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148657A - 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657A
CN102148657A CN201010114684XA CN201010114684A CN102148657A CN 102148657 A CN102148657 A CN 102148657A CN 201010114684X A CN201010114684X A CN 201010114684XA CN 201010114684 A CN201010114684 A CN 201010114684A CN 102148657 A CN102148657 A CN 102148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equence
control signal
format information
signal format
intermediat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6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安新
闫渊
高新颖
加山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11468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8657A/zh
Priority to JP2011017918A priority patent/JP2011166760A/ja
Publication of CN102148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6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该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获取步骤,基站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计算步骤,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转换发送步骤,基站根据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进行转换,得到并发送发送数据序列,使目标用户设备能够根据自身ID以及与所述转换处理对应的手段恢复得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而目标用户设备之外的用户设备无法根据自身ID以及与所述转换处理对应的手段恢复得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本发明保证了用户之间的公平性。

Description

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是一种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跨载波调度中,一个载波上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给用户分配另一个载波上的资源,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分配的灵活性。
如图1所示,跨载波调度时,用户设备的接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用户设备检测第一载波上的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获取PDCCH所占据的资源;
步骤12,用户设备根据获取的PDCCH所占据的资源检测第一载波上的PDCCH,获取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如果是跨载波调度,会得到如下的结果:PDSCH的资源分配在第二载波上;
步骤13,用户设备检测第二载波上的PCFICH,获取PDCCH所占据的资源,从而获知PDSCH资源的起始位置;
步骤14,用户设备检测第二载波上的PDSCH,获取数据信息。
在步骤11中,用户设备可以通过PDCCH的CRC是否正确判断PDCCH是否检测正确,而如果PDCCH检测正确,则隐含的说明PCFICH的检测是正确的。
但在步骤13中,用户设备在第二载波上可能没有PDCCH,因此,用户设备无法知道步骤13中检测到的PCFICH是否正确。一旦PCFICH检测错误,用户将不能得到正确的PDSCH的起始位置,因此会造成PDSCH的检测错误,而一旦检测错误,同时会导致用户缓存错误的数据用于重传合并,导致后续重传合并的错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多种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显式信令通知方案
显式信令通知方案中,基站在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中增加一个用于指示CFI(Control Format Indicator,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字段,直接通过该字段通知用户设备PCFICH携带的CFI的值。
然而上述的显示信令通知方案很明显需要增加下行信令开销。
隐式的CRC掩码方案
在隐式的CRC掩码方案中,基站将CFI信息隐含在CRC的掩码中,此方案不用增加新的信令,但其会产生误检问题和用户公平性下降的问题,如下所述。
将CFI信息隐含在CRC的掩码中时,采用的手段如下:
将用户设备的ID和CFI的值相加然后减去1。
对于上述的隐式CRC掩码方案,假定用户设备A、B和C的终端ID相邻,分别为X、X+1和X+2,可以发现,发送给用户设备B的CFI=2的PDCCH,用户设备A和C都会发生误检,即用户设备A会错误的认为PDCCH是发送给自己的,且CFI为3,而用户设备C会错误的认为PDCCH是发送给自己的,且CFI为1。
从上述描述可以发现,隐式CRC掩码方案中,误检总是发生在具有相邻ID的用户之间,因为用户的ID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所以一旦小区中存在具有相邻ID的用户,则这两个用户的性能在此段时间内会非常差,而其他用户的性能不受误检影响,将保持不变,因此,隐式CRC掩码方案无法保证用户之间的公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在不增加信令开销的情况下,降低用户误检的概率,并保证用户之间的公平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基站进行如下步骤:
获取步骤,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步骤,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和
转换发送步骤,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将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转换为发送数据序列,并发送到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恢复步骤,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所述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和
读取步骤,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一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或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或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ID的和。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生成第三中间数据序列;和
第二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二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二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一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
第三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三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三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四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四中间数据序列;
第三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四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基站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步骤,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和
转换发送步骤,基站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将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转换为发送数据序列,并发送到用户设备,使用户设备能够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所述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并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一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或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或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ID的和。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生成第三中间数据序列;和
第二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二发送步骤,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二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一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
第三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三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三发送步骤,基站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四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四中间数据序列;
第三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四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生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和
转换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将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转换为发送数据序列,并发送到用户设备
上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转换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或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或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ID的和。
