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9929208A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29208A
CN109929208A CN201910299046.0A CN201910299046A CN109929208A CN 109929208 A CN109929208 A CN 109929208A CN 201910299046 A CN201910299046 A CN 201910299046A CN 109929208 A CN109929208 A CN 109929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tardance
energy automobile
acid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90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Er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Er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Er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Er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90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292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29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2920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十二酸、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丙二酸二甲酯、酒石酸铁钠、三聚氰胺、镁盐晶须、锂瓷石、硬脂酸钙、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是经过制备混合物料I和混合物料II,将混合物料I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混合物料II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料口喂入,混合,挤出造粒得到。本发明的鞋底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
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若甲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聚丙烯,当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间规聚丙烯。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
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8912498A)”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聚丙烯树脂46-70份,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6-15份,丙二酸二甲酯10-15份,酒石酸铁钠4-8份,三聚氰胺4-8份,镁盐晶须3-7份,锂瓷石2-6份,硬脂酸钙1-5份。该发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冲击强度高,阻燃防火性能好,但是其耐老化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8912498A)”公开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耐老化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十二酸、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丙二酸二甲酯、酒石酸铁钠、三聚氰胺、镁盐晶须、锂瓷石、硬脂酸钙、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所述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0-20):(8-16):(2-6):(3-5):(2-3):(6-9):(1-4):(2-5)。
进一步的,所述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5.6:11.3:3.7:4.1:2.4:7.3:2.4:3.2。
进一步的,所述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的重量比为20-40:15-25:4-8:3-9。
进一步的,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80-120份、聚丙烯酰胺微球20-40份、硬脂酸乙酯15-25份、石蜡4-8份、十二酸3-9份、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4-8份、丙二酸二甲酯2-5份、酒石酸铁钠1-5份、三聚氰胺3-6份、镁盐晶须4-8份、锂瓷石2-7份、硬脂酸钙1-5份、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10-20份、纳米铝粉8-16份、碳纤维2-6份、丙烯酸羟乙酯3-5份、丙烯酸2-3份、纳米铜粉6-9份、微晶石墨1-4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份。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聚丙烯树脂、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丙二酸二甲酯、酒石酸铁钠、三聚氰胺、镁盐晶须、锂瓷石、硬脂酸钙、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0-20min,得到混合物料I;
S3、将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5-15min,得到混合物料II;
S4、将混合物料I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混合物料II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料口喂入,混合,挤出造粒即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40,选用具有增强分散型的螺杆组合,螺筒各区温度为80-200℃,螺杆转速为300-500r/min。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10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显著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9的数据可见,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在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这是:
1、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通过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不仅能提高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在聚丙烯中的分散稳定性,还能消耗聚丙烯光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光稳定性;添加的纳米铝粉由于添加的量与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的量相当,而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与聚丙烯材料表面接枝,接枝的过程中,由于纳米铝粉与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用量相当,由于失去羟基的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大致其羟基需要纳米铝粉来补充,从而导致了纳米铝粉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纳米铝粉彼此之间形成导热链,导致材料的导热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添加的碳纤维能也是进一步补偿体系的羟基含量,以实现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实现对聚丙烯材料表面的接枝改性,善由于聚丙烯材料的导热性能,能有效将聚丙烯材料中因光等条件产生的热量转移,提高聚丙烯材料的热稳定性;制备的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改性聚丙烯因具有改善聚丙烯光和热稳定性的作用而能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光老化性。
2、丙烯酸羟乙酯通过接枝到聚丙烯树脂表面,不仅能提高丙烯酸羟乙酯在聚丙烯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还能消耗聚丙烯树脂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改善聚丙烯树脂的光稳定性;制备的丙烯酸羟乙酯改性聚丙烯因具有改善聚丙烯光稳定性的作用而能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光老化性。
