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43235B - 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43235B CN115043235B CN202210874904.1A CN202210874904A CN115043235B CN 115043235 B CN115043235 B CN 115043235B CN 202210874904 A CN202210874904 A CN 202210874904A CN 115043235 B CN115043235 B CN 1150432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ok
- wheel
- embossing wheel
- conveying platform
- embo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belts or chains, e.g. between belts or chains
- B65H5/02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belts or chains, e.g. between belts or chains by cha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grippers,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H5/085—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grippers, e.g. suction grippers by combinations of endless conveyors and grip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1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pusher, needles, friction, or like devices adapted to feed single articles along a surface or 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1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AND TO STAMPS
- B41P2217/00—Printing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P2217/50—Printing press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Machines For Manufacturing Corrugated Board In Mechanical Paper-Mak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簿册生产流水线包括簿册输送平台,其长度方向的后侧面与输送平台背板的右侧面固定,在簿册输送平台上设左、右让位槽;簿册输出传动机构,设在簿册输送平台上且与左、右让位槽相对应;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包括水平固定板,水平固定板的左端与输送平台背板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中部对应于簿册输送平台的上方、右端探出簿册输送平台的右侧面;压印轮支承板,与水平固定板的右端端面固定;上补强压印轮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的上端左侧,下补强压印轮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的下端左侧。可将簿册裹背条部位的上下两侧与簿册的封面和底面可靠补强粘结,避免空鼓及掉页情形,观瞻效果好;结构简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化用品生产设备的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
背景技术
前述的裹背条也被称为包背条乃至称为背条,通常是将簿册封面的纵向左边缘途经簿册脊背延伸到簿册封底的纵向左边缘部位借助于胶粘物用依需克重的裹背条包裹(即裹住)。经过这种方式装订的簿册具有开合方便并且不易掉页的长处,这对于页数相对较多并且相应较厚的簿册的装订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如果横断面形状呈“匚”字形的裹背条与簿册封面、脊背和/或簿册封底之间的粘固效果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那么裹背条会与簿册封面、脊背和/或簿册封底之间出现空鼓乃至分脱情形,于是发挥不了前述的长处。
已有技术通常在簿册生产流水线的末道工序的位置由相应的机构自动 涂敷裹背条胶并且将裹背条包裹,从而完成了簿册的生产而得以装箱并进入诸如仓储、运输、销售之类的一系列物流环节,直至抵达使用者例如学生之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裹背条要求的日益严苛,不仅要求裹背条自身的三个面需充分与簿册封面、脊背和封底可靠粘固,而且要求簿册经反复开合而杜绝掉页现象,以及还要求脊背条具有良好的观瞻效果,具体而言,通过在裹背条的上下表面赋予相应的文字、图案如卡通图案和所需的标记来改善观瞻性并且提高期望的附加值。当然对于簿册生产厂商而言,借助于裹背条揭示LOGO(标志)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或称广告效应。