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8833A - 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48833A CN114548833A CN202210426671.9A CN202210426671A CN114548833A CN 114548833 A CN114548833 A CN 114548833A CN 202210426671 A CN202210426671 A CN 202210426671A CN 114548833 A CN114548833 A CN 1145488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tenance
- service
- management
- integrated intelligent
- cmd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云化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根据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制定服务目录,并发布至自助服务门户的相应目标用户范围;使用工作流引擎模块管理服务流程,包括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构建CMDB统一资源配置库,实时存储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以及运维相关的全部数据;通过CMDB实现服务目录的资源变化管理以及非自助门户服务目录中历史IT资源的变化管理;构建安全运营中心,对自动化运维模块开放API接口,与CMDB联动实现运维数据的实时更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化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家及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云计算、容器技术在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业务应用系统上云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同时,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和网络形态的改变,如何在IT基础架构云化的过程中,整体IT基础架构能够依然满足国家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级保护制度的法规要求。如何保障整体异构的IT信息系统基础架构高效、安全、稳定的运维、运营。已经成为了棘手课题,对运维管理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
在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云化的当下,运维管理团队正通过各原厂或者开源的云管理平台、IT监控系统、ITSM(服务流程)管理、信息安全管理运维管理类工具组合,来支撑日常的整体IT基础架构运维、运营工作。工具从专业上划分为云管理、信息安全管理SOC、 IT监控、服务流程管理(ITSM)、自动化运维、日志管理、网络性能监控(NPM)、业务应用监控(APM),各工具功能上存在分工和侧重点。这对IT基础架构的运维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规模上,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另外维度看,这样的现状也导致目前的运维模式上带来了天然的烟囱化局限。运维团队不得不通过各种线下或者其他方式,来维护和保持各烟囱式运维管理工具之间的数据同步和流程协同,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IT整体基础架构运维、运营要求。举个简单的例子:运维团队在日常的运维、运营工作中,通过云管理平台实现日常虚拟主机的申请、发放、回收和监控;但是为了满足整体IT基础架构上承载的业务环境的稳定要求,运维团队又不得不通过其他方式将这些频繁新增、扩容、归还变动的IT虚拟化资源信息,同步至对应的IT监控、业务应用监控(APM)中,来实现对承载在这些虚拟主机及所承载的业务系统的监控;同时,运维团队还需要兼顾信息安全的要求,通过线下或者其他途径将这些变动的IT资源信息同步到运维安全审计的堡垒机管理平台,来实现对这些新增虚拟主机的运维审计账号的创、删动作,以及最终用户访问这些虚拟机资源全程的安全运维审计能力的提供。运维团队在目前的运维工具现状下,面对这样一个原本完整的运维场景,不得不通过多个运维工具的组合,才能支撑完整的运维、运营、安全场景需求。
以上提及的各种纷繁的运维管理类工具大致可归类为如下几类:
1)云管理平台(简称:云管,下同),实现对云资源的管理调度,同时能够对支撑云环境的基础网络、存储、物理机、虚拟机的基本运行状态提供监控。
2)IT监控系统,实现对云环境下的各类软硬件资源以及业务系统提供持续监控,包括:物理设备、虚拟机、数据库、中间件、业务应用系统。
3)运维管理类系统,提供统一资源管理(简称:CMDB,下同)、服务流程管理(简称:ITSM,下同)、服务目录管理相关运维管理工具。
4)自动化运维系统,通过与各系统联动,实现服务的自动化交付。
5)业务性能监控(简称:APM,下同),实现业务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
6)网络性能监控(简称:NPM,下同),实现网络的关键性能指标的监控。
7)信息安全管理中心(简称:SOC,下同),实现如运维安全堡垒审计、云数据中心内网东西向流量可视化及控制、安全日志分析各种运维、运营安全能力。
现有各运维产品的组合,能够解决云环境下的运维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但通过上面的举例可以发现,对于云化数据中心范围内IT基础架构的整体运维和运营过程,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缺少贯穿日常运维场景全过程的一体化智慧运维能力,现有工具无法一体化的覆盖到运维全过程:例如无法从新增IT资源的自助申请为起点,通过一体化运维控制系统内部联动,实现新增资源CMDB库的自动创建、新增监控对象的自动创建及纳管、新增资源的安全运维堡垒账号的创建、新增资源的安全登录及操作审计、新增资源的网络IP地址池同步管理一系列运维专业模块间的数据与流程协同能力。
2)缺少与用户内部其他第三方系统间的联动,比如:身份认证、安全管理平台、消息平台、门户/OA、业务系统、设备/纳管资源,造成日常运维过程中处理日常问题时,在多个系统之间来回切换,降低了运维处理效率。例如:在云环境中业务上线过程中,会涉及到用户资源申请、权限开通、资源分配、资源管理、系统部署操作需要在多个系统中进行设置和操作,才能完成业务云上资源的分发过程。在云上业务系统运维过程中,会涉及到已分发资源的运维审计账号的创建、系统各种账号密码的定期修改、云上资源的网络流量可视化及访问控制运维需求也需要在多个运维工具中进行繁琐的资源数据同步和操作。
3)各运维工具之间存在数据孤岛、或者松散耦合,使得运维管理无法高效协同和团队配合,降低了运维效率。如用户的一套IT资源数据需要在云管理平台、CMDB资产管理平台、IT监控平台、运维安全堡垒机平台、网络流量管理平台、ITSM流程管理众多平台中反复录入并被动地进行IT资产一致性维护。
