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65746A - 通信方法和使用该通信方法的小区站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使用该通信方法的小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5746A
CN101965746A CN2009801078388A CN200980107838A CN101965746A CN 101965746 A CN101965746 A CN 101965746A CN 2009801078388 A CN2009801078388 A CN 2009801078388A CN 200980107838 A CN200980107838 A CN 200980107838A CN 101965746 A CN101965746 A CN 1019657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ownlink
time slot
uplink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78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正冈伸博
中村笑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657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57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有效地利用与用于广播的下行链路信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道的通信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电控制器(28),该无线电控制器(28)规定由多个下行链路时隙和多个上行链路时隙所形成的帧的重复,并以切换的方式将要广播的第一数据和要向个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分配到每个帧中彼此对应的下行链路时隙。此外,该无线电控制器(28)将应该从个人站接收的第三数据分配到与被分配给第一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并分配到与被分配给第二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RF单元(20)、基带处理器(22)以及调制器/解调器(24)发送所分配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此外,RF单元(20)、基带处理器(22)和调制器/解调器(24)接收所分配的第三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使用该通信方法的小区站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给个人站分配信道的通信方法以及使用该通信方法的小区站。
背景技术
在诸如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之类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规定了逻辑控制信道(在下文中称为“LCCH”)。小区站(CS)通过给个人站(PS)分配作为通信单元的时隙来执行通信。相关LCCH在划分组的数目为8时总共配置有12个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在下文中称为“BCCH”)、8个寻呼信道(在下文中称为“PCH”)和3个信令控制信道(在下文中称为“SCCH”)。小区站以20个帧的间隔间歇性地发送每个信道(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此外,一个帧配置有8个时隙。
[非专利文献1]:ARIB STANDARD RCR STD-128-1“Second Generation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Standard”Version 4.1(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帧中包括的8个时隙分类为针对上行链路的4个时隙和针对下行链路的4个时隙。在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中,小区站利用LCCH将时隙分配给个人站。因而,小区站将针对上行链路的时隙和针对下行链路的时隙分配给个人站,以在数目上相等。也就是说,在小区站与个人站之间执行对称的上下行链路通信。与此同时,为了将活动图像数据等流传输至多个个人站,与执行上述通信相比,来自小区站的广播能够提高传输效率。例如,小区站保留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用于广播,并利用该下行链路时隙来广播活动图像数据。结果,留下了与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没有被使用。考虑到提高传输效率,优选地要使用该上行链路时隙。
本发明是依照这些情况作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有效地利用与用于广播的下行链路信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道的通信技术。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情况,本发明一个方案中的小区站包括:分配单元,规定由多个下行链路时隙和多个上行链路时隙所形成的帧的重复,并以切换的方式将要广播的第一数据和要向个人站传输的第二数据分配到每个帧中彼此相对应的下行链路时隙;以及通信单元,发送分配单元所分配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其中,分配单元将要从个人站接收的第三数据分配到与被分配给第一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和与被分配给第二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以及其中,该通信单元接收分配单元所分配的第三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规定由多个下行链路时隙和多个上行链路时隙所形成的帧的重复,以及以切换的方式将要广播的第一数据和要向个人站传输的第二数据分配到每个帧中彼此对应的下行链路时隙;发送所分配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将要从个人站接收的第三数据分配到与被分配给第一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和与被分配给第二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以及接收所分配的第三数据。
