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说明
图1:黄芪提取物紫外光谱图
图2:黄芪提取物红外光谱图
图3:提取物在DEAE-Cellulose 32层析柱上的洗脱曲线
图4:黄芪提取物经过碱处理前后紫外光谱图
图5:标准曲线
图6:单糖组成分析图,图6.1:HQGP样品GC图,图6.2:木糖(局部),图6.3:阿拉伯糖(局部),图6.4:甘露糖(局部),图6.5:半乳糖(局部),图6.6:葡萄糖(局部)
图7:SDS-PAGE电泳图谱,1、2为HQGP样品;3为标准蛋白。
本发明所述黄芪糖蛋白(HQGP)是采用硫酸铵盐析,Sevage法除游离蛋白质,再经透析和DEAE-C32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从黄芪水提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类新的活性组分。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得其分子量约为53.26kD。经过实验进一步得到该新活性组分的理化性质,并通过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实验证明,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具有本发明所述理化性质的黄芪糖蛋白(HQGP)对体外培养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及免疫低下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均呈抑制作用,不同剂量HQGP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并且抑制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性;同时本发明黄芪糖蛋白对活化状态下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由此证明,本发明黄芪糖蛋白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
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发明
实验例1 本发明黄芪糖蛋白的理化性质研究实验
1、实验材料
(1)原料:黄芪,购自山西浑源。
(2)试剂:丙烯酰胺(Acrylamide)、双丙烯酰胺(Bis-Acrylamide)、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四甲基乙二胺(TEMED)、β-巯基乙醇、考马斯亮蓝R-250、溴酚兰(BBI进口原装);低分子量蛋白标准(LMW-SDS markerkit)(Amersham公司);甘氨酸(Gly)、三羟甲基甲基甘氨酸(Tricine)、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过硫酸铵(Ammonium Persulfate,AP)(均为Amresco公司进口分装);DEAE-Cellulose 32(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氯化钠、氢氧化钠、盐酸、硫酸铵、冰醋酸、甲醇、乙醇、正丁醇、甘油、氯仿(均为国产分析纯);二次蒸馏水;透析袋(美国)。
(3)仪器:AKTA Purifier-10型生物活性分子系统,美国PharmaciaBiotech公司;TE612-L型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VarianCary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LR4001型旋转蒸发仪,德国HE100LPH公司;98-1-B型电子恒温电热套,Heto FD8真空冷冻干燥箱(丹麦);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LD5-10B型低速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CA-1111型冷水循环装置,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SHB-88型循环水式真空泵,郑州长城科贸有限公司;THE-D台式恒温振荡器(空气浴),太仓市实验设备厂。
2、实验方法
(1)按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方法经过分离、纯化制得本发明黄芪提取物。
(2)物态:(1)所得黄芪提取物呈乳白色粉状。
(3)溶解性测定:取(1)所得黄芪提取物少量,分别以水,甲醇、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试验其溶解性,结果表明该提取物呈乳白色粉状,易溶于水,不溶于甲醇、乙醇、乙醚、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
(4)PH值测定:将(1)所得黄芪提取物配制成浓度为0.096mg/ml的水溶液,于23.℃测定PH值=5.8。
(5)比旋光度测定:将(1)所得黄芪提取物配置成浓度为0.08g/100ml的水溶液,以二次蒸馏水做空白,1.002g/100ml的葡萄糖溶液做校正测量得HQGP的比旋光度为:-56.38°。
(6)紫外、红外光谱分析
将(1)所得黄芪提取物配置成浓度为0.5mg/ml的水溶液,以水为空白,在200nm-32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得紫外光谱图,如附图1所示,紫外光谱图显示特征吸收峰为485nm和280nm。
取上述水溶液少量,采用KBr压片法,在4000cm-1-500cm-1范围内扫描,得红外图谱,如附图2所示,吸收峰位于3500cm-1-2800cm-1之间,表明本发明提取物为糖类化合物,3399.2,2962.6,1643.2,1546.2,1403.0,1246.5cm-1处有明显吸收峰,进一步证明该样品为糖蛋白。其中3399.2cm-1左右为多糖羟基伸缩振动吸收峰,2962.6cm-1左右为糖C-H伸缩振动吸收峰,1403cm-1为多糖C-O振动吸收峰,1246.5cm-1为吡喃糖环醚键C-O-C的吸收峰,1643.2cm-1和1546.2cm-1处为酰胺基的N-H振动吸收峰。
