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62477C - 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362477C CN100362477C CNB2006100585218A CN200610058521A CN100362477C CN 100362477 C CN100362477 C CN 100362477C CN B2006100585218 A CNB2006100585218 A CN B2006100585218A CN 200610058521 A CN200610058521 A CN 200610058521A CN 100362477 C CN100362477 C CN 10036247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 event
- oriented
- module
- time p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由事件触发仲裁模块获知在当前到达的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再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控制相应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本发明还公开了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装置,包括事件触发仲裁模块,及其相连的至少两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各器件彼此配合,使事件触发仲裁模块在获知当前时刻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时,可以控制相应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先后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均使用户终端在设置有针对两个以上面向用户功能的相同时间点时,能实现相应的面向用户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应用的移动终端、固定用户台等用户终端,已经可以实现多种面向用户功能,如:闹钟提醒功能、自动开机功能、自动关机功能等。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是指:用户终端可实现的、用户可明显感知到实现功能时的表象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用户可以通过在用户终端上设置时间点,使用户终端在设置的时间点到达时执行面向用户功能;并且,在上述的闹钟提醒功能、自动开机功能、自动关机功能等面向用户功能中,用户终端只能在同一时间点实现其中的唯一一个面向用户功能,而无法在同一时间点实现其中两个或更多的面向用户功能。
如果用户在用户终端上为两个以上的面向用户功能设置了相同的时间点,那么用户终端在设置的时间点到达时就无法确定应实现哪个面向用户功能。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终端会发生操作冲突。操作冲突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其中一种为:用户终端在当前要实现的所有面向用户功能中选择一个实现;另一种为:用户终端因要同时实现两个以上的面向用户功能,而发生死机、重启或忽略所有面向用户功能等情况。
可见,当用户在用户终端上为两个以上的面向用户功能设置了相同的时间点时,用户终端会因发生操作冲突而无法全部、顺利地实现用户所设置的所有面向用户功能,这很可能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活和重要业务。如:用户因重要事务在用户终端上设置了早上8点的闹钟提醒功能,还设置了早上8点的自动开机功能,但用户终端因发生了操作冲突而只在早上8点实现了自动开机功能;显然,未曾实现的闹钟提醒功能很可能导致用户没有办成重要事务,进而明显降低了用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目前,当用户在用户终端上为两个以上的面向用户功能设置了相同的时间点时,用户终端会因发生操作冲突而无法全部、顺利地实现用户所设置的所有面向用户功能,进而降低了用户满意度。当用户所设置的面向用户功能涉及到重要事务时,用户满意度的降低则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保证用户终端在设置有针对两个以上面向用户功能的相同时间点时,能够全部、顺利地实现设置的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装置,保证用户终端在设置有针对两个以上面向用户功能的相同时间点时,能够全部、顺利地实现设置的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提高用户满意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预先为能实现面向用户功能的各面向用户事件设置事件优先级,并将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对应保存,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获知在当前到达的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根据设置的事件优先级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
b.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控制能够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步骤a中,所述获知面向用户事件的步骤包括:
a11.将到达的时间点携带于事件查询命令中发送给时间记录模块;
a12.时间记录模块收到事件查询命令时,读取其中包含的时间点,并提供与读取的时间点相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步骤a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
读取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根据读取的事件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优先级;并根据确定的事件优先级之间所形成的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
步骤a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
a21.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用户终端工作状态与事件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所对应的事件优先级;
a22.根据获取的事件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优先级;并根据确定的事件优先级之间所形成的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
步骤b包括:
b11.根据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向能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事件执行命令;
b12.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在收到事件执行命令时执行自身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步骤b包括:
b21.根据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为要执行的每个面向用户事件设置能体现执行先后顺序的延时参数值,并将为面向用户事件所设置的延时参数值携带于该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再在相同时间点将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发送给相应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
