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264131B -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64131B
CN102264131B CN201010190407.7A CN201010190407A CN102264131B CN 102264131 B CN102264131 B CN 102264131B CN 201010190407 A CN201010190407 A CN 201010190407A CN 102264131 B CN102264131 B CN 102264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user terminal
data
data chann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04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64131A (zh
Inventor
白伟
郑娟
闫志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1904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6413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4837 priority patent/WO201115078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264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131A/zh
Priority to US13/689,156 priority patent/US2013008905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64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64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第一接入点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点,以使得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利用本发明,能够有效规避异构网络场景下第二接入点和第一接入点之间的信道干扰,提高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异构网络技术由于能够支持高数据速率传输的覆盖、提供良好的用户覆盖,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进一步演进和增强系统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高级长期演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3GPP LTE-A标准中定义的异构网络是指由不同的功率节点构成的网络,这些功率节点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家庭基站和中继器等。
在异构网络中,用户终端需要先正确地解调服务节点的控制信道,通过控制信道接收来自于服务节点的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然后,利用该数据传输的调度信息接收来自于服务节点的业务数据。
在异构网络中,由于低功率服务节点的引入,导致异构网络中的干扰场景与同构网络不同,例如一般来讲,宏基站的发送功率为46dBm,而微基站的发送功率只有30dBm,显然,由于宏基站与微基站的发送功率相差较大,微基站服务的用户终端会受到宏基站的干扰。因此,为了保证异构网络下的用户终端可以正常工作,需要考虑如何规避不同功率节点之间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以实现方便、有效地规避无线网络系统下不同接入点之间的干扰。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接入点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点,
以使得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接入点接收第一接入点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其中;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接入点,包括: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给用户终端分配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资源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点;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中的第二接入点,包括:
资源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点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二接入点根据第一接入点发送的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同时第一接入点在分配的数据信道上不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能够有效规避异构网络场景下第二接入点和第一接入点之间的干扰,提高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中的第二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接入点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无线网络可以为异构网络或同构网络等。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第一接入点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家庭基站、中继站等设备,上述第二接入点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家庭基站、中继站等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用户终端可以为LTE用户设备或LTE-A用户设备或中继节点或在未来无线系统中具有接收能力的设备。
以下描述中将以无线网络中的一种网络技术即异构网络技术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但同样适用于其他的无线网络系统。
下面以上述第一接入点为服务宏基站,上述第二接入点为服务微基站为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步骤102、服务宏基站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服务微基站;
具体的,服务宏基站通过服务宏基站与服务微基站之间的某种接口,将服务宏基站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上述服务微基站,该接口可以包括时延小于第一阈值的接口,所述第一阈值不大于1秒。
服务宏基站通过服务宏基站与服务微基站之间的某种接口,还可以将服务宏基站的PCID(Physical Channel Identifier,物理信道标识)、数据传输的子帧号等信息发送给上述服务微基站。
上述服务宏基站与服务微基站之间的接口可以是X2接口,也可以是用于传递MAC(Mdium Access Control,媒质接入控制层)信息的MAC层接口,也可以是S1接口,也可以是传播时延小于1秒的其他类型的接口。当服务宏基站与服务微基站均以有线方式接入核心网时,上述服务宏基站与服务微基站之间的接口可以为MAC层接口。特别地,对于LTE系统,当服务宏基站与服务微基站之间的接口采用无线接口时,服务微基站为了接收来自服务宏基站的无线接口信号,同时保证服务微基站对本服务小区的LTE用户的后向兼容性,需要通知本小区的用户终端当前用于接收服务宏基站无线接口信号的子帧是一个MBSFN(MBMS over a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单频网方式承载MBMS业务)子帧。
服务宏基站通过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控制信道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该控制信道在LTE系统中,可以为物理层下行控制信道PDCCH;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可以包括: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以及下列参数之一或组合:发射模式、调制编码方式、功率分配信息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
服务宏基站还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用于数据传输控制的其他公共信道信息,该公共信道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主同步信道,辅同步信道,物理层广播信道等信息。
服务宏基站在给用户终端分配的上述数据信道上,不向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控制数据等数据,但可以发送第一参考信号,该第一参考信号可以用于信道测量估计,以LTE或LTE-A系统为例,该第一参考信号可以为CRS。用户终端可以根据从服务宏基站接收到的第一参考信号,检测出服务宏基站通过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控制信道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及用于数据传输控制的其他公共信道信息。
步骤103、服务微基站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服务宏基站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具体的,与服务宏基站构成“接入点集合”的上述服务微基站,可以利用从服务宏基站接收到的上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以服务宏基站的身份(即利用服务宏基站的PCID),这样做可以在LTE-A系统中保证对LTE用户终端的后向兼容性,或者以自己的的身份(即利用服务微基站自己的PCID),在服务宏基站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上向用户终端发送业务数据、控制数据等数据。其中
可选的,上述服务微基站还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参考信号,该第二参考信号可以用于数据解调,以LTE或LTE-A系统为例,该第二参考信号可以为DRS(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UE-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专用参考信号)和/或DM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
