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53281B -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3281B
CN101453281B CN2007102027386A CN200710202738A CN101453281B CN 101453281 B CN101453281 B CN 101453281B CN 2007102027386 A CN2007102027386 A CN 2007102027386A CN 200710202738 A CN200710202738 A CN 200710202738A CN 101453281 B CN101453281 B CN 101453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aming
base station
mobile terminal
rqi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2027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3281A (zh
Inventor
粟纪中
江明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2027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3281B/zh
Priority to US12/211,823 priority patent/US8085732B2/en
Publication of CN101453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3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28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检测模块、漫游政策调整模块及漫游决定模块。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漫游政策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计算得出无线电质量指示值RQI,及根据RQI调整漫游门限值。漫游决定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满足RQI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使移动终端设备选择性的漫游到目标基地台,且可防止与移动终端设备通信情况相同或类似的多个移动终端设备同时漫游到目标基地台。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移动终端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无线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地台的普遍应用,移动终端设备可通过与无线局域网络基地台建立连接来实现上网。通常每一个基地台可与一定数量的无线终端设备进行连接,如果当基地台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变弱或当前网络的阻塞变得严重时,就会导致基地台与移动终端设备的连接中断,从而会中断数据的传送。为了防止因中断而导致的数据的传送,移动终端设备通常会从当前基地台漫游到比当前基地台更好的目标基地台。
在现有技术作法当中,移动终端设备通常选择RSSI比当前基地台更强且网络质量比当前网络更好的基地台作为漫游的目标。然,此种作法会导致其它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通信情况相同的多个移动终端设备也同时漫游到所述目标基地台,从而导致加重目标基地台的负载量且使网络阻塞的情况变得更严重,同时,也可能导致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不能成功漫游到所述目标基地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根据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从当前基地台漫游到目标基地台。
此外,还需提供一种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以驱动移动终端设备从当前基地台漫游到目标基地台。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根据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从当前基地台漫游到目标基地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检测模块、漫游政策调整模块及漫游决定模块。检测模块用于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漫游政策调整模块用于所述多个基地台的所述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所述漫游频率参数及所述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并计算得出无线电质量指示值(Radio Quality Index,RQI),及根据所述RQI调整所述当前基地台的漫游门限值。漫游决定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并接收所述漫游政策调整模块发送的所述RQI与所述调整后的漫游门限值,及判断是否有满足所述RQI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所述漫游门限值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漫游后的所述目标基地台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
一种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用于移动终端设备从当前基地台漫游到目标基地台,所述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包括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发送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至漫游政策调整模块及漫游决定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所述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计算得出无线电质量指示值(Radio Quality Index,RQI);根据所述RQI值调整所述当前基地台的漫游门限值;接收所述漫游政策调整模块发送的所述RQI值与调整后的所述漫游门限值;判断是否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所述漫游门限值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漫游后的所述目标基地台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当判断有满足所述RQI值的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所述目标基地台时,发送漫游执行命令及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至漫游执行模块;及断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并建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基地台的通信连接。
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使移动终端设备选择性的漫游到目标基地台,且可防止与移动终端设备通信情况相同或类似的多个移动终端设备同时漫游到目标基地台,从而使移动终端设备可成功漫游到目标基地台。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环境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设备的模组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设备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设备20的应用环境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设备20与第一基地台11(Access Point,AP)通信相连,在移动终端设备20周围围绕着第二基地台12、...、第N基地台1N。举例来说,上述移动终端设备与基地台可以是符合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b的WiFi标准的设备。然而,上述移动终端设备与基地台也可以是符合其它标准的设备,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宽带CDMA(WidebandCDMA,简称WCDMA)、全球移动电话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DPA)。上述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是支持多种通信规格的双模或多模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智能电话(Smart Phone)或计算机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基地台11所处的通信环境正逐步变差时,不足以让移动终端设备20一直保持在WiFi网络中(未画出),即移动终端设备20会中断与第一基地台11的通信连接,此时,移动终端设备20需通过从第一基地台11漫游到第二基地台12、...、或第N基地台1N的其中一台,才能保持一直处于WiFi网络中。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终端设备20的模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地台10包括第一基地台11、第二基地台12、...、第N基地台1N,移动终端设备20与第一基地台11通信相连,移动终端设备20包括检测模块200、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漫游决定模块220及漫游执行模块230。移动终端设备20中的各模块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或电路来构成。
