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42846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42846B CN109842846B CN201710907983.0A CN201710907983A CN109842846B CN 109842846 B CN109842846 B CN 109842846B CN 201710907983 A CN201710907983 A CN 201710907983A CN 109842846 B CN109842846 B CN 10984284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information
- downlink control
- feedback
- terminal
- pusch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2519 Poor quality sleep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57—Implicit acknowledgement of correct or incorrect reception, e.g. with a moving window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6—Allocation utility-bas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llocation of payload; Allocation of data channels, e.g. PDSCH or PUSC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7—Timing of allocation when data requirements ch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PUSCH传输导致的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浪费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机器类型通信(简称MTC)系统支持重复传输。在消息3或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USCH)传输期间,基站不发送与消息3或PUSCH对应的任何反馈;相应的,终端也不接收与消息3或PUSCH对应的反馈;其中,消息3是在随机接入期间终端发送给基站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基站提前解码消息3或PUSCH 数据,终端也无法提前结束消息3或PUSCH传输;最终,这导致了不必要的上行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的损耗。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PUSCH传输导致的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浪费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期间,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当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终止传输所述上行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基站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终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期间,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终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终止传输所述上行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基站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
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通过本发明,当基站提前解码PUSCH或消息3数据时,终端能够提前结束PUSCH传输或消息3传输,避免了不必要的上行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的损耗,解决了相关技术中PUSCH或消息3传输导致的上行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浪费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四;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五;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六;
图7是本示例的在PUSCH传输期间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一;
图8是本示例的在PUSCH传输期间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二;
图9是本示例的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一;
图10是本示例的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二;
图11是本示例的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三;
图12是本示例的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传输ACK反馈示意图四;
图13是本示例的在PUSCH传输期间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架构包括:基站、终端,其中,基站与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
步骤S104,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通过上述步骤,当基站提前解码PUSCH数据时,终端能够提前结束 PUSCH传输,避免了不必要的上行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的损耗,解决了相关技术中PUSCH传输导致的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浪费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第一操作包括:进入非连续接收关闭DRX_OFF (Discontinuousreception_OFF)状态或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在PUSCH传输期间,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三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二操作。
可选地,在第一操作是进入DRX_OFF状态时,第二操作是释放RRC 连接,在第一操作是释放RRC连接时,第二操作是进入DRX_OFF状态。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S11,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接收下行数据;
S12,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执行第一操作。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S21,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接收下行数据;
S22,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三反馈时,执行第二操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释放RRC连接包括:向基站发送用于确认RRC 连接释放的反馈后进入空闲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进入DRX_OFF状态是指处于连接状态的终端进入睡眠或浅睡眠状态;此时,终端不再监控搜索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一个PUSCH传输可以被分成多段并且相邻的PUSCH段之间存在固定间隙;在这种情况下,相邻PUSCH段之间的间隙也被视为PUSCH传输期间。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在PUSCH传输期间,发送下行数据;其中,当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用于指示终端终止PUSCH传输;当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用于指示终端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可选的,第一操作包括:进入DRX_OFF状态或释放RRC连接。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在PUSCH传输期间,当下行数据是第三反馈时,用于指示终端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二操作。
本实施例还包括另外一个场景,方法还包括:
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发送下行数据;其中,当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用于指示终端执行第一操作。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发送下行数据;其中,当下行数据是第三反馈时,用于指示终端执行第二操作。
可选的,第一操作是进入DRX_OFF状态时,第二操作是释放RRC 连接,第一操作是释放RRC连接时,第二操作是进入DRX_OFF状态。
可选的,在指示终端释放RRC连接后,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用于确认RRC连接释放的反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三,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在终端传输上行数据期间,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用于指示终端终止传输上行数据。
可选的,下行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在下行数据为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上行数据为消息3;在下行数据为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上行数据为消息1。
可选的,在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之前,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终端具备在上行数据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的能力:通过上行数据中的字段确定;通过RRC消息中的字段确定;通过上行数据所使用的序列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四,如图4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期间,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步骤S404,当接收到下行数据后终止传输上行数据。
可选的,下行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在下行数据为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上行数据为消息3;在下行数据为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上行数据为消息1。
可选的,在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之前,通过以下方式之一向基站报告终端具备在上行数据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的能力:通过上行数据中的字段向基站报告;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的字段向基站报告;通过上行数据所使用的序列向基站报告。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五,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基站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如果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的数量Y大于第一搜索空间的数量X,拒绝在位于PUSCH 传输结束后的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 Y和X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最大PUSCH传输时间为预先配置。
