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15247B - 多待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多待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5247B
CN101715247B CN200910204901.1A CN200910204901A CN101715247B CN 101715247 B CN101715247 B CN 101715247B CN 200910204901 A CN200910204901 A CN 200910204901A CN 101715247 B CN101715247 B CN 101715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tenna
communication module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49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5247A (zh
Inventor
金智慧
沈载晟
河东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15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5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5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52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adapting radio receivers, transmitters andtransceivers for operation on two or more bands, i.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多待便携式终端。多待便携式终端通过使其它天线的电磁波偏斜来减少发送天线的干扰。所述终端包括:多个通信模块,用于向多个RF通信网络发送不同频带的RF信号和从多个RF通信网络接收不同频带的RF信号。控制器控制所述多个通信模块经由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连接到用户选择的RF通信网络。控制器控制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操作,以辐射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相应的电磁波,并且控制剩余通信模块的操作,以辐射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

Description

多待便携式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从多个射频(RF)通信网络接收不同的RF信号的多待便携式终端。
背景技术
通常,便携式终端是指允许用户自由地享受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例如,可包括射频(RF)通信、网络接入、数字广播接收等。随着便携式终端非常流行且广泛使用,制造商开发了这些终端来提供各种功能。
近年来,多模便携式终端已经投放市场,所述多模便携式终端可以使用两个或更多个RF通信网络。多模便携式终端能够在至少两个或更多个RF通信网络服务区域内执行RF通信。例如,双模便携式终端可支持码分多址(CDMA)网络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从而双模便携式终端可在CDMA网络服务区和GSM网络服务区两者内执行通信。然而,多模便携式终端的缺点在于:由于多模便携式终端以这样的方式在通信网络中切换:多模便携式终端被启动,进入空闲模式,接着在实际切换之前通过操作菜单执行切换操作。另外,这些便携式终端的切换处理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且需要很长时间来切换它们的模式。
为了解决多模便携式终端中的这些问题,已经提出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传统多待便携式终端。例如,不同于上面描述的双模便携式终端,双待便携式终端能够同时支持两个网络,例如,CDMA网络和GSM网络。这种传统双待便携式终端即使在空闲模式期间也周期地向CDMA通信网络和GSM通信网络的基站请求前同步码和/或导频信道信号,并且从CDMA通信网络和GSM通信网络的基站接收前同步码和/或导频信道信号,并且这种传统双待便携式终端测量信道状态(诸如RSSI、CINR、SoQ等),从而这种传统双待便携式终端能够同时支持两个通信网络。
传统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在单个主体中包括多个不同的天线,从而能够在分配给不同无线协议的各种频率发送和接收。然而,传统的多待便携式终端面对这样的问题:传统的多待便携式终端不能将不同天线中的各个天线完全孤立,因此这些天线彼此之间存在干扰,因此所述便携式终端的通信性能恶化。
因此,本领域非常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最小化安装在其中的天线之间的干扰并因此优化了其通信性能的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从多个射频(RF)通信网接收不同RF信号的各个天线的性能优化的多待便携式终端。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发明的目的不受前面的描述限制,而是从下面详细描述的角度使技术人员更加清楚。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优选地连接到多个射频(RF)通信网络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通信模块,用于向多个RF通信网络发送不同频带的RF信号或者从多个RF通信网络接收不同频带的RF信号;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以经由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连接到用户选择的RF通信网络。在一个示例性方面,控制器执行控制操作,以使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辐射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相应的电磁波,并且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辐射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连接到多个射频(RF)通信网络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包括:多个通信模块,用于向多个RF通信网络发送不同频带的RF信号或者从多个RF通信网络接收不同频带的RF信号;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以经由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连接到用户选择的RF通信网络。优选地,控制器执行控制操作,以使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执行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阻抗匹配,并且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不执行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阻抗匹配。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方面的示例性多待便携式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访问第一RF通信网络时的操作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访问第一RF通信网络时的操作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中特定标号的简要描述】
