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966244A -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6244A
CN108966244A CN201710358330.1A CN201710358330A CN108966244A CN 108966244 A CN108966244 A CN 108966244A CN 201710358330 A CN201710358330 A CN 201710358330A CN 108966244 A CN108966244 A CN 108966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s
failure
measurement
quality
ser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5833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慧娟
施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5833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662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66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624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布了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UE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UE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UE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本申请可在发生波束失败时快速并恰当的恢复波束并及时进行邻区测量,从而确保发生波束失败时无线链路能够正常通信。

Description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业务质量,提供优质的业务体验,同时又不消耗太多UE电量,UE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时才开启对邻区的测量。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Control)连接态的UE的测量为例,UE在满足一定条件才开启邻区测量。并且,在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中也存在类似机制。
5G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场景,会出现由于信道波动、意外的干扰中断和UE旋转等原因导致传输接收点(TRP(s),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s))和UE之间波束无法匹配或对准,即UE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波束(UE Rx beam)和TRP用于发送信号的发送波束(TRP Tx beam)之间无法匹配或对准,和/或UE用于发送信号的发送波束(UE Tx beam)和TRP用于接收信号的接收波束(TRP Rx beam)无法匹配或对准。其中,UE Rx beam和UE Txbeam在空间方向上可以是重叠的波束,也可以是分离的波束,取决于UE实现,同样,TRP Rxbeam和TRP Tx beam在空间方向上也可以是重叠的波束或者是分离的波束,取决于TRP实现。从UE角度,当波束无法匹配或对准时,即当TRP Tx beam和UE Rx beam无法匹配或对准时,会使UE所检测到的TRP Tx beam质量低于规定的某个门限值,即UE在服务小区接收的beam质量很差,此时,UE无法解码下行(DL,DownLink)信号或者UE解码下行信号的误码率超过预设门限,产生波束失败,如果频繁发生波束失败,会导致无线链路失败(RLF,RadioLink Failure)以至于无法进行正常的通信。
因此,当发生波束失败时,如何快速和恰当的恢复波束、及时进行邻区测量,以保证无线链路的正常通信,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提供了:
一种测量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UE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UE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其中,所述检测到波束失败,包括:检测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失败。
其中,所述检测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失败,包括: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均内低于预设门限;或者,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的波束质量均满足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或者,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解调的误块率BLER小于预设门限。
其中,所述判断波束恢复失败,包括以下之一:
未检测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波束恢复请求发送失败;
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
其中,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指UE检测到的、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接收波束。
其中,所述波束恢复请求由所述UE检测到波束失败后向基站发送,所述波束恢复请求中包含: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的信息和所述UE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为: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指示的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未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或者,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指示的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但解码失败。
其中,所述开启邻区测量之后,还包括:在判断波束恢复成功时,停止邻区测量。
其中,所述判断波束恢复成功,包括:在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接收到波束恢复响应,且解码成功;其中,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为在所述UE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之后由所述基站返回给所述UE的。
一种测量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用于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开启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其中,还包括:停止模块,用于在波束恢复成功时,停止邻区测量。
一种UE,包括:
存储有测量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测量程序以执行下述操作: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测量程序,所述测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测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检测到波束恢复失败时,即可开启邻区测量,如此,可在发生波束失败时快速并恰当的恢复波束并及时进行邻区测量,从而确保发生波束失败时无线链路能够正常通信。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以beamforming方式发送信号的示意图;