检测模块200用于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20所在环境的通信环境状况,所述通信环境状况包括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的其中至少一个参数。其中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除了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当前基地台及目标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之外,更包含其它可以取得之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包括基地台10的基本服务单元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Basic Service Set,QBSS)及基地台10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变化率。基地台10的QBSS标识着当前每个基地台的信道的利用率及每个基地台的负载量,其中,QBSS的值越大,则意味着当前每个基地台的信道的利用率越小及每个基地台的负载量越大,即基地台10的服务质量越差。RSSI变化率为基地台10在上述检测时间内的变化量,标识每个基地台的工作稳定度,其中,RSSI的值越大,则意味着每个基地台的服务质量越好。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为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移动终端设备20在移动终端设备20的系统作业时间内漫游的次数,例如所述系统作业时间为2秒,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标识着移动终端设备20与基地台10的通信连接的稳定度,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越高,则标识着移动终端设备20与基地台10的通信连接稳定度越差。移动终端设备20的封包发送失败率为在语音作业时间内封包发送失败的次数,标识着移动终端设备20与其对应通信连接的基地台(即第一基地台11)的通信连接稳定度,移动终端设备20的封包发送失败率越高,则标识着移动终端设备20与第一基地台11的通信连接稳定度越差,所述语音作业时间例如为2秒。上述检测时间、系统作业时间及语音作业时间可以设定为相同值或不同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模块200还与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及漫游决定模块220通信相连,用于发送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至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及漫游决定模块220。
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与检测模块200通信相连,用于接收检测模块200发送的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并计算得出无线电质量指示(RadioQuality Index,RQI)值,及根据RQI值调整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的基地台的漫游门限值(Roaming Threshold)。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通过运算公式得出RQI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RQI值的运算公式为:
RQI=Max_RQI-iRQI,                                  (1)
其中RQI最大值为默认值,且
iRQI=(((Avg_QBSS÷Max_QBSS)*Max_RQI)*0.5)+
(((Roam_Freq÷Max_Freq)*Max_RQI)*0.2)+
(((Retx_Rate÷Max_Retx_Rate)*Max_RQI)*0.2)+
(((Avg_RSSI_Variance÷Max_RSSI_Variance)*Max_RQI)*0.1)。(2)
其中,
Max_RQI:RQI最大值;
Max_QBSS:QBSS最大值;
Avg_QBSS:QBSS平均值;
Max_Freq:最大的漫游次数;
Roam_Freq:检测模块200的当前漫游的次数;
Max_Retx_Rate:最大的封包传送失败率;
Retx_Rate:移动终端设备20的当前封包传送失败率;
Max_RSSI_Variance:基地台10的最大RSSI变化率;
Avg_RSSI_Variance:基地台10的平均RSSI变化率。
需要了解的是,上述各数值在iRQI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改变。iRQI的计算也可以仅包含部分的上述数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Max_RQI的值预设为100,Max_QBSS的值预设为100,Avg_QBSS为检测模块200发送的基地台10中的所有基地台的QBSS的平均值。Max_Freq为移动终端设备20在系统作业时间内漫游的最大次数限制,例如漫游最大次数为15次,Roam_Freq为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移动终端设备20在系统作业时间内实际的当前漫游的次数。Max_Retx_Rate移动终端设备20在语音作业时间内封包传送失败的最大概率,Retx_Rate为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移动终端设备20在语音作业时间内实际的当前封包传送失败的次数。Max_RSSI_Variance为基地台10的RSSI在检测时间内的变化率的最大值,例如预设为40,Avg_RSSI_Variance为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基地台10的RSSI变化率的平均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的RQI值标识不同的通信环境状态,其通信环境状态包括正常状态、高通信量状态及干扰状态(或称为严重干扰状态)。若RQI值大于或等于70,则标识当前的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正常;若RQI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70,则标识当前的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高通信量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比较差;若RQI值小于40,则标识当前的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干扰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更差。需要注意的是,可以依据RQI值以区分更多或更少的通信环境质量状态,且各种通信环境质量状态之临界值不限于40与70,而可以设定为不同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根据RQI值调整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漫游门限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若RQI值小于70时,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调高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漫游门限值。若RQI值越小,则漫游门限值将会被调的越高。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门限值包括移动终端设备20漫游后的目标基地台与当前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若RQI值大于或等于70,则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为20,QBSS的差值为15。若RQI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70,则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为30,QBSS的差值为25。若RQI值小于40,则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为35,QBSS的差值为35。