(7)生物活性分子系统分析
取(1)所得的黄芪提取物,经DEAE-Cellulose 32柱层析,分别用0.05mol/1LNaCl和0.1mol/LNaCl为洗脱液依次洗脱,在糖蛋白特征吸收峰485nm和280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得出HQGP吸光度与流出时间曲线图。如附图3所示,485nm处多糖吸光峰和280nm处蛋白吸光峰出现的时间一致,说明该提取物具有糖蛋白的特征。
(8)糖肽键类型的测定
取(1)所得的黄芪提取物配成0.5mg/ml的水溶液和0.5mg/ml的NaoH(0.2mol/L)溶液,于45℃水浴处理2h,分别以水和0.2mol/L的NaoH溶液为空白,在200nm-400nm范围内扫描得紫外光谱图,如附图4所示,水溶液和碱处理样品的紫外光谱图在230nm-240nm间均未出现吸收,及未出现羟基不饱和氨基酸的特征吸收,由此确定该黄芪提取物中糖肽的结合方式为N-糖肽键。
(9)总糖含量测定
用硫酸-苯酚法显色,以0.02mg/ml、0.04mg/ml、0.06mg/ml、0.08mg/ml、0.10mg/ml的葡萄糖溶液做标准在475nm处测定,得标准曲线为Abs=5.22884*C+0.23032;r=0.98042;将(1)所得黄芪提取物配制成0.5mg/ml水溶液,在同等条件下测定吸光度,计算得总糖含量为6.0%,见附图5。
(10)单糖组成分析
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各4.6mg于6支安瓿瓶中,各加2moL/L的F3CCOOH2mL后封管,120℃水解3h,滤去水解液中的残渣,蒸干后用1mL水洗一次,蒸干水分,各加入0.13mL无水吡啶和4mg盐酸羟胺,于90℃水浴30min,冷却后各加0.2mL无水乙酸酐,于90℃乙酰化30min,浓缩,进行GC分析。取糖混合样4.6mg(含上述六种糖各约0.8mg)和4.6mg的该黄芪提取物样品同上法制得供试品。
GC分析条件:19091J-433HP-5毛细管柱(30m*0.25mm*0.25um);升温程序为80℃始以8.0℃/min升至160℃并保持2min,以5.0℃/min升至200℃并保持3min,再以2.0℃/min升至230℃并保持2.0min;FID检测器,N2为载气,流速为0.6mL/s,分流为10mL/min。
如图6所示,该提取物单糖组成主要含有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等。
(11)分子量测定
取(1)所得黄芪提取物进行SDS-PAGE电泳,分离胶质量分数为15%,电极缓冲液为pH=8.3的1.5mol/L Tris-Gly-SDS溶液,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脱色液为7%的冰乙酸,上样量25μg。同时,采用LMW-SDS markerkit作为对照,溴酚蓝为指示剂,得SDS-PAGE电泳图谱,如附图7所示,样品经SDS-PAGE电泳后,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得一条均一的染色带区,表明该提取物达到电泳纯。根据样品的相对迁移率,测得其分子量约为53.26kD。
(12)氨基酸组成分析:取(1)所得的黄芪提取物,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该提取物的氨基酸组成如表1所示:
表1.黄芪提取物中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实验例2 本发明黄芪糖蛋白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
(1)动物:8~12周龄雄性Balb/c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
(2)试剂: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的黄芪提取物(HQGP)山西中医学院提供;
黄芪多糖粉针剂(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P)美国泛华医药公司;环磷酰胺(CTX)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
刀豆蛋白A、脂多糖(LPS)、四噻唑盐(MTT)为Sigma公司产品;
RPMI1640培养基Hyclone改良型,赛默飞世尔生物化学制品(北京)有限公司;
小牛血清 杭州四季青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3)仪器:CO2培养箱(德国BINDER);酶标仪(瑞士Tecan Safire2);低温离心机(日本Sanyo)
2、实验方法
(1)动物处理: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腹腔注射给药。第一组为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1ml/10g体重,第二组为模型组,注射环磷酰胺,40ml/10g体重。给药2天。
(2)小鼠脾细胞制备:第三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75%乙醇浸泡3分钟,无菌取出脾脏,通过200目细胞筛,15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加入6ml 8.3ml/L Tris-NH4CL,室温放置10分钟裂解红细胞后15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加入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洗涤2次,每次1500r/min离心10分钟,弃上清,加入1~2ml RPMI1640培养基,调节细胞悬液密度为3×106/ml,并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95%。