4)主要的运维服务场景无法通过自动化手段来审批和自动化交付。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技术缺少贯穿用户运维场景全过程的一体化智慧运维能力,缺少一体化的覆盖到运维全过程的能力;缺少与用户内部其他系统间的联动,造成日常运维过程中处理日常问题时,在多个系统之间来回切换,降低了运维处理效率。
现有技术各运维工具之间存在数据孤岛、或者松散耦合,使得运维管理无法高效协同和团队配合,降低了运维效率。主要的运维服务场景无法通过自动化手段来审批和自动化交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制定服务目录,并发布至自助服务门户的相应目标用户范围;
S2:使用工作流引擎模块管理服务流程,包括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
S3:构建CMDB统一资源配置库,实时存储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以及运维相关的全部数据;
S4:通过CMDB实现服务目录的资源变化管理以及非自助门户服务目录中历史IT资源的变化管理;
S5:通过构建的安全运营中心对自动化运维模块开放API接口与CMDB联动实现运维数据的实时更新。
进一步,所述S1中的服务目录发布信息包括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期限、服务提供方。
进一步,所述服务目录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IT资源申请、服务器访问权限申请、网络安全策略开通、业务系统访问权限开通、数据资源访问权限开通、终端报障维修、邮箱申请。
进一步,所述服务目录支持如下典型情况:
1)审批通过后人工参与服务交付;
2)审批通过后自动交付。
进一步,所述S3中CMDB统一资源配置库包括运维对象、运维关系、运维活动、关联各运维工具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进一步,所述S4中通过CMDB实现服务目录的资源变化管理,当服务目录中的服务内容涉及到资源的变化,包括资源增加、变更、下线/回收,在资源变更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与CMDB联动,持续保持统一资源库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目标用户通过服务门户申请云主机,在云主机申请审批前,运维门户需要通过CMDB查询是否满足条件的资源可分配,确认在符合合规性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审批;
S42:审批通过后,在云资源交付过程中,需要将预分配的资源、关联软硬件信息、配置信息都需通知CMDB模块,确保CMDB的数据实时性;
S43:资源交付完成后,将交付后的云资源、关联资源信息、配置信息再次通知CMDB交付已完成。
进一步,所述S4中非自助门户服务目录中历史IT资源的变化管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CMDB通过自动发现引擎自动发现全网已存在的待纳管设备资源;
步骤二:待纳管设备资源通过API接口的方式与其他运维工具进行对接;
步骤三:对接成功后,CMDB自动抽取各系统中的被管设备信息、配置信息及监控信息。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对接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统一身份认证、云管理平台/混合云管、堡垒机、动力环境系统、统一安全管理、统一消息平台、邮件系统、IT监控系统、业务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包括:
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用于负责管理服务目录中各单项服务内容以及服务申请的填报;
一体化智慧运维管理门户,用于管理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中各流程以及监控系统的安全。
进一步,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管理门户包括:
服务目录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制定服务目录,并发布至自助服务门户的相应目标用户范围;
ITSM服务流程管理,用于针对提交的服务申请进行全流程管理,包括工作流引擎模块,支撑服务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的流程流转全过程;所述工作流引擎模块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生成不同的审批节点、审批流程、服务自动化交付的条件以及触发的业务操作,同时,工作流引擎模块会根据各项服务内容和各流程节点生成不同的工单表单;
CMDB资源管理,首先构建CMDB统一配置库,为一体化智慧运维系统中的其他工具提供配置管理、消费支撑;用于存储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以及关联运维相关全部数据,包括运维对象、运维关系、运维活动、关联各运维工具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自动化运维模块,用于通过与各资源、设备、第三方运维工具、业务系统对接联动实现日常运维的自动化和服务交付的自动化;所述服务交付的自动化需要自动化运维与对应的设备、第三方运维工具、业务系统进行对接联动,进行相关服务的自动开通;
IT监控平台,用于在服务自动户交付后,如果涉及到需要监控纳管,则需要与CMDB联动,实现资源的自动监控及监控性能分析;
混合云管,用于通过开放API接口给自动化运维模块,包含资源的创建、变更、销毁、日常操作,在云申请审批通过后,自动化运维模块需要根据资源配置申请要求,进行云资源的开通、变更、日常开关启停、销毁回收,同时在云主机申请开通后,需要将所使用的IP信息同步到CMDB系统及IP地址管理模块;
安全运营中心,用于通过开放API接口给自动化运维模块,实现运维帐号的创建、运维密码统一管理;在云资源虚拟机开通后,自动化运维模块需要与安全运营中心申请开通运维帐号,帐号开通后,将相关账号信息同步到CMDB系统进行一致性完整保存。
进一步,所述混合云管中的IP地址管理模块用于对入网连接的IP地址进行管理,通过与CMDB、自动化运维模块联动进行技术支撑。
进一步,所述CMDB提供最准确完整的各子网的IP整体容量、在用情况、使用人、有效期信息,并通过自动发现引擎,定时发现各子网的活跃新增IP地址、变更情况,进行实时记录。
进一步,所述自动化运维模块通过与各网络设备联动,实时发现各IP的入网连接情况、上联设备及端口,变更信息、活跃信息,将相关信息与CMDB进行联动,保持数据的实时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包括:
服务门户,用于对服务的申请、提交、自动交付、运维进行统一管理;
集中监控,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日志的监控;
自动化管理,用于对自动化过程进行模型构建以及调度;