此外,上述组件的任意组合以及将本发明的表现转换为方法、设备、系统、记录介质、计算机程序等也是本发明的有效方案。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与用于广播的下行链路信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配置的视图。
图2(a)是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中的帧配置的视图。
图2(b)是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中的帧配置的视图。
图2(c)是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中的帧配置的视图。
图3是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中的子信道布置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图1的小区站的配置的视图。
图5是示出了图4的小区站所进行的子信道分配的概述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图1的个人站的配置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图1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次序的次序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小区站,12:个人站,14:网络,16:流传输服务器,20:RF单元,22:基带处理器,24:调制器/解调器,26:IF单元,28:无线电控制器,30:存储器,32:控制信道决定单元,38:无线电资源分配器,50:RF单元,52:调制器/解调器,54:IF单元,56:显示单元,58:控制器,100:通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具体描述本发明之前,将对本发明进行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配置有控制站、小区站和个人站。在该通信系统中,每个帧是通过时分复用多个时隙形成的,并且每个时隙是通过频分复用多个子信道形成的。此外,每个子信道配置有多载波信号。这里,OFDM信号用作多载波信号,并且OFDMA用作频分复用。与此同时,在下文中将子信道和时隙所规定的信道称为“子信道块”或“突发”,并且将布置在“子信道块”或“突发”上的信号称为“突发信号”。分离地规定控制信号被布置在其上的子信道(在下文中称为“控制信道”)和数据信号被布置在其上的子信道。例如,控制信道布置在具有通信系统所规定的频带中的最低频率的子信道上。
为了执行数据通信,小区站给个人站分配下行链路突发和上行链路突发,以在数目上相等。与此同时,小区站保留下行链路突发用于广播,并且在所保留的下行链路突发中广播活动图像数据等。大量个人站接收到所广播的活动图像数据,以再现活动图像数据。在一个帧中包括的下行链路突发和上行链路突发在数目上相等的情况下,用于广播的下行链路突发的存在将使得与下行链路突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突发被留下。为了抑制由上行链路突发的存在所引起的传输效率的降低,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系统执行以下过程。
小区站交替地将每个帧中相互对应的下行链路突发分配给个人站和广播信道。这里,相互对应的下行链路突发是每个帧中具有相同子信道和时隙的突发。因此,相当于在下行链路以半速率来执行针对个人站的通信。此外,广播信道是用于广播上述活动图像数据等的信道。与此同此,小区站仅给上述个人站分配与下行链路突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突发。因此,不同于下行链路,这相当于在上行链路以全速率执行针对个人站的通信。这样,通过使要分配给一个个人站的下行链路突发的数目与上行链路突发的数目不同,可以有效地利用与用于广播信道的下行链路突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突发。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系统100的配置。通信系统100包括小区站10;第一个人站12a、第二个人站12b、第N个人站12n(所有这些个人站统称为个人站12);网络14;以及流传输服务器16。
小区站10一端通过无线网络与个人站12相连,另一端与有线网络14相连。小区站10通过给个人站12分配突发来执行与个人站12的通信。具体而言,小区站10在上述控制信道中对广播信号进行广播,个人站12接收该广播信号,由此认识到小区站10的存在。然后,个人站12向小区站10发送针对位置注册的请求信号。此外,个人站12向小区站10发送针对突发分配的请求信号,小区站10响应于接收到的请求信号而给个人站12分配突发。此外,小区站10发送与分配给个人站12的突发相关的信息,个人站12利用所分配的突发来执行与小区站10的通信。
作为结果,从个人站12发送的数据经由小区站10输出至网络14,并最终被接收到与网络14相连的通信设备(未示出)内。此外,甚至在从通信设备到个人站12的方向上传输数据。这里,通信系统100对应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系统。OFDMA指的是在使用OFDM的同时对多个个人站执行频率复用的技术。在OFDMA中,由多个子载波建立子信道,并对多个子信道进行频分复用。
此外,结合时分多址(TDMA),将多载波信号划分到时间轴上的多个时隙。也就是说,每个帧是通过对多个时隙进行时分复用而形成的,每个时隙是通过对多个子信道进行频分复用而形成的。此外,每个子信道是由多载波信号形成的。如上所述,突发是由子信道和时隙的组合指定的。
流传输服务器16经由网络14与小区站10相连。流传输服务器16存储活动图像数据。流传输服务器16经由网络14将活动图像数据发送至小区站10。此外,小区站10将活动图像数据发送至多个个人站12。这里,如上所述,在给每一个人站12分配突发时,需要大量突发以用于对活动图像数据进行流传输。为了提高传输效率,根据本实施例的小区站10也将下行链路突发分配给广播信道。此外,小区站10通过广播信道来广播活动图像数据。下面将进一步对给个人站12和广播信道分配突发进行描述。
图2(a)至2(c)示出了通信系统100中的帧配置。在这些附图中,水平方向对应于时间轴。通过对8个时隙进行时分复用来建立帧。此外,这8个时隙配置有4个上行链路时隙和4个下行链路时隙。这里,4个上行链路时隙表示为从“第一上行链路时隙”到“第四上行链路时隙”,4个下行链路时隙表示为从“第一下行链路时隙”到“第四下行链路时隙”。此外,连续重复所示的帧。
