的胶囊层数据包。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每个传输数据包是TLV数据包或GSE数据包。
(15)根据上述(1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每个传输数据包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
(16)根据上述(12)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每个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是MMT数据包、RTP数据包或FLUTE数据包。
(17)根据上述(12)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通过预定传输线接收所述传输流,并且
插入有表示优先处理的数据包的识别信息的所述传输数据包包括包含用于随机访问的访问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
(18)根据上述(17)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传输线是RF传输线或通信网络传输线。
(19)根据上述(12)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响应于向累积媒体或服务器发送的再现命令,从所述累积媒体或服务器中接收所述传输流,并且
插入有表示优先处理的数据包的识别信息的所述传输数据包包括包含特殊再现所需要的访问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
本技术的特征主要在于,例如,通过将识别信息(基于该识别信息可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插入通过封装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所获得的胶囊层数据包(传输数据包)内,在随机访问时直到初始显示的响应速度缩短(参照图1和图13)。
参考符号列表
10:显示系统
110:广播站
111:发送系统
112:编码器单元
113:多路复用器单元
114:成帧单元
115:调制器/发射单元
120:分发服务器
200:接收器
201:调谐器
202:多路分用器
203:解码器
204:显示器
205:网关/网络路由器
210:累积媒体
211:接收系统
212:调谐器/解调器单元
213:去帧单元
214:多路分用器单元
215:解码器单元
220:累积媒体。

Claims (19)

1.一种发送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发送传输流,在所述传输流内包含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以及
信息插入单元,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是在上层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多层结构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信息插入单元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所述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信息插入单元,在对应的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包含用于随机访问的访问单元时,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所述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传输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所述信息插入单元,在对应的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包含特殊再现所需要的访问单元时,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所述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传输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是通过封装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所获得的胶囊层数据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是TLV数据包或GSE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是MMT数据包、RTP数据包或FLUTE数据包。
10.一种传输流的发送方法,包括:
发送传输流,在所述传输流内包含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以及
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
11.一种处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获取传输流,所述传输流包含在传输流内连续设置的传输数据包,其中,
将识别信息插入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内,基于所述识别信息能够识别优先处理的数据包,以及
所述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处理所获取的传输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是在上层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多层结构数据包,并且
将所述识别信息插入在每个所述多层结构数据包的一部分或所有层内的数据包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是通过封装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所获得的胶囊层数据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是TLV数据包或GSE数据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每个所述传输数据包是在有效载荷内包含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的IP数据包。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是MMT数据包、RTP数据包或FLUTE数据包。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通过预定传输线接收所述传输流,并且
插入有表示优先处理的数据包的识别信息的所述传输数据包包括包含用于随机访问的访问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所述预定传输线是RF传输线或通信网络传输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响应于向累积媒体或服务器发送的再现命令,从所述累积媒体或服务器中接收所述传输流,并且
插入有表示优先处理的数据包的识别信息的所述传输数据包包括包含特殊再现所需要的访问单元的所述多路复用传送数据包。
CN201480031381.8A 2013-06-07 2014-05-15 发送装置、传输流的发送方法以及处理装置 Active CN1052648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20621 2013-06-07
JP2013-120621 2013-06-07
PCT/JP2014/063004 WO2014196336A1 (ja) 2013-06-07 2014-05-15 送信装置、伝送ストリームの送信方法および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64846A true CN105264846A (zh) 2016-01-20
CN105264846B CN105264846B (zh) 2020-04-21