(3)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测定:将制备的正常对照组脾细胞悬液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μl,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加入RPMI1640培养基100μl;②刀豆蛋白A8μl终浓度为4μg/ml;③脂多糖30μl终浓度为15μg/m;④不同浓度的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的黄芪提取物(0.5μg/ml、1μg/ml、2μg/ml、4μg/ml、10μg/ml、30μg/ml、90μg/ml)。总体积为200μl。每组设3个复孔。
将制备的模型组脾细胞悬液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00μl。分组及给药剂量同正常对照组脾细胞。每组设3个复孔。
然后将细胞板放入37℃CO2培养箱68小时,吸弃100μl上清,每孔加入5mg/ml MTT 10μl,继续培养6小时,每孔加入100μl含0.01N盐酸的10%SDS,充分溶解细胞。在Tecan Safire2全波长酶标仪上测OD570吸光值,以表示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大小。
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
表示,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均数之间比较进行one-way ANOVA检验。
4、实验结果
MTT结果见表2、表3。黄芪提取物对体外培养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及免疫低下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均呈抑制作用,不同剂量HQGP组与空白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并且抑制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性,该黄芪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
表2 黄芪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n=3,
)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
表3 黄芪提取物对免疫低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n=3,
)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
实验例3 本发明黄芪糖蛋白对活化状态下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实验
1、实验材料
(1)动物:8~12周龄雄性Balb/c小鼠,B57BL/6J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动物批号:SCXK(京)2004-0001
(2)试剂: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黄芪提取物山西中医学院提供;刀豆蛋白A(ConA)、脂多糖(LPS)、四噻唑盐(MTT)、RNase-A为Sigma公司产品;碘化丙啶(PI);RPMI1640培养基Hyclone改良型,赛默飞世尔生物化学制品(北京)有限公司;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3)仪器:CO2培养箱(德国BINDER)、酶标仪(瑞士Tecan Safire2)、低温离心机(日本Sanyo)、流式细胞仪、恒温水浴箱
2、实验方法
(1)小鼠脾细胞制备:同实验例1。
(2)不同浓度的HQG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影响
ConA刺激下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于9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制备好的脾细胞悬液100μl及ConA6μl(终浓度3μg/ml)。加入不同浓度的HQGP。HQGP的浓度设为9个实验组(n=3),分别为0、0.01、0.05、0.1、0.25、0.5、1.0、3.0、10.0μg/ml;每孔再加入完全1640培养基,使终体积均为200μl。
LPS刺激下对B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方法及HQGP药物浓度、实验组同上,每孔加入的LPS为30μl(终浓度15μg/ml)。
将细胞板置于含5%CO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的培养箱,37℃孵育72小时。于终止孵育前6小时每孔吸弃100μl培养液上清,加入5mg/ml MTT 10μl,继续孵育6小时后,每孔加入100μl含0.01N盐酸的10%SDS,充分溶解细胞。在Tecan Safire2全波长酶标仪上测OD570吸光值,以表示淋巴细胞转化增殖的大小。
(3)不同时间给予HQGP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于9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制备好的脾细胞悬液100μl及ConA6μl(终浓度3μg/ml)。分别于不同时间加入同一浓度HQGP(10μg/ml)。细胞孵育开始时加入HPGP记为0h,孵育12小时记为12h,以此类推。将实验分为7个组(n=4),分别为0、12、24、46、48、60h,对照组仅加入完全RPMI-1640培养基,不加HQGP。终体积为200μl。孵育及检测方法同(2)。
(4)流式细胞仪测定HQGP对小鼠T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于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制备好的脾细胞悬液1ml、ConA50μl(终浓度2.5μg/ml)、HQGP20μl(终浓度1μg/ml)或Tri 20μl(终浓度0.01μg/ml)以及完全RPMI-1640培养基950μl。终体积为2ml。于含5%CO2及饱和湿度条件下的培养箱,37℃孵育72小时。设三个复孔。