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还与漫游决定模块220通信相连,用于发送RQI值与调整后的漫游门限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决定模块220与检测模块200及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通信相连,用于接收检测模块200发送的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并接收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发送的RQI值与调整后的漫游门限值,及判断是否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的RQI值对应不同的漫游条件。若RQI值大于或等于70时,即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则其对应的漫游条件为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
若RQI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70,即当前的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高通信量状态,则其对应的漫游条件为(1)、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2)、目标基地台与移动终端设备20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需处于不同的信道中;(3)、移动终端设备20需延迟漫游至目标基地台。移动终端设备20每次漫游前的延迟时间长度需依随机方式决定。
若RQI值小于40,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干扰状态,则其对应的漫游条件分两种情况,第一种为若移动终端设备20正处于或欲通电话时,其对应的漫游条件为目标基地台的RSSI需比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高,且目标基地台的QBSS需比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QBSS及非目标基地台的QBSS更低;第二种为移动终端设备20不处于通电话时,其对应的漫游条件为(1)、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2)、目标基地台的QBSS需比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QBSS及非目标基地台的QBSS更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决定模块220还与漫游执行模块230通信相连,还用于当判断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时,发送漫游执行命令及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至漫游执行模块230,通知漫游执行模块230与所述目标基地台建立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决定模块220若判断没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时,则不作任何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执行模块230与漫游决定模块220及基地台10通信相连,用于接收漫游决定模块220发送的漫游执行命令及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断开移动终端设备20与第一基地台11的通信连接,并建立移动终端设备20与所述目标基地台的通信连接。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设备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流程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设备20与第一基地台11(Access Point,AP)通信相连,在移动终端设备20周围围绕着第二基地台12、...、第N基地台1N。举例来说,上述移动终端设备与基地台可以是符合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b的WiFi标准的设备。然而,上述移动终端设备与基地台也可以是符合其它标准的设备,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宽带CDMA(WidebandCDMA,简称WCDMA)、全球移动电话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简称UMTS)、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DPA)。上述移动终端设备可以是支持多种通信规格的双模或多模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智能电话(Smart Phone)或计算机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基地台11所处的通信环境正逐步变差时,不足以让移动终端设备20一直保持在WiFi网络中(未画出),即移动终端设备20会中断与第一基地台11的通信连接,此时,移动终端设备20需通过从第一基地台11漫游到第二基地台12、...、或第N基地台1N的其中一台,才能保持一直处于WiFi网络中。
在步骤S300,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包括基地台10的QBSS及基地台10的RSSI变化率。
基地台10的QBSS标识着当前所有信道的利用率及每个基地台的负载量。RSSI变化率为基地台10在检测时间内的变化量,标识每个基地台的工作稳定度。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为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移动终端设备20在移动终端设备20的系统作业时间内漫游的次数,所述系统作业时间为2秒,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标识着移动终端设备20与基地台10的通信连接的稳定度,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越高,则标识着移动终端设备20与基地台10的通信连接稳定度越差。移动终端设备20的封包发送失败率为在语音作业时间内封包发送失败的次数,标识着移动终端设备20与其对应通信连接的基地台(即第一基地台11)的通信连接稳定度,移动终端设备20的封包发送失败率越高,则标识着移动终端设备20与第一基地台11的通信连接稳定度越差,所述语音作业时间为2秒。
在步骤S302,检测模块200发送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至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及漫游决定模块220。
在步骤S304,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根据基地台10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移动终端设备20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计算得出RQI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通过运算公式得出RQI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RQI值的运算公式为:
RQI=Max_RQI-iRQI,                                 (1)
其中RQI最大值为默认值,且
iRQI=(((Avg_QBSS÷Max_QBSS)*Max_RQI)*0.5)+
(((Roam_Freq÷Max_Freq)*Max_RQI)*0.2)+
(((Retx_Rate÷Max_Retx_Rate)*Max_RQI)*0.2)+
(((Avg_RSSI_Variance÷Max_RSSI_Variance)*Max_RQI)*0.1)。(2)
其中,
Max_RQI:RQI最大值;
Max_QBSS:QBSS最大值;
Avg_QBSS:QBSS平均值;
Max_Freq:最大的漫游次数;
Roam_Freq:检测模块200的当前漫游的次数;
Max_Retx_Rate:最大的封包传送失败率;
Retx_Rate:移动终端设备20的当前封包传送失败率;
Max_RSSI_Variance:基地台10的最大RSSI变化率;
Avg_RSSI_Variance:基地台10的平均RSSI变化率。