由此可知,探索使裹背条如何全面满足前述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裹背条与簿册的封面和脊背以及封底可靠粘结而得以避免空鼓乃至在使用中出现掉页的情形、有利于使裹背条起到与簿册本体之间的无隙结合并且同时起到期望的观瞻以及广告效果的作用、有益于体现结构的简练性而得以方便制作并且方便地配备到所需工位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所述的簿册生产流水线包括一簿册输送平台,该簿册输送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后侧面与输送平台背板的右侧面固定,并且该簿册输送平台与输送平台背板共同形成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的构造,在簿册输送平台上并且循着簿册输送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开设有一左让位槽和一右让位槽,该左、右让位槽彼此左右平行;一簿册输出传动机构,该簿册输出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簿册输送平台上并且同时与所述左让位槽和右让位槽相对应;所述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包括一水平固定板,该水平固定板的左端与所述输送平台背板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中部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的上方,而水平固定板的右端探出簿册输送平台的右侧面;一压印轮支承板,该压印轮支承板的上端与所述水平固定板的右端端面固定,而压印轮支承板的下端以纵向悬臂状态向下伸展到簿册输送平台的下方;一上补强压印轮和一下补强压印轮,上补强压印轮在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的右侧面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压印轮支承板的上端左侧,下补强压印轮在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的右侧面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的下端左侧,上补强压印轮与下补强压印轮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簿册的簿册裹背条部位通过的簿册裹背条部位途经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簿册输送平台的宽度小于所述簿册的宽度,并且小于程度为所述簿册裹背条部位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簿册输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轮、电机轮传动带、链轮轴驱动轮、主动链轮、过渡链轮、左传动链条和右传动链条,电机固定在所述簿册输送平台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电机轮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电机轮传动带的一端套置在电机轮上,另一端套置在链轮轴驱动轮上,而该链轮轴驱动轮固定在主动链轮的主动链轮轴上,主动链轮有彼此左右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以及右让位槽的前端的一对,并且固定在主动链轮轴上,过渡链轮有彼此左右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以及右让位槽的后端的一对并且固定在过渡链轮轴上,所述主动链轮轴以及过渡链轮轴的左右端各通过链轮轴支承轴承座传动地支承在簿册输送平台朝向下的一侧,左传动链条的前端套置在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的所述主动链轮上,而左传动链条的后端套置在对应于左让位槽的所述过渡链轮上,并且在该左传动链条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簿册左推送爪,右传动链条的前端套置在对应于所述右让位槽的所述主动链轮上,而右传动链条的后端套置在对应于右让位槽的所述过渡链轮上,并且在该右传动链条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簿册右推送爪,所述簿册左推送爪在途经所述左让位槽的区域时伸展到左让位槽的上方,所述簿册右推送爪在途经所述右让位槽的区域时伸展到右让位槽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两相邻的所述簿册左推送爪之间的间距是与各两相邻的簿册右推送爪之间的间距相同的,并且该间距是与所述簿册的长度相适配的。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轮以及所述的链轮轴驱动轮为皮带轮或链轮,所述的电机轮传动带为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所述的电机为变频电机。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簿册输出传动机构还包括有一组链条托辊,该组链条托辊在位于所述主动链轮与过渡链轮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并且该组链条托辊的链条托辊轴的左端和右端各转动地支承在链条托辊轴轴承座上,而该链条托辊轴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簿册输送平台朝向下的一侧,一组链条托辊的中部在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以及右让位槽的位置与所述左传动链条以及右传动链条接触。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水平固定板的左端前后侧各延伸有一水平固定板固定耳,该水平固定板固定耳由固定耳螺钉与所述输送平台背板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在所述压印轮支承板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而在对应于所述下补强压印轮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下补强压印轮调整槽,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的右侧面的上方的所述上补强压印轮在对应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的上端左侧,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的右侧面的下方的所述下补强压印轮在对应于所述下补强压印轮调整槽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的下端左侧。