可选的,如果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二搜索空间的数量 Y大于第一搜索空间的数量X,拒绝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Y和X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如果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大于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当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仅在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上检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一个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P小于一个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Q,其中,Y,X,W和Q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基站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反馈(信息)包括对应PUSCH 的ACK反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六,如图6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基站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可选的,如果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的数量Y大于第一搜索空间的数量X,拒绝在位于 PUSCH传输结束之后的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Y和X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最大PUSCH传输时间为预先配置。
可选的,如果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二搜索空间的数量 Y大于第一搜索空间的数量X,拒绝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Y和X均为正整数。
可选的,如果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大于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当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仅在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一个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P小于一个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Q,其中,Y,X,W和Q均为正整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 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终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 PUSCH传输期间,发送下行数据;其中,当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用于指示终端终止PUSCH传输;当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用于指示终端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在终端传输上行数据期间,向终端发送下行数据;下行数据用于指示终端终止传输上行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在发送上行数据期间,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终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下行数据后终止传输所述上行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基站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并拒绝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基站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用于结合具体的应用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如下
方案1:
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接收第一反馈和第二反馈;
第一反馈用于终止PUSCH传输,第二反馈用于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对应其它实施例中的进入DRX_OFF状态)或释放RRC连接。
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终端接收第二反馈;
其中,第二反馈用于执行所述第一操作。
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还接收第三反馈;
其中,第三反馈用于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二操作;
其中,当第一操作是终止搜索空间监控时,第二操作是释放RRC连接;当第一操作是释放RRC连接时,第二操作是终止搜索空间监控。
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终端还接收第三反馈;
其中,第三反馈用于执行第二操作。
通过本方案,当基站提前解码PUSCH数据时,终端能够提前结束 PUSCH传输,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上行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的损耗;并且当要求终端同时执行终止PUSCH传输和搜索空间监控或者同时执行终止PUSCH传输和释放RRC连接时,基站只需要向终端发送一次反馈,从而减少了反馈开销。
本方案包括如下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1
在PUSCH传输期间,基站成功解码PUSCH数据。
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即进入 DRX OFF或睡眠状态),在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终止终端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和终止终端在PUSCH 传输结束后进行搜索空间监控;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释放RRC连接(即进入空闲状态),在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承载第三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终止终端当前进行的PUSCH传输和在PUSCH传输结束后释放RRC连接;如果基站不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和释放RRC连接,在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仅用于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终端在搜索空间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如果接收到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如果接收到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并在PUSCH传输结束后停止监控搜索空间;如果接收到承载第三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终止当前进行的PUSCH传输并在PUSCH传输结束后释放RRC连接。
第一应用示例:
基站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并指示PUSCH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PUSCH传输,上述1024次重复可视为是PUSCH 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在至多3个搜索空间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直到接收到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上述3个搜索空间分别开始于第 257、513和769次重复的开始。如果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选择上述3个搜索空间之一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基站在第 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在第 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在第 769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3个搜索空间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之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基站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第2个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第二反馈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并在PUSCH传输结束后不再监控搜索空间(即进入DRX OFF或睡眠状态)。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之后释放RRC连接,基站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第三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第2个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第三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并在PUSCH传输结束后释放RRC连接(即进入空闲状态)。如果基站不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和释放RRC连接,基站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但是在PUSCH传输结束之后继续监控搜索空间(即继续保持唤醒状态)。
第二应用示例:
基站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并指示PUSCH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PUSCH传输,上述1024次重复可视为是PUSCH 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本示例中,采用1024次重复的PUSCH传输被分为4段;每一段包括256次重复;相邻的两段之间存在固定长度的间隙。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可以在至多3个搜索空间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直到接收到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1个搜索空间位于第1段和第2段PUSCH 传输间的间隙,第2个搜索空间位于第2段和第3段PUSCH传输间的间隙,第3个搜索空间位于第3段和第4段PUSCH传输间的间隙。如果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选择上述3个搜索空间之一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2段PUSCH传输开始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2 段PUSCH传输结束后和在第3段PUSCH传输开始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在第3段 PUSCH结束后和在第4段PUSCH传输开始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3个搜索空间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段PUSCH传输结束后和在第3段PUSCH 传输开始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基站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第二反馈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第2个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第二反馈下行控制信息后,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并在PUSCH传输结束后不再监控搜索空间(即进入DRX OFF或睡眠状态)。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在 PUSCH传输结束后释放RRC连接,基站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第三反馈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第2个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第三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后,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并在PUSCH传输结束后释放RRC连接(即进入空闲状态)。如果基站不希望终端在 PUSCH传输结束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和释放RRC连接,基站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后,终止当前进行的PUSCH 传输但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继续监控搜索空间(即保持唤醒状态)。
