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0582C - 移动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90582C CN100490582C CNB2005100598143A CN200510059814A CN100490582C CN 100490582 C CN100490582 C CN 100490582C CN B2005100598143 A CNB2005100598143 A CN B2005100598143A CN 200510059814 A CN200510059814 A CN 200510059814A CN 100490582 C CN100490582 C CN 10049058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tching
- station
- location registration
- signal
- contro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6—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2—Access point controlle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and backbone network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站、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该移动站包括:控制部,其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第一交换站发生了故障或者接收到由检测出第一交换站的负载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无线控制装置通知的、限制对第一交换站的访问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第二交换站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移动站发送来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不经由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来执行对第二交换站的位置登录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以及在该移动通信方法中使用的移动站,该移动站,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来执行针对该第一交换站和第二交换站双方的位置登录处理。
背景技术
现在,已知一种提供“组合域的移动管理程序”的移动通信系统。参照图1(a),说明这种通信系统。
在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控制装置RNC,经由基站BS将网络运行模式通过基站通知移动站UE,该网络运行模式用于表示对移动站UE的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第一交换站)SGSN和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第二交换站)MSC/VLR的位置登录处理的方法。
移动站UE,被构成为: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如图1(a)所示,通过将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经由基站BS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来执行针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和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双方的位置登录处理。
具体地说,第一,无线控制装置RNC,将经由基站BS从移动站UE发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转送给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第二,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使用从无线控制装置RNC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在执行关于移动站UE的位置登录处理的同时,通过GaIF将该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转送给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第三,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使用从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执行关于移动站UE的位置登录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站UE,代替发送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和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各自的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仅发送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因为可以执行针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和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双方的位置登录处理,所以可以有助于抑制在无线区间的通信量。
此外,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UE,被构成为:通过将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一服务关连信号或发往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第二服务关连信号中的任一个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可以利用短消息服务和位置检索服务等规定的服务。
但是,在提供现有的“域组合的移动管理过程”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了拥塞或故障的情况下,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移动站UE,不仅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而且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也不能进行位置登录处理。
具体地说,如图1(b)所示,在步骤S1中,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了拥塞或故障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将通知该情况的状态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
在步骤S3中,无线控制装置RNC,将限制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分组交换服务域)的访问的访问限制信号发送给移动站UE。
在步骤S4中,移动站UE,根据接收到的访问限制信号,停止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的发送。
在此,移动站UE,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对于针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位置登录处理,也根据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来进行,所以,对于本来可以访问的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也变得不能进行位置登录处理了。
此外,在所述移动通信系统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了拥塞或故障的情况下接收了访问控制信号的移动站UE,不能执行将发往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第二服务关连信号转而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的自动切换处理,而不能利用由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提供的规定的服务。
[非专利文献1]3GPP标准规格TS 23.060[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Service description;Stage 2]
[非专利文献2]3GPP标准规格TS 23.122[Non-Access Stratum functionsrelated to mobile station(MS)in idle mode]
[非专利文献1]3GPP标准规格TS 24.008[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specification;Core network protocols;Stage 3]
[非专利文献]3GPP标准规格TS 25.331[Radio Resource Control(RPC)protocol specification]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几点而形成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以及在该移动通信方法中使用的移动站,该移动通信方法,在第一交换站中发生了拥塞或故障的情况下,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移动站UE,可以对本来可以访问的第二交换站执行位置登录处理和服务关连处理。
本发明的第一特征,提供一种移动站,其构成为: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将发往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为:移动站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给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一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同时,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二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移动站具有:控制部,其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所述第一交换站发生了故障或者接收到由检测出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所述无线控制装置通知的、限制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所述第二交换站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移动站发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不经由所述第一交换站转送给所述第二交换站,根据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来执行对所述第二交换站的位置登录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所述控制部,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接收到针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所述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