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69415B - 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069415B CN107069415B CN201710492340.4A CN201710492340A CN107069415B CN 107069415 B CN107069415 B CN 107069415B CN 201710492340 A CN201710492340 A CN 201710492340A CN 107069415 B CN107069415 B CN 1070694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
- coupler
- input terminal
- output end
- opt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GQYHUHYESMUTHG-UHFFFAOYSA-N lithium niobate Chemical compound [Li+].[O-][Nb](=O)=O GQYHUHYESMUTHG-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150000001336 alk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327 LiNbO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6-oxabicyclo[3.2.1]oct-3-en-7-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O)OC1C=CC2 TVEXGJYMHHTVK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931526 Acer campestr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022 nonline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31 signaling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frequency,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the emitted radiation, e.g. switching, gating, modulating or demodulating
- H01S3/11—Mode locking; Q-switching; Other giant-pulse techniques, e.g. cavity dumping
- H01S3/1106—Mode locking
- H01S3/1112—Passive mode locking
- H01S3/1115—Passive mode locking using intracavity saturable absorbers
- H01S3/1118—Semiconductor saturable absorbers, e.g. semiconductor saturable absorber mirrors [SESAMs]; Solid-state saturable absorbers, e.g. carbon nanotube [CNT] ba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属于光通信器件的技术领域,其主要结构包括由泵浦光源(1)、波分复用器(2)、第一光耦合器(3)、第一偏振控制器(4)等器件构成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以及由色散补偿光纤(21)、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22)等器件构成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和两个自动反馈控制环构成的脉冲优化系统。本发明采用主被动混合锁模技术,并利用光探测器接收部分输出激光,利用放大电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控制压电陶瓷实现整个系统输出脉冲的优化,最终使整个系统产生稳定的超短高速光脉冲,操作简单并可达到精确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器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光纤通信技术已渗透到各种通信与信息网络中。光纤激光器是光纤通信的理想光源,与传统的固体激光器相比具有许多优势,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光纤激光器中的锁模光纤激光器是光通信系统中脉冲光源的理想选择。
锁模光纤激光器常见的结构有主动锁模和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其中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输出脉冲宽度窄、频率啁啾小且频率可调谐,因而在超高速光纤通信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与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如附图2所示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正弦电压信号作用于铌酸锂(LiNbO3)调制器,调制器将产生周期性的相位变化或是损耗,周期性的变化作用于谐振腔内循环的脉冲,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产生锁模序列。LiNbO3调制器是偏振敏感的,通常在调制器前放置一个偏振控制器来调节调制器的光场偏振态。中心波长通过可调谐滤波器进行调节。
但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输出激光的光谱比较窄,很难得到超窄脉冲,而且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腔长一般都较长,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较差。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靠性高,是真正的全光纤器件,利用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可以产生最短的光学脉冲,但其输出脉冲重复频率的稳定性差,不能外界调控。
综上所述,目前现有的主动或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均各自存在固有的缺点,尤其由于现有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中没有采取有效的自动控制,使得输出光脉冲的稳定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锁模光纤激光器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产生装置,以产生稳定的超高速脉冲为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其结构有,泵浦光源1与波分复用器2的980nm端相连,波分复用器2的1550nm端与第一光耦合器3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3的10%输出端与第一偏振控制器4的一端相连,第一偏振控制器4的另一端与由微波源6驱动的铌酸锂调制器5的输入端相连;铌酸锂调制器5的输出端与缠绕在第一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缠绕在第一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8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8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9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隔离器9的输出端与掺铒光纤10的一端相连,掺铒光纤10的另一端与波分复用器2的公共端相连;
