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34742B - 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34742B CN101834742B CN201010163668XA CN201010163668A CN101834742B CN 101834742 B CN101834742 B CN 101834742B CN 201010163668X A CN201010163668X A CN 201010163668XA CN 201010163668 A CN201010163668 A CN 201010163668A CN 101834742 B CN101834742 B CN 1018347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element
- configuration
- network
- server
- me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424 Flood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网管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网管服务器首先配置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并获得其邻居网元标识,之后依次对其邻居网元进行远程配置并获取其下属邻居网元标识,再对下属邻居网元进行远程配置。本发明,采用网管服务器集中对所有网元的管理配置参数进行远程配置,通过网元分别根据其收到的不同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解决网元在开通和改造过程中不用对网元的管理配置参数进行本地配置,从而可以有效减少传送或承载网开通或改造过程中消耗的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和承载网网元管理,具体涉及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演进和发展,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运营商对于网络管理的智能化、集中化、操作简单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PTN技术和设备的出现,传送网和数据网的功能已经开始相互渗透,传送设备和数据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相似。目前传送网和数据网的概念已经开始向承载网的概念转移。传送网的一个最大优势就是集中网管,一台网管可以管理和控制数千个网元。因此,在承载网中,运营商必然会对网络管理系统提出类似于传送网管理能力的要求。
对于象目前传送网规模这样大和复杂的网络来说,为了减少或防止管理层面网络上的广播风暴,任意两个网元之间的通信以及网元同网管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是基于三层之上的。在WDM网络中,网元之间的管理通道可以是OSC信道或以太网链路;在SDH网络中,网元之间的管理通道可以是DCC/ECC通道或以太网链路;在PTN网络中,网元之间的管理通道一般采用以太网链路;在数据网中,网元之间的管理通道实际上等同于业务通道。
在上述网络中,目前的网元管理方法一般是首先规划和建立一个对应网管 要求的三层网络,网元之间一般通过路由协议技术实现和建立各自的三层路由表,然后基于这个三层路由表来实现管理信息的通信和转发;一旦网络中的路由建立成功,网管就可以同网络中的网元进行通信从而可以管理和控制网元。基于以上的技术思路,在网络建设初期,对于每个网元的开通,都必须先按照网络的规划到网元站点本地来为站点配置三层的相关配置信息,例如网元的IP地址、子网掩码、路由协议的运行参数等,待网元的管理软件按照相关配置参数运行后,才能正确建立路由表,从而才可以同网管服务器或其他网元进行通信,受网管服务器监控。
传送网的改造是经常性的,网络的改造过程中一般需要对网元的管理层面网络参数(如IP地址、路由协议参数)重新规划和配置,在网络发生改变后,由于网元本身在新的网络中已经不能和网管服务器通信了,因此还需要到网元本地对网络参数进行重新修改配置后才能重新对网元进行监控。
传送网或承载网的规模越来越大,目前的普通网络网元个数都很容易达到上千个,而且这些网元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述方法,对大规模网络进行开通或改造必然会带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的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大规模网络对网元进行配置时会带来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的消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通过网管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网元分别根据其收到的网管服务器发出的不同配置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为:
如果收到的是网管服务器发出的首站或GNE配置报文,则提取出该报文中的配置信息并对自身的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发送配置成功响应报文至网管服务器;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信息请求报文,则从收到请求的端口发送邻居请求应答报文,该报文中包含有自身标识、网元名称和IP地址;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请求应答报文,则将该报文中包含的接收端口号和网元标识、网元名称和IP地址储在本网元的邻居信息表中;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信息获取报文,则将自身存储的邻居信息表通过网络层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如果收到的是来自网络层的远程配置命令报文,则从该报文中提取配置内容,并组建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根据配置内容中的协议类型获得该配置是否为针对网元的批量配置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结果表明该配置是针对网元的批量配置,则从该网元的所有端口泛洪;否则,从指定端口发送到指定网元;