图2为LTE系统中测量的开启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的实施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的实施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的实施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测量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LTE系统中,连接态时UE一直进行服务小区的测量,实时地检测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当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变差时,可以及时通知基站,从而确保UE的业务质量。而对于服务小区之外邻区的测量,为了避免UE频繁测量邻区导致UE耗电量的增加,基站会为UE配置一个邻区测量开启门限(S-measure),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高于或等于S-measure时,表明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足够好,UE在服务小区的业务质量可以得到保证,此时不需要开启对邻区的测量,只有当服务小区的信号质量低于S-measure时,UE才开启对邻区的测量,目的在于及时测量到信号质量足够好的邻区并通知基站,让基站做出移动性管理判决,保证UE的正常通信质量。
频繁对邻区进行测量除了会导致UE耗电量增加之外,还可能造成UE在服务小区的业务传输将被迫中断。对于只有一套射频设备的UE来说,异频频点的邻区的测量,UE需要将射频中心频点切换到异频频点上才能进行异频邻区的测量,在对异频邻区测量的时间内,UE在服务小区的业务传输将被迫中断,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UE的通信质量。因此LTE系统中,基站在服务小区信号足够好时,一般不会为UE配置异频测量参数,只有当服务小区信号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基站才会为UE配置异频测量参数。
LTE系统中的连接态下,测量的具体过程是:基站将MeasConfig(测量配置)消息发送给UE,其中,该测量配置消息中包括Measurement objects(测量对象)、Reportingconfigurations(报告配置)、Measurement identities(测量标识)以及Other parameters(其他属性),测量标识将测量对象和报告配置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测量任务。测量对象包含了测量对象属性(如载频,邻区列表等),每个载频只会配置一个测量对象,报告配置包含了报告配置属性(如事件触发或周期上报,触发的事件定义(A1、A2…A5),上报次数等)。UE根据测量配置消息中的测量对象、报告配置去执行测量和评估,并根据测量结果生成测量报告上报给基站,基站根据UE上报的测量报告,进行切换判决或其他相关操作。UE开启网络侧配置的intra-frequency(同频),inter-frequency(异频)和inter-RAT(异系统)测量的前提是,S-measure(一个指定的RSRP的值)没有配置,或者配置了S-measure同时服务小区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经过层三的过滤后(称为S-Serving)比S-measure低。当前配置S-measure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测量和报告的频度。如果配置了S-measure,同时S-Serving一直高于S-measure,那么UE不开启网络侧配置的测量任务,如图1所示。
5G系统为了大幅提升用户吞吐量和系统容量,将使用比LTE更高的频率,而高频率具有高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穿透损耗等特点,为了保证在高频频率的覆盖性,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在5G系统将使用波束赋形(beamforming)技术,如图2所示为波束赋形的示例图,beamforming是发射端对数据先加权再发送,形成窄的发送波束,将能量对准目标用户,从而提高目标用户的解调信噪比,这对改善小区边缘用户吞吐率特别有效。通过beamforming技术可以获得足够的信号增益和覆盖。
在无线链路通信过程中,由于信道波动、意外的干扰中断和UE旋转等原因导致TRP(s)和UE之间波束无法匹配和对准。当用于UE和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波束,即服务波束无法匹配或对准时,即当前用于UE和基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服务TRP Tx beam”和“服务UE Rx beam”无法匹配或对准时,UE可能会检测到“服务TRP Tx beam”(本发明中后文简称为服务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内低于预设门限,或者UE检测到服务波束的PDCCH解调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小于预设门限,或者检测到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满足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则UE判断产生波束失败(Beam failure)。如果频繁发生波束失败,会导致无线链路的失败无法进行正常的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UE和基站之间通过空中接口通信,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基带处理设备,射频设备等,本发明中的TRP可以指基站,或者也可以指基站中的射频设备。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UE和TRP之间发生波束失败,其中波束失败是本发明为了便于理解的定义的一种名称,不排除可以使用UE和TRP之间的波束链接失败(beam linkfailure),UE和TRP之间的波束对链接失败(beam pair link failure)等名称,其中UE和TRP之间的波束链接或者波束对链接,在本发明中指UE通过UE Rx beam接收TRP Tx beam上数据传输的链接。
针对相关技术中发生波束失败时如何快速和恰当的恢复波束、及时进行邻区测量,以保证无线链路的正常通信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方案。本申请是针对波束失败的情况下UE侧的行为,包括如何尝试恢复操作,向高层上报信息以及高层开启测量的过程。
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一种测量方法,可包括:
步骤310,UE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UE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步骤320,UE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其中,所述检测到波束失败,包括:检测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失败。
本申请的上述测量方法,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检测到波束恢复失败时,即可开启邻区测量,如此,可在发生波束失败时快速并恰当的恢复波束并及时进行邻区测量,从而确保发生波束失败时无线链路能够正常通信。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失败,可以包括: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均内低于预设门限;或者,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的波束质量均满足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或者,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上PDCCH解调的BLER小于预设门限。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波束恢复失败,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未检测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波束恢复请求发送失败;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其中,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指UE检测到的、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接收波束。
