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153019A -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3019A
CN108153019A CN201711426269.6A CN201711426269A CN108153019A CN 108153019 A CN108153019 A CN 108153019A CN 201711426269 A CN201711426269 A CN 201711426269A CN 108153019 A CN108153019 A CN 108153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adsorption plane
adsorption
erecting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262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炳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262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301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2720 priority patent/WO20191276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3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30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所述胶框用于固定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具有显示面。所述胶框包括边框及凸设在所述边框内侧面的安装台,所述边框在所述显示面内的投影与所述安装台在所述显示面内的投影不交叠;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吸附面与第二吸附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连接侧面;所述吸附件内设气道,所述气道在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均形成开口,所述连接侧面设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道相通,所述气孔用于连接气源,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分别用于吸附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安装台。本发明的方案不会遮蔽显示器的显示面积,提升了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框、具有所述胶框的背光模组,以及具有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液晶电视为了限位显示屏,需要加装固定前框。固定前框将显示屏的周边包住,因此不可避免地与显示屏部分重叠,遮挡了部分显示面积。在用户日益追求更大显示面积、无边框电视逐渐成为主流的今天,使用固定前框的方案会影响产品的外观效果,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框、具有所述胶框的背光模组,以及具有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不会遮蔽显示器的显示面积,提升了外观效果,增加了用户体验。
一种胶框,用于固定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具有显示面,所述胶框包括边框及凸设在所述边框内侧面的安装台,所述边框在所述显示面内的投影与所述安装台在所述显示面内的投影不交叠;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吸附面与第二吸附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连接侧面;所述吸附件内设气道,所述气道在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均形成开口,所述连接侧面设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道相通,所述气孔用于连接气源,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分别用于吸附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安装台。
其中,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槽和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吸孔,所述第一气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上以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上形成开口,所述气孔与所述第一气槽相通;每个所述吸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槽连通,所述第二端贯通所述第二吸附面以在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形成开口。
其中,所述气道还包括第二气槽,所述第二气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吸附面上,所述第二气槽与每个所述吸孔的所述第二端连通,以使每个所述第二端贯通所述第二吸附面。
其中,所述气道包括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吸孔,所述吸孔的相对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以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形成开口,各个所述吸孔之间连通,所述气孔与其中一个所述吸孔相通。
其中,所述吸附件由柔性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吸附件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贴合。
一种背光模组,用于向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提供光源,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所述胶框;所述边框与所述背板相连并围成一端开口的收容腔,所述安装台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背板相对,所述开口用于收容所述液晶面板,使所述液晶面板通过所述吸附件吸附在所述安装台上;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依次层叠在所述背板之上且均安装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
其中,所述边框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台的台面;所述背板的周缘凸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插入所述卡槽以将所述背板与所述边框相连。