来执行针对第一交换站和第二交换站双方的位置登录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一特征中,所述第一交换站,为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所述第二交换站,为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所述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包括两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和两服务用结合信号和两服务用分离信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包括线路交换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和线路交换服务用结合信号,线路交换服务用分离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用于:移动站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将发往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为:移动站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给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一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同时,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二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包括:所述移动站,根据来自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的通知信号,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过程;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在检测到在所述第一交换站中发生了故障或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对第一交换站的访问进行限制的访问限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的过程;所述移动站,根据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进行限制的所述访问限制信号,将发往所述第二交换站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的过程;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将所述移动站发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交换站来转送给所述第二交换站过程;和所述第二交换站,根据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进行所述移动站的位置登录处理的过程。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构成为: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移动站将发往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为:移动站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给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一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同时,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二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具有:无线控制装置,其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所述第一交换站发生了故障或者检测出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将限制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的访问限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站;具备控制部的移动站,其中控制部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接收到所述无线控制装置通知的、限制向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所述第二交换站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移动站发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不经由所述第一交换站转送给所述第二交换站,根据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来执行对所述第二交换站的位置登录处理。。
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中,也可以具有: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在检测到在所述第一交换站中故障已恢复、或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已变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对第一交换站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的过程;和所述移动站,通过根据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所述访问限制解除信号,将发往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控制装置,来执行对所述第一交换站和所述第二交换站双方的位置登录处理的过程。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移动通信方法以及该移动通信方法中所使用的移动站,该移动通信方法,在第一交换站中发生了拥塞或故障的情况下,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移动站UE,可以对本来可以访问的第二交换站执行位置登录处理和服务关连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和动作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站的功能框图;
图3为由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站的判断部所管理的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无线控制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顺序图;
图6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参照图2至图4,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构成,与图1所示的现有的移动通信的整体构成相同。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以与现有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UE,被构成为: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来执行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节点)SGSN和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节点)MSC/VLR双方的位置登录处理。
此外,移动站UE,还被构成为:在以第二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和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三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经由基站BS分别发送至无线控制装置RNC,来执行针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和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双方的位置登录处理。
在此,在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中,包含:线路交换服务和分组交换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combined routing update)、线路交换服务和分组交换服务用结合信号(combined attach),和线路交换服务和分组交换服务用分离信号(combined detach)等。
此外,在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中,包含线路交换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normal location update)、线路交换服务用结合信号(IMSI attach)、和线路交换服务用分离信号(IMSI detach)等。
此外,在第三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中,包含分组交换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normal routing area update)、分组交换服务用结合信号(GPRS attach)、和分组交换服务用分离信号(GPRS detach)等。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UE,被构成为:通过将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一服务关连信号或发往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第二服务相关信号中的任一个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来利用短消息服务和位置检索服务等规定的服务。
在此,在第一服务相关信号中,包含有分组交换服务用短消息服务关连信号(PS—SMS)和分组交换用服务用位置检索关连信号等。此外,在第二服务相关信号中,包含有线路交换服务用短消息服务关连信号(CS—SMS)和线路交换用服务用位置检索关连信号等。
如图2所示,移动站UE,具有:发送接收部11、网络运行模式管理部12、通信控制部13和判断部14。
发送接收部11,设定与基站BS之间的无线信道,通过该无线信道发送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等信号给无线控制装置RNC,从无线控制装置RNC接收访问限制信号等信号。
网络运行模式管理部12,管理移动站UE,对是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还是以第二网络运行模式动作进行管理。网络运行模式管理部12,根据由来自无线控制装置RNC的通知信号所通知的网络运行模式信息,切换动作的网络运行模式。
通信控制部13,执行在分组交换服务和线路交换服务的通信中的必要的控制。例如,通信控制部13,在电源为开,或电源为关,或位置登录区域变更了的情况下,决定执行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和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位置登录处理。
判断部14,根据来自通信控制部13的指示,生成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的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所生成的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的种类,因移动站UE现在的网络运行模式、来自无线控制装置RNC的访问限制信号和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有无、执行由通信控制部13决定的位置登录处理的交换站的不同而不同。
