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80317A -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80317A CN114980317A CN202110210222.6A CN202110210222A CN114980317A CN 114980317 A CN114980317 A CN 114980317A CN 202110210222 A CN202110210222 A CN 202110210222A CN 114980317 A CN114980317 A CN 1149803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indication information
- terminal device
- user identity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2—Arrangements for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notification or paging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安全领域,该传输信息的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三消息为该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本申请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能够保证网络设备准确接收该指示信息,并正确处理该信息,从而进入与预期相符合的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通信领域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全球用户识别模块(multiple 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Multi-USIM)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对其研究也越来越深入。Multi-USIM可以指一个手机中装有多个USIM卡,多个USIM卡可以是相同的运营商,也可以是不同的运营商。以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个手机中装有2个USIM卡为例,可以将这两个USIM卡称为USIM-A和USIM-B。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其中一个USIM卡,此时,该USIM卡处于连接态,其他USIM卡处于空闲态或第三态。但当用户正在使用USIM-A接听电话时,USIM-B也接收到一个电话,手机需要做出反应,让用户决定是否接听来自USIM-B的电话而挂掉来自USIM-A的电话。
目前,存在的一种方式是,USIM-B会通知其对应的无线接入网络USIM-A处于繁忙状态,该基站接收到该消息后,会停止寻呼。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存在无线接入网设备无法准确接收该消息,从而对于该消息处理的方式不正确,进一步导致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网设备进入非预期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以期终端设备能够确定网络设备准确接收指示信息,从而使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入与预期相符合的状态。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三消息为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设备可能存在多个用户身份,其中,第一用户身份处于非连接态,即去激活态,第二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在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处于某种状态下,例如该第二用户身份忙碌或者接听电话时,无线接入网设备会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无线接入网设备会生成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一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是将该第一指示信息作为参数以进行生成,当无线接入网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时,其可以参照现有生成方法或者不生成校验信息。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承载于第三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以表示其正确接收指示信息,从而可以进入与预期相符合的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还会将其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的原因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会将寻呼终端设备的原因与其正在进行的业务进行比对,从而可以实现重要业务不被中断或者重要业务不会被漏掉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校验信息;以及,该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校验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消息中还包括了第二校验信息,且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二校验信息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了校验,不仅可以防止第一指示信息被篡改,还达到了无线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从而可以进入与预期相符合的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或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的原因。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的原因,第三指示信息也可以为第二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运行期间内,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则保存该第一指示信息,并同时启动定时器。也就是说,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即保存该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同时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运行期间,再次接收到寻呼消息,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停止向终端设备转发该寻呼消息,或者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也就是说,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定时器是否处于运行期间,来决定是否发送该寻呼消息。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的浪费,并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对应于第一业务,以及,在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如果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该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消息对应于第一业务,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是在该第一业务下,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处于忙碌状态,此时保存的第一指示信息是针对某一业务特定的指示信息,或者可以理解为该第一指示信息与该业务是相对应的。当无线接入网再次接收到携带该业务标识的寻呼消息时,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终止向终端设备转发该寻呼消息。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有可能在保存于该业务相关的第一指示信息时,同时启动定时器,此时,无线接入网设备再次接收到该业务的指示信息时,如果该定时器已经关闭,则可以不停止寻呼;或者,该定时器仍在运行,但在该业务下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不处于忙碌状态,则仍旧停止寻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的第一指示信息与寻呼消息中的业务标识向关联,从而可以停止向终端设备发送有关该业务的寻呼消息,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资源的浪费,并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接收来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为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使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所述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设备可能存在多个用户身份,其中,第一用户身份处于非连接态,即去激活态,第二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接收来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该第一用户身份,该第一用户身份可以确定第二用户身份处于某种状态,其会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该第一用户身份处于某种状态,并接收到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接收到该第三消息后,确认该第三消息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则其可以根据该第三消息进入其对应的状态。也就是说,终端设备知道/记录了发送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的信息,因此在接收到针对该第一消息的第三消息后,能够确认该第三消息中携带的信息是否是自己先前发送的信息,从而进入自己预期的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通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并再次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即采用后校验机制,从而可以确保无线接入网设备准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进而可以进入其预期的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校验信息时,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三校验信息;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
在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终端设备会将该第一指示信息作为输入参数生成第三校验信息,根据该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该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从而可以确保无线接入网设备准确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以及二者可以进入与预期相符合的状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
在第一校验信息和第三校验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没有被篡改;其中,使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
在第一校验信息和第三校验信息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被篡改;其中,使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去激活态或空闲态。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以及,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当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接收到该第二指示信息后,可以进一步确定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原因与第二用户身份正在进行的业务哪一个更重要,从而可以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进而可以实现重要业务不被中断或者重要业务不会被漏掉等。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二校验信息,该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其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校验信息。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后或者第二指示信息后,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能够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处于某种状态,从而确定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指示第二用户身份正在繁忙。为了防止该第一指示信息被篡改,需要成校验信息,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作为输入值以生成第二校验信息,并将该第二校验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一同发送给无线接入网设备。
应理解,在上述方案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生成校验信息,也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所在的信息元生成校验信息,还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的消息生成校验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校验信息,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指示信息被篡改,从而可以让无线接入网设备准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并进入预期的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二消息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从至少两种方式中,确定生成校验信息的目标方式,该至少两种方式包括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该第一方式为将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作为输入参数生成校验信息的方式,所述第二方式为将除第一指示信息的其他参数作为输入参数生成校验信息的方式,该第一指示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的状态相关联;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响应第二消息。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设备可能存在多个用户身份,其中,第一用户身份处于非连接态,即去激活态,第二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
在上述方案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第二消息后,判断该第二消息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其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从而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校验信息与除第一指示信息之外的其他参数解耦,进而使校验信息的生成及验证更加灵活。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终端设备支持多用户身份时,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消息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该多用户身份包括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所述第一用户身份处于去激活态,所述第二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该第二消息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从至少两种方式中,确定生成校验信息的目标方式包括:
当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时,确定目标方式为第一方式;否则,确定该目标方式为第二方式。
应理解,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也可以作为第三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不再一一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消息;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二消息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从至少两种方式中,确定生成校验信息的目标方式,该至少两种方式包括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该第一方式为将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作为输入参数生成校验信息的方式,所述第二方式为将除第一指示信息的其他参数作为输入参数生成校验信息的方式,该第一指示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的状态相关联;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接收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用于响应第二消息。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设备可能存在多个用户身份,其中,第一用户身份处于非连接态,即去激活态,第二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
在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二消息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从至少两种方式中,确定生成校验信息的目标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若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则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如若不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则第二消息中不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是否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进一步确定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从而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校验信息与除第一指示信息之外的其他参数解耦,进而使校验信息的生成及验证更加灵活。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二消息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从至少两种方式中,确定生成校验信息的目标方式包括:
当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时,确定目标方式为第一方式;否则,确定该目标方式为第二方式。
应理解,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也可以作为第四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不再一一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该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该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三消息为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