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下补强压印轮的结构是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相同的,该上补强压印轮位于所述压印轮支承板的左侧并且通过一对上补强压印轮轴承转动地设置在上补强压印轮轴的左端,在上补强压印轮轴上并且在位于一对上补强压印轮轴承的相向一侧之间套置有一轴承限定套,上补强压印轮轴的右端在对应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的位置伸展到压印轮支承板的右侧并且配设有一用于对上补强压印轮轴限定或解除限定的轴头螺母,在上补强压印轮的轮缘上并且围绕上补强压印轮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凸起于所述轮缘的表面的裹背条压印区。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轴的右端前侧和后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用于阻止上补强压印轮轴转动的铣平面,并且该铣平面还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的槽壁相配合。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轴上并且位于所述压印轮支承板的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在所述水平固定板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的位置设置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该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的下端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螺纹配合,在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水平固定板的上表面的位置配设有一调整螺栓锁定螺母;在所述裹背条压印区上构成有标记和/或图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在簿册输出传动机构的工作下使簿册自左向右移动并且当通过胶粘剂包裹于簿册封面、簿册脊背和簿册封底的簿册裹背条部位途经上、下补强压印轮之间的簿册裹背条部位途经空间时,便由上、下补强压印轮对簿册裹背条部位的上下表面施压,一方面可将簿册裹背条部位的上下两侧与簿册的封面和底面可靠补强粘结,避免空鼓乃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掉页情形,另一方面由上、下补强压印轮在簿册裹背条部位的上下表面压印出标记和/或图案而起到理想的观瞻效果,并且起到良好的广告效应;由于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的整体结构十分简练,因而能方便地配置到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所需工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的详细结构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簿册生产流水线的结构体系的簿册输出传动机构的详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簿册生产流水线的结构体系的一簿册输送平台1,该簿册输送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面与输送平台背板11的右侧面固定,并且该簿册输送平台1与输送平台背板11共同形成横截面形状即横断面形状呈T字形的构造,具体而言,T字形向左偏转90°的构造。在簿册输送平台1上并且循着簿册输送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开设有一左让位槽12和一右让位槽13,该左、右让位槽12、13彼此左右平行;示出了依然属于簿册生产流水线的结构体系的一簿册输出传动机构2,该簿册输出传动机构2设置在前述簿册输送平台1上并且同时与前述左让位槽12和右让位槽13相对应。
继续见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要点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的结构体系的一水平固定板3,该水平固定板3的左端与前述输送平台背板11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水平固定板3的中部以腾空状态对应于簿册输送平台1的上方,而水平固定板3的右端探出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示出了一压印轮支承板4,该压印轮支承板4的上端通过一对压印轮支承板固定螺钉43与前述水平固定板3的右端端面固定,而压印轮支承板4的下端以纵向悬臂状态向下伸展到簿册输送平台1的下方;示出了一上补强压印轮5和一下补强压印轮6,上补强压印轮5在对应于前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压印轮支承板4的上端左侧,下补强压印轮6在对应于前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4的下端左侧,上补强压印轮5与下补强压印轮6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簿册8的簿册裹背条部位81通过的簿册裹背条部位途经空间7。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宽度小于前述簿册8的宽度,并且小于程度为前述簿册裹背条部位81的宽度。也就是说簿册裹背条部位81的宽度探出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以便使簿册裹背条部位81进入到上、下补强压印轮5、6之间的前述簿册裹背条部位途经空间7。