实施方式1-2
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停止搜索空间的监控,基站在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终止终端进行搜索空间监控;如果基站希望终端释放RRC连接(即进入空闲状态),基站在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承载第三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释放终端的RRC连接。终端在搜索空间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如果接收到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停止监控搜索空间;如果接收到承载第三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释放RRC连接。
实施方式1-3
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在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终止终端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和终止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进行搜索空间监控;如果基站不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在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仅用于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相应的,终端在搜索空间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如果接收到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如果接收到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 PUSCH传输并在PUSCH传输结束后停止监控搜索空间。
具体应用示例:
基站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并指示PUSCH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PUSCH传输,上述1024次重复可视为是PUSCH 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在至多3个搜索空间接收下行控制信息,直到接收到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上述3个搜索空间分别开始于第 257、513和769次重复的开始。如果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选择上述3个搜索空间之一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基站在第 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在第 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在第 769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3个搜索空间发送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之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基站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第2个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第二反馈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并在PUSCH传输结束后不再监控搜索空间。如果基站不希望终端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终止搜索空间监控,基站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第一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正在进行的PUSCH传输,但是在PUSCH传输结束后继续监控搜索空间,即继续保持唤醒状态。
实施方式1-4
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如果基站希望终端停止搜索空间的监控,基站在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用于终止终端进行搜索空间监控。终端在搜索空间上接收下行控制信息;如果接收到承载第二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停止监控搜索空间。
实施方式1-5
传输反馈的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
通过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
通过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
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为不同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以MTC系统为例,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和6-0B,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是控制信息格式6-1A和6-1B;以窄带物联网(简称NB-IoT)系统为例,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是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0,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是控制信息格式N1。或者,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是用于传输上行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是用于传输下行调度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另外,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和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可是专用于指示反馈的字段或者是已有的字段(利用未使用的状态指示反馈)。
当存在三种反馈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区分第一反馈、第二反馈和第三反馈:
方式一、
通过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二反馈,
通过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三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或“00011111”表示第二反馈(其中“00010101”或“0001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或“1111”或“11xx”表示第二反馈(其中“1011”或“1111”或“11xx”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或“00011111”表示第三反馈,控制信息格式6-1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或“1111”或“11xx”表示第三反馈。再以NB-IoT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0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或“1111”表示第二反馈(其中“1110”或“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1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或“1111”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1xx”表示4 比特中的2个高比特位取值为“11”。
方式二、
通过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二反馈和第三反馈;
其中,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一取值表示第二反馈,以及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二取值表示第三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00010110”表示第三反馈(其中“00010110”和“00010110”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1100”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011”和“1100”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以 NB-IoT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0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1111”表示第三(其中“1110”和“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
方式三、
通过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
通过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二反馈和第三反馈;
其中,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一取值表示第二反馈,以及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二取值表示第三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00010110”表示第三反馈(其中“00010110”和“00010110”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1100”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011”和“1100”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以 NB-IoT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1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1111”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110”和“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
方式四、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
通过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二反馈和第三反馈;其中,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一取值表示第二反馈,以及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二取值表示第三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或“00011111”表示第一反馈(其中“00010101”或“0001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或“1111”或“11xx”表示第一反馈(其中“1011”或“1111”或“11xx”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00010110”表示第三反馈(“00010110”和“00010110”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1100”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011”和“1100”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再以NB-IoT 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0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或“1111”表示第一反馈(其中“1110”或“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1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表示第二反馈以及取值为“1111”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110”和“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
