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65029A -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65029A
CN101765029A CN200910189874A CN200910189874A CN101765029A CN 101765029 A CN101765029 A CN 101765029A CN 200910189874 A CN200910189874 A CN 200910189874A CN 200910189874 A CN200910189874 A CN 200910189874A CN 101765029 A CN101765029 A CN 101765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all
subnet
frequency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89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瑞华
郁炳炎
吕志锋
姜雄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OY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Y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Y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YI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89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6502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765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65029A/zh
Priority to BR112012004403-6A priority patent/BR112012004403B1/pt
Priority to EP10813363.8A priority patent/EP2475185B1/en
Priority to US13/389,408 priority patent/US20120149384A1/en
Priority to CN2010102719853A priority patent/CN101951559A/zh
Priority to AU2010291634A priority patent/AU201029163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0/076629 priority patent/WO2011026441A1/zh
Priority to RU2012107857/07A priority patent/RU2497305C1/ru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8Mobile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16Code signals, frame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49Network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12Fixed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支持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包括采用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其中,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包括集中频率资源、统一配置,每个用户单位选定一个带编号的子网Zone,每个子网Zone包含一个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不同的用户单位使用不同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包括在每个子网Zone内统一信道管理,根据业务需要自动分配空闲信道。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在保留当前常规移动通信呼叫快速,使用简单等特点的基础上,解决频谱使用效率过低问题,同时大大提高抗干扰能力。

Description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MR(Land Mobile Radio,陆地移动无线电设备,简称LMR,)陆地移动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讲机作为一种灵活、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手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市场虽然兴旺,但是相当混乱,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专业对讲机管理失控、电波秩序混乱、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等问题。