如果收到的是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发送的远程配置报文,则首先对报文中的配置信息中的网元标识逐一进行扫描,若有匹配自身标识的配置信息,则将此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对自身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发送配置成功响应报文至发出二层私有协议的网元;否则通过该网元的其他端口转发此二层远程配置报文;
如果收到的是配置响应报文,则将此响应信息封装成网络层响应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上述方法中,网管服务器上设有远程配置功能模块,该模块负责向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发起配置、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获取邻居网元标识信息命令、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邻居网元的管理配置命令、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已知标识网 元的批量管理配置命令以及处理来自网元的远程配置命令执行结果的回应;网元上分别设有远程配置命令处理模块和邻居信息管理模块,远程配置命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处理网管服务器发送的远程配置命令、二层私有协议配置命令、发起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邻居信息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并存储邻居网元标识及相应的端口号。
上述方法中,当所有网元未能被网管服务器监控时,网管服务器首先向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发送管理配置信息,对于直连首站网元或GNE网元,网管服务器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广播发送或通过三层SOCKET向该网元的默认三层地址发送;如果是通过三层DCN网络连接的GNE网元,则网管服务器通过三层SOCKET向该GNE网元的DCN网络分配地址发送;首站网元或GNE网元收到网管服务器的管理配置信息后,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或三层SOCKET回复给网管服务器应答信息,同时根据收到的管理配置信息重新对自身的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
当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可以通过网管服务器正常被监控时,网管服务器通过网络层的管理命令从首站网元或GNE网元获取其邻居网元的标识信息,然后网管服务器将已获取到网元标识的网元的三层管理配置信息连同网元标识一起发送给首站网元或GNE网元,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再根据网元标识将三层管理配置信息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发送给相应的邻居网元,邻居网元收到配置信息后回复给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应答信息,然后重新对自身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将应答信息转发给网管服务器,通知网管服务器配置成功的网元信息,上述首站网元或GNE网元的邻居网元可被网管正常监控后,网管服务器再依次对这些网元的邻居网元通过上述相同方法进行管理配置,直到网络上所有网元都被配置好并可以被网管服务器正常监控。
上述方法中,如果已有部分网元可以被网管服务器正常监控,而且网络中所有网元的网元标识已知,则通过二层泛洪的方式直接对网络中的网元进行批量配置,具体方式如下:网管服务器将多个已知标识的网元的网元标识以及相应的管理配置信息一起发送给任意一个可以正常监控的网元,该网元收到上述管理配置信息命令后,将网元标识和管理配置信息数据部分重新封装到二层私有协议报文中,然后将这个报文通过所有管理层面的端口发送出去;网络上任意一个网元收到上述报文后,先对其中的网元标识进行扫描,如有和自身匹配的网元标识,则将与该网元标识相应的管理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根据配置内容重新对自身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并将对其他网元的管理配置信息封装到二层私有协议报文中从其余端口发出。
上述方法中,网管服务器获取可被监控网元的邻居网元标识的过程具体是:任一网元复位或上电时主动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自身的标识信息;任一网元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自身的标识信息;任一网元在工作过程中如收到邻居网元的标识信息则将其标识和相应接收端口信息一起存储起来形成一个邻居网元信息表;网管服务器通过邻居信息请求报文向某个可被监控的网元获取与其相连的所有网元的标识,可被网管服务器监控的网元收到上述请求报文后将其邻居网元信息表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上述方法中,可被网管服务器监控的网元收到网管服务器发出的邻居信息请求报文后,先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网元标识请求信息,邻居网元收到上述报文后立即将自身的标识回应给发起请求的网元,发起请求的网元收到所有端口的回应后将其邻居网元信息表更新后再发送 给网管服务器。
上述方法中,二层私有协议被封装在二层标准协议帧中,所述二层私有协议包括二层私有协议报头、二层私有协议TLV和二层私有协议帧校验和,依次添加在二层标准协议帧头之后,二层私有协议报文TLV具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邻居标识请求、邻居标识应答、单个网元配置命令和批量网元配置命令报文。
上述方法中,网元邻居信息表是一个二维表格,网元每个端口对应一个邻居列表,如果端口是广播或多播类型,则与此端口对应的邻居列表中存在多个邻居;如果是点对点类型端口,则与此端口对应的邻居列表中只有一个邻居,邻居列表头部是邻居个数信息,后面是邻居的标识信息。
上述方法中,在采用二层私有协议进行泛洪时,通过设置数据包在网络上的TTL的大小来控制其作用范围,如果发起泛洪包的网元将私有协议的TTL值设置为1,则认为是它只对其邻居网元发起配置,每个网元在收到泛洪包并转发后在固定时间范围内不再处理此类数据包。
本发明,可以解决网元在开通和改造过程中不用对网元的管理配置参数进行本地配置,而采用通过网管服务器集中对所有网元的管理配置参数进行远程配置的方式,从而可以有效减少传送或承载网开通或改造过程中消耗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描述了网管服务器对一个新开通网络中的网元通过最短路径树遍历的方式进行远程配置的过程;