需要了解的是,上述各数值在iRQI中所占的比例可以改变。IRQI的计算也可以仅包含部分的上述数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Max_RQI的值预设为100,Max_QBSS的值预设为100,Avg_QBSS为检测模块200发送的基地台10中的所有基地台的QBSS的平均值。Max_Freq为移动终端设备20在系统作业时间内漫游的最大次数限制,例如漫游最大次数为15次,Roam_Freq为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移动终端设备20在系统作业时间内实际的当前漫游的次数。Max_Retx_Rate移动终端设备20在语音作业时间内封包传送失败的最大概率,Retx_Rate为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移动终端设备20在语音作业时间内实际的当前封包传送失败率。Max_RSSI_Variance为基地台10的RSSI在检测时间内的变化率的最大值,例如预设为40,Avg_RSSI_Variance为检测模块200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基地台10的RSSI变化率的平均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的RQI值标识不同的通信环境状态,其通信环境状态分为正常状态、高通信量状态及干扰状态(或称为严重干扰状态)。若RQI值大于或等于70,则标识当前的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正常;若RQI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70,则标识当前的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高通信量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比较差;若RQI值小于40,则标识当前的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干扰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最差。
在步骤S306,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根据RQI值调整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漫游门限值(Roaming Threshold)。在本实施方式中,若RQI值小于70时,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调高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漫游门限值。若RQI值越小,则漫游门限值将会被调的越高。在本实施方式中,漫游门限值包括移动终端设备20漫游后的目标基地台与当前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在本实施方式中,若RQI值大于或等于70,则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为20,QBSS的差值为15。若RQI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70,则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为30,QBSS的差值为25。若RQI值小于40,则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为35,QBSS的差值为35。
在步骤S308,漫游决定模块220接收漫游政策调整模块210发送的RQI值与调整后的漫游门限值。
在步骤S310,漫游决定模块220判断是否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的RQI值对应不同的漫游条件。若RQI值大于或等于70时,即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则所述RQI值对应的漫游条件为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
若RQI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70,即当前的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高通信量状态,则其对应的漫游条件为(1)、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2)、目标基地台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需处于不同的信道中;(3)、移动终端设备20需延迟漫游至目标基地台。移动终端设备20根据所述漫游决定模块的判断,而要执行漫游时,需延迟所述漫游的执行,且是依随机方式以决定所述延迟的时间长度。延迟时间可以从接收到漫游执行命令时开始计算。
若RQI值小于40,基地台10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干扰状态,则其对应的漫游条件分两种情况,第一种为若移动终端设备20正处于或欲通电话时,其对应的漫游条件为目标基地台的RSSI需比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高,且目标基地台的QBSS需比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QBSS及非目标基地台的QBSS更低;第二种为移动终端设备20不处于通电话时,其对应的漫游条件为(1)、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此时的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2)、目标基地台的QBSS需比当前通信连接的第一基地台11的QBSS及非目标基地台的QBSS更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漫游决定模块220判断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时,进入步骤S312,漫游决定模块220发送漫游执行命令及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至漫游执行模块230。
在步骤S314,漫游执行模块230断开移动终端设备20与第一基地台11之通信连接,并建立移动终端设备20与所述目标基地台的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漫游决定模块220判断没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时,则结束操作。
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20及其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使移动终端设备20选择性的漫游到目标基地台,且可防止与移动终端设备20通信情况相同或类似的多个移动终端设备同时漫游到目标基地台,从而使移动终端设备20可成功漫游到目标基地台。

Claims (28)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根据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从当前基地台漫游到目标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
漫游政策调整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并计算得出无线电质量指示值RQI,及根据所述RQI调整所述当前基地台的漫游门限值;及
漫游决定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并接收所述漫游政策调整模块发送的所述RQI与所述调整后的漫游门限值,及判断是否有满足所述RQI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
所述漫游门限值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漫游后的所述目标基地台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包括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基本服务单元的服务质量QBSS及所述多个基地台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变化率,所述多个基地台的QBSS标识着每个基地台的信道的利用率及每个基地台的负载量,所述RSSI变化率为所述每个基地台在所述检测时间内的变化量,标识每个基地台的工作稳定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为所述检测模块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作业时间内漫游的次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标识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的稳定度,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所述漫游频率越高,则标识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稳定度越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封包发送失败率为在语音作业时间内封包发送失败的次数,标识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其对应通信连接的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稳定度,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所述封包发送失败率越高,则标识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稳定度越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QI值的运算公式为:
RQI=RQI最大值–iRQI,