其中,所述卡槽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卡槽分为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卡接部上设有插孔,所述隔板插入所述插孔以使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均与所述卡接部插接,进而使所述边框与所述背板相连。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面板和所述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通过所述吸附件吸附在所述安装台上。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胶框的安装台上设置吸附件,通过吸附件的吸附作用,从液晶面板的背面固定液晶面板,避免了现有技术包覆固定液晶面板的方式。本实施例的方案不对液晶面板造成遮蔽,因此能够制造无边框的外观效果,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液晶显示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胶框与背板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胶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胶框的一种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胶框的另一种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中的胶框的另一种I-I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10,包括液晶面板11和背光模组12,液晶面板11以吸附的形式安装在背光模组12之上(下文将详细描述),背光模组12用于向液晶面板11提供光源,以使液晶面板11显示画面。液晶面板11具有显示面11a和背面11b,显示面11a即液晶面板11显示画面的一面,背面11b即与显示面11a相对的一面。
如图2所示,背光模组12可以包括背板122、光源(图未示)、导光板123、光学膜片124和胶框121。
具体的,结合图2~图4所示,胶框121包括边框1211,边框1211在周向上延伸整周,围成一封闭框体状,起到支撑、定位及保护作用。边框1211的内侧面凸设有安装台1213,安装台1213用于安装和承载液晶面板11。如图2所示,液晶面板11的背面11b放置在安装台1213上。本实施例中,边框1211在显示面11a内的投影与安装台1213在显示面11a内的投影不交叠,即安装台1213直接与背面11b相对,安装台1213与背面11b之间并没有边框1211遮挡。
如图2-图4所示,安装台1213上设有吸附件1212,吸附件1212用于吸附液晶面板11,以将液晶面板11装在安装台1213上。例如,安装台1213上可以设置安装槽(图未示),将吸附件1212收容于安装槽内。或者,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安装吸附件1212,例如将吸附件1212粘接在安装台1213上。
如图4所示,安装台1213可以是在边框1211的全部内侧面上均有分布,即安装台1213围绕边框1211整周延伸;相应的,吸附件1212也在整个安装台1213上均有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台1213可以是仅分布在边框1211的全部内侧面上,例如分布在边框1211的两个相对的内侧面上;吸附件1212则分布在安装台1213的全部台面上。
本实施例中,吸附件1212具有相对的第一吸附面与第二吸附面,以及连接第一吸附面与第二吸附面的连接侧面。其中,吸附件1212内设气道,气道用于气体流通。气道在第一吸附面和第二吸附面上均形成开口。连接侧面设气孔,气孔与气道相通。气孔用于连接气源,气源通过气孔向气道内注入气体或从气道抽出空气。第一吸附面和第二吸附面分别用于吸附液晶面板11和安装台1213,即第一吸附面吸附液晶面板11,第二吸附面吸附安装台1213;或者,第一吸附面吸附安装台1213,第二吸附面吸附液晶面板11。
具体的,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吸附件1212具有相对的第一吸附面D1与第二吸附面D2,以及连接所第一吸附面D1与第二吸附面D2的连接侧面E。其中,第一吸附面D1和第二吸附面D2中的一个贴合安装台1213,另一个则吸附液晶面板11的背面11b。
如图5所示,本第一实施方式中,气道包括第一气槽H1和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吸孔G。其中,第一气槽H1开设在第一吸附面D1上,以在第一吸附面D1上形成开口。开在连接侧面E上的气孔F与第一气槽H1相通。每个吸孔G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图未标),第一端与第一气槽H1连通;第二端贯通第二吸附面D2,以在第二吸附面D2上形成开口。即吸附件1212的厚度方向(即垂直于安装台1213台面)上开设若干吸孔G,第一吸附面D1内凹形成第一气槽H1,第一气槽H1将各个吸孔G的第一端连通,各个吸孔G的第一端贯通第二吸附面D2;连接侧面E上开设有连通第一气槽H1的气孔F,由此形成具有气道构造的吸附件1212。
本实施例中,气孔F用于连接气源,气源通过气孔F向气道充气或从气道中抽气,气源包括但不限于为抽真空装置。当需要组装液晶显示器10时,将液晶面板11对位并放置在吸附件1212之上,(第一吸附面D1或第二吸附面D2与液晶面板11的背面11b相贴合;相应的,第二吸附面D2或第一吸附面D1与安装台1213贴合)然后利用抽真空装置通过气孔F抽出气道内的空气。此时,各个吸孔G内的空气流动至第一气槽H1中,并从气孔F流出。当气道内的气压到达一定真空度时,在大气压强作用下,液晶面板11就会牢牢吸附在吸附件1212表面,从而稳固安装在安装台1213上。反之,若要拆卸液晶面板11,只需通过气孔F向气道内注入空气,吸附件1212就会解除对液晶面板11的吸附。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在胶框121的安装台1213上设置吸附件1212,通过吸附件1212的吸附作用,从液晶面板11的背面11b固定液晶面板11,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包覆固定液晶面板11的部分显示面11a的方式。本实施例的方案不会对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积造成遮蔽,因此能够制造无边框的外观效果,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并且,使用吸附件1212来固定液晶面板11,组装十分方便,极大提升了组装效率;在拆卸时也非常容易和便捷,不易损坏液晶面板11和胶框121,极大提升了加工良率。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气道还包括第二气槽H2,第二气槽H2开设在第二吸附面D2上,第二气槽H2与各个吸孔G的第二端连通,以使每个第二端贯通第二吸附面D2,进而在第二吸附面D2上形成开口。即本第二实施方式中,吸附件1212的相对两面均设有气槽,两个气槽通过若干吸孔G连通,液晶面板11与安装台1213均与设有气槽的吸附件1212表面贴合。由于第二吸附面D2与第一吸附面D1均开设气道,使得吸附面积更大,从而增加了吸附强度,令液晶面板11的安装更加稳固,不容易漏光。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的第三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均不同的是,气道包括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吸孔G,吸孔G的相对两端分别贯通第一吸附面D1与第二吸附面D2,以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形成开口。各个吸孔G之间连通,气孔F与其中一个吸孔G相通。即本第三实施方式中,吸附件1212的相对两面均形成有吸孔G的开口,液晶面板11及安装台1213均通过设有吸孔G的开口与吸附件1212表面贴合。由于胶框121及安装台1213的尺寸限制,吸附件1212的宽度较窄。此时,在吸附件1212上开设通孔(而非气槽)对吸附件1212的强度影响较小,有利于吸附件1212的加工及安装。
本实施例中,气道的形状不限于上文所述的气槽与吸孔的形式,只要是能用于气体流通且在第一吸附面和第二吸附面上形成开口的流道,都涵盖在本实施例的范围之内。例如,气道还可以是纵横交错或者呈蜂窝状的流道结构。
本实施例中,当安装台1213上设置安装槽时,第二吸附面D2或第一吸附面D1与安装槽的槽底贴合,以将吸附件1212稳固收容于安装槽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吸附件1212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得吸附件1212在充气或抽气时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吸附件1212可以像垫圈一样将液晶面板11与安装台1213之间的间隙严格密封,保证液晶显示器10的性能。当然,吸附件1212也可以是用较为刚性的材料制造,只要保证吸附性能即可。