上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转换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和
第二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转换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利用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
第三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转换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四中间数据序列;
第三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
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其中,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和
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所述发送数据序列为基站根据获取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并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后,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进行转换得到的数据序列。
上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送数据序列具体为: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的数据序列。
上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或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或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ID的和。
上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送数据序列具体为: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后得到的数据序列,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为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的数据序列。
上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送数据序列具体为: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的数据序列,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为: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一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的数据序列。
上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发送数据序列具体为: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的数据序列,所述第四中间数据序列为: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的数据序列。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不但利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进行掩码操作,还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对数据序列进行第二操作,这样目标用户设备能够根据自身ID以及与所述转换处理对应的手段恢复得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而目标用户设备之外的用户设备,总会在掩码操作部分出错,所以无法根据自身ID以及与所述转换处理对应的手段恢复得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增加信令开销的情况下,降低了用户误检的概率,保证了用户之间的公平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跨载波调度时,用户设备的接收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间数据序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基站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中,通过结合控制信号格式信息和用户ID对中间数据序列进行转换,得到并发送发送数据序列,使用户设备能够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所述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并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基站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步骤,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也就是说: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
转换发送步骤,基站根据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进行转换,得到并发送发送数据序列,也就是基站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将所述中间数据序列转换为发送数据序列,使用户设备能够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所述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并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在发送数据序列发送到用户设备之后,目标用户设备能够根据自身ID和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对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能够恢复得到所述中间数据序列,而目标用户设备之外的用户设备无法根据自身ID和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对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所述中间数据序列。
而基站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模块,用于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转换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进行转换,得到并发送发送数据序列。
上述的发送数据序列在被用户设备接收到之后,用户设备能够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所述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并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而具体如何根据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进行转换,得到并发送发送数据序列,使得目标用户设备能够根据自身ID以及与所述转换处理对应的手段恢复得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而目标用户设备之外的用户设备无法根据自身ID以及与所述转换处理对应的手段恢复得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有多种实现方法,分别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1,基站获取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和CI(Carrier Information,载波信息)信息;
步骤22,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步骤23,基站利用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利用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基站通过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得所述第一数据序列被定义为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使所述第二数据序列被定义为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
步骤24,基站发送所述发送数据序列。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站如图3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和CI(Carrier Information,载波信息)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第一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利用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为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下面对上述的步骤23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可能利用多种方式来实现,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4所示,中间数据序列包括以下3部分:
DCI字段,记录了下行控制信息,假定为DCI A;
CI字段,记录了载波的序号,假定为CI A;
CRC字段,记录了根据DCI和CI计算得到的CRC码,假定为CRC A。
下面的说明中,均以以下情况进行说明:
CFI的当前取值为2;
执行掩码操作后,对应字段为DCI B、CI A和CRC B。
<实现方式一>
在实现方式一中,第一数据序列、第二数据序列、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分别为:
目标用户设备的ID,假定长度为n1位;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假定长度n2位;
DCI字段中的前n1位;
CRC字段中的前n2位。
在得到发送数据序列后,基站发送该发送数据序列。
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其接收到该发送数据序列后,使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由于在基站端就是使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对DCI A进行掩码,所以目标用户设备能够得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DCI A;
目标用户设备使用各种可能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取值(也就是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在当前情况下,为1、2和3)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此时能够得到3个CRC,假定分别为CRC C1、CRC C2和CRC C3,此时,得到了如下3种数据组合:
DCI A、CI A以及CRC C1;
DCI A、CI A以及CRC C2;
DCI A、CI A以及CRC C3。
然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解掩码得到的DCI A和CI A计算一CRC C4,判断该计算得到的CRC C4与利用CFI=2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CRCC2相同,则目标用户设备认为该发送数据序列是发送给自己的,并认为CFI=2。
而对于非目标用户设备,其接收到该发送数据序列后,使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由于在基站端使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对DCI A进行掩码,所以非目标用户设备使用自身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DCI与中间数据序列中的DCI A不同,假定为DCI C;
非目标用户设备使用各种可能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取值(在当前情况下,为1、2和3)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此时能够得到3个CRC字段,假定分别为CRC C1、CRC C2和CRC C3,此时,得到了如下3种数据组合:
DCI C、CI A以及CRC C1;
DCI C、CI A以及CRC C2;
DCI C、CI A以及CRC C3。
然而,非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解码得到的DCI C和CI A计算一CRC C5,此时由于非目标用户设备利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DCI C与DCI A并不相同,所以使用DCI C与CI A无法得到CRCC2,同样,使用DCI C与CI A也无法得到CRC C1和CRC C3,也就是说,CRC C5与CRC C1、CRC C2和CRC C3均不相同,因此,所以CRC校验失败,非目标用户设备会丢弃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序列。
<实现方式二>
在实现方式二中,预先为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各种取值设置一一对应且均不相同的数据序列。
在实现方式二中,第一数据序列、第二数据序列、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分别为:
目标用户设备的ID,假定长度为n1位;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假定长度n2位;
DCI字段中的前n1位;
CRC字段中的前n2位。
在得到发送数据序列后,基站发送该发送数据序列。
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其接收到该发送数据序列后,使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由于在基站端就是使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对DCI A进行掩码,所以目标用户设备能够得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DCI A;
目标用户设备使用各种可能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取值(在当前情况下,为1、2和3)对应的数据序列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此时能够得到3个CRC解掩码结果,假定分别为CRC D1、CRC D2和CRC D3,此时,得到了如下3种数据组合:
DCI A、CI A以及CRC D1;
DCI A、CI A以及CRC D2;
DCI A、CI A以及CRC D3。
然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得到的DCI A和CI A计算一CRC D4,判断该计算得到的CRC D4与利用CFI=2对CRC字段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CRC D2相同,则目标用户设备认为该发送数据序列是发送给自己的,并认为CFI=2。
而对于非目标用户设备,其接收到该发送数据序列后,使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由于在基站端使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对DCI A进行掩码,所以非目标用户设备使用自身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DCI与中间数据序列中的DCI A不同,假定为DCI D;
非目标用户设备使用各种可能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取值(在当前情况下,为1、2和3)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此时能够得到3个CRC解掩码结果,假定分别为CRC D1、CRC D2和CRC D3,此时,得到了如下3种数据组合:
DCI D、CI A以及CRC D1;
DCI D、CI A以及CRC D2;
DCI D、CI A以及CRC D3。
然而,非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解码得到的DCI C和CI A计算一CRC D5,此时由于非目标用户设备利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DCI C与DCI A并不相同,所以使用DCI C与CI A无法得到CRCC2,同样,使用DCI C与CI A也无法得到CRC C1和CRC C3,也就是说,CRC D5与CRC D1、CRC D2和CRC D3均不相同,因此,所以CRC校验失败,非目标用户设备会丢弃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序列。
<实现方式三>
在实现方式三中,第一数据序列、第二数据序列、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分别为:
目标用户设备的ID,假定长度为n1位;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目标用户设备的ID以及-1的和值,假定长度n2位;
DCI字段中的前n1位;
CRC字段中的前n2位。
在得到发送数据序列后,基站发送该发送数据序列。
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其接收到该发送数据序列后,使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由于在基站端就是使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对DCI A进行掩码,所以目标用户设备能够得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DCI A;
目标用户设备使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所有可能取值、目标用户设备的ID以及-1的和值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此时能够得到3个CRC字段,假定分别为CRC E1、CRC E2和CRC E3,此时,得到了如下3种数据组合:
DCI A、CI A、以及CRC E1;
DCI A、CI A、以及CRC E2;
DCI A、CI A、以及CRC E3。
然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得到的DCI A和CI A计算一CRC E4,判断该计算得到的CRC E4与利用CFI=2对CRC字段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CRC E2相同,则目标用户设备认为该发送数据序列是发送给自己的,并认为CFI=2。
而对于非目标用户设备,其接收到该发送数据序列后,使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由于在基站端使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对DCI A进行掩码,所以非目标用户设备使用自身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DCI与中间数据序列中的DCI A不同,假定为DCI E;
而非目标用户设备使用各种可能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取值(在当前情况下,为1、2和3)、目标用户设备的ID以及-1的和值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此时能够得到3个CRC字段,假定分别为CRC F1、CRC F2和CRC F3,此时,得到了如下3种数据组合:
DCI E、CI A、以及CRC E1;
DCI E、CI A、以及CRC E2;
DCI E、CI A、以及CRC E3。
然而,非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解码得到的DCI E和CI A计算一CRC E5,此时由于非目标用户设备利用自身的ID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DCI E与DCI A并不相同,所以使用DCI E与CI A无法得到CRCE2,同样,使用DCI E与CI A也无法得到CRC E1和CRC E3,也就是说,CRC E5与CRC E1、CRC E2和CRC E3均不相同,因此,所以CRC校验失败,非目标用户设备会丢弃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序列。
对于上述的第3种方式,在现有技术中,由于DCI A没有执行掩码操作,所以用户设备ID与目标用户设备ID少1的用户设备会认为数据是发送给自己的,而且CFI为3,而用户设备ID比目标用户设备ID多1的用户设备会认为数据是发送给自己的,而且CFI为1。
但利用上述的第3种方式,由于非目标用户设备无法得到正确的DCI A,所以CRC校验就不会成功,也就不会发生误检。
<实现方式四>
在实现方式四中,第一数据序列、第二数据序列、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分别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与目标用户设备的ID的和值,假定长度n1位;
目标用户设备的ID,假定长度为n2位;
DCI字段中的前n1位;
CRC字段中的前n2位。
在得到发送数据序列后,基站发送该发送数据序列。
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其接收到该发送数据序列后,使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所有可能取值与自身ID的和值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DCI F1、DCI F2和DCI F3;
目标用户设备使用自身ID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由于在基站端就是使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对CRC A进行掩码得到CRC B,所以目标用户设备能够得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CRC A;
因此,目标用户设备得到了如下3种数据组合:
DCI F1、CI A、以及CRC A;
DCI F2、CI A、以及CRC A;
DCI F3、CI A、以及CRC A。
然后目标用户设备根据得到的DCI F1、F2、F3分别和CI A计算CRC,发现利用DCI F2和CI A计算得到的CRC与CRC A相同,则目标用户设备认为该发送数据序列是发送给自己的,并认为CFI=2。