根据本方案,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在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处于某种状态下,无线接入网设备会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处于忙碌状态或者要传递某种信息,无线接入网设备并将该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第三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以表示其正确接收指示信息,从而可以进入与预期相符合的状态。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校验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校验信息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或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的原因。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该处理模块还用于:
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运行期间,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对应于第一业务,以及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之后,无线接入网设备如果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的寻呼消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为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使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终端设备通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并再次接收该第一指示信息,即采用后校验机制,从而可以确保无线接入网设备准确接收到该指示信息,进而可以进入其预期的状态。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校验信息时,处理模块还用于: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三校验信息;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在第一校验信息和第三校验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没有被篡改;其中,使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在第一校验信息和第三校验信息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被篡改;其中,使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去激活态或空闲态。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以及,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二校验信息,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其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校验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该的方法和实施例。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该的方法和实施例。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系统地通信设备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该的方法和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一个示例图。
图2示出了目前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 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110、无线接入网设备(radio access network,RAN)120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如图1中的终端设备140)。可选地,一个终端设备也可以和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通信,比如,终端设备140可以和无线接入网设备120和无线接入网设备130通信。应理解,与同一终端设备通信的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同一制式的无线接入网设备 (比如,都为5G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也可以不是同一制式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比如,一个是4G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一个是5G网络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
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相连,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功能。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目前,一些终端的举例为: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该终端可以具有多个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或双全球用户识别模块(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在本申请中,SIM可以是实体SIM 卡,也可以是软SIM(software SIM)、虚拟SIM(virtual SIM)或者是嵌入式SIM(embedded-SIM,eSIM)。应理解,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可以安装一个USIM卡,即终端设备支持一个用户身份,终端设备还可以安装多个USIM卡,即支持多个用户身份,例如,终端设备可以安装两个USIM卡,即可以支持两个用户身份。应理解,在本申请中, USIM卡和用户身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安装USIM可以是实体SIM卡安装于终端设备内部,也可以通过软件配置终端设备实现。本申请的实施例主要是以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为例,这两个用户身份分别称为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其中,第一用户身份可以理解为,是终端设备安装了第一USIM后具有的用户身份,第二用户身份可以理解为,是终端设备安装了第二USIM后具有的用户身份。而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安装两个以上的USIM卡,则终端设备也就支持两个以上的用户身份,例如终端设备支持三个用户身份、四个用户身份或更多的用户身份,并可以注册在两个以上的网络中,或者每个用户身份可以注册在一个网络中。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基于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进行描述,当终端设备支持两个以上的用户身份时,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的相关描述,可能需要做一些简单的适配,但是也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USIM具有的用户身份是指USIM卡中存储的用户标识信息,比如长期用户标识 (subscription permanentidentifier,SUPI)。
其中,当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为第一用户身份时,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来看,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一个用户(从协议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终端设备,例如,称为第一用户),也可以理解为属于一个用户的上下文信息;当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为第二用户身份时,从网络设备的角度来看,终端设备可以理解为又一个用户(例如,称为第二用户),也可以理解为属于另一个用户的上下文信息。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一用户身份与第一网络连接,以及以第二用户身份与第二网络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支持一个用户身份,也可以描述为,终端设备具有或对应一个用户身份。同理,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也可以描述为,终端设备具有或对应两个用户身份。终端设备可以以第一用户身份与第一网络连接,可以理解是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第一用户身份的USIM卡中的SUPI对应的上下文信息,接入第一网络。上下文信息是指用户为了接入网络而使用的数据。比如,接入网上下文(比如,无效无线临时标识(inactive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I-RNTI)),移动管理上下文(比如5G全球唯一的临时UE标识(5G globally unique temporary UE identity),跟踪区更新表(tracking area update list,TAU list)),会话管理上下文(比如,协议数据单元会话标识(protocol data unit session identity document,PDU session ID)),安全上下文(比如,长期密钥,安全算法)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支持两个用户身份,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支持存储和使用两个SUPI分别对应的上下文信息。具体地,存储和使用一个用户身份SUPI对应的上下文,和存储和使用另一个SUPI对应的上下文信息。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存储有长期密钥,和相关函数。因为终端设备在与核心网网元进行双向鉴权的时候,会使用长期密钥和相关函数验证网路的真实性。
另外,应理解,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具有终端设备功能的装置、芯片、电路等。网络设备是指具有网络设备功能的装置、芯片、电路等。
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接入网设备,是指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 节点(或设备),又可以称为基站。目前,一些RAN节点的举例为:继续演进的节点B(gNB)、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或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另外,在一种网络结构中,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节点、或包括CU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其中包括CU 节点和DU节点的RAN设备将NR系统中gNB的协议层拆分开,部分协议层的功能放在 CU集中控制,剩下部分或全部协议层的功能分布在DU中,由CU集中控制DU。作为一种实现方式,CU部署有协议栈中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PDCP 层,以及业务数据适应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DU部署有协议栈中的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层,以及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从而,CU具有RRC、PDCP和SDAP 的处理能力。DU具有RLC、MAC和PHY的处理能力。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功能的切分仅为一个示例,不构成对CU和DU的限定。也就是说,CU和DU之间还可以有其他功能切分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CU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实体来实现也可以由不同的实体实现。例如,可以对CU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切分,例如,将控制面(CP)和用户面(UP)分离,即CU的控制面(CU-CP)和CU用户面(CU-UP)。例如,CU-CP和 CU-UP可以由不同的功能实体来实现,所述CU-CP和CU-UP可以与DU相耦合,共同完成基站的功能。一种可能的方式中,CU-CP负责控制面功能,主要包含RRC和PDCP-C。 PDCP-C主要负责控制面数据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数据传输等。CU-UP负责用户面功能,主要包含SDAP和PDCP-U。其中SDAP主要负责将核心网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数据流(flow)映射到承载。PDCP-U主要负责数据面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头压缩,序列号维护,数据传输等。其中CU-CP和CU-UP通过E1接口连接。CU-CP代表gNB通过 Ng接口和核心网连接。通过F1-C(控制面)和DU连接。CU-UP通过F1-U(用户面) 和DU连接。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的实现是PDCP-C也在CU-UP。
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核心网设备,是指为终端提供业务支持的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设备。目前,一些核心网设备的举例为: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实体、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实体、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实体等等,此处不一一列举。其中,所述AMF实体可以负责终端的接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所述SMF实体可以负责会话管理,如用户的会话建立等;所述UPF实体可以是用户面的功能实体,主要负责连接外部网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实体也可以称为网元或功能实体,例如,AMF实体也可以称为AMF网元或 AMF功能实体,又例如,SMF实体也可以称为SMF网元或SMF功能实体等。在以后的系统中,核心网设备还可以是其他的名称,也可以具备其他的功能,本申请对比不多赘述。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以下,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对终端设备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状态进行简要说明。
去激活(Inactive)态又称为第三态,其指终端设备没有与网络侧进行业务交互,但终端设备和网络侧都保存了为了快速接入无线接入网络设备需要使用的部分上下文信息。当处于第三态的情况时,终端设备可以快速的再次接入无线接入网,降低时延。除此之外,还存在空闲态(Idle)和连接态(connected),空闲态指终端设备不保存无线接入网侧的任何上下文的信息,只保存核心网侧的上下文信息。相应地,无线接入网设备也不会保存终端设备的任何上下文的信息。连接态指终端设备与无线接入网正在进行业务交互,所以终端设备既有无线接入网侧的完整的上下文信息,又有核心网侧的完整的上下文信息。相应地,无线接入网设备也有终端设备完整的上下文信息。其中,基站侧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是RAN侧的I-RNTI,核心网侧的上下文信息可以是5G-GUTI。
当无线接入网设备决定让终端设备进入第三态的时候,无线接入网设备会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释放(radio resource control release,RRC release)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挂起配置(suspend configuration,Suspend Config)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消息后,根据Suspend Config进入第三态。更具体地说,RRC release是受到完整性保护的,即保证 Suspend Config没有被篡改,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消息后对其进行完整性保护验证,在确定 Suspend Config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进入第三态。
当终端设备需要与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连接时,终端设备会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 RRC恢复请求(RRC resume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继续原因值(resume cause),该原因值指示终端设备想要接入无线接入网的原因。其中,目前存在的原因有如下几种,紧急业务(emergency)、高级接入(highpriorityAccess)、被叫接入(mt-Access)、主叫接入(mo-signalling)、主叫数据(mo-Data)、主叫音频接入(mo-VideoCall)、主叫短信(mo-SMS)、跟踪区更新(rna-Update)、mps优先接入(mps-priorityAccess)、mcs 优先接入(mcs-priorityAccess)。其具体的格式如下:
ResumeCause::={emergency,highpriorityAccess,mt-Access,mo-signalling,mo-Data, mo-VideoCall,mo-SMS,rna-Update,mps-priorityAccess, mcs-priorityAccess,spare1,spare2,spare3,spare4,spare5}
RRC resume request消息中还会携带一个用户保证RRC Resume Request消息中重要参数不被篡改的IE,比如,第三态使用的截短的消息验证码(short messageauthentication code inactive,shortMAC-I)shortMAC-I。shortMAC-I是利用RRC完整性保护密钥计算的。其计算的输入参数包括:无线资源控制层完整性保护密钥((key ofradio resource control integrity,krrcint),承载(BEARER)设置为1,传输方向(DIRECTION)设置为1,计数器值(COUNT)设置为1,消息内容(MESSAGE),该消息内容一般包括源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源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fier,PCI),目标小区识别标识(Cell-ID)。
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RRC resume request消息后会验证shortMAC-I是否正确。即无线接入网设备会用其保存的与终端设备一致的krrcint,以及相同的输入参数生成shortMAC-I,然后与RRC resume request消息中携带的shortMAC-I比较,当二者一样时,即该消息部分的参数(比如,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未被篡改,此时,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继续原因值进行后续操作。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身份”和“USIM”交替使用,即,第一用户身份与第一USIM一一对应,第二用户身份和第二USIM一一对应,或者第一用户身份与第二USIM一一对应,第二用户身份与第一USIM一一对应。当然,终端设备存在多个USIM 时,其也是一一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同样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USIM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第二USIM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其还可以是第一USIM和第二USIM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或,第一USIM和第二USIM 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连接,即多个USIM对应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当存在多个USIM时,多个USIM与至少1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具有对应关系,其具体的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也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一个终端设备对应两个用户身份,即第一用户身份和第二用户身份,两个用户身份分别与两个无线接入网设备一一对应为例进行简要说明。换言之,本申请将以一个手机设备中安装两个USIM,这两个USIM分别与两个无线接入网相连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其中,一个USIM处于连接态,另一个USIM处于第三态。
