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4644A - 散热装置、散热器以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散热装置、散热器以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754644A CN101754644A CN200810217772A CN200810217772A CN101754644A CN 101754644 A CN101754644 A CN 101754644A CN 200810217772 A CN200810217772 A CN 200810217772A CN 200810217772 A CN200810217772 A CN 200810217772A CN 101754644 A CN101754644 A CN 1017546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dissipation device
- heat
- casing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件形成风道结构用于气体流通,所述装置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沿重力方向的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散热器件被导流结构分隔为沿散热器件重力方向的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较好的保护该散热装置提供的散热环境增加可靠性,加强了产品工作效率并使得器件不易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散热装置、散热器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工程器件,包括电子通信产品,如:远端射频模块产品、光模块产品等由于工作产生的热量集聚,通常采用自然散热的形式来降低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安放于工程器件上的自然散热器件,如散热片等,采用间隔安置的方式,各片间形成连续的风道,内部气流沿重力反方向被加热顺风道上升,如图1所示。散热器件采用直齿结构或采用斜齿结构,能适应多种方向的摆放位置,如图2a和图2b所示。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器件内部的气流沿重力方向被加热,加热气流沿散热器件形成的连续风道上升,上游热空气集聚,对下游设备形成烘烤,导致位于下游的器件散热环境恶化,使得可靠性差,降低了产品工作效率并易造成器件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散热装置、散热器以及设备以提升需散热器件及设备的散热环境,增加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件形成气体流通的风道结构,所述装置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包括:生热器件,所述生热器件产生热量;散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件附着于生热器件形成风道用于气体流通;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散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件附着于所述设备主体发热部位形成风道用于气体流通;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的优点: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散热器件被导流结构进行分隔,分隔为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所述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各自配合导流结构引导不同的气体流向,较好的保护该散热装置提供的散热环境增加可靠性,加强了产品工作效率并使得器件不易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散热装置热空气流向示意图;
图2a为现有技术散热装置直齿示意图;
图2b为现有技术散热装置斜齿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散热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散热器件自身形成风道结构用于气体流通,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是,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散热器件被导流结构进行分隔,分隔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该分隔可以为沿散热器件重力方向的分隔,但也可以不完全吻合重力方向,允许技术上可实施的偏差。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所述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各自配合导流结构引导不同的气体流向,较好的保护该散热装置提供的散热环境增加可靠性,加强了产品工作效率并使得器件不易损耗。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如图3a所示,该散热装置包括用于散热的散热器件301,构成该散热器件301的可以为散热片或者散热条等能提供自然散热的构件。以散热片为例,散热片303附着于产生热量的器件上呈条型分布,为制造的方便和低成本,可以采用将散热片303平行分布于生热器件305上,各散热片303形成用于气流流通的风道307。为提升该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增加器件可靠性,本实施例将该散热器件301分为至少两个散热区间301A和301B,以两个散热区间301A和301B为例,该散热区间沿散热器件的重力方向分隔为上部分301A和下部分301B,在两个散热区间301A和301B间增设一导流结构309,该导流结构309引导气体流向,同时也分离上下两个散热区间的气体。由于分隔的散热器件301,在导流结构309的两侧形成了两个风道,这两个风道不连续,如图3a所示,对于上部分散热器件,气体的流向从a->b,对于下部分散热器件,气体的流向从c->d,结合导流结构309的设置,当下游的热气流顺下散热区间301B的散热片风道向上流通时,气体流向发生改变,从c沿散热片进入的气体受受生热器件影响,温度升高,遇到导流结构309时,气体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沿导流结构309从下散热区间301B的左边流出,使得下散热区间301B的气体不会影响上面散热区间的散热器件,上面散热区间独立散热,因此不会产生大量的热空气烘烤下部器件,提升散热效果,提高散热环境的可靠性。图3b为三个散热区间的情况,无论几个散热区间,沿上下分布的各散热区间的散热片的分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置,使得各个散热区间的风道不连续,各个散热区间独立散热。如图3a所示,各散热区间可以设置为上下均垂直的散热片,也可以设置为某一区间为斜状的散热片,如3c所示。