请参见图3并且结合图1,前述簿册输出传动机构2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结构如下:包括电机21、电机轮22、电机轮传动带23、链轮轴驱动轮24、主动链轮25、过渡链轮26、左传动链条27和右传动链条28,电机21固定在前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电机轮22固定在电机21的电机轴211上,电机轮传动带23的一端套置在电机轮22上,另一端套置在链轮轴驱动轮24上,而该链轮轴驱动轮24固定在主动链轮25的主动链轮轴251上,主动链轮25有彼此左右对应于前述左让位槽12以及右让位槽13的前端的一对,并且固定在主动链轮轴251上,过渡链轮26有彼此左右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12以及右让位槽13的后端的一对,并且固定在过渡链轮轴261上,前述主动链轮轴251以及过渡链轮轴261的左右端各通过链轮轴支承轴承座传动地支承在簿册输送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左传动链条27的前端套置在对应于前述左让位槽12的前述主动链轮25上,而左传动链条27的后端套置在对应于左让位槽12的前述过渡链轮26上,并且在该左传动链条27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簿册左推送爪271,右传动链条28的前端套置在对应于前述右让位槽13的前述主动链轮25上,而右传动链条28的后端套置在对应于右让位槽13的前述过渡链轮26上,并且在该右传动链条28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簿册右推送爪281,前述簿册左推送爪271在途经前述左让位槽12的区域时伸展到左让位槽12的上方,前述簿册右推送爪281在途经前述右让位槽13的区域时伸展到右让位槽13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各两相邻的前述簿册左推送爪271之间的间距是与各两相邻的簿册右推送爪281之间的间距相同的,并且该间距是与前述簿册8的长度相适配(适应)的。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电机轮22以及前述的链轮轴驱动轮24为皮带轮,相应地,前述电机轮传动带23为传动皮带,然而如果用链轮代替前述的皮带轮并且相应地用链条代替传动皮带,那么应当视为等效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电机21为变频电机。
由图3所示,在前述簿册输出传动机构2的结构体系中还包括有一组链条托辊29,该组链条托辊29在位于前述主动链轮25与过渡链轮26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并且该组链条托辊29的链条托辊轴291的左端和右端各转动地支承在链条托辊轴轴承座上,而该链条托辊轴轴承座固定在前述簿册输送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一组链条托辊29的中部在对应于前述左让位槽12以及右让位槽13的位置与前述左传动链条27以及右传动链条28接触,即起到对左传动链条27以及右传动链条28的承托作用。
电机21工作,由电机轴211带动电机轮22,由电机轮22经电机轮传动带23带动链轮轴驱动轮24,由链轮轴驱动轮24带动主动链轮轴251,由主动链轮轴251带动主动链轮25,由主动链轮25(两个)带动左传动链条27以及右传动链条28,从而使左、右传动链条27、28围绕主动链轮25以及过渡链轮26(两个)形成一个周而复始地运动的传运平面,在该过程中,由簿册左、右推送爪271、281将位于簿册输送平台1上的簿册8自左向右推送。
继续见图1并且结合图2,在前述水平固定板3的左端前后侧各延伸有一水平固定板固定耳31,该水平固定板固定耳31由固定耳螺钉311与前述输送平台背板11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在前述压印轮支承板4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补强压印轮5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而在对应于前述下补强压印轮6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下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2,对应于前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的上方的前述上补强压印轮5在对应于前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4的上端左侧,对应于前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的下方的前述下补强压印轮6在对应于前述下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2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4的下端左侧。
申请人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水平固定板3以及压印轮支承板4两者构成独立的结构,并且通过前述的压印轮支承板固定螺钉43将压印轮支承板4的上端与水平固定板3的右端端面固定,并且两者构成“┐”字形构造。但是,如果将水平固定板3与压印轮支承板4两者构成形状呈“┐”字形的一体结构并且省去前述的压印轮支承板固定螺钉43,那么应当视为等效的技术手段而不能视为游离出了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的范畴。
请参见图2,由于前述的下补强压印轮6的结构是与前述上补强压印轮5的结构相同的,因而申请人在下面仅对该上补强压印轮5进行详细说明,该上补强压印轮5位于前述压印轮支承板4的左侧并且通过一对上补强压印轮轴承51转动地设置在上补强压印轮轴52的左端,在上补强压印轮轴52上并且在位于一对上补强压印轮轴承51的相向一侧之间套置有一轴承限定套522,由该轴承限定套522将一对上补强压印轮轴承51之间的距离限定,避免出现偏倾或游动位移,此外在一对上补强压印轮轴承51的彼此相背的一侧以上补强压印轮轴52为载体各设置一轴承挡圈525,上补强压印轮轴52的右端在对应于前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的位置伸展到压印轮支承板4的右侧并且配设有一用于对上补强压印轮轴52限定或解除限定的轴头螺母521,在上补强压印轮5的轮缘上并且围绕上补强压印轮5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凸起于前述轮缘的表面的裹背条压印区53。
由图2所示,在前述上补强压印轮轴52的右端前侧和后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用于阻止上补强压印轮轴52转动的铣平面523,并且该铣平面523还与前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的槽壁相配合或称相贴触。