图2是目前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以第一USIM为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第一USIM对应的网络设备为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二USIM 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第二USIM对应的网络设备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均与AMF进行交互,以便AMF对两个用户身份进行管理。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无线接入网设接入的AMF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也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描述简洁,将终端设备的第一USIM简称为第一USIM,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简称为第二USIM,也就是说,以下描述的第一USIM和第二USIM 在同一终端设备内。
S201,第一USIM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S202,第二USIM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处于第三态。
S203,第一USIM进入了定期缺勤时间(periodic absence time),以便第二USIM监听第一USIM的寻呼状态,即第二USIM监听第一USIM是否处于被寻呼状态或者第一 USIM处于寻呼后接听状态,或者,第二USIM监听第一USIM是否处于忙碌状态。
因在步骤S201中,第一USIM和第一无线接入网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则第一USIM 处于忙碌状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会出现第二USIM接收到寻呼请求消息的情况,即出现如下步骤:
S204,AMF向第二无线网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paging request message)。
具体而言,当第二USIM收到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寻呼请求时,例如,其它设备拨打第二USIM的电话号码,或者,其它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视频或音频请求时,AMF 首先会向第二USIM对应的网络设备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S205,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AMF的寻呼请求消息后,会向其对应的USIM发送该消息,即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S206,终端设备评估是否需要响应第二USIM。
具体而言,因为在步骤S203中,终端设备可以监听第二USIM的状态,所以当第二USIM接收到寻呼请求消息时,终端设备会对第一USIM正在使用的而业务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可以是第一USIM正在进行的业务比寻呼请求对应的业务重要,也可以是寻呼请求对应的业务比第一USIM正在进行的业务重要。若评估结果是第一USIM正在进行的业务比寻呼请求对应的业务重要,那么终端设备为了避免第二USIM继续被寻呼而不断影响第一USIM正在进行的业务,那么终端设备可以定义第一USIM处于忙碌状态,则第二USIM向其对应的无线接入网发送忙碌消息,即告知其对应的网络该终端设备处于忙碌状态,不对该寻呼请求消息进行响应,也不想继续被寻呼;若评估结果是寻呼请求对应的业务比第一USIM正在进行的业务重要,则终端设备可以暂停或终止第一USIM正在进行的业务,开始接入第二USIM收到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请求消息对应的业务(比如,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RRC Resume Request消息,表示第二USIM设备要进入连接态)。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评估业务重要性的过程,可以由终端设备上的程序自动执行,也可以有终端使用者的人为参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S207,第二USIM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USIM繁忙。
目前,该指示信息一般为繁忙指示信息(busy indication)。
S208,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停止对第二USIM的寻呼。
S209,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RRC释放消息。
具体而言,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指示终端设备繁忙的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需要停止对第二USIM的寻呼,同时向第二USIM发送RRC释放消息,该释放消息中可以携带挂起配置信息,第二USIM接收到该挂起配置消息后,则会进入第三态。第二USIM 没有接收到挂起配置消息后,则会进入空闲态。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是对第一USIM处于连接态,第二USIM处于第三态为例进行的说明。第二USIM此时保存了第二无线接入网的部分上下文信息,因为在第三态下,寻呼请求消息是否被发送的决策点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所以在第二接入网设备收到繁忙指示消息后,第二接入网设备则可以决定不再对第二USIM进行寻呼。
为了防止繁忙指示信息篡改,需要对繁忙指示信息进行保护,但目前并没有提出对该指示信息的有效保护方法,目前有提出是对继续原因值进行安全保护,其保护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1、在对shortMAC-I计算时,对其中的输入参数MESSAGE进行扩展,把继续原因值作为输入参数进行保护,则此时MESSAGE的格式可以为(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Resume Cause)。其具体的扩展格式本申请实施例不过多限定。
2、在对shortMAC-I计算时,对其中的输入参数MESSAGE进行扩展,把RRC恢复请求消息作为输入参数分进行保护,因为在该请求消息中携带了继续原因值,所以也就相当于对继续原因值进行了保护。
3、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该继续原因值后,会通过其响应消息,即RRC释放消息,回传给第二USIM,该RRC释放消息有完整性保护。因此,第二USIM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会对该消息进行验证,从而可以校验RRC释放消息中的继续原因值与其发送的原因值是否一致。
但是,上述三种保护方法均没有被标准采纳,因此,现有3GPP标准中没有规定要对继续原因值进行安全保护。
目前,有人提出将繁忙指示信息放在继续原因值传递,因为现有技术只提出了保护方案,但是最终没有采纳,因此导致了继续原因值是可以被篡改的。如果繁忙指示信息被篡改为继续原因值中除该指示信息的其它原因值,那么第二USIM和其对应的网络的后续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该无线接入网设备要么进入连接状态,要么做RAN通知区 (RAN-based notification area,RNA)更新;第二USIM可能接收来自该无线接入网的响应消息,从而进入连接态,或者受到RNA更新后再次回到第三态。
需要注意的是,无线接入网设备进入连接态是耗费资源的,因此当攻击者将第二USIM 的原因值从繁忙指示信息修改为其它原因值时,其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就会进入连接态。如果第二USIM不理会其对应的网络发送的响应消息,则无线接入网设备耗费的资源会大大增加,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第二USIM理会其对应的网络发送的响应消息,则第一USIM会断开连接,从而造成重要任务断开。繁忙指示信息的引入可能导致攻击面的扩大和更严重的攻击后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了一种指示信息的处理方法,可以在保证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安全准确接收该指示信息,并对该指示信息的处理行为是正确且合乎预期的。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述,终端设备存在多个用户身份,其中以两个用户身份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在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存在两个用户身份,其中一个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也可以认为处于忙碌状态,可以为步骤S310至步骤S330中的第二用户身份,另一个用户身份处于第三态(去激活态),可以为步骤S310至步骤S330中的第一用户身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每个用户身份都对应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为了简洁,未画出两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图3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认为与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相对应,或者无线接入网设备与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相连接。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无线接入网设备对应多个用户身份时,本申请实施例也适用。
S310,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第一消息。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两个用户身份,其中一个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即可以称为第二用户身份,除第二用户身份的之外的其他用户身份处于第三态,可以称为第一用户身份。
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核心网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无线接入网设备则寻呼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来接收该第一消息。
可选地,该第一消息可以是寻呼请求消息,例如paging request message。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权重信息,该信息可以用于指示寻呼请求消息的重要程度,或者该寻呼请求消息对应的业务的优先级,该权重信息的表示方法可以是具体的数值,也可以是字符串,还可以是枚举型参数。例如,该权重信息可以为PDU session ID(不同的会话ID代表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业务可以在系统中配置成为不同的优先级),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寻呼原因值(paging cause)(不同的寻呼原因值代表不同的业务,不同的业务可以在系统中配置成为不同的优先级),或者单独的比特位指示信息(例如,1代表重要,0代表不重要;或者0代表重要,1代表不重要),或者具体的数值(例如,数值越小或者越大代表越重要),或者使用字符串表示(vital)的业务信息等。
可选地,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寻呼的原因。
可选地,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权重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此时,权重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分别是两个不同的信息。应理解,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指示信息就是权重信息,或者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直接包含原因值,比如,可以是该指示信息的功能或者其带有的信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表示/标识寻呼原因。该第二指示信息只要能表示出寻呼原因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第一用户身份接收到该第一消息,是使用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SUPI 的上下文信息,接收到了第一消息。比如,第一消息为paging request message时,消息中携带I-RNTI。那么第一用户身份接收到该第一消息是指,使用了该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 I-RNTI接收该消息,以下实施例中对于第一消息的接收和发送均是此含义,为了简洁,不再重复说明。
S320,终端设备确定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该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根据是否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确定;
S330,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消息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可选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对第一指示信息做完整性保护。
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接收到该第一消息后,可以判断第二用户身份正在进行的业务与第一消息对应的业务哪个更重要。比如根据权重信息和正在进行的业务的权重信息进行对比,权重被定义为大的意味着更重要。权重被定义为大也可以理解为优先级较高。再比如,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和正在进行的业务进行对比,比如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是呼叫原因值,并且指示的是话音要业务,正在进行的是上网业务,则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业务更重要。再比如,显示在终端设备屏幕上,让终端设备使用者判断。当其确定第二用户身份正在进行的业务更重要时,终端设备可以确定指示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即向其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需要注意,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表示终端设备处于某种特定状态,或者传递某种信息。某种特定状态可以指终端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或者接听电话状态,或者接听视频状态等;传递某种信息可指传递繁忙信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升级指示信息等。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进行相应操作。可选地,终端设备判断是否需要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比如,当第一指示信息为busyindication时,终端设备根据当前终端设备的忙碌情况判断是否要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当确定忙碌的时候则需要携带。再比如,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用户身份告知第一用户身份的需求,比如第一用户身份当前的业务时延太高,需要网络更新QoS参数以降低时延。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指示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是指终端设备使用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上下文信息,构造消息,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比如,终端设备指示I-RNTI对应的USIM卡使用无线接入网络设备的上下文,构造一条RRC Resume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paging request message中携带的I-RNTI,以下实施例中对于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均是此含义,为了简洁,不再重复说明。
可选地,该第二消息可以是RRC消息,例如,该第二消息可以为RRC resumerequest。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busy indication。
应理解,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直接为busy indication,也可以是该指示信息的功能或者其带有的信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表示/标识第二用户身份处于忙碌/连接状态。该第二指示信息只要能表示出第二用户身份处于忙碌/连接状态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是QoS升级指示信息。
应理解,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直接为QoS升级指示信息,也可以是该指示信息的功能或者其带有的信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表示/标识第二用户身份使用的业务需要升级QoS以保证低时延。该第二指示信息只要能表示出QoS级别过低需要升级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当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其可以对该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即可以得到第二校验信息,此时第二消息除了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外,还包括第二校验信息,该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该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在生成第二校验信息前,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选择第二校验信息的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当终端设备确定需要传递第一指示信息的时候,终端设备确定使用第一方法。当终端设备确定不需要传递第一指示信息的时候,终端设备确定使用第二方法。其中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都用来生成校验信息,其中,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完整性保护方法。第一方法可以理解为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输入参数的生成方法,也就是说第一指示信息要作为完整性保护的输入参数。第二方法则可以理解为不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输入参数的生成方法,也就是说完整性保护输入参数不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一个终端设备支持多用户身份,那么这个终端设备需要支持两种校验信息生成方法。第一方法可以理解为在传递第一指示信息的时候使用。但是使用场景的判断条件却可以有多种,比如,当至少一个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再比如当终端设备处于一种特殊状态的时候使用。这种状态比如是终端设备需要在不同用户身份之间协同的时候。再比如,一个用户身份要为另一个用户身份做服务的时候。第二方法可以理解为在不需要传递第一指示信息的时候使用,“不需要传递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至少两种含义,一种是终端设备没有生成第一指示信息,另一种是终端设备生成了第一指示信息,但不需要在本次或最近的一次信息交互时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二种含义的使用场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第一终端设备生成并保存第一指示信息,同时启动定时器,当再接收无线终端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时,如果在定时器的有效期内,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发送该第一指示信息。第一种含义的使用场景的判断条件也可以有多种,比如,此时可以没有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再比如,终端设备的某个用户身份发送仅仅与自身有关的消息的时候使用。因此,根据判断是否需要传递第一指示信息选择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只是一种可能的方法,比如,还可以是有没有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等其他判断条件。还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选择校验信息的生成的方法可能是通过代码、程序的方式预先配置在终端设备上,终端设备在符合某种条件的时候自动使用某种方法,即不需要每次都执行判断动作。比如当终端设备的某个用户身份发送仅仅与自身有关的消息的时候,该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自动选择到了第二方法。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可能不需要知道另一个方法的存在。再比如,当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需要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这种特殊场景时,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自动执行第一方法。可以理解为,此时终端设备的用户身份不需要判断和选择是使用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此时可以不知道第二方法的存在。