1:便携式终端
11:第一RF通信网络
12:第二RF通信网络
100:第一通信模块
110:第一天线部件
120:第一切换部件
200:第二通信模块
210:第二天线部件
220:第二切换部件
300:控制器
400:第一通信模块
410:第一天线部件
420:第一切换部件
430:第一阻抗匹配部件
500:第二通信模块
510:第二天线部件
520:第二切换部件
530:第二阻抗匹配部件
6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从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现本发明。
可省略合并于此的公知功能和结构的详细描述,以避免使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主题的理解模糊。
尽管附图表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附图没有必要被测量,特定特征可以被放大或省略,以更好地示出并解释本发明的特定方面。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多待便携式装置的透视图。
如图1所示,多待便携式终端1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上盖2和下盖3、主印刷电路板(PCB)4以及布置在主PCB 4上的至少两个天线部件5和6。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多待便携式终端1包括滑盖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在此示出和描述的示例。相反,本发明可应用于例如直板型便携式终端、翻转型、折叠型、旋转型等,仅给出了命名的一些可用终端类型。由于多待便携式终端1是滑盖型,因此其主体被配置为包括上盖2和下盖3,从而上盖2和下盖3可相对滑动并相对移动。
主PCB 4包括各种电子部件并在薄板上布线。主PCB 4安装在主体上。在此示例中优选的是:主PCB 4安装在下盖3的空间中。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待便携式终端1被实现为具有两个天线部件5和6。所述两个天线部件5和6用于使不同频带的射频(RF)信号与多个RF通信网络进行通信。所述两个天线部件5和6可安装在主体中,与主PCB 4电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两个天线部件5和6可安装在下盖3的上部和下部。应该理解,天线部件的安装位置不限于在此示出和描述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两个天线部件5和6可被实现为鞭状天线、螺旋天线或其两个的组合等,仅给出了命名的一些天线结构在此使用。
示例性实施例1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1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2所示,示例性多待便携式终端1包括:多个通信模块,连接到多个RF通信网络;以及控制器30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于两个通信模块100和200以及两个RF通信网络11和12来解释多待便携式终端,以清楚地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受在此示出和描述的通信模块和RF通信网络的数量的限制。
通信模块100和200以不同频带的RF信号与RF通信网络11和12进行通信并处理所述不同频带的RF信号。RF通信网络11和12使用不同的频带提供RF通信服务。例如,为了对本示例的说明性目的,第一RF通信网络11使用频带为900MHz的CDMA RF信号,第二RF通信网络12使用频带为1900MHz的PCS RF信号。RF通信网络11和12的构思可包括RF通信服务提供商,所述RF通信服务提供商使用分别分配给它的不同频带来提供RF通信服务。
如图2所示,通信模块100包括第一天线部件110和第一切换部件120,通信模块200包括第二天线部件210和第二切换部件220。
术语“天线部件”是指辐射电磁波以将RF信号发送到RF通信网络或者从RF通信网络接收RF信号的装置。设计天线部件以具有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谐振频率。在考虑便携式终端的设计和用户便利性的情况下,天线部件形成在天线载体(未示出)上,具有天线方向图。天线方向图可形成在便携式终端的主体上。可根据便携式终端的辐射性能和可用内部空间来确定天线方向图的形状。
如图2所示,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1中,天线部件110包括:第一天线方向图111,以RF通信网络11的相应频带辐射电磁波;以及独立于第一天线方向图111形成的第二天线方向图112,天线部件210包括:第一天线方向图211,以RF通信网络12的相应频带辐射电磁波;以及独立于第一天线方向图211形成的第二天线方向图212。在此示例中,形成第一天线方向图111和第一天线方向图211以将方向图分别调谐到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中进行操作。可形成具有任意方向图的第二天线方向图112和第二天线方向图212,使用与第一天线方向图111和第一天线方向图211的频带不同的频带来改善发送和接收,这不同于传统技术。也就是说,第一天线方向图111和第一天线方向图211用于与RF通信网络执行RF通信。相反,第二天线方向图112和第二天线方向图212用于减少不同天线部件之间的干扰。例如,在多待便携式终端正在使用具体天线部件执行RF通信时,另一天线部件的第二天线方向图112和第二天线方向图212使第一天线方向图111和第一天线方向图211的电磁波偏斜以增强具体天线部件的性能。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通信模块100包括作为第一天线方向图的天线方向图A(111)和作为第二天线方向图的天线方向图B(112)。类似地,第二通信模块200包括作为第一天线方向图的天线方向图C(211)和作为第二天线方向图的天线方向图D(212)。