当前中低端对讲机频率使用方面突出问题:
①对讲机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严重。目前普遍存在不规范频谱使用,甚至跨段使用,容易被其他设备干扰以及干扰其它专用频段无线设备工作。
②频谱使用效率低。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用户按自己意愿设置通信频率,导致部分频段拥堵不堪,部分又非常宽松,频段的使用效率不高;又常规的通信对讲机,无论是否进行呼叫,都强制占用该信道,不允许其它组的用户使用该信道,信道的使用效率不高。
目前市场上的通信解决方案主要分为常规通信方式和集群通信方式。虽然集群通信系统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有效解决信道干扰问题的优势,但是针对中低端商业用户,由于集群通信方式的成本高,技术复杂,所以一般不会采用。
常规通信方式,是目前商业用户主要使用的通信方式,即通用的点对点通信模式,使用一个频点,主要以组呼的方式进行通信;如图1所示,同一区域内的任何一台对讲机终端,如果在满足同一射频载波、同一亚音信令的条件下,任何机器按PTT(Push to talk,一键通,简称PTT)发起呼叫,区域内任何在接收范围内的对讲机都可以建立呼叫,完成通信;常规通信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势;但是也具有明显的缺点,随着对讲机终端用户数量日益增长,频谱资源使用越来越紧张,信号干扰成为困扰终端用户最大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如ETSI的DSRR(I-ETS 300 168)以及日本个人电台RCR、中国的无中心对讲机等通过自动选择空闲信道方式提高频谱利用率,避免信道干扰;但是存在呼叫建立时间过长和耗电以及采用拨号呼叫方式和一机一号管理,用户使用非常不便等,从而限制了以上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如图2所示,目前国内的无中心对讲机指的是基于《900M无中心多信道选址通信系统体制》标准,设计和开发的对讲机设备,它不采用交换控制中心的集中控制,而由各移动台和固定台分别设定无线通信链路的分散控制方式。即每一台终端对讲机完成自己搜索信道,分配空闲信道,在空闲信道上完成通信。但是,这种无中心对讲机一般存在以下缺点:
1、呼叫建立时间长。由于共享2M频段范围共1个控制信道和159个业务信道,当业务量大的时候,搜索空闲信道的时间将大大增加,呼叫建立所需要的时间非常长。
2、呼叫碰撞率高。由于无中心的呼叫建立指令都在唯一的控制信道发送,那么当呼叫频繁时,很容易发射碰撞,导致呼叫失败。
3、信道状态误判率高。由于无中心的信道间无三阶互调等干扰存在,以及通话过程停顿的存在,扫描空闲信道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误判,将繁忙的信道判为空闲或者空闲的信道判为繁忙。
4、电池使用时间短。由于无中心的呼叫建立指令都在唯一的控制信道发送,那么在呼叫范围内的终端将需要接受到每个指令,那么处于接收状态的时间将大大增加,工作时间的增加将直接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如前所述,常规陆地移动无线通信设备LMR在频谱利用效率,抗干扰能力及频谱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当前的一些技术如无中心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自身技术有先天性的缺陷,给目前无线通信带来了呼叫延时过大,呼叫碰撞几率增大而导致呼损率上升问题,同时,无中心技术的拨号管理等给当前用户带来使用不便和不灵活等问题。
因此,本发明将提出一种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在保留当前常规移动通信呼叫快速,使用简单的基础上,解决频谱使用效率过低问题,同时大大提高抗干扰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支持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包括采用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其中,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包括集中频率资源、统一配置,每个用户单位选定一个带编号的子网Zone,每个子网Zone包含一个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不同的用户单位使用不同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包括在每个子网Zone内统一信道管理,根据业务需要自动分配空闲信道。
本发明中,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以N(N>0)MHz的频率资源,在该N(N>0)MHz的频率使用范围内,采用M(M>0)kHz窄带技术,将该频率资源分割成N*1000/M个信道,每个信道表示一个频点;