示例性的,当第一指示信息为busy indication的时候,并且当busy indication不是 resume cause的一种原因值时,第一方法的输入参数可以仅仅包括busyindication,或者同时包括busy indication和resume cause;第二方法的输入参数可以包括resume cause,或者按照现有技术方式生成,比如3GPP标准TS33.501版本17.0.0中的方法。
示例性地,当第一指示信息为busy indication的时候,并且当busy indication是resume cause其中的一种时,第一方法为将busy indication作为输入参数;第二方法的输入参数则不包括busy indication。也就是说,该方法是只保护busy indication这一种resume cause。不对其他resume cause做完整性保护。确定不同校验信息生成方法的好处在于便于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对现有技术进行兼容。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会根据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校验信息生成方法。
可选地,该第二校验信息可以为shortMAC-I。当其为shortMAC-I时,并且当选择第一方法时,即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shortMAC-I的输入参数。比如,当第一指示信息是resume cause其中的一种时,输入参数为: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和第一指示信息,或者当第一指示信息是不是resume cause其中的一种时,输入参数为: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第一指示信息和继续原因值。也可以将第二消息作为shortMAC-I 的输入参数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过多限定。
可选地,该第二校验信息可以为shortMAC-I。当其为shortMAC-I时,并且当选择第二种校验信息生成方法时,即不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作为shortMAC-I的输入参数。此时的生成方法比如是:不管第一指示信息是否resume cause其中的一种时,输入参数均为: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
可选地,该第二校验信息可以为消息认证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MAC)值。当其为MAC值时,该第一指示信息作为唯一输入参数,并使用控制面完整性保护密钥和完整性保护算法进行计算得到。该MAC值的长度最少是32bit。第二消息中可以携带MAC值的全部或部分比特位。比如,只携带16bit。
可选地,该第二校验信息可以为shortMAC-I和MAC值,即第二消息中既携带了shortMAC-I,又有一个根据第一指示信息计算得到的MAC值。同样的,该MAC值的长度最少是32bit。第二消息中可以携带MAC值的全部或部分比特位。比如,只携带16bit。
S340,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消息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S350,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
S360,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可选地,该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二消息后,会进一步判断装有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是否为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比如,根据第一用户身份对应的上下文信息判断,或者根据第二消息中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判断。如果是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则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做相关操作。
具体地,当确定为是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进一步选择校验信息生成方法。无线接入设备选择和使用校验信息生成方法的方法跟终端侧相同。比如,当第二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时候,采用第一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当第二消息中不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是,采用第二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当确定为是不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时,则终端设备选择第二校验信息生成方法。也就是说,无线接入网设备会首先根据终端设备的不同类型就可以初步选择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初步选择的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就是最终使用的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再进一步的根据消息中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最终确定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具体地,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终端设备为不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则无线接入网设备直接地选择第二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终端设备为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则无线接入网设备进一步判断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如果携带,则选择第一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如果没有携带,则选择第二校验信息生成方法。
然后,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可选地,该第三消息会携带该第一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给出如下两种方式判断该终端设备是否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应理解,以下两种方式仅是示例性说明,只要能实现“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该装有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是否为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均属本申请实施例保护范围。
方式一:可以直接从第二消息中判断该第二消息中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如果该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则可以判断该装有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为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从而进一步获取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比如,第二消息为RRC Resume消息,第一指示信息为busy indication,则无线接入设备通过第二消息携带有busy indication确定该终端设备是支持多用户身份的多种多样设备。
方式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的第二消息中的部分参数被完整性保护,该部分参数是除第一指示信息之外的参数,则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部分被完整性保护的参数中获取第一用户身份的上下文信息,根据上下文信息,则可以判断该装有第一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为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从而进一步获取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一指示信息。比如,第二消息为RRC Resume消息,第一指示信息为busy indication,则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 RRC Resume消息中的I-RNTI获得终端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根据上下文信息中存储的该终端设备为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确定该终端设备为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
示例性的,当确定为是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时,无线接入网设备进一步选择校验信息生成方法。无线接入设备选择和使用校验信息生成方法的方法跟终端侧相同。比如,当第二消息中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时候,采用第一方法生成校验信息;当第二消息中不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时,采用第二方法生成校验信息。当确定为是不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时,则终端设备选择第二方法生成校验信息。也就是说,无线接入网设备会首先根据终端设备的不同类型就可以初步选择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初步选择的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就是最终使用的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再进一步的根据消息中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最终确定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具体地,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终端设备为不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则无线接入网设备直接地选择第二方法生成校验信息。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终端设备为支持多用户身份的终端设备,则无线接入网设备进一步判断是否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如果携带,则选择第一方法生成校验信息;如果没有携带,则选择第二方法生成校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对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没有进行完整性保护时,无线接入网设备获取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向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被完整性保护。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消息是可以被完整性保护的,此时因为整条消息被完整性保护,所以第一指示信息被完整性保护。或者该第三消息中的部分参数可以被完整性保护,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属于部分参数中的一个,则第一指示信息被完整性保护。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指示信息是继续原因值的其中一种,并且第一指示信息在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时候,该方法将第一指示信息放在第三消息中回传给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如果当第一指示信息是继续原因值的其中一种,并且第一指示信息没有在第二消息中携带,同时第二消息携带了其他继续原因值的时候,第三消息则不传递第二消息携带的其他继续原因值。
在另一种实现方法中,终端设备对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时,即当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的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被完整性保护时,则无线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方法对该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即使用该第一指示信息和/或其他参数计算一个校验信息,并与第二校验信息进行比较,当其比较的结果一致时,表示完整性校验成功,第一指示信息没有被篡改,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消息。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可以将上述描述的方案简化为如下两个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下述两个方案是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申请,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描述,本申请对此不再赘述。
方案一:当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且对该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时,即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校验信息,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的第三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不携带第一指示消息。
方案二:当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且对该第一指示信息没有进行完整性保护,即第二消息中不携带第二校验信息时,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的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则需要对该第一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
可选地,该第三消息可以为RRC消息,例如,第三消息可以为RRC release消息,或RRC resume消息,或RRC建立(RRC setup)消息,或RRC拒绝(RRC Reject)消息。
可选地,该第三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为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状态的指示信息,或者指示该第一用户身份需要进入连接状态的原因值。可以理解为,当第三指示信息指示该第一用户身份需要进入连接状态的原因时,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寻呼的原因。比如,该第三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指示信息。再比如,该第三指示信息为权重信息。当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的指示信息时,该指示信息可以为bit为指示信息,比如1代表需要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还可以为枚举型指示信息,比如“connected”标识需要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对该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保存,并同时启动定时器,比如30秒。可选地,该定时器时间可以由终端设备在第一消息中传递给无线接入网设备。相应地,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定时器时间后,将定时器时间赋予定时器。此时,定时器时间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的内容不同而不同,更可以在第一指示信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终端设备的不同用户身份不同。当该定时器时间可以由终端设备在第一消息中传递给无线接入网设备,该定时器时间可以作为 MESSAGE的一个输入参数被完整性保护。