图2描述了网管服务器对网络中的网元进行批量远程配置的过程;
图3描述了实现远程管理配置功能的二层私有协议的各种报文格式;
图4描述了网元远程配置处理过程中网元对收到报文的处理流程;
图5描述了网元邻居信息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出详细的说明。
图4描述了网元远程配置处理过程网元对收到报文的处理流程,在该流程中,网元分别根据其收到的网管服务器发出的不同配置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中网元收到的配置报文包括:首站或GNE配置、网络层的远程配置、邻居信息获取、邻居请求、邻居请求应答、二层远程配置命令、配置结果响应。
如果收到的是网管服务器发出的首站或GNE配置报文,则认为自身就是首站网元或GNE网元,提取出该报文中的配置内容并对自身的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发送配置成功响应报文至网管服务器;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信息请求报文,则从收到请求的端口发送邻居请求应答报文,该报文中包含有自身标识、网元名称和IP地址;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请求应答报文,则将该报文中包含的接收端口号和网元标识信息存储在本网元的邻居信息表中;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信息获取报文,则将自身存储的邻居信息表通过网络层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如果收到的是来自网络层的远程配置命令报文,则从该报文中提取配置内容,并组建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根据配置内容中的协议类型获得该配置是否为针对网元的批量配置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结果表明该配置是针对网元的批量配置,则从该网元的所有端口泛洪;否则,从指定端口发送到指定网元;
如果收到的是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发送的远程配置报文,则首先对该报文中的网元标识逐一进行扫描,若有匹配自身标识的配置信息,则将此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对自身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发送配置成功响应报文至发出二层私有协议的网元;否则通过该网元的其他端口泛洪此二层远程配置报文;
如果收到的是配置响应报文,则将此响应信息封装成网络层响应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描述了网管服务器对一个新开通网络中的网元通过最短路径树遍历的方式进行远程配置的过程。
网管服务器上设有远程配置功能模块,该模块负责向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发起配置、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获取邻居网元标识信息命令、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邻居网元管理配置命令、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已知标识网元批量管理配置命令并处理来自网元的远程配置命令执行结果的回应;网元上分别设有远程配置命令处理模块和邻居信息管理模块,远程配置命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处理网管服务器发送的远程配置命令、发起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邻居信息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并存储邻居节点标识及对应的端口号。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10、当所有网元未能被网管服务器监控时,网管服务器首先向首站网元或GNE网元(网元1)发送管理配置信息,对于直连首站网元或GNE网元,网管服务器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广播发送或通过三层SOCKET向该网元的默认三层地址发送;如果是通过三层DCN网络连接的GNE网元,则网管服务器通过三层SOCKET向该GNE网元的DCN网络分配地址发送。
A20、网元1收到网管服务器发出的首站或GNE配置报文时,提取出该报文中的配置信息并对自身的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网络层参数的定义和设置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网元1完成配置后向网管服务器发送一个配置成功应答信息。
A30、在网元1配置完成后,网管服务器通过该网元1获取与之相连的邻居网元的标识信息,即网管服务器经网元1向网元2和网元3发出邻居信息请求报文,网元2和网元3收到该邻居信息请求报文后,则分别从收到请求的端口向网元1发送邻居请求应答报文,该报文中包含有网元2和网元3各自的网元识、网元名称和IP地址,网元1收到网元2和网元3的邻居请求应答报文后,将接收端口号和该报文中包含的网元标识、网元名称和IP地址存储在本网元的邻居信息表中,邻居信息表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为一个二维表格,网元的每个端口对应一个邻居列表,如果端口是广播或多播类型,则在此端口相应的邻居列表中存在多个邻居,即列表中有多个邻居网元标识;如果是点对点类型端口,则此端口对应的邻居列表中只有一个邻居,邻居列表的头部是邻居个数,后面是邻居网元标识、网元名称和IP地址信息。接下来,网管服务器向网元1发出邻居信息获取报文,于是,网元1将本网元中的邻居信息表发送给网管服务器,从而使网管服务器获得其网元2和网元3的网元标识。
