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96237B - 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96237B CN114996237B CN202110226896.5A CN202110226896A CN114996237B CN 114996237 B CN114996237 B CN 114996237B CN 202110226896 A CN202110226896 A CN 202110226896A CN 114996237 B CN114996237 B CN 11499623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nant
- data
- routing
- sharding
- poli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OR CALCULATING;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数据操作包含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根据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根据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与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对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数据操作;其中,路由策略包括所有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分片策略包括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数据的隔离性在Saas化软件系统中是最关键的设计要求,其主要作用是使不同的租户在使用同一套软件系统就像独享整套系统一样,其主要体现在性能互相不影响,数据互不可见等方面。主流的多租户隔离方案主要分为物理数据库隔离、逻辑数据库隔离和数据标记隔离。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物理数据库隔离从物理层将数据进行隔离,这种方案隔离性高,但成本也高。逻辑数据库隔离是为每个租户创建数据库实例,所有实例都共享一个物理数据库服务器或者集群,这种方案隔离性略高成本适中。数据标记隔离是将每个租户的数据打上租户ID标识,通过数据中间件进行逻辑隔离,这种方案成本最低,但是隔离程度也是最低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应用于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所述数据操作包含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在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中获取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根据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所述数据库中与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对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所述数据操作;
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所有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分片策略包括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所述数据库中与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包括:
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存储的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逻辑表;
根据所述分片策略中存储的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数据库中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对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所述数据操作之前,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操作的操作类型;
所述对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所述数据操作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读操作时,从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读取所述读操作对应的数据;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写操作时,将所述写操作对应的数据写入所述数据存储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接收租户数据配置中心所在服务器发送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将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进行存储,得到所述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其中,所述租户数据配置中心存储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存储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当重启已有软件即服务应用或新增软件即服务应用时,从所述租户数据配置中心获取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按照获取到的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更新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中间层存储的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所述数据操作包含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在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中获取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预设数据库中与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操作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所述数据操作;
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所有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分片策略包括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存储的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片策略中存储的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数据库中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还包括:
操作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所述中间层确定所述数据操作的操作类型。
操作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操作类型为读操作时,从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读取所述读操作对应的数据;当所述操作类型为写操作时,将所述写操作对应的数据写入所述数据存储空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还包括:
策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租户数据配置中心所在服务器发送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策略存储模块,用于将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进行存储,得到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存储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策略获取模块,用于当重启已有软件即服务应用或新增软件即服务应用时,从所述租户数据配置中心获取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更新模块,用于按照获取到的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更新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中间层存储的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包括:
租户所在的客户端和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
其中,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为上述所述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收到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后,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该路由策略包括所有租户的身份标识与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该分片策略包括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也即,在路由策略中插查找与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然后在分片策略中查找与该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操作空间,进而对该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数据操作,实现该租户的的数据隔离,也即针对不同的租户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隔离方案,无需从物理层面将数据进行隔离,也无需创建示例,成本较低的同时隔离性也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1b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Saas应用服务器的架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数据存储空间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另一开实施例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另一开实施例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框图;以及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在介绍本公开之前,首先对公开涉及的技术名词进行说明。
软件即服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租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通过互联网按需订购Saas平台供应商提供的软件服务,通常一个Saas应用可以同时服务多个租户。
租户是指按需订购使用Saas平台供应商提供的软件服务的企业组织或群组等。每个租户都具有唯一租户身份标识,也即租户ID。多个租户可以同时使用一个Saas应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Saas应用服务器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该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包括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该数据操作包含该租户的身份标识,根据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根据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预设数据库中与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对数据存储空间进行该数据操作。其中,路由策略包括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分片策略包括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中,Saas应用、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数据操作空间可以部署于同一服务器上,也可以分别不部署于不同服务器上。例如,Saas应用、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数据操作空间均部署于服务器1。又例如,Saas应用部署于服务器1,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部署于服务器2,数据操作空间部署于服务器3,又例如,Saas应用、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部署于服务器1,数据操作空间部署于服务器2,又例如,Saas应用部署于服务器1、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数据操作空间部署于服务器2。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可理解的,当Saas应用、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数据操作空间部署于不同的服务器时,不同的服务器之间通过同一局域网连接。