可选地,该定时器时间也可以是一种系统规定好的一段时间。也可以理解为,接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即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没有超时前,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再次接收到针对该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指示信息相同的请求信息,则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按照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操作。比如,当第一指示信息为busy indication时,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再次接收到针对该第一用户身份的寻呼请求消息,则无线接入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在有效期内,进而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或者停止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寻呼请求消息。当定时器超期后,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再次接收到针对该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指示信息相同的请求信息,无线接入网设备则可以再次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保存第一指示信息,并且启动定时器。当有业务信息的时候,可选地终端设备保存第一指示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关联关系。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使用的定时器时间可以因为实现方式不同而不同。当定时器时间需要在第一消息中传递的时候,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使用的定时器时间可以等于或小于在第一消息中发送给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当定时器时间不需要在第一消息中传递的时候,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使用的定时器时间可以等于或小于无线接入网设备配置的时间;该定时器时间也可以提前结束,比如,当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进入空闲态或第三态或者当前业务做完的时候,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使用的定时器时间设置无效,比如赋值为0。该方法的作用在于终端设备也保存有第一指示信息和业务的关联关系,那么当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再次收到一个寻呼信息的时候,在有效期内的第一指示信息将作为终端设备评估是否响应寻呼信息的一个方法。比如,在终端的第一用户身份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前,终端设备仅仅是根据业务重要程度、或者终端设备使用者的决定,判断是否需要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那么如果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了第一指示信息后,如果再次收到一个寻呼请求消息,则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可以根据保存的、有效的第一指示信息,直接再次发送第一消息给无线接入网设备。此时的好处在于提高终端设备的评估速度,可以做到快速响应。当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再次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后,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可以判断为这个业务新启动一个定时器,还是继续使用旧的定时器,还是重新设置定时器时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过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对应于第一业务,即该第一消息中还可能包括权重信息,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保存该权重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比如,终端设备以第一用户身份接收到对应于第一业务的第一消息,并可以确定第二用户身份处于忙碌状态,即可以理解为第二用户身份对应于第一业务是忙碌的,所以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的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于第一业务。此时无线接入网设备保存的第一指示信息是针对该第一业务的,也可以理解为,无线接入网设备同时保存了该第一业务和第一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再次接收到相同的针对该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的第一业务信息的寻呼请求消息时,则可以认为第一业务信息在第一用户身份所在的终端设备中属于相对不重要的业务,进而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或者停止向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该寻呼请求消息。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在接收到对应第一业务的第一指示信息时,即保存该第一指示信息,并启动定时器,也就是说,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针对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业务的寻呼请求消息,且同时满足在定时器有效期间内,则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或者停止向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该寻呼请求消息。当定时器超期后,则可以重新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或者重新向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该寻呼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时器没有超时前,可以理解为定时器处于运行期间,定时器超时后,也可以理解为定时器不再运行期间,或者处于关闭状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做过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当第二指示信息为核心网设备生成的时候,比如,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AMF的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或权重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权重信息用于指示该消息的重要程度,或者指示一定要让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若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该寻呼请求消息比较重要,例如高级业务,或者确定需要让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则会向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第三消息。此时第三消息用于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例如,第三消息可以是RRC resume消息。该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因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接保存有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第一指示信息后,长时间的按照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内容进行工作。
可选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一校验信息用于第一用户身份对第三消息进行校验。也可以理解为,第三消息受到完整性保护,或者该第三消息的部分信息被完整性保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接收到该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携带第三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时,或者指示该第一用户身份需要进入连接状态的原因,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对该第三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校验,在完整性保护校验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向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RRC连接,并以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此时,可选地,第二用户身份进入空闲态或者第三态。
当第三消息完整性保护没有校验成功,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可以拒绝进入连接态,即进入第三态或者进入空闲态,例如可以忽略无线接入网设备侧的寻呼请求消息,也可以接收到寻呼请求消息后,再次执行上述步骤,并接收第三消息,对该第三消息再次完整性保护验证等。对于无线接入网设备而言,其发送的第三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但未接收到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连接请求,同时又接收到来自AMF的寻呼请求消息,可以继续发送该寻呼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作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状态的原因,即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相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收到的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无线接入网设备收到了第一指示信息,即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被无线接入网设备收到。在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被无线接入网设备收到情况下,并且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在校验第三消息的完整性保护正确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按照第三消息的指示进行操作。比如,当第三消息是RRC Resume消息的时候,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一指示信息相同,均为busyindication。因此,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busy indication有被无线接入网络收到,进而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可选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态或空闲态。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在收到第三消息后,发现第三消息中没有携带第二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可以因为发送过第一指示信息而拒绝按照第三消息的内容执行。比如,当第三消息是RRC Resume消息的时候,并且RRC Resume消息没有携带busy indication。那么,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因为没有在RRC Resume消息中再次收到busy indication,同时在第一消息中发送过第一指示信息,进而拒绝按照RRC Resume的含义执行相关操作,比如,进入连接态(第一用户身份认为无线接入网络没有收到busyindication)。即依然保持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处于连接态。此时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可能因为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同而选择进入不同的状态。比如,可以选择进入空闲态,也可以进入第三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在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处于忙碌的状态下,无线接入网设备会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无线接入网设备并将该第一指示信息承载于第三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以表示无线接入网设备正确接收该指示信息,从而可以二者可以进入与预期相符合的状态。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4所示,以第一USIM为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第一USIM对应的网络为第一无线接入网,第二 USIM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第二USIM对应的网络为第二无线接入网(对应图3 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均与AMF进行交互,以便AMF 对两个用户身份进行管理。
S501,终端设备的第一USIM与第一无线接入网处于连接状态。
S502,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与第二无线接入网处于第三态。
S503,第一USIM进入了定期缺勤时间(periodic absence time)。
S504,AMF向第二无线网发送寻呼请求消息(paging request message)。
S505,第二无线接入网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S506,终端设备评估是否需要响应第二USIM。
上述步骤S501至步骤S506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图2中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6,为了描述简洁,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S507,第二USIM对繁忙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
具体而言,在步骤S506中,评估的结果是第一USIM处于忙碌状态,第二USIM确定需要向其对应的网络发送繁忙指示信息,此时,第二USIM需要对该繁忙指示信进行完整性保护。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繁忙指示信息可以是busy indication,即为第一指示信息。
在对第一指示信息做完整性保护前,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要发送busy indication,然后确定完整性保护方法为第一方法。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繁忙指示信息作为shortMAC-I(即第二校验信息) 的MESSAGE输入参数,例如,可以将busy indication作为MESSAGE的一部分,其格式可以为(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busy indication),需要注意的是busy indication在MESSAGE中的位置,可以为任意位置,以上只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繁忙指示信息作为shortMAC-I的输入参数,例如,shortMAC-I的输入参数此时可以为:Krrcint,BEARER(设置为1),DIRECTION (设置为1),COUNT(设置为1),busy indication,MESSAGE(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同样地,需要注意的是busy indication在输入参数中的位置,可以为任意位置,以上只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将繁忙指示信息承载于的消息作为shortMAC-I的输入参数,该消息可以是RRC消息,可以是一条除RRC消息之外的其它消息,还可以是一条新的消息,例如该新消息的名称可以为RRC信息传递消息(RRC Information transfer),或者一条可以让无线及接入网设备收到并且可以理解的消息,比如随机接入消息。该条消息的作用为只传递第一指示信息。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收到该消息后,可以按照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执行相关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新消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发送一些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给网络侧。
当繁忙指示信息承载于RRC消息时,该RRC消息可以为RRC恢复请求消息,其中,繁忙指示信息为继续原因值中的可以值,其具体的格式可以如下:
ResumeCause::={emergency,highpriorityAccess,mt-Access,mo-signalling,mo-Data, mo-VideoCall,mo-SMS,rna-Update,mps-priorityAccess, mcs-priorityAccess,busy indication,spare2,spare3,spare4,spare5}
该格式仅仅是示例性说明,其具体的格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当繁忙指示信息为继续原因值中的可以值,busy indication可以作为唯一的需要保护的继续原因值被完整性保护。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发送busy indication,但发送某一个继续原因值时,其这个被发送的继续原因值不需要被完整性保护。
该RRC消息可以作为作为shortMAC-I的MESSAGE输入参数,例如,可以将RRC 消息作为MESSAGE的一部分,其格式可以为(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RRC 消息),需要注意的是RRC消息在MESSAGE中的位置,可以为任意位置,以上只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该RRC消息可以作为shortMAC-I的输入参数,例如,shortMAC-I的输入参数可以为: krrcint,BEARER(设置为1),DIRECTION(设置为1),COUNT(设置为1),RRC 消息,MESSAGE(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同样地,需要注意的是RRC消息在输入参数中的位置,可以为任意位置,以上只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当繁忙指示信息承载于新定义的消息时,第二USIM可以按照shortMAC-I的计算方法计算一个shortMAC-I,但需要在MESSAGE部分放入一个繁忙指示信息,例如,该 MESSGAE格式可以为(源C-RNTI,源PCI,目标Cell-ID,busy indication),需要注意的是busyindication在MESSAGE中的位置,可以为任意位置,以上只是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是第二USIM监听到第一USIM处于忙碌状态,需要向第二USIM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繁忙指示信息,为了确保该繁忙指示信息不被篡改,且能够被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第二USIM正确处理该繁忙指示信息所列举的实施例。当第二 USIM向其对应的网络设备发送除繁忙指示信息之外的其它原因值时,其具体的实现及处理方式可以参照现有的流程,本申请实施例不再限定。
S508,第二USIM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
具体而言,当第二USIM确定要发送繁忙指示信息后,并对该繁忙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后,会将该指示信息发送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即第二USIM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即第二消息),该RRC请求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和shortMAC-I。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以RRC恢复请求消息为例进行的说明,其还可以是新定义的消息,同样的,该新定义的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和shortMAC-I,也就是说,任何能将该繁忙指示信息和shortMAC-I发送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再或多的列举。
S509,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认携带繁忙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发送的RRC恢复请求消息后,会确认该RRC恢复请求消息中是否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当其确定该RRC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后,会按照与第二USIM相同的计算方式计算一个校验信息,进一步验证其生成的校验信息是否与RRC请求消息中携带的shortMAC-I是否一致。
在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该RRC恢复请求消息中是否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前,可选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该第二USIM是否为多用户终端设备。在确定是的情况下,则再确定是否携带繁忙指示信息。
应理解,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RRC恢复请求消息后,会将该繁忙指示信息作为输入参数得到一个shortMAC-I,其计算方式可以在进行交互之前已经配置完成,即二者的计算方式一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能接收来自第二 USIM发送的一条新定义消息,该新定义消息也是USIM和其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约定该消息用于承载繁忙指示信息,则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携带繁忙指示信息的消息后,其具体的处理方法与接收到RRC消息相同,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过多描述。