将细胞板中的细胞收集于离心管中离心,200g,10分钟。用PBS洗涤细胞2次,加0.5mL PBS吹匀,务必吹散。用1mL注射器将细胞吸起,用力打入1mL 70%(预冷)乙醇中,封口膜封口。4℃固定24小时以上。取300g,离心10分钟,收集固定细胞,PBS洗2次;用0.2mL PBS重悬细胞并转至1.5ml离心管中轻轻吹打(防止细胞破碎);加RNase-A约10μL至终浓度约为50μg/mL,37℃水浴消化30min;冷却后加PI约10μL至终浓度约为50μg/mL,在冰浴中避光染色30min。用300目(孔径40~50微米)尼龙网过滤,流式细胞仪检测。
(5)HQGP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与淋巴细胞活化的关系
于9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中每孔加入制备好的脾细胞悬液100μl、HQGP(5μg/ml)及不同浓度的ConA。将实验分为6个组(n=3),ConA浓度分别为0、0.5、1.0、2.0、4.0、6.0μg/ml。对照组分别加以上不同浓度的ConA,但不加HQGP。终体积为200μl。孵育及检测方法同(2)。计算刺激指数SI=实验组OD570值/对照组OD570值表示细胞的增殖反应。
(6)HQGP在小鼠同种异体双向混合淋巴反应中的抑制作用
分别取C57BL/6J和Balb/C小鼠脾脏制备细胞悬液,方法同(1),调整细胞密度均为2x106/ml。96孔平底细胞培养板中,每孔中分别加入两种脾细胞悬液各100μl、不同浓度的HQGP。设实验组7个(n=3),HQGP的浓度分别为0、0.05、0.1、0.5、1.0、5.0、10.0μg/ml。另设单独C57BL细胞孔和单独Balb/C细胞孔,以及阳性药物Tri(0.05μg/ml)孔和ConA刺激孔,均为三复孔。CO2孵葙培养4天。培养及酶标仪测定方法同(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混合空白对照孔OD570值-实验药物细胞孔OD570值)/混合空白对照孔OD570值。
3、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用
表示,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均数之间比较进行one-way ANOVA检验。
4、实验结果
(1)不同浓度的HQG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转化的影响。见表4、表5。HQGP可抑制ConA、LPS诱导的小鼠T细胞、B细胞增殖,并且对T、B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但HQGP对T细胞作用更显著,而对B细胞的作用只有在高剂量时才显现出来。
表4 HQGP对conA(3μg/ml)刺激下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
表5 HQGP对LPS(15μg/ml)刺激下小鼠脾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
(2)不同时间给予HQGP对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见表6,HQGP在不同时间对T淋巴细胞增殖均起到抑制作用,但只有0h、12h、24h给药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在12h加入HQGP产生的抑制作用最强。48h、60h给药也表现出抑制作用但没有统计学意义。
表6 不同时间给药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
(3)HQGP对小鼠T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见表7,HQGP(1μg/ml)作用后,G0/G1期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增多(P<0.05),G2/M期细胞也比对照组增多(P<0.05),但S期细胞却明显减少(P<0.05)。同时阳性药物Tri(0.01μg/ml)作用后,G0/G1期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增多明显(P<0.05),G2/M期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变化,S期细胞减少非常明显(P<0.05)。
表7 HQGP对小鼠T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72h)(
n=3)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
(4)HQGP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与淋巴细胞活化的关系。见表8,HQGP(5μg/ml)作用后,不同ConA浓度下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均被抑制。从刺激指数看,淋巴细胞活化程度与HQGP的抑制作用没有正相关性。当没有ConA作用时(淋巴细胞处于静止状态),HQGP也表现出抑制作用。
表8 HQGP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与淋巴细胞活化的关系
ConA(μg/ml) 0 0.5 1 2 4 6
空白组OD570 0.1352 0.3321 0.4984 0.7938 0.9877 1.0377
实验组OD570 0.0679 0.1955 0.2960 0.6173 0.7625 0.7989
SI 0.5022 0.5886 0.5938 0.7777 0.7723 0.7698