b22.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收到针对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时,读取收到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包含的延时参数值;并在延迟该延时参数值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后,执行自身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步骤b包括:
b31.根据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为要执行的每个面向用户事件设置能体现执行先后顺序的延时参数值,并将为面向用户事件所设置的延时参数值携带于该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再在相同时间点向事件通知接口发送所有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
b32.事件通知接口收到针对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时,读取收到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包含的延时参数值;并在延迟该延时参数值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后,将收到的所述事件执行命令向能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
b33.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在收到事件执行命令时执行自身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步骤a中,所述时间点的到达是由仲裁定时器通知的,则步骤a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对应保存的所述时间点设置所述仲裁定时器。
在设置所述仲裁定时器之前,进一步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再判断获取的面向用户事件中是否有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并在确定存在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时,不根据该面向用户事件所对应的时间点设置所述仲裁定时器。
或者,在设置所述仲裁定时器之后,进一步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判断获取的面向用户事件中是否有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并在确定存在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时读取该面向用户事件所对应的时间点,再取消所述仲裁定时器中针对该时间点的定时设置。
步骤b中,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包括闹钟提醒模块、自动开机模块、自动关机模块中的至少两个。
闹钟提醒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方法为:闹钟提醒模块在至少包括振动、音频、视频的提示方式中,以至少一种方式发出提示;
自动关机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方法为:自动关机模块通知自身所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关闭上层应用和操作系统,用户终端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关闭,并将自身关闭;或者,自动关机模块通知自身所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关闭上层应用,用户终端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关闭;
自动开机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方法为:自动开机模块通知自身所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将该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启动,操作系统则将自身启动,并将上层应用启动;或者,自动开机模块通知自身所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启动上层应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启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事件触发仲裁模块,及其相连的至少两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
其中,事件触发仲裁模块,用于根据对应保存的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获知在当前超时的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还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控制能够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用于根据事件触发仲裁模块的控制,执行面向用户事件。
该装置进一步包括:依次相连的时间记录模块、定时设置模块、仲裁定时器;事件触发仲裁模块还分别与仲裁定时器、时间记录模块相连;
其中,面向用户功能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并将收到的时间点和面向用户事件发送给时间记录模块;
时间记录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对应保存;
定时设置模块,用于获取时间记录模块中的时间点,并根据获取的时间点设置仲裁定时器;
仲裁定时器,用于根据定时设置模块的设置定时,并在超时时通知事件触发仲裁模块。
所述仲裁定时器是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件定时器,或是与操作系统无密切联系的硬件定时器。
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接收的所述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是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由其上的设置接口所接收的。
控制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是通过发送事件执行命令实现的;所述事件触发仲裁模块与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之间,进一步连接有事件通知接口;所述事件通知接口用于对事件执行命令进行包括转发在内的处理。
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包括闹钟提醒模块、自动开机模块、自动关机模块中的至少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由事件触发仲裁模块获知在当前到达的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再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控制相应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本发明所提供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装置,包括:事件触发仲裁模块,及其相连的至少两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各器件彼此配合,使事件触发仲裁模块在获知当前时刻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时,可以控制相应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先后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可见,本发明方法和装置,均使用户终端在设置有针对两个以上面向用户功能的相同时间点时,能实现相应的面向用户功能,明显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需要预先为能实现面向用户功能的各面向用户事件设置事件优先级;由事件触发仲裁模块获知在当前到达的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根据设置的事件优先级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再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控制能够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本发明提供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装置,包括:事件触发仲裁模块,及其相连的至少两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其中,事件触发仲裁模块,用于获知在当前超时的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还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控制能够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用于根据事件触发仲裁模块的控制,执行面向用户事件。