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第三光耦合器11的输入端与第一光耦合器3的90%输出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11的40%输出端与第四光耦合器12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11的60%输出端作为所述的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第四光耦合器12的一个50%输出端与第一光探测器13的输入端相连,另一个50%输出端与第二光探测器16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探测器13的输出端与第一放大电路14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放大电路14的输出端与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15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15的输出端与第一PZT压电陶瓷7相连;第二光探测器16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电路17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放大电路17的输出端与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18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18的输出端与第二PZT压电陶瓷19相连,缠绕在第二PZT压电陶瓷19上的光纤的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8的一个50%输出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8的另一个50%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20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隔离器20的输出端与色散补偿光纤21的一端相连,色散补偿光纤21的另一端与石墨烯22的一端相连;石墨烯22的另一端与单模光纤23的一端相连,单模光纤23的另一端与第二偏振控制器24的一端相连,第二偏振控制器24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缠绕在第二PZT压电陶瓷19上的光纤的另一端相连。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主被动混合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结构产生高速超短光脉冲输出,可以克服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无法控制输出脉冲重复频率及重复频率稳定性差的缺点,发挥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可以产生飞秒级光脉冲的优势;同时可以克服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输出稳定性差的缺点,发挥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输出重复频率可调的优势,使整个系统产生稳定的超短高速光脉冲。
2、本发明利用反馈信号控制压电陶瓷稳定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腔长,克服腔长漂移,使系统输出稳定;同时利用反馈信号控制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中的压电陶瓷,使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中的光脉冲更加优化,最终使整个系统产生稳定的超短高速光脉冲。
3、本发明在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中加入了偏振控制器,可以改变在其中传输的光信号的偏振态,使系统输出的光脉冲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4、本发明将新型二维材料石墨烯作为可饱和吸收体进行被动锁模产生超短高速光脉冲,基于石墨烯的可饱和吸收体有超短的恢复时间,石墨烯材料具有抗损伤阈值高、带宽响应波长范围宽、非饱和吸收损耗低等优点,可产生飞秒级超短脉冲。
5、本发明结构简单,利用光探测器接收部分输出激光,利用放大电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控制压电陶瓷实现整个系统输出脉冲的优化,操作简单并可达到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是传统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各部分光路的具体结构。实施例中,元器件后面的括号中标注的本发明的优选的参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参数的限制。
实施例1:本发明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压电陶瓷反馈控制的光脉冲发生器结构如附图1所示,其结构有,泵浦光源1(980nm激光器,最大输出功率为1W)与波分复用器2(980/1550nm波分复用器)的980nm端相连,波分复用器2的1550nm端与第一光耦合器3(1×2标准单模光耦合器,分光比为10:90)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3的10%输出端与第一偏振控制器4(尾纤型机械式偏振控制器)的一端相连,其输出的光脉冲在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中继续运行,第一光耦合器3的90%输出端与第三光耦合器11(1×2标准单模光耦合器,分光比为40:60)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偏振控制器4的另一端与由微波源6驱动的铌酸锂调制器5(上海瀚宇光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MX-LN-20光强度调制器)的输入端相连;铌酸锂调制器5的输出端与缠绕在第一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缠绕在第一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8(2×2标准单模光耦合器,分光比为50:50)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8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9(1550nm偏振无关光隔离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隔离器9使系统中的光脉冲单向运行,方向是附图1的顺时针方向;第一光隔离器9的输出端与掺铒光纤10(美国Nufern公司生产的SM-ESF-7/125掺铒光纤)的一端相连,掺铒光纤10的另一端与波分复用器2的公共端相连。上述结构构成了传统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
本发明在传统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基础上,还有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以及由两个自动反馈控制环构成的脉冲优化系统,结构为,第三光耦合器11的40%输出端与第四光耦合器12(1×2标准单模光耦合器,分光比为50:50)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11的60%输出端作为所述的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系统产生的光脉冲由此端口输出;第四光耦合器12的一个50%输出端与第一光探测器13(北京敏光科技有限公司的LSIPD-LD50型光探测器)的输入端相连,另一个50%输出端与第二光探测器16(北京敏光科技有限公司的LSIPD-LD50型光探测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探测器13的输出端与第一放大电路14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放大电路14的输出端与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15(本课题组自制的装置,具体结构见专利ZL200710055865.8)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15的输出端与第一PZT压电陶瓷7(圆柱形压电陶瓷,外径50mm,内径40mm,高50mm)相连,以控制谐振腔的长度;第二光探测器16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电路17