用户终端可以根据从服务微基站接收到的第二参考信号,从服务微基站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数据信道中检测出服务微基站发给自己的业务数据、控制数据等数据。
服务宏基站在给用户终端分配数据信道的无线资源时,可能不会考虑服务微基站本身CRS的位置,因此,服务宏基站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的无线资源有可能与服务微基站的CRS相重叠,为了解决这个冲突,对于普通用户终端,例如LTE用户设备,需要服务微基站在服务宏基站的CRS资源位置上和服务微基站的CRS资源位置上均不能发送数据,服务微基站进行物理资源映射时,应该把PDSCH映射规则许可的CRS资源位置上的数据打孔,即将数据屏蔽掉;对于高级用户终端,例如LTE-A用户,服务微基站可以制定新的物理资源映射规则,来规避服务宏基站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的资源与服务微基站的CRS之间的重叠问题。
用户终端接收到服务微基站发给自己的业务数据、控制数据等数据后,需要检测所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需要向服务宏基站发送ACK(ACKnowledge,确认应答)信号;否则,向服务宏基站发送NACK(Not Acknowledge,非确认应答)信号,当服务宏基站接收到NACK信号时,可以通知服务微基站向用户终端重传数据。
可选的,用户终端可以将上述ACK/NACK信号发送给服务微基站,服务微基站将上述ACK/NACK信号转发给所述服务宏基站,当服务宏基站接收到NACK信号时,可以通知服务微基站向用户终端重传数据。
可选的,在步骤102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100、步骤101:
步骤100、用户终端确定所述用户终端的服务宏基站;
具体的,用户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各个宏基站的下行信号的强度,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宏基站作为服务宏基站,启动无线接入过程,与所述选择的服务宏基站进行通信。
步骤101、服务宏基站给用户终端分配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上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可以为: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以及下列参数之一或组合:发射模式、调制编码方式、功率分配信息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
上述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主要包括频率资源和/或时间资源和/或其他无线资源等信息。该数据信道在LTE系统中,可以为物理层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具体的,所述服务宏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报告的所述服务宏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和/或所述服务微基站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给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以LTE或LTE-A系统为例,分配过程可以参照如下步骤:
用户终端根据对服务宏基站的发送的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例如CRS(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小区公共参考信号),进行检测,并向服务宏基站报告服务宏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该信道质量参数可以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RI(RankIndicator,秩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及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参数之一或组合。用户终端还可以向所述服务宏基站报告所述用户终端与服务微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如RSRP;对于某些具有相邻小区CRS检测能力的用户终端,例如LTE-A用户设备,还可以根据对服务微基站的CRS进行检测,并上报除RSRP以外的其它信道质量参数,如CQI、RI、PMI等,并向服务宏基站反馈上述信道质量参数之一或组合。
以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为发射模式为例,服务宏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反馈的信息,即用户终端与服务宏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和/或用户终端与服务微基站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为用户终端设置数据传输所要采用的发射模式,该发射模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终端支持的数据发送模式。
以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为调制编码方式为例,对于没有相邻小区CRS检测功能的用户终端,如LTE用户设备,服务宏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反馈的服务微基站的RSRP,为用户终端设置调制编码方式。对于有相邻小区CRS检测功能的用户终端,例如LTE-A用户设备,由于可以反馈用户终端与服务微基站之间的信道状态信息,如CQI、RI、PMI等,服务宏基站可以根据用户终端反馈的服务微基站与用户终端之间的上述信道状态信息,给用户终端设置调制编码方式。
由于上述步骤中,用户终端可以从服务宏基站获取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因此服务微基站在接收到服务宏基站发送的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后,可以不将该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终端,以避免服务宏基站与服务微基站的控制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用户终端能够可靠的接收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102之前,步骤100之后,服务宏基站还可以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服务微基站;
用户终端接收到微基站的下行信号后,即向服务宏基站报告微基站的RSRP。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可能接收到多个微基站的下行信号,并向服务宏基站报告多个微基站的RSRP。
服务宏基站根据用户终端报告的多个微基站的RSRP,为该用户选择一个服务微基站,选择服务微基站的准则可以基于接收功率的强度等准则。
上述用户终端的服务宏基站和服务宏基站为用户终端选择的服务微基站构成为该用户终端服务的接入点集合。
该实施例通过由服务宏基站给用户终端发送控制信道信息同时不发送数据,服务微基站给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同时不发送控制信道信息,能够有效规避异构网络场景下服务宏基站和服务微基站之间的信道干扰,提高数据传输性能。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接入点,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模块:
资源分配模块21,用于给用户终端分配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上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可以为: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以及下列参数之一或组合:发射模式、调制编码方式、功率分配信息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
上述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主要包括频率资源和/或时间资源和/或其他无线资源等信息。该数据信道在LTE系统中,可以为物理层下行共享信道PDSCH。
具体的,所述资源分配模块21可以根据所述用户终端报告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点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给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该信道质量参数可以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及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参数之一或组合。
资源信息发送模块22,用于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点;
具体的,所述资源信息发送模块22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接口,将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点;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接口包括:时延小于第一阈值的接口,所述第一阈值不大于1秒。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所述第一接入点还可以包括:
第二接入点选择模块,用于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所述第二接入点。
参考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控制信道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
上述第一接入点可以是用户终端的服务宏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第二接入点根据第一接入点发送的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同时第一接入点在分配的数据信道上不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能够有效规避异构网络场景下第二接入点和第一接入点之间的干扰,提高传输性能。