继续见图2,在前述上补强压印轮轴52上并且位于前述压印轮支承板4的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524(即贯穿上补强压印轮轴52的直径的螺孔),在前述水平固定板3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524的位置设置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9,该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9的下端与前述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524螺纹配合,在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9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前述水平固定板3的上表面的位置配设有一调整螺栓锁定螺母91。
由图2所示,在前述裹背条压印区53上构成有标记和/或图案531。
由于簿册8的厚度有厚有薄,因而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调整方式来适应,通常情况下,下补强压印轮6的下补强压印轮轴的右端在下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2上的位置一经调节完成并由等效于前述轴头螺母521的下补强压印轮轴头螺母锁定后调节的几率相对较小,而上补强压印轮5的上补强压印轮轴52在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上的位置调整后由轴头螺母521可靠锁定,从而完成对上补强压印轮5在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的高度方向范围内的任意位置的调整,以适应簿册8的不同厚度;另一种调整方式是:首先松启轴头螺母521以及调整螺栓锁定螺母91,由在线工作人员根据具体要求顺时针或逆时针旋动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9,使上补强压印轮轴52连同上补强压印轮5下行或上行,也就是使前述的簿册裹背条部位途经空间7变小或增大,以适应簿册8的不同厚度。调节完成后将轴头螺母521以及调整螺栓锁定螺母91锁定。优选的调节方式采用前述第二种。
申请人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依据前述,在左、右传动链条27、28以顺时针状态围绕主动链轮25以及过渡链轮26周而复始地运动的状态下,簿册8在簿册左、右推送爪271、281的推动(也可称带动)下也相应自前向后移动,当由前道工序完成了上胶并包裹后的簿册裹背条部位81行经前述上、下补强压印轮5、6之间的前述簿册裹背条部位途经空间7时,便由上、下补强压印轮5、6将裹背条部位81的上、下面与簿册封面及封底可靠结合(粘固),即达到补强目的。与此同时由上补强压印轮5上的裹背条压印区53处的标记和/或图案531以压钢印般的效应形成于簿册裹背条部位81的上表面,在簿册裹背条部位81的上表面形成裹背条标记和/或图案811,同时由下补强压印轮6在簿册裹背条部位81的下表面同样以钢印般的效应形成裹背条标记和/或图案81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10)
1.一种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所述的簿册生产流水线包括一簿册输送平台(1),该簿册输送平台(1)的长度方向的后侧面与输送平台背板(11)的右侧面固定,并且该簿册输送平台(1)与输送平台背板(11)共同形成横截面形状呈T字形的构造,在簿册输送平台(1)上并且循着簿册输送平台(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左让位槽(12)和一右让位槽(13),该左、右让位槽(12、13)彼此左右平行;一簿册输出传动机构(2),该簿册输出传动机构(2)设置在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上并且同时与所述左让位槽(12)和右让位槽(13)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包括一水平固定板(3),该水平固定板(3)的左端与所述输送平台背板(11)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中部以腾空状态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上方,而水平固定板(3)的右端探出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一压印轮支承板(4),该压印轮支承板(4)的上端与所述水平固定板(3)的右端端面固定,而压印轮支承板(4)的下端以纵向悬臂状态向下伸展到簿册输送平台(1)的下方;一上补强压印轮(5)和一下补强压印轮(6),上补强压印轮(5)在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的上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压印轮支承板(4)的上端左侧,下补强压印轮(6)在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的下方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4)的下端左侧,上补强压印轮(5)与下补强压印轮(6)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簿册(8)的簿册裹背条部位(81)通过的簿册裹背条部位途经空间(7);在所述上补强压印轮(5)的轮缘上并且围绕上补强压印轮(5)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有凸起于所述轮缘的表面的裹背条压印区(53);在所述裹背条压印区(53)上构成有标记和/或图案(5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宽度小于所述簿册(8)的宽度,并且小于程度为所述簿册裹背条部位(81)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簿册输出传动机构(2)包括电机(21)、电机轮(22)、电机轮传动带(23)、链轮轴驱动轮(24)、主动链轮(25)、过渡链轮(26)、左传动链条(27)和右传动链条(28),电机(21)固定在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