而对于非目标用户设备,使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所有可能取值与自身ID的和值对发送数据序列中DCI B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DCI G1、DCI G2和DCI G3;
而非目标用户设备使用用户设备的ID对CRC B进行解掩码操作,由于在基站端就是使用目标用户设备的ID对CRC A进行掩码得到CRC B,所以非目标用户设备只能得到不同于CRC A的CRC F;
因此,非目标用户设备得到了如下3种数据组合:
DCI G1、CI A、以及CRC F;
DCI G2、CI A、以及CRC F;
DCI G3、CI A、以及CRC F。
然而,非目标用户设备根据解码得到的DCI G1、G2和G3分别与CI A结合计算的CRC与CRC F不同,因此,CRC校验失败,非目标用户设备会丢弃接收到的发送数据序列。
当然,在上述的各种实现方式中,都是以对DCI和CRC进行掩码为例进行的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该第一子序列和第二子序列是中间数据序列中的任意两个组成部分(如DCI的一部分和CI组成第一子序列,而CRC组成第二子序列,又如DCI的一部分和CRC的一部分组成第一子序列,而DCI的另一部分和CRC的另一部分组成第二子序列),只要二者不同即可,后续的处理方式也完全相同,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51,基站获取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和CI(Carrier Information,载波信息)信息;
步骤52,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步骤53,基站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如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三子序列(至少一个)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四中间数据序列;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为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
步骤54,基站对所述第四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四子序列(为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所述循环移位处理的移动位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唯一对应;
步骤55,基站发送所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
而第二实施例的基站如图6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模块,用于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第四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三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四中间数据序列;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为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
第三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四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四子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所述循环移位处理的移动位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唯一对应;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可能利用多种方式来实现掩码,可以是对CRC码部分进行掩码,也可以是对DCI字段部分进行掩码,还可以是整个数据包中预订与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位数相同的部分,假定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为110011,则该第三子序列可以是预先设置的6个位置的数字序列,只需要双方都预先知道即可,当然,也可以对多个部分进行掩码操作,在后续的实施例中,以第三子序列为CRC码的最后的与标识位数相同的序列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第四子序列可以是:
整个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
取整个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的前N位组成的数据序列;
取整个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的后N位组成的数据序列;
当然为了循环移位后的数据序列与循环移位前的数据序列完全不同,该N数值可以取得大一些。
同时该第四子序列还是间隔从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中取出的数据组成,在后续的实施例中,以第四子序列为整个数据包的数据序列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的说明中,以CFI的当前取值为2进行说明。
在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后,基站发送该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对于目标用户设备,其接收到该第二发送数据序列后,首先对第二发送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当然移位方向与基站的移位方向相反,分别移动0位、1位和2位,得到3个子数据序列;
然后对于移动0位得到的子数据序列,由于移动位数不同,所以其与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并不相同,因此,利用目标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对移动0位得到的子数据序列中的CRC码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序列与中间数据序列不同,无法通过CRC校验。
然后对于移动2位得到的子数据序列,由于移动位数不同,所以其与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不同,因此,之后利用目标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对移动2位得到的子数据序列中的CRC码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序列与中间数据序列不同,不能通过CRC校验。
然后对于移动1位得到的子数据序列,由于移动位数相同,所以其与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相同,因此,之后利用目标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对移动1位得到的子数据序列中的CRC码进行解掩码操作得到的序列与中间数据序列相同,能通过CRC校验,由于能够通过CRC校验,则目标用户设备认为该发送数据序列是发送给自己的,并认为CFI=2。
而对于非目标用户设备,其能够得到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但由于其标识与目标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不同,所以利用非目标用户设备的设备标识对待循环移位数据序列进行解掩码操作,必然无法得到中间数据序列,也就无法通过CRC校验。因此,非目标用户设备会丢弃接收到的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71,基站获取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和CI(Carrier Information,载波信息)信息;
步骤72,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步骤73,基站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五子序列(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所述循环移位处理的移动位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唯一对应;
步骤74,基站利用第一数据序列(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为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
步骤75,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而第三实施例的基站如图8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模块,用于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第一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五子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所述循环移位处理的移动位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唯一对应;
第二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第三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所述第一数据序列为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
第二发送单元,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在第三掩码处理单元可以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待掩码数据序列中的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也可以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待掩码数据序列中的多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如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待掩码数据序列中的前n个数据比特和最后n个数据比特分别进行掩码操作。
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循环移位处理和掩码处理的差别,因此,其也能够使目标用户设备能够恢复得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当前取值,而目标用户设备之外的用户设备无法得到中间数据序列,也就无法通过CRC校验。因此,非目标用户设备会丢弃接收到的第三发送数据序列。在此不再详细举例说明。
<第四实施例>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91,基站获取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和CI(Carrier Information,载波信息)信息;
步骤92,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步骤93,基站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一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
步骤94,基站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三发送数据序列;和
