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189848B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189848B
CN115189848B CN202110369415.6A CN202110369415A CN115189848B CN 115189848 B CN115189848 B CN 115189848B CN 202110369415 A CN202110369415 A CN 202110369415A CN 115189848 B CN115189848 B CN 115189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repetition factor
indication information
resource
uplink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94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189848A (zh
Inventor
李君瑶
杨帆
黎超
张莉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94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189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189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9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189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189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如长期演进系统或新空口系统。该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索引,并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索引可以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终端设备根据目标重复因子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通过本申请的实施例,上行信号对应的重复因子兼顾资源开销和灵活性,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确保通信质量,可以重复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PUCCH的发送次数为重复因子。
目前,可以基于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PUCCH资源指示(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字段(field)、传输功率控制(transmit powercontrol,TPC)字段、或新增字段三种方案确定重复因子。具体地,基于PRI的方案中,可以根据PUCCH资源和重复因子的关联关系,隐式地指示重复因子,也就是说,复用PRI来指示重复因子。基于TPC的方案中,可以在不需要调整发射功率场景下,如覆盖受限的场景,利用TPC字段指示重复因子。当然,也可以基于DCI中的新增字段来指示重复因子。
然而,基于PRI的方案中,由于每种PUCCH资源仅关联一种重复因子,即PRI指示信息与重复因子一一对应,指示的重复因子是固定的,如不能够与信道条件匹配,灵活性较差。基于TPC的方案,只能适用于覆盖受限的场景,适用场景有限。基于DCI新增字段的方案中,新增字段会增加资源开销,且新增字段比特数较少时,同样只能指示部分重复因子,灵活性仍然较差。总而言之,上述三种方案都不能够兼顾资源开销和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通信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索引,并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索引可以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基于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基于索引,以及第一映射关系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一个索引对应一个上行控制资源和一个重复因子,即上行控制资源和不同重复因子之间的组合对应不同索引。如此,同一上行控制资源可以对应多个重复因子,根据索引从上行控制资源对应的重复因子中确定目标重复因子,使得重复因子的指示更加灵活,例如,可以根据信道环境指示重复因子,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此外,可以通过已有的字段确定索引,实现重复因子的隐式指示,不需要新增字段,以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另外,通过索引可以在不同的条件,如覆盖受限条件或非覆盖受限条件下指示重复因子,能够提高重复因子指示的灵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综上,第一方面所所述的通信方法,能够兼顾资源开销和灵活性,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索引还可以对应一个重复因子的索引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索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并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索引。其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可选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可以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一资源索引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与第一资源索引和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的比值,以及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相关。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如此,可以通过PRI与第一资源索引的不同组合,确定出不同的索引,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的重复因子和上行控制资源的灵活指示,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以下关系之一: 或,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联合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的数量,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以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以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以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以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确定第一映射关系。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如此,可以从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重复因子集合,并根据选择的重复因子集合确定第一映射关系。例如,可以根据场景选择重复因子集合,能够使得重复因子的指示更灵活,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如此,可以动态配置不同的重复因子集合。例如,可以根据场景配置重复因子集合,从而使得重复因子的指示更灵活,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中: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或优先级指示信息。
或者,可选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为RNTI,RNTI用于加扰下行控制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联合索引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终端设备根据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一索引直接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可选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可以满足以下条件: rep_index=rre,repmod Rrepetition。其中,re_index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rep_index为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rre,rep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组合对应的索引。
或者,可选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可以满足以下条件:re_index=rre,repmod RPUCCH其中,re_index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rep_index为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组合对应的索引。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可以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资源索引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目标重复因子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确定。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可选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此外,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第三指示信息。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关联信息,目标关联信息为多个候选关联信息之一,一个候选关联信息包括:一个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映射关系。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关联信息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为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上行控制资源,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基于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可以从多个关联信息中选择一个关联信息,然后从选择出的关联信息中,通过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确定目标重复因子。如此,通过第三指示信息选择关联信息,可以从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对应的重复因子中选择目标重复因子,能够提高重复因子指示的灵活性,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此外,由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关联信息,可以通过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隐式指示重复因子,可以通过已有的字段实现重复因子的隐式指示,不需要新增字段,以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通过第三指示信息选择关联信息,还可以根据信道条件选择不同的关联信息,如在覆盖受限时选择对应重复因子大的关联信息,在非覆盖受限时选择对应重复因子小的关联信息,从而提高灵活性,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综上,第三方面所所述的通信方法,能够兼顾资源开销和灵活性,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中: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或优先级指示信息。