此外,该帧不局限于图2(a)中所示的配置,并且可以包括例如4个时隙或16个时隙。然而,为了使得描述更加清楚,将基于图2(a)所示的配置来描述该帧。此外,为了使得描述更加简洁,假设上行链路时隙具有与下行链路时隙相同的配置。同样地,尽管仅描述了上行链路时隙和下行链路时隙之一,然而该描述等效地应用于另一个时隙。此外,通过图2(a)所示的多个帧的序列形成超帧。这里,作为示例,假定这一超帧由20个帧形成。
图2(b)示出了图2(a)中的一个时隙的配置。在该图中,垂直方向对应于频率轴。如图所示,一个时隙是通过对从“第一子信道”到“第十六子信道”的16个子信道进行频率复用而形成的。此外,对这些子信道进行频分复用。由于每个时隙如图2(b)所示地配置,因此上述突发是由时隙和子信道的组合指定的。此外,与图2(b)中的子信道之中的一个子信道相对应的帧可以如图2(a)所示地配置。与此同时,布置在一个时隙上的子信道的数目可能不是16。这里,假设子信道在上行链路时隙中的分配与子信道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分配基本相同。此外,假设以超帧为单位来分配至少一个广播信号。例如,将广播信号分配给超帧中所包括的多个下行链路时隙之一中的一个子信道。
图2(c)示出了图2(b)中的子信道之一的配置。图2(c)中的子信道对应于上述突发信号。如图2(a)或2(b)所示,图中的水平方向对应于时间轴,而图中的垂直方向对应于频率轴。此外,在频率轴上添加了“1”到“29”的数字,这些数字表示子载波的编号。这样,子信道由多载波信号配置,具体由OFDM信号配置。在图中,“TS”对应于训练符号,并且由已知值配置。此外,“SS”对应于信号符号。“GS”对应于保护符号,并且在GS上不布置实质信号。“个人站”对应于导频符号,并且由已知值配置。“DS”对应于数据符号,并且是要传输的数据。“GT”对应于保护时间,并且在GT上不布置实质信号。
图3示出了通信系统100中的子信道的布置。在图3中,水平轴表示频率轴,并且时间轴上的谱如图2(b)所示。如上所述,从第一子信道到第十六子信道的16个子信道被频分复用在一个时隙上。每个子信道由多载波信号配置,具体由OFDM信号配置。
图4示出了小区站10的配置。小区站10包括:第一射频(RF)单元20a、第二RF单元20b、第N个RF单元20n(所有这些统称为RF单元20);基带处理器22;调制器/解调器24;中频(IF)单元26;无线电控制器28;以及存储器30。此外,无线电控制器28包括控制信道决定单元32和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
作为接收处理,RF单元20对从个人站12接收的射频多载波信号执行频率转换(未示出),并产生基带多载波信号。这里,多载波信号如图3所示地形成,并且对应于图2(a)中的上行链路时隙。此外,RF单元20将多载波信号的基带输出至基带处理器22。一般而言,由于多载波信号的基带由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构成,因此应该通过两个信号线来传输。然而,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假设仅示出一个信号。此外,RF单元20包括AGC和A/D转换器。
作为发送处理,RF单元20对从基带处理器22接收的基带多载波信号执行频率转换,并产生射频多载波信号。此外,RF单元20发送射频多载波信号。与此同时,RF单元20在使用与接收到的多载波信号相同的射频频带的同时发送该多载波信号。也就是说,如图2(a)所示,假设使用时分双工(TDD)。此外,RF单元20还包括功率放大器(PA)和D/A转换器。
作为接收处理,基带处理器22从多个RF单元20中的每一个接收基带多载波信号。由于基带多载波信号是时域中的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22通过FFT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中的信号,并对该频域信号执行自适应阵列信令处理。此外,基带处理器22执行定时同步,即设置FFT窗,以及删除保护间隔。由于可以使用已知技术来进行这里的定时同步等,因此这里不对其进行描述。基带处理器22将自适应阵列信令的处理结果输出至调制器/解调器24。
作为发送处理,基带处理器22从调制器/解调器24接收频域多载波信号,并基于加权向量来执行分发处理。作为发送处理,基带处理器22关于从调制器/解调器24接收到的频域多载波信号、通过IFFT来将频域信号转换为时域信号,并将转换后的时域信号输出至RF单元20。此外,基带处理器22执行保护间隔的添加,但是这里对保护间隔的添加不进行描述。这里,频域信号包括如图2(b)所示的多个子信道,并且每个子信道都包括如图2(c)中的垂直方向所示的多个子载波。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假设频域信号按照子载波的编号的次序布置,并形成连续信号。
作为接收处理,调制器/解调器24对来自基带处理器22的频域多载波信号进行解调。转换为频域多载波信号的多载波信号具有与图2(b)或2(c)所示的多个子载波中的每一个子载波相对应的分量。调制器/解调器24将解调得到的信号输出至IF单元26。此外,调制器/解调器24执行调制作为发送处理。调制器/解调器24将调制得到的信号作为频域多载波信号发送至基带处理器22。
作为接收处理,IF单元26接收来自调制器/解调器24的解调结果,并以个人站12为单位对解调结果进行拆分。也就是说,解调结果由如图3所示的多个子信道配置。同样地,在给一个个人站12分配一个子信道的情况下,来自多个个人站12的信号被包括在解调结果中。IF单元26以个人站12为单位对解调结果进行拆分。IF单元26将拆分得到的解调结果输出至网络14。然后,IF单元26根据诸如互联网协议(IP)地址之类的标识接收目的地的信息来执行发送。
此外,作为发送处理,IF单元26经由网络14接收针对多个个人站12的数据(未示出)。IF单元26将该数据分配给子信道,并由多个子信道构成多载波信号。也就是说,IF单元26形成由如图3所示的多个子信道所配置的多载波信号。此外,假设先前已经如图2(c)所示地决定了要给其分配数据的子信道,以及与该决定相关联的指令是从无线电控制器28接收的。IF单元26将多载波信号输出至调制器/解调器24。
无线电控制器28控制小区站10的操作。无线电控制器28规定通过对多个子信道进行频率复用而形成的时隙以及通过对多个时隙进行时间复用而形成的帧(如图2(a)至2(c)和图3所示)。此外,无线电控制器28可以指示调制器/解调器24等形成突发信号,并且可以经由RF单元20广播来自调制器/解调器24的广播信号。控制信道决定单元32将广播信号分配给与控制信道相对应的子信道。这里,广播信号指的是其中包括了用于控制与个人站12的通信的信息的信号。广播信号的重要性可能高于包括数据的分组信号。控制信道决定单元32参考存储器30来选择预先决定的子信道。此外,控制信道决定单元32向无线电资源分配器28通知所选的子信道。