将该N MHz频段划分为N*1000/M/L(L>0)个子网Zone,每个用户单位选择一个子网Zone,其对应的Zone编号为0~N*1000/M/L-1,每个子网Zone分配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L个信道,该L个信道是一个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子网的编号与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一一对应,即固定的子网Zone编号对应固定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其中L值表示一个子网Zone的信道个数,该L值是根据爱尔兰公式计算得出;
当用户单位之间的距离超过再用距离S(S>0)时,能够重复使用相同的子网编号,其中,相同的子网编号对应相同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再用距离S由对讲机的发射功率决定。
本发明中,所述M kHz为6.25KHz或12.5KHZ或25KHz信道间隔技术。
本发明中,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每个子网的L个信道划分为1个控制信道和L-1个业务信道;
在待机情况下,子网内所有对讲机均守候在控制信道ch0上;
如果用户发起呼叫,则发送方对讲机自动在ch1~chL-1个业务信道中搜索一个空闲信道;
返回控制信道发送指令通知接收方切换到搜索到的该空闲信道通信;
通信结束后,收发双方同时返回到控制信道ch0继续守候。
本发明中,进行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之后,采用通话过程结束释放业务信道的自选址呼叫通话呼叫方式进行通信。
本发明中,采用通话过程结束释放业务信道的自选址呼叫方式进行通信的具体步骤包括:
守候在控制信道的呼叫终端,当用户按下PTT发起呼叫时,呼叫处理中心将按下面步骤启动:
扫描用户单位内所有业务信道,直到找到一条空闲业务信道,确定该业务信道编号;
发起呼叫建立请求,在建立请求指令中携带该信道编号;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共同进入该指定业务信道;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在指定业务信道上进行语音呼叫信息传输;
PPT松开后如通话没有结束,则仍占用该业务信道继续呼叫过程;
下一次按下PTT不需要扫描空闲信道,直接在该业务信道语音传输;
如果通话结束或者呼叫复位时间到,则呼叫发起方主动发出通话结束指令或者自动结束本次呼叫;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释放业务信道后共同返回控制信道上守候。
本发明中,进行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之后,采用PTT松开即释放业务信道的自选址呼叫通话呼叫方式进行通信。
本发明中,采用PTT松开即释放业务信道的自选址呼叫方式进行通信的具体步骤包括:
守候在控制信道的呼叫终端,当用户按下PTT发起呼叫时,呼叫处理中心将按下面步骤启动:
扫描用户单位内所有业务信道,直到找到一条空闲业务信道,确定该业务信道编号;
发起呼叫建立请求,在建立请求指令中携带该信道编号;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共同进入该指定业务信道;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在指定业务信道上进行语音呼叫信息传输;
PTT松开后即完成本次呼叫,所有呼叫方退出业务信道返回控制信道守候。
本发明中,所述L值由用户总量、平均呼叫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间及呼损率共同决定。
本发明所述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在保留当前常规移动通信呼叫快速,使用简单的基础上,解决频谱使用效率过低问题,同时大大提高抗干扰能力,并且具有以下优点:
①提高频谱利用率;
②解决信道干扰;
③缩短呼叫建立时间;
④减少信道状态误判的几率;
⑤减少呼叫碰撞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常规对讲机通信方式示意图;
图2是无中心对讲机通信方式示意图;
图3是自选址通信呼叫方式示意图;
图4是子网频率配置图;
图5是频率复用示意图;
图6是Zone内信道配置方法示意图;
图7是自选址呼叫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是频率分区复用实例图;
图9是Zone内信道分配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3所示,本发明通过采用子网频率配置技术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技术,并且支持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以解决常规移动通信出现的上述问题。子网频率配置技术指集中频率资源,统一配置,每个用户单位选定一个带编号的子网Zone,每个子网Zone包含一个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不同的用户单位使用不同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自动配置空闲信道技术指在每个子网Zone内统一信道管理,根据业务需要自动分配空闲信道。