Family

ID=5200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1381.8A Active CN105264846B (zh) 2013-06-07 2014-05-15 发送装置、传输流的发送方法以及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998773B2 (zh)
EP (1) EP3007392B1 (zh)
JP (1) JP6330804B2 (zh)
CN (1) CN105264846B (zh)
BR (1) BR112015030043B1 (zh)
RU (1) RU2677572C2 (zh)
WO (1) WO201419633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8974A (zh) * 2013-06-21 2016-02-03 索尼公司 传输装置、传输方法、再现装置、再现方法以及接收装置
WO2018171794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Mediate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content asset changes
JP2021019328A (ja) * 2019-07-23 2021-02-15 日本放送協会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14040445A (zh) * 2021-11-08 2022-02-1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5989663A (zh) * 2021-08-16 2023-04-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ip数据包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32845A1 (en) * 2013-07-26 2015-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acket transmission protocol supporting downloading and streaming
JP6382029B2 (ja) * 2013-09-20 2018-08-29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送信方法、受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KR20150047082A (ko) 2013-10-23 2015-05-0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mt 페이로드 헤더 구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1780040B1 (ko) * 2014-02-13 2017-09-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0530828B2 (en) * 2014-03-31 2020-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and operation of low delay consumption of media data in MMT
WO2015156607A1 (ko) * 2014-04-09 2015-10-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50145687A (ko) * 2014-06-20 2015-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Ip 기반 방송 망에서 전송 패킷 압축 기법
KR102191878B1 (ko) * 2014-07-04 2020-1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시스템에서 미디어 패킷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516608B2 (en) * 2014-09-11 2019-12-24 Oath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ly responding to distributed network traffic
WO2016056201A1 (ja) * 2014-10-10 2016-04-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6300116B2 (ja) * 2014-10-10 2018-03-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信方法、送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MX373452B (es) * 2014-11-21 2020-06-11 Sony Corp Aparato de transmision, metodo de transmision, aparato de recepcion, y metodo de recepcion.
KR102481919B1 (ko) * 2014-12-17 2022-12-28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JP6301849B2 (ja) * 2015-02-03 2018-03-28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表示及び一時蓄積の処理方法
KR102445458B1 (ko) 2015-02-17 2022-09-21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TWI756194B (zh) * 2015-11-25 2022-03-0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裝置及資料處理方法
JP6290852B2 (ja) * 2015-12-24 2018-03-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信号構成装置、信号構成システム、信号構成方法、および信号構成用プログラム
US11122331B2 (en) 2016-06-30 2021-09-14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1434A1 (en) * 2000-11-06 2002-06-13 Minoru Furukawa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US20060104369A1 (en) * 1999-03-12 2006-05-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oving image coding apparatus and decoding apparatus
JP2008301139A (ja) * 2007-05-31 2008-12-11 Kddi Corp 符号化画像に優先度を割り当てる映像データ送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EP2190202A1 (en) * 2008-11-24 2010-05-2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signal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a signal
US20130094518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d transmitting mmt payloa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8853A (ja) 1999-03-12 2001-05-29 Toshiba Corp 動画像符号化装置および復号化装置
KR20070122577A (ko) * 2005-04-26 2007-12-31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패킷들의 시퀀스 및 상기 패킷과 관련된 타이밍 정보를갖는 데이터 스트림을 처리하기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US8107960B2 (en) * 2007-01-23 2012-01-31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Prioritized query
JP5400575B2 (ja) 2009-11-11 2014-01-29 日本放送協会 可変長パケットの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780923B2 (en) * 2010-01-15 2014-07-15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data center bridging features with defined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JP5357839B2 (ja) 2010-07-02 2013-12-04 日本放送協会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プログラム
KR20120084234A (ko) * 2011-01-19 2012-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peg media transport(mmt)에서 mmt au를 전송하는 방법
KR20130040132A (ko) * 2011-10-13 2013-04-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 ip 네트워크를 통한 미디어 코덱에 독립적인 미디어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ES2972427T3 (es) * 2011-10-13 2024-06-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arato y procedimiento de configuración de un mensaje de control en un sistema de difusión
US20140344470A1 (en) * 2011-11-23 2014-11-2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eaming service for providing scalability and view information
KR20130090824A (ko) * 2012-02-06 2013-08-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종망 네트워크에서 부호화된 미디어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시스템에 랜덤 액세스를 지원하는 엠엠티 애셋의 구조, 생성 방법 및 생성 장치
KR102185384B1 (ko) * 2012-07-11 2020-12-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Mpeg 데이터의 랜덤 억세스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KR20160010440A (ko) * 2013-05-22 2016-0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Ip 기반의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에서 계층간 시그널링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04369A1 (en) * 1999-03-12 2006-05-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oving image coding apparatus and decoding apparatus
US20020071434A1 (en) * 2000-11-06 2002-06-13 Minoru Furukawa Data transmitting apparatus,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JP2008301139A (ja) * 2007-05-31 2008-12-11 Kddi Corp 符号化画像に優先度を割り当てる映像データ送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EP2190202A1 (en) * 2008-11-24 2010-05-2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signal and method of receiving a signal
US20130094518A1 (en) * 2011-10-13 2013-04-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d transmitting mmt payload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8974A (zh) * 2013-06-21 2016-02-03 索尼公司 传输装置、传输方法、再现装置、再现方法以及接收装置
CN105308974B (zh) * 2013-06-21 2019-09-24 索尼公司 传输装置、传输方法、再现装置、再现方法以及接收装置
WO2018171794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Mediate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content asset changes
TWI656784B (zh) * 2017-03-24 2019-04-1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媒體內容資產改變的方法及裝置
US10958988B2 (en) 2017-03-24 2021-03-23 Mediate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edia content asset changes
JP2021019328A (ja) * 2019-07-23 2021-02-15 日本放送協会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JP7249230B2 (ja) 2019-07-23 2023-03-30 日本放送協会 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CN115989663A (zh) * 2021-08-16 2023-04-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ip数据包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40445A (zh) * 2021-11-08 2022-02-11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040445B (zh) * 2021-11-08 2023-08-15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07392A4 (en) 2016-12-14
EP3007392B1 (en) 2020-02-26
WO2014196336A1 (ja) 2014-12-11
CN105264846B (zh) 2020-04-21
RU2015151337A (ru) 2017-06-07
RU2015151337A3 (zh) 2018-03-21
JPWO2014196336A1 (ja) 2017-02-23
RU2677572C2 (ru) 2019-01-17
BR112015030043A2 (pt) 2017-07-25
BR112015030043B1 (pt) 2023-01-10
JP6330804B2 (ja) 2018-05-30
EP3007392A1 (en) 2016-04-13
US20160112731A1 (en) 2016-04-21
US9998773B2 (en) 201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4846B (zh) 发送装置、传输流的发送方法以及处理装置
JP6625431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US1093914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rocesses of a broadcast signal
KR102102349B1 (ko)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EP328549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ervice signaling for broadcasting service
US10305617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reception method
KR101781873B1 (ko) 인터넷 기반 컨텐츠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송수신 장치
JP6798585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KR101789633B1 (ko) 인터넷 기반 컨텐츠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송수신장치
KR20140008478A (ko) 미디어 파일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송수신 장치
AU2012321424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ultimedia data in hybrid network
KR101842201B1 (ko) 인터넷 기반 컨텐츠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송수신 장치
JP7586271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JP6575514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方法
KR101790525B1 (ko) 인터넷 기반 컨텐츠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송수신 장치
KR101790526B1 (ko) 인터넷 기반 컨텐츠 송수신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송수신 장치
JP2020074589A (ja) 送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