由于用户终端所能实现的面向用户功能有多种,不胜权举;因此仅以目前较常用的闹钟提醒功能、自动开机功能和自动关机功能为例,对本发明方法和装置进行描述。
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原理图。图1所示各通信实体所组成的装置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其中,时间记录模块123和事件通知接口124分别与可实现面向用户功能的功能模决相连,具体而言:分别与闹钟提醒模块130、自动开机模块140、自动关机模块150相连;定时设置模块121分别与时间记录模块123、仲裁定时器110相连,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分别与时间记录模块123、事件通知接口124、仲裁定时器110相连。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定时设置模块121、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时间记录模块123和事件通知接口124共同设置于同一个逻辑单元中,并可将该逻辑单元称为仲裁单元120。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预先为能实现面向用户功能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并且不同的优先级之间要能形成优先级高低顺序。为面向用户事件设置优先级的方式如表1所示:
| 事件 | 闹钟提醒 | 自动开机 | 自动关机 |
| 优先级 | 2 | 1 | 0 |
表1
由表1可见,为闹钟提醒、自动开机、自动关机这三个事件所设置的优先级分别为2、1、0,并且数字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为闹钟提醒、自动开机、自动关机这三个事件设置与表1中不同的优先级顺序。
所述面向用户事件是指:执行后能够实现面向用户功能的事件。比如表1中所示的闹钟提醒、自动开机、自动关机等事件;并且,图1中的闹钟提醒模块130、自动开机模块140、自动关机模块150可分别执行闹钟提醒事件、自动开机事件、自动关机事件,以分别实现闹钟提醒功能、自动开机功能、自动关机功能。像闹钟提醒模块130、自动开机模块140、自动关机模块150这样的可实现面向用户功能的功能模块,通常被称为面向用户功能模块。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像表2这样设置优先级:
表2
可见,表2中的“状态”与闹钟提醒、自动开机、自动关机这三个事件优先级存在对应关系。表2中的“状态”代表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并且表2中的数字越大表示优先级越高。由表2可知,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终端工作状态为闹钟提醒、自动开机、自动关机这三个事件设置优先级:当用户终端处于开机状态时,为闹钟提醒、自动开机、自动关机所设置的优先级分别为2、0、1;当用户终端处于关机状态时,为闹钟提醒、自动开机、自动关机所设置的优先级分别为2、1、0。当然,用户终端工作状态可以不仅局限于表2中的开机和关机,而是包含充电时开机、充电时关机等;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针对用户终端工作状态为闹钟提醒、自动开机、自动关机设置与表2中不同的优先级顺序。
可以将为面向用户事件所设置的优先级称为事件优先级,并且,事件优先级通常保存于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中;当然,也可以保存于定时设置模块121等通信实体中,只要保证需要事件优先级的通信实体能顺利获取即可。
在具体应用中,闹钟提醒模块130、自动开机模块140和自动关机模块150分别提供有设置界面和设置接口,用户在用户终端上显示的、由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所提供的设置界面上进行设置,用户针对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所设置的内容将被该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的设置接口所接收,并转而发送给时间记录模块123保存。
具体而言,用户针对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所设置的内容,以及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的设置接口接收并转发给时间记录模块123的设置内容通常表现为: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时间记录模块123则将收到的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对应保存。
定时设置模块121需要获取时间记录模块123中所记录的时间点,以确定如何设置仲裁定时器110。具体的时间点获取方法有多种,如:定时设置模块121向时间记录模块123发送时间点查询命令,时间记录模块123收到该时间点查询命令后,如果自身记录的时间点发生了变化,则将发生变化的时间点或自身记录的所有时间点发送给定时设置模块121;当然,时间记录模块123也可以在自身记录的时间点发生变化时,主动将发生变化的时间点或自身记录的所有时间点上报给定时设置模块121。
定时设置模块121获取了时间记录模块123中所记录的时间点之后,将获取的时间点发送给仲裁定时器110,仲裁定时器110则根据收到的时间点定时。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事件优先级是以表2所示的方式设置的,那么定时设置模块121在设置仲裁定时器110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应用现有技术从用户终端的核心模块中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再判断获取的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中是否有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并在确定存在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时,不根据该面向用户事件所对应的时间点设置仲裁定时器110。
当然,如果上述判断操作是在设置完仲裁定时器110之后进行的;那么定时设置模块121在确定存在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时,可以读取该面向用户事件所对应的时间点,并应用现有技术取消仲裁定时器110中针对该时间点的定时设置。
在此之后,如果用户终端的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导致与用户终端原来的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不再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那么,定时设置模块121则可以进一步根据该面向用户事件所对应的时间点设置仲裁定时器110。
所述的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是指:用户终端因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而将处于的工作状态,与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相同。比如: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为开机状态,面向用户事件为自动开机;由于自动开机的执行将使用户终端处于开机状态,而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也是开机状态,因此用户终端当前所处的开机状态与自动开机这一事件相吻合。