在本公开中,对于不同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可以按照租户将不同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分别部署于同一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于不同的服务器上。例如,对于租户a和b,将租户a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部署于服务器4、将租户b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部署于服务器5。又例如,对于租户a和b,将租户a和b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部均署于服务器4。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公开中,对于数据操作空间,多个数据操作空间可以部署于同一服务器上,也可以部署于不同的服务器上。例如,对于数据操作空间A和B,将数据操作空间A部署于服务器6。又例如,对于数据操作空间A,将数据操作空间A部署于服务器7。又例如,对于数据操作空间B,将数据操作空间A部署于服务器8。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图1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可以应用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需要注意的是,图1a所示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的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设备、系统、环境或场景。
如图1a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多个租户所在的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Saas应用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Saas应用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和/或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Saas应用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和/或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且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Saas应用服务器105上所提供的Saas服务。
Saas应用服务器105可以用于为租户提供软件服务,针对每个Saas应用,对多租户的数据按照租户进行隔离。如图1b所示,Saas应用服务器105可以包括应用层、中间层和数据库。其中,应用层接收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数据操作包含租户的身份标识。中间层预先存储有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路由策略包括所有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分片策略包括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应该理解,图1a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操作S201~S204,操作S201可由Saas服务器的应用层执行,操作S202至S204可由Saas服务器的中间层执行。
在操作S201,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数据操作包含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
在操作S202,根据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在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中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在操作S203,根据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与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在操作S204,对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数据操作。
其中,路由策略包括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分片策略包括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中,该数据操作为需要区分不同租户的数据操作,也即该数据操作对应的数据是不同租户对应的数据。该数据操作包含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可以是该数据操作中直接具有该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或者,该数据操作中具有包含该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的信息。
在本公开中,Saas应用服务器的应用层接收到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之后,将该数据操作发送给Saas应用服务器中间层。中间层从数据操作中解析出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
在本公开中,每一个租户均具有与自身对应的一套租户逻辑表和数据存储空间,也即,每一个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一套租户逻辑表,一套租户逻辑表对应一个数据存储空间。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可以存储在中间层中,或者,存储在某个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也即中间层从自身获取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或者,从某个数据库中获取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也即,Saas应用对租户逻辑表可见,获取租户逻辑表的中间层将Saas应用服务器中的Saas应用和数据库进行隔离。
根据本公开,中间层根据获取到的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找到与该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根据路由策略中存储的所有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分片策略中存储的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先在路由策略中找到与该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然后在分片策略中找到与该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在该数据存储空间中实现数据操作,从而对于多租户实现数据隔离。同时,通过中间层将Saas应用服务器中的Saas应用和数据库进行隔离,Saas应用仅对中间层中路由策略的租户逻辑表可见,可为每个租户配置不同的数据隔离方案。无需从物理层面将数据进行隔离,也无需创建示例,成本较低的同时隔离性也高。
下面参考图3,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图2所示的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确定数据存储空间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操作S203包括操作S301和操作S302,操作S301和操作S302可由Saas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执行。
在操作S301,根据路由策略中存储的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
在操作S302,根据分片策略中存储的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数据库中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在本公开中,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可以通过表或键值对的形式进行存储。示例性的,租户的身份标识为ID_A,与该租户的身份标识ID_A对应的租户逻辑表为Log_A,与该租户逻辑表Log_A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为Add_A,则通过键值对形式存储该租户的路由策略为(ID_A,Log_A),通过键值对形式存储该租户的分片策略为(Log_A,Add_A)。参见表1路由策略以表的形式存储,参见表2,分片策略以表的形式存储。
表1
表2
| 逻辑表 | 数据存储空间 |
| Log_A | Add_A |
| Log_B | Add_B |
| ...... | ...... |
在本公开中,中间层在路由策略中找到该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然后根据路由策略中该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找到与该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然后,中间层在分片策略中找到该租户逻辑表,根据分片策略中该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之间的映射关系,找到与该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另一开实施例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4所示,在基于图2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操作S401至S403,操作S401至S403可由Saas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执行。
在操作S201,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数据操作包含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
在操作S202,根据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在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中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在操作S203,根据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与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在操作S401,确定数据操作的操作类型。
在操作S402,当操作类型为读操作时,从数据存储空间读取读操作对应的数据。
在操作S403,当操作类型为写操作时,将写操作对应的数据写入数据存储空间。
在本公开中,当操作类型为读操作时,中间层从路由策略中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然后从分片策略中获取与该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然后在数据库中找到该数据存储空间,从该数据存储空间读取对应的数据。当操作类型为写操作时,中间层从路由策略中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然后从分片策略中获取与该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然后在数据库中找到该数据存储空间,将写操作的对应的数据写入该数据存储空间。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另一开实施例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的流程图。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还包括租户数据控制层。