前端朝向下的一侧,电机轮(22)固定在电机(21)的电机轴(211)上,电机轮传动带(23)的一端套置在电机轮(22)上,另一端套置在链轮轴驱动轮(24)上,而该链轮轴驱动轮(24)固定在主动链轮(25)的主动链轮轴(251)上,主动链轮(25)有彼此左右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12)以及右让位槽(13)的前端的一对,并且固定在主动链轮轴(251)上,过渡链轮(26)有彼此左右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12)以及右让位槽(13)的后端的一对并且固定在过渡链轮轴(261)上,所述主动链轮轴(251)以及过渡链轮轴(261)的左右端各通过链轮轴支承轴承座传动地支承在簿册输送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左传动链条(27)的前端套置在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12)的所述主动链轮(25)上,而左传动链条(27)的后端套置在对应于左让位槽(12)的所述过渡链轮(26)上,并且在该左传动链条(27)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簿册左推送爪(271),右传动链条(28)的前端套置在对应于所述右让位槽(13)的所述主动链轮(25)上,而右传动链条(28)的后端套置在对应于右让位槽(13)的所述过渡链轮(26)上,并且在该右传动链条(28)上以间隔状态固定有簿册右推送爪(281),所述簿册左推送爪(271)在途经所述左让位槽(12)的区域时伸展到左让位槽(12)的上方,所述簿册右推送爪(281)在途经所述右让位槽(13)的区域时伸展到右让位槽(13)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两相邻的所述簿册左推送爪(271)之间的间距是与各两相邻的簿册右推送爪(281)之间的间距相同的,并且该间距是与所述簿册(8)的长度相适配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轮(22)以及所述的链轮轴驱动轮(24)为皮带轮或链轮,所述的电机轮传动带(23)为传动皮带或传动链条;所述的电机(21)为变频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簿册输出传动机构(2)还包括有一组链条托辊(29),该组链条托辊(29)在位于所述主动链轮(25)与过渡链轮(26)之间的位置间隔设置,并且该组链条托辊(29)的链条托辊轴(291)的左端和右端各转动地支承在链条托辊轴轴承座上,而该链条托辊轴轴承座固定在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朝向下的一侧,一组链条托辊(29)的中部在对应于所述左让位槽(12)以及右让位槽(13)的位置与所述左传动链条(27)以及右传动链条(28)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平固定板(3)的左端前后侧各延伸有一水平固定板固定耳(31),该水平固定板固定耳(31)由固定耳螺钉(311)与所述输送平台背板(11)的右侧面的上部固定;在所述压印轮支承板(4)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5)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而在对应于所述下补强压印轮(6)的位置以纵向状态开设有一下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2),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的上方的所述上补强压印轮(5)在对应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4)的上端左侧,对应于所述簿册输送平台(1)的右侧面的下方的所述下补强压印轮(6)在对应于所述下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2)的位置转动地支承在压印轮支承板(4)的下端左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补强压印轮(6)的结构是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5)相同的,该上补强压印轮(5)位于所述压印轮支承板(4)的左侧并且通过一对上补强压印轮轴承(51)转动地设置在上补强压印轮轴(52)的左端,在上补强压印轮轴(52)上并且在位于一对上补强压印轮轴承(51)的相向一侧之间套置有一轴承限定套(522),上补强压印轮轴(52)的右端在对应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的位置伸展到压印轮支承板(4)的右侧并且配设有一用于对上补强压印轮轴(52)限定或解除限定的轴头螺母(5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轴(52)的右端前侧和后侧并且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各构成有一用于阻止上补强压印轮轴(52)转动的铣平面(523),并且该铣平面(523)还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调整槽(41)的槽壁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轴(52)上并且位于所述压印轮支承板(4)的左侧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524),在所述水平固定板(3)的右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524)的位置设置有一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9),该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9)的下端与所述上补强压印轮轴贯穿螺孔(524)螺纹配合,在上补强压印轮轴上下位移调整螺栓(9)的上端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水平固定板(3)的上表面的位置配设有一调整螺栓锁定螺母(9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0874904.1A CN115043235B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0874904.1A CN115043235B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5043235A CN115043235A (zh) | 2022-09-13 |