例如,移动站UE在以第二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执行由通信控制部13决定的位置登录处理的交换站是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情况下,判断部14,生成发往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然而,在从无线控制装置RNC接收到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其后,在没有接收到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判断部14决定不发送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
此外,移动站UE在以第二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执行由通信控制部13决定的位置登录处理的交换站是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情况下,判断部14生成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三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然而,在从无线控制装置RNC接收到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其后,在没有接收到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判断部14决定不发送第三位置登录关联信号。
一方,移动站UE,在第一网络运行模式下动作的情况下,判断部14,参照图3所示的表,决定生成的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的种类。图3所示的表,用于将被限制访问的域和可发送的信号相关连起来后进行储。
即,如图3所示,在执行由通信控制部13决定的位置登录处理的交换站是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情况下,且在从无线控制装置RNC接收到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其后,在没有接收到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判断部14,通过生成发往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且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不经由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来执行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位置登录处理。
其后,在接收到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判断部14变更为将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
此外,在执行由通信控制部13决定的位置登录处理的交换站是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情况下,且在从无线控制装置RNC接收到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其后,在没有接收到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判断部14通过生成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三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且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来执行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位置登录处理。
其后,在接收到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判断部14,变更为将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
此外,在从无线控制装置RNC没有接收到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或接收到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判断部14,在执行由通信控制部13决定的位置登录处理的交换站,是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或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情况下,也生成发往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并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
此外,在从无线控制装置RNC接收对两交换站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下面,没有接收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因为不存在可发送的信号,判断部14,决定不发送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给无线控制装置RNC。
此外,判断部14,在利用短消息服务或位置检索服务等规定的服务时,将发往第1交换站的第1服务关连信号或发往第2交换站的第2服务关连信号的某一个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
此外,判断部14,在从无线控制装置RNC接收到访问控制信号的场合,在利用规定的服务时,将发往与由该访问限制信号通知的交换站(例如,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不同的交换站(例如,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服务关连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
如图4所示,无线控制装置RNC,具有:SGSN接口21、MSC/VLR接口22、UE接口23、SGSN状态监视部24、网络运行模式管理部25和信号处理部26。
SGSN接口21,是与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之间的通信的接口,MSC/VLR接口22,是与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之间的通信的接口,UE接口23,是与移动站UE之间的通信的接口。
SGSN状态监视部24,监视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状态。例如,SGSN状态监视部24,根据从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发送来的状态信号,检测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了故障或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负载超过了规定的阈值。
此外,SGSN状态监视部24,根据从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发送来的状态信号,检测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故障已经恢复或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负载已经变为规定的阈值以下。
网络运行模式管理部25,管理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的现在的网络运行模式。
信号处理部26,执行关于通过各接口21至23发送接收的信号的规定的处理。
例如,信号处理部26,在检测到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了故障或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负载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通过UE接口23向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发送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访问限制信号。
此外,信号处理部26,在检测到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故障已经恢复或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负载已经变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UE接口23向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发送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
此外,信号处理部26,在检测到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中发生了故障或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负载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通过UE接口23向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发送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访问限制信号。
此外,信号处理部26,在检测到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中故障已经恢复或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负载已经变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通过UE接口23向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发送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
此外,信号处理部26,将通过UE接口23从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接收到的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转送给SGSN接口21或MSC/VLR接口22。
此外,信号处理部26,根据规定的基准,决定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的网络运行模式,并将含有所决定的网络运行模式信息的通知信号通过UE接口23发送给交换站UE。
此外,信号处理部26,在检测到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了故障或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负载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也可以决定将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的网络运行模式变更为第二网络运行模式。
此外,信号处理部26,在检测到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故障已经恢复或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负载已经变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也可以决定将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的网络运行模式变更为第一网络运行模式。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