仍然参照图2,切换部件120操纵第一天线方向图111和第二天线方向图112,和切换部件220操作第一天线方向图211和第二天线方向图212。切换部件120还可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天线方向图111和第二天线方向图112的切换单元,切换部件220还可包括分别连接到第一天线方向图211和第二天线方向图212的切换单元。应该理解,切换部件120和切换部件220可被实现为能够选择性地分别切换第一天线方向图211和第二天线方向图212以及第一天线方向图211和第二天线方向图212的任何类型的切换单元。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切换单元可被实现为一个继电器或多个继电器。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使用很多其它类型的切换单元。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没有示出,但是通信模块100和通信模块200中的每一个还可包括用于RF信号的信号处理器以及用于在天线部件110和天线部件210中的每一个与信号处理器之间匹配阻抗的匹配部件。
控制器300根据用户的选择控制通信模块100和通信模块200与RF通信网络连接。
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器300以这样的方式执行控制操作: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能够以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辐射电磁波,并且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能够辐射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
例如,控制器300可驱动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第一天线方向图111、211,从而相应的通信模块能够辐射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相应的电磁波。优选地是,控制器300控制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切换部件120、220,以驱动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中的第一天线方向图111、211,并且还停止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中的第二天线方向图112、212的操作,从而辐射相应于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频带的电磁波。
另外,控制器300选择性地驱动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中的第一天线方向图111、211和第二天线方向图112、212的组合,从而剩余通信模块能够辐射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并且减小干扰。
优选地是,控制器300控制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中的切换部件120、220,因此驱动剩余通信模块中的第一天线方向图111、211和第二天线方向图112、212的全部,从而剩余通信模块能够辐射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控制器300还可控制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中的切换部件120、220,因此停止驱动剩余通信模块中的第一天线方向图111、211,从而剩余通信模块能够辐射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
仍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释了包括两个通信模块的多待便携式终端1,。也就是说,第一通信模块100连接到第一RF通信网络11,并且向第一RF通信网络11发送RF信号或者从第一RF通信网络11接收RF信号。类似地,第二通信模块200连接到第二RF通信网络12,并且向第二RF通信网络12发送RF信号或者从第二RF通信网络12接收RF信号。
优选地,第一通信模块100包括:第一天线部件110,具有天线方向图A(111)和天线方向图B(112);第一切换部件120,用于选择性地切换天线方向图A(111)或天线方向图B(112)。天线方向图A(111)以第一RF通信网络11的频带辐射电磁波,以向第一RF通信网络11发送RF信号或者从第一RF通信网络11接收RF信号。天线方向图B(112)用于使天线方向图A(111)的电磁波偏斜。
第二通信模块200包括:第二天线部件210,具有天线方向图C(211)或天线方向图D(212);第二切换部件220,用于选择性地切换天线方向图C(211)和天线方向图D(212)。天线方向图C(211)以第二RF通信网络12的频带辐射电磁波,以向第二RF通信网络12发送RF信号或者从第二RF通信网络12接收RF信号。当天线方向图A(111)与网络11进行通信时,天线方向图D(212)用于使天线方向图C(211)的电磁波偏斜。控制器300控制第一通信模块100的第一切换部件120和第二通信模块200的第二切换部件220,从而以第一RF通信网络11或第二RF通信网络12的频带辐射电磁波。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选择性地驱动多个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中形成的第一天线方向图和第二天线方向图,以使正在通信的天线部件的性能优化。
在下面的描述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
图3A和图3B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访问第一RF通信网络时的操作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3A和图3B所示,由于控制器300控制第一通信模块100的第一切换部件120,以使第一切换部件120关闭连接到天线方向图A(111)的切换单元121,并且打开连接到天线方向图B(112)的切换单元122,因此多待便携式终端1能够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通信。
控制器300还可控制第二通信模块200的第二切换部件220选择性地连接到天线方向图C(211)或天线方向图D(212)。如图3A所示,当切换部件220关闭连接到天线方向图C(211)的切换单元221时,切换部件220还可关闭连接到天线方向图D(212)的切换单元222,以使天线方向图C(211)的电磁波偏斜。另外,如图3B所示,当切换部件220打开连接到天线方向图C(211)的切换单元221时,切换部件220必须关闭连接到天线方向图D(212)的切换单元222,原因是,第二天线部件210必须保持在空闲模式。
如上所述,控制器300控制切换部件连接到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100的天线方向图A(111),因此优化第一天线部件110的性能。控制器300还控制切换部件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通信模块200的天线方向图C(211)或天线方向图D(212),因此第二天线部件210的性能偏斜。因此,能够最小化第一天线部件110与第二天线部件210之间的干扰。在本申请中的第二天线部件210的“性能偏斜”意思是轻微减小第二天线部件210的辐射性能。因此,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100可发挥最佳辐射性能。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用户执行RF通信网络的选择(301)时,控制器300确定已经选择第一RF通信网络11还是第二RF通信网络12(302)。
