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0633B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50633B CN114750633B CN202210487830.6A CN202210487830A CN114750633B CN 114750633 B CN114750633 B CN 114750633B CN 202210487830 A CN202210487830 A CN 202210487830A CN 114750633 B CN114750633 B CN 1147506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battery
- management system
- control unit
- volt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101000908580 Homo sapiens Spliceosome RNA helicase DDX39B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2100024690 Spliceosome RNA helicase DDX39B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1001068634 Homo sapiens Protein PRRC2A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2100033954 Protein PRRC2A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1786 Adiponect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75469 Homo sapiens Adiponect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HEZMWWAKWCSUCB-PHDIDXHHSA-N (3R,4R)-3,4-dihydroxycyclohexa-1,5-diene-1-carboxy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H]1C=CC(C(O)=O)=C[C@H]1O HEZMWWAKWCSUCB-PHDIDXHH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6—Data transfer between charging stations and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7—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该方法应用于充电桩,方法包括:在充电桩对各电池进行充电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电池的电压;根据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电压,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根据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确定是否需要预警;若需要预警,则降低第一信号的占空比,并将第一信号输出至充电控制单元,以使充电控制单元根据第一信号控制充电电流。通过上述方式,充电桩可与电池包进行信息交互,使充电桩根据充电参数进行安全充电管理,降低充电安全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充电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充电桩与电动汽车之间不存在信息交互,充电桩并不会根据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状态进行安全充电管理,导致充电时安全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该方法应用于充电桩时,能让充电桩与电池包进行信息交互,使充电桩根据充电参数进行安全充电管理,降低充电安全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管理方法,应用于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包和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至少n组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连接各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与所述充电桩通信连接,各所述电池之间串联连接,其中,n≥2,n为整数,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充电桩对各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池的电压;根据所述充电电流、所述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压,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根据所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所述电池内阻,确定是否需要预警;若需要预警,则降低第一信号的占空比,并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出至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电流、所述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压,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包括:通过以下公式得到所述连接电缆阻值R和各所述电池内阻:
Ui=I*Ri;
其中,I为所述充电电流,U为所述充电回路端电压,U i为第i个所述电池的电压,Ri为第i个所述电池的电池内阻,其中,0≤i≤n,i为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所述电池内阻,确定是否需要预警,包括:若所述连接电缆阻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警值,或者,若各所述电池内阻中存在至少一个电池内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警值,则确定需要预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池的电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终端的充电指令,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充电接口、以及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入端,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三端还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电池包。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电设备、以及如上第三方面所述的充电桩;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包和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至少n组电池,各所述电池与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连接各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还连接各所述电池,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其中,n≥2,n为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还包括受电接口;所述受电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各所述电池与所述受电接口的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动汽车。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该方法应用于充电桩,充电桩用于连接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至少n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分别连接各电池,电池管理系统还与充电桩通信连接,各电池之间串联连接,其中,n≥2,n为整数,方法包括:在充电桩对各电池进行充电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电池的电压;根据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电压,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根据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确定是否需要预警;若需要预警,则降低第一信号的占空比,并将第一信号输出至充电控制单元,以使充电控制单元根据第一信号控制各电池的充电电流。通过上述方式,充电桩可与电池包进行信息交互,使充电桩根据充电参数进行安全充电管理,降低充电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模块和步骤表示为类似的元件/模块和步骤,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管理方法的部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模块划分。此外,本文所采用的“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据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仅是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