CMDB统一资源管理,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运维产生的数据以及运维平台运行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存储和管理;
基础运行框架,用于对数据的自动化流程命令以及数据通讯进行管理。
进一步,所述服务门户包括:
服务目录管理,用于对已构建的服务目录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服务请求管理,用于对提交的服务请求进行管理;
自助服务,用于对服务的自动申请以及自动交付进行管理;
工作流引擎,用于根据各项服务内容和各流程节点生成不同的工单表单;
服务自动交付,用于对已经通过申请的服务进行自动开通;
统一运维服务,用于对服务门户中的整体流程进行统一管理。
进一步,所述集中监控包括:
性能监控,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进行性能监控,通过监测CPU进行对系统的异常进行监控;
日志监控,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在操作中产生的日志记录进行管控;
统一告警,与性能监控、日志监控相连,一旦发现异常,则发出警报。
进一步,所述自动化管理包括:
模型编排,用于对自动化流程建立模型、编排模型的顺序;
脚本库,用于对自动化执行的脚本语句进行储存分类;
调度管理,用于根据模型编排中建立的模型对脚本库中的脚本语句进行自动调度。
进一步,所述CMDB统一资源管理包括:
自动发现引擎,用于对网络中的设备资源进行搜寻并下载;
配置模型管理,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的配置模型进行存储管理,并实时更新;
配置库,用于对配置模型管理中的配置模型进行组合分类存储。
进一步,所述基础运行框架包括:
统一调度,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的自动化流程中的脚本语句进行统一调度;
指令适配,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的指令进行正确性、适用性测试;
命令分发,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将要运行的自动化流程进行命令的分发;
数据解析,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数据通讯总线,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的通讯操作提供通道支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的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的移动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发明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详细、深刻地分析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本发明云化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下的,实现了基于运维场景全过程的一体化运维能力;实现了基础运维与云管、安全运营平台的深度融合;基础运维平台与安全运维能力的内部联动,包括运维安全堡垒机、密码账号统一管理、云安全中心;实现了硬件、软件、安全、云资源池全维度运维对象、数据的统一纳管;实现了基于运维场景服务的自动化交付;实现了运维、安全、运营的一体化。
本发明通过与IT运维场景过程中需要涉及的各相关系统联动,并他们进行基于运维场景流程的统一联动,包含但不仅限于:帐号认证系统、邮件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云平台、安全管理系统、业务系统。
本发明通过与被运维对象(安全、网络、服务器、存储、数据库、中间件、业务应用)进行统一纳管,除了采集监控信息以外,还能够与他们联动,动态设置策略配置信息,控制各对象的运行情况。
本发明通过与其他运维管理工具进行对接联动,通过以上统一纳管,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打通所有运维相关支撑系统、运维对象和业务系统,为业务部门、运维部门提供统一服务,实现对运维对象统一管理、运维资源统一分配、运维数据统一存储、运维请求统一服务。实现运维场景全生命周期的完整覆盖。
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本发明能够帮助用户实现云化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下的运维能力的一体化深入融合,并通过一体化智慧能力实现用户运维、安全、运营场景所涉及的相关烟囱式工具的整合;减少云化IT架构下日常运维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被动同步和人工操作,避免人工参与,提高云IT资源的服务交付效率,提升整体运维、运营服务满意度。
第三,作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
本发明技术方案转化后,预计将对传统的IT运维产品市场格局形成颠覆。用户对于运维产品的选择,将从单一功能产品:如网管监控、ITSM流程管理、CMDB资产管理、混合云管,转变为更能提升运维、运营效率的一体化运维平台产品。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否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一体化智慧运维能力输出,帮助用户的减少了大量重复日常工作,提升运维、运营效率。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否克服了技术偏见:
目前主流运维产品厂商能够提供以上部分或全部的运维管理类相关产品,但是各产品之间目前都是以独立或者以松散耦合形式存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了传统运维管理类产品的烟囱式的数据孤岛或松散耦合的现状,通过一体化的智能运维能力,提升运维、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的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构建CMDB统一配置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部门通过运维服务门户提交服务请求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日常运维阶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具体包括根据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制定服务目录,并发布至自助服务门户的相应目标用户范围;使用工作流引擎模块管理服务流程,包括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构建CMDB统一资源配置库,实时存储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以及运维运营相关的全部数据;通过CMDB实现服务目录的资源变化管理以及非自助门户服务目录中历史IT资源的变化管理;对自动化运维模块开放API接口,并与CMDB联动后基于各种一体化运维场景,实现同IT监控系统、混合云管、安全运营中心等各个运维工具模块间的一体化运维平台系统内数据联动、实时数据更新和结果数据交互。最终实现云化数据中心IT基础架构环境下的,基于运维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智慧运维能力支撑。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主要方案和效果描述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制定服务目录,并发布至自助服务门户的相应目标用户范围;