A40、网管服务器根据网元标识,通过网络层的远程配置命令报文经网元1向网元2和网元3发送远程管理配置命令,分别对网元2和网元3进行远程配置。网元1收到网络层的远程配置命令报文后,从该报文中提取出配置内容,并组建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根据配置内容中的TLV协议类型获得该配置是否为针对网元的批量配置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结果表明该配置是针对网元的 批量配置,则从该网元的所有端口泛洪;否则,从指定端口发送到指定网元。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如果配置内容中的TLV协议类型为4,则网元1将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泛洪至网元2和网元3,如果配置内容中的TLV协议类型为3,则网元1将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发送至指定网元2或网元3。因为在此之前,网元1已经存储了其邻居信息表,该表中有网元2和网元3的标识信息,网元1可以通过将配置内容中的网元标识同邻居信息表中的标识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发给网元2还是网元3。网元2和网元3收到二层私有协议发送的远程配置报文后,则首先对报文中的配置信息中的网元标识逐一进行扫描,若有匹配自身标识的配置信息,则将此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对自身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发送配置成功响应报文至网元1;否则通过该网元的其他端口泛洪此二层远程配置报文。
A50、网元2和网元3配置成功后,分别将响应信息封装成网络层响应报文经网元1发送给网管服务器,网管服务器继续对其邻居网元4和网元5进行远程配置。网管服务器再向网元2获取其邻居网元标识信息,方法与A30相似,得到其邻居信息为网元1、网元3、网元4和网元5,网管服务器发现网元1和网元3已经进行了配置,则仅将网元4、网元5标识信息保存,然后通过正常管理通信方式向网元2发送网络层的远程配置命令报文,利用网元标识信息分别对其邻居网元4和网元5进行远程配置。已经完成配置网元的信息由网管服务器记录,网管服务器可以通过人工方式来确定,也可以通过每配置成功一个网元将这个网元标识存储到已配置网元标识表中,将邻居信息中的网元标识同已配置网元标识表中进行比较来确定哪些网元已经进行了配置。
A60、网管服务器向网元3获取其邻居网元标识信息,发现其邻居网元网 元1、网元2和网元6,网管服务器发现网元1和网元2已经进行了配置,则仅将网元6的网元标识保存,然后过正常管理通信方式向网元3发送远程管理配置命令,利用网元标识对网元6进行远程配置;接着网管服务器向网元4、网元5、网元6分别获取邻居网元信息,发现其所有邻居网元都已经进行了配置,网管服务器则认为网络中的所有网元都已经进行了配置,终止配置过程。
在上述配置过程中,当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可以通过网管服务器正常被监控时,网管服务器通过普通的管理命令从首站网元或GNE网元获取其邻居网元的网元标识并进行存储,然后网管服务器通过正常的管理命令将对已获取到的网元标识的事先规划好的三层管理配置信息连同网元标识一起先发送给首站网元或GNE网元,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再根据网元标识信息将三层管理配置信息和网元标识一起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发送给相应的邻居网元,邻居网元收到配置信息后以同样的方式回送给首站网元或GNE网元一个应答信息,然后重新对自身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将应答信息通过普通通信过程发送给网管服务器,通知网管服务器配置成功的网元信息,上述首站网元或GNE网元的邻居网元可被网管正常监控后,网管服务器再依次对这些网元的邻居网元通过上述相同过程进行管理配置,由此类推,直到网络上所有网元都被配置好并可以被网管服务器正常监控。
图2描述了网管服务器对网络中的网元进行批量远程配置的过程。如果已有部分网元可以被网管服务器正常监控,而且网络中所有网元的相应标识已知的情况下,通过二层泛洪的方式直接对网络中的网元进行批量配置。具体描述如下:网元1和网元2是已经配置好了并且可以被网管服务器正常监控的网元,网元3、网元4和网元5物理上已经连接到网络中,但尚未进行配置的三个网 元,网管服务器通过其他途径已经知道了网元3、网元4和网元5的网元标识。这时网管服务器通过正常途径向网元2发起一个对网元3、4、5的批量配置命令。网元2收到批量配置命令后,将配置信息重新封装成一个私有二层协议报文,通过二层泛洪方式从所有端口将此二层协议报文发送出去。网元3和网元4首先收到二层协议报文,它们分别将配置报文里相应自身标识的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配置,同时将报文通过泛洪方式发送到网元5,网元5会收到两个二层协议配置报文,分别来自网元3和网元4,收到第一个二层协议配置报文时,它将配置报文中相应自身标识的信息提取出来并进行配置,收到第二个二层协议配置报文时,它会判断已收到过一次将其丢弃。在采用二层私有协议进行泛洪时,通过设置数据包在网络上的TTL的大小来控制其作用范围,如果网元收到的报文的TTL值为1,则认为是对指定邻居网元的配置,该网元转发此配置响应报文,每个网元在收到泛洪包并转发后在固定时间范围内不再处理此类数据包。
网管服务器获取可被监控网元的邻居网元标识的过程具体是:任意网元复位或上电时主动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自身的标识信息;任意网元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自身的标识信息;任意网元在工作过程中如收到邻居网元的标识信息则将其标识和相应接收端口信息一起存储起来形成一个邻居网元标识信息表;网管服务器可以通过普通的管理命令向某个可被监控的网元获取与其相邻的所有网元的标识,可被网管服务器监控的网元收到命令后直接将其邻居网元标识信息表发送给网管服务器;网管服务器还可以通过普通的管理命令向某个可被监控的网元获取与其相邻的所有网元的标识的实时信息,可被网管 服务器监控的网元收到命令后,先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网元标识请求信息,邻居网元收到网元标识请求信息后立即将自身的标识回应给发起请求的网元,发起请求的网元收到所有端口的回应将起邻居网元标识信息表更新后再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图3描述了实现远程管理配置功能的二层私有协议的各种报文格式。二层私有协议被封装在二层标准协议帧中,私有协议报头紧跟在二层标准协议帧头之后,然后是二层私有协议TLV,最后是二层私有协议帧校验和。有四种不同的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分别是类型1:邻居标识请求、类型2:邻居标识应答、类型3:单个网元配置命令、类型4:批量网元配置命令。
图5描述了网元邻居信息表结构。邻居信息表是一个二维表格,网元每个端口对应一个邻居列表,如果端口是广播或多播类型,则在此端口对应的邻居列表中存在多个邻居;如果是点对点类型端口,则在此端口对应的邻居列表中最多只有一个邻居。邻居列表头部是邻居个数信息,后面是邻居信息,邻居信息包括邻居标识、邻居网元名称、邻居IP地址。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元分别根据其收到的网管服务器发出的不同配置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具体为:
如果收到的是网管服务器发出的首站或GNE配置报文,则提取出该报文中的配置信息并对自身的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发送配置成功响应报文至网管服务器;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信息请求报文,则从收到请求的端口发送邻居请求应答报文,该报文中包含有自身标识、网元名称和IP地址;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请求应答报文,则将该报文中包含的接收端口号和网元标识、网元名称和IP地址储在本网元的邻居信息表中;
如果收到的是邻居信息获取报文,则将自身存储的邻居信息表通过网络层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如果收到的是来自网络层的远程配置命令报文,则从该报文中提取配置内容,并组建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根据配置内容中的协议类型获得该配置是否为针对网元的批量配置的判断结果,如果判断结果表明该配置是针对网元的批量配置,则从该网元的所有端口泛洪;否则,从指定端口发送到指定网元;
如果收到的是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发送的远程配置报文,则首先对报文中的配置信息中的网元标识逐一进行扫描,若有匹配自身标识的配置信息,则将此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对自身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发送配置成功响应报文至发出二层私有协议的网元;否则通过该网元的其他端口转发此二层远程配置报文;
如果收到的是配置响应报文,则将此响应信息封装成网络层响应报文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网管服务器上设有远程配置功能模块,该模块负责向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发起配置、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获取邻居网元标识信息命令、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邻居网元的管理配置命令、向可被监控网元发起已知标识网元的批量管理配置命令以及处理来自网元的远程配置命令执行结果的回应;网元上分别设有远程配置命令处理模块和邻居信息管理模块,远程配置命令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处理网管服务器发送的远程配置命令、二层私有协议配置命令、发起二层私有协议配置报文;邻居信息管理模块用于收集并存储邻居网元标识及相应的端口号;
当所有网元未能被网管服务器监控时,网管服务器首先向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发送管理配置信息,对于直连首站网元或GNE网元,网管服务器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广播发送或通过三层SOCKET向该网元的默认三层地址发送;如果是通过三层DCN网络连接的GNE网元,则网管服务器通过三层SOCKET向该GNE网元的DCN网络分配地址发送;首站网元或GNE网元收到网管服务器的管理配置信息后,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或三层SOCKET回复给网管服务器应答信息,同时根据收到的管理配置信息重新对自身的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
当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可以通过网管服务器正常被监控时,网管服务器通过网络层的管理命令从首站网元或GNE网元获取其邻居网元的标识信息,然后网管服务器将已获取到网元标识的网元的三层管理配置信息连同网元标识一起发送给首站网元或GNE网元,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再根据网元标识将三层管理配置信息通过二层私有协议发送给相应的邻居网元,邻居网元收到配置信息后回复给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应答信息,然后重新对自身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首站网元或GNE网元将应答信息转发给网管服务器,通知网管服务器配置成功的网元信息,上述首站网元或GNE网元的邻居网元可被网管正常监控后,网管服务器再依次对这些网元的邻居网元通过上述相同方法进行管理配置,直到网络上所有网元都被配置好并可以被网管服务器正常监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网管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已有部分网元可以被网管服务器正常监控,而且网络中所有网元的网元标识已知,则通过二层泛洪的方式直接对网络中的网元进行批量配置,具体方式如下:网管服务器将多个已知标识的网元的网元标识以及相应的管理配置信息一起发送给任意一个可以正常监控的网元,该网元收到上述管理配置信息命令后,将网元标识和管理配置信息数据部分重新封装到二层私有协议报文中,然后将这个报文通过所有管理层面的端口发送出去;网络上任意一个网元收到上述报文后,先对其中的网元标识进行扫描,如有和自身匹配的网元标识,则将与该网元标识相应的管理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根据配置内容重新对自身网络层参数进行配置,并将对其他网元的管理配置信息封装到二层私有协议报文中从其余端口发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网管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管服务器获取可被监控网元的邻居网元标识的过程具体是:任一网元复位或上电时主动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自身的标识信息;任一网元在工作过程中定期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自身的标识信息;任一网元在工作过程中如收到邻居网元的标识信息则将其标识和相应接收端口信息一起存储起来形成一个邻居网元信息表;网管服务器通过邻居信息请求报文向某个可被监控的网元获取与其相连的所有网元的标识,可被网管服务器监控的网元收到上述请求报文后将其邻居网元信息表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网管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被网管服务器监控的网元收到网管服务器发出的邻居信息请求报