其中,所述波束恢复请求由所述UE检测到波束失败后向基站发送,所述波束恢复请求中可以包含: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的信息和所述UE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可以为: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指示的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未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或者,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可以为: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指示的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但解码失败。
一种实现方式中,开启邻区测量之后,还可以包括:在判断波束恢复成功时,停止邻区测量。这里,所述判断波束恢复成功,包括:在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接收到波束恢复响应,且解码成功;其中,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为在所述UE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之后由所述基站返回给所述UE的。
实际应用中,上述开启邻区测量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之一:
1)检测到波束失败时,UE的物理层向UE的高层(如RRC层)上报波束失败的相关信息(如波束失败的指示),UE的高层接收到所述波束失败的相关信息后开启邻区测量。
2)检测到波束恢复失败时,UE的物理层向UE的高层(如RRC层)上报波束恢复失败的相关信息(例如,波束恢复超时信息,波束恢复失败信息等),UE的高层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失败的相关信息后开启邻区测量。
其中,所述开启邻区测量之后,还可以持续进行波束恢复操作,在波束恢复成功时可以停止邻区测量。实际应用中,上述停止邻区测量的过程可以包括:检测到波束恢复成功时,UE的物理层向UE的高层(如RRC层)上报波束恢复成功的相关信息(如波束恢复成功的信息,波束恢复成功指示等),UE的高层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成功的相关信息后停止邻区测量。
本申请中,当UE检测到波束失败时,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UE的物理层立即将波束失败的相关信息上报UE的高层(如,RRC层),高层开启邻区测量(这里,高层开启邻区测量,包括高层通知物理层开启邻区测量);二是,UE侧检测到波束失败时,检测候选可用接收波束,寻找可替代当前波束beam的波束并进行替换,即执行波束恢复过程,该过程通过UE的物理层触发,如果波束恢复失败可以上报高层,高层开启邻区测量(这里,高层开启邻区测量,包括高层通知物理层开启邻区测量),如果波束恢复成功,物理层直接使用新替换的beam继续数据的传输和接收。物理层通知高层,高层可停止邻区测量(这里,高层停止邻区测量,包括高层通知物理层停止邻区测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如图4所示,描述了用户设备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时直接向高层上报相关信息,高层开启邻区测量的过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0,UE检测到波束失败;
当UE在服务小区建立RRC连接,进入连接态后,如果服务小区仅为UE配置了一个服务波束,所述服务波束至少用于控制信道传输,当UE在所述服务波束上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Tx内低于预设门限Th,或者当UE在所述服务波束上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Th,即所述服务波束质量很差,此时,UE无法在该服务波束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的正常解调,或者说UE在该服务波束上进行PDCCH解调时的误块率(BLER)小于预设门限(比如10%),则认为波束失败;如果服务小区为UE配置了N个(N为大于1的整数)服务波束,所述N个服务波束至少用于控制信道传输,当UE检测到N个服务波束中的Y个服务波束(Y<=N)中,每个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Tx均内低于预设门限Th,或者当UE检测到N个服务波束中的Y个服务波束(Y<=N,为不小于1的整数)中,每个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均满足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Th,即UE在该Y个服务波束上无法进行PDCCH的正常解调,或者说UE在该Y个服务波束上进行PDCCH解调时的BLER小于预设门限(比如10%)则认为波束失败。
以上波束失败的检测和判断由UE内的物理层执行,即物理层检测到服务波束中的部分或者所有波束失败,则判断波束失败。
步骤420,UE的物理层向RRC层上报波束失败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具体指UE的物理层向UE的高层上报波束失败指示信息,这里高层具体指UE的RRC层。
步骤430,UE的RRC层收到所述波束失败的指示后,开启邻区测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如图5所示,描述了UE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时,在其物理层规定的时间T内进行恢复的操作,T超时仍恢复不成功则向高层上报关于波束的信息,高层开启邻区测量的过程。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0,UE检测到波束失败;
当UE在服务小区建立RRC连接,进入连接态后如果服务小区仅为UE配置了一个服务波束,所述服务波束至少用于控制信道传输,当UE在所述服务波束上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Tx内低于预设门限Th,或者当UE在所述服务波束上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Th,即所述服务波束质量很差,此时,UE无法在该服务波束上进行PDCCH的正常解调,或者说UE在该服务波束上进行PDCCH解调时的BLER小于预设门限(比如10%),则认为波束失败;如果服务小区为UE配置了N个(N>1)服务波束,所述N个服务波束至少用于控制信道传输,当UE检测到N个服务波束中的Y个服务波束(Y<=N)中,每个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Tx均内低于预设门限Th,或者当UE检测到N个服务波束中的Y个服务波束(Y<=N)中,每个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均满足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Th,即UE在该Y个服务波束上无法进行PDCCH的正常解调,或者说UE在该Y个服务波束上进行PDCCH解调时的BLER小于预设门限(比如10%)则认为波束失败。
以上波束失败的检测和判断由UE内的物理层执行,即物理层检测到服务波束中的部分或者所有波束失败,则判断波束失败。
步骤520,UE的物理层开启定时器,执行波束恢复操作;
所述波束恢复操作可以包括:在定时器规定的时间T内UE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
UE的物理层检测到波束失败后,搜索候选可用接收波束,若搜索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则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本实施例中,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是指UE检测到的、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接收波束,也就是说,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指UE所检测到的,基站的发送波束Tx beam的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预设门限。
具体的,波束恢复请求可以在上行发送波束上发送,具体可以在上行发送波束上的以下信道之一上发送: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需要说明的是,为描述方便,本文中为发送所述波束恢复请求而设计的上行信道简称为波束恢复请求信道。
基站可以在以上信道上配置特定的用于发送所述波束恢复请求的时频域资源,本实施例假设UE在波束恢复请求信道上发送所述波束恢复请求。基站或者说基站的TRP使用beam sweeping(波束扫描)在所有上行发送波束上的所述波束恢复请求信道上扫描接收波束恢复请求。所述波束恢复请求中包含UE检测到的候选可用接收波束的信息、以及UE的标识信息。