如果控制器300在302确定已经选择第一RF通信网络11,则控制器300控制第一通信模块100的第一切换部件120连接到天线方向图A(111),因此使第一天线部件110的性能优化(303)。
控制器300还控制第二通信模块200的第二切换部件220选择性地连接到天线方向图C(211)或天线方向图D(212),因此使第二天线部件210的性能偏斜(304)。之后,控制器300经由第一通信模块100的第一天线部件110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进行RF信号通信(305)。
相反,如果控制器300在302确定已经选择第二RF通信网络12,则控制器300控制第二通信模块200的第二切换部件220连接到天线方向图C(211),因此使第二天线部件210的性能优化(306)。控制器300还控制第一通信模块100的第一切换部件120选择性地连接到天线方向图A(111)或天线方向图B(112),因此使第一天线部件110的性能偏斜(307)。之后,控制器300经由第二通信模块200的第二天线部件210与第二RF通信网络12进行RF信号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可根据正在执行通信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来切换天线方向图,从而使正在执行通信的天线部件的性能优化。
示例性实施例2
现参照图5-图7,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1。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5所示,多待便携式终端1包括连接到多个RF通信网络的多个通信模块和控制器600。在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多待便携式终端描述为具有两个通信模块400和500以及两个RF通信网络11和12,以简单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本发明不受通信模块和RF通信网络的数量的限制。
通信模块400和通信模块500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和第二RF通信网络12进行不同频带的RF信号的通信,并且处理所述RF信号。如图5所示,通信模块400包括天线部件410、阻抗匹配部件430和切换部件420,通信模块500包括天线部件510、阻抗匹配部件530和切换部件520。
天线部件410和天线部件510分别包括与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相应的天线方向图。阻抗匹配部件430和阻抗匹配部件530分别执行天线部件410和天线部件510的阻抗匹配。
如图5所示,阻抗匹配部件430包括第一匹配单元431和第二匹配单元432,阻抗匹配部件530包括第一匹配单元531和第二匹配单元532。第一匹配单元431连接到天线部件410,第一匹配单元531连接到天线部件510,并且第一匹配单元431和第一匹配单元531执行阻抗匹配,其中,天线部件410、510以多个RF通信网络11和12的频带向RF通信网络11和12发送RF信号并从RF通信网络11和12接收RF信号。第二匹配单元432、532独立于第一匹配单元431、531形成。第一匹配单元431、531分别连接到天线部件410、510以执行阻抗匹配。第二匹配单元432、532可分别连接到天线部件410、510以使天线部件410、510的阻抗偏斜。也就是说,第一匹配单元431、531用于执行与RF通信网络的RF通信,第二匹配单元432、532用于减小天线之间的干扰。例如,在经由具体天线部件执行RF通信时,另一天线部件的第二匹配单元432、532分别使第一匹配单元431、531的阻抗偏斜,以增强所述具体天线部件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通信模块400包括作为第一匹配单元的匹配单元A(431)和第二匹配单元的匹配单元B(432)。类似地,第二通信模块500包括作为第一匹配单元的匹配单元C(531)和第二匹配单元的匹配单元D(532)。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第一”和“第二”匹配单元可以调换,然而,一个匹配单元用于传输,另一匹配单元用于减小干扰的功能保持不变。
切换部件420将第一匹配单元431和第二匹配单元432选择性地连接到天线部件410。切换部件520将第一匹配单元531和第二匹配单元532选择性地连接到天线部件510。切换部件420还可包括连接到第一匹配单元431和第二匹配单元432的切换单元,切换部件520还可包括连接到第一匹配单元531和第二匹配单元532的切换单元。
仍参照图5,控制器600可控制通信模块400和500连接到用户选择的RF通信网络。
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控制器600可执行控制操作,从而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执行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阻抗匹配,并且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不执行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阻抗匹配。
控制器600驱动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第一匹配单元431,531,从而通信模块能够执行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阻抗匹配。优选地是,控制器600控制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420、520,从而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第一匹配单元431,531分别连接到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410,510,断开通信模块的第二匹配单元432、532,并且执行与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410,510的阻抗匹配。
控制器600还可选择性地驱动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的第一匹配单元431、531和第二匹配单元432、532的组合,从而剩余通信模块不执行与各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阻抗匹配。