参照图5和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0中,无线控制装置RNC向无线控制装置RNC下属的移动站UE发送通知信号,该通知信号包括表示第一网络运行模式的网络运行模式信息。
在步骤S101中,移动站UE在第一网络运行模式下动作,将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无线控制装置RNC,将接收到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转送给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
然后,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在执行对移动站UE的分组交换服务的位置登录处理的同时,将接收到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转送给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根据接收到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执行对移动站UE的线路交换服务的位置登录处理。
在步骤S102中,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拥塞或故障。在步骤S103中,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将用于通知发生了拥塞或故障的状态的旨意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
在步骤S104中,无线控制装置RNC,根据来自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状态信号,检测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了拥塞或故障的旨意,向移动站UE发送对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的服务限制信号。
在步骤S105中,移动站UE,为了对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执行位置登录处理,将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RN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作为第一交换站,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作为第二交换站,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作为第一交换站、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作为第二交换站的情况,也同样可以适用于。
(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作用和效果)
依据本实施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SGSN中发生了拥塞或故障的情况下,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移动站UE,对于本来可访问的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MSC/VLR可以执行位置登录处理和服务关连处理。
其他的优点及改善对于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在其较广的方面不限于这里所示和说明的特定的细节和代表实施例。因此,可以进行各种修改而不离开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定义的一般发明概念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移动站,其构成为: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将发往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为:移动站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给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一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同时,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二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其特征在于,
移动站具有:
控制部,其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所述第一交换站发生了故障或者接收到由检测出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所述无线控制装置通知的、限制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所述第二交换站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移动站发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不经由所述第一交换站转送给所述第二交换站,根据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来执行对所述第二交换站的位置登录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接收到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通知的、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交换站中故障已经恢复或者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变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检测,通过将发往所述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移动站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给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一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同时,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二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交换站,是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所述第二交换站,是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所述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包含两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和两服务用结合信号以及两服务用分离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包含线路交换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和线路交换服务用结合信号以及线路交换服务用分离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4.一种移动通信方法,其用于:移动站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将发往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为:移动站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给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一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同时,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二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其特征在于,
包括:
所述移动站,根据来自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的通知信号,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过程;
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在检测到在所述第一交换站中发生了故障或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超过了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对第一交换站的访问进行限制的访问限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的过程;
所述移动站,根据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进行限制的所述访问限制信号,将发往所述第二交换站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的过程;
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将所述移动站发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交换站来转送给所述第二交换站过程;和
所述第二交换站,根据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进行所述移动站的位置登录处理的过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
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在检测到在所述第一交换站中故障已经恢复或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已经变为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对第一交换站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的过程;和
所述移动站,根据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所述访问限制解除信号,将发往所述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的过程;
所述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进行移动站的位置登录处理的过程;
所述第一交换站将所述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转送给第二交换站的过程;和
所述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来执行移动站的位置登录处理的过程。
6.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其构成为:在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移动站将发往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无线控制装置,该第一网络运行模式为:移动站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给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一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同时,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二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其特征在于,