若UE成功检测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并且UE成功将波束恢复请求发送给基站,也即基站成功接收到UE发送的波束恢复请求,基站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中指示的UE的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发送波束恢复响应。若UE成功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则波束恢复成功。
步骤530,若直到物理层规定的时间T超时,波束恢复未成功,物理层判断波束恢复失败。
具体的,波束恢复失败可以是以下原因之一:
UE未检测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波束恢复请求发送失败;
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
其中,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可以包括:1)未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2)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但解码失败。
步骤540,UE的物理层向UE的RRC层发送波束恢复超时信息,或波束恢复失败信息。
步骤550,RRC层收到所述波束恢复超时信息或波束恢复失败信息后,开启邻区测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如图6所示,描述了UE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时,在物理层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恢复的操作,当操作成功时向高层上报相关信息,高层关闭邻区测量的过程。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610,UE检测到波束失败;
当UE在服务小区建立RRC连接,进入连接态后,服务小区仅为UE配置了一个服务波束,所述服务波束至少用于控制信道传输,当UE在所述服务波束上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Tx内低于预设门限Th,或者当UE在所述服务波束上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Th,即所述服务波束质量很差,此时,UE无法在该服务波束上进行PDCCH的正常解调,或者说UE在该服务波束上进行PDCCH解调时的BLER小于预设门限(比如10%),则认为波束失败。
当UE在服务小区建立RRC连接,进入连接态后,服务小区为UE配置了N个(N>1)服务波束,所述N个服务波束至少用于控制信道传输,当UE检测到N个服务波束中的Y个服务波束(Y<=N)中,每个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Tx均内低于预设门限Th,或者当UE检测到N个服务波束中的Y个服务波束(Y<=N)中,每个服务波束的波束质量均满足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Th,即UE在该Y个服务波束上无法进行PDCCH的正常解调,或者说UE在该Y个服务波束上进行PDCCH解调时的BLER小于预设门限(比如10%)则认为波束失败。
以上波束失败的检测和判断由UE内的物理层执行,即物理层检测到服务波束中的部分或者所有波束失败,则判断波束失败。
步骤620,UE的物理层开启定时器,执行波束恢复操作;
所述波束恢复操作可以包括:在定时器规定的时间T内,UE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
具体的,UE的物理层检测到波束失败后,搜索候选可用接收波束,若搜索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则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本实施例中,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指UE所检测到的,基站的Tx beam的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预设门限。
同样的,波束恢复请求可以在实施例二所述的三种信道中的其中之一上发送。若UE成功检测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并且UE成功将波束恢复请求发送给基站,也即基站成功接收到UE发送的波束恢复请求,基站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中指示的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发送波束恢复响应。若UE成功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则波束恢复成功。
步骤630,在物理层规定的时间T内,波束恢复成功。
步骤640,UE的物理层向UE的RRC发送波束恢复成功的信息。
步骤650,UE的RRC收到该波束恢复成功的信息后,停止邻区测量。
如图7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71,用于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用于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开启模块72,用于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其中,所述检测到波束失败,包括:检测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失败。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失败,可以包括: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均内低于预设门限;或者,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的波束质量均满足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或者,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解调的误块率BLER小于预设门限。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波束恢复失败,可以包括以下之一:未检测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波束恢复请求发送失败;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其中,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指UE检测到的、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接收波束。
这里,所述波束恢复请求可以在检测到波束失败后向基站发送,所述波束恢复请求中包含: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的信息和所述UE的标识信息。
这里,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可以包括:1)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指示的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未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所述波束恢复响应;2)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指示的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未接收到来自基站的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但解码失败。
本实施例中,上述测量装置还可包括:停止模块73,用于在判断波束恢复成功时,停止邻区测量。其中,所述判断波束恢复成功,可以是:在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接收到波束恢复响应,且解码成功。这里,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为所述UE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之后由所述基站返回给所述UE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测量装置可实现本申请上述方法及实施例的细节,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中,上述测量装置中检测模块71、开启模块72、停止模块73分别可以是软件、硬件或两者的结合。在使用时,可以将上述测量装置设置于UE来实现其功能。或者,上述测量装置可以是UE,检测模块71、开启模块72、停止模块73分别可以通过UE中处理器执行相应测量程序来实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UE,包括:
存储有测量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测量程序以执行下述操作: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UE可实现本申请上述方法及实施例的细节,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测量程序,所述测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测量方法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步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例如处理器)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集成电路来实现其相应功能,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来实现其相应功能。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UE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UE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到波束失败,包括:检测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失败,包括:
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的波束质量在预设持续时间均内低于预设门限;或者,
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的波束质量均满足连续m次检测结果小于预设门限;或者,
检测到所述服务波束中部分波束或所有波束上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解调的误块率BLER小于预设门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波束恢复失败,包括以下之一:
未检测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波束恢复请求发送失败;
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
其中,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指UE检测到的、接收信号质量超过预设门限的接收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束恢复请求由所述UE检测到波束失败后向基站发送,所述波束恢复请求中包含: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的信息和所述UE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接收失败为: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指示的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未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或者,
在所述波束恢复请求指示的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接收到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但解码失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启邻区测量之后,还包括:在判断波束恢复成功时,停止邻区测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波束恢复成功,包括:在所述候选可用接收波束上接收到波束恢复响应,且解码成功;
其中,所述波束恢复响应为在所述UE向基站发送波束恢复请求之后由所述基站返回给所述UE的。
9.一种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用于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
开启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停止模块,用于在波束恢复成功时,停止邻区测量。
11.一种UE,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有测量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测量程序以执行下述操作:检测服务波束质量,或者检测服务波束质量和候选可用接收波束;在检测到波束失败或者判断波束恢复失败时,开启邻区测量。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测量程序,所述测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测量方法的步骤。
CN201710358330.1A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089662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8330.1A CN108966244A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58330.1A CN108966244A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6244A true CN108966244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62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58330.1A Withdrawn CN108966244A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624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556A (zh) * 2019-11-29 2020-04-1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下行解析率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20151640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波束失败恢复响应的发送方法、监测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1614447A (zh) * 2019-04-01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状态指示上报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253703A1 (zh) * 2019-06-18 2020-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检测的方法以及波束检测装置
WO2021204120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04828A (zh) * 2021-07-09 2023-0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Cn) 波束发送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4207962A1 (zh) * 2023-04-06 2024-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911A (zh) * 2012-03-27 2014-12-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波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192401A1 (en) * 2014-12-29 2016-06-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6576265A (zh) * 2014-07-31 2017-04-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基于波束形成的系统中测量和报告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5859A (zh) * 2014-11-26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波束成形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911A (zh) * 2012-03-27 2014-12-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波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76265A (zh) * 2014-07-31 2017-04-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基于波束形成的系统中测量和报告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05859A (zh) * 2014-11-26 2017-08-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使用波束成形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60192401A1 (en) * 2014-12-29 2016-06-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DIGITAL INC.: "Remaining Issues on Beam Recovery for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8336》 *
NTT DOCOMO INC.: "Further views on mechanism to recover from beam failure",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BIS R1-1705719》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51640A1 (zh) * 2019-01-24 2020-07-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波束失败恢复响应的发送方法、监测方法、基站及终端
TWI748332B (zh) * 2019-01-24 2021-12-01 大陸商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波束失敗恢復回應的發送方法、監測方法、基地台及終端
US12362812B2 (en) 2019-01-24 2025-07-15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Beam failure recovery respons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monitor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11614447A (zh) * 2019-04-01 2020-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状态指示上报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614447B (zh) * 2019-04-01 2021-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状态指示上报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253703A1 (zh) * 2019-06-18 2020-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检测的方法以及波束检测装置
CN111031556A (zh) * 2019-11-29 2020-04-17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的基站下行解析率获取方法及装置
WO2021204120A1 (zh) * 2020-04-09 2021-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04828A (zh) * 2021-07-09 2023-0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Cn) 波束发送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4207962A1 (zh) * 2023-04-06 2024-10-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测量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3264B (zh) 随机接入指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966244A (zh) 一种测量方法、测量装置、ue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661510B2 (en) Failure event report extension for inter-RAT radio link failure
US10257723B2 (en) Radio link failure report extension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167447B2 (en) Failure event report for initial connection setup failure
US1143882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ling beam blocka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41986B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porting handover scenario judgement parameter and base station for handover scenario judgement
US889716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CN102972066B (zh) 用于恢复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的检测
CN102365887B (zh) 增强的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服务小区更改流程
US10425874B2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link failur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70251512A1 (en) Configured condition fo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
US974332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mobility parameter
CN113273099B (zh) 波束成形无线通信中的波束恢复技术
US201602056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Pre-handover, UE and Cell
WO2012071704A1 (zh) 报告无线链路失败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基站
CN104956731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针对具有小小区服务区域的小区控制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00335B (zh) 一种处理无线链路错误的方法及装置
EP3691321B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signal quality,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CN117643104A (zh) 用于辅助小区组的数据收集增强
US20200084806A1 (en) SUL Failure Handling
CN103581945A (zh) 测量配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202310A1 (en) Radio link monitoring for multi-beam communications
US20250159575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JP7416778B2 (ja) 無線測定収集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