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53944A - 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53944A CN101653944A CN200910092230A CN200910092230A CN101653944A CN 101653944 A CN101653944 A CN 101653944A CN 200910092230 A CN200910092230 A CN 200910092230A CN 200910092230 A CN200910092230 A CN 200910092230A CN 101653944 A CN101653944 A CN 1016539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ll
- pair
- end effector
- branch
- degre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1
- 239000012636 eff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664 nicotin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323 shoulder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它包括:基座(1)、末端操作器(3)和三个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分支机构。分支机构上的驱动电机(2)通过螺钉(8)固定在基座的连接片(4)上,分支机构上的球副凸球(11)与末端操作器上的球副凹槽(12)配合,形成球面副,构成了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每一个分支机构上的驱动电机(2)带动分支机构上的球副凸球在平面内摆动,通过球副凸球(11)与末端操作器上的球副凹槽配合,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末端操作器,带动末端操作器在空间运动,进行姿态的调整。本发明可以实现空间的三维转动,由于其结构简单和运动学解耦,具有易于控制、动态性能良好、精度高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学领域的并联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间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背景技术
并联机构由于其刚度大、结构稳定、承载能力大、误差积累小、动态特性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重载模拟设备、姿态调整装置、数控机床、传感器、仿生机构等方面。
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是一类重要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可以实现机构动平台的三个转动,从而进行空间姿态调整。但是,由于并联机构各个支链之间的耦合性,即个驱动关节的运动输入与机构动平台的运动输出之间是非线性的,导致机构控制复杂,从而限制了机构工作精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具有完全对称、简单的机械结构和运动学解耦的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该机构包括基座、末端操作器和三个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分支机构;构成该机构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是:
分支机构上的驱动电机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的连接片上,分支机构上的球副凸球与末端操作器上的球副凹槽配合在一起,形成球面副,构成了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每一个分支机构上的驱动电机带动分支机构上的球副凸球在平面内摆动,通过球副凸球与末端操作器上的球副凹槽配合,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末端操作器,带动末端操作器在空间运动,进行姿态的调整。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机构的动平台可以实现空间的三维转动,且由于其机械结构简单和运动学解耦,从而具有易于控制、动态性能良好、精度高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姿态调整装置中,诸如:卫星天线和摄像姿态调整装置,肩关节等仿生机构。
附图说明
图1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面图;
图3分支机构示意图;
图4图3的B-B剖面图;
图5图3的C-C剖面图;
图6末端操作器;
图7驱动电机;
图中:基座1,驱动电机2,末端操作器3,连接片4,摆杆5,连杆6,键7,销钉8,螺栓9,螺母10,球副凸球11,球副凹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如图1所示。该机构包括:基座1、末端操作器3和三个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分支机构。
如图1、2、3、4、5、6、7所示,本发明利用简洁的设计,实现机构末端操作器的姿态调整功能。
分支机构上的驱动电机2通过销钉8固定在基座的连接片4上,分支机构上的球副凸球11与末端操作器3上的球副凹槽12配合在一起,形成球面副,构成了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每一个分支机构上的驱动电机2带动分支机构上的球副凸球11在平面内摆动,通过球副凸球11与末端操作器3上的球副凹槽12配合,将电机2的驱动力传递给末端操作器3,带动末端操作器3在空间运动,进行姿态的调整。
分支机构,如图3、4、5、7所示,有三个,并且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每一个分支机构包括:一个驱动电机2、一个摆杆5、一个连杆6和一个球副凸球11;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键7与摆杆5带键槽的一端连接,形成转动副;摆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9和螺母10与连杆6的一端连接,形成转动副;连杆6的另一端与球副凸球11的一端焊接在一起。
基座1,如图1、3、4所示,由三根长度、截面均相同的杆的一端垂直焊接而成,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片4焊接。
末端操作器3,如图1、6所示,外观为正三角形,中部为一星形筋板结构,三个顶角上焊接球副凹槽12。
Claims (4)
1.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基座(1)、末端操作器(3)和三个结构、尺寸完全相同的分支机构;构成该机构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为:
分支机构上的驱动电机(2)通过螺钉(8)固定在基座的连接片(4)上,分支机构上的球副凸球(11)与末端操作器(3)上的球副凹槽(12)配合在一起,形成球面副,构成了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每一个分支机构上的驱动电机(2)带动分支机构上的球副凸球(11)在平面内摆动,通过球副凸球(11)与末端操作器(3)上的球副凹槽(12)配合,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给末端操作器(3),带动末端操作器(3)在空间运动,进行姿态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分支机构有三个,并且结构、尺寸完全相同,每一个分支机构包括:一个驱动电机(2)、一个摆杆(5)、一个连杆(6)和一个球副凸球(11);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通过键(7)与摆杆(5)带键槽的一端连接,形成转动副;摆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栓(9)和螺母(10)与连杆(6)的一端连接,形成转动副;连杆(6)的另一端与球副凸球(11)的一端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基座(1)由三根长度、截面均相同的杆的一端垂直焊接而成,杆的另一端与连接片(4)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其特征在于,末端操作器的外观为正三角形,中部为一星形筋板结构,三个顶角上焊接球副凹槽(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0910092230A CN101653944A (zh) | 2009-09-08 | 2009-09-08 | 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0910092230A CN101653944A (zh) | 2009-09-08 | 2009-09-08 | 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653944A true CN101653944A (zh) | 2010-02-24 |