方式五、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和第二反馈,
通过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三反馈;其中,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一取值表示第一反馈,以及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二取值表示第二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表示第一反馈以及取值为“00010110”表示第二反馈(“00010110”和“00010110”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B 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表示第一反馈以及取值为“1100”表示第二反馈(其中“1011”和“1100”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或“00011111”表示第三反馈(其中“00010101”或“0001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或“1111”或“11xx”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011”或“1111”或“11xx”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再以NB-IoT 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0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表示第一反馈以及取值为“1111”表示第二反馈(其中“1110”和“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1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或“1111”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110”或“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
方式六、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第二反馈和第三反馈;其中,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一取值表示第一反馈,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二取值表示第二反馈,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三取值表示第三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00010101”表示第一反馈,取值“00010110”表示第二反馈,取值“00010111”表示第三反馈(“00010110”、“00010110”和“00010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格式6-0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表示第一反馈,取值为“1100”表示第二反馈,取值为“1101”表示第三反馈(其中“1011”、“1100”和“110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
当存在两种反馈时,采用以下方式之一区分第一反馈和第二反馈:
方式一、
通过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二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或“00011111”表示第二反馈(其中“00010101”或“0001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或“1111”或“11xx”表示第二反馈(其中“1011”或“1111”或“11xx”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再以NB-IoT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0 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或“1111”表示第二反馈(其中“1110”或“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其中“11xx”表示4比特中的2个高比特位取值为“11”。
方式二、
通过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
通过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二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或“00011111”表示第二反馈,控制信息格式6-1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或“1111”或“11xx”表示第二反馈。再以NB-IoT系统为例,公有下行控制信息中指定比特取值为“1”表示第一反馈;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1 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或“1111”表示第二反馈。
方式三、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
通过第二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二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或“00011111”表示第一反馈(其中“00010101”或“0001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或“1111”或“11xx”表示第一反馈(其中“1011”或“1111”或“11xx”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1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或“00011111”表示第二反馈,控制信息格式6-1B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或“1111”或“11xx”表示第二反馈。再以NB-IoT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0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或“1111”表示第一反馈(其中“1110”或“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1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或“1111”表示第二反馈。其中“11xx”表示4比特中的2个高比特位取值为“11”。
方式四、
通过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第一反馈和第二反馈;
其中,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一取值表示第一反馈,以及第一终端专有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为第二取值表示第二反馈;
例如以具有10MHz系统带宽且终端传输带宽为1.4MHz的MTC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A中“资源分配”字段取值为“00010101”表示第一反馈以及取值为“00010110”表示第二反馈(其中“00010110”和“00010110”是没有用于指示资源分配的状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6-0B 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011”表示第一反馈以及取值为“1100”表示第二反馈(其中“1011”和“1100”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以NB-IoT系统为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N0中“调制编码方案”字段取值为“1110”表示第一反馈以及取值为“1111”表示第二(其中“1110”和“1111”是没有用于指示调制编码方案的状态)。
方案2:
利用下行数据的传输终止上行数据的传输;
当下行数据为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上行数据为消息3;
当下行数据为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时,上行数据为消息1。
通过本方案,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当基站提前成功解码消息3或消息 1时,终端能够提前结束消息3或消息1传输,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上行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的损耗。
本方案包括如下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2-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消息3传输期间:基站成功解码消息3后向终端发送用于调度消息4下行控制信息。终端接收用于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当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时,提前结束消息3传输。
第一应用示例:
在本示例中,终端通过消息3中的字段向基站报告终端支持“在消息 3传输期间接收用于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功能。基站调度终端进行消息3传输并指示消息3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消息3传输,所以该1024次重复可以视为是消息3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可以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消息3传输期间,终端在至多3个搜索空间接收用于调度消息4 的下行控制信息,直到接收到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上述3个搜索空间分别开始于第257、513和769次重复的开始。如果基站成功解码消息3并且通过消息3中的字段确定终端支持“在消息3传输期间接收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功能,基站选择上述3个搜索空间之一发送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前成功解码消息3,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发送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之后和在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消息 3,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 513次重复开始时刻之后和在第769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消息3,在第3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调度消息4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消息3并且通过消息3中的字段确定终端支持“在消息3传输期间接收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功能,基站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发送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接收到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消息3传输。
第二应用示例:
在本示例中,终端完成初始随机接入后通过RRC消息中的字段向基站报告终端支持“在消息3传输期间接收用于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功能。基站通过来自终端的RRC消息确定终端支持上述功能后,通过 RRC消息配置第一载波的位置给终端;相应的,终端通过来自基站RRC 消息确定第一载波的位置,并在后续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在第一载波上发送消息3。然后,基站调度终端进行消息3传输并指示消息3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终端在第一载波上发送消息3。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消息3的传输,该1024次重复可视为是消息3的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其中,一次重复可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消息3传输期间,终端在至多3个搜索空间接收用于调度消息4 的下行控制信息,直到接收到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上述3个搜索空间分别开始于第257、513和769次重复的开始。如果基站成功解码消息3,基站选择上述3个搜索空间之一发送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前成功解码消息3,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发送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之后和在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消息3,在第2个搜索空间上发送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之后和在第769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消息3,在第3个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调度消息4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消息3。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发送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1个搜索空间上接收到调度消息4的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消息3传输。
实施方式2-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消息1传输期间:基站成功检测消息1后向终端发送用于调度消息2下行控制信息;终端接收用于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当接收到该下行控制信息时,提前结束消息1传输。
第一应用示例:
在本示例中,终端通过消息1使用的序列向基站报告终端支持“在消息1传输期间接收用于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功能。终端按照重复传输次数128进行消息1传输;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消息1传输,该 128次重复可视为是消息1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消息1传输期间,终端在1个搜索空间接收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该搜索空间开始于第64次消息1重复的开始。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64次消息1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检测消息1并且通过消息1使用的序列确定终端支持“在消息1传输期间接收调度消息2下行控制信息”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在搜索空间上发送调度消息2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该搜索空间上接收到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子帧结束前终止消息1传输。
第二应用示例:
在本示例中,终端完成初始随机接入后通过RRC消息中的字段向基站报告终端支持“在消息1传输期间接收用于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功能。基站通过来自终端的RRC消息确定终端支持上述功能后,通过 RRC消息配置第一载波的位置给终端;终端通过来自基站RRC消息确定第一载波位置,并在后续随机接入过程中在第一载波上发送消息1。
在本示例中,终端按照重复传输次数128在第一载波上进行消息1 传输;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消息1传输,该128次重复可视为是消息1 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在消息1传输期间,终端在1个搜索空间接收调度消息2下行控制信息;该搜索空间开始于第64次消息1重复开始时刻。基站在第64次消息1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检测消息1;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在搜索空间上发送调度消息2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该搜索空间上接收到调度消息2的下行控制信息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进行的消息1传输。
方案3:
方法一:
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如果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位于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终端放弃在位于PUSCH传输结束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方法二: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如果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终端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方法三: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P小于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Q;如果终端监控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当终端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所述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上检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反馈包括对应PUSCH的ACK反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搜索空间总是按照固定周期出现(不依赖于是否存在PUSCH传输);基站通过RRC连接建立消息给终端配置第一搜索空间的周期。第二搜索空间只出现在PUSCH传输期间或者只出现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目的是传输包括反馈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搜索空间的时域位置通过以下方式之一确定:采用预定义的时域位置(例如第二搜索空间开始于第R/4+1次、第R/2+1次和第3R/4+1 次PUSCH重复的开始时刻,其中R表示PUSCH重复传输次数),或者通过RRC消息配置,或者通过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字段指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是在第一搜索空间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是在第二搜索空间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
本方案通过使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反馈,从而当基站提前解码 PUSCH数据时,终端能够提前结束PUSCH传输,避免了不必要的上行资源和终端发送功率的损耗;并且该方法没有增加总的盲检测次数,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终端接收功率的损耗。
实施方式3-1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PUSCH传输期间:
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用于承载ACK反馈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如果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位于从 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终端放弃在位于PUSCH传输结束时刻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基站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用于承载ACK反馈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其中,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如果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位于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基站放弃在位于PUSCH传输结束时刻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具体应用示例:
图7是本示例的在PUSCH传输期间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一;其中,使用虚线框格的搜索空间表示终端没有进行监控的搜索空间。
在PUSCH传输之前,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基站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并指示PUSCH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PUSCH传输,上述1024次重复可视为是PUSCH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PUSCH传输期间,基站在第二搜索空间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终端在至多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直到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述3个第二搜索空间分别开始于第257、513和769次重复的开始时刻。
如果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选择上述3个第二搜索空间之一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1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反馈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是1个。如果基站在第257 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是2个,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769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是3个,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进行的PUSCH传输。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放弃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为1个,位于前2个第二搜索空间之间。
在PUSCH传输之后,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 传输结束,如果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位于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终端放弃在位于 PUSCH传输结束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基站放弃在位于PUSCH传输结束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2)大于位于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1);基站放弃在 PUSCH传输结束后的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放弃在位于PUSCH传输结束时刻后的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另一应用示例:
图8是本示例的在PUSCH传输期间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二;其中,使用虚线框格的搜索空间表示终端没有进行监控的搜索空间。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发送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进行的PUSCH传输。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放弃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为2个,位置如图8中虚线方格所示。