S2:使用工作流引擎模块管理服务流程,包括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
S3:构建CMDB统一资源配置库,实时存储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以及运维相关的全部数据;
S4:通过CMDB实现服务目录的资源变化管理以及非自助门户服务目录中历史IT资源的变化管理;
S5:通过构建的安全运营中心对自动化运维模块开放API接口与CMDB联动实现运维数据的实时更新。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结构,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包括:
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用于负责管理服务目录中各单项服务内容以及服务申请的填报;
一体化智慧运维管理门户,用于管理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中各流程以及监控系统的安全。
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管理门户包括:
服务目录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制定服务目录,并发布至自助服务门户的相应目标用户范围;
ITSM服务流程管理,用于针对提交的服务申请进行全流程管理,包括工作流引擎模块,支撑服务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的流程流转全过程;所述工作流引擎模块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生成不同的审批节点、审批流程、服务自动化交付的条件以及触发的业务操作,同时,工作流引擎模块会根据各项服务内容和各流程节点生成不同的工单表单;
CMDB资源管理,首先构建CMDB统一配置库,为一体化智慧运维系统中的其他工具提供配置管理、消费支撑;用于存储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以及关联运维相关全部数据,包括运维对象、运维关系、运维活动、关联各运维工具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自动化运维模块,用于通过与各资源、设备、第三方运维工具、业务系统对接联动实现日常运维的自动化和服务交付的自动化;所述服务交付的自动化需要自动化运维与对应的设备、第三方运维工具、业务系统进行对接联动,进行相关服务的自动开通;
IT监控平台,用于在服务自动户交付后,如果涉及到需要监控纳管,则需要与CMDB联动,实现资源的自动监控及监控性能分析;
混合云管,用于通过开放API接口给自动化运维模块,包含资源的创建、变更、销毁、日常操作,在云申请审批通过后,自动化运维模块需要根据资源配置申请要求,进行云资源的开通、变更、日常开关启停、销毁回收,同时在云主机申请开通后,需要将所使用的IP信息同步到CMDB系统及IP地址管理模块;
安全运营中心,用于通过开放API接口给自动化运维模块,实现运维帐号的创建、运维密码统一管理;在云资源虚拟机开通后,自动化运维模块需要与安全运营中心申请开通运维帐号,帐号开通后,将相关账号信息同步到CMDB系统进行一致性完整保存。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包含自助服务门户、统一资源管理(CMDB)、IT服务管理(工作流引擎)、集中监控、自动化运维、安全中心主要功能模块。整个系统以CMDB为核心,基于用户运维全生命周期场景,实现资产数据在IT基础架构运维、运营过程中的生成和消费功能。系统功能提供包括:IT资产的自助申请、申请人/申请资源的开放权限控制、申请资源的流程审批、申请资产的入库、申请资产的监控对象创建、申请资源的安全运维审计账号的创建、申请人对申请资源的安全运维准入访问及运维全程审计、资源的返还释放。
南向通过与安全管理中心、云管平台、云安全平台、运维安全堡垒机、全网账号密码管理、统一身份认证、资产管理、纳管设备、业务系统相关系统进行联通。
北向为业务人员、IT管理人员提供统一运维门户、自助服务门户。
如图4所示为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的整体流程,具体包括:
准备阶段:
第一步:构建CMDB统一配置库
CMDB统一配置库,存储了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和关联信息,包括运维对象、运维关系、运维活动、关联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是整个平台的数据中枢,形成统一、全量、准确的配置库,是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有机运转的关键。构建统一配置库的步骤分如下两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也可以同时选择,具体的选择方式依赖于实际现状。
方式1: CMDB通过自动发现引擎,自动发现全网待纳管设备资源;逻辑结构如图5所示。
主要步骤如下:
1)自动发现引擎通过用户输入的IP范围、认证信息后,系统自动记录当前活跃在线的IP库;
2)针对单一IP,通过内置的设备指纹库,识别被探测到的在线设备得类型、型号及版本。指纹识别过程为:
a)首先通过内置的通讯协议,尝试与该IP进行协议通讯;
b)协议命中后,通过系统输入的认证信息逐一尝试,认证通过后即可开始进行指令通讯;
c)通过系统内置的命令库采集被管设备的指纹;
d)采集完成后即与内置的指纹库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即可自动识别设备的类型、型号及版本。
3)自动发现引擎识别完全部纳管资源后,通过系统内置的指纹库及命令集,采集设备的概要的配置信息,比如:内核版本、厂商、运行配置、序列号;
4)将识别到的设备资源添加到统一配置库,为平台中的其他子系统提供配置管理基线。
方式2:通过API接口的方式与运维配套系统进行对接,对接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统一身份认证、云管理平台/混合云管、堡垒机、动力环境系统、统一安全管理、统一消息平台、邮件系统、监控系统。通过与各平台对接,自动抽取各系统中的被管设备信息、配置信息。
以云管为例,主要步骤如下:
1)通过云管平台提供的API/SDK接口、认证凭证与云管进行对接,不同的云管平台会提供私有协议API,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需要根据各品牌/厂家/版本进行自动化适配;