(一)子网频率配置
(1)以下部分将重点阐述如何将频点资源进行配置,使得用户能合理的使用,并尽可能的避免干扰和呼叫碰撞问题,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子网频率配置:
1.以N(N>0)MHz的频率资源,在该N(N>0)MHz的频率使用范围内,采用M(M>0)kHz窄带技术,将该频谱资源分割成N*1000/M个信道,每个信道表示一个频点。
以下采用N MHz为1MHz频率资源、1MHz频点、M kHz为6.25kHz窄带技术(M kHz也可以使用12.5KHZ或25KHz或其他信道间隔技术)、160个信道等具体数字方便本发明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具体的数字,还可以设定其他数字的频率资源等等。
2.每个子网Zone分配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L个信道(L>0,本发明不限定信道的数目),那么上述160个信道可分配给一定区域块的N=160/L个用户单位Zone使用,每个Zone采用信道编号进行标记(如Zone0......Zone N),称之为子网,如图4所示。
其中,L值由爱尔兰公式计算得出,该值由用户总量,平均呼叫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间及呼损率共同决定,具体计算可参考后面实例说明。
3.每个子网Zone编号对应一个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同时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内部采用信道编号进行标记,一旦Zone编号确定,Zone内各信道频点也随之确定,即Zone内各信道编号对应固定的频点。
关于无三阶互调干扰无、无邻道干扰频率集合的说明:
产生三阶互调干扰的频率是:fx=fi+fj-fk,,或者fx=2fi-fj。其中fi,fj,fk是频率集合(f1,f2,……,fL)的任意三个频率。如果在集合中存在另外一个频率fx使得上式成立,那么我们称该频率集合有三阶互调干扰的,反之,则该频率集合为无三阶互调干扰频率集合。
产生邻道干扰的频率是:fi-fj=1CPS(1个信道间隔)即在频率集合(f1,f2,……,fL)中存在任意两个频率fi,fj之差等于一个信道间隔,那么我们称该频率集合是有邻道干扰的,反之,则该频率集合为无邻道干扰频率集合。
既满足无三阶互调干扰、又满足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称之为无三阶互调干扰、无邻道干扰频率集合。
4.当用户单位之间的距离超过再用距离S(S>0,再用距离S由对讲机的发射功率决定),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子网Zone编号,如图4、5所示。其中,白色背景为区域1,灰色背景为区域2,相同颜色背景属于同一片区域,相同的Zone编号使用相同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Zone的再用距离为S公里,超过该距离可以复用相同的Zone编号。
(2)关于一个子网Zone能提供的话务量及用户数目的说明。
计算过程:
1、根据呼损率B%,信道数量L(业务信道数目为L-1),查爱尔兰表可得到每个Zone的总话务容量为Y(L-1,B)。
2、根据在时间T内,终端用户的平均呼叫次数n以及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间S,可以得到每个用户的平均话务量y=n*S/T。
3、根据在总话务量Y以及每个终端用户的平均话务量a,可以得到系统容量N=Y/y
=Y(L-1,B)/(n*S/T)。
4、假设呼损率10%,平均话务量为0.033(平均每个用户5分钟呼叫一次,每次呼叫持续时间10s),那么信道数量L与Zone用户容量的关系如下表:
 信道数L   用户数N
  4   38
  7   112
  10   196
 信道数L   用户数N
  13   284
  16   374
表1信道数与系统容量关系
(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
以下部分将重点阐述如何将进行通话信道配置及通话方式选择。
(1)Zone内通信采用自动配置空闲信道技术,具体操作按以下步骤进行:
将每个子网(Zone)的L个信道划分为1个控制信道和L-1个业务信道,参见图6所示。
在待机情况下,Zone内所有对讲机均守候在控制信道ch0上。
如果用户发起呼叫,则发送方对讲机自动在ch1~chL-1个业务信道中搜索一个空闲信道。
返回控制信道发送指令通知接收方切换到搜索到的该空闲信道通信。
通信结束后,收发双方同时返回到控制信道ch0继续守候。
(2)自选址呼叫实现方法:
自选址呼叫通话呼叫方式分为两种:①通话过程结束释放业务信道;②PTT松开即释放业务信道。
下面以通话过程结束释放业务信道为例说明呼叫流程:
守候在控制信道的呼叫终端,当用户按下PTT发起呼叫时,呼叫处理中心将按下面步骤启动:
扫描用户单位内所有业务信道,直到找到一条空闲业务信道,确定该业务信道编号;
发起呼叫建立请求,在建立请求指令中携带该信道编号;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共同进入该指定业务信道;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在指定业务信道上进行语音呼叫信息传输;