在PUSCH传输之后,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 传输结束,如果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位于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终端放弃在位于 PUSCH传输结束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基站放弃在位于PUSCH传输结束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2)等于位于从PUSCH传输开始到PUSCH传输结束期间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2);基站在PUSCH 传输结束后的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终端在位于PUSCH传输结束后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即终端不会放弃在位于PUSCH传输结束后的一个或多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实施方式3-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
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用于承载ACK反馈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如果终端监控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 X,终端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基站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用于承载ACK反馈的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如果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基站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连续 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具体应用示例:
图9是本示例的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一;使用虚线框格的搜索空间表示终端没有监控的搜索空间。
在PUSCH传输之前,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基站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并指示PUSCH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PUSCH传输,上述1024次重复可视为是PUSCH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次重复)内,基站在第二搜索空间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终端在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上述3个第二搜索空间分别开始于第257、513和769次PUSCH重复的开始时刻。如果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选择上述3个第二搜索空间之一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1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 ACK反馈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1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继续在第2个和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发送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继续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769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换句话说,终端在哪一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ACK反馈不影响终端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次重复)内在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进行的PUSCH传输,并继续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终端放弃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为2个。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之后,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最大PUSCH 传输时间范围内,如果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终端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基站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在最大PUSCH 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次重复)内,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3) 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2);基站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另一应用示例:
图10是本示例的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二;使用虚线框格的搜索空间表示终端没有监控的搜索空间。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进行的PUSCH传输,并继续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终端放弃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为5个。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之后,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最大PUSCH 传输时间范围内,如果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大于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终端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基站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连续Y-X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向终端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在最大PUSCH 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次重复)内,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Y=3) 小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X=5);基站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即终端不会放弃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一个或多个第一搜索空间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实施方式3-3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
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P小于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Q;如果终端监控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当终端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范围内检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基站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P小于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Q;如果终端监控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当基站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范围内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P等于ceil(Q/2)或ceil(Q/4)或floor(Q/2)或floor(Q/4);所述W等于ceil[(Y-X)/(Q-P)]或floor[(Y-X)/(Q-P)];其中ceil和floor分别表示向上取整数和向下取整数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一个候选集占用搜索空间的全部时频资源或部分时频资源;不同的候选集占用的时频资源不同;终端在一个候选集上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检测。以包括15个候选集的一个搜索空间为例,设想搜索空间占用的频域资源大小是M个资源块(例如6个)以及占用的时域资源大小是R个子帧(例如128个);在这种情况下,该搜索空间中的15个候选集可以如表1所示(其中,搜索空间占用的第1个和第R个子帧分别视为是编号为0和编号为R-1的子帧):
表1
| 候选集编号 | 占用的时频资源(频域资源×时域资源) |
| 0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0~R/8-1子帧 |
| 1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R/8~2R/8-1子帧 |
| 2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2R/8~3R/8-1子帧 |
| 3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3R/8~4R/8-1子帧 |
| 4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4R/8~5R/8-1子帧 |
| 5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5R/8~6R/8-1子帧 |
| 6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6R/8~7R/8-1子帧 |
| 7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7R/8~R-1子帧 |
| 8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0~R/4-1子帧 |
| 9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R/4~2R/4-1子帧 |
| 10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2R/4~3R/4-1子帧 |
| 11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3R/4~R-1子帧 |
| 12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0~R/2-1子帧 |
| 13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R/2~R-1子帧 |
| 14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0~R-1子帧 |
具体应用示例:
图11是本示例的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三;使用虚线框格的搜索空间表示终端没有监控的搜索空间;使用斜纹填充的框格表示具有P个候选集的第一搜索空间。