3、丙烯酸通过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不仅能提高丙烯酸在聚丙烯中的分散稳定性,还能消耗聚丙烯光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光稳定性。
4、由于纳米铜粉和微晶石墨均为导电和电热材料,加入到聚丙烯材料中不仅能够转移电荷避免材料发生静电,还能有效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实现将聚丙烯材料中因光等条件产生的热量转移,提高聚丙烯材料的热稳定性。
5、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通过接枝反应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由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有大量的异氰酸酯,通过接枝反应实现异氰酸酯与聚丙烯表面的不饱和键结合,由于接枝上去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器表面还还有很多不饱和键,由此能明显增多了聚丙烯材料表面的不饱和键,从而改善了聚丙烯材料表面的化学反应活性和可反应官能团数量,制备的改性聚丙烯因具有高化学活性能改善聚丙烯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交联密度和力学强度。
6、聚丙烯酰胺微球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能将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均匀分散在聚丙烯酰胺微球表面,而由于聚丙烯酰胺主链上带有大量的酰胺基,器化学活性很高,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栅在附着在聚丙烯酰胺微球表面时,能够与聚丙烯酰胺微球表面的酰胺基进行结合,从而实现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表面羟基的接枝改性,由此改变了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的表面官能团活性,从而提高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的分散和储存稳定性和耐老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105份、聚丙烯酰胺微球32份、硬脂酸乙酯21份、石蜡5.7份、十二酸5.6份、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5.6份、丙二酸二甲酯3.4份、酒石酸铁钠2.7份、三聚氰胺4.4份、镁盐晶须5.8份、锂瓷石4.6份、硬脂酸钙3.2份、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14.6份、纳米铝粉11.5份、碳纤维4.7份、丙烯酸羟乙酯4.1份、丙烯酸2.6份、纳米铜粉7.4份、微晶石墨2.6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4份。
所述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聚丙烯树脂、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丙二酸二甲酯、酒石酸铁钠、三聚氰胺、镁盐晶须、锂瓷石、硬脂酸钙、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5min,得到混合物料I;
S3、将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料II;
S4、将混合物料I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混合物料II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料口喂入,混合,挤出造粒即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6,选用具有增强分散型的螺杆组合,螺筒各区温度为140℃,螺杆转速为400r/min。
实施例2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80份、聚丙烯酰胺微球40份、硬脂酸乙酯15份、石蜡8份、十二酸3份、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8份、丙二酸二甲酯2份、酒石酸铁钠5份、三聚氰胺3份、镁盐晶须8份、锂瓷石2份、硬脂酸钙5份、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10份、纳米铝粉16份、碳纤维2份、丙烯酸羟乙酯5份、丙烯酸2份、纳米铜粉9份、微晶石墨1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份。
所述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聚丙烯树脂、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丙二酸二甲酯、酒石酸铁钠、三聚氰胺、镁盐晶须、锂瓷石、硬脂酸钙、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料I;
S3、将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5min,得到混合物料II;
S4、将混合物料I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混合物料II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料口喂入,混合,挤出造粒即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选用具有增强分散型的螺杆组合,螺筒各区温度为200℃,螺杆转速为300r/min。
实施例3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120份、聚丙烯酰胺微球20份、硬脂酸乙酯25份、石蜡4份、十二酸9份、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4份、丙二酸二甲酯5份、酒石酸铁钠1份、三聚氰胺6份、镁盐晶须4份、锂瓷石7份、硬脂酸钙1份、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20份、纳米铝粉8份、碳纤维6份、丙烯酸羟乙酯3份、丙烯酸3份、纳米铜粉6份、微晶石墨4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份。
所述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聚丙烯树脂、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丙二酸二甲酯、酒石酸铁钠、三聚氰胺、镁盐晶须、锂瓷石、硬脂酸钙、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20min,得到混合物料I;
S3、将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5-15min,得到混合物料II;
S4、将混合物料I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混合物料II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料口喂入,混合,挤出造粒即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选用具有增强分散型的螺杆组合,螺筒各区温度为200℃,螺杆转速为300r/min。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纳米铝粉。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碳纤维。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丙烯酸羟乙酯。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丙烯酸。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纳米铜粉。
对比例8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微晶石墨。
对比例9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缺少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对比例10
采用中国专利申请文献“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08912498A)”实施例1的工艺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为8份、纳米铝粉为17份、碳纤维1份、丙烯酸羟乙酯6份、丙烯酸1份、纳米铜粉10份、微晶石墨0.6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6份。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为22份、纳米铝粉为7份、碳纤维7份、丙烯酸羟乙酯2份、丙烯酸4份、纳米铜粉5份、微晶石墨5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份。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1的制备工艺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原料中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为22份、纳米铝粉为18份、碳纤维1份、丙烯酸羟乙酯6份、丙烯酸1.5份、纳米铜粉10份、微晶石墨5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份。