PPT松开后如通话没有结束,则仍占用该业务信道继续呼叫过程;
下一次按下PTT不需要扫描空闲信道,直接在该业务信道语音传输;
如果通话结束或者呼叫复位时间到,则呼叫发起方主动发出通话结束指令或者自动结束本次呼叫;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释放业务信道后共同返回控制信道上守候。
下面以PTT松开即释放信道为例说明呼叫流程:
如图7所示,守候在控制信道的呼叫终端,一旦用户A按下PTT发起呼叫,那么呼叫处理中心将按下面步骤启动。
1,扫描Zone内所有业务信道,直到找到一条空闲业务信道,确定该业务信道编号。
2,发起呼叫建立请求,在建立请求指令中携带该信道编号。
3,呼叫发起者和被呼叫者共同进入业务信道。
4,启动呼叫信息传输。
5、释放PTT完成本次呼叫,返回控制信道守候。
详细描述一个或多个运用此通信方法的具体实例。
以深圳即将推行的免费公众频段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和功能。
(1)假设免费公众频段为1MHz频率,同时采用6.25K窄带技术,那么1MHz频点共能提供160个通话信道;假设每10个信道组成一个Zone,那么1MHz频点一共能提供160/10=16个Zone,即在保证不会相互干扰的前提下,某通信区域(比如2公里的通信范围)内能够提供给16个用户单位使用。其中,白色背景为区域1,灰色背景为区域2,相同颜色背景属于同一片区域,相同的Zone名使用相同的频率段,Zone的再用距离为2公里,超过该距离可以复用相同的Zone。
在超出2公里的通信范围后,那么该16个Zone又可以被复用,即又可以供给16个用户单位使用上述的1MHz频段内容。如图8所示。
以此类推,通过分区和复用,1MHz的免费频点能很好的供用户使用,并且不会相互干扰。
(2)以其中的1个用户单位Zone0说明组内工作情况。如图9所示,将Zone0的10个信道分为一个控制信道ch0和9个业务信道ch1~ch9,首先,用户单位内所有对讲机都在控制信道ch0守候,呼叫发起方首先在ch1~ch9搜索一个空闲业务信道,然后返回控制信道搜索向被呼叫者发送指令通知一起转到该空闲业务信道进行通话,通话结束后所有对讲机返回控制信道ch0继续守候。
(3)本例子中的用户单位Zone能提供的话务量及用户数目的说明。
计算说明:
1、Zone内信道数量为10(业务信道数目为9),假设可接受的呼损率为10%,那么查爱尔兰公式可知,一个Zone能提供的系统业务Y=Y(9,10)=6.546Erl。
2、假设每5分钟每个终端用户的平均呼叫一次,每次呼叫持续时间为10s,那么可以得到每个用户的平均话务量y=10s/(5*60s)=0.033Erl。
3、所以系统能够容纳的终端用户数量N=Y/y=6.546Erl/0.033Erl≈196,即大约每个Zone能够提供196个用户终端这样的系统容量。
以下根据上述内容说明本发明是如何通过频率配置和信道配置实现预计价值,达到发明预定目的。
(1)频率配置
1、用户单位与用户单位之间避免干扰。各个用户单位之间使用不同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频率集合,通信将不会相互碰撞,从而有效的避免用户单位间的信道干扰。
2、用户单位内互不干扰。同一用户单位内的用户使用按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频率划分的互不干扰的信道,保证通话质量。
3、提高信道使用效率。总共拥有9个通话信道,对于一般中低端用户肯定够用了,并保证经常使用。
4、减小呼叫延时。使用该方法,每个用户单位使用一个Zone,那么总共业务信道数最大为9,即使在信道最最繁忙的情况下,也只需要搜索9个信道,时延大大减小。
5、避免呼叫碰撞。划分子网Zone后,控制信道数目增加,每个控制信道的对应的业务量减少,那么将减少呼叫碰撞的几率。
(2)信道配置
1、提高信道使用效率。由于每个通信组的通话信道为非固定的,即与业务信道非一对一的关系,在每次通话结束后可以马上释放信道给其他通话小组。
2、Zone内部避免干扰。自动搜索空闲信道,避开以及使用或者干扰的信道,提高呼叫效率,避免干扰和被干扰。
3、有效的避免空闲信道误判的几率。使用“PTT松开即释放业务信道”作为自选址呼叫实现方法,所有的对讲机在不进行的接收和发射的时刻都将返回控制信道守候,能有效的避免“通话过程结束释放业务信道”这种方式在通话信道的通话间隙的误判操作。
(3)预计价值:
1、采用本发明从技术上解决频点资源冲突和干扰问题。解决当前对讲机用户面临的最大问题。
2、采用本发明频谱利用率高,符合国际频谱资源使用规范和潮流。
3、采用本发明即可满足终端对讲机从模拟到数字的过渡,又极大程度的符合用户使用习惯,满足用户快速呼叫建立要求。
4、采用本发明开辟了一种新的通信技术方式,应用前景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通信方法支持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包括采用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其中,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包括集中频率资源、统一配置,每个用户单位选定一个带编号的子网Zone,每个子网Zone包含一个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不同的用户单位使用不同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包括在每个子网Zone内统一信道管理,根据业务需要自动分配空闲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具体包括:
以N(N>0)MHz的频率资源,在该N(N>0)MHz的频率使用范围内,采用M(M>0)kHz窄带技术,将该频率资源分割成N*1000/M个信道,每个信道表示一个频点;
将该N MHz频段划分为N*1000/M/L(L>0)个子网Zone,每个用户单位选择一个子网Zone,其对应的Zone编号为0~N*1000/M/L-1,每个子网Zone分配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L个信道,该L个信道是一个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子网的编号与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一一对应,即固定的子网Zone编号对应固定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其中L值表示一个子网Zone的信道个数,该L值是根据爱尔兰公式计算得出;
当用户单位之间的距离超过再用距离S(S>0)时,能够重复使用相同的子网编号,其中,相同的子网编号对应相同的无三阶互调干扰和无邻道干扰的频率集合,再用距离S由对讲机的发射功率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 kHz为6.25KHz或12.5KHZ或25KHz信道间隔技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每个子网的L个信道划分为1个控制信道和L-1个业务信道;
在待机情况下,子网内所有对讲机均守候在控制信道ch0上;
如果用户发起呼叫,则发送方对讲机自动在ch1~chL-1个业务信道中搜索一个空闲信道;
返回控制信道发送指令通知接收方切换到搜索到的该空闲信道通信;
通信结束后,收发双方同时返回到控制信道ch0继续守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之后,采用通话过程结束释放业务信道的自选址呼叫通话呼叫方式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通话过程结束释放业务信道的自选址呼叫方式进行通信的具体步骤包括:
守候在控制信道的呼叫终端,当用户按下PTT发起呼叫时,呼叫处理中心将按下面步骤启动:
扫描用户单位内所有业务信道,直到找到一条空闲业务信道,确定该业务信道编号;
发起呼叫建立请求,在建立请求指令中携带该信道编号;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共同进入该指定业务信道;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在指定业务信道上进行语音呼叫信息传输;
PPT松开后如通话没有结束,则仍占用该业务信道继续呼叫过程;
下一次按下PTT不需要扫描空闲信道,直接在该业务信道语音传输;
如果通话结束或者呼叫复位时间到,则呼叫发起方主动发出通话结束指令或者自动结束本次呼叫;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释放业务信道后共同返回控制信道上守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子网频率配置的步骤和自动配置空闲信道的步骤之后,采用PTT松开即释放业务信道的自选址呼叫通话呼叫方式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PTT松开即释放业务信道的自选址呼叫方式进行通信的具体步骤包括:
守候在控制信道的呼叫终端,当用户按下PTT发起呼叫时,呼叫处理中心将按下面步骤启动:
扫描用户单位内所有业务信道,直到找到一条空闲业务信道,确定该业务信道编号;
发起呼叫建立请求,在建立请求指令中携带该信道编号;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共同进入该指定业务信道;
呼叫发起方和被呼叫方在指定业务信道上进行语音呼叫信息传输;
PTT松开后即完成本次呼叫,所有呼叫方退出业务信道返回控制信道守候。
9.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值由用户总量、平均呼叫话务量、平均呼叫时间及呼损率共同决定。
CN200910189874A 2009-09-04 2009-09-04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Pending CN1017650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9874A CN101765029A (zh) 2009-09-04 2009-09-04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BR112012004403-6A BR112012004403B1 (pt) 2009-09-04 2010-09-03 Método para distribuição de canais de interfon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sistema e interfone.
