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272182A -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2182A
CN101272182A CN 200710086911 CN200710086911A CN101272182A CN 101272182 A CN101272182 A CN 101272182A CN 200710086911 CN200710086911 CN 200710086911 CN 200710086911 A CN200710086911 A CN 200710086911A CN 101272182 A CN101272182 A CN 101272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ti
path
byte
optical fiber
consis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08691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彦
扶文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71008691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72182A/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0139 priority patent/WO200811326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272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2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3Network aspects, e.g. central monitoring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路径宿端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路径跟踪标志(TTI,Trail Trace Identifier)字节一致的TTI字节;路径宿端通过光纤传输路径接收由路径源端发送的TTI字节,并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所述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系统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纤连接的技术方案无需修改原器件,也无需增加额外的电层器件,降低了检测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图1,为波分光纤传输网的结构示意图,波分光纤传输网包括光波长转换器(OTU,Optical Transponder Unit)、合/分波单元、梳状滤波器(ITL,Interleaver Unit)、光放大器、光纤接口单元(FIU,Facilities InterfaceUnit)以及连接各器件的光纤,等等。图中的三角形表示光放大器,梯形表示合/分波单元。
目前,光纤连接正确性的检测通常采用光纤搜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依次在两相邻器件间的光纤的源端插入光口标志信号,在宿端检测光口标志信号,判断出被检测的源端和宿端是否通过光纤连接在一起;然后,将路径内的所有光纤的光纤检测信息统一汇总到网管上,便可判断出所检测的路径内的光纤连接是否正确。所述插入光口标志信号的方法为:在合/分波单元、ITL、光放大器和FIU等除OTU外的其他器件上增加电层处理,因OTU已有电层处理,无需再增加电层处理。增加电层处理时需要修改原器件,增加额外的电层器件。
例如,检测图1所示的A点和B点之间的路径的光纤连接是否正确,A点为待检测路径的源端,B点为待检测路径的宿端。检测时,在A点插入光口标志信号,即在与AB路径相连的合/分波单元上增加电层处理,若检测出B点的光纤信号来自A点,则可判断出A点和B点之间的光纤连接正确。
研发工程师对上述现有技术进行研究过程中,发现该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1)在增加电层处理进行检测时,需要修改原器件,增加额外的电层器件,这导致了检测成本过高。
2)现有技术的检测方法没有任何标准建议的支持,当检测中增加的额外电层器件不是来自同一厂商时,检测就会失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降低检测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系统,该系统能够降低检测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装置,该系统能够降低检测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路径宿端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
路径宿端通过光纤传输路径接收由路径源端发送的TTI字节,并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所述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光纤传输的路径源端和路径宿端;
路径源端,设置路径跟踪标志TTI字节后,向路径宿端发送所述TTI字节;
路径宿端,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
接收模块,接收路径源端发送的TTI字节后,传送给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在光纤传输路径的源端设置TTI字节,在路径宿端设置与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将所述在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发送给路径宿端;路径宿端接收TTI字节后,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和在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这样,无需修改原器件,也无需增加额外的电层器件,降低了检测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波分光纤传输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光纤连接正确时的波分光纤传输示意图;
图2b为光纤连接错误时的波分光纤传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检测光纤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检测光纤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纤连接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本思想是:在需要检测光纤连接正确性的路径源端和宿端分别设置应发路径跟踪标志(TTI,Trail Trace Identifier)字节和应收TTI字节,在宿端通过判断实收TTI字节和应收TTI字节是否一致来判断路径的光纤连接是否正确。
TTI字节为光波长转换器OTU之间传输的字节。TTI字节分为三部分:源标志(SAPI,Souce Access Point Identifier)、宿标志(DAPI,DestinationAccess Point Identifier)和用户标志。参见表一,为TTI字节的结构表。由表一可知,SAPI的长度为16字节,包括SAPI〔0〕、SAPI〔1〕......和SAPI〔15〕,其中,SAPI〔0〕固定为0,SAPI〔1〕、SAPI〔2〕和SAPI〔3〕为国家标志(CC,Country Code),余下部分由国际电信同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ization Sector)分配的运营商标识码(ICC,ITU Carrier Code)与接入点标识码(UAPC,Unique Access Point Code)组成;DAPI的长度为16字节,包括SAPI〔0〕、SAPI〔1〕......和SAPI〔15〕,其中,SAPI〔0〕固定为0,SAPI〔1〕、SAPI〔2〕和SAPI〔3〕为CC,余下部分由ITU-T分配的ICC与UAPC组成。用户标志为用户可以自定义的字节。TTI字节可以标识一个网络节点,包含了路径源端和宿端的信息。
Figure A20071008691100071
表一
下面通过图2a和图2b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纤连接的原理。
参见图2a,为光纤连接正确时的波分光纤传输示意图。图2a中,发送端OTU正确连接在合波多工器(MUX,Multiplexer)的客户侧第一个合波光口上,接收端OTU光纤也正确连接在分波多工器(DEMU,Demultiplexer)的客户侧第一个合波光口上。在图2a所示的波分光纤连接正确的情况下,发送端OTU发送的TTI字节能正常传送给接收端OTU,当发送端OTU传送的TTI字节发生变化时,接收端OTU接收的TTI字节将相应地变化。也就是说,光纤连接正确时,发送端OTU发送的TTI字节和接收端OTU接收到的TTI字节一致。
参见图2b,为光纤连接错误时的波分光纤传输示意图,图2b采用图2b所示的路径。图2b中,发送端OTU错误连接在MUX客户侧的第三个合波光口上,接收端OTU仍连接在DEMUX的第一个客户侧光口上。此时,若发送端OTU传送的TTI字节发生变化时,则接收端OTU接收的TTI字节不会相应地变化。
由图2a和图2b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波分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时,改变路径源端的TTI字节,路径宿端的TTI字节将相应变化;当波分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时,改变路径源端的TTI字节,路径宿端的TTI字节将不会相应变化。这就是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纤连接的原理。下面为本发明实施例运用该原理检测光纤连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检测光纤连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选择一条需要检测光纤连接是否正确的路径。
步骤302,网管系统保存预先在所选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网管系统保存预先在所选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并将TTI告警抑制掉。
通常情况下,若路径未正确连接,即宿端应该收到的TTI字节和实际收到的TTI字节不一致,则宿端将上报TTI字节失配告警。所以,在改变源端的TTI字节以检测宿端的应该收到的TTI字节和实际收到的TTI字节是否一致之前,需要先将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相关的告警抑制设置保存起来。