产品性能测试:
拉伸强度测试:按ISO 527-2标准进行,试验尺寸为170*10*4mm,拉伸速度为50mm/min。
弯曲模量测试:按ISO 178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80*10*4,弯曲速度为2mm/min,跨距为64mm。
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按ISO 179-1标准进行,试样尺寸为80*10*4mm。
垂直燃烧等级:按UL94标准测试,1.6毫米厚度的试样。
QUV老化试验条件:辐照强度0.50W·m-2,波长340nm,黑标准温度为65℃,箱体温度40℃,相对湿度50%,喷水时间/不喷水时间为18min/102min,连续光照。复合材料按GB/T16422.2—1999规定的尺寸制样,样品均匀摆放在灯管外层区域进行照射试验200h,试验过程中,每100h检测试样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的变化。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依据GB/T 1449—2005测试,跨距为46mm,电子拉力机加载速度为10mm·min-1。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依据GB/T1451—2005测试。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测试时每个指标测5个重复,冲击强度测试10个重复。
将实施例1-3以及对比例1-13中的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上述性能测试,得到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
(1)由实施例1-3和对比例10的数据可见,施用实施例1-3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显著提高;同时由实施例1-3的数据可见,实施例1为最优实施例。
(2)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9的数据可见,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在制备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中起到了协同作用,协同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耐老化性能,这是:
1、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通过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不仅能提高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在聚丙烯中的分散稳定性,还能因其具有光化学活性而能消耗聚丙烯光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光稳定性;添加的纳米铝粉由于添加的量与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的量相当,而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与聚丙烯材料表面接枝,接枝的过程中,由于纳米铝粉与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用量相当,由于失去羟基的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大致其羟基需要纳米铝粉来补充,从而导致了纳米铝粉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纳米铝粉彼此之间形成导热链,导致材料的导热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而添加的和碳纤维能也是进一步补偿体系的羟基含量,以实现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实现对聚丙烯材料表面的接枝改性,改善由于聚丙烯材料的导热性能,能有效将聚丙烯材料中因光等条件产生的热量转移,提高聚丙烯材料的热稳定性;制备的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改性聚丙烯因具有改善聚丙烯光和热稳定性的作用而能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光老化性。
2、丙烯酸羟乙酯通过接枝到聚丙烯树脂表面,不仅能提高丙烯酸羟乙酯在聚丙烯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还能消耗聚丙烯树脂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改善聚丙烯树脂的光稳定性;制备的丙烯酸羟乙酯改性聚丙烯因具有改善聚丙烯光稳定性的作用而能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光老化性。
3、丙烯酸通过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不仅能提高丙烯酸在聚丙烯中的分散稳定性,还能因其具有光化学活性而能消耗聚丙烯光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光稳定性。
4、由于纳米铜粉和微晶石墨均为导电和电热材料,加入到聚丙烯材料中不仅能够转移电荷避免材料发生静电,还能有效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能改善聚丙烯材料的导热性能,能有效实现将聚丙烯材料中因光等条件产生的热量转移,提高聚丙烯材料的热稳定性。
5、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通过接枝反应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由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有大量的异氰酸酯,通过接枝反应实现异氰酸酯与聚丙烯表面的不饱和键结合,由于接枝上去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器表面还还有很多不饱和键,由此能明显增多了聚丙烯材料表面的不饱和键,从而改善了聚丙烯材料表面的化学反应活性和可反应官能团数量,制备的改性聚丙烯因具有高化学活性能改善聚丙烯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交联密度和力学强度。
6、聚丙烯酰胺微球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能将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均匀分散在聚丙烯酰胺微球表面,而由于聚丙烯酰胺主链上带有大量的酰胺基,器化学活性很高,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栅在附着在聚丙烯酰胺微球表面时,能够与聚丙烯酰胺微球表面的酰胺基进行结合,从而实现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表面羟基的接枝改性,由此改变了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的表面官能团活性,从而微球不仅能提高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的分散和储存稳定性,还能提高聚丙烯树脂的和耐老化性能。
以上内容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十二酸、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丙二酸二甲酯、酒石酸铁钠、三聚氰胺、镁盐晶须、锂瓷石、硬脂酸钙、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所述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0-20):(8-16):(2-6):(3-5):(2-3):(6-9):(1-4):(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重量比为15.6:11.3:3.7:4.1:2.4:7.3:2.4: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的重量比为20-40:15-25:4-8: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聚丙烯树脂80-120份、聚丙烯酰胺微球20-40份、硬脂酸乙酯15-25份、石蜡4-8份、十二酸3-9份、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4-8份、丙二酸二甲酯2-5份、酒石酸铁钠1-5份、三聚氰胺3-6份、镁盐晶须4-8份、锂瓷石2-7份、硬脂酸钙1-5份、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10-20份、纳米铝粉8-16份、碳纤维2-6份、丙烯酸羟乙酯3-5份、丙烯酸2-3份、纳米铜粉6-9份、微晶石墨1-4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5份。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份称取各个原料;
S2、将聚丙烯树脂、对二甲基二亚苄基山梨醇、丙二酸二甲酯、酒石酸铁钠、三聚氰胺、镁盐晶须、锂瓷石、硬脂酸钙、二乙二醇单丙烯酸酯、纳米铝粉、碳纤维、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纳米铜粉、微晶石墨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10-20min,得到混合物料I;