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放大电路17的输出端与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18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18的输出端与第二PZT压电陶瓷19相连,缠绕在第二PZT压电陶瓷19上的光纤的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8的一个50%输出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8的另一个50%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20(1550nm偏振无关光隔离器)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隔离器20允许光脉冲通过方向是附图1的逆时针方向;第二光隔离器20的输出端与色散补偿光纤21(美国THORLABS公司的DCF38型色散补偿光纤)的一端相连,色散补偿光纤21的另一端与石墨烯22(本课题组自制,将多层石墨烯制作在一侧光纤接头的端面上,用光纤连接器将此接头与另一侧的光纤接头相连接,光纤连接器可采用上海瀚宇光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标准FC/PC光纤连接器)的一端相连;石墨烯22的另一端与单模光纤23(标准单模光纤)的一端相连,单模光纤23的另一端与第二偏振控制器24(尾纤型机械式偏振控制器)的一端相连,第二偏振控制器24的另一端与缠绕在第二PZT压电陶瓷19上的光纤的另一端相连。
实施例2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及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泵浦光源1作为整个系统的激光泵浦源,泵浦光源1通过波分复用器2进入系统中;分光比为10:90的第一光耦合器3将腔内运行的激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90%)输出给第三光耦合器11,另一部分(10%)继续在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内运行;分光比为40:60的第三光耦合器11将第一光耦合器3输出的激光分为两部分,一部分(60%)作为整个系统的激光输出,另一部分(40%)输出到第四光耦合器12作为系统的反馈信号;第一偏振控制器4用于控制系统中的偏振态;第一光隔离器9用于保证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中光的单向运行;掺铒光纤10在系统中产生增益作用,保证谐振腔内运行激光的能量不衰减;分光比为50:50的第二光耦合器8连接了主动锁模和被动锁模两部分结构,使基于石墨烯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和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主被动混合锁模;石墨烯22是将石墨烯制作成可饱和吸收体,用于锁模超短脉冲的产生。第二偏振控制器24用于控制在其中传输的光信号的偏振态,使系统输出的光脉冲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第四光耦合器12将接收到光分成两路,一路输出给第一光探测器13,由第一光探测器13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由第一放大电路14进行放大后输出给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15,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15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放大用于驱动第一PZT压电陶瓷7,进而控制缠在第一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长度对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进行腔长补偿,有效克服了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的腔长漂移,使系统输出稳定。
第四光耦合器12输出的另一路输出给第二光探测器16,第二光探测器16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并由第二放大电路17进行放大后送给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18,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18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放大用于驱动第二PZT压电陶瓷19,进而控制缠在第二PZT压电陶瓷19上的光纤的长度,以保证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系统所产生的孤子类型与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谐振腔产生的孤子类型自动匹配。
Claims (1)
1.一种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其结构有,泵浦光源(1)与波分复用器(2)的980nm端相连,波分复用器(2)的1550nm端与第一光耦合器(3)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耦合器(3)的10%输出端与第一偏振控制器(4)的一端相连,第一偏振控制器(4)的另一端与由微波源(6)驱动的铌酸锂调制器(5)的输入端相连;铌酸锂调制器(5)的输出端与缠绕在第一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一端相连;所述的缠绕在第一PZT压电陶瓷(7)上的光纤的另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8)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8)的另一个输入端与第一光隔离器(9)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隔离器(9)的输出端与掺铒光纤(10)的一端相连,掺铒光纤(10)的另一端与波分复用器(2)的公共端相连;
其特征在于,结构还有第三光耦合器(11)的输入端与第一光耦合器(3)的90%输出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11)的40%输出端与第四光耦合器(12)的输入端相连,第三光耦合器(11)的60%输出端作为所述的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口;第四光耦合器(12)的一个50%输出端与第一光探测器(13)的输入端相连,另一个50%输出端与第二光探测器(16)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光探测器(13)的输出端与第一放大电路(14)的输入端相连,第一放大电路(14)的输出端与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15)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压电陶瓷驱动器(15)的输出端与第一PZT压电陶瓷(7)相连;第二光探测器(16)的输出端与第二放大电路(17)的输入端相连,第二放大电路(17)的输出端与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18)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压电陶瓷驱动器(18)的输出端与第二PZT压电陶瓷(19)相连,缠绕在第二PZT压电陶瓷(19)上的光纤的一端与第二光耦合器(8)的一个50%输出端相连,第二光耦合器(8)的另一个50%输出端与第二光隔离器(20)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光隔离器(20)的输出端与色散补偿光纤(21)的一端相连,色散补偿光纤(21)的另一端与石墨烯(22)的一端相连;石墨烯(22)的另一端与单模光纤(23)的一端相连,单模光纤(23)的另一端与第二偏振控制器(24)的一端相连,第二偏振控制器(24)的另一端与所述的缠绕在第二PZT压电陶瓷(19)上的光纤的另一端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710492340.4A CN107069415B (zh) | 2017-06-26 | 2017-06-26 | 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710492340.4A CN107069415B (zh) | 2017-06-26 | 2017-06-26 | 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7069415A CN107069415A (zh) | 2017-08-18 |