如此,可以利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已有字段指示关联信息,从而能够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此外,利用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下行控制信息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指示关联信息,可以在非覆盖受限的场景中指示重复因子,从而能够提高灵活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设备获取第三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其中,下行控制信息通过第一RNTI加扰。终端设备获取与第一RNTI对应的目标关联信息;其中,多个候选关联信息分别对应:用于加扰下行控制信息的不同RNTI。如此,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取RNTI,从而能够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候选关联信息可以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的格式相关。如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的格式,确定关联信息。例如,配置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的格式相关的重复因子集合,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提高传输重复因子的灵活性。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网络设备发送关联信息指示信息,关联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关联关系。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关联信息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关联信息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多个候选关联信息分别对应用于加扰下行控制信息的不同RNTI。
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所述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五指示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承载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中: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第五指示信息与重复因子对应。终端设备根据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基于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可以基于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指示目标重复因子,其中,一个重复因子可以对应不同的重复因子。如此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指示不同重复因子,从而灵活实现重复因子的指示,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另外,利用已有字段指示重复因子,可以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从而能够提高通信效率。此外,基于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指示目标重复因子,可以实现重复因子的隐式指示,例如,可以根据MCS索引确定重复因子,从而能够在不同覆盖条件下实现重复因子的指示,从而提高重复因子指示的灵活性,进而提高通信效率。
综上所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能够提高灵活性,进而提高通信效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五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或优先级指示信息。如此,可以利用下行控制信息的已有字段,灵活实现重复因子的指示,不需要额外的资源开销,从而提高效率。
可选地,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CS索引,重复因子可以与MCS索引和/或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相关。如此,可以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隐式指示重复因子,并在不同的覆盖条件下,如覆盖受限或非覆盖受限条件下指示重复因子,灵活实现重复因子的指示,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进一步地,MCS索引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区间,至少两个区间中的每一个区间各自对应一个重复因子。或者,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区间,至少两个区间中的每一个区间各自对应一个重复因子。
或者,可选地,重复因子可以与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对应。进一步地,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区间,至少两个区间中的每一个区间各自对应一个重复因子。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五指示信息,在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中确定目标重复因子。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六指示信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重复因子集合。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可选地,第五方面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七指示信息。其中,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
可选地,候选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的格式相关。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通信方法包括: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发送第五指示信息。其中,第五指示信息承载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中: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第五指示信息与重复因子对应。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五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或优先级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第六指示信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重复因子所在的目标重复因子集合;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进一步地,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发送第六指示信息。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
此外,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其中,下行控制信息通过第二RNTI加扰。获取与第二RNTI对应的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用于加扰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分别对应不同的重复因子。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基于第七方面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RNTI指示重复因子,从而不需要新增字段,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将不同RNTI与不同重复因子对应,可以实现重复因子的灵活指示,进而提高通信效率。此外,可以在不同覆盖条件下指示重复因子,重复因子的指示更加灵活。综上,第七方面的通信方法可以兼顾资源开销和灵活性。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八指示信息,在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中确定目标重复因子。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九指示信息。其中,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重复因子集合。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可选地,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第十指示信息。其中,第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
可选地,候选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的格式相关。
此外,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发送第一下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下行控制信息通过第二RNTI加扰;用于加扰下行控制信息的不同RNTI,分别对应不同的重复因子。
此外,第八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七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索引。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其中,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获取模块,可以用于获取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确定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索引。
可选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可以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一资源索引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与第一资源索引和所述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的比值,以及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相关。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可以满足以下关系之一: 或,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获取模块,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确定第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获取模块,还可以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可选地,获取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实现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也可以集成为一个模块,如收发模块。