具有:
无线控制装置,其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所述第一交换站发生了故障或者检测出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将限制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的访问限制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站;
具备控制部的移动站,其中控制部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在接收到所述无线控制装置通知的、限制向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的访问限制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将发往所述第二交换站的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控制装置,移动站发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不经由所述第一交换站转送给所述第二交换站,根据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来执行对所述第二交换站的位置登录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控制装置,其在检测出所述第一交换站的故障已经恢复或者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负载变为规定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将对于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站;
所述移动站在以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模式动作的情况下,且所述移动站从所述无线控制装置接收到对所述第一交换站的访问限制解除信号的情况下,通过发送发往所述第一交换站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移动站发送到无线控制装置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给第一交换站,根据从无线控制装置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一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同时,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从第一交换站转送给第二交换站,根据从第一交换站转送来的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对移动站的第二交换站进行位置登录处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交换站,是分组交换服务用交换站;所述第二交换站,是线路交换服务用交换站;所述第一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包含两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和两服务用结合信号以及两服务用分离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位置登录关联信号,包含线路交换服务用位置登录更新信号和线路交换服务用结合信号以及线路交换服务用分离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JP2004107842 | 2004-03-31 | ||
| JP2004107842A JP4291724B2 (ja) | 2004-03-31 | 2004-03-31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A2008100804290A Division CN101267628A (zh) | 2004-03-31 | 2005-03-31 | 移动站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678107A CN1678107A (zh) | 2005-10-05 |
| CN100490582C true CN100490582C (zh) | 2009-05-20 |
Family
ID=3488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2)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A2008100804290A Pending CN101267628A (zh) | 2004-03-31 | 2005-03-31 | 移动站 |
| CNB20051005981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0582C (zh) | 2004-03-31 | 2005-03-31 | 移动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A2008100804290A Pending CN101267628A (zh) | 2004-03-31 | 2005-03-31 | 移动站 |
Country Status (6)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7373147B2 (zh) |
| EP (2) | EP1758425B1 (zh) |
| JP (1) | JP4291724B2 (zh) |
| KR (1) | KR100681403B1 (zh) |
| CN (2) | CN101267628A (zh) |
| DE (2) | DE602005005239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992968B (zh) * | 2005-12-31 | 2010-05-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性管理联合条件判定的方法 |
| CN101014191B (zh) * | 2006-01-31 | 2012-07-0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移动机以及位置登记方法 |
| JP4224496B2 (ja) * | 2006-01-31 | 2009-02-1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機および位置登録方法 |
| KR20070108425A (ko) * | 2006-02-06 | 2007-11-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VCC에서의 call 수행 방법, 단말 및 VCC어플리케이션 서버 |
| KR20070108427A (ko) * | 2006-02-06 | 2007-11-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도메인 전환의 제한 방법, 그 단말 및 그 서버 |
| KR20070108429A (ko) | 2006-02-06 | 2007-11-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도메인 전환의 요청 방법, 그 단말 및 그 서버 |
| JP4719601B2 (ja) * | 2006-03-27 | 2011-07-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連携方法、中継装置及び通信管理装置 |
| CN101047973B (zh) * | 2006-04-12 | 2010-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同步vlr与sgsn用户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
| JP4992308B2 (ja) | 2006-06-14 | 2012-08-0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動作制御方法、位置管理サーバ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0411470C (zh) * | 2006-07-31 | 2008-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处理联合位置业务Gs接口故障的方法及系统 |
| EP2063576B1 (en) * | 2006-09-28 | 2012-08-01 | Fujitsu Limited | Mobile ip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5284577B2 (ja) | 2006-11-13 | 2013-09-1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制御局およびルーチング方法 |
| US8086235B2 (en) * | 2006-12-06 | 2011-12-27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mobility in wireless networks |
| US20100172336A1 (en) * | 2007-06-22 | 2010-07-08 | Arne Pehrsson | Periodic Location Update Handling |
| CN101437219B (zh) * | 2007-11-12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设备 |
| JP5169366B2 (ja) * | 2008-03-25 | 2013-03-2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位置登録制御方法 |
| JP5205236B2 (ja) * | 2008-12-04 | 2013-06-0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移動局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 CN101990272B (zh) * | 2009-08-06 | 2013-07-10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封闭式家庭微型基站的自我学习动态授权方法与系统 |
| JP5223952B2 (ja) * | 2011-08-12 | 2013-06-2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交換局および移動局の位置登録方法 |
| WO2013081134A1 (ja) * | 2011-11-30 | 2013-06-0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推計装置及び推計方法 |
| WO2014006815A1 (ja) * | 2012-07-06 | 2014-01-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タイマの満了期間の決定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
Citations (6)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00018171A1 (en) * | 1998-09-24 | 2000-03-30 | Nokia Networks Oy | Mobility management procedure with indicator specifying core network entity |
| WO2000031995A1 (en) * | 1998-11-19 | 2000-06-02 | Nokia Networks Oy | Service deliver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supporting two connection types |