S510,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shortMAC-I保护的内容正确。
在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该确定该第二USIM为多用户终端设备,并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使用第一方去校验shortMAC-I。
具体而言,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对该shortMAC-I进行验证后,确定该RRC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是繁忙指示信息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会按照繁忙指示信息进行处理,继续回到第三态,如果该繁忙指示信息被篡改,则按照现有的流程处理,在此不再过多描述。
S511,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响应消息。
具体而言,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USIM的RRC消息或者新定义消息,并验证该消息的完整性,确认第二USIM发送的是繁忙指示信息之后,会向该第二USIM 发送响应消息。
可选地,该响应消息可以为RRC消息,还可以为其它消息以响应第二USIM发送的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过多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是RRC消息,该RRC消息是RRC恢复请求消息时,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RRC释放消息,该 RRC释放消息中携带挂起配置,当第二USIM接收到该消息,并根据其中的挂起配置信息,继续保持第三态。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是新定义的消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会向第二USIM发送相应的响应消息(response),无线接入网设备会对该响应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收到该响应消息后,会验证该响应消息,当验证通过后,第二USIM会继续保持第三态。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以终端设备中安装两个USIM为例进行描述,其还可以安装多个USIM,当其中一个USIM处于连接态,其它USIM处于第三态时,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终端设备安装两个USIM的相关描述,可能需要做一些简单的适配,但是也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于第三态的USIM确定要向其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繁忙指示信息,并对该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该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携带该繁忙指示信息的消息后,确定该USIM发送的的确是繁忙指示信息,并对该繁忙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验证。这样既有可能避免对繁忙指示信息的篡改,还防止了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进入非预期状态。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如图5所示,以第一USIM为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第一USIM对应的网络为第一无线接入网,第二USIM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第二USIM对应的网络为第二无线接入网(对应图3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均与AMF进行交互,以便AMF对两个用户身份进行管理。
S601,终端设备的第一USIM与第一无线接入网处于连接状态。
S602,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与第二无线接入网处于第三态。
S603,第一USIM进入了定期缺勤时间(periodic absence time)。
S604,AMF向第二无线网发送寻呼请求消息(paging request message)。
S605,第二无线接入网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S606,终端设备评估是否需要响应第二USIM。
上述步骤S601至步骤S606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图2中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6,为了描述简洁,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S607,第二USIM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该步骤S607可以等同于步骤S207,即不对该请求消息中的繁忙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
作为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该步骤还可以参照S508,但若该步骤参照S508还可以在步骤S606之后,步骤S607之前进行与S507相同的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为了描述简洁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步骤S607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是未受到完整性保护为例进行的示例性说明,也就是说终端设备不需要判断校验信息生成方法。在本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只有一种判断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即标准TS 33.501版本17.0.0中的方法。当其受到完整性保护时,即RRC恢复请求消息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和第二校验信息,其具体实现可以参照图4中的步骤509,可能需要做一些简单的适配,但是也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S608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认携带繁忙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USIM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消息后,确定该繁忙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USIM处于忙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认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前,可选地,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该第二USIM是否为多用户终端设备。在确定是的情况下,则再确定是否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如果携带了繁忙指示信息,则获取繁忙指示信息。
与步骤S509不同的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不需要确定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在本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只有一种判断校验信息的生成方法,即标准TS33.501版本17.0.0中的方法。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的是收到完整性保护的消息时,其具体的执行流程可以参照步骤S509,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能存在步骤S609,即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完整性信息中保护的内容正确。
应理解,步骤S609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图4中的步骤S510,或者现有流程中对shortMAC-I的校验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过多描述。
S610,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响应消息。
具体而言,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其接收到繁忙指示信息时,会向第二USIM发送响应消息(即第三消息),该响应消息中携带挂起配置和繁忙指示信息。该响应消息中的繁忙指示信息受到完整性保护,对其进行完整性保护的方法可以是只单独对该繁忙指示信息进行保护,还可以是对整条响应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
可选地,该响应消息可以为RRC释放消息。
可选地,该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USIM进入连接态的原因值。可选地,此时该响应消息为RRC回复消息。
示例性地,当只对该繁忙指示信息进行保护时,其保护的方法可以为:
当对整条响应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时,例如,对RRC释放消息进行保护,其保护的方法可以为完整性的RRC消息作为输入参数,输入到预配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中,得到输出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不是繁忙指示信息时,其响应消息中不会携带繁忙指示信息,也不携带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收到的指示信息。
应理解,当接收到的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时,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有其他理由需要第二USIM进入连接态,例如,该理由可以为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系统定义的高级业务,比如监管、公共安全业务,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会向第二USIM发送RRC建立消息(RRC Setup),第二USIM接收到该消息后则会进入连接态。
S611,第二USIM确认携带繁忙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第二USIM接收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响应消息后,确认该消息中是否携带繁忙指示信息。
示例性地,如果该响应消息时RRC释放消息,且该消息中携带了繁忙指示信息,那么第二USIM可以忽略对该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验证,第二USIM继续保持第三态,或者进入空闲态。因为其预期的状态是非连接态,所以只要第二USIM确定其发送过繁忙指示信息,并且在所述响应消息中确定有繁忙指示信息,则第二USIM可以确定繁忙指示信息被第二无线接入网收到,则第二USIM可以不进行完整性保护验证,即根据上述判断过程即可以进入空闲态或第三态。进入哪种状态可以根据响应消息确定,也可以根据具体实现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示例性说明要求,终端设备知晓或记录其以第二USIM身份发送的消息是什么,进而可以根据发送消息的逻辑去判断收到的消息是否为自己期望的内容。只要满足自己期望的内容,则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可以直接进入第三态,或者进入空闲态。
示例性地,第二USIM接收RRC继续消息,且该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同时对该消息的完整性保护校验成功。第二USIM可以确认其发送的信息繁忙指示信息被其对应的无线接入网接收到。但是因为某种原因,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让第二USIM进入连接态,所以第二USIM在接收到该消息后确认其携带繁忙指示信息,且对该消息的完整性保护校验成功后则可以进入连接态。
可选地,该RRC继续消息还可以携带需要进入连接态的原因值。
应理解,当第二USIM接收到的响应消息均携带繁忙指示信息时,一种响应消息是让其保持第三态或进入空闲态,第二USIM则可以不对该消息进行完整保护验证。另一种响应消息是让其进入连接态,第二USIM则会对该消息进行完整保护验证,只有完整性保护验证通过后,才会进入连接态。
当第二USIM接收到的响应消息是让其进入连接态时,此时该消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二是该消息的完整性保护验证成功。如果有任一条件没有满足,第二USIM会拒绝进入连接态。此时出现如下步骤:
S612,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进入连接态;
S613,第二USIM为非连接态,例如第三态或进入空闲态;
S614,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AMF的寻呼请求消息;
S615,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具体而言,当第二USIM接收到让其进入连接态的消息后,但是该消息没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则第二USIM会忽略该消息,即第二USIM没进入连接态,但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在发送该消息后或在发送该消息同时,则会进入连接态,而第二 USIM接收到该消息,该消息不满足上述任意条件,则会继续保持第三态或进入空闲态。如果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来自AMF的寻呼请求消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忽略第二USIM的状态,继续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应理解,当接收到的响应消息是让其进入非连接态的消息时,第二USIM在确认该消息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后,不再验证完整性保护,直接继续保持第三态或者进入空闲态,此时,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也进入了非连接态,则根据繁忙指示信息停止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于第三态的USIM对应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在确定其接收到的消息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并在响应消息中携带该繁忙指示信息,且对该响应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可以避免对繁忙指示信息的篡改,也防止了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进入非预期状态。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以第一USIM为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第一USIM对应的网络为第一无线接入网,第二USIM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第二USIM对应的网络为第二无线接入网(对应图3 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第一无线接入网和第二无线接入网均与AMF进行交互,以便AMF 对两个用户身份进行管理。
S701,终端设备的第一USIM与第一无线接入网处于连接状态。
S702,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与第二无线接入网处于第三态。
S703,第一USIM进入了定期缺勤时间(periodic absence time)。
S704,AMF向第二无线网发送寻呼请求消息(paging request message)。
S705,第二无线接入网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S706,第一USIM和第二USIM评估是否需要响应第二USIM。
上述步骤S701至步骤S706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图2中的步骤S201至步骤S206,为了描述简洁,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S707,第二USIM向第二无线接入网络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该步骤S707可以等同于步骤S207,即不对该请求消息中的繁忙指示信息进行完整性保护。
作为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该步骤还可以参照S508,但若该步骤参照S508还可以在步骤S606之后,步骤S607之前进行与S507相同的操作,本申请实施例为了描述简洁不再赘述。
S708,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确定完整性信息中保护的内容正确。
应理解,步骤S708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图4中的步骤S510,或者现有流程中对shortMAC-I的核对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过多描述。
需要注意的是,还存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即在步骤S707和步骤S708中存在类似 S509或S608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对其详细的过程不再赘述。
S709,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保存繁忙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来自第二USIM的RRC恢复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将该繁忙指示信息存储在终端设备的第三态的上下文中,更具体的说,将该繁忙指示信息保存在第二USIM的第三态的上下文中。
可选地,繁忙指示信息可以与业务绑定,即在哪个业务下第一USIM处于忙碌状态。该业务可以是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自己确定的,也可以是接收来自AMF的消息得到的。例如,在步骤S704中,AMF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该业务信息,或者该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某个业务。
因为在步骤S705中,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是针对该第一业务的寻呼请求消息,第二USIM接收到该消息后,且能够确定第一USIM在该第一业务下处于忙碌状态,则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的RRC恢复请求消息中携带的繁忙指示信息是指第一USIM在第一业务下是忙碌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该消息后即保存该指示信息,也可以认为,繁忙指示信息与第一业务绑定。无线接入网设备保存该对应于第一业务的繁忙指示信息,也可以理解为,该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会将该繁忙指示信息与该业务一同保存在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的上下文中。
示例性地,AMF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的指示voice 业务,并将该消息转发至第二USIM,第二USIM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RRC恢复请求消息,该消息中携带繁忙指示信息,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会将该voice业务和繁忙指示信息一起保存,其表示终端设备针对voice业务是处于忙碌状态,或者说是第一USIM 针对voice是连接状态。因此当AMF再针对该业务继续发起寻呼请求消息时,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不会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寻呼请求消息,更具体的说不会向第二USIM发送该寻呼请求消息。
可选地,在保存该繁忙指示信息或者保存业务和繁忙指示信息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还可以启动定时器,当定时器关闭时,或者说定时器定时的时间结束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删除该繁忙指示信息或该繁忙指示信息和业务。
S710,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响应消息。