可选地,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装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第九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可以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资源索引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目标重复因子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确定。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可选地,收发模块,还可以用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可选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实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
可选地,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装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第十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本申请中,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或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或者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或者包含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装置。
应理解,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手段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方法所涉及的功能的模块或单元。
此外,第十一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分开设置。该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
在本申请中,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或者包含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装置。
此外,第十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在本申请中,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或者包含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装置。
此外,第十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当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十四八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在本申请中,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或者包含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装置。
此外,第十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之后,根据该计算机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为收发电路或接口电路。该收发器可以用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与其他通信装置通信。
在本申请中,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第一方面、第三方面、第五方面、或第七方面中的终端设备或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第六方面、或第八方面中的网络设备,或者可设置于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或者包含该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装置。
此外,第十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术语:
1.PUCCH资源指示(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包含在用于调度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格式1_0、DCI格式1_1、DCI格式1_2中,其中DCI格式1_0、格式1_1中该字段为3比特(bit),DCI格式1_2中该字段为0或1或2或3比特,比特数由高层参数中的字段“numberOfBitsForPUCCH-ResourceIndicatorDCI-1-2”指示,用于指示承载该DCI调度的PDSCH对应的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确认应答(acknowledgement,ACK)反馈的承载于PUCCH使用的资源。
2.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终端设备的调制和编码策略,新空口(new ratio,NR)中的速率配置通过调制编码索引(MCS index)实现,调制编码索引越大,对应的调制阶数和速率越高。调制编码索引和信道质量存在如下关系:信道环境越好,调制编码索引越大,信道环境越差,调制编码索引越小。其中,信道质量与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相关。信道环境的可以根据信号噪声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确定,信号噪声干扰比越高,则信道环境越好,能够提高信道容量和系统吞吐量;信号噪声干扰比越低,则信道环境越差。例如,更高的信号噪声干扰比对应的调制编码索引比更低的信号噪声干扰比对应的调制编码索引大。在通信中,调制编码方式中的影响速率的因素和调制编码索引作为行,形成速率表。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车到任意物体(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设备间(device-todevie,D2D)通信系统、车联网通信系统、第4代(4th 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以及未来的通信系统,如第六代(6thgeneration,6G)移动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information)”,“信号(signal)”,“消息(message)”,“信道(channel)”、“信令(singal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示例性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其中,上述网络设备为位于上述通信系统的网络侧,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如家庭网关、路由器、服务器、交换机、网桥等,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可以为5G,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或,传输点(TRP或TP),5G系统中的基站的一个或一组(包括多个天线面板)天线面板,或者,还可以为构成gNB或传输点的网络节点,如基带单元(BBU),或,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具有基站功能的路边单元(road sideunit,RSU)等。
上述终端设备为接入上述通信系统,且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终端或可设置于该终端的芯片或芯片系统。该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装置、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具有终端功能的RSU等。本申请的终端设备还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可以实施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下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和/或,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下面将结合图2-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示例性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该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如图2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
示例性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可以是用于接收上行信号,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资源。目标重复因子是与上行信号对应的重复因子,用于指示上行信号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的次数。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的上行控制资源和测量得到的信道状态等因素,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S202,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示例性地,上行控制资源数,可以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的上行控制资源所在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所有上行控制资源的数量。例如,上行资源集合0中包括上行控制资源0至上行控制资源7,则上行控制资源数为8。又如,上行资源集合0中包括上行控制资源0至上行控制资源15,则上行控制资源数为16。重复因子数,可以是上述第一映射关系中重复因子的数量,该数量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例如,第一映射关系中重复因子有重复因子“2”和重复因子“4”,则重复因子数为2。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PUCCH resource indicator,PRI)。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控制信道元素总数,可以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所有控制信道元素CCE的数量。例如,一个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所包含的控制信道元素共有100个,则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控制信道元素总数为100。第一资源索引,可以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S203,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索引。