2)通过API接口协议,提取云管平台所纳管的资源清单,包括但不仅限于资源池、物理机、虚拟机;
3)提取云管平台中的各资源对象的配置清单;
4)将云管平台中的所有配置信息,保存到统一配置库。
第二步:构建一体化运维的统一服务目录
统一服务目录,是运维、运营团队/对外提供的日常运维服务清单及服务范围,常见的服务目录包含但不仅限于:电脑报障维修、邮箱申请、云资源申请、服务器访问权限申请、网络安全策略开通、业务系统访问权限开通、数据资源访问权限开通。
系统的统一运维门户为运维团队管理及发布服务目录。服务支持如下场景:
1)线上申请,线下人工参与服务交付;
2)线上申请,线上自动交付;
服务目录的制定过程中,提供如下相关内容的明确信息:
1)服务基本信息,包括服务名称、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方式;
2)服务审批过程,包含审批过程、审批人;
3)交付方式,线上/线下交付、交付期限、责任人;
4)服务目录制定完成后,提供各服务的权限范围、目标用户发布相关信息,具有权限的用户登录服务门户后即可查看权限范围内的服务。
运营阶段:服务申请及交付闭环.
第三步:业务部门通过自助服务门户提交服务请求服务目录的构建及运营,其中包括了服务目录管理、工作流引擎、自动化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模块的支撑。
如图6所示为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各部分的主要逻辑:
1)服务目录管理,实现对运维、运营团队所有能提供的服务范围进行目录的编制及发布,包括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提供方。制定完成后的服务目录,能够发布到对应的服务范围。
2)工作流引擎:支撑服务目录的业务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的全过程。
3)自助服务门户:支撑业务部门所有的业务服务请求,通过工作流引擎的工作审批后,通过自动化服务平台实现业务服务的自动交付。
第四步:服务自动化交付
服务自动化交付,需要依赖于服务目录的具体定义及相应的流程定义。服务交付过程中的主要功能模块支撑包括:
1)服务目录管理:对具体申请交付的服务提供明确的定义,包含交付方式、交付内容,并将交付信息反馈给CMDB系统,涉及到资源配置变更信息,能够通过统一资源管理模块进行集中管理。
2)服务交付:
a)如果是线下服务交付,相关责任人及执行人提供相关服务即可,在平台中记录服务交付过程、交付物以及交付评价。
b)线上服务,则自动化运维与对应的系统(云管平台/混合云管、邮箱、统一身份认证、堡垒机、门禁…)平台进行对接联动,进行相关业务的自动开通;
3)监控管理:
如果涉及到云资源,还需要与监控系统联动,实现资源的自动监控及监控性能分析。
二、应用实施例。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创造性和技术价值,该部分是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产品上或相关技术上的应用实施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运用在如下应用场景下:
1、云化数据中心环境下的云资源申请、开通、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过程。
2、云化数据中心环境下的网络安全运维运营场景。包括运维安全堡垒机、运维审计、运维账号密码统一管理。
3、被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所纳管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功能/资源/权限/数据的申请、开通、使用、回收的全过程。
4、被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所纳管的设备/资源的功能/资源/权限/数据的申请、开通、使用、回收的全过程。
5、被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所纳管的物联网设施设备的功能/资源/权限/数据的申请、开通、使用、回收的全过程。
三、实施例相关效果的证据。本发明实施例在研发或者使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和现有技术相比的确具备很大的优势,下面内容结合试验过程的数据、图表进行描述。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智慧运维系统试验中,进行了虚拟机申请试验、虚拟机审批流程试验、审批操作试验、流程审批交付时效试验。通过一体化智慧运维系统的使用,试验表明,奔本发明彻底改变了传统IT服务运维与运营过程的效率。
传统多运维专业工具配合使用的模式下,用户通过云管理平台进行云资源申请开通交付,然后通过线下模式将新增变化的运维资产数据分别同步到CMDB资产管理平台、IT网管监控系统、安全运维审计堡垒机系统、运维账号密码管理系统、网络流量安全监控系统等众多专项运维工具系统中,实现用户不同IT运维运营场景的功能实现。通常这个周期至少需要1周以上,且无法保证同步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同时,为了增强用户内部IT流程的管理,用户有时还会需要将以上IT变更事件的部分,通过ITSM流程管理工具来加以流转审批。一个原本完整的运维场景被人为拆分成了多干个不同运维工具支撑的部分,大大增加了运维和运营的成本。
现在通过本一体化智慧运维系统实现基于运维场景的全流程线上自动化交付及系统内部一体化联动调用后,从线上申请到开通,再到自动录入资产、纳管监控对象、创建安全运维审计账号等一系列流程的时间在30分钟之内即可完成,同时,一体化运维平台也将流程审批功能融合进运维场景中,实现一步操作即可完成对开通资源的同步审批,人工线下运维数据同步以及操作工作量下降80%以上,实现一体化高效率的运维支撑。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应当注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设备和方法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设备及其模块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制定服务目录,并发布至自助服务门户的相应目标用户范围;
S2:使用工作流引擎模块管理服务流程,包括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
S3:构建CMDB统一资源配置库,实时存储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以及运维相关的全部数据;
S4:通过CMDB实现服务目录的资源变化管理以及非自助门户服务目录中历史IT资源的变化管理;