优选地是,控制器600控制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420、520,以将剩余通信模块的第一匹配单元431、531和第二匹配单元432、532中的全部都连接到剩余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410、510,从而不执行与剩余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410、510的阻抗匹配。另外,控制器600控制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420、520,以将剩余通信模块的第一匹配单元431、531从剩余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410、510断开,以不执行与剩余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410、510的阻抗匹配。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包括两个通信模块的多待便携式终端1。也就是说,第一通信模块400连接到第一RF通信网络11,并且将RF信号发送到第一RF通信网络11或从第一RF通信网络11接收RF信号。类似地,第二通信模块500连接到第二RF通信网络12,并且将RF信号发送到第二RF通信网络12或从第二RF通信网络12接收RF信号。
第一通信模块400包括:第一阻抗匹配部件430,具有第一匹配单元A(431)和第二匹配单元B(432);第一切换部件420,用于选择性切换第一匹配单元A(431)和第二匹配单元B(432)。第一匹配单元A(431)执行与第一天线部件410的阻抗匹配,以将RF信号发送到第一RF通信网络11和从第一RF通信网络11接收RF信号。第二匹配单元B(432)用于使第一天线部件410的阻抗偏斜。第二通信模块500包括:第二阻抗匹配部件530,具有第一匹配单元C(531)和第二匹配单元D(532);第二切换部件520,用于选择性切换第一匹配单元C(531)和第二匹配单元D(532)。第一匹配单元C(531)执行与第二天线部件510的阻抗匹配,以将RF信号发送到第二RF通信网络12和从第二RF通信网络12接收RF信号。第二匹配单元D(532)用于使第二天线部件510的阻抗偏斜。
控制器600可控制第一切换部件420和第二切换部件520,以执行与第一天线部件410或第二天线部件510的阻抗匹配。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将第一匹配单元和第二匹配单元选择性地连接到多个通信模块中的天线部件并执行阻抗匹配,以使正在通信的天线部件的性能优化。
在下面的描述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操作。
图6A和图6B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访问第一RF通信网络时的操作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6A和图6B所示,由于控制器600控制第一通信模块400的第一切换部件420以使第一切换部件420关闭连接到第一匹配单元A(431)的切换单元421,并且打开连接到第二匹配单元B(432)的切换单元422,因此多待便携式终端1能够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进行通信。
控制器600还可控制第二通信模块500的第二切换部件420选择性地连接到匹配单元C(531)或匹配单元D(532)。如图6A所示,当切换部件520关闭连接到匹配单元C(531)的切换单元521时,切换部件520还可关闭连接到匹配单元D(532)的切换单元522,以使第二天线部件510的阻抗偏斜。另外,如图6B所示,当切换部件520打开连接到匹配单元C(531)的切换单元521时,切换部件520必须关闭关闭连接到匹配单元D(532)的切换单元522,这是因为第二天线部件510还必须保持空闲模式。
这样,控制器600控制切换部件连接到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通信的第一通信模块400的匹配单元A(431),以执行与第一天线部件410的阻抗匹配,因此使第一天线部件410的性能优化。控制器600还控制切换部件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二通信模块500的匹配单元C(531)或匹配单元D(532),以使不执行与第二天线部件510的阻抗匹配,从而使第二天线部件510的性能偏斜。因此,可最小化第一天线部件410和第二天线部件510之间的干扰。因此,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通信的第一天线部件410可发挥最佳辐射性能。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
当用户执行RF通信网络的选择(601)时,控制器600确定已经选择第一RF通信网络11还是第二RF通信网络12(602)。
如果控制器600确定在602已经选择了第一RF通信网络11,则控制器600控制第一通信模块400的第一切换部件420连接到匹配单元A(431),以执行与第一天线部件410的阻抗匹配,因此使第一天线部件410的性能优化(603)。控制器600还控制第二通信模块500的第二切换部件520选择性地连接到匹配单元C(531)或匹配单元D(532),因此使第二天线部件510的性能偏斜(604)。其后,控制器600经由第一通信模块400的第一天线部件410与第一RF通信网络11进行RF信号通信(605)。
相反,如果控制器600确定在602已经选择了第二RF通信网络12,则控制器600控制第二通信模块500的第二切换部件520连接到匹配单元C(531),以执行与第二天线部件510的阻抗匹配,因此使第二天线部件510的性能优化(606)。控制器600还控制第一通信模块400的第一切换部件420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一匹配单元A(431)或第二匹配单元B(432),因此使第一天线部件410的性能偏斜(607)。其后,控制器600经由第二通信模块500的第二天线部件510与第二RF通信网络12进行RF信号通信(608)。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可根据正在执行通信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来切换连接到天线部件的阻抗匹配单元,从而使正在执行通信的天线部件的性能优化。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便携式终端能够根据与当前正在与其进行通信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来改变天线方向图,从而使天线的性能优化。
便携式终端还能够根据与当前正在与其进行通信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来改变连接到天线部件的阻抗匹配部件,从而使天线的性能优化。
在上述描述中,尽管基于多待便携式终端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将理解便携式终端可应用于下述任何类型:信息通信装置、多媒体装置以及具有一个天线或多个天线的应用(诸如移动通信终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电话、国际移动通讯200(IMT-2000)终端、码分多址(CDMA)终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终端、通用移动通信(UMTS)终端、数字广播终端等),仅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命名了一些。
根据本发明的多待便携式终端的天线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内置天线(诸如微带贴片天线、微天线、改变的各种内置天线等)。微带贴片天线的示例是F类型天线、微带缝隙天线、微带环状天线、微带孔径阵列天线、微带带状线天线等。微天线的示例是转换的F天线、SMD天线、MMIC天线等。另外,示例公开了用户选择网络,原因在于,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选择可以是基于不同准则(包括信号强度、可用带宽等,仅命名了一些可能情况)自动进行的。