步骤95,基站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而第四实施例的基站如图10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模块,用于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中间数据序列;
第二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利用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
第三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在第四实施例中,对于非目标设备而言,由于第三发送数据序列中的第二子序列已经被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进行解码,所以非目标设备无法还原得到中间数据序列中对应的子序列,因此后续的CRC校验肯定不正确。
而对于目标设备而言,由于第三发送数据序列中的第二子序列是被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进行解码,所以目标设备能够还原得到中间数据序列中对应的子序列,因此后续的CRC校验肯定不正确。
而对于第三发送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用户设备使用所有可能的CFI取值对预先设定的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然后进行解掩码,然后得到3组数据序列,其中必然有一组能够CRC成功,则用户设备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基站端的处理进行了详细说明,从交互双方来看,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基站端:
获取步骤,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步骤,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和
转换发送步骤,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将所述中间数据序列转换为发送数据序列,并发送到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端:
恢复步骤,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所述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和
读取步骤,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户设备包括:恢复模块,用于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和
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而所述发送数据序列为基站根据获取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并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后,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中间数据序列进行转换得到的数据序列。
至于该发送数据序列的形成的各种方式,在前面已经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方法和基站中,都不需要增加信令开销,而且不管用户设备的标识ID具有何种关系,都能够保证用户之间的公平性并降低误检的概率。
同时,由于误检的随机化,其也能降低PDCCH搜索空间重叠的概率,对现有方案和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仿真。
仿真设置如下:
PDCCH的聚合度,即每个PDCCH包含的CCE的数目,为4和8;
在一个子帧中,用于PDCCH传输的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资源总数为50。
PDCCH搜索空间的起始位置和大小按照如下文献确定:
3GPP TS 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3GPP TS 36.213,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3GPP TS 36.212,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3GPP。
目标用户的ID随机产生。
对于隐式CRC掩码方案,误检用户ID是固定的,而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误检用户的ID随机产生。在仿真中,分别计算目标用户和误检用户的PDCCH搜索空间的位置和大小,然后检测此两个用户的搜索空间是否重叠。进行多次仿真,并统计搜索空间重叠的概率。
仿真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降低PDCCH搜索空间重叠的概率。因为误检的概率依赖于PDCCH搜索空间重叠的概率,所以所提方案可以有效降低误检的概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4)

1.一种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站进行如下步骤:
获取步骤,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步骤,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和
转换发送步骤,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将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转换为发送数据序列,并发送到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执行如下步骤:
恢复步骤,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所述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和
读取步骤,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一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或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或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ID的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 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生成第三中间数据序列;和
第二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二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二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一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
第三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三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三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四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四中间数据序列;
第三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四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
7.一种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步骤,基站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步骤,基站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和 
转换发送步骤,基站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将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转换为发送数据序列,并发送到用户设备,使用户设备能够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所述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并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一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或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或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ID的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生成第三中间数据序列;和
第二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二发送步骤,基站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 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二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一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
第三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三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三发送步骤,基站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执行的转换发送步骤具体包括:
第四掩码处理步骤,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四中间数据序列;
第三循环移位处理步骤,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四发送步骤,发送所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DCI和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生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和
转换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将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转换为发送数据序列,并发送到用户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利用所述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一发送数据序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或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或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ID的和。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和