当然,为了保证上述判断操作能顺利进行,定时设置模块121需要获取时间记录模块123中保存的面向用户事件。具体的获取方法有多种,如:时间记录模块123在收到所述时间点查询命令后,除了将时间点发送给定时设置模块121以外,还将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发送给定时设置模块121;时间记录模块123也可以在向定时设置模块121上报时间点时,将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一同上报给定时设置模块121。
当然,定时设置模块121还可以将获取的时间点携带于事件查询命令中发送给时间记录模块123;时间记录模块123收到该事件查询命令时,读取其中包含的时间点,并将与读取的时间点相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发送给定时设置模块121。
仲裁定时器110因时间点到达而超时时,以发送超时消息等方式通知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时间点已经到达。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收到来自仲裁定时器110的通知时,确定当前到达的时间点,即:超时的时间点。具体的时间点确定方法有多种,如:所述超时消息等通知中至少包含有当前到达的时间点,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读取收到的超时消息等通知中包含的时间点,并确定读取的时间点的就是当前到达的时间点;当然,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也可以应用现有技术从用户终端中读取当前的系统时间,并确定读取的系统时间就是当前到达的时间点。
在确定了当前到达的时间点之后,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需要获取到达的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具体的获取方法有多种,如: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将到达的时间点携带于事件查询命令中发送给时间记录模块123;时间记录模块123收到该事件查询命令时,读取其中包含的时间点,并将与读取的时间点相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发送给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定时设置模块121从时间记录模块123获取了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那么,也可以进一步在定时设置模块121和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由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将到达的时间点携带于事件查询命令中发送给定时设置模块121;定时设置模块121收到该事件查询命令时,读取其中包含的时间点,并将与读取的时间点相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发送给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
显然,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所获取的面向用户事件的数目,有可能是一个,也有可能是至少两个;并且,当获取到面向用户事件时,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就可以控制要执行该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了。
具体而言,当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只获取了一个面向用户事件时,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就没有应用的必要了。这种情况下,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确定当前时刻只需要执行获取的那一个面向用户事件,进而针对要执行的该面向用户事件向事件通知接口124发送事件执行命令;事件通知接口124收到针对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时,将收到的事件执行命令向能执行该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
当获取了至少两个面向用户事件时,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确定当前时刻需要执行获取的至少两个面向用户事件。可见,由于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需要确定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先后顺序,所以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就有了应用的必要。
在这种情况下,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读取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根据读取的事件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优先级;并根据设置的事件优先级之间所形成的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如:面向用户事件的优先级越高,则执行该面向用户事件的时间点越早。
当然,如果事件优先级是以表2所示的方式设置的,那么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在确定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应用现有技术从用户终端的核心模块中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在表2中读取所获取的用户终端工作状态所对应的事件优先级,并根据读取的事件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
可见,当获取了至少两个面向用户事件时,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需要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
当确定了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后,针对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就会根据已确定的时间点先后顺序被分别发送给能执行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
所述事件执行命令的发送方法有多种,如: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根据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在不同时间点向事件通知接口124发送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如: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先针对优先级顺序最高的闹钟提醒事件发出事件执行命令,再针对优先级顺序第二高的自动开机事件发出事件执行命令,最后针对优先级顺序最低的自动关机事件发出事件执行命令。事件通知接口124收到针对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时,将收到的事件执行命令向能执行该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