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根据来自控制信道决定单元32的通知将广播信号分配给控制信道。与无线电控制器28协作的存储器30存储与分配给个人站12的子信道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控制信道相关的信息。此外,在发送了广播信号之后,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经由调制器/解调器24从RF单元20接收针对位置注册的请求以及针对个人站12的突发分配的请求(未示出)。与此同时,在接收到针对突发分配的请求之前,在小区站10与个人站12之间执行测距处理,但这里省略对其的描述。针对突发分配的请求被称为针对无线电资源获取的请求。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将子信道分配给接收到针对该分配的请求的个人站12。
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以切换的方式将广播信道和个人站12分配到每一帧中相互对应的下行链路时隙。例如,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交替地在每帧中以帧为单位将广播信道和个人站12分配给由第二子信道和第二下行链路时隙所指定的突发。具体而言,在奇数帧中,将第二子信道和第二下行链路时隙所指定的突发分配给广播信道。相反,在偶数帧中,将第二子信道和第二下行链路时隙所指定的突发分配给个人站12。结果,在下行链路上,针对个人站12实现了半速率的状态。
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将个人站12分配给与被分配给广播信道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以及与被分配给个人站12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也就是说,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将个人站12分配给所有帧中由第二子信道和第二上行链路时隙所指定的突发。换言之,将第二子信道和第二上行链路时隙所指定的突发分配给个人站12,而不考虑帧的次序。结果,在上行链路中,实现了针对个人站12的全速率状态。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使得在两个连续帧中被分配给个人站12的下行链路突发的数目不同于被分配给个人站12的上行链路突发的数目。具体地,后者大于前者。
图5示出了小区站10所进行的子信道分配的概述。图5仅示出了图2(a)所示的多个时隙中的预定时隙和图2(b)所示的多个子信道中的预定子信道所指定的突发。这里,如上所述,在一个帧中,示出了由第二子信道和第二上行链路时隙所指定的突发以及由第二子信道和第二下行链路时隙所指定的突发。此外,如同图2(a),在帧的上部示出了上行链路时隙,以及在帧的下部示出了下行链路时隙。此外,示出了例如从第i个帧到第(i+3)个帧的多个帧。在第i个帧中,将上行链路突发和下行链路突发一起分配给第一个人站12a。此外,在接下来的第(i+1)个帧中,一方面将上行链路突发分配给第一个人站12a,另一方面将下行链路突发分配给广播信道。此外,第(i+2)个帧中的分配与第i个帧中的相同,并且第(i+3)个帧中的分配与第(i+1)个帧中的相同。返回图4。
例如,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在两个连续帧中可以基于在预定时间段中分配给个人站12的下行链路突发的数目和上行链路突发的数目来控制针对个人站12的在下行链路中的通信速度以及在上行链路中的通信速度。这里,由于下行链路突发的数目与上行链路突发的数目之比为1∶2,因此无线电控制器28控制通信速度,以使得下行链路中的通信速度与上行链路中的通信速度之比为2∶1。与此同时,通信速度由调制方法、纠错编码率及其组合指定。此外,个人站12的整体通信速度由通信速度与突发数目的乘积得到。
因此,通过如上所述的突发数目与通信速度之间的关系,整体通信速度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相等,甚至在上行链路突发的数目不同于下行链路突发的数目时也是如此。此外,安装在个人站12上的PA的特性通常比安装在小区站10上的PA的特性差。因此,上行链路中的传输功率小于下行链路中的传输功率,以致于上行链路的质量通常比下行链路中的质量差。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使得上行链路中的通信速度低于下行链路中的通信速度,因此这可以使得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质量接近。IF单元26、调制器/解调器24、基带处理器22和RF单元20将广播信号和下行链路突发信号直接发送至个人站12,并从个人站12接收上行链路突发信号。
当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执行如上所述的分配时,基带处理器22执行方向性控制,即如下的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基带处理器22对与被分配给个人站12的下行链路突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突发信号和与被分配给广播信道的下行链路突发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突发信号执行共同方向性控制。例如,该共同方向性控制是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控制。针对分配给个人站12的下行链路突发信号执行方向性控制。同时,针对分配给广播信道的下行链路突发信号执行另一方向性控制,例如非方向性控制。因此,允许通信目标与方向性控制相对应。
该配置在硬件上由任意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LSI实现,在软件上由加载到存储器上的包括通信功能等的程序来实现。然而,这里示出了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作而实现的功能块。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功能块可以仅通过硬件、仅通过软件、以及其组合,以各种类型实现。
图6示出了个人站12的配置。个人站12包括RF单元50、调制器/解调器52、IF单元54、显示单元56和控制器58。
RF单元50执行与图4中的RF单元20相对应的处理,调制器/解调器52执行图4中的调制器/解调器24加上FFT和IFFT的处理。因此,这里省略了对RF单元50和调制器/解调器52的描述。IF单元54具有与用户接口的功能。例如,IF单元54包括按钮等,借此从用户接收指令。此外,IF单元54将接收到的指令作为信号输出至调制器/解调器52或控制器58。显示单元56包括显示器,并显示调制器/解调器52所解调的数据。具体地,显示单元56再现并显示活动图像数据。
控制器58控制个人站12的整体操作。控制器58操作RF单元50、调制器/解调器52和IF单元54,以发送并接收分配给小区站10的突发和广播信道中的突发信号。如上所述,当上行链路突发的数目不同于下行链路突发的数目,并且在存在广播信道时,控制器58执行与小区站10处的操作相对应的操作。