EP10813363.8A EP2475185B1 (en) 2009-09-04 2010-09-03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channels for interphone, system and radio
US13/389,408 US20120149384A1 (en) 2009-09-04 2010-09-03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channels for interphone,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interphone
CN2010102719853A CN101951559A (zh) 2009-09-04 2010-09-03 为对讲机分配信道的方法、通信方法、系统和对讲机
AU2010291634A AU2010291634B2 (en) 2009-09-04 2010-09-03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channels for interphone,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interphone
PCT/CN2010/076629 WO2011026441A1 (zh) 2009-09-04 2010-09-03 为对讲机分配信道的方法、通信方法、系统和对讲机
RU2012107857/07A RU2497305C1 (ru) 2009-09-04 2010-09-03 Способ для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каналов для переговор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система и перегово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89874A CN101765029A (zh) 2009-09-04 2009-09-04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65029A true CN101765029A (zh) 2010-06-30

Family

ID=424959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89874A Pending CN101765029A (zh) 2009-09-04 2009-09-04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CN2010102719853A Pending CN101951559A (zh) 2009-09-04 2010-09-03 为对讲机分配信道的方法、通信方法、系统和对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719853A Pending CN101951559A (zh) 2009-09-04 2010-09-03 为对讲机分配信道的方法、通信方法、系统和对讲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49384A1 (zh)
EP (1) EP2475185B1 (zh)
CN (2) CN101765029A (zh)
AU (1) AU2010291634B2 (zh)
BR (1) BR112012004403B1 (zh)
RU (1) RU2497305C1 (zh)
WO (1) WO2011026441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6441A1 (zh) * 2009-09-04 2011-03-1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为对讲机分配信道的方法、通信方法、系统和对讲机
CN103906179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报用户终端的频率支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18284A (zh) * 2015-05-08 2015-09-16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CN104955000A (zh) * 2014-03-28 2015-09-30 深圳市欧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常规终端的集群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495499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集群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法与终端
CN109348079A (zh) * 2018-10-10 2019-0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窄带无线网络的一对多群组分组话音实现方法
CN109429189A (zh) * 2017-07-07 2019-03-05 福建省万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单基站多信道集群通信协议的集群通信系统和集群通信方法
CN111246571A (zh) * 2018-11-28 2020-06-05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闲信道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19342593A (zh) * 2024-10-26 2025-01-21 中瑞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ip网络对对讲机写频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36004A1 (zh) * 2011-04-07 2012-10-1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对讲机远程查询、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58769B (zh) * 2011-04-07 2014-03-26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对讲机远程查询、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3916960B (zh) 2013-01-09 2016-11-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的分配、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4185300A (zh) * 2013-05-20 2014-12-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邻近组通信方法及终端
CN105472573B (zh) * 2015-12-10 2018-10-23 深圳安信卓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对讲机的无线控制器和对讲系统
CN107031517B (zh) * 2016-11-21 2019-03-22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具有通讯器材的运输装置
CN108495369B (zh) * 2018-03-20 2022-08-12 浙江芯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77343B (zh) * 2018-12-05 2022-06-03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信道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17635B (zh) * 2018-12-21 2021-09-10 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同频干扰测试装置及方法
US10999877B1 (en) * 2019-12-16 2021-05-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control channel congestion
CN114390372B (zh) * 2022-01-21 2023-09-26 福建北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激活鉴权的智能均衡式多信道对讲组网系统
CN116760486B (zh) * 2023-08-23 2023-10-13 深圳市飞瑞航空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用自动对频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85642A (en) * 1952-01-24 1954-08-03 Itt Radio dispatching system
US4670906A (en) * 1986-04-02 1987-06-02 Motorola, Inc.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transmitter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4759051A (en) * 1987-03-16 1988-07-19 A. A. Hopeman, III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0908067B1 (en) * 1996-06-24 2009-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access in a dispatch system
US6493561B1 (en) * 1996-06-24 2002-12-10 Fujitsu Limi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nabling efficient use of small-zone base stations
RU2237974C2 (ru) * 1997-10-14 2004-10-1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нелинейных воздействий в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и для выбора каналов на основе результатов эт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DE10033135C2 (de) * 2000-07-07 2002-05-23 Microcom Gmbh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Frequenzumschaltung im Mobilfunk