其中RQI最大值为默认值,且iRQI=(((QBSS平均值÷QBSS最大值)*RQI最大值)*0.5)+(((当前漫游次数÷漫游次数的最大值)*RQI最大值)*0.2)+(((封包传送失败率÷封包传送失败率的最大值)*RQI最大值)*0.2)+(((RSSI变化率的平均值÷RSSI变化率的最大值)*RQI最大值)*0.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RQI最大值为100,所述QBSS最大值为100,漫游次数的最大值为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系统作业时间内只能漫游的最大次数,所述当前漫游次数为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作业时间内当前漫游的次数,所述封包传送失败率的最大值为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语音作业时间内所述封包传送失败的最大概率,所述封包传送失败率为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语音作业时间内封包传送失败的次数,所述RSSI变化率的平均值为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变化率的平均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游次数的最大值为15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不同的RQI值标识不同的通信环境状态,其通信环境状态包括正常状态、高通信量状态及干扰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大于或等于70,则标识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所述正常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正常;若所述RQI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70,则标识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所述高通信量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比较差;若所述RQI值小于40,则标识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所述干扰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非常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显示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则对应所述RQI值的漫游条件为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显示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高通信量状态,则对应所述RQI值的漫游条件为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并且所述目标基地台与所述当前基地台需处于不同的信道中,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需延迟漫游至所述目标基地台。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显示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干扰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正处于或欲通电话时,对应所述RQI值的其漫游条件为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需比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高,且所述目标基地台的QBSS需比所述当前基地台的QBSS及非目标基地台的QBSS更低。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显示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干扰状态,若移动终端设备不处于通电话时,则对应所述RQI值的漫游条件为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并所述目标基地台的QBSS需比所述当前基地台的QBSS及非目标基地台的QBSS更低。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漫游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漫游决定模块判断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所述目标基地台时,接收所述漫游决定模块发送的漫游执行命令及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断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并建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基地台的通信连接。
15.一种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执行于移动终端设备,使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从与当前基地台漫游到目标基地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含检测模块、漫游政策调整模块、漫游决定模块及漫游执行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包括:
所述检测模块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
所述漫游政策调整模块根据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计算得出无线电质量指示值RQI;
所述漫游政策调整模块根据所述RQI值调整所述当前基地台的漫游门限值;
所述漫游决定模块判断是否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所述漫游门限值包括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漫游后的所述目标基地台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及
当判断有满足所述RQI值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时,所述漫游执行模块断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并建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基地台的通信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包括所述基地台的基本服务单元的服务质量QBSS及所述多个基地台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变化率,所述多个基地台的QBSS标识着每个基地台的信道的利用率及每个基地台的负载量,所述RSSI变化率为所述每个基地台在所述检测时间内的变化量,标识每个基地台的工作稳定度。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所述漫游频率为所述检测模块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作业时间内漫游的次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标识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的稳定度,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越高,则标识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稳定度越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所述封包发送失败率为在语音作业时间内封包发送失败的次数,标识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其对应通信连接的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稳定度,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封包发送失败率越高,则标识着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连接稳定度越差。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QI值的计算公式为:
RQI=RQI最大值-iRQI,