Family
ID=417085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0910092230A Pending CN101653944A (zh) | 2009-09-08 | 2009-09-08 | 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1653944A (zh) |
Cited By (8)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1797435A (zh) * | 2010-03-17 | 2010-08-11 | 上海大学 | 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仿生眼睛 |
| CN102120299A (zh) * | 2011-03-30 | 2011-07-13 | 东华大学 | 一种解耦式三转动并联机构 |
| CN102601796A (zh) * | 2012-04-06 | 2012-07-25 | 广西大学 | 一种多功能变胞机构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3177636A (zh) * | 2013-03-26 | 2013-06-2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机械原理教学中用于演示自由度与约束对偶关系的可重构柔性教具 |
| CN104646881A (zh) * | 2014-12-23 | 2015-05-27 | 广西大学 | 利用多自由度可控摇臂式连杆机构进行焊接施工的方法 |
| CN106737456A (zh) * | 2016-12-02 | 2017-05-31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具有多姿态平台的折叠机构 |
| CN111037538A (zh) * | 2019-12-26 | 2020-04-21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一种水下三自由度姿态调节并联装置 |
| CN113771099A (zh) * | 2021-09-23 | 2021-12-10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并联式三自由度仿生眼装置 |
-
2009
- 2009-09-08 CN CN200910092230A patent/CN10165394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1797435A (zh) * | 2010-03-17 | 2010-08-11 | 上海大学 | 三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仿生眼睛 |
| CN102120299A (zh) * | 2011-03-30 | 2011-07-13 | 东华大学 | 一种解耦式三转动并联机构 |
| CN102601796A (zh) * | 2012-04-06 | 2012-07-25 | 广西大学 | 一种多功能变胞机构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3177636A (zh) * | 2013-03-26 | 2013-06-2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机械原理教学中用于演示自由度与约束对偶关系的可重构柔性教具 |
| CN103177636B (zh) * | 2013-03-26 | 2014-10-08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机械原理教学中用于演示自由度与约束对偶关系的可重构柔性教具 |
| CN104646881A (zh) * | 2014-12-23 | 2015-05-27 | 广西大学 | 利用多自由度可控摇臂式连杆机构进行焊接施工的方法 |
| CN106737456A (zh) * | 2016-12-02 | 2017-05-31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具有多姿态平台的折叠机构 |
| CN106737456B (zh) * | 2016-12-02 | 2019-03-1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具有多姿态平台的折叠机构 |
| CN111037538A (zh) * | 2019-12-26 | 2020-04-21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一种水下三自由度姿态调节并联装置 |
| CN113771099A (zh) * | 2021-09-23 | 2021-12-10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并联式三自由度仿生眼装置 |
| CN113771099B (zh) * | 2021-09-23 | 2022-12-09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一种并联式三自由度仿生眼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1653944A (zh) | 一种用于姿态调整的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 |
| US8245595B2 (en) | Two-axis non-singular robotic wrist | |
| CN205614647U (zh) | 高刚度两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 | |
| CN101249651B (zh) | 解耦的虚轴机床与机器人的二转动一移动并联机构 | |
| CN105666471B (zh) | 一种sps+upu+(2rps+r)型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 |
| CN100413656C (zh) | 空间非对称两自由度转动并联机构 | |
| CN103381602B (zh) | 一种完全解耦的两移一转三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 | |
| CN102699908B (zh) | 两自由度移动解耦并联机器人机构 | |
| CN101301756B (zh) | 具有偏置输出的3自由度球面并联人形机器人仿生髋关节 | |
| CN101780670B (zh) | 一种二转动一移动自由度解耦并联机构 | |
| CN101704244B (zh) | 2-rrt&rrs三自由度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 |
| JPWO2012017722A1 (ja) | パラレル機構 | |
| CN201900399U (zh) | 一种简易点焊机器人机构 | |
| CN101214647A (zh) | 具有冗余驱动的球面二自由度对称并联机器人机构 | |
| CN101875198A (zh) | 一种过约束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 |
| CN104875190A (zh) | 一种两移动三转动完全解耦混联机器人机构 | |
| CN1986148A (zh) | 一种并联式三轴主轴头结构 | |
| CN103042521A (zh) | 3-sps/sps三驱动六自由度大量程调姿调位并联机构 | |
| CN108818502A (zh) | 具有球面转动自由度的两移动一转动的并联机构 | |
| CN105082113A (zh) | 一种完全各向同性两移两转并联机器人机构 | |
| CN103286777B (zh) | 一种新型空间三自由度并联机构 | |
| CN101116971A (zh) | 一种可用作机器人腕关节的运动解耦球面转动并联机构 | |
| CN100553898C (zh) | 一种二自由度空间并联机构 | |
| CN205521367U (zh) | 一种三自由度转动的并联机构 | |
| CN100411826C (zh) | 一种二维平动二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10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