(5)HQGP在小鼠同种异体双向混合淋巴反应中的抑制作用。见表9,不同浓度的HQGP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反应均有抑制作用,但高浓度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抑制率为74.77%。阳性对照药Tri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与GP(10μg/m)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抑制率为85.17%。
表9GP对小鼠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
与GP(10μg/ml)组相比,a.P<0.05。
实验例4 黄芪糖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活性实验
1、实验材料
(1)动物:8~12周龄雄性Balb/c小鼠,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批号:SCXK(京)2004-0001
(2)试剂: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黄芪提取物(HQGP)
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ri)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1567-200502
FITC荧光素标记的抗小鼠CD3抗体美国eBioscience公司产品
PE标记的抗小鼠CD8抗体美国eBioscience公司产品
PerCP标记的抗小鼠CD4抗体美国BD公司产品
APC标记的抗小鼠CD19抗体美国eBioscience公司产品
APC标记的抗小鼠CD49b抗体美国eBioscience公司产品
裂解液
目录号为88-8115-40的小鼠调节性T细胞染色试剂盒,包含如下组分:
1.FITC标记的抗小鼠CD4抗体:50μg
2.PE标记的抗小鼠CD25抗体:50μg
3.PE-Cy5标记的抗小鼠/大鼠Foxp3抗体:25μg
4.PE-Cy5标记大鼠IgG2a同型对照:25μg
5.亲和纯化的抗小鼠CD16/32抗体:50μg
6.流式细胞仪染色缓冲液:200ml美国eBioscience公司产品
7.固定/破膜浓缩液30ml美国eBioscience公司产品
8.固定/破膜稀释液:100ml美国eBioscience公司产品
9.破膜缓冲液(10倍浓度)100ml美国eBioscience公司产品
(3)仪器:低温离心机(日本Sanyo);流式细胞仪FACSCalibur(美国BD);蜗旋振荡器;肝素钠抗凝真空采血管。
2、实验方法
(1)动物处理
小鼠适应饲养一周,自由饮水、进食。按照小鼠体重,用CHISS软件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
分组:正常对照组、HQGP低、中、高剂量组、雷公藤甲素组。
给药:每组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按0.1ml/kg.d,连续给药7天,第8天摘眼球取血。各组给药剂量如下:
正常对照组 生理盐水
HQGP低剂量组 1mg/kg.d
HQGP中剂量组 5mg/kg.d
HQGP高剂量组 10mg/kg.d
雷公藤甲素组 40μg/kg.d
(2)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及FoxP3的表达
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分析步骤
1)在每个流式上样管中加入100ul抗凝小鼠外周血。
2)加入推荐最适量荧光标记表面抗原抗体与全血均匀混合,实验设计为2个测试管:
a)CD3 FITC/CD8 PE/CD4 PerCP/CD19 APC
b)CD3 FITC/CD49b APC
3)常温避光反应20分钟,每管中加入2ml红细胞裂解工作液,裂解10分钟。3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
4)加入2ml预冷PBS重悬细胞,3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
5)加入500ul PBS重悬细胞,上机检测。
小鼠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步骤
1)在每个流式上样管中加入100ul抗凝小鼠眼底血。
2)加入推荐最适量荧光标记表面抗原抗体(CD4,CD25)。
3)常温避光反应20分钟,每管加入2ml红细胞裂解工作液,裂解10分钟,3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2ml PBS重悬细胞,洗涤细胞一次。
4)用预冷的Flow Cytometry Staining Buffer或预冷的PBS洗涤细胞。
5)旋涡震荡重悬细胞后加入1ml的固定/破膜工作液(Fixation/Permeabilization),并再次旋涡混匀。
6)避光4℃,孵育30分钟。
7)加入2ml Permeabilization Buffer(Cat.No 00-8333)工作液离心洗涤细胞并弃去上清液。
8)重复第5步操作洗涤细胞。
9)加入适量Affinity Purified anti-mouse CD16/32(Fc Block)(用Permeabilization Buffer工作液进行稀释),在避光4℃孵育15分钟。
10)封闭液无需洗去,直接加入适量的荧光标记Foxp3抗体(用Permeabilization Buffer工作液进行稀释,根据推荐浓度进行稀释,建议稀释成10ul/Test,含有推荐浓度的抗体),避光4℃孵育至少30分钟。
11)加入2ml Permeabilization Buffer工作液,离心洗涤细胞并弃去上清液。
12)重复上一步洗涤细胞。
13)用适量体积的Flow Cytometry Staining Buffer重悬细胞,并上机检测分析。
由于染色过程中使用了细胞固定和破膜,对比起活细胞在形态上会有一定变化,因此FSC/SSC图中圈门时需要做一定调整。
(3)数据处理
流式细胞仪数据分析采用CellQuest软件分析。各组细胞亚群比例数据资料用
表示,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均数之间比较进行one-way ANOVA检验。