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所发送的事件执行命令中,相邻的前一个事件执行命令与后一个事件执行命令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并保存于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等通信实体中;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则依据设置的时间间隔发送相邻的两个事件执行命令。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事件执行命令的发送方法也可以是: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根据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为要执行的每个面向用户事件设置能体现执行先后顺序的延时参数值,并将为面向用户事件所设置的延时参数值携带于该面向用户事件中,再在相同时间点向事件通知接口124发送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所有事件执行命令。
比如: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为优先级顺序最高的闹钟提醒事件设置了值为0分钟的延时参数值,还将该延时参数值携带于针对闹钟提醒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中;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为优先级顺序第二高的自动开机事件设置了值为2分钟的延时参数值,还将该延时参数值携带于针对自动开机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中;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为优先级顺序最低的自动关机事件设置了值为5分钟的延时参数值,还将该延时参数值携带于针对自动关机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并且,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在相同时间点向事件通知接口124发送针对闹钟提醒事件、自动开机事件、自动关机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
事件通知接口124收到针对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时,读取收到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包含的延时参数值;并在延迟该延时参数值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后,将收到的所述事件执行命令向能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可见,针对闹钟提醒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会被事件通知接口124延迟0分钟之后发送出去,即:没有时间延迟;针对自动开机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会被事件通知接口124延迟2分钟之后发送出去;针对自动关机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则会被事件通知接口124延迟5分钟之后发送出去。显然,收到事件执行命令的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自然会在不同的时间点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所述延时参数值可以由用户预先设置,并保存于事件通知接口124等通信实体中;事件通知接口124则依据设置的延时参数值发送事件执行命令。再有,事件通知接口124进行的所述延迟操作可以由延迟计时器实现,如:在事件通知接口124等通信实体中设置延迟计时器,并由事件通知接口124根据延时参数值设置延迟计时器的计时时长;当延迟计时器超时时,延迟计时器向事件通知接口124发送超时通知,事件通知接口124在收到该超时通知时确定已经延迟了延时参数值所对应的时间长度。
无论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获取了一个还是至少两个面向用户事件,面向用户功能模块都会在收到事件执行命令时应用现有技术执行面向用户事件。比如:
当闹钟提醒模块130收到事件执行命令时,闹钟提醒模块130以振动、音频、视频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发出提示。
当自动关机模块150收到事件执行命令时,自动关机模块150所执行的自动关机操作会因仲裁定时器110实现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如果仲裁定时器110是由与用户终端操作系统无密切联系的硬件定时器实现的,那么自动关机模块150通知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关闭上层应用和操作系统;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关闭,并将自身关闭。如果仲裁定时器110是由基于用户终端操作系统的软件定时器实现的,那么自动关机模块150则只能通知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关闭上层应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关闭,而不将自身关闭,以保证仲裁定时器110能够基于操作系统而正常工作。从用户角度而言,关闭了上层应用必然导致用户无法使用用户终端,因此可以认为关闭上层应用是关机的一种形式。
当自动开机模块140收到事件执行命令时,自动开机模块140所执行的自动开机操作同样会因仲裁定时器110实现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如果仲裁定时器110是由与用户终端操作系统无密切联系的硬件定时器实现的,那么自动开机模块140通知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将自身启动,并将上层应用启动;操作系统则将自身启动,并将上层应用启动。如果仲裁定时器110是由基于用户终端操作系统的软件定时器实现的,那么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即使在关机时也不会关闭,因此不需要重复启动操作系统;可见,自动开机模块140只需要通知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启动上层应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启动。
实际上,图1中之所以设置有事件通知接口124,是为了尽量使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等通信实体的操作逻辑简单化,而将一些操作逻辑归由事件通知接口124来处理;这样,即使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的数量有所增加,其中的一些操作逻辑也可由事件通知接口124来处理,而不会明显提高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等通信实体的操作逻辑复杂度。
可见,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设置事件通知接口124,而是将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直接与闹钟提醒模块130、自动开机模块140、自动关机模块150分别相连。这将导致所述事件执行命令的发送方法发生些许变化:
当只获取了一个面向用户事件时,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直接向能执行该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
当获取了至少两个面向用户事件、并确定了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后,无论是在不同时间点发送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还是在相同时间点发送包含延时参数值的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所有事件执行命令,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都会将针对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直接发送给能执行该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而不再发送给事件通知接口124。