第二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发送数据序列。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二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利用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
第三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三发送数据序列。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发送模块具体包括:
第四掩码处理单元,用于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生成第四中间数据序列;
第三循环移位处理单元,用于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 移动位数对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和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所述第四发送数据序列。
1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恢复模块,用于利用自身的标识ID以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分别对发送数据序列进行逆转换处理,恢复得到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多个预定值一一对应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和
读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存在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时,读取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第二中间数据序列中DCI,以及循环冗余校验正确的数据序列对应的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预定值;
所述发送数据序列为基站根据获取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和载波信息CI计算一循环冗余校验CRC码,并构成由所述DCI、CI和CRC码组成的第一中间数据序列后,利用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和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进行转换得到的数据序列。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数据序列具体为: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并将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作为第二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二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不同于所述第一子序列的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的数据序列。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序列为: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或
与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数据序列;或
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与目标用户设备ID的和。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数据序列具体为: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使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后得到的数据序列,所述第三中间数据序列为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 数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的数据序列。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数据序列具体为: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掩码用数据序列和第一数据序列分别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第一子序列以及第二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的数据序列,所述掩码用数据序列为: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预先设定的一数据序列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的数据序列。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数据序列具体为:以与所述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值唯一对应的移动位数对第四中间数据序列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的数据序列,所述第四中间数据序列为:将目标用户设备的标识ID作为第一数据序列,并利用所述第一数据序列对所述第一中间数据序列中的至少一个子序列进行掩码操作得到的数据序列。 
CN201010114684XA 2010-02-10 2010-02-10 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Pending CN1021486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684XA CN102148657A (zh) 2010-02-10 2010-02-10 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JP2011017918A JP2011166760A (ja) 2010-02-10 2011-01-31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及び制御信号フォーマット情報の伝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14684XA CN102148657A (zh) 2010-02-10 2010-02-10 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657A true CN102148657A (zh) 2011-08-10

Family

ID=44422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684XA Pending CN102148657A (zh) 2010-02-10 2010-02-10 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66760A (zh)
CN (1) CN1021486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33001A1 (zh) * 2017-01-19 2018-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33001A1 (zh) * 2017-01-19 2018-07-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66760A (ja) 2011-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9140B2 (en) Search process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609084B (zh) 通信系统中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令的延伸
CN110876204B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数据调度方法
KR10175974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수신 확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039299A1 (en) Extension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546642A (zh) 新无线电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设计的方法及其接收设备
EP2827670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JP2018511279A (ja) 物理ダウンリンク制御チャンネル(pdcch)のブラインド検出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3907386A (zh) 一种控制信道检测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4272635A (zh) 在多个控制信道类型的情况下响应于控制信道类型的检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号的传输
EP2901590A1 (en) Blind decoding for an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epdcch)
CN107371270B (zh) 一种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17070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1122648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装置
KR101737189B1 (ko)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기기
CN105680996A (zh) 一种lte系统中pdcch盲检测方法
CN104756434A (zh) 用于映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消息的方法和通信节点
US20200067533A1 (en)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823541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US1102624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i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for dynamic scheduling
CN104104466A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广播信道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519018B (zh)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48657A (zh) 基站、用户设备及控制信号格式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3490847B (zh)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833056B (zh) 一种进行信道处理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