| CN115043235B true CN115043235B (zh) | 2023-10-03 |
Family
ID=83167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210874904.1A Active CN115043235B (zh) | 2022-07-25 | 2022-07-25 | 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5043235B (zh) |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JPH11180020A (ja) * | 1997-12-22 | 1999-07-06 | Tohoku Ricoh Co Ltd | 印刷装置 |
| CN1422213A (zh) * | 2000-10-20 | 2003-06-04 | Kba-吉奥里股份有限公司 | 单张纸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641034U (zh) * | 2015-04-20 | 2015-09-16 | 东莞市长和兴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背条纸上料装置 |
| CN206749230U (zh) * | 2017-04-21 | 2017-12-15 | 东莞市长和兴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机的平衡压纸机构 |
| CN215551709U (zh) * | 2021-04-30 | 2022-01-18 | 金华宏友胶粘材料有限公司 | 包书膜背条衬纸的易撕缝划割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DE60305292T8 (de) * | 2003-02-25 | 2007-08-0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ördervorrichtung für papierähnliches Material |
-
2022
- 2022-07-25 CN CN202210874904.1A patent/CN11504323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JPH11180020A (ja) * | 1997-12-22 | 1999-07-06 | Tohoku Ricoh Co Ltd | 印刷装置 |
| CN1422213A (zh) * | 2000-10-20 | 2003-06-04 | Kba-吉奥里股份有限公司 | 单张纸印刷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641034U (zh) * | 2015-04-20 | 2015-09-16 | 东莞市长和兴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背条纸上料装置 |
| CN206749230U (zh) * | 2017-04-21 | 2017-12-15 | 东莞市长和兴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机的平衡压纸机构 |
| CN215551709U (zh) * | 2021-04-30 | 2022-01-18 | 金华宏友胶粘材料有限公司 | 包书膜背条衬纸的易撕缝划割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5043235A (zh) | 2022-09-13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JPH0546596B2 (zh) | ||
| CN115043235B (zh) | 配置于簿册生产流水线上的簿册裹背条补强压印装置 | |
| CN111844912B (zh) | 一种纸袋的上沿加工设备 | |
| CN211389207U (zh) | 一种窄小板材输送机构 | |
| CN209466842U (zh) | 用于圆柱体uv打印机的传动装置 | |
| US7938590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receipts and validating forms | |
| KR200420760Y1 (ko) | 수표압인자기 | |
| CN103231547B (zh) | 一种快换式纸张压痕裁切装置驱动机构 | |
| CN114083898A (zh) | 一种带有限位装置的数字印刷覆膜机 | |
| US4747345A (en) | Foil stamping bed and cylinder press | |
| US3455431A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moving a marking tape and other tape | |
| CN215041264U (zh) | 一种自适应的白卡纸板印刷装置 | |
| CN219314089U (zh) | 一种编织袋卷筒印刷机 | |
| CN115284767B (zh) | 一种试卷书刊胶订两用翻转机构 | |
| CN215477995U (zh) | 一种可防止纸箱脱落的转向机 | |
| US1132623A (en) | Printing-machine. | |
| CN215364074U (zh) | 一种瓦楞纸生产线的防卡纸机构 | |
| CN222159170U (zh) | 道路货物下料辅助平台 | |
| CN210822989U (zh) | 履带式条烟输送装置 | |
| US3820458A (en) | Elimination of uncontrolled background reproduction during printing | |
| CN211591491U (zh) | 一种糊盒机 | |
| JPS6238778Y2 (zh) | ||
| CN222945700U (zh) | 一种模切机防抖机构 | |
| CN112606123B (zh) | 一种手提袋提手卡槽制作装置 | |
| CN215620267U (zh) | 一种快速纸板定位传送机构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