S5:通过构建的安全运营中心对自动化运维模块开放API接口与CMDB联动实现运维数据的实时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1中的服务目录发布信息包括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期限、服务提供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目录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IT资源申请、服务器访问权限申请、网络安全策略开通、业务系统访问权限开通、数据资源访问权限开通、终端报障维修、邮箱申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目录支持如下典型情况:
1)审批通过后人工参与服务交付;
2)审批通过后自动交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3中CMDB统一资源配置库包括运维对象、运维关系、运维活动、关联各运维工具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S4中通过CMDB实现服务目录的资源变化管理,当服务目录中的服务内容涉及到资源的变化,包括资源增加、变更、下线/回收,在资源变更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与CMDB联动,持续保持统一资源库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目标用户通过服务门户申请云主机,在云主机申请审批前,运维门户需要通过CMDB查询是否满足条件的资源可分配,确认在符合合规性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通过审批;
S42:审批通过后,在云资源交付过程中,需要将预分配的资源、关联软硬件信息、配置信息都需通知CMDB模块,确保CMDB的数据实时性;
S43:资源交付完成后,将交付后的云资源、关联资源信息、配置信息再次通知CMDB交付已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非自助门户服务目录中历史IT资源的变化管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CMDB通过自动发现引擎自动发现全网已存在的待纳管设备资源;
步骤二:待纳管设备资源通过API接口的方式与其他运维工具进行对接;
步骤三:对接成功后,CMDB自动抽取各系统中的被管设备信息、配置信息及监控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对接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统一身份认证、云管理平台/混合云管、堡垒机、动力环境系统、统一安全管理、统一消息平台、邮件系统、IT监控系统、业务系统。
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包括:
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用于负责管理服务目录中各单项服务内容以及服务申请的填报;
一体化智慧运维管理门户,用于管理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中各流程以及监控系统的安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管理门户包括:
服务目录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一体化智慧运维自助服务门户提供的服务范围制定服务目录,并发布至自助服务门户的相应目标用户范围;
ITSM服务流程管理,用于针对提交的服务申请进行全流程管理,包括工作流引擎模块,支撑服务申请、审批、交付、回收/评价的流程流转全过程;所述工作流引擎模块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生成不同的审批节点、审批流程、服务自动化交付的条件以及触发的业务操作,同时,工作流引擎模块会根据各项服务内容和各流程节点生成不同的工单表单;
CMDB资源管理,首先构建CMDB统一配置库,为一体化智慧运维系统中的其他工具提供配置管理、消费支撑;用于存储运维管理的全部关键信息以及关联运维相关全部数据,包括运维对象、运维关系、运维活动、关联各运维工具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自动化运维模块,用于通过与各资源、设备、第三方运维工具、业务系统对接联动实现日常运维的自动化和服务交付的自动化;所述服务交付的自动化需要自动化运维与对应的设备、第三方运维工具、业务系统进行对接联动,进行相关服务的自动开通;
IT监控平台,用于在服务自动户交付后,如果涉及到需要监控纳管,则需要与CMDB联动,实现资源的自动监控及监控性能分析;
混合云管,用于通过开放API接口给自动化运维模块,包含资源的创建、变更、销毁、日常操作,在云申请审批通过后,自动化运维模块需要根据资源配置申请要求,进行云资源的开通、变更、日常开关启停、销毁回收,同时在云主机申请开通后,需要将所使用的IP信息同步到CMDB系统及IP地址管理模块;
安全运营中心,用于通过开放API接口给自动化运维模块,实现运维帐号的创建、运维密码统一管理;在云资源虚拟机开通后,自动化运维模块需要与安全运营中心申请开通运维帐号,帐号开通后,将相关账号信息同步到CMDB系统进行一致性完整保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云管中的IP地址管理模块用于对入网连接的IP地址进行管理,通过与CMDB、自动化运维模块联动进行技术支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MDB提供最准确完整的各子网的IP整体容量、在用情况、使用人、有效期信息,并通过自动发现引擎,定时发现各子网的活跃新增IP地址、变更情况,进行实时记录。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运维模块通过与各网络设备联动,实时发现各IP的入网连接情况、上联设备及端口,变更信息、活跃信息,将相关信息与CMDB进行联动,保持数据的实时性。
14.一种实现权利要求9~13任意一项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包括:
服务门户,用于对服务的申请、提交、自动交付、运维进行统一管理;
集中监控,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系统进行性能、日志的监控;
自动化管理,用于对自动化过程进行模型构建以及调度;
CMDB统一资源管理,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运维产生的数据以及运维平台运行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集中统一存储和管理;
基础运行框架,用于对数据的自动化流程命令以及数据通讯进行管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门户包括:
服务目录管理,用于对已构建的服务目录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服务请求管理,用于对提交的服务请求进行管理;
自助服务,用于对服务的自动申请以及自动交付进行管理;
工作流引擎,用于根据各项服务内容和各流程节点生成不同的工单表单;
服务自动交付,用于对已经通过申请的服务进行自动开通;
统一运维服务,用于对服务门户中的整体流程进行统一管理。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监控包括:
性能监控,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进行性能监控,通过监测CPU进行对系统的异常进行监控;
日志监控,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在操作中产生的日志记录进行管控;
统一告警,与性能监控、日志监控相连,一旦发现异常,则发出警报。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管理包括:
模型编排,用于对自动化流程建立模型、编排模型的顺序;
脚本库,用于对自动化执行的脚本语句进行储存分类;
调度管理,用于根据模型编排中建立的模型对脚本库中的脚本语句进行自动调度。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CMDB统一资源管理包括:
自动发现引擎,用于对网络中的设备资源进行搜寻并下载;
配置模型管理,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的配置模型进行存储管理,并实时更新;
配置库,用于对配置模型管理中的配置模型进行组合分类存储。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运行框架包括:
统一调度,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的自动化流程中的脚本语句进行统一调度;
指令适配,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的指令进行正确性、适用性测试;
命令分发,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将要运行的自动化流程进行命令的分发;
数据解析,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
数据通讯总线,用于对一体化智慧运维平台中的通讯操作提供通道支持。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0426671.9A CN114548833A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0426671.9A CN114548833A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4548833A true CN114548833A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66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210426671.9A Pending CN114548833A (zh) | 2022-04-22 | 2022-04-22 | 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4548833A (zh) |
Cited By (7)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5237432A (zh) * | 2022-06-24 | 2022-10-25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Cmdb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5439013A (zh) * | 2022-06-14 | 2022-12-06 | 夏玮 | 运维管理平台系统、系统运维管理方法 |
| CN115617630A (zh) * | 2022-10-12 | 2023-01-17 | 北京云集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访问意图的堡垒机操作行为日志审计方法 |
| CN116643950A (zh) * | 2023-07-19 | 2023-08-25 |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FaaS的云原生应用自动化运维方法 |
| CN117221022A (zh) * | 2023-10-30 | 2023-12-12 | 天讯瑞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OpenAPI实现混合云纳管的管理系统 |
| CN118093547A (zh) * | 2024-02-22 | 2024-05-28 | 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cmdb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8585489A (zh) * | 2024-06-12 | 2024-09-03 | 广东慧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运维中心系统的文件同步方法和系统 |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090300180A1 (en) * | 2008-05-30 | 2009-12-03 | Dehaan Michae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management of networked systems using secure modular platform |
| CN109347676A (zh) * | 2018-11-02 | 2019-02-15 | 杭州云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异构、一体化的混合云资源管理平台 |
| CN112579288A (zh) * | 2020-12-18 | 2021-03-30 | 曙光星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计算智能安全用数据管理系统 |
| CN113641450A (zh) * | 2021-08-12 | 2021-11-12 | 叶光芳 | 一种私有云的云管系统及管理方法 |
| CN114066217A (zh) * | 2021-11-11 | 2022-02-18 | 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 构建面向业务的企业it运营与服务体系方法、系统及设备 |
-
2022
- 2022-04-22 CN CN202210426671.9A patent/CN11454883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090300180A1 (en) * | 2008-05-30 | 2009-12-03 | Dehaan Michae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management of networked systems using secure modular platform |
| CN109347676A (zh) * | 2018-11-02 | 2019-02-15 | 杭州云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异构、一体化的混合云资源管理平台 |