将对具有上述配置的通信系统100的操作进行描述。图7是示出了小区站10中的通信序列的序列图。这里,假设第一个人站12a与小区站10通信,第二个人站12b从小区站10接收广播信道。第一个人站12a向小区站10发送通信数据(S10),小区站10向第一个人站12a发送通信数据(S12)。第一个人站12a向小区站10发送通信数据(S14),小区站10将布置在广播信道上的数据(在下文中称为“广播数据”)发送至第二个人站12b(S16)。第一个人站12a向小区站10发送通信数据(S18),小区站10向第一个人站12a发送通信数据(S20)。第一个人站12a向小区站10发送通信数据(S22),小区站10向第二个人站12b发送广播数据(S2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交替地在下行链路中分配广播信道和个人站,并且在上行链路中分配个人站,以便能够有效地利用与广播信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道。此外,由于个人站在下行链路中以半速率操作,而在上行链路中以全速率操作,因此该处理能够容易地实施。此外,由于给下行链路分配广播信道,因此能够将活动图像数据广播至多个个人站。此外,因为基于所分配的突发的数目来控制通信速度,所以尽管上行链路中所分配的突发的数目不同于下行链路中所分配的突发的数目,但是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整体通信速度能够彼此接近。此外,下行链路中的通信速度低于上行链路中的通信速度,因此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通信质量能够彼此接近。
已经基于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这些实施例是示意性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通过实施例中的组件和处理过程的组合来进行各种修改,并且这样的修改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无线电资源分配器38交替地将每个帧中包括的相对应的突发分配给广播信道和个人站12。然而,无线电资源分配器不局限于该配置。例如,个人站12的数目可以不只是一个,而可以是两个或多个。如果个人站12的数目为3,则下行链路中的突发分配对应于四分之一速率。因此,当分配时,与广播信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突发可以固定为3个个人站12之一。另外,上行链路突发可以交替地分配给3个个人站12。根据该修改,可以灵活地控制个人站12和广播信道的通信速度。
尽管已经详细或参照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
本发明基于2008年3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8-056687,其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利用与用于广播的下行链路信道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信道。

Claims (5)

1.一种小区站,包括:
分配单元,规定由多个下行链路时隙和多个上行链路时隙所形成的帧的重复,并以切换的方式将要广播的第一数据和要向个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分配到每个帧中彼此相对应的下行链路时隙;以及
通信单元,发送所述分配单元所分配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其中,所述分配单元将要从个人站接收的第三数据分配到与被分配给第一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和与被分配给第二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以及
其中,所述通信单元接收所述分配单元所分配的第三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区站,其中,所述通信单元基于所述分配单元在预定时段内分配给第二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的数目以及所述分配单元在预定时段内分配给第三数据的上行链路时隙的数目,控制针对第二数据的通信速度以及针对第三数据的通信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区站,其中,所述通信单元对分配到与被分配给第一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的第三数据以及分配到与被分配给第二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的第一数据执行共同方向性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区站,其中
所述第一数据是广播数据,以及
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是通信数据。
5.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规定由多个下行链路时隙和多个上行链路时隙所形成的帧的重复,并以切换的方式将要广播的第一数据和要向个人站发送的第二数据分配到每个帧中彼此对应的下行链路时隙;
发送所分配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将要从个人站接收的第三数据分配到与被分配给第一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和与被分配给第二数据的下行链路时隙相对应的上行链路时隙;以及
接收所分配的第三数据。
CN2009801078388A 2008-03-06 2009-03-05 通信方法和使用该通信方法的小区站 Pending CN1019657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6687 2008-03-06
JP2008-056687 2008-03-06
PCT/JP2009/054157 WO2009110545A1 (ja) 2008-03-06 2009-03-05 通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5746A true CN101965746A (zh) 2011-02-02

Family

ID=41056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78388A Pending CN101965746A (zh) 2008-03-06 2009-03-05 通信方法和使用该通信方法的小区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02312A1 (zh)
JP (1) JP5089763B2 (zh)
CN (1) CN101965746A (zh)