再有,在事件触发仲裁模块122发送包含延时参数值的事件执行命令的情况下,原来由事件通知接口124进行的所述延迟操作也要改由收到事件执行命令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进行;完成延迟操作后,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就可以执行面向用户功能事件了。还有,设置的所述延时参数值和延迟计时器则保存于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等通信实体中;并且,当延迟计时器超时时,延迟计时器改为向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超时通知。
由以上所述可见,图1所示各通信实体所组成的装置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使用户终端在设置有针对两个以上面向用户功能的相同时间点时,能够全部、顺利地实现设置的所述面向用户功能,因此能明显提高用户满意度。
如果将图1所示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原理用流程表示,则如图2所示。下面,对图2所包含的步骤进行简单描述,实现每步骤的具体操作可参照图1中的相应描述。
当然,在执行图2所示流程中包含的各步骤之前,要预先为能实现各个面向用户功能的面向用户事件设置不同的优先级,并且不同的优先级之间要能形成优先级高低顺序。再有,用户可在用户终端上显示的、由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所提供的设置界面上进行设置,用户针对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所设置的内容将被该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的设置接口所接收。
图2所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0: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用户设置,通知时间记录模块将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的时间点,时间记录模块则将收到的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对应保存。
步骤220:定时设置模块获取时间记录模块中的时间点,并根据获取的时间点设置定时器。
当然,如果事件优先级是以表2所示的方式设置的,那么定时设置模块在设置定时器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应用现有技术从用户终端的核心模块中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再判断获取的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中是否有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并在确定存在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时,不根据该事件所对应的时间点设置定时器。
步骤230:定时器超时时,通知事件触发仲裁模块。
步骤240:事件触发仲裁模块获知在当前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
当然,如果事件优先级是以表2所示的方式设置的,那么事件触发仲裁模块在确定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应用现有技术从用户终端的核心模块中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在表2中读取所获取的用户终端工作状态所对应的事件优先级,并根据读取的事件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
步骤250:事件触发仲裁模块控制要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当然,如果在当前时刻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只有一个,则不需要确定执行事件的执行顺序,而是由事件触发仲裁模块直接控制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和装置,均可保证用户终端在设置有针对两个以上面向用户功能的相同时间点时,能够全部、顺利地实现设置的所述面向用户功能,因而可明显提高用户满意度。
Claims (18)
1.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为能实现面向用户功能的各面向用户事件设置事件优先级,并将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对应保存,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获知在当前到达的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根据设置的事件优先级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
b.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控制能够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获知面向用户事件的步骤包括:
a11.将到达的时间点携带于事件查询命令中发送给时间记录模块;
a12.时间记录模块收到事件查询命令时,读取其中包含的时间点,并提供与读取的时间点相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
读取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根据读取的事件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优先级;并根据确定的事件优先级之间所形成的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确定步骤包括:
a21.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预先设置的用户终端工作状态与事件优先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所对应的事件优先级;
a22.根据获取的事件优先级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优先级;并根据确定的事件优先级之间所形成的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
b11.根据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在不同时间点分别向能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事件执行命令;
b12.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在收到事件执行命令时执行自身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
b21.根据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为要执行的每个面向用户事件设置能体现执行先后顺序的延时参数值,并将为面向用户事件所设置的延时参数值携带于该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再在相同时间点将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发送给相应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
b22.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收到针对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时,读取收到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包含的延时参数值;并在延迟该延时参数值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后,执行自身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
b31.根据要执行的各个面向用户事件在时间点上的先后顺序,为要执行的每个面向用户事件设置能体现执行先后顺序的延时参数值,并将为面向用户事件所设置的延时参数值携带于该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再在相同时间点向事件通知接口发送所有针对各个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