倾斜的程度不作不限定,甚至可以倾斜度为零,在该情况下散热片分布的方向和重力方向垂直,结合导流结构仍然可以提升散热环境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一中的导流结构设置于生热器件上,将散热片分隔为不同的散热区间。实施例一中的导流结构可以为散热片、散热条或者生热器件本身,并且上述的导流结构可以由多个导流件组成,设置为不同的形状和倾斜状,如图4所示,当为多个导流件时,所示导流件拼接提供不同方向的气流导向。采用拼接的方式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同样采用多个导流件的设置也可以不进行拼接。导流件的设置可以使得不同的散热区间有独立的散热。各个散热区间形成不连续的风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如图5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该散热装置还包括散热外壳501,所述的外壳覆盖散热器件。当散热器件起作用时,所述外壳501和所述散热器件配合,将导流结构503设置与散热外壳501上,外壳上的导流结构同样将上述的散热区间进行分隔,该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同时也分离上下两个散热区间的气体流向。由于分隔的散热器件,在导流结构的两侧形成了两个风道,这两个风道不连续,结合导流结构的设置,当下游的热气流顺下散热区间的散热片风道向上流通时不会影响上面散热区间的散热器件,上面散热区间独立散热,因此不会产生大量的热空气烘烤下部器件,提升散热效果,提高散热环境的可靠性。在散热外壳上还设有和风道入口以及风道出口对应的通孔505,沿着入口气流的流向以及出口气流的流向在散热外壳上开设通孔505,通孔的大小不进行限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形状,以方便气流的流入和流出,对于通孔的设置如图所示,需要说明的是,通孔的设置不限于图6a和6b。该实施例中,导流结构设置在外壳上,由于外壳覆盖所述散热器件,相应的在外壳上与各个散热区间气体流入和流出的地方对应设置通孔,使得不会产生大量的热空气烘烤下部器件,散热装置的散热环境得到了保护,该散热装置提供的散热环境增加了可靠性,同时加强了产品工作效率并使得器件不易损耗。
上述实施例二中的导流结构可以为散热片、散热条或者生热器件本身,并且上述的导流结构可以由多个导流件组成,设置为不同的形状和倾斜状,当为多个导流件时,所示导流件拼接提供不同方向的气流导向。采用拼接的方式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器件散热效果,同样采用多个导流件的设置也可以不进行拼接。导流件的设置可以使得不同的散热区间有独立的散热。各个散热区间形成不连续的风道。
上述各实施例中,不同分布的散热片包括一个风道入口和一个风道出口,当导流结构不同的设置方式下以及散热片的安放位置的不同,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的方向和数量也发生变化,上部分和下部分散热区间可以包括多个风道入口和风道出口。
对于实施例二提供的散热装置,为了使得上下部分散热不相互影响,不至于使得上游的热空气对下部分设备烘烤,使得下部分散热区间正常运行,具备较好的散热效果并且提升散热环境和可靠性,在所述至少一个风道的入口或者出口,或者在任何的至少一个入口和出口,又或者在沿风道的任何位置可设置加速散热装置,如风扇,可安设于散热器件的鼓风机等,如图7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生热器件,生热器件产生热量;散热器件,用于削减该生热器件产生的热量。该散热器件附着于生热器件上形成风道用于气体流通,构成该散热器件的可以为散热片或者散热条等能提供自然散热的构件。以散热片为例,散热片附着于产生热量的器件上呈条型分布,为制造的方便和低成本,可以采用将散热片平行分布于生热器件上;该散热器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沿重力方向的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当下游的热气流顺下散热区间的散热片风道向上流通时不会影响上面散热区间的散热器件,上面散热区间独立散热,其中对散热器件和导流结构同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所述散热器件隔离的散热区间包括至少一个风道入口和至少一个风道出口。所述导流结构附着于生热器件,或者所述装置还包括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覆盖所述散热器件,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散热外壳和所述散热器件间设置于散热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设置对应于所述风道入口以及所述风道出口的通孔。进一步的,还可以附着生热器件或者外壳设置加速散热装置。
本发明是实施例四提供一种设备,在广泛的通信设备应用中,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需要散失,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共性需要进行散热的设备来说,所述设备包括:设备主体,该设备主体的运行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散热;该设备还包括散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件附着于所述设备主体发热部位形成风道用于气体流通。构成该散热器件的可以为散热片或者散热条等能提供自然散热的构件。以散热片为例,散热片附着于产生热量的器件上呈条型分布,为制造的方便和低成本,可以采用将散热片平行分布于生热器件上。该设备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沿重力方向的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当下游的热气流顺下散热区间的散热片风道向上流通时不会影响上面散热区间的散热器件,上面散热区间独立散热,其中对散热器件和导流结构同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所述散热器件隔离的散热区间包括至少一个风道入口和至少一个风道出口。所述导流结构附着于生热器件,或者所述装置还包括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覆盖所述散热器件,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散热外壳和所述散热器件间设置于散热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设置对应于所述风道入口以及所述风道出口的通孔。进一步的,还可以附着生热器件或者外壳设置加速散热装置,如风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散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件形成气体流通的风道结构,所述装置还包括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隔离的散热区间包括至少一个风道入口和至少一个风道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结构附着于生热器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覆盖所述散热器件,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散热外壳和所述散热器件间设置于散热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设置对应于所述风道入口以及所述风道出口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附着生热器件或者外壳设置加速散热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导流件。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结构可以包括:散热片、散热条或者生热器件。