文后,先向所有已连接的管理通道上通过二层私有协议报文发送网元标识请求信息,邻居网元收到上述报文后立即将自身的标识回应给发起请求的网元,发起请求的网元收到所有端口的回应后将其邻居网元信息表更新后再发送给网管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网管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层私有协议被封装在二层标准协议帧中,所述二层私有协议包括二层私有协议报头、二层私有协议TLV和二层私有协议帧校验和,依次添加在二层标准协议帧头之后,二层私有协议报文TLV具有四种类型,分别是邻居标识请求、邻居标识应答、单个网元配置命令和批量网元配置命令报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网管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元邻居信息表是一个二维表格,网元每个端口对应一个邻居列表,如果端口是广播或多播类型,则与此端口对应的邻居列表中存在多个邻居;如果是点对点类型端口,则与此端口对应的邻居列表中只有一个邻居,邻居列表头部是邻居个数信息,后面是邻居的标识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网管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二层私有协议进行泛洪时,通过设置数据包在网络上的TTL的大小来控制其作用范围,如果发起泛洪包的网元将私有协议的TTL值设置为1,则认为是它只对其邻居网元发起配置,每个网元在收到泛洪包并转发后在固定时间范围内不再处理此类数据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010163668XA CN101834742B (zh) | 2010-05-06 | 2010-05-06 | 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010163668XA CN101834742B (zh) | 2010-05-06 | 2010-05-06 | 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834742A CN101834742A (zh) | 2010-09-15 |
| CN101834742B true CN101834742B (zh) | 2012-08-22 |
Family
ID=42718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010163668XA Active CN101834742B (zh) | 2010-05-06 | 2010-05-06 | 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018347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780569B (zh) * | 2011-05-09 | 2015-08-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远程管理方法及网元设备 |
| CN102547706B (zh) * | 2012-01-30 | 2015-07-22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2761631B (zh) * | 2012-07-25 | 2018-08-17 |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地址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
| CN102801639B (zh) * | 2012-09-17 | 2015-02-25 | 南京丰泰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E1奇帧Sa位传输网管协议的通讯装置及方法 |
| CN103152199A (zh) * | 2013-03-04 | 2013-06-12 | 上海森松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 远程批量配置网络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4869007B (zh) * | 2014-02-26 | 2019-11-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区域自动繁殖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6301855B (zh) * | 2015-06-05 | 2020-07-31 |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网络管理系统部署方法、装置和网络管理系统 |
| CN106257868B (zh) * | 2015-06-19 | 2020-11-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配置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6936615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493182A (zh) * | 2016-06-13 | 2017-12-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网元配置方法及装置 |
| CN107547227A (zh) * | 2016-06-28 | 2018-0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监控远端网元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7769939B (zh) * | 2016-08-17 | 2020-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通信网中网元管理方法、网管、网关网元及系统 |