如图5所示,在基于图2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方法还包括操作S501和S502,操作S501和S502可由中间层执行。
在操作S501,接收租户数据配置中心所在服务器发送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在操作S502,将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进行存储,得到所述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其中,租户数据配置中心存储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在本公开中,管理员可以设置租户的路由策略与分片策略,也即设置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的映射关系,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库中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然后将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与分片策略发送给中间层。其中,租户数据配置中心可以通过push的方式将租户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推送到Saas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
更多的,租户数据配置中心存储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与分片策略,用作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根据本公开,通过设置租户数据控制层,经过租户数据控制层设置租户的路由策略与分片策略,再将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与分片策略发送给Saas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可以使管理员通过租户数据配置中心为每个租户配置不同的数据隔离方案。
在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Saas服务器的中间层存储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当中间层需要获取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租户逻辑表和数据存储空间时,可直接在中间层中存储的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中,获取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而不必从租户数据配置中心获取。
在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重启已有软件即服务应用或新增软件即服务应用时,从租户数据配置中心获取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按照获取到的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更新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中间层存储的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更多的,对于新增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租户数据配置中心可以通过push的方式将新增租户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推送到Saas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中间层可以对该新增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进行存储,以在获取该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时,直接从中间层获取,而不必从租户数据配置中心获取,租户数据配置中心也可以存储该新增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以防中间层丢失该新增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请参阅图6,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框图。
如图6所示,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600,包括:接收模块610、获取模块620、确定模块630、操作模块640。
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数据操作包含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
获取模块620,用于根据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在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中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确定模块630,用于根据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预设数据库中与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操作模块640,用于对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数据操作。
其中,路由策略包括所有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分片策略包括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30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路由策略中存储的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分片策略中存储的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在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600,还包括:
操作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数据操作的操作类型。
操作模块640具体用于:当操作类型为读操作时,从数据存储空间读取读操作对应的数据;当操作类型为写操作时,将写操作对应的数据写入数据存储空间。
在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600,还包括:
策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租户数据配置中心所在服务器发送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策略存储模块,用于将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进行存储,得到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在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存储所有租户的存储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在本公开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策略获取模块,用于当重启已有软件即服务应用或新增软件即服务应用时,从所述租户数据配置中心获取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更新模块,用于按照获取到的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更新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中间层存储的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多个、或其中任意多个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来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的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模块、子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例如,接收模块610、获取模块620、确定模块630、操作模块640中的任意多个可以合并在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中实现,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可以被拆分成多个模块/单元/子单元。或者,这些模块/单元/子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子单元的至少部分功能可以与其他模块/单元/子单元的至少部分功能相结合,并在一个模块/单元/子单元中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接收模块610、获取模块620、确定模块630、操作模块6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硬件电路,例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片上系统、基板上的系统、封装上的系统、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可以通过对电路进行集成或封装的任何其他的合理方式等硬件或固件来实现,或以软件、硬件以及固件三种实现方式中任意一种或以其中任意几种的适当组合来实现。或者,接收模块610、获取模块620、确定模块630、操作模块6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至少被部分地实现为计算机程序模块,当该计算机程序模块被运行时,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部分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部分是相对应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描述具体参考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方法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适于实现上文描述的方法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框图。图7示出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700包括处理器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处理器701例如可以包括通用微处理器(例如CPU)、指令集处理器和/或相关芯片组和/或专用微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等。处理器701还可以包括用于缓存用途的板载存储器。处理器701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不同动作的单一处理单元或者是多个处理单元。
在RAM 703中,存储有系统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器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处理器701通过执行ROM 702和/或RAM 703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需要注意,程序也可以存储在除ROM 702和RAM 7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处理器701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的程序来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的各种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7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705,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系统700还可以包括连接至I/O接口705的以下部件中的一项或多项: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7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描述的系统、设备、装置、模块、单元等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块来实现。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系统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系统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上文描述的ROM 702和/或RAM 703和/或ROM 702和RAM 703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可如图1a所示,包括:
租户所在的客户端和上述本公开实施例的所述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应用于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所述数据操作包含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在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中获取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分片策略包括所述租户逻辑表与多个不同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确定与所述路由策略和所述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包括: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存储的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根据所述分片策略中存储的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对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所述数据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所述数据操作之前,包括:
确定所述数据操作的操作类型;
所述对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所述数据操作包括: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读操作时,从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读取所述读操作对应的数据;
当所述操作类型为写操作时,将所述写操作对应的数据写入所述数据存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接收租户数据配置中心所在服务器发送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将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进行存储,得到所述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其中,所述租户数据配置中心存储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的中间层存储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当重启已有软件即服务应用或新增软件即服务应用时,从所述租户数据配置中心获取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按照获取到的所有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更新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中间层存储的所有租户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
6.一种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当前租户所在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操作,所述数据操作包含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在预先存储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中获取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相对应的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其中,所述路由策略包括所有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分片策略包括租户逻辑表与多个不同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路由策略和所述分片策略,确定预设数据库中与所述路由策略和分片策略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包括: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存储的租户的身份标识与租户逻辑表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分片策略中存储的租户逻辑表与数据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当前租户的身份标识对应的租户逻辑表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
操作模块,用于对所述数据存储空间进行所述数据操作。
7.一种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
9.一种系统,包括:
租户所在的客户端和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
其中,所述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为上述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软件即服务应用服务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110226896.5A CN114996237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110226896.5A CN114996237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4996237A CN114996237A (zh) | 2022-09-02 |
| CN114996237B true CN114996237B (zh) | 2025-09-12 |
Family
ID=83018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110226896.5A Active CN114996237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4996237B (zh) |
Cit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8737325A (zh) * | 2017-04-13 | 2018-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11314770B2 (en) * | 2013-06-17 | 2022-04-26 | Salesforce.Com, Inc. | Database multiplexing architectures |
| CN107203575B (zh) * | 2016-03-18 | 2021-02-26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隔离多租户数据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
| US10719533B2 (en) * | 2018-01-03 | 2020-07-21 | Salesforce.Com, Inc. | Multi-tenant tables of a distributed database |
| US11252119B2 (en) * | 2018-06-04 | 2022-02-15 | Salesforce.Com, Inc. | Message logging using two-stage message logging mechanisms |
| CN112367408B (zh) * | 2021-01-13 | 2021-08-03 |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物联网多租户数据的管理系统及方法 |
-
2021
- 2021-03-01 CN CN202110226896.5A patent/CN11499623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8737325A (zh) * | 2017-04-13 | 2018-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4996237A (zh) | 2022-09-02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8880793B2 (en) | Storag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 |
| JP6426846B2 (ja) | 多数のコンピュータサブシステム用の再構成可能リソースを備えるシステムオンチップ | |
| CN110780912B (zh) | 利用分段支持的分层生成树软件补丁 | |
| US1014655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to perform an OS boot usin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and launching OS using a dynamic update of network boot order without a reboot | |
| US901551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uster wide adaptive I/O scheduling by a multipathing driver | |
| US10104163B1 (en) | Secure transfer of virtualized resources between entities | |
| US10649928B1 (en) | Broadcasting reads to multiple modules | |
| CN111654399B (zh) | 基于sd-wan的组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 JP2020035453A (ja) | I/oステアリングエンジンを備えるシステムオンチップ | |
| US20100332532A1 (en) | Distributed directory environment using clustered ldap servers | |
| US12333317B2 (en) | Connected provisioning | |
| CN113541987A (zh) | 一种更新配置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 US9449036B2 (en) | Handling an increase in transactional data without requiring relocation of preexisting data between shards | |
| CN119317916A (zh) | 针对Web事务的网络感知端点数据丢失防护 | |
| CN102238140B (zh) | 多客户端共享服务器的系统及方法 | |
| CN109067564B (zh) | 分布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 EP3005654B1 (en) | Metered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 |
| CN111325456B (zh) | 资产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系统和存储介质 | |
| CN114996237B (zh) | 多租户数据隔离方法、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 |
| CN115866064B (zh) | Redis集群的路由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 |
| US20220138220A1 (en) | Dedicated replication channels for replicating records between regions | |
| US10712959B2 (e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toring data | |
| US10678453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ecking false sharing in data block deletion using a mapping pointer and weight bits | |
| CN114579616B (zh) | 信息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 CN119720172B (zh) | 安全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