当前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该限于通常或字面意思,而是应该被分析为发明者尽其最大努力限定和描述本发明的含义和概念,以符合本发明的思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描述中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和附图中示出的配置仅是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有大量的各种变形、替换或其等同物来替换提交本申请时的示例性实施例。
尽管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明显的在此描述的发明构思的各种变形和修改仍将落入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能够连接到多个射频RF通信网络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包括:
多个通信模块,用于向多个RF通信网络发送不同频带的RF信号或者从多个RF通信网络接收不同频带的RF信号;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以经由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的通信模块连接到所述多个RF通信网络中选择的RF通信网络,
其中,控制器执行控制操作,在所述控制操作中,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辐射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相应的电磁波,并且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辐射与所述剩余通信模块各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其中,多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一个包括:
天线部件,包括第一天线方向图,用于相应于多个RF通信网络的各个频带辐射电磁波,以及第二天线方向图,独立于第一天线方向图形成;以及
切换部件,用于对第一天线方向图或第二天线方向图执行选择性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其中,控制器控制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驱动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第一天线方向图,并且停止驱动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第二天线方向图,以辐射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相应的频带的电磁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其中,控制器控制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的剩余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并且驱动所述剩余通信模块的第一天线方向图和第二天线方向图,以辐射与各个剩余通信模块相应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其中,控制器控制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所述多个通信模块的剩余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并且停止驱动所述剩余通信模块的第一天线方向图,以辐射与各个剩余通信模块相应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不同的频带的电磁波。
6.一种能够连接到多个射频RF通信网络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包括:
多个通信模块,用于向多个RF通信网络发送不同频带的RF信号或者从多个RF通信网络接收不同频带的RF信号;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以经由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的通信模块连接到用户选择的RF通信网络,
其中,控制器执行控制操作,在所述控制操作中,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的通信模块执行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阻抗匹配,并且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不执行与所述剩余通信模块各自相应RF通信网络的频带的阻抗匹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其中,所述多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一个包括:
阻抗匹配部件,包括连接到天线部件的第一匹配单元,用于执行阻抗匹配,以及第二匹配单元,独立于第一匹配单元形成,所述天线部件以与所述多个RF通信网络相应的各个频带发送和接收RF信号;
切换部件,用于对第一匹配单元或第二匹配单元选择性地执行切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其中,控制器控制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第一匹配单元连接到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并且断开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第二匹配单元,以执行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的阻抗匹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其中,控制器控制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并且将所述剩余通信模块的第一匹配单元和第二匹配单元连接到所述剩余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以不执行与所述剩余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的阻抗匹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待便携式终端,其中,控制器控制除了与选择的RF通信网络相应的通信模块之外的剩余通信模块的切换部件,并且断开所述剩余通信模块的第一匹配单元到所述剩余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的连接,以不执行与所述剩余通信模块的天线部件的阻抗匹配。