| CN107069415B true CN107069415B (zh) | 2019-06-18 |
Family
ID=59613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71049234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69415B (zh) | 2017-06-26 | 2017-06-26 | 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7069415B (zh) |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3825172A (zh) * | 2014-03-11 | 2014-05-28 | 天津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石墨烯和复合腔结构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 CN104638501A (zh) * | 2015-01-28 | 2015-05-20 | 清华大学 | 一种具有宽重复频率调谐范围的小型化光纤飞秒激光器 |
| CN105826804A (zh) * | 2016-05-27 | 2016-08-03 | 清华大学 | 一种重复频率可宽带调谐的光频参考光纤飞秒光频梳 |
| CN106356706A (zh) * | 2016-11-18 | 2017-01-25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混合锁模技术的中红外超连续谱光纤激光器 |
| CN106848823A (zh) * | 2017-03-06 | 2017-06-13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模式选择耦合器的8字腔锁模柱矢量光纤激光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GB2269699B (en) * | 1991-03-01 | 1995-01-25 | Telstra Corp Ltd | Modelocked lasers |
| KR0149127B1 (ko) * | 1995-10-31 | 1998-12-01 | 양승택 | 수동과 능동의 혼합형으로 모드로킹 된 레이저 구도 |
| KR100327899B1 (ko) * | 1999-11-03 | 2002-03-09 | 오길록 | 모드 로킹 광섬유 레이저 안정화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US7733923B2 (en) * | 2005-12-08 | 2010-06-08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Wide-bandwidth mode-locked laser |
| CN103151686B (zh) * | 2013-02-22 | 2015-09-09 | 北京工业大学 | 基于氧化石墨烯被动锁模的拉曼光纤激光器 |
| CN103337774B (zh) * | 2013-05-31 | 2015-09-09 |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和石墨烯的可调谐锁模光纤激光器 |
| CN103401133B (zh) * | 2013-07-12 | 2016-08-10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等离激元轴向振动模的可饱和吸收体 |
| CN104037599A (zh) * | 2014-06-07 | 2014-09-10 | 吉林大学 | 一种基于被动锁模掺镱光纤激光器的光孤子产生装置 |
| CN106129799A (zh) * | 2016-08-30 | 2016-11-16 | 张家港初恒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石墨烯的混合锁模激光器 |
-
2017
- 2017-06-26 CN CN201710492340.4A patent/CN10706941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3825172A (zh) * | 2014-03-11 | 2014-05-28 | 天津理工大学 | 一种基于石墨烯和复合腔结构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
| CN104638501A (zh) * | 2015-01-28 | 2015-05-20 | 清华大学 | 一种具有宽重复频率调谐范围的小型化光纤飞秒激光器 |
| CN105826804A (zh) * | 2016-05-27 | 2016-08-03 | 清华大学 | 一种重复频率可宽带调谐的光频参考光纤飞秒光频梳 |
| CN106356706A (zh) * | 2016-11-18 | 2017-01-25 | 重庆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混合锁模技术的中红外超连续谱光纤激光器 |
| CN106848823A (zh) * | 2017-03-06 | 2017-06-13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基于模式选择耦合器的8字腔锁模柱矢量光纤激光器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7069415A (zh) | 2017-08-18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7154576B (zh) | 基于SMF-SIMF-GIMF-SMF光纤结构的2μm耗散孤子锁模光纤激光器 | |
| CN105591273B (zh) | 脉冲光纤激光器及其实现时域脉冲切片的方法 | |
| CN107230927B (zh) | 基于SMF-SIMF-GIMF-SMF光纤结构的2μm锁模光纤激光器 | |
| CN109038191B (zh) | 一种谱受限傅里叶域锁模光纤激光器 | |
| CN210640481U (zh) | 一种基于非线性多模干涉效应的多波长锁模光纤激光器 | |
| CN106229805A (zh) | 基于微环谐振腔的多倍频锁模激光器 | |
| CN114552365B (zh) | 一种光谱域与时域可编程调谐激光器及调谐方法 | |
| CN104716555A (zh) | 基于拓扑绝缘体的被动锁模掺铥光纤激光器 | |
| CN103368054A (zh) | 光纤激光器锁模自启动快速反馈控制方法及系统 | |
| CN113206425A (zh) | 基于混合锁模的耗散孤子共振光纤激光器 | |
| CN107302177B (zh) | 基于黑磷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脉冲产生系统 | |
| CN105633773A (zh) | 一种基于啁啾相移光纤光栅的环腔调q脉冲激光器 | |
| CN105356207A (zh) | 一种基于偏振调制的脉冲输出光纤拉曼随机激光器 | |
| CN107134712B (zh) | 一种带有温度补偿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纤激光器 | |
| CN107302176B (zh) | 一种高稳定度主被动混合锁模光孤子产生系统 | |
| CN107093838B (zh) | 利用压电陶瓷反馈控制的数字化光脉冲产生装置 | |
| CN107069415B (zh) | 基于石墨烯可饱和吸收体的主被动混合锁模光脉冲发生器 | |
| CN107134711B (zh) | 基于压电陶瓷反馈控制的光脉冲发生器 | |
| CN107039880B (zh) | 主被动混合锁模光纤激光器脉冲产生系统 | |
| CN107039877B (zh) | 一种高稳定度光脉冲发生器 | |
| CN209200364U (zh) | 三色同步锁模光纤激光器 | |
| CN205385196U (zh) | 脉冲光纤激光器 | |
| CN105607382A (zh) | 一种产生高阶矢量耗散孤子的新方法 | |
| CN207459395U (zh) | 基于损耗可调可控的掺杂光纤双环混沌激光器 | |
| CN115001533B (zh) | 基于光注入外腔型fp-ld的微波信号编码跳频装置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6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