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965678A - 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5678A
CN108965678A CN201811027449.1A CN201811027449A CN108965678A CN 108965678 A CN108965678 A CN 108965678A CN 201811027449 A CN201811027449 A CN 201811027449A CN 108965678 A CN108965678 A CN 108965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imaging
view
field
re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274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伟其
王霞
罗琳
裘溯
郭宏
朱尤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8110274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5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5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5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022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for sensing the radiation of moving bod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2005/0077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G01J2005/106Arr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使用本发明能够消除大视场搜索与高分辨率成像的矛盾,实现目标空间信息获取及运动目标快速检测,增加目标探测/识别能力。本发明利用多组具有一定倾角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对目标进行成像,并形成视场部分重叠,将视场划分为多个子视场;重叠的探测器越多,则该区域分辨率越高;然后通过大视场拼接和高分辨图像处理构成类似仿人眼“大视场搜索、中心视场分辩”的视觉模式,实现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的基本功能,缓解大视场与高分辨率的矛盾;利用子孔径所形成的重叠视场形成视轴发散的多目立体视觉,可实现目标空间定位以及运动目标快速探测。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探测和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成像系统的成像方法、成像理论和分布模式,具体涉及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热成像是当前国内外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由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阵列(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IRFPA)相对硅基可见光CCD/CMOS探测器规模小得多,使得系统作用距离与成像视场的矛盾更为突出。多孔径成像技术是当前迅速发展的新型成像模式,可望解决或减缓传统单孔径热成像的诸多问题:1)大视场与高分辨率的矛盾;2)衍射限系统的小型化问题;3)单孔径成像未发挥光学并行处理;4)成像过程丢失景物三维信息问题;5)缺乏生物视觉对运动物体的自身检测、跟踪和判断能力。
人类与许多哺乳动物都具有堪称完美的“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但其成像视场分辨率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从中心到边缘像素迅速降低,保证了对大视场的搜索及对关注目标的高分辨凝视辨别,结合双目交汇视场更可获得近距离或运动目标的空间定位。而诸如蜜蜂、蜻蜓等昆虫的复眼则是另一类理想的小型化、多孔径和大视场的视觉系统,虽然由于复眼子孔径很小,使昆虫视力较差,且对环境照度要求较高,但其对运动目标却具有很高的探测灵敏度,对光的强度、波长(颜色)和偏振等也有较强的分辨力等智能特征。目前人造光电成像系统大多为单目系统,不仅有限的探测器阵列在视场内均匀分布,造成成像视场与分辨率的相互限制,而且单目视觉欠缺运动目标空间定位、快速跟踪等智能特征。
综上所述,如何利用仿生原理设计实现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有效地解决大成像视场与高分辨率的矛盾,利用多目信息的互补和丰富,提高运动目标空间定位、快速跟踪和识别,是一个值得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能够消除大视场搜索与高分辨率成像的矛盾,实现目标空间信息获取及运动目标快速检测,增加目标探测/识别能力。
本发明的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包括多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所述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有重叠;具有相同重叠视场的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其成像图像之间具有亚像素的位移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主要由红外物镜和IRFPA(红外焦平面阵列)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呈圆周均匀分布或阵列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相邻的2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重叠率为10%~90%之间。
进一步的,相邻的2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重叠率为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采用上述的仿生热成像装置进行成像;其中,重叠视场的成像由该重叠视场上的多个单孔径的红外成像通过高分辨图像处理方法获得。
进一步的,所述重叠视场利用多个单孔径的红外成像采用非规则微扫描成像方法获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目标空间定位方法,采用上述的仿生热成像装置进行定位;具体的,首先建立世界坐标系与各单孔径坐标系的转换模型,利用多个单孔径图像中空间目标像点的二维位置信息,联合确定出目标空间三维位置。
进一步的,根据空间目标坐标与其在各单孔径成像的像素二维坐标的方程组,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求解获得目标空间三维位置。
进一步的,根据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获取的目标信息,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目标定位算法,获得目标空间三维位置。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多组具有一定倾角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对目标进行成像,并形成视场部分重叠,将视场划分为多个子视场;重叠的探测器越多,则该区域分辨率越高;然后通过大视场拼接和高分辨图像处理构成类似仿人眼“大视场搜索、中心视场分辩”的视觉模式,实现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的基本功能,缓解大视场与高分辨率的矛盾。