S3、将聚丙烯酰胺微球、硬脂酸乙酯、石蜡和十二酸投入到混合机中混合5-15min,得到混合物料II;
S4、将混合物料I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加料口喂入,将混合物料II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料口喂入,混合,挤出造粒即可,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32-40,选用具有增强分散型的螺杆组合,螺筒各区温度为80-200℃,螺杆转速为300-500r/min。
CN201910299046.0A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099292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9046.0A CN109929208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9046.0A CN109929208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29208A true CN109929208A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90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9046.0A Withdrawn CN109929208A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292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5505A (zh) * 2019-10-23 2020-01-31 宁波梁师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石英无缝壁布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24800A (zh) * 2016-07-18 2016-09-07 王尧尧 一种改性ppr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7808A (zh) * 2015-01-27 2017-09-26 博里利斯股份公司 阻燃聚丙烯组合物
CN108084564A (zh) * 2017-12-26 2018-05-29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阻燃性、高氧指数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90275A (zh) * 2018-05-30 2018-10-23 芜湖创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耐磨阻燃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2398A (zh) * 2018-05-30 2018-11-16 芜湖创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耐磨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2498A (zh) * 2018-07-29 2018-11-30 深圳市心版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1093A (zh) * 2018-09-29 2019-03-01 李娜 一种耐光老化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7808A (zh) * 2015-01-27 2017-09-26 博里利斯股份公司 阻燃聚丙烯组合物
CN105924800A (zh) * 2016-07-18 2016-09-07 王尧尧 一种改性ppr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4564A (zh) * 2017-12-26 2018-05-29 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阻燃性、高氧指数无卤阻燃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90275A (zh) * 2018-05-30 2018-10-23 芜湖创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韧性耐磨阻燃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22398A (zh) * 2018-05-30 2018-11-16 芜湖创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耐磨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12498A (zh) * 2018-07-29 2018-11-30 深圳市心版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01093A (zh) * 2018-09-29 2019-03-01 李娜 一种耐光老化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5505A (zh) * 2019-10-23 2020-01-31 宁波梁师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石英无缝壁布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16254B2 (ja) 熱伝導シート、熱伝導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熱伝導シートを用いた放熱装置
EP3138881B1 (en) Thermally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 and thermally conductive molded object
CN101899181B (zh) 一种围墙用的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40C (zh) 电化学电池的炭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1705063B (zh) 一种铝塑板高分子粘合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25498A (zh) 一种pet基铕络合杂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61331A (zh) 阻燃耐水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4898A (zh)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8562291A (zh) 一种led灯用耐压外壳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2920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03485A (zh) 复合型光伏背板、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WO2023109738A1 (zh) 超支化离子液体/CNFs杂化粒子、微孔发泡阻燃TPV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9771A (zh) 粘结促进剂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灌封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6450A (zh) 一种应力响应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硅硼聚合物微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28641A (zh) 五元环静电耗散共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662077B (zh) 一种抗静电型石墨烯包覆铝微球改性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27585B (zh) 改性碳纳米管纤维增强的聚丙烯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85921A (zh) 一种量子点树脂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8107894A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专用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73C (zh) 稀土/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17777545A (zh) 一种改性烷基次磷酸盐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595090B (zh) Eva材料、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74665A (zh) 热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团状模塑料和成形品
CN116834171A (zh) 一种玻纤增强增韧阻燃尼龙专用料的智能制备工艺
CN101519481B (zh) 一种纤维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