CN200910204901.1A 2008-10-02 2009-10-09 多待便携式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5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96871A KR20100037666A (ko) 2008-10-02 2008-10-02 멀티 스탠바이 휴대 단말기
KR10-2008-0096871 2008-10-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5247A CN101715247A (zh) 2010-05-26
CN101715247B true CN101715247B (zh) 2014-09-24

Family

ID=41478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490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5247B (zh) 2008-10-02 2009-10-09 多待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74856B2 (zh)
EP (1) EP2173037B1 (zh)
KR (1) KR20100037666A (zh)
CN (1) CN1017152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54166B2 (en) * 2010-06-03 2015-10-06 Broadcom Corporation Front-end module network
KR20120069074A (ko) * 2010-12-20 2012-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수신 대기를 위한 통신 단말기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989810B2 (en) * 2012-03-15 2015-03-24 Mediatek Inc. Methods performed b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to alleviate self-interference
CN103442144B (zh) * 2013-08-29 2015-03-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智能手机电磁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TWI741626B (zh) * 2020-05-29 2021-10-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天線模組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7353A2 (en) * 2000-08-30 2002-03-13 TRW Inc. Transceiver-processor building block for electronic radio systems
CN1395440A (zh) * 2001-06-29 2003-0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终端的三频接收装置
CN1574675A (zh) * 2003-06-03 2005-02-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时分双工型功率放大模块
CN1615039A (zh) * 2003-11-06 2005-05-1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掀盖式移动装置的可切换式天线匹配系统
CN1773877A (zh) * 2004-11-08 2006-05-1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的阻抗匹配电路
EP1691448A1 (en) * 2005-02-09 2006-08-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ing pattern/frequency control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
CN1925656A (zh) * 2005-09-01 2007-03-07 美国博通公司 多模通信集成电路及其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3406A (en) * 1992-12-22 1995-10-31 Motorola Diversity antenna structure having closely-positioned antennas
US5437055A (en) * 1993-06-03 1995-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ystem for multipath diversity in an indoor micro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87037A (en) * 1996-02-26 1999-11-1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ultiple beam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90838A (en) * 1996-06-12 1999-11-23 3Com Corporation Dual orthogonal monopole antenna system
US6049315A (en) * 1997-07-01 2000-04-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peater isolation through antenna polarization diversity
FI113212B (fi) 1997-07-08 2004-03-15 Nokia Corp Usean taajuusalueen kaksoisresonanssiantennirakenne
US6023203A (en) * 1998-10-14 2000-02-08 Arraycomm, Inc. RF test fixture for adaptive-antenna radio systems
JP3994316B2 (ja) 2001-12-18 2007-10-17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通信装置及び切り替え装置
US6707378B2 (en) * 2002-06-25 2004-03-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r-vehic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warning system
JP2004096303A (ja) 2002-08-30 2004-03-25 Kyocera Corp アンテナ構造の利得調整方法およびアンテナ構造ならびに通信装置