| CN112579288A (zh) * | 2020-12-18 | 2021-03-30 | 曙光星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计算智能安全用数据管理系统 |
| CN113641450A (zh) * | 2021-08-12 | 2021-11-12 | 叶光芳 | 一种私有云的云管系统及管理方法 |
| CN114066217A (zh) * | 2021-11-11 | 2022-02-18 | 神州数码系统集成服务有限公司 | 构建面向业务的企业it运营与服务体系方法、系统及设备 |
Cited By (10)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5439013A (zh) * | 2022-06-14 | 2022-12-06 | 夏玮 | 运维管理平台系统、系统运维管理方法 |
| CN115237432A (zh) * | 2022-06-24 | 2022-10-25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Cmdb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5237432B (zh) * | 2022-06-24 | 2025-07-25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Cmdb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5617630A (zh) * | 2022-10-12 | 2023-01-17 | 北京云集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访问意图的堡垒机操作行为日志审计方法 |
| CN116643950A (zh) * | 2023-07-19 | 2023-08-25 |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FaaS的云原生应用自动化运维方法 |
| CN116643950B (zh) * | 2023-07-19 | 2023-10-20 | 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FaaS的云原生应用自动化运维方法 |
| CN117221022A (zh) * | 2023-10-30 | 2023-12-12 | 天讯瑞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OpenAPI实现混合云纳管的管理系统 |
| CN117221022B (zh) * | 2023-10-30 | 2024-02-20 | 天讯瑞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OpenAPI实现混合云纳管的管理系统 |
| CN118093547A (zh) * | 2024-02-22 | 2024-05-28 | 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cmdb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
| CN118585489A (zh) * | 2024-06-12 | 2024-09-03 | 广东慧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运维中心系统的文件同步方法和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4548833A (zh) | 一种一体化智慧运维控制方法、系统及运维平台 | |
| US11132192B2 (en) |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ange management tool and implementation tools | |
| CN104737517B (zh) | 用于提供云服务集合的系统和方法 | |
| US6519642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executing and maintaining cross-enterprise processes | |
| CN104604201B (zh) | 用于提供云服务的基础设施 | |
| US20220172149A1 (en) | System of standardized api interpretation for inter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 |
| CN112801607A (zh) | 一种管理服务平台及构建方法 | |
| CN111400011B (zh) | 一种实时任务调度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 JPS63239552A (ja) | データ処理を複数の制御位置にわたって分散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 |
| CN111274001A (zh) | 微服务管理平台 | |
| CN111897866B (zh) | 一种遥感监测图斑对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 |
| CN112418777A (zh) | 一种电力项目业务中台及其微服务系统 | |
| CN113220480B (zh) | 分布式的数据任务跨云调度系统及方法 | |
| CN109214776A (zh) | 一种火电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全过程全要素管控平台 | |
| JP2000506641A (ja) | 分散処理環境において使用するための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 |
| CN112104504B (zh) | 一种大规模资源访问的事务管理框架、设计方法及云平台 | |
| US20240430150A1 (en) | Blockchain Network Management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 CN111061789A (zh) | 一种智能电网基建信息管理系统 | |
| CN115730022A (zh) | 采用事件触发和流程编排的数据处理构建方法及平台系统 | |
| CN116126819A (zh) | 一种系统日志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 |
| CN111510322A (zh) | 数据流通控制方法、数据交易系统 | |
| CN111338935A (zh) | 用于联调的方法和系统 | |
| CN119762003A (zh) | 基于中心数据仓库的电网项目管理方法及装置 | |
| CN118673075A (zh) |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 CN116580498B (zh) | 一种物品自助发放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