其中RQI最大值为默认值,且iRQI=(((QBSS平均值÷QBSS最大值)*RQI最大值)*0.5)+(((当前漫游次数÷漫游次数的最大值)*RQI最大值)*0.2)+(((封包传送失败率÷封包传送失败率的最大值)*RQI最大值)*0.2)+(((RSSI变化率的平均值÷RSSI变化率的最大值)*RQI最大值)*0.1)。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QI最大值为100,所述QBSS最大值为100,漫游次数的最大值为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作业时间内只能漫游的最大次数,所述当前漫游次数为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系统作业时间内当前漫游的次数,所述封包传送失败率的最大值为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语音作业时间内所述封包传送失败的最大概率,所述封包传送失败率为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在所述语音作业时间内封包传送失败的次数,所述RSSI变化率的平均值为所述检测模块在所述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变化率的平均值。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漫游最大次数为15次。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RQI值标识不同的通信环境状态,其通信环境状态包括正常状态、高通信量状态及干扰状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大于或等于70,则标识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所述正常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正常,若所述RQI值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70,则标识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所述高通信量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比较差,若所述RQI值小于40,则标识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所述干扰状态,其通信环境质量非常差。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显示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正常状态,则对应所述RQI值的漫游条件为目标基地台的所述RSSI及所述QBSS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显示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高通信量状态,则对应所述RQI值的漫游条件为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并所述目标基地台与所述当前基地台需处于不同的信道中,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需延迟漫游至所述目标基地台。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显示所述当前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干扰状态,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正处于或欲通电话时,其对应所述RQI值的漫游条件为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需比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高,且所述目标基地台的QBSS需比所述当前基地台的QBSS及非目标基地台的QBSS更低。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利用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来漫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RQI值显示所述基地台的通信环境状态处于干扰状态,若移动终端设备20不处于通电话时,则对应所述RQI值的漫游条件为所述目标基地台的RSSI及QBSS与所述当前基地台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要高于漫游门限值中的RSSI的差值及QBSS的差值,并所述目标基地台的QBSS需比所述当前基地台的QBSS及非目标基地台的QBSS更低。
28.一种移动终端设备,用于根据多个基地台的通信环境参数执行从当前基地台漫游到目标基地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预定检测时间内检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环境状况,其中通信环境状况包含所述多个基地台当前通信环境参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
漫游政策调整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并计算得出无线电质量指示值RQI,及根据所述RQI调整所述当前基地台的漫游门限值;及
漫游决定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模块发送的所述多个基地台的当前通信环境参数及所述移动终端设备的漫游频率参数及封包发送失败率参数,并接收所述漫游政策调整模块发送的所述RQI与所述调整后的漫游门限值,及判断是否有满足所述RQI相对应的漫游条件的目标基地台;
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漫游决定模块的判断,而要执行漫游时,延迟所述漫游的执行,且所述延迟的时间长度是依随机方式而决定。
CN2007102027386A 2007-11-28 2007-11-28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3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2027386A CN101453281B (zh) 2007-11-28 2007-11-28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US12/211,823 US8085732B2 (en) 2007-11-28 2008-09-17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roam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2027386A CN101453281B (zh) 2007-11-28 2007-11-28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281A CN101453281A (zh) 2009-06-10
CN101453281B true CN101453281B (zh) 2012-12-19

Family

ID=40669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20273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3281B (zh) 2007-11-28 2007-11-28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085732B2 (zh)
CN (1) CN1014532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3857B1 (en) * 2005-10-21 2009-11-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lligent pico-cell for transport of wireless device communications over wireline networks
US8326296B1 (en) 2006-07-12 2012-12-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ico-cell extension for cellular network
US8626223B2 (en) 2008-05-07 2014-01-07 At&T Mobility Ii Llc Femto cell signaling gating
US8719420B2 (en) * 2008-05-13 2014-05-06 At&T Mobility Ii Llc Administration of access lists for femtocell service
US8863235B2 (en) 2008-05-13 2014-10-14 At&T Mobility Ii Llc Time-dependent white list generation
US20100041365A1 (en) 2008-06-12 2010-02-18 At&T Mobility Ii Llc Mediation, rating, and billing associated with a femtocell service framework
US8510801B2 (en) 2009-10-15 2013-08-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anagement of access to service in an access point
CN102378319B (zh) * 2010-08-18 2014-05-07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及其决定发起漫游的方法