利用子孔径所形成的重叠视场形成视轴发散的多目立体视觉,可实现目标空间定位以及运动目标快速探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4)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SOLIDWORKS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4)孔径红外复眼成像模式及其视场重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4)孔径空间分辨率的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4)孔径空间高/超分辨目标的实现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多(4)孔径空间目标运动时其图像在子眼图像中的运动对应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包括多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一般大于或等于4组;所述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主要由红外物镜和IRFPA(红外焦平面阵列)组成;所述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轴具有一定的倾斜,以形成视场部分重叠,从而构成类似仿生复眼的多孔径成像模式。根据视场重叠部分所对应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数量,可以将视场分为多个子视场,子视场上重叠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数量越多,则该子视场的分辨率越高;可以令所有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拥有共同的视场重叠部分,称该子视场为中心子视场,则该中心子视场的分辨率最高。相邻的2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重叠率可以为10%~90%之间,较佳的,可以选择50%左右。所有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可以呈圆周均匀分布,也可以呈阵列均匀分布。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信号送入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板进行大视场拼接成像,从而获取中心分辨率高于周边的大视场红外成像。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板将数字视频图像送到后端PC机上,进行目标三维定位及目标探测/识别等算法的处理,并显示和存储相关的图像信息,实现对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板的控制。
以4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阵列均匀分布,相邻2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在水平或(和)垂直方向有约50%的重叠视场为例,其组成如图1所示,其SOLIDWORKS布局示意图如图2所示,视场重叠区域如图3所示(图3中数字为视场重叠数),本发明的仿生热成像装置的整个视场被分为9个子视场,即:中心、上、下、左、右以及4个对角,各子视场各占1/9视场;其中,中心子视场为4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叠加,其分辨率最高;上、下、左、右子视场为2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叠加,其分辨率次之;4个对角子视场为单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分辨率最低。
其中,移动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安装支架,使得具有相同重叠区域的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在重叠区域的光学成像图像具有亚像素的位移偏差,从而使得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对目标场景的成像不仅存在视差,而且具有亚像素微位移;在进行多孔径光学扫描成像时,对于重叠区域,可以同时利用多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成像(本例中,中心子视场成像为4个,上下左右侧子视场成像为2个),以空间换时间,达到类似微扫描成像的效果,从而可以利用可控非规则未扫描成像技术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本例的4孔径成像中,由子孔径视场构成大视场成像;其中,中心子视场存在4孔径重叠,上下左右侧子视场存在2孔径重叠,可利用过采样亚像元和超分辨等高分辨图像处理方法获得超越探测器限的高分辨成像;角子视场为单孔径成像,扩大视场搜索范围;从而构成了类似人眼“中心高分辨成像+周边大视场搜索”的视觉模式,缓解大视场与高分辨率的矛盾;利用子孔径所形成的4个和2个重叠视场形成视轴发散的多目立体视觉,可实现目标空间定位以及运动目标快速探测。
随着红外物镜焦距或支架角度的变化,多孔径成像分辨率以及视场重叠率发生改变(如图4所示),即可通过改变分辨率实现目标的快速高精度探测。
4孔径成像的视场成像示意如图5所示,对于M×N的探测器,理论上4孔径重构图像可扩展为(3/2)M×(3/2)N像素规模。在中心子视场,通过高分辨处理,至少可获得M×N的图像;上下左右侧子视场则是一维高/超分辨处理,一维插值处理,获得M×N的图像;角子视场则可通过二维插值,获得M×N的图像,因此,系统可获得3M×3N的高(超)分辨成像。由于当装调完毕之后,对一定距离之外目标的成像在子孔径之间的微位移已稳定,通过事先多孔径成像系统的微位移标定,确定4孔径及2孔径之间的微位移量,这种方式属于可控非规则微扫描成像。
效果较好的,红外物镜参数为焦距19mm,F=1;红外IRFPA组件为浙江红相科技有限公司的非晶硅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组件TC790,其像元数为640*480,像元间距为17μm,响应波段为8~12um,NETD=60mK,帧频50Hz,其输出视频为CameraLink数字视频。
数字视频图像处理板采用以FPGA(型号Virtex-5)为核心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板,具有4路CameraLink数字视频输入,2路CameraLink数字视频输出。使用多孔径热成像组件支架,其中3个组件支架上连接二维微位移调控台,以控制红外物镜和红外IRFPA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移,构成视场部分重叠的多孔径热成像系统。
效果更好的,采用640×512的IRFPA探测器,100Hz采样频率,通过系统标定建立具有微位移的非规则采样点到均匀采样点的线性变换矩阵,进而在应用中能够使非规则微扫描的4帧低分辨图像接近均匀2×2微扫描过采样图像质量,实测分辨率可提高60%,构成了20Hz的1280×1024高分辨过采样图像。
基于4帧可控微扫描的低分辨图像重构出2×、3×和4×放大的超分辨图像,图像的放大和细节改善效果明显,即使4×放大图像也难以感觉到常规方法的马赛克效应。
本发明的多孔径成像中心子视场的4孔径场重叠具有较双目更好的立体视觉能力,可实现空间目标的探测与三维定位;侧面子视场具有双目立体视觉,具有大视场体视效果。