目前,对于交流充电桩,其在对用电设备进行充电时,常常出现热失控现象,导致用电设备着火、甚至造成用电设备燃烧损坏。其中,出现热失控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充电时电池包中的电池内阻较大,导致充电时内阻较大的电池产生的热量较大,出现热失控;第二种情况是充电回路中的连接电缆、或充电接口与受电接口的连接端子处阻抗较高,导致连接电缆中阻值较高的地方产生大量热量,从而出现热失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该充电管理方法应用于充电桩中,能让充电桩与电池包进行信息交互,使充电桩获取电池包充电时的充电参数,并根据充电参数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电池内阻,从而根据连接电缆阻值和电池内阻,对电池包进行安全充电管理,从而降低充电安全风险。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请参阅图1,该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100和用电设备200。
其中,用电设备200包括电池包210和充电控制单元220,电池包210包括电池管理系统211和至少n组电池(BAT1、BAT2、……、BATn)。各电池(BAT1、BAT2、……、BATn)之间依次串联连接,电池管理系统211分别连接各电池(BAT1、BAT2、……、BATn),电池管理系统211还与充电桩100通信连接,其中,n≥2,n为整数。
用电设备2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无人机等使用电池作为动力的设备。各电池(BAT1、BAT2、……、BATn)可以包括一个电芯,也可以包括串联和/或并联连接的至少两个电芯。各电池(BAT1、BAT2、……、BATn)依次互相串联连接构成串联电池组212,在下文阐述中,第一个电池BAT1是指处于串联电池组212的首端的一个电池,第i个电池BATi是指处于串联电池组212的第i个电池,第n个电池BATn是指处于串联电池组212的末端的一个电池,其中,0≤i≤n,i为整数。
充电控制单元220与充电桩100通信连接,充电控制单元还连接各电池,充电控制单元可用于控制各电池的充电电流。充电控制单元220可以为STM16、STM32等合适的微处理控制器,当用电设备200为汽车时,充电控制单元220为车载控制器。
在该充电系统中,充电桩100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211、充电控制单元220通信连接,充电桩100与电池管理系统211可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充电桩100与充电控制单元220也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这样,充电桩100能与电池包210进行信息交互,使充电桩100获取电池充电时的充电参数,并根据充电参数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电池内阻,从而根据连接电缆阻值和电池内阻,对电池进行安全充电管理,从而降低充电安全风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用电设备200还包括受电接口230。受电接口230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充电桩100,各电池(BAT1、BAT2、……、BATn)依次串联连接在受电接口230的输出端的两端之间。具体的,受电接口230输出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个电池BAT1的正极,受电接口230输出端的第二端连接处于第n个电池BATn的负极。具体的,受电接口230可以为充电枪插槽、或者无线受电接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用电设备200还包括充电电路240。其中,受电接口230的输出端、充电电路240和串联电池组212依次连接,电池管理系统211还连接充电电路240,充电电路230还连接充电控制单元220。具体的,受电接口230的输出端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充电电路24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充电电路240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个电池BAT1的正极,充电电路24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n个电池BATn的负极。这样,在该充电系统中,充电控制单元220可以根据充电桩100的信号,来控制充电电路240,从而控制串联电池组212的充电电流大小。充电电路240可以采用ACDC电路、或ACDC电路与DCDC电路的组合,其具体设置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桩100的结构,请参阅图1,该充电桩100包括电源开关110、充电接口120以及控制装置130。
电源开关11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300,电源开关110的第二端用于连接充电接口120的输入端,电源开关110的第三端还连接控制装置130,充电接口120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用电设备200中的电池包210。
具体的,在电池包210与充电桩100连接时,各电池(BAT1、BAT2、……、BATn)依次串联连接在充电接口120的输出端两端之间,电池管理系统211分别连接各电池(BAT1、BAT2、……、BATn),控制装置130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211、充电控制单元220通信连接。例如,第一个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充电接口120输出端的第一端,第n个电池BATn的负极连接充电接口120输出端的第二端。
在其中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当用电设备200包括受电接口230和充电电路240,以及在受电接口230和充电接口120建立连接时,第一个电池BAT1的正极连接充电电路240的第一输出端,第n个电池BATn的负极连接充电电路240的第二输出端。这样,控制装置130可通过控制电源开关110,建立或断开交流电源300、电源开关110、充电接口120、受电接口230和串联电池组212构成的回路,从而使交流电源300对串联电池组212的各电池(BAT1、BAT2、……、BATn)进行充电,或停止充电。
另外,控制装置130可以为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片机、ARM(Acorn RI SC Machi ne)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
在该充电桩100中,控制装置130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管理方法,让充电桩100与电池包210进行信息交互,使充电桩100获取串联电池组212充电时的充电参数,并根据充电参数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电池内阻,从而根据连接电缆阻值和电池内阻,对电池包210进行安全充电管理,从而降低充电安全风险。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210还包括电流采样单元,电流采样单元设于受电接口230与串联电池组212之间,该电流采样单元还连接电池管理系统211。具体的,电流采样单元可设于第n个电池BATn的负极与充电电路240的第二输出端之间,该电流采样单元用于对串联电池组212的充电电流进行采样,并将采样数据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211,电池管理系统211可根据采样数据得到串联电池组212的充电电流,并将充电电流发送至控制装置130。实际应用中,电流采样单元可以采用电流互感器、或现有技术中一切合适可用于采集电流的器件,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210还包括第一电压采样单元,第一电压采样单元设于受电接口230输出端两端之间,第一电压采样单元还连接电池管理系统211。第一电压采样单元用于对充电回路端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数据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211,电池管理系统211可根据采样数据得到充电回路端电压,并将所述充电回路端电压发送至控制装置130。实际应用中,第一电压采样单元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一切合适的电压采样器件,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包210还包括至少n个第二电压采样单元,每一个第二电压采样单元对应设于一个电池的两端之间,各第二电压采样单元还连接电池管理系统211。第二电压采样单元用于对对应的电池电压进行采样,并将采样数据发送至电池管理系统211,电池管理系统211可根据采样数据得到各电池电压,并将各电池电压发送至控制装置130。实际应用中,第二电压采样单元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一切合适的电压采样器件,在此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充电桩100和电池包210建立连接后,控制装置130还用于响应于充电指令,控制电源开关110闭合,使所述交流电源300对用电设备200的电池包210进行充电。