| CN108023745B (zh) * | 2016-11-02 | 2022-07-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设置网络设备重启顺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248935B (zh) * | 2017-06-15 | 2020-05-12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管发现并监控网元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9302540A (zh) * | 2017-07-25 | 2019-0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融合通讯业务的受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9302298B (zh) * | 2017-07-25 | 2021-02-23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列车网关转发策略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0351141B (zh) * | 2019-07-12 | 2022-05-17 | 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 | FlexE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元 |
| CN110493037B (zh) * | 2019-07-31 | 2022-06-24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611602A (zh) * | 2019-08-13 | 2019-12-24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二层点对点通道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0838943B (zh) * | 2019-11-08 | 2023-04-07 |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形网络配置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131154A (zh) * | 2019-11-19 | 2020-05-08 | 北京国铁盛阳技术有限公司 | 网管数据摆渡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
| CN112822054B (zh) * | 2021-01-19 | 2024-05-28 |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个相关设备利用同一网元的远程管理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8107937B2 (en) * | 2001-07-31 | 2012-01-31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rovisioning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
| CN100574213C (zh) * | 2006-03-09 | 2009-12-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源光网络中网元设备的配置方法 |
| CN101079745B (zh) * | 2007-07-06 | 2010-12-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网元管理方法、网元设备管理系统及网元管理系统 |
| CN101667938B (zh) * | 2009-09-27 | 2014-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配置网元设备的方法和系统 |
-
2010
- 2010-05-06 CN CN201010163668XA patent/CN10183474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01834742A (zh) | 2010-09-15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1834742B (zh) | 通过网管服务器远程配置网元的方法 | |
| CN100512194C (zh) | 链路聚合方法、装置、mac帧收发方法和系统 | |
| CN101459534B (zh) | 一种树状网络的网络拓扑收集方法和网络设备 | |
| US8948168B2 (en) | Network system | |
| CN107465622B (zh) | 一种利用lldp实现网络拓扑发现的方法 | |
| CN101873230A (zh) | 物理网络拓扑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 |
| CN100531045C (zh) | 一种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 |
| CN102821009A (zh) | 基于链路层发现协议监控环形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02223651A (zh) | 一种协助基站自启动的方法及rnc/dhcp服务器 | |
| CN103428681A (zh) | 基站自启动配置参数获取方法、基站自启动方法与设备 | |
| CN107888420A (zh) | 一种局域网转发设备的管理系统 | |
| CN104283802A (zh) | 邻居发现方法和设备 | |
| CN104350704B (zh) | 自配置传输网络 | |
| CN100359862C (zh) | 一种网元管理系统之间传递网管配置信息的方法 | |
| CN101145950B (zh) | 一种基于多业务传送节点的拓扑管理方法 | |
| CN106330511A (zh) | 网元设备及数据通信网络开通的方法 | |
| CN103096300A (zh) | 基站虚拟局域网识别号自动获取方法及系统 | |
| CN105227373A (zh) | 基于云控制器的多层级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系统及方法 | |
| CN101710862A (zh) | 一种网管操作错误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 KR102547701B1 (ko) | 네트워크 토폴로지 발견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 |
| CN109391545A (zh) | 域间链路的发现系统及发现方法 | |
| CN106533775B (zh) | 虚拟化成员设备及邻居发现方法 | |
| CN110460506A (zh) | Led投屏联网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 |
| CN102761369B (zh) | 一种光传送网管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 |
| US20120303780A1 (en) | Technique for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