如图6,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构成视轴发散的立体视觉,发散角度可事先设计并标定,故可建立世界坐标系与各孔径坐标系的转换模型,利用多个孔径图像中空间目标像点的二维位置信息,快速联合确定出目标空间三维位置。
由于空间目标坐标与其在多孔径成像的像素二维坐标之间是非线性关系,可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此外,依据成像基本关系,也可研究类似人类判别过程的深度学习方法,根据子孔径IRFPA组件获取的子视场目标信息,建立深度学习网络,在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上进行各种目标运动的训练,建立深度学习网络参数;进而根据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视频中目标出现在不同子孔径视场中的位置信息完成对空间目标定位和运动目标的快速检测。
效果较好的,采用一种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目标定位算法,对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的图像获得了较好的空间点目标定位结果。
本发明能够实现大视场成像;获得超越探测器限的高分辨成像;形成视轴发散的多目立体视觉,可实现目标空间定位以及运动目标快速探测;增加目标探测/识别能力。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所述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有重叠;具有相同重叠视场的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其成像图像之间具有亚像素的位移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主要由红外物镜和IRFPA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呈圆周均匀分布或阵列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2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重叠率为10%~90%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2个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的视场重叠率为50%。
6.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仿生热成像装置进行成像;其中,重叠视场的成像由该重叠视场上的多个单孔径的红外成像通过高分辨图像处理方法获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视场利用多个单孔径的红外成像采用非规则微扫描成像方法获得。
8.一种目标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仿生热成像装置进行定位;具体的,首先建立世界坐标系与各单孔径坐标系的转换模型,利用多个单孔径图像中空间目标像点的二维位置信息,联合确定出目标空间三维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目标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空间目标坐标与其在各单孔径成像的像素二维坐标的方程组,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求解获得目标空间三维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目标空间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单孔径红外成像探测器组件获取的目标信息,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目标定位算法,获得目标空间三维位置。
CN201811027449.1A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Pending CN108965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7449.1A CN108965678A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7449.1A CN108965678A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5678A true CN108965678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75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7449.1A Pending CN108965678A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567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5625A (zh) * 2019-09-17 2019-12-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十”字型五孔径视场部分重叠仿生热成像系统
CN110595624A (zh) * 2019-09-17 2019-12-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十”字型四孔径视场部分重叠仿生热成像系统
CN110906883A (zh) * 2019-12-02 2020-03-24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融合多目视觉与合成孔径成像的高分辨率三维探测方法
CN114332162A (zh) * 2021-12-24 2022-04-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仿生曲面复眼的运动目标探测感知方法
CN114964376A (zh) * 2022-05-31 2022-08-30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学成像的多参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036A (zh) * 2013-12-17 2014-03-26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微面光纤面板的多视场仿生复眼微光成像系统
US20150042510A1 (en) * 2012-11-07 2015-02-12 Neva Ridge Technologies SAR Point Cloud Generation System
US20150281601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INVI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odular Packaging and Optical System for Multi-Aperture and Multi-Spectral Camera Core
CN105137432A (zh) * 2015-08-19 2015-12-0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正交图像配准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方法
CN105892082A (zh) * 2016-06-30 2016-08-24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渐变节距针孔阵列的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108351492A (zh) * 2015-08-19 2018-07-3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包括光学基板的多孔径成像设备