具体的,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电源开关110包括火线开关和零线开关,其中,火线开关连接于充电接口120输入端的第一端和交流电源300的火线之间,零线开关连接于充电接口120输入端的第二端和交流电源300的零线之间,火线开关和零线开关分别连接控制装置130。这样,在充电桩100与电池包210建立连接后,当控制装置130接收到充电指令时,可控制火线开关和零线开关均闭合,从而使交流电源300对电池包210进行充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接口120可以包括充电枪、或者无线充电接口120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的具体结构,请参见图2,其示出了能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是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1;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132,图2中以一个处理器131为例。所述存储器132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31能够执行下述图3至图4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所述处理器131和所述存储器13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2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3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充电管理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下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
存储器13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充电桩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3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3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3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控制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32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31执行时,执行下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充电管理方法,例如,执行以下描述的图3至图4的方法步骤。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管理方法,其中,该充电管理方法可由图1中的控制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所示的充电桩,请参阅图3,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在所述充电桩对各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池的电压;
其中,请参阅图1,充电电流为在交流电源300对串联电池组212进行充电时,流经串联电池组212的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为受电接口230输出端两端的电压。具体的,电池管理系统211通过电流采样单元获取充电电流、通过第一电压采样单元获取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通过各第二电压采样单元获取各电池电压,并将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和各电池电压发送至控制装置130。
应注意的是,在执行步骤S100时,应当在充电稳定时,通过电池管理系统211获取各项参数,以保证获取的充电参数能准确反映当前的充电状态,提高充电管理的准确性。
步骤S200:根据所述充电电流、所述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压,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
其中,连接电缆阻值为第一连接电缆的阻值、第二连接电缆的阻值、以及第三连接电缆的阻值的和。请参阅图1,第一连接电缆的阻值为受电接口230输出端的第一端至第一个电池BAT1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电缆的阻值,第二连接电缆的阻值为各电池(BAT1、BAT2、……、BATn)之间的连接电缆的阻值和,第三连接电缆的阻值为第n个电池BATn的负极至受电接口230输出端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电缆的阻值。
具体的,通过以下公式得到所述连接电缆阻值R和各所述电池内阻:
Ui=I*Ri;
其中,I为充电电流,U为所述充电回路端电压,Ui为第i个所述电池的电压,Ri为第i个所述电池的电池内阻,其中,0≤i≤n,i为整数。
步骤S300:根据所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所述电池内阻,确定是否需要预警;
在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后,若连接电缆阻值较高,或者,存在至少一个电池内阻较高,则容易出现热失控现象,那么此时需要进行预警。
步骤S400:若需要预警,则降低第一信号的占空比,并将所述第一信号输出至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信号控制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
具体的,若用电设备200和充电桩100之间采用PMW协议,则第一信号为PWM信号。在该协议下,控制装置130通过充电接口120的cp端、和受电接口230的cp端连接充电控制单元220,控制装置130可输出PWM信号至充电控制单元220,充电控制单元220可根据PWM信号控制充电电路240工作,以控制串联电池组212的充电电流。
其中,控制装置130输出PWM信号的频率为1kHz,占空比为10%-96%。当充电桩100允许的充电电流为6-51A时,则输出的PWM占空比=I/0.6,I为充电电流;当充电桩100允许充电电流为51-80A时,输出的PWM占空比=I/2.5+64。可见,充电桩输出的PWM的占空比与充电电流具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在需要进行热失控预警时,充电桩可通过调整PWM信号,以调整电池包充电电流大小,通过降低充电电流、甚至降低至0,从而降低在阻值较高的连接电缆或电池上产生大量的热量,避免发生热失控现象,提高充电安全。
可见,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管理方法中,能让充电桩与电池包进行信息交互,使充电桩获取电池包充电时的充电参数,并根据充电参数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电池内阻,从而根据连接电缆阻值和电池内阻,对电池包进行安全充电管理,避免发生热失控现象,从而降低充电安全风险,并且无硬件成本增加,降低了成本。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需要预警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电池停止充电。具体的,请参阅图1,在确定需要预警时,控制装置130可以直接控制电源开关110断开,从而断开交流电源300与串联电池组212之间的连接,从而使交流电源300停止为电池充电,待温度降低后,控制装置130可重新控制电源开关110闭合,使交流电源300重新对电池充电。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步骤S300包括:
步骤S310:若所述连接电缆阻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警值,或者,若各所述电池内阻中存在至少一个电池内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警值,则确定需要预警。
在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后,可将连接电缆阻值与第一预警值进行比较,若连接电缆阻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警值,则表明当前充电回路中某处电阻过高,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那么需要进行预警。以及,将各电池内阻与第二预警值进行比较,若各电池内阻中存在至少一个电池内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警值,则表明当前串联电池组中存在至少一个电池内阻过高,容易产生较大的热量,同样也需要进行预警。
实际应用中,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通常,第一预警值可以是毫欧级别阻值,第二预警值可以是微欧级别阻值,第一预警值和第二预警值之和可以是百毫欧级别阻值。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警值与连接电缆的材料有关,第二预警值与各电池的类型有关。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0:响应于终端的充电指令,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
其中,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或者是服务器,在电池包和充电桩建立连接时,用户可通过终端发送充电指令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接收到该充电指令后,控制电源开关闭合,从而使交流电源对电池包进行充电。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3至图4的方法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3至图4的方法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至少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用于连接用电设备,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包和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至少n组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连接各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与所述充电桩通信连接,各所述电池之间串联连接,其中,n≥2,n为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充电桩对各所述电池进行充电时,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池的电压,通过以下公式得到连接电缆阻值R和各电池内阻:
;
Ui=I*Ri;
其中,I为所述充电电流,U为所述充电回路端电压,Ui为第i个所述电池的电压,Ri为第i个所述电池的电池内阻,其中,0≤i≤n,i为整数;
根据所述充电电流、所述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压,得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电池内阻;
根据所述连接电缆阻值和各所述电池内阻,确定是否需要热失控预警,若所述连接电缆阻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警值,或者,若各所述电池内阻中存在至少一个电池内阻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警值,则确定需要热失控预警;
若需要热失控预警,则降低PWM信号的占空比,所述充电电流降低至零,降低所述连接电缆和所述电池产生的热量,以及待温度降低后再提高所述PWM信号的占空比,并将所述PWM信号输出至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以使所述充电控制单元根据所述PWM信号控制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获取充电电流、充电回路端电压、以及各所述电池的电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终端的充电指令,对所述电池包进行充电。
3.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4.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充电接口、以及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
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交流电源,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入端,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三端还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用于连接电池包。
5.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电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
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池包和充电控制单元,所述电池包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和至少n组电池,各所述电池与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分别连接各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还连接各所述电池,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各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其中,n≥2,n为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还包括受电接口;
所述受电接口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各所述电池与所述受电接口的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设备包括电动汽车。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0487830.6A CN114750633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 PCT/CN2023/078501 WO2023213120A1 (zh) | 2022-05-06 | 2023-02-27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 US18/935,415 US20250058668A1 (en) | 2022-05-06 | 2024-11-01 |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ontrol device, charging pile, and charging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0487830.6A CN114750633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4750633A CN114750633A (zh) | 2022-07-15 |
| CN114750633B true CN114750633B (zh) | 2024-11-08 |
Family
ID=82332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210487830.6A Active CN114750633B (zh) | 2022-05-06 | 2022-05-06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3)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20250058668A1 (zh) |
| CN (1) | CN114750633B (zh) |
| WO (1) | WO20232131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4750633B (zh) * | 2022-05-06 | 2024-11-08 | 深圳市道通合创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 CN115742859B (zh) * | 2022-12-23 | 2025-07-25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电池系统异常风险预警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3325336A (zh) * | 2021-05-27 | 2021-08-31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件连接性能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