应理解,步骤S710的详细描述可以参照图4中的步骤S511,或者图5中的步骤S610,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过多描述。
S711,AMF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具体而言,AMF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应理解,当在步骤S704中,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权重信息,或者该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使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进入连接态的原因,AMF再次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中也会携带权重信息,或者携带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使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进入连接态的原因。也就是说,步骤S711发送的内容应该与步骤S704中的内容一致。
可选地,可以用value表示该权重信息,即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value信息,该value 信息用于指示消息的重要程度或者寻呼的业务的标识。
可选地,当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业务信息是业务的标识时,其可以为PDUsession ID。
可选地,当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时,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使终端设备的第二USIM进入连接态的原因,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限定。
S712,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寻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S709中若只保存了繁忙指示信息,则只要在繁忙指示信息的有效期内,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停止对终端设备的寻呼。也就是说,第二无线终端设备只保存了繁忙指示信息,并启动定时器,该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即为繁忙指示信息的有效期,当该定时器的关闭时,则该繁忙指示信息无效或者被删除。定时器的时间可以在步骤707中携带,也可以预配置在第二无线接入网络中。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步骤S709中保存了繁忙指示信息和其对应的业务,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寻呼请求消息是针对该业务的,则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停止对终端设备的寻呼,当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的寻呼请求消息是针对除该业务的其它业务时,则继续寻呼,即执行步骤S713,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无线接入网设备需要判断S711中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业务信息与本地保存的业务信息是否一致,一致的情况下会停止寻呼该业务,因为该业务被繁忙指示信息标识。如果不一致,则可以继续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S709中保存了繁忙指示信息和其对应的业务,则只要在繁忙指示信息和业务信息的有效期内,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停止对终端设备的寻呼。也就是说,第二无线终端设备保存了繁忙指示信息和与其对应的业务信息,并启动定时器,该定时器的定时时长即为繁忙指示信息和业务信息的有效期,当定时器关闭时,则该繁忙指示信息和业务信息无效或者被删除。也就说,当第二无线设备即保存了繁忙指示信息和与其对应的业务信息,又启动了定时器。当其接收到的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业务信息与保存的业务信息一致,且在业务信息和繁忙指示信息的有效期内,或者在定时器的运行期间,则会停止寻呼该业务。但当其接收到的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业务信息与保存的业务信息不一致,且在业务信息和繁忙指示信息的有效期内,则可以继续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在但当其接收到的寻呼请求消息中携带的业务信息与保存的业务信息不一致,且不在业务信息和繁忙指示信息的有效期内,则可以继续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通过保存该繁忙指示信息或保存繁忙指示信息和业务信息,可以判断是否继续向终端设备发送寻呼请求消息,或者向终端设备中处于第三态的USIM卡发送寻呼请求消息,从而可以提升信息调度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类似“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第二USIM发送消息”的表达,其还可以理解为第二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消息,该消息是与第二USIM对应的消息,类似“第二USIM接收消息”的表达,其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接收消息,该消息与第二USIM对应的消息”。本申请实施例为了描述简洁,不再一一列举。
以上,结合图3至图6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7至图9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8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810和处理模块820。
其中,收发模块810可以用于接收其他装置发送的信息,还可以用于向其他装置发送信息。比如,发送第一消息或接收第二消息。处理模块820可以用于进行装置的内容处理,比如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等或启动定时器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8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为配置于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
具体地,该装置8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300、500、600和700中任一方法中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该装置8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由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模块,并且,该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分别为了实现相应方法中由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示例性的,在该装置800对应于图3中的方法300中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时,收发模块810用于执行步骤S310、S330和S360,处理模块820用于执行步骤S340和S350。
示例性的,在该装置800对应于图4中的方法500中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时,该收发模块810用于执行步骤S504、S505、S508和S511,处理模块820用于执行步骤S509 和S510。
示例性的,在该装置800对应于图5中的方法600中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时,该收发模块810用于执行步骤S604、S605、S607、S610、S614和S615,处理模块820用于执行步骤S608、S609和S612。
示例性的,在该装置800对应于图6中的方法700中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时,该收发模块810用于执行步骤S704、S705、S707、S710、S711和S713,处理模块820用于执行步骤S708、S709和S712。
具体地,收发模块810用于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该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处理模块820,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该收发模块810还用于发送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该第三消息为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
可选地,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校验信息;处理模块820还用于根据第二校验信息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可选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或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的原因。
可选地,处理模块820还用于:
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后,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运行期间,如果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可选地,第一消息对应于第一业务,以及处理模块820还用于:
在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之后,无线接入网设备如果接收到针对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装置80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
具体地,该装置8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300、500、600和700中任一方法中的终端设备,该装置8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的模块,并且,该装置800中的各单元分别为了实现相应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操作。
示例性的,在该装置800对应于图3中的方法300中的终端设备时,收发模块810用于执行步骤S310、S320和S330,处理模块820用于执行步骤S320。
示例性的,在该装置800对应于图4中的方法500中的终端设备时,该收发模块810用于执行步骤S505、S508和S511,处理模块820用于执行步骤S502、S506和S507。
示例性的,在该装置800对应于图5中的方法600中的终端设备时,该收发模块810用于执行步骤S605、S607、S610和S615,处理模块820用于执行步骤S602、S606、S611 和S613。
示例性的,在该装置800对应于图6中的方法700中的终端设备时,该收发模块810用于执行步骤S705、S707、S710和S713,处理模块820用于执行步骤S702和S706。
具体地,收发模块810用于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收发模块810还用于接收来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为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处理模块820,用于在确定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使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
可选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校验信息时,处理模块820还用于: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三校验信息;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在第一校验信息和第三校验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没有被篡改;其中,使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三校验信息和第一校验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在第一校验信息和第三校验信息不同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第一指示信息被篡改;其中,使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去激活态或空闲态。
可选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以及,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二校验信息,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第二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其中,第二消息还包括第二校验信息。
应理解,各单元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还应理解,该装置800为终端设备时,该装置800中的收发模块810可对应于图8中示出的终端设备900中的收发器902,该装置800中的处理模块820可对应于图8中示出的终端设备900中的处理器901。
还应理解,该装置800为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时,该装置800中的收发模块810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
还应理解,该装置800为无线接入网设备时,该装置800中的收发模块810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网络设备1000中的收发器1020,该装置1000中的处理模块1020可对应于图9中示出的网络设备1000中的处理器1010。
还应理解,该通信装置800为配置于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芯片时,该装置800中的收发模块810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900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如图8所示,该终端设备 900包括处理器901和收发器902。可选地,该终端设备900还包括存储器903。其中,处理器901、收发器902和存储器903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9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901用于从该存储器903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控制该收发器902收发信号。可选地,终端设备900还可以包括天线904,用于将收发器902输出的上行数据或上行控制信令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出去。
上述处理器901可以和存储器903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903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901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901。该处理器901可以与图7中的处理模块对应。
上述收发器902可以与图7中的收发模块对应,也可以称为通信单元。收发器902可以包括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和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其中,接收器用于接收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信号。
应理解,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900能够实现图3至图6中所示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终端设备的各个过程。终端设备9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上述处理器901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终端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而收发器902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向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或从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的动作。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终端设备900还可以包括电源905,用于给终端设备中的各种器件或电路提供电源。
除此之外,为了使得终端设备的功能更加完善,该终端设备900还可以包括输入单元 906、显示单元907、音频电路908、摄像头909和传感器910等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音频电路还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等。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例如可以为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1000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如图所示,该基站10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01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BU)(也可称为分布式单元(DU))1020。所述RRU 1010可以称为收发模块或通信单元,与图7中的收发模块710对应。可选地,该收发模块1010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11和射频单元1012。可选地,收发模块101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可以对应于接收器(或称接收机、接收电路),发送单元可以对应于发射器(或称发射机、发射电路)。所述RRU 10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所述BBU 102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该RRU 1010与BBU102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该BBU 102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可以与图7中的处理模块720 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102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1020还包括存储器1021和处理器1022。该存储器10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10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1021和处理器1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应理解,图9所示的基站1000能够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涉及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各个过程。基站1000中的各个模块的操作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流程。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上述BBU 102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由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的设备内部实现的动作,而RRU 1010可以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无线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或从终端设备接收的动作。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网设备侧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网设备中的至少一项。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通信的方法。