步骤303,在所选路径源端设置应发TTI字节,在所选路径宿端设置应收TTI字节。
本实施例中,将路径源端设置的用于检测光纤连接的TTI字节称为应发TTI字节,其设置方法为,改变路径源端的TTI字节中的用户标志。相应地,将路径宿端设置的用于检测光纤连接的TTI字节称为应收TTI字节,其设置方法为:改变路径宿端的TTI字节中的用户标志。路径宿端的应收TTI字节与路径源端的应发TTI字节一致,为光纤连接正确时,路径宿端应该收的TTI字节。将路径宿端实际收到的TTI字节称为实收TTI字节。
本步骤中,设置的应发TTI字节和设置的应收TTI字节一致,即在路径源端设置的应发TTI字节中的用户标志和在路径宿端设置的应收TTI字节中的用户标志一致。
步骤304,判断所选路径宿端的实收TTI字节和应收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表明所选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表明所选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步骤305,网管系统回填步骤302中保存的预先在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以及预先在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
回填是为了恢复进行光纤连接检测之前,网管系统在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以及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
如此重复步骤301~305,以检测其他路径的光纤连接是否正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管系统包括其他能对光纤传输网络进行控制的工具软件。
参见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检测光纤连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选择一条需要检测光纤连接是否正确的路径。
步骤402,网管系统保存预先在所选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网管系统保存预先在所选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
步骤403,在所选路径的源端设置应发TTI字节,在所选路径的宿端设置应收TTI字节。
本步骤中,设置的应发TTI字节和设置的应收TTI字节一致,即在源端设置的应发TTI字节中的用户标志部分和宿端设置的应收TTI字节中的用户标志部分一致。
步骤404,在所选路径的宿端判断是否有上报TTI失配告警,若有,则表明所选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否没有,表明所选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
这里,源端应发TTI字节与宿端的应收TTI字节设置为一致,若所选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则宿端的实收TTI字节与宿端的应收TTI字节相同,宿端不会上报TTI失配警告;若所选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则宿端的实收TTI字节与宿端的应收TTI字节不相同,宿端将不会上报TTI失配警告。
步骤405,网管系统回填步骤402中保存的预先在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以及预先在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
回填是为了恢复进行光纤连接检测之前,网管系统在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以及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
如此重复步骤401~405,以检测其他路径的光纤连接是否正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管系统包括其他能对光纤传输网络进行控制的工具软件。
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检测光纤连接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路径源端和路径宿端。
路径源端,设置应发TTI字节后,向路径宿端发送。
路径宿端,设置应收TTI字节,判断实收TTI字节与应收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路径宿端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
接收模块,接收路径源端发送的TTI字节后,传送给判断模块。
这里,接收到的路径源端发送的TTI字节即路径宿端的实收TTI字节。
判断模块,设置与应发TTI字节一致的应收TTI字节,判断应收TTI字节和实收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所述判断实收TTI字节与应收TTI字节是否一致的方法为骤302~305描述的方法,或为步骤402~405描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路径源端设置TTI应发字节,在路径宿端设置TTI应收字节,通过在宿端检测TTI实收字节和TTI应收字节是否一致,来判断所选路径的光纤连接是否正确。这样,不用像现有技术那样修改原器件、也无需增加额外的电层器件,降低了检测光纤连接的成本;并且,本实施例中采用的TTI字节符合ITU-T建议,不会出现现有技术中因采用的器件来自不同厂商出现器件的兼容性问题而导致检测失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路径宿端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路径跟踪标志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
路径宿端通过光纤传输路径接收由路径源端发送的TTI字节,并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所述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宿端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网管系统保存预先在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以及预先在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并抑制TTI告警;
路径源端设置TTI字节。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宿端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之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网管系统保存预先在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以及预先在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
路径源端设置TTI字节。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的方法为:
判断是否有上报TTI失配告警,若有,则表明路径宿端接收到的TTI字节和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不一致,否则,表明路径宿端接收到的TTI字节和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
5. 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之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网管系统回填保存的预先在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以及预先在路径宿端设置的TTI字节和TTI告警抑制设置。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路径源端设置TTI字节通过改变TTI字节中的用户标志实现;
路径宿端设置TTI字节通过改变TTI字节中的用户标志实现。
7.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光纤传输的路径源端和路径宿端;
路径源端,设置路径跟踪标志TTI字节后,向路径宿端发送所述TTI字节;
路径宿端,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判断接收到的由路径源端传送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宿端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
接收模块,接收路径源端发送的TTI字节后,传送给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判断接收到的由接收模块传送的TTI字节与所述判断模块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9.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判断模块;
接收模块,接收路径源端发送的TTI字节后,传送给判断模块;
判断模块,设置与路径源端设置的TTI字节一致的TTI字节,判断接收到的TTI字节与所述设置的TTI字节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正确,否则,该路径的光纤连接不正确。
CN 200710086911 2007-03-20 2007-03-20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ending CN1012721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86911 CN101272182A (zh) 2007-03-20 2007-03-20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CT/CN2008/070139 WO2008113267A1 (fr) 2007-03-20 2008-01-18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détection de connexion de fibr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710086911 CN101272182A (zh) 2007-03-20 2007-03-20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2182A true CN101272182A (zh) 2008-09-24