CN104270506B (zh) * 2014-09-16 2017-07-1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短号的通话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225771B2 (en) 2015-02-27 2019-03-05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when oper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967884B2 (en) 2015-11-10 2018-05-08 Netgear, Inc. Dedicated backhaul for whole home coverage
US11184851B2 (en) 2016-07-18 2021-11-23 Netgear, Inc. Pow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a power sensitive wireless device
US10356681B2 (en) 2016-09-21 2019-07-16 Netgear, Inc. Client roaming in a distributed multi-band wireless networking system
WO2018144028A1 (en) * 2017-02-06 2018-08-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lection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 based on signal strength and network congestion
CN109089260B (zh) * 2018-09-21 2021-10-22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无线终端漫游检测的方法、ap和ac
WO2020172595A1 (en) * 2019-02-22 2020-08-27 Shubharanjan Dasgupta Automated closed-loop actions in a network using a distributed ledger
CN115225522B (zh) * 2021-04-20 2023-11-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漫游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70434B1 (en) 1995-06-07 2005-11-29 Broadcom Corporation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intelligent data, program and processing migration
US7289529B2 (en) 2001-10-31 2007-10-30 At&T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ally serving stations on wireless LANs using a controlled contention/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of the IEEE 802.11e standard
US20040039817A1 (en) 2002-08-26 2004-02-26 Lee Mai Tranh Enhanced algorithm for initial AP selection and roaming
US7457319B2 (en) * 2002-10-16 2008-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partition method to maximize bluetooth baseband throughput
KR100757860B1 (ko) 2003-05-29 2007-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복합 무선 서비스 장치
US7447176B2 (en) * 2003-06-03 2008-11-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king roaming decisions based on association qualities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s
US7616604B2 (en) 2005-10-25 2009-11-10 Cisco Technology, Inc. Identifying one or more access points in one or more channels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JP2007251654A (ja) 2006-03-16 2007-09-27 Nec Corp 無線lan移動局、無線lanシステム、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610558B (zh) * 2008-06-16 2013-02-1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35794A1 (en) 2009-05-28
US8085732B2 (en) 2011-12-27
CN101453281A (zh) 2009-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3281B (zh)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CN101610558B (zh) 移动终端设备及其漫游方法
CN102769938B (zh) 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及控制移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方法
CN102076010B (zh) 无线电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和无线电通信系统
JP4643103B2 (ja) 移動体の上り回線における送信電力情報を使用して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を制御する方法
CN109076414B (zh) 发送测量报告的方法和设备
KR20090006992A (ko) 다중모드 휴대단말기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EP2314118A1 (en) Selection of connection type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046693A (zh) 一种为接入终端进行频段切换的无线路由器和方法
WO2002023936A1 (en) Increased radio communication capacity using transmit power balancing
US96221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HO triggers
CN113891412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通信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US9019860B2 (en) Method,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tarting compressed mode
EP2031886A1 (e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handover executing method in the same
EP2887732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user equipment in a wireless radio network
JP4138769B2 (ja)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010073137A (ko) 기지국 장치, 통신 단말 장치 및 회선 품질 열화 방지 방법
EP3178260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with a network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4286396A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EP2579476A1 (en) Control method of compressed mode and system thereof
US974267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loading
TWI356602B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roaming method thereof
JP2008245300A (ja) 無線装置
US20240015828A1 (en) Multi-link device capable of actively changing link mode
TW200924540A (en)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roaming by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parameters of a plurality of access poi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