| CN215986418U (zh) * | 2021-09-27 | 2022-03-08 | 上海松江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 | Ups电池参数实时采集分析预警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A2038160C (en) * | 1991-03-13 | 1996-10-22 | Jiri K. Nor | Charging circuit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and cells |
| US7378819B2 (en) * | 2005-01-13 | 2008-05-27 | Dell Products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ulating pulsed pre-charge current in a battery system |
| CN101026252B (zh) * | 2007-02-09 | 2010-05-26 | 邹红钢 | 一种充电电池的充电方法及充电电路 |
| JP6133817B2 (ja) * | 2014-05-14 | 2017-05-2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2電源システム及び電動車両 |
| DE112017002072B4 (de) * | 2016-05-18 | 2025-05-15 | Vehicle Energy Japan Inc. | Batteriesteuervorrichtung |
| CN107342608B (zh) * | 2017-06-30 | 2020-07-0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8400642B (zh) * | 2018-05-03 | 2020-05-05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双向充电机及电动汽车 |
| JP7113290B2 (ja) * | 2018-05-22 | 2022-08-0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二次電池の制御方法及び電池システム |
| CN114069078B (zh) * | 2020-07-30 | 2024-05-24 | 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锂电池热失控预警系统及锂电池系统 |
| CN113328497A (zh) * | 2021-06-21 | 2021-08-31 | 天空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电池充电器及其充电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084000A (zh) * | 2021-10-11 | 2022-02-25 |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750633B (zh) * | 2022-05-06 | 2024-11-08 | 深圳市道通合创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
2022
- 2022-05-06 CN CN202210487830.6A patent/CN114750633B/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2-27 WO PCT/CN2023/078501 patent/WO2023213120A1/zh not_active Ceased
-
2024
- 2024-11-01 US US18/935,415 patent/US20250058668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3325336A (zh) * | 2021-05-27 | 2021-08-31 | 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连接件连接性能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系统 |
| CN215986418U (zh) * | 2021-09-27 | 2022-03-08 | 上海松江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 | Ups电池参数实时采集分析预警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US20250058668A1 (en) | 2025-02-20 |
| WO2023213120A1 (zh) | 2023-11-09 |
| CN114750633A (zh) | 2022-07-15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4750633B (zh) | 一种充电管理方法、控制装置、充电桩和充电系统 | |
| CN109713660B (zh) | 直流微电网并联储能电池荷电状态均衡控制方法及装置 | |
| CN102655346B (zh) | 具有自动平衡能力的智能电池模块及电池组 | |
| CN102005797B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主动式自管理充电装置 | |
| CN116325420B (zh) | 电池充电的方法和充放电装置 | |
| JP2023514897A (ja) | 充電方法、駆動用バッテリーのバッテリー管理システム及び充電ポスト | |
| CN109950942A (zh) | 电池中的电芯平衡 | |
| US11685289B2 (en) |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device, methods of batter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nd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ystem | |
| WO2022160182A1 (zh) | 充电的方法和功率转换设备 | |
| CN114598008B (zh) | 储能电源装置、储能电源控制方法、装置和单片机 | |
| CN116325286B (zh) | 充放电装置、电池充电的方法和充放电系统 | |
| CN111953034A (zh) | 一种电池均衡方法以及电池均衡设备 | |
| CN110797933A (zh) | 一种动力电池主动均衡充电电气控制系统及方法 | |
| CN112993418B (zh) | 储能系统 | |
| CN115101840A (zh) | 电池系统和电池包连接状态识别方法 | |
| JP5861063B2 (ja) | 蓄電装置及び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 |
| CN118425597B (zh) | 电芯电压的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 CN218731204U (zh) | 电池模块、电池包及设备 | |
| CN115800422B (zh) | 储能系统和储能系统的调节方法 | |
| KR20140073948A (ko) | 차량 배터리의 셀전압 센싱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 CN111082174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段式充电方法 | |
| CN112578289B (zh) | 一种双向电源的dc-dc电池模拟器以及测试方法 | |
| CN118174393A (zh) | 电池组的均衡控制电路、方法和终端设备 | |
| CN115313557A (zh) | 一种电池充电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 CN107359377A (zh) | 电池包充电方法、装置和设备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18000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sixth floors of Rainbow Technology Building, No. 36, Gaoxin North 6th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Daotong Hechuang Digital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6th floor, building B1, Zhiyuan, 1001 Xueyuan Avenue,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daotonghe innovative energy Co.,Ltd.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