在PUSCH传输之前,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基站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并指示PUSCH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PUSCH传输,上述1024次重复可视为是PUSCH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次重复)内,基站在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终端在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 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同时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上述3个第二搜索空间分别开始于第257、513和769次 PUSCH重复的开始时刻。如果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选择上述3 个第二搜索空间之一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1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反馈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1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后,继续在第2个和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 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后,继续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在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769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换句话说,终端在哪一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ACK 反馈不影响终端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次重复)内在3 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进行的PUSCH传输,并继续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终端放弃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为1个。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之后,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最大PUSCH 传输时间范围内,如果终端监控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当终端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范围内检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当基站在位于最大PUSCH 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 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范围内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Q为15,以及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P为7(等于floor(Q/2));在最大PUSCH 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次重复)内,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是3 个,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为21(等于3×P);位于最大 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是1个,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为15(等于1×Q);即终端监控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等于21)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等于15)。在本示例中W根据表达式 ceil[(Y-X)/(Q-P)]获取,所以W取值为1。当基站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该第一搜索空间中P(等于7)个候选集范围内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当终端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该第一搜索空间中的P(等于7)个候选集范围内检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如果设想Q(等于15)个候选集是如表1所示,则P(等于7)个候选集能够如表2所示:
表2
| 候选集编号 | 占用的时频资源(频域资源×时域资源) |
| 0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0~R/8-1子帧 |
| 1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R/8~2R/8-1子帧 |
| 2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2R/8~3R/8-1子帧 |
| 3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0~R/4-1子帧 |
| 4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R/4~2R/4-1子帧 |
| 5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0~R/2-1子帧 |
| 6 | 全部M个资源块×编号为0~R-1子帧 |
另一应用示例:
图12是本示例的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传输ACK反馈示意图四;使用虚线框格的搜索空间表示终端没有监控的搜索空间。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第257次重复开始时刻后和第513次重复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 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2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2个或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当前进行的PUSCH传输,并继续在第3个第二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二下行控制信息。其中,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终端放弃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为2个。
在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之后,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最大PUSCH 传输时间范围内,如果终端监控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大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当终端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范围内检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相应的,当基站在位于最大PUSCH 传输时间后的连续W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只在 W个第一搜索空间中每一个搜索空间中的P个候选集范围内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Q为15,以及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数量P为7(等于floor(Q/2));在最大PUSCH 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次重复)内,终端监控的第二搜索空间数量是3 个,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为21(等于3×P);位于最大 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是2个,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为30(等于2×Q);即终端监控的所有第二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Y(等于21)小于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所有第一搜索空间中候选集的总数X(等于30)。当终端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之后的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在第一搜索空间中Q(等于15)个候选集范围内检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当基站在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后的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时,在第一搜索空间中的Q(等于15)个候选集范围内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即终端不会放弃在第一搜索空间中的一些候选集上检测第一下行控制信息。
实施方式3-4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K大于门限值N时,在PUSCH传输期间,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用于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具体应用示例:
图13是本示例的在PUSCH传输期间传输ACK反馈示意图三;
在PUSCH传输之前,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基站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并指示PUSCH重复传输次数为1024;由于允许终端提前终止PUSCH传输,上述1024次重复可视为是PUSCH最大重复传输次数或最大传输时间;一次重复对应1个或多个子帧。
在本示例中,门限值N为4;位于最大PUSCH传输时间范围(即1024 次重复)内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K(等于5)大于门限值N(等于4)。在 PUSCH传输期间,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承载 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在本示例中,终端在至多5个第一搜索空间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直到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选择上述5个第一搜索空间之一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如果基站在位于PUSCH传输期间的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则在该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是1个。如果基站在位于PUSCH传输期间的第1个第一搜索空间开始时刻后和第2个第一搜索空间开始时刻之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则在该第2个第一搜索空间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是2个,在第2个第一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 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以此类推,如果基站在位于PUSCH传输期间的第4个第一搜索空间开始时刻后和第5个第一搜索空间开始时刻前解码 PUSCH数据,在该第5个第一搜索空间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监控的第一搜索空间数量是5个,在第5个第一搜索空间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
在本示例中,基站在位于PUSCH传输期间的第2个第一搜索空间开始时刻后和第3个第一搜索空间开始时刻前成功解码PUSCH数据;基站在该第3个第一搜索空间上发送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3个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到承载ACK反馈的下行控制信息之后,在该下行控制信息传输结束后的第4个子帧结束前终止PUSCH传输。
在PUSCH传输结束之后,基站在第一搜索空间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第一搜索空间上接收第一下行控制信息;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包括调度终端进行PUSCH传输的下行控制信息。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
S2,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实施例中其他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根据存储介质中已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
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
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进入非连续接收关闭DRX_OFF状态或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接收下行数据;
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执行所述第一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PUSCH传输期间,当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是第三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二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操作是进入DRX_OFF状态时,所述第二操作是释放RRC连接,在第一操作是释放RRC连接时,所述第二操作是进入DRX_OFF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接收下行数据;