对应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无线网络中的第二接入点,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模块:
资源信息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点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数据发送模块32,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32,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的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以所述第一接入点或所述第二接入点的身份,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上述第二接入点可以为用户终端的服务微基站。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方案,通过由服务宏基站给用户终端发送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同时在对应的数据信道上不发送数据,服务微基站在服务宏基站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对应的数据信道上向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该方案能够有效地规避无线网络系统下不同接入点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从而保证用户终端能够可靠地接收服务节点的控制信道,进而保证用户终端和服务节点之间有效的数据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终端可以充分地利用宏基站的控制信号质量,提高控制信道接收的可靠性,并且可以充分地利用微小区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对于LTE及LTE-A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模式对不具有协作接收能力的用户终端(即LTE终端用户)也是透明的,即能够保证对LTE用户设备的后向兼容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入点通过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控制信道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接收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 
第一接入点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点, 
以使得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为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第一接入点的PCID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或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第二接入点的PCID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包括: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以及下列参数之一或组合:发射模式、调制编码方式、功率分配信息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将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点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所述第二接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接入点将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根据所述用户终端报告的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和/或所述第二接入点与所述用户终端之间的信道质量参数,给所述用户终端分配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接入点将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点,具体包括:所述第一接入点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接口,将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接入点; 
所述第一接入点与所述第二接入点之间的接口包括:时延小于第一阈值的接口,所述第一阈值不大于1秒。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所述数据的确认应答ACK信号或所述数据的非确认应答NACK信号;当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到所述NACK信号时,所述第一接入点通知所述第二接入点向所述用户终端重新发送所述数据;或 
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转发的来自所述用户终端的所述数据的确认应答ACK信号或所述数据的非确认应答NACK信号;当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到所述NACK信号时,所述第一接入点通知所述第二接入点向所述用户终端重新发送所述数据。 
7.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入点接收第一接入点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其中;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为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第一接入点的PCID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或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第二接入点的PCID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包括: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以及下列参数之一或组合:发射模式、调制编码方式、功率分配信息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根据从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的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以所述第一接入点或所述第二接入点的身份,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参考信号。 
10.一种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接入点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控制信道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接收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给用户终端分配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资源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第二接入点;其中,所述数据为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第一接入点的PCID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或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第二接入点的 PCID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包括: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以及下列参数之一或组合:发射模式、调制编码方式、功率分配信息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第一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还包括: 
第二接入点选择模块,用于为所述用户终端选择所述第二接入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无线网络中的第一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入点还包括: 
参考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资源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接入点和用户终端之间的控制信道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发送给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 
13.一种无线网络中的第二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资源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接入点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为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第一接入点的PCID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或所述第二接入点利用所述第二接入点的PCID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点在所述数据信道上不传输数据; 