| WO2002001907A1 (en) * | 2000-06-27 | 2002-01-03 | Nokia Corporation | Maintaining associ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WO2002065800A1 (en) * | 2001-02-14 | 2002-08-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rocedure for handl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core network with pooled servers |
| GB2381164A (en) * | 2001-08-22 | 2003-04-23 | Nec Corp | Reducing time required for an attach process or location registration to alleviate traffic congestion in w-cdma systems |
| WO2003100647A1 (en) * | 2002-05-21 | 2003-12-04 | Russell Jesse E | An advanced multi-network client device for wideband multimedia access to private and public wireless network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DE19834674A1 (de) * | 1998-07-31 | 2000-02-03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Verfahren, Vermittlungsstelle,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Mobilstation für ein vorübergehendes selektives nationales Roaming bei vorgegebenen Netzbetriebsbedingungen in einem Mobil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
| US6944462B2 (en) * | 2000-12-11 | 2005-09-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trol node handover in radio access network |
| WO2002069660A1 (en) * | 2001-02-23 | 2002-09-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Location update procedure when roaming from a first communications service domain to a second communications service domain |
| KR100386092B1 (ko) * | 2001-06-20 | 2003-06-02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옥내/외로 이동하는 이용자를 위한 최적의 인터넷망 접속및 로밍 시스템 및 방법 |
| US20030028644A1 (en) * | 2001-08-02 | 2003-02-06 | Patrick Maguir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sharing within a core network |
| US7076258B2 (en) * | 2001-09-10 | 2006-07-11 | Ntt Docomo, Inc. | Location registration method and paging metho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
| KR100545351B1 (ko) * | 2003-03-21 | 2006-01-24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듀얼 스택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가입자 위치 추적 방법 |
| US7305251B2 (en) * | 2003-10-07 | 2007-12-04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re network |
-
2004
- 2004-03-31 JP JP2004107842A patent/JP429172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3-31 KR KR20050027198A patent/KR100681403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3-31 EP EP20060025247 patent/EP175842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03-31 EP EP20050006997 patent/EP158338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03-31 CN CNA2008100804290A patent/CN101267628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3-31 US US11/094,184 patent/US737314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3-31 DE DE200560005239 patent/DE60200500523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03-31 DE DE200560023014 patent/DE602005023014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03-31 CN CNB2005100598143A patent/CN10049058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00018171A1 (en) * | 1998-09-24 | 2000-03-30 | Nokia Networks Oy | Mobility management procedure with indicator specifying core network entity |
| WO2000031995A1 (en) * | 1998-11-19 | 2000-06-02 | Nokia Networks Oy | Service delivery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supporting two connection types |
| WO2002001907A1 (en) * | 2000-06-27 | 2002-01-03 | Nokia Corporation | Maintaining associ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WO2002065800A1 (en) * | 2001-02-14 | 2002-08-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rocedure for handl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core network with pooled servers |
| GB2381164A (en) * | 2001-08-22 | 2003-04-23 | Nec Corp | Reducing time required for an attach process or location registration to alleviate traffic congestion in w-cdma systems |
| WO2003100647A1 (en) * | 2002-05-21 | 2003-12-04 | Russell Jesse E | An advanced multi-network client device for wideband multimedia access to private and public wireless networks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KR100681403B1 (ko) | 2007-02-09 |
| CN101267628A (zh) | 2008-09-17 |
| US7373147B2 (en) | 2008-05-13 |
| JP2005295232A (ja) | 2005-10-20 |
| EP1758425B1 (en) | 2010-08-18 |
| KR20060045388A (ko) | 2006-05-17 |
| CN1678107A (zh) | 2005-10-05 |
| DE602005005239D1 (de) | 2008-04-24 |
| US20050221823A1 (en) | 2005-10-06 |
| EP1583389B1 (en) | 2008-03-12 |
| JP4291724B2 (ja) | 2009-07-08 |
| DE602005005239T2 (de) | 2009-07-23 |
| EP1583389A1 (en) | 2005-10-05 |
| EP1758425A1 (en) | 2007-02-28 |
| DE602005023014D1 (de) | 2010-09-30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0490582C (zh) | 移动通信方法和移动站 | |
| EP3028531B1 (en) | Method of requesting activation of a repeater func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 EP3245799B1 (en) | Isolated e-utran operation | |
| WO2016185962A1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移動管理エンティティ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
| WO2009139675A1 (en) | Generic access network (gan) registration for a mobile station | |
| WO2007100300A1 (en) | Methods for reducing paging load in generic access networks | |
| CN100469181C (zh) | 移动通信方法以及无线控制装置 | |
| CN113115481A (zh) | 方法、电信节点和电信终端 | |
| CN100441040C (zh) | 移动通信方法、移动站和无线控制装置 | |
| WO2006085222A1 (en) | Location services for unlicensed mobile access | |
| EP2058987B1 (en) | A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the packet domain gateway support node errors | |
| WO2012051752A1 (en) | Serving gateway for handling communications of mobile terminal | |
| CN102457984B (zh) | 一种释放lipa连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 WO2008055431A1 (fr) | Procédé de contrôle d'enregistrement de station mobile, et contrôleur de réseau d'accès générique | |
| JP4729613B2 (ja)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 |
| JP5659296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
| AU2010336217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First Node and Second Node | |
| JP2011172267A (ja) | 移動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