8.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
生热器件,所述生热器件产生热量;散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件附着于生热器件形成风道用于气体流通;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隔离的散热区间包括至少一个风道入口和至少一个风道出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结构附着于生热器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覆盖所述散热器件,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散热外壳和所述散热器件间设置于散热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设置对应于所述风道入口以及所述风道出口的通孔。
12.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散热器件,所述散热器件附着于所述设备主体发热部位形成风道用于气体流通;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引导气体流向,所述导流结构将所述散热器件隔离为至少两个上下分割的散热区间,所述散热区间形成至少两个不连续风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件隔离的散热区间包括至少一个风道入口和至少一个风道出口。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结构附着于生热器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散热外壳,所述散热外壳覆盖所述散热器件,所述导流结构位于所述散热外壳和所述散热器件间设置于散热外壳上,所述外壳上设置对应于所述风道入口以及所述风道出口的通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 200810217772 CN101754644B (zh) | 2008-12-01 | 2008-12-01 | 散热装置、散热器以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 200810217772 CN101754644B (zh) | 2008-12-01 | 2008-12-01 | 散热装置、散热器以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754644A true CN101754644A (zh) | 2010-06-23 |
| CN101754644B CN101754644B (zh) | 2013-01-02 |
Family
ID=4248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 200810217772 Active CN101754644B (zh) | 2008-12-01 | 2008-12-01 | 散热装置、散热器以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1754644B (zh) |
Cited By (9)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3402343A (zh) * | 2013-07-29 | 2013-1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模块集群的散热系统 |
| WO2014134921A1 (zh) * | 2013-03-06 | 2014-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射频拉远模块以及通信设备 |
| WO2016026259A1 (zh) * | 2014-08-21 | 2016-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产品和基站系统 |
| CN105453257A (zh) * | 2013-08-16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自然冷却散热器的增强结构 |
| WO2016150318A1 (zh) * | 2015-03-24 | 2016-09-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射频拉远模块、基站模块、通信基站及系统 |
| CN108417445A (zh) * | 2018-05-15 | 2018-08-17 | 苏州胜璟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式电磁开关 |
| WO2019165961A1 (zh) * | 2018-12-14 | 2019-09-06 | 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半固态压铸散热机壳 |
| CN110856419A (zh) * | 2019-11-21 | 2020-02-28 | 东台市高科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器件的散热器 |
| WO2023226165A1 (zh) * | 2022-05-27 | 2023-11-30 |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中通天线和载具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2797711Y (zh) * | 2004-07-31 | 2006-07-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风扇框及其组合 |
| CN2932928Y (zh) * | 2006-08-09 | 2007-08-08 | 曾国辉 | 热交换器 |
| CN200983475Y (zh) * | 2006-12-07 | 2007-11-28 |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 户外电源柜 |
-
2008