(4)实验结果
1)小鼠的一般情况
腹腔注射黄芪糖蛋白三天后,高剂量组小鼠开始表现出和对照组明显的差异。出现毛色无光泽、萎靡不振、弓背少动、反应迟钝、体重下降、并且有畏寒等现象。中剂量组的状况比高剂量组稍好,但也表现出和对照组明显的差别。对照组小鼠却表现良好,无以上症状。
2)各组小鼠体重变化
各组小鼠平均体重给药前后变化明显,见表10,尤其是黄芪糖蛋白高剂量与中剂量组。
表10 给药前后各组小鼠体重
在HQGP的三个剂量中,高剂量(10mg/kg.d)对小鼠体重的影响最明显,平均体重降低3.75克,中(5mg/kg.d)、低剂量(1mg/kg.d)组的作用依次减弱。
3)小鼠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比例
小鼠外周血中总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数目的比例如表11。
表11 HQGP对总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比例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P<0.01;与空白组相比*.P<0.05
给药后,HQGP各组与Tri组外周血中总淋巴细胞数目都减小了。HQGP高、中、低剂量组的总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P<0.01。Tri组与正常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小鼠外周血中总T细胞、CD3+CD4+CD8-T细胞、CD3+CD4-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及CD3+CD4+/CD3+CD8+比值如表12。
表12 HQGP对T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
n=8)
与空白组相比*.P<0.05
HQGP中、低剂量组总的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下降,与正常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2,HQGP中剂量使T细胞亚群CD4+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P<0.05;而使CD4-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5。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P<0.05。同时,Tri使CD3+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P<0.05。CD4+/CD8+比值显著下降,与正常组比较P<0.05。
在平行实验中,HQGP中剂量组与Tri组对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影响相同。
5)小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
HQGP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如表13所示。
表13 HQGP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
n=8)
与空白组相比*.P<0.05;与空白组相比**.P<0.01
由以上数据可知,HQGP高、中、低各组小鼠外周血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表达FoxP3的细胞占CD4+的比例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同时还比较了CD4+CD25+FoxP3+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与正常组对比,HQGP高、中剂量组差异极显著,P<0.01。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在实验个组中,CD4+CD25+T细胞中表达FoxP3的细胞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6)小鼠外周血NK细胞比例
HQGP对小鼠外周血中NK、NK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影响,如表14。
表14 HQGP对NK、NKT细胞比例的影响(
n=8)
与空白组相比*.P<0.05;与空白组相比**.P<0.01
高、中、低剂量HQGP对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比例均有提高,但只有高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NKT细胞的影响却非常明显,高、中剂量HQGP作用小鼠后,外周血中NKT细胞比例显著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高、中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HQGP小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NKT细胞比例降低并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Tri组在NKT细胞的增殖抑制方面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
4.4.7小鼠外周血B细胞比例
HQGP对小鼠外周血B细胞比例的影响见表15。
表15 HQGP对小鼠外周血B细胞比例的影响
与空白组相比*.P<0.05;
由表15可知,HQGP高、中剂量可提高小鼠外周血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Tri组与正常组比较没有差异。
下述实施例均能实现上述实验例所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