b32.事件通知接口收到针对面向用户事件的事件执行命令时,读取收到的事件执行命令中包含的延时参数值;并在延迟该延时参数值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后,将收到的所述事件执行命令向能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发送;
b33.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在收到事件执行命令时执行自身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时间点的到达是由仲裁定时器通知的,则步骤a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对应保存的所述时间点设置所述仲裁定时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所述仲裁定时器之前,进一步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再判断获取的面向用户事件中是否有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并在确定存在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时,不根据该面向用户事件所对应的时间点设置所述仲裁定时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所述仲裁定时器之后,进一步获取用户终端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时间点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判断获取的面向用户事件中是否有与用户终端当前工作状态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并在确定存在相吻合的面向用户事件时读取该面向用户事件所对应的时间点,再取消所述仲裁定时器中针对该时间点的定时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包括闹钟提醒模块、自动开机模块、自动关机模块中的至少两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闹钟提醒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方法为:闹钟提醒模块在至少包括振动、音频、视频的提示方式中,以至少一种方式发出提示;
自动关机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方法为:自动关机模块通知自身所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关闭上层应用和操作系统,用户终端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关闭,并将自身关闭;或者,自动关机模块通知自身所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关闭上层应用,用户终端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关闭;
自动开机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方法为:自动开机模块通知自身所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将该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启动,操作系统则将自身启动,并将上层应用启动;或者,自动开机模块通知自身所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启动上层应用,用户终端的操作系统则将上层应用启动。
13.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事件触发仲裁模块,及其相连的至少两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
其中,事件触发仲裁模块,用于根据对应保存的用户设置的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获知在当前超时的时间点所要执行的各面向用户事件,并根据预先设置的事件优先级高低顺序确定实际执行各面向用户事件的执行顺序;还根据已确定的执行顺序,控制能够执行所述面向用户事件的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各自所对应的面向用户事件;
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用于根据事件触发仲裁模块的控制,执行面向用户事件。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进一步包括:依次相连的时间记录模块、定时设置模块、仲裁定时器;事件触发仲裁模块还分别与仲裁定时器、时间记录模块相连;
其中,面向用户功能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并将收到的时间点和面向用户事件发送给时间记录模块;
时间记录模块,用于将收到的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对应保存;
定时设置模块,用于获取时间记录模块中的时间点,并根据获取的时间点设置仲裁定时器;
仲裁定时器,用于根据定时设置模块的设置定时,并在超时时通知事件触发仲裁模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仲裁定时器是基于操作系统的软件定时器,或是与操作系统无密切联系的硬件定时器。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接收的所述时间点和在该时间点所要执行的面向用户事件,是面向用户功能模块由其上的设置接口所接收的。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模块执行面向用户事件,是通过发送事件执行命令实现的;所述事件触发仲裁模块与各个面向用户功能模块之间,进一步连接有事件通知接口;所述事件通知接口用于对事件执行命令进行包括转发在内的处理。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执行面向用户事件的所述面向用户功能模块包括闹钟提醒模块、自动开机模块、自动关机模块中的至少两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B2006100585218A CN100362477C (zh) | 2006-03-10 | 2006-03-10 | 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B2006100585218A CN100362477C (zh) | 2006-03-10 | 2006-03-10 | 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858709A CN1858709A (zh) | 2006-11-08 |
| CN100362477C true CN100362477C (zh) | 2008-01-16 |
Family
ID=37297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B2006100585218A Active CN100362477C (zh) | 2006-03-10 | 2006-03-10 | 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0362477C (zh)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453525A (zh) * | 2010-10-15 | 2012-05-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段沸腾床加氢工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508701A (zh) * | 2011-10-18 | 2012-06-20 | 北京百纳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 自动控制应用程序运行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
| CN104184908B (zh) * | 2014-07-21 | 2017-03-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4360934B (zh) * | 2014-12-04 | 2018-02-13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应用程序通知处理方法 |