US7099623B2 (en) * 2002-12-20 2006-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searcher and tracker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203700C (zh) * 2003-07-18 2005-05-25 深圳市三威电子有限公司 交错式无中心多信道无三阶互调选址移动通信的方法
US7590099B2 (en) * 2003-09-25 2009-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traffic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dissimilar CDMA channels
US8477710B2 (en) * 2004-07-21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providing a gap indication during a sticky assignment
US7292872B2 (en) * 2004-07-22 2007-11-06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phone push-to-talk voice activation
CN100361545C (zh) * 2004-10-29 2008-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sm技术的数字集群系统ptt点对点呼叫的方法
US7437170B2 (en) * 2004-11-29 2008-10-14 Kyocer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push-to-talk communications
US7724743B2 (en) * 2005-03-31 2010-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VoIP data packets in group communications amoung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315352C (zh) * 2005-05-20 2007-05-09 深圳市三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无中心多信道选址移动通信系统改善通话质量的方法
CN101765029A (zh) * 2009-09-04 2010-06-30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6441A1 (zh) * 2009-09-04 2011-03-1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为对讲机分配信道的方法、通信方法、系统和对讲机
CN103906179A (zh) * 2012-12-28 2014-07-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上报用户终端的频率支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5499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集群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法与终端
WO2015143767A1 (zh) * 2014-03-26 2015-10-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集群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法与终端
CN104954999B (zh) * 2014-03-26 2020-03-3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集群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方法与终端
CN104955000A (zh) * 2014-03-28 2015-09-30 深圳市欧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常规终端的集群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4955000B (zh) * 2014-03-28 2018-10-02 深圳市欧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于常规终端的集群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04918284A (zh) * 2015-05-08 2015-09-16 哈尔滨海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基站以及终端
CN109429189A (zh) * 2017-07-07 2019-03-05 福建省万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单基站多信道集群通信协议的集群通信系统和集群通信方法
CN109429189B (zh) * 2017-07-07 2023-11-07 福建省万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单基站多信道集群通信协议的集群通信系统和集群通信方法
CN109348079A (zh) * 2018-10-10 2019-02-1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窄带无线网络的一对多群组分组话音实现方法
CN109348079B (zh) * 2018-10-10 2020-10-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一种适合于窄带无线网络的一对多群组分组话音实现方法
CN111246571A (zh) * 2018-11-28 2020-06-05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闲信道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11246571B (zh) * 2018-11-28 2023-09-29 鹤壁天海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闲信道搜索方法及装置
CN119342593A (zh) * 2024-10-26 2025-01-21 中瑞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ip网络对对讲机写频系统
CN119342593B (zh) * 2024-10-26 2025-09-26 中瑞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ip网络对对讲机写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0291634A1 (en) 2012-03-01
WO2011026441A1 (zh) 2011-03-10
EP2475185A1 (en) 2012-07-11
RU2012107857A (ru) 2013-10-10
RU2497305C1 (ru) 2013-10-27
CN101951559A (zh) 2011-01-19
BR112012004403B1 (pt) 2021-03-23
AU2010291634B2 (en) 2014-06-12
BR112012004403A2 (pt) 2016-03-22
EP2475185B1 (en) 2023-11-01
EP2475185A4 (en) 2016-10-12
US20120149384A1 (en)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5029A (zh)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RU2154904C2 (ru)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я соединений при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и связи в мобильных системах связи
CN100527655C (zh) 一种在码分多址系统中实现集群业务的方法
US5229995A (en) Radio link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5901342A (en) Establishment of a cal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30015B1 (en) Picking up of mobile stations from a direct mode channel
EP2793492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cluster group call service
JPH0886U (ja) 固定装置と携帯無線電話器を有する施設
JPH08204673A (ja) Tdma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タイムスロット割り当て方法
CN102067649B (zh) 为多个小区簇之间的缓冲区配置时隙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85183A (zh) 一种实现d2d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01415179A (zh) 业务自动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69019A (zh) 一种提高对讲机频谱资源利用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07719C (zh) 一种有线无线一体化的集团用户接入系统和方法
CN102857878A (zh) 一种集群建立方法及系统及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1026807B (zh) Phs直放站通信方法
CN101902746A (zh) 集群通信系统基站之间动态分配频率的方法及其实施系统
CN1062704C (zh) 数字时分多址无线系统中的呼叫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261001C (zh) 个人手持系统中基站间无线资源分配的方法
JP2641441B2 (ja) 移動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1026271A1 (zh) 应用于对讲机的自选址通信方法
CN102857995A (zh) 一种集群用户设备的接入方法、消息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
JP3267944B2 (ja) 無線チャネル割り当てシステム
CN100388820C (zh) 集群呼叫业务控制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的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1577981B (zh) 一种主控移动台、网络设备以及中继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