Family

ID=39765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086911 Pending CN101272182A (zh) 2007-03-20 2007-03-20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72182A (zh)
WO (1) WO2008113267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36611A (zh) * 2012-10-29 2013-04-10 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中的光路连接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3248420A (zh) * 2012-02-14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标识光纤连接的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03346832A (zh) * 2013-05-31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68643A (zh) * 2012-04-01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856258A (zh) * 2012-11-28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纤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997426A (zh) * 2013-02-17 2014-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复用中子帧错序的检测方法及节点
CN113346346A (zh) * 2021-08-06 2021-09-03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光纤放大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传输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17544232A (zh) * 2024-01-09 2024-02-09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直放站的传输路径检测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1138B1 (en) * 1998-12-14 2007-02-20 Tellabs Operations, Inc. Optical network connection test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0377506C (zh) * 2004-08-18 2008-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防错连的方法
CN100514965C (zh) * 2005-06-08 2009-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交换路径连通性的检测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8420A (zh) * 2012-02-14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标识光纤连接的方法及系统和装置
CN103368643A (zh) * 2012-04-01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链路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036611A (zh) * 2012-10-29 2013-04-10 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中的光路连接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3856258B (zh) * 2012-11-28 2017-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纤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856258A (zh) * 2012-11-28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纤检测方法和装置
WO2014124589A1 (zh) * 2013-02-17 2014-08-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复用中子帧错序的检测方法及节点
CN103997426A (zh) * 2013-02-17 2014-08-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复用中子帧错序的检测方法及节点
US9571375B2 (en) 2013-02-17 2017-02-14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node for detecting subframe sequence error in inverse multiplexing
CN103997426B (zh) * 2013-02-17 2018-11-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复用中子帧错序的检测方法及节点
CN103346832B (zh) * 2013-05-31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3346832A (zh) * 2013-05-31 2013-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346346A (zh) * 2021-08-06 2021-09-03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光纤放大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传输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13346346B (zh) * 2021-08-06 2022-01-04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光纤放大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传输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17544232A (zh) * 2024-01-09 2024-02-09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直放站的传输路径检测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113267A1 (fr) 200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2182A (zh) 一种检测光纤连接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7633952B2 (en) Discovery of physically adjacent neighbor devices using a unidirectional in-band process coupled with an out-of-band follow-up process
US7684702B2 (en) Optical link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CN102752672B (zh) 光纤配线方法、设备及系统
EP2637324A1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connection relationship of optical fibre, node device and optical network system
JP2005223901A5 (zh)
JP2005184856A5 (zh)
US6917763B1 (en) Technique for verifying fiber connectivity in a photonic network
CN101814953A (zh) 一种实现传输设备自动保护倒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92968A (zh) 一种光网络连接关系自动获取的方法
SE0301578D0 (sv) A metod for convey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N102611498A (zh) 光纤标识的发送和接收方法及装置、光纤检测方法及装置
EP1347591A3 (en) Method of locating faults in optical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541028B (zh) 高速信息通道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1340238B (zh) 光口之间连接关系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FI104032B (fi) Menetelmä televerkon vianhallintaan ja telejärjestelmä
US8135284B2 (en) Fiber misconnection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1192983A (zh) 一种光网络连接关系自动获取的系统
CN108123830B (zh) 一种端口状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4010725U (zh) 一种新型无源光器件插入损耗测试装置
CN102170599A (zh) 实现业务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JP5853384B2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光伝送装置及び光伝送方法
ATE453886T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netzwerks mit ringtopologie
CN107231189A (zh) 一种用于光背板光信号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101170375A (zh) 用于sdh设备的性能管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