如图2所示,边框1211与背板122相连并围成收容腔A,收容腔A的一端开口,开口用于收容液晶面板11,使液晶面板11通过吸附件1212吸附在安装台1213上。安装台1213位于收容腔A内并与背板122相对。导光板123与光学膜片124依次层叠在背板122之上,且均安装在收容腔A内。光源安装在收容腔A内并与导光板123的入光面相对。背光模组12可以是侧入式背光模组,此时光源布置在导光板123的侧面处(即图2中的水平方向上,导光板123与背板122之间的位置);或者背光模组12还可以是直下式背光模组,此时光源布置在导光板123的下方(即图2中的竖直方向上,导光板123与背板122之间的位置)。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边框1211上可以设有卡槽B,卡槽B的深度方向垂直于安装台1213的台面。背板122的周缘凸设有卡接部1221,卡接部1221插入卡槽B,以将背板122与边框1211相连。卡接的结构容易直接制造,装拆方便。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卡槽B内可以设有隔板1211a,以将卡槽B分为第一卡槽B1与第二卡槽B2。卡接部1221上设有插孔C,隔板1211a插入插孔C以使第一卡槽B1、第二卡槽B2均与卡接部1221插接,进而使边框1211与背板122相连。此种穿插结构有利于增大插接力,增强卡接强度,使边框1211与背板122的连接更稳固。当然,卡槽B内也可以不设隔板1211a,卡接部1221上也可以不设插孔C。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光板12可以位于背板122与安装台1213之间,安装台1213起到限位导光板12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的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胶框,用于固定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所述液晶面板具有显示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框包括边框及凸设在所述边框内侧面的安装台,所述边框在所述显示面内的投影与所述安装台在所述显示面内的投影不交叠;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吸附面与第二吸附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的连接侧面;所述吸附件内设气道,所述气道在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均形成开口,所述连接侧面设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道相通,所述气孔用于连接气源,所述第一吸附面和所述第二吸附面分别用于吸附所述液晶面板和所述安装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道包括第一气槽和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吸孔,所述第一气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上以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上形成开口,所述气孔与所述第一气槽相通;每个所述吸孔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气槽连通,所述第二端贯通所述第二吸附面以在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形成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道还包括第二气槽,所述第二气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吸附面上,所述第二气槽与每个所述吸孔的所述第二端连通,以使每个所述第二端贯通所述第二吸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道包括若干并排间隔设置的吸孔,所述吸孔的相对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以在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第二吸附面上形成开口,各个所述吸孔之间连通,所述气孔与其中一个所述吸孔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附件由柔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台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吸附件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第一吸附面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贴合。
7.一种背光模组,用于向液晶显示器的液晶面板提供光源,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以及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胶框;所述边框与所述背板相连并围成一端开口的收容腔,所述安装台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背板相对,所述开口用于收容所述液晶面板,使所述液晶面板通过所述吸附件吸附在所述安装台上;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光学膜片依次层叠在所述背板之上且均安装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收容腔内并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边框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深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装台的台面;所述背板的周缘凸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插入所述卡槽以将所述背板与所述边框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槽内设有隔板,以将所述卡槽分为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所述卡接部上设有插孔,所述隔板插入所述插孔以使所述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均与所述卡接部插接,进而使所述边框与所述背板相连。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液晶面板和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面板通过所述吸附件吸附在所述安装台上。
CN201711426269.6A 2017-12-25 2017-12-25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Pending CN1081530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6269.6A CN108153019A (zh) 2017-12-25 2017-12-25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PCT/CN2018/072720 WO2019127682A1 (zh) 2017-12-25 2018-01-15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26269.6A CN108153019A (zh) 2017-12-25 2017-12-25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3019A true CN108153019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62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26269.6A Pending CN108153019A (zh) 2017-12-25 2017-12-25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3019A (zh)