US20070243832A1 (en) * 2004-03-15 2007-10-18 Hyung-Weon Park Multimode/Multiband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KR100664566B1 (ko) 2005-01-17 2007-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와 무선랜을 구비하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안테나를 효과적으로 사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522888B2 (en) * 2006-03-29 2009-04-21 Wei Lu Architecture of future open wireless architecture (OWA) radio system
US8781522B2 (en) * 2006-11-02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able antenna system
US20080182625A1 (en) * 2007-01-30 2008-07-31 Broadcom Corporation, A California Corporation RF transeiver system with antenna configuration control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US8229378B2 (en) * 2008-05-22 2012-07-24 Broadcom Corporation Receiver with hybrid reception estimation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7353A2 (en) * 2000-08-30 2002-03-13 TRW Inc. Transceiver-processor building block for electronic radio systems
CN1395440A (zh) * 2001-06-29 2003-0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终端的三频接收装置
CN1574675A (zh) * 2003-06-03 2005-02-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时分双工型功率放大模块
CN1615039A (zh) * 2003-11-06 2005-05-1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掀盖式移动装置的可切换式天线匹配系统
CN1773877A (zh) * 2004-11-08 2006-05-1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多频天线的阻抗匹配电路
EP1691448A1 (en) * 2005-02-09 2006-08-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providing pattern/frequency control features and related method
CN1925656A (zh) * 2005-09-01 2007-03-07 美国博通公司 多模通信集成电路及其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5247A (zh) 2010-05-26
KR20100037666A (ko) 2010-04-12
EP2173037A3 (en) 2012-05-09
US20100087224A1 (en) 2010-04-08
EP2173037B1 (en) 2015-08-26
EP2173037A2 (en) 2010-04-07
US8774856B2 (en) 2014-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61623B1 (e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switchable antenna for portable terminals
TWI491107B (zh) 電調天線及射頻裝置
KR101054713B1 (ko) 다중대역 다중모드 콤팩트 안테나 시스템
US9531087B2 (en) MM wave antenna array integrated with cellular antenna
KR100467569B1 (ko) 송수신일체형마이크로스트립패치안테나
US6166694A (en) Printed twin spiral dual band antenna
EP2311138B1 (en) Antenna arrangement
US6700540B2 (en) Antennas having multiple resonant frequency bands and wireless terminal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20110306310A1 (en) Multi-antenna wireless transceiving device
EP2434653A1 (en) Radio transceive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O2003096474A1 (e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switchable antenna for portable terminals
CN103166667A (zh) 具有天线切换电路的无线电子设备
JP4425711B2 (ja) アンテナ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送受信装置
CN101715247B (zh) 多待便携式终端
US10381710B1 (en) Single feed passive antenna for a metal back cover
KR20100020233A (ko) 스위칭을 이용한 멀티 밴드 안테나
US20080246685A1 (en) radio antenna for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P1825564B1 (en) Digital video broadcast-handheld (dvb-h) antennas for wireless terminals
US20110102282A1 (en) Reconfigurable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6933902B2 (en) Dual-frequency antenna
US10411326B1 (en) Single feed passive antenna for a metal back cover
US7542009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ignal receiving/transmitting method thereof
CN211045724U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KR20120113832A (ko) 내장형 안테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TWI881327B (zh) 無線通訊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