应理解,上述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芯片。例如,该处理装置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还可以是系统芯片(system onchip,SoC),还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还可以是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 NP),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还可以是微控制器 (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 或其他集成芯片。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 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 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c,SSD))等。
上述各个装置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和方法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完全对应,由相应的模块或单元执行相应的步骤,例如通信单元(收发器)执行方法实施例中接收或发送的步骤,除发送、接收外的其它步骤可以由处理模块(处理器)执行。具体单元的功能可以参考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用于表示计算机相关的实体、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程序或计算机。通过图示,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和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驻留在进程或执行线程中,部件可位于一个计算机上或分布在2个或更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从在上面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的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执行。部件可例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例如来自与本地系统、分布式系统或网络间的另一部件交互的二个部件的数据,例如通过信号与其它系统交互的互联网)的信号通过本地或远程进程来通信。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个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编号“第一”、“第二”…仅仅为了区分不同的对象,比如为了区分不同的网络设备,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构成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中,“当…时”、“若”以及“如果”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网元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网元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A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 或其它信息确定B。
还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 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出现的类似于“项目包括如下中的一项或多项:A,B,以及C”表述的含义,如无特别说明,通常是指该项目可以为如下中任一个:A;B;C;A和B;A和C; B和C;A,B和C;A和A;A,A和A;A,A和B;A,A和C,A,B和B;A,C 和C;B和B,B,B和B,B,B和C,C和C;C,C和C,以及其他A,B和C的组合。以上是以A,B和C共3个元素进行举例来说明该项目的可选用条目,当表达为“项目包括如下中至少一种:A,B,……,以及X”时,即表达中具有更多元素时,那么该项目可以适用的条目也可以按照前述规则获得。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和/或无线接入网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一校验信息,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信息,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校验信息;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校验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的原因。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启动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运行期间内,如果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于第一业务,以及
在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如果接收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所述寻呼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业务的标识。
7.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使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所述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校验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三校验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三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三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
在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三校验信息相同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没有被篡改;
其中,所述使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所述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三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
在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三校验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被篡改;
其中,所述使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所述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去激活态或空闲态。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二校验信息,所述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其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校验信息。
13.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一校验信息,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信息,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第二校验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校验信息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16.如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或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的原因。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后,启动定时器;
在所述定时器运行期间,如果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18.如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对应于第一业务,以及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消息之后,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如果接收到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身份的寻呼消息,则停止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19.一种信息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寻呼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身份的状态相关联;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无线接入网设备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为所述第二消息的响应消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使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所述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消息还包括第一校验信息时,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三校验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三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三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
在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三校验信息相同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没有被篡改;
其中,所述使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所述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连接态。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三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一校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否被篡改,包括:
在所述第一校验信息和所述第三校验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被篡改;
其中,所述使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所述第三消息对应的状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进入去激活态或空闲态。
23.如权利要求19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无线接入网设备寻呼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的原因;以及,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是否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身份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时,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参数生成第二校验信息,所述第二校验信息用于对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校验;
其中,所述第二消息还包括所述第二校验信息。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地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7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110210222.6A CN114980317A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PCT/CN2022/075463 WO2022179391A1 (zh) | 2021-02-24 | 2022-02-08 |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110210222.6A CN114980317A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4980317A true CN114980317A (zh) | 2022-08-30 |
Family
ID=82973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110210222.6A Pending CN114980317A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4980317A (zh) |
| WO (1) | WO2022179391A1 (zh) |
Citations (3)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18176675A1 (zh) * | 2017-03-25 | 2018-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双卡双待双通的通信方法及终端 |
| CN110214462A (zh) * | 2019-04-25 | 2019-09-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寻呼响应方法和装置,寻呼方法和装置 |
| WO2020244312A1 (en) * | 2019-06-06 | 2020-1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rvice priority information for multi-sim user equipment pag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150163827A1 (en) * | 2013-12-06 | 2015-06-1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aging for Mutli-Standby Devices |
| KR102466240B1 (ko) * | 2019-04-16 | 2022-11-11 |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연결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4363459B (zh) * | 2019-04-25 | 2024-01-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多卡用户设备及其通讯方法、网络设备 |
| CN112087748A (zh) * | 2019-06-14 | 2020-12-15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多通用订户身份模块装置的方法和设备 |
-
2021
- 2021-02-24 CN CN202110210222.6A patent/CN114980317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2-08 WO PCT/CN2022/075463 patent/WO2022179391A1/zh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3)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18176675A1 (zh) * | 2017-03-25 | 2018-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双卡双待双通的通信方法及终端 |
| CN110214462A (zh) * | 2019-04-25 | 2019-09-0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寻呼响应方法和装置,寻呼方法和装置 |
| WO2020244312A1 (en) * | 2019-06-06 | 2020-1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rvice priority information for multi-sim user equipment paging |
Non-Patent Citations (2)
| Title |
|---|
| HUAWEI, HISILICON: "R2-2009852 "Discussion on the paging with service indica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23 October 2020 (2020-10-23) * |
| SONY: "S2-1912408 "Solution KI#1: Busy Indication as a paging response ."", 3GPP TSG_SA\\WG2_ARCH, no. 2, 22 November 2019 (2019-11-22) *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WO2022179391A1 (zh) | 2022-09-01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0999440B (zh) | 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 |
| CN112449418B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 EP366451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stricted ue capability,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 US20200015297A1 (en)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 CN113395697B (zh) | 传输寻呼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
| US1131065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status of terminal device, and device | |
| CN111867057A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 CN114698151B (zh) | 定位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 WO2019192445A1 (zh) | 一种组播组创建、组播组加入方法及装置 | |
| CN113994761B (zh) | 用于为终端设备分配pdu会话id的方法和装置 | |
| WO2021233340A1 (zh) | 网络注册的方法和装置 | |
| WO2021189235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 |
| CN113473444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 WO2023072271A1 (zh) | 管理安全上下文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09257705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 CN108934067B (zh) | 一种获取寻呼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
| CN115004733A (zh) | 用于通知网络中覆盖增强使用变化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14980317A (zh) |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
| CN112438058B (zh) | 系统消息更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 CN113302984B (zh) | 信息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 |
| CN111800889B (zh) | 一种处理协议数据单元会话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 WO2018176372A1 (zh) |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
| WO2021110118A1 (zh) | 一种寻呼方法和装置 | |
| CN114828008A (zh) | 授权信息更新方法及相关装置 | |
| WO2021062850A1 (zh) | 一种接口建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