WO (1) WO201912768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1156A (zh) * 2019-02-19 2019-06-04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固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2379548A (zh) * 2020-11-27 2021-02-19 重庆翰博显示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小间距的led背光模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WO2021081916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2038638B2 (en) 2019-10-31 2024-07-16 K-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5234A (ja) * 2000-03-22 2001-09-28 Toshiba Corp 平面表示装置
CN201562422U (zh) * 2009-12-01 2010-08-25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03235429A (zh) * 2013-05-07 2013-08-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胶框
CN204101843U (zh) * 2014-09-28 2015-01-14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无边框平面显示装置
CN205229616U (zh) * 2015-12-10 2016-05-1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5940A (zh) * 2016-12-06 2017-02-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模组、电视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65234A (ja) * 2000-03-22 2001-09-28 Toshiba Corp 平面表示装置
CN201562422U (zh) * 2009-12-01 2010-08-25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CN103235429A (zh) * 2013-05-07 2013-08-0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胶框
CN204101843U (zh) * 2014-09-28 2015-01-14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无边框平面显示装置
CN205229616U (zh) * 2015-12-10 2016-05-11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1156A (zh) * 2019-02-19 2019-06-04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固定结构及显示装置
WO2021081916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133320A (zh) * 2019-10-31 2021-07-16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133320B (zh) * 2019-10-31 2023-04-14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2038638B2 (en) 2019-10-31 2024-07-16 K-Tronics (Suzhou)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12379548A (zh) * 2020-11-27 2021-02-19 重庆翰博显示科技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小间距的led背光模组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27682A1 (zh)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3019A (zh) 胶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2929014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2237063B (zh) 显示装置
CN105223715B (zh) 显示装置
CN204479876U (zh) 一种外框和显示装置
CN10295615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317459A (zh) 支撑盖板、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6154615A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878029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frame unit thereof
CN206147209U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超窄边框结构
CN103631039B (zh) 一种一体式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01843U (zh) 无边框平面显示装置
WO2021103235A1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698390U (zh) 固定组件、红外触摸设备、交互式显示器及红外触摸系统
CN206003453U (zh)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CN102638664B (zh) 平板电视壳体及平板电视
EP3940452A1 (en) Support bracket,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840003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4914619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558707B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显示设备
WO2022127020A1 (zh) 显示屏壳体及显示屏
CN105588040A (zh) 一种基于量子点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5767924U (zh) 用于贴合的载具
CN206878973U (zh) 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
CN101886773A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