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包括:数据信道占用的无线资源以及下列参数之一或组合:发射模式、调制编码方式、功率分配信息及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接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接入点接收到的所述给用户终端分配的数据信道传输的信息,以所述第一接入点或所述第二接入点的身份,利用所述数据信道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CN201010190407.7A 2010-05-29 2010-05-29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264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0407.7A CN102264131B (zh) 2010-05-29 2010-05-29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CT/CN2011/074837 WO2011150783A1 (zh) 2010-05-29 2011-05-30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3/689,156 US20130089051A1 (en) 2010-05-29 2012-11-29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radio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90407.7A CN102264131B (zh) 2010-05-29 2010-05-29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64131A CN102264131A (zh) 2011-11-30
CN102264131B true CN102264131B (zh) 2015-03-11

Family

ID=45010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0407.7A Active CN102264131B (zh) 2010-05-29 2010-05-29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89051A1 (zh)
CN (1) CN102264131B (zh)
WO (1) WO20111507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9493B (zh) * 2012-01-11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下的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974900B1 (ko) * 2012-01-19 2019-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 재전송 요청 방법 및 장치
CN104272849A (zh) * 2012-03-29 2015-01-07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双模式系统
JP6045808B2 (ja) * 2012-04-06 2016-1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833692A4 (en) * 2012-04-23 2015-09-30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BASIC STATION AND DATA TRANSFER SYSTEM
CN103686692A (zh) * 2012-09-24 201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宏基站、小基站与用户设备
CN103889059B (zh) * 2012-12-21 2018-01-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小区资源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4113881B (zh) * 2013-04-16 2019-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宏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US9648514B2 (en) 2013-08-09 2017-05-09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ocol layer enhancements in data offload over small cells
US9516097B1 (en) * 2013-11-25 2016-12-06 Cisco Technology, Inc. Location aware service instance discovery
CN105453642A (zh) * 2014-06-03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宏基站、微基站和用户设备
US10638339B2 (en) * 2014-07-16 2020-04-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measuring neighboring cell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apparatus
WO2016127297A1 (zh) * 2015-02-09 2016-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lc数据包重传方法及基站
WO2016206014A1 (zh) * 2015-06-24 2016-12-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集群系统中的业务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集群终端
CN107113848B (zh) 2015-09-15 2020-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或者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EP3618476A4 (en) * 2017-08-10 2020-03-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US10985875B2 (en) * 2019-03-08 2021-04-20 Zte Corporation Multiple access point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network
CN115884104B (zh) * 2022-12-02 2025-08-29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大塔广播与5g核心网的互操作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8098A (zh) * 2001-07-13 2004-09-08 �ʼҷ����ֵ������޹�˾ 分层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1610571A (zh) * 2008-06-18 2009-12-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01647302A (zh) * 2006-11-22 2010-02-10 沃达方集团有限公司 电信网络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7021B2 (ja) * 2001-09-12 2004-10-13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局および移動局における電界状態判定方法
JP4378676B2 (ja) * 2003-06-03 2009-12-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力制御回路
US7430420B2 (en) * 2004-12-23 2008-09-3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ell selection and inter-frequency handover
FI20050114A0 (fi) * 2005-02-01 2005-02-01 Nokia Corp Nousevalta siirtotieltä tulevan datan käsittely viestintäjärjestelmässä
US8494531B2 (en) * 2005-03-25 2013-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a wireless picocell
US8081592B2 (en) * 2005-10-26 2011-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for ad hoc deployed wireless networks
US8965371B2 (en) * 2006-05-12 2015-02-24 Alcatel Lucent Selecting a command node in a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69859B2 (en) * 2006-05-22 2013-02-05 Alcatel Lucent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picocell base units
US8416762B2 (en) * 2006-08-07 2013-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ssage exchange scheme for asynchron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008002B2 (en) * 2006-08-07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ditional requests for asynchron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R101356505B1 (ko) * 2007-06-18 2014-0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상향링크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RU2546310C2 (ru) * 2007-12-17 2015-04-10 Мицубиси Электрик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истема мобильной связи
US8442069B2 (en) * 2008-04-14 2013-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to enable uplink control for restricted association networks
US8626162B2 (en) * 2008-06-06 201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gistration and access control in femto cell deployments
US9265049B2 (en) * 2008-07-11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inter-cell decoding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WO2010024743A1 (en) * 2008-08-27 2010-03-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cell id collision detection