WO (1) WO20091105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82449B2 (en) * 2016-05-04 2019-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node, transmitting node, receiving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communication of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8675B (fi) * 1995-02-17 1997-04-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Aikavälien allokoi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US6016430A (en) * 1996-03-29 2000-01-18 Ricoh Company, Lt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voiding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US5987019A (en) * 1996-10-15 1999-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ulti-rate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erminals
EP2405595B1 (en) * 1998-03-31 2017-12-06 Sony Deutschland Gmbh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unit for communication in a TDD system
JP2000023240A (ja) * 1998-06-30 2000-01-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1407558A4 (en) * 2001-07-13 2004-07-14 Sarnoff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HANC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5020400A (ja) * 2003-06-26 2005-01-20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網の構築方法
DE10344765A1 (de) * 2003-09-26 2005-04-1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Kontrolldaten
JP4516358B2 (ja) * 2004-05-26 2010-08-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02312A1 (en) 2011-01-06
JPWO2009110545A1 (ja) 2011-07-14
JP5089763B2 (ja) 2012-12-05
WO2009110545A1 (ja) 200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41301A (ja) Mimo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アップリンク用ofdmaフレーム構造
JP2011504018A5 (zh)
KR20110033902A (ko) 무선 자원의 서브 채널화와 자원 맵핑 방법
WO2007144947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5122309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端末装置
KR100886549B1 (ko)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안테나-간 간섭억제를 위한 서브채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JP5696727B2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463264B2 (ja) Ofdma方式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09027530A (ja) 帯域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制御装置
JP440351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481841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5166891B2 (ja) 通信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1965746A (zh) 通信方法和使用该通信方法的小区站
US8320322B2 (en) Assignment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assignment method
JP4818208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4463265B2 (ja) Ofdma方式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08301308A (ja) 割当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JP4384655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JP5075497B2 (ja) 基地局装置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5033474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JP4965626B2 (ja) Ofdma方式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WO2008035720A1 (fr)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sa station de base, et procédé de communication
JP2011205676A (ja) 割当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