- 2008-12-01 CN CN 200810217772 patent/CN101754644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6)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10757832B2 (en) | 2013-03-06 | 2020-08-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adio remote unit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WO2014134921A1 (zh) * | 2013-03-06 | 2014-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射频拉远模块以及通信设备 |
| EP2955985A4 (en) * | 2013-03-06 | 2016-06-29 | Huawei Tech Co Ltd | REMOTE UN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10219406B2 (en) | 2013-03-06 | 2019-02-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Radio remote unit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CN103402343B (zh) * | 2013-07-29 | 2016-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模块集群的散热系统 |
| CN103402343A (zh) * | 2013-07-29 | 2013-1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模块集群的散热系统 |
| CN105453257A (zh) * | 2013-08-16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自然冷却散热器的增强结构 |
| CN105453257B (zh) * | 2013-08-16 | 2018-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自然冷却散热器的增强结构 |
| WO2016026259A1 (zh) * | 2014-08-21 | 2016-02-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产品和基站系统 |
| US9872416B2 (en) | 2014-08-21 | 2018-01-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s product and base station system |
| WO2016150318A1 (zh) * | 2015-03-24 | 2016-09-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散热装置、射频拉远模块、基站模块、通信基站及系统 |
| CN108417445A (zh) * | 2018-05-15 | 2018-08-17 | 苏州胜璟电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散热式电磁开关 |
| WO2019165961A1 (zh) * | 2018-12-14 | 2019-09-06 | 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半固态压铸散热机壳 |
| CN110856419A (zh) * | 2019-11-21 | 2020-02-28 | 东台市高科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器件的散热器 |
| CN110856419B (zh) * | 2019-11-21 | 2021-03-09 | 东台市高科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器件的散热器 |
| WO2023226165A1 (zh) * | 2022-05-27 | 2023-11-30 | 成都天锐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动中通天线和载具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754644B (zh) | 2013-01-02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1754644A (zh) | 散热装置、散热器以及设备 | |
| US10537042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dissipating function and liquid-cooling radiator module thereof | |
| EP3001786B1 (en) | Inverter heat-dissipation device and inverter | |
| EP2509304A1 (en) | Radiation unit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 |
| US8300409B2 (en) | Fan duct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electronic device | |
| CN203896646U (zh) | 冷却印刷电路板上发热元件的电子组件和印刷电路板 | |
| CN102958324B (zh) | 电子装置 | |
| US20140014308A1 (en) | Heat Sink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Heat Exchanger Applying the Same | |
| US10627172B2 (en) |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 |
| US9298229B2 (en) | Flow-guiding hood for guiding a flow of air | |
| CN108932039B (zh) | 导风罩及散热系统 | |
| CN102402263A (zh) | 散热装置 | |
| CN102262428A (zh) | 分流式导风罩 | |
| TW201311128A (zh) | 散熱裝置 | |
| CN103164003B (zh) | 电子装置散热系统 | |
| CN104105382B (zh) | 散热片和包括该散热片的电力转换装置 | |
| CN203953351U (zh) | 电热炊具的散热结构 | |
| CN101123863A (zh) | 导风罩 | |
| TW201408179A (zh) | 導風件及具有該導風件的電子裝置 | |
| CN102654790A (zh) | 散热系统 | |
| CN105453257A (zh) | 用于自然冷却散热器的增强结构 | |
| US20130048255A1 (en) |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
| EP4002973B1 (en) | Inverter and heat radiation structure thereof | |
| CN114396662A (zh) | 电控盒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外机 | |
| TW201416822A (zh) | 散熱裝置組合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