| CN105554286B (zh) * | 2015-12-21 | 2019-05-24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设置闹铃的方法及装置 |
| EP4012516A1 (de) * | 2020-12-10 | 2022-06-15 |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 Ausführungsumgebung für eine speicherprogrammierbare steuerung |
| JP7613146B2 (ja) * | 2021-02-19 | 2025-01-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 |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77772A (zh) * | 1996-08-27 | 1998-04-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独立处理多个指令流、软式控制各指令流的处理功能的多程序流程同时处理器 |
| US6157831A (en) * | 1997-01-11 | 2000-12-05 | Compaq Computer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onfigurable call forwarding bins in a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
| CN1320003A (zh) * | 2001-04-20 | 2001-10-31 | 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 | 移动电话机的带闹铃备忘录工作模式及其写备忘录方法 |
| CN1677352A (zh) * | 2004-03-30 | 2005-10-05 | 京瓷株式会社 | 移动电话终端、及其程序管理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
| CN1744046A (zh) * | 2004-08-31 | 2006-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时操作系统环境下多任务应用软件模块的管理方法 |
-
2006
- 2006-03-10 CN CNB2006100585218A patent/CN100362477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77772A (zh) * | 1996-08-27 | 1998-04-0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独立处理多个指令流、软式控制各指令流的处理功能的多程序流程同时处理器 |
| US6157831A (en) * | 1997-01-11 | 2000-12-05 | Compaq Computer Cor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onfigurable call forwarding bins in a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
| CN1320003A (zh) * | 2001-04-20 | 2001-10-31 | 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 | 移动电话机的带闹铃备忘录工作模式及其写备忘录方法 |
| CN1677352A (zh) * | 2004-03-30 | 2005-10-05 | 京瓷株式会社 | 移动电话终端、及其程序管理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
| CN1744046A (zh) * | 2004-08-31 | 2006-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时操作系统环境下多任务应用软件模块的管理方法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453525A (zh) * | 2010-10-15 | 2012-05-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段沸腾床加氢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858709A (zh) | 2006-11-08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0362477C (zh) | 一种协调面向用户功能执行顺序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06256116B (zh) | 一种控制应用程序的方法及终端 | |
| RU2407053C2 (ru) |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управле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ми | |
| CN110493091A (zh) |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 CN106471794A (zh) |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
| WO2015061957A1 (zh) | 一种业务代理的方法、调制解调器及终端 | |
| US20110154475A1 (en) | Modem and method for conserv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 |
| CN103986839A (zh) | 自动设置情景模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 |
| CN105323837B (zh) | 一种间歇式联网的方法及系统 | |
| CN110187753A (zh) | 应用程序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 WO2016045525A1 (zh) | 终端状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 CN105871561B (zh) | 用于小区模块的无线唤醒设备 | |
| CN111240864B (zh) | 异步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 CN104219746B (zh) | 一种自主调整唤醒时间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 CN115076878A (zh) | 空调外机自清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 |
| CN110244643A (zh) | 基于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智能家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 |
| CN115047797A (zh) | 结合行为偏好的设备操作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 CN114286484A (zh) | 一种多功能的蓝牙灯带控制器 | |
| TWI407765B (zh) | 行動裝置、省電方法及電腦可執行媒體 | |
| CN113170014B (zh) | 一种闹钟播放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 CN115237668A (zh) | 智能家电连接状态修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 CN110113851A (zh) | 照明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照明装置 | |
| CN114124702B (zh) | 一种基于流量统计的家用网络设备自动升级控制方法 | |
| CN105204926B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多后台程序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 | |
| JP2005303443A (ja)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動作モード切替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