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三反馈时,执行所述第二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RRC连接包括:向基站发送用于确认RRC连接释放的反馈后进入空闲状态。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PUSCH传输期间,接收下行数据;在PUSCH传输时间以外,接收下行数据;
终止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一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终止PUSCH传输和执行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包括:进入非连续接收关闭DRX_OFF状态或释放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当接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第二反馈时,执行所述第一操作。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所述处理器包括接收模块和终止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710907983.0A CN109842846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16/650,891 US11336404B2 (en) | 2017-09-29 | 2018-09-29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PCT/CN2018/108564 WO2019062890A1 (zh) | 2017-09-29 | 2018-09-29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17/712,226 US12256265B2 (en) | 2017-09-29 | 2022-04-04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710907983.0A CN109842846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9842846A CN109842846A (zh) | 2019-06-04 |
| CN109842846B true CN109842846B (zh) | 2022-01-11 |
Family
ID=65900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710907983.0A Active CN109842846B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 Country | Link |
|---|---|
| US (2) | US11336404B2 (zh) |
| CN (1) | CN109842846B (zh) |
| WO (1) | WO201906289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11398882B2 (en) * | 2017-05-04 | 2022-07-26 | Lg Electronics Inc. | Early termination of repeated transmissions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9144376A1 (en) * | 2018-01-26 | 2019-08-01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
| KR102165806B1 (ko) * | 2018-08-16 | 2020-10-14 |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 전송장치 및 전송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 CN113475026B (zh) * | 2019-02-21 | 2024-12-27 | 苹果公司 | 用于新空口(nr)中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重复终止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250113367A1 (en) * | 2023-09-28 | 2025-04-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e-assisted dummy dci usage reduction in pdcch skip |
| WO2025112056A1 (zh) * | 2023-12-01 | 2025-06-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7078863A (zh) * | 2014-11-06 | 2017-08-18 | 英特尔Ip公司 | 用于mtc的重复传输的提前终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9036491B2 (en) * | 2011-08-12 | 2015-05-19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Devices for converting a downlink subframe |
| WO2015166893A1 (ja) | 2014-04-28 | 2015-11-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US10251197B2 (en) * | 2015-07-23 | 2019-04-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when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of an unlicensed carrier fails |
| EP3603266A4 (en) * | 2017-03-23 | 2021-05-26 | Apple Inc. | PLANN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AND CODE BOOK DESIGN FOR NEW RADIO CARRIER AGGREGATION |
| WO2018175446A1 (en) * | 2017-03-24 | 2018-09-27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sign of early termination signal and harq-ack feedback for pusch |
| EP3619882B1 (en) * | 2017-05-04 | 2022-11-23 | Apple Inc. | Data structures and schemes for new radio (nr) physical uplink transmission |
| US11398882B2 (en) * | 2017-05-04 | 2022-07-26 | Lg Electronics Inc. | Early termination of repeated transmissions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665811A4 (en) * | 2017-08-10 | 2020-07-22 | ZTE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ORDER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10907983.0A patent/CN109842846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9-29 WO PCT/CN2018/108564 patent/WO2019062890A1/zh not_active Ceased
- 2018-09-29 US US16/650,891 patent/US11336404B2/en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4-04 US US17/712,226 patent/US1225626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7078863A (zh) * | 2014-11-06 | 2017-08-18 | 英特尔Ip公司 | 用于mtc的重复传输的提前终止 |
Non-Patent Citations (2)
| Title |
|---|
| Detailed design on UL HARQ-ACK feedback enhancement for MTC;ZTE;《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7091》;20170519;2-4节 * |
| Evaluation and UL HARQ-ACK feedback enhancement for MTC;ZTE;《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0 R1-1713007》;20170825;2-4节 *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9842846A (zh) | 2019-06-04 |
| US11336404B2 (en) | 2022-05-17 |
| US20200287663A1 (en) | 2020-09-10 |
| US12256265B2 (en) | 2025-03-18 |
| WO2019062890A1 (zh) | 2019-04-04 |
| US20220231793A1 (en) | 2022-07-21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JP7375837B2 (ja) | 低複雑度の狭帯域端末のため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手順でのharqメッセージに割り当てられたリソースを示すための方法 | |
| US1193721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ata feedback resource | |
| US1170678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scheduling gap | |
| CN109842846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 US11722854B2 (en) | Multicas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 JP6082121B2 (ja) | 情報送信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 |
| EP3331179B1 (en)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ata transmission | |
| WO2017050184A1 (zh) |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发送装置及接收装置 | |
| US1103946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of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scheduling assignments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
| US20220295514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idelink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 US20230262742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 EP3748888A1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 EP3407652B1 (en)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 CN111464953B (zh) | 一种资源、载波重选方法及装置 | |
| US1210844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nding and processing access control signaling | |
| CN112492685A (zh) |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和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
| JP6956202B2 (ja) | ダウンリンクチャネル伝送および受信方法、装置、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 |
| CN103688588B (zh) | 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节点、用户设备及系统 | |
| CN111867080B (zh) | 一种下行信道指示方法和设备 | |
| EP4618483A1 (en) | S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 HK1242106A1 (zh) | 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用於调度指派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