CN108463992A (zh) * 2016-01-13 2018-08-28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多孔径成像装置、成像系统及用于检测目标区域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42510A1 (en) * 2012-11-07 2015-02-12 Neva Ridge Technologies SAR Point Cloud Generation System
CN103676036A (zh) * 2013-12-17 2014-03-26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微面光纤面板的多视场仿生复眼微光成像系统
US20150281601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INVIS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odular Packaging and Optical System for Multi-Aperture and Multi-Spectral Camera Core
CN105137432A (zh) * 2015-08-19 2015-12-09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正交图像配准的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三维成像方法
CN108351492A (zh) * 2015-08-19 2018-07-31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包括光学基板的多孔径成像设备
CN108463992A (zh) * 2016-01-13 2018-08-28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多孔径成像装置、成像系统及用于检测目标区域的方法
CN105892082A (zh) * 2016-06-30 2016-08-24 成都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渐变节距针孔阵列的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杜仙: ""多孔径部分重叠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目标的三维定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月刊)》 *
袁影等: ""多孔径图像变分辨率大视场重构方法研究"", 《航空兵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5625A (zh) * 2019-09-17 2019-12-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十”字型五孔径视场部分重叠仿生热成像系统
CN110595624A (zh) * 2019-09-17 2019-12-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十”字型四孔径视场部分重叠仿生热成像系统
CN110906883A (zh) * 2019-12-02 2020-03-24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融合多目视觉与合成孔径成像的高分辨率三维探测方法
CN114332162A (zh) * 2021-12-24 2022-04-1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仿生曲面复眼的运动目标探测感知方法
CN114964376A (zh) * 2022-05-31 2022-08-30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学成像的多参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14964376B (zh) * 2022-05-31 2023-10-20 西安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分布式光学成像的多参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5678A (zh) 一种多孔径变空间分辨率仿生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KR100988872B1 (ko) 회전 대칭형의 광각 렌즈를 이용하여 복합 영상을 얻는 방법과 그 영상 시스템 및 하드웨어적으로 영상처리를 하는 이미지 센서
CN102439979B (zh) 数字成像系统,全光光学设备及图像数据处理方法
CN102944305B (zh) 一种快照式高通量的光谱成像方法和光谱成像仪
CN104181686B (zh) 基于fpm的光场显微方法
US8908054B1 (en) Optics apparatus for hands-free focus
JP6003578B2 (ja) 画像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09712232B (zh) 一种基于光场的物体表面轮廓三维成像方法
WO2010116367A1 (en) Continuous electronic zoom for an imag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imaging devices having different fixed fov
CN109164463B (zh) 一种多孔径视场部分重叠的偏振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CN111182191A (zh) 基于计算像差补偿的宽视场高分辨率摄像设备及方法
Cao et al. Structural design and image processing of a spherical artificial compound eye
JPWO201906526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交換レンズ
JP2020060763A (ja) イメージセンサ及びイメージ検出方法
CN101692447B (zh) 一种多ccd超大视场像面拼接光电系统
Chen et al. Bionic mosaic method of panoramic image based on compound eye of fly
CN109163809B (zh) 多孔径视场部分重叠的双波段热成像方法与装置
CN108805921B (zh) 图像获取系统及方法
CN207081880U (zh) 光学显微成像设备
CN110248095B (zh) 一种对焦装置、对焦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180160100A1 (en)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context and focus images
Ran et al. Artificial hawk-eye camera for foveated, tetrachromatic, and dynamic vision
JP6569769B2 (ja) 任意視点画像合成方法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CN108259723A (zh) 一种仿生光学成像系统
JP6168220B2 (ja)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生成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