US9294219B2 (en) * 2008-09-30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527977B1 (ko) * 2008-10-27 2015-06-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기의 동작 방법
US8606289B2 (en) * 2008-11-10 2013-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headroom-sensitive scheduling
WO2010061504A1 (ja) * 2008-11-26 2010-06-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基地局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憶媒体、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5594146B2 (ja) * 2008-12-03 2014-09-2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532694B2 (en) * 2008-12-30 2013-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ace authorization scheme
US8838090B2 (en) * 2009-01-15 2014-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physical cell identity conflicts
WO2010085891A1 (en) * 2009-02-02 2010-08-0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ower allocation in closed-loop downlink cooperative multiple point (comp) transmission
US9066301B2 (en) * 2009-04-08 2015-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naging a reverse link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 setpoint during periods of inactivity on the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673952B2 (en) * 2009-04-10 2017-06-06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user equipments on different system bandwidths
US8428607B2 (en) * 2009-04-16 2013-04-23 Vodafone Ip Licensing Limited Relays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KR101562224B1 (ko) * 2009-04-23 2015-10-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단절 시간을 감소시키기 위한 데이터 포워딩 장치 및 방법
US9014138B2 (en) * 2009-08-07 2015-04-21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irtual carrier for multi-carrier and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operation
US8737274B2 (en) * 2009-09-09 2014-05-27 Lg Electronics Inc. Scheduling method, MS apparatus using the scheduling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S apparatus using th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57079B2 (en) * 2009-10-05 2013-06-04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US20120252524A1 (en) * 2009-11-03 2012-10-04 Jacek Gora Uplink Power Control for Lower Power Nodes
US8804586B2 (en) * 2010-01-11 2014-08-12 Blackberry Limited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DCCH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8477724B2 (en) * 2010-01-11 2013-07-0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session context continuity of local service availability in local cellular coverage
US9577807B2 (en) * 2010-05-18 2017-02-21 Kyocera Corporation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data channel by a controlling base station
AU2011300518B2 (en) * 2010-09-07 2014-06-12 Bae Systems Plc Assigning resources to resource-utilising entiti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8098A (zh) * 2001-07-13 2004-09-08 �ʼҷ����ֵ������޹�˾ 分层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
CN101647302A (zh) * 2006-11-22 2010-02-10 沃达方集团有限公司 电信网络和装置
CN101610571A (zh) * 2008-06-18 2009-12-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站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89051A1 (en) 2013-04-11
CN102264131A (zh) 2011-11-30
WO2011150783A1 (zh) 2011-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4131B (zh)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779305B2 (en) Radio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1741442B (zh) 协作多点传输中确定资源映射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1061269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EP2939491B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8650713B (zh) 一种分配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EP2939492B1 (en)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923684B2 (en) Methods to support inter-eNodeB CoMP
CN110198210B (zh) 用于多点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97698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network resources
CN102546134B (zh) 基于增强phich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JP7201081B2 (ja) ソースデバイスにより実行される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により実行される方法、宛先デバイスにより実行される方法、ソースデバイス及び宛先デバイス
KR20100138812A (ko) 멀티미디어 브로드캐스트/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에서 오류 패킷의 재전송 요구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재전송 요구에 대한 오류 패킷 재전송 방법
US2020031481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indicating alternative resource at collision of configured grants
CN110521265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238306A (zh) 支持从/向多个设备数据传输的设备到设备簇增强
CN104885398A (zh) 用于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0349426B2 (en) Wireless network scheduling method, acc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20170359827A1 (en) Method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radio resource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4770032A (zh) 双连接模式下的资源请求方法及终端、主基站和辅基站
US11812446B2 (en) Feedback techniques for mixed mode transmission schemes
US20240365288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N107046720A (zh) 一种低时延业务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4244295A (zh) 恢复无线通信链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294755B (zh) V2x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