其中,第一索引为多个索引(为便于区分,以下均称为联合索引)中的一个,联合索引用于指示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上行控制资源和一个重复因子。换言之,一个上行控制资源和一个重复因子构成一个组合,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该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上行控制资源和一个重复因子,表示一个联合索引与一个上行控制资源和一个重复因子构成的组合的指示信息存在对应关系。例如,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上行控制资源和一个重复因子可以包括: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的值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或者,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的值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的标识(例如索引),或者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的索引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的标识(例如索引)。
为便于理解,以下以上行控制资源包括资源0和资源1,重复因子包括重复因子“2”和重复因子“4”为例说明。如表1所示,联合索引0指示资源0和重复因子2,联合索引1指示资源0和重复因子4,联合索引2指示资源1和重复因子2,联合索引3指示资源1和重复因子4。
表1
联合索引 上行控制资源 重复因子
0 资源0 2
1 资源0 4
2 资源1 2
3 资源1 4
可选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1)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数大于或等于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如阈值为8时,第一索引满足的关系。此时,PRI用于指示上行控制资源,PRI用于指示的状态值的数量为8种,也就是说ΔPRI的取值数量。或者,公式(1)还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大于或等于组合阈值,如8时,第一索引满足的关系。此时,PRI用于指示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PRI用于指示的状态值的数量为8种,也就是说ΔPRI的取值的数量为8种。公式(1)中,“≤”符号也可以是“<”符号,“>”符号也可以是“≥”符号。
示例性地,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可以根据PRI的可能取值的数量确定。例如,PRI的可能取值为取值0至取值7共8个,则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可以为8。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16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1),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与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表2所示。
表2
表2续
或者,可选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多项关系之一:
或者,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公式(2)或公式(3)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或者,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小于等于组合阈值时,第一索引满足的关系。此时,PRI用于指示上行控制资源,PRI用于指示的状态值的数量与上行控制资源数量相同,为8种,也就是说ΔPRI的取值数量为8种。
或者,公式(2)和公式(3)还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小于或等于组合阈值,如阈值为8时,第一索引满足的关系。此时,PRI用于指示的状态值的数量与上行控制资源数量相同,也就是说ΔPRI的取值的数量与上行控制资源数量相同。如上行控制资源有4种,则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PRI的可能取值有4种,分别可以为“000”、“001”、“010”、“011”和“100”,相应地,ΔPRI的可能取值为“0”、“1”、“2”、“3”、“4”。又如,上行控制资源数为5,则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可以通过3比特指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PRI的可能取值为“000”、“001”、“010”、“011”和“100”,相应地,ΔPRI的可能取值为“0”、“1”、“2”、“3”、“4”。
公式(2)和公式(3)中,“≤”符号也可以是“<”符号,“>”符号也可以是“≥”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控制资源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或者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小于或等于组合阈值时,也可以通过PRI指示重复因子和上行控制资源的组合,即可以通过PRI指示联合索引。例如,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小于或等于组合阈值时,使用Rre,rep个PRI的值指示联合索引,即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个PRI的值指示联合索引。
公式(3)可以是公式(2)简化后的公式。例如,在Rre,rep=RPUCCH·Rrepetition时,fΔPRI<Rre,repmod RPUCCH的情况不存在,公式(2)简化得到公式(3)。
可以理解,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的实现原理与公式1中上行控制资源阈值的实现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4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2)或公式(3)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表3所示。
表3
或者,可选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的数量,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4)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数小于或等于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如阈值为8时,第一索引满足的关系。此时,PRI用于指示上行控制资源,PRI用于指示的状态值的数量与上行控制资源数量相同,为8种,也就是说ΔPRI的取值数量。
或者,公式(4)还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小于或等于组合阈值,如阈值为8时,第一索引满足的关系。此时,PRI用于指示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PRI用于指示的状态值的数量与上行控制资源数量相同,也就是说ΔPRI的取值的数量与上行控制资源数量相同。关于公式(4)中ΔPRI的取值的实现,可以参照上述公式(2)、公式(3)中ΔPRI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公式(4)中,“≤”符号也可以是“<”符号,“>”符号也可以是“≥”符号。
公式(4)可以是公式(2)或公式(3)简化后的公式。例如,在Rre,rep=RPUCCH·Rrepetition时,ΔPRI<Rre,repmod RpUCCH的情况不存在,公式(2)或公式(3)简化得到公式(4)。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4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4)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参考上述表3所示。
或者,可选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16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5)中,nCCE,p/NCCE,p、ΔPRI、rre,rep与之间的映射关系如表4所示。
表4
表4续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4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6)或公式(7)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表5所示。
表5
或者,可选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6)可以是公式(5)简化后的公式。例如,RPUCCH≤8时,可替换为Rrepetition,公式(6)简化为公式(5)。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16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根据上述公式(6)或公式(7)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参考上述表4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8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6)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参考上述表3所示。
或者,可选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16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7)中nCCE,p/NCCE,p、ΔPRI、rre,rep与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参考上述表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8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7)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上述表3所示。
或者,可选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公式(5)至公式(8)的任一个中,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数大于8、等于8或小于8的情况下,第一索引满足的关系。还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大于8、等于8或小于8的情况下,第一索引满足的关系。
公式(5)至公式(8)的任一个中,“≤”符号也可以是“<”符号,“>”符号也可以是“≥”符号。
需要说明的是,公式(8)可以是公式(7)简化后的公式。例如,RPUCCH≤8时,可替换为Rrepetition,公式(8)简化为公式(7)。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16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根据上述公式(5),确定的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参考上述表2所示,在此不再赘述。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8个上行控制资源,4个重复因子为例,上述公式(7)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上述表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若上行控制资源数小于8,通过PRI指示资源值,则的情况下,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取值与需要指示的上行控制资源数一致。例如,上行控制资源数为5,则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可以通过3比特指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PRI的可能取值为“000”、“001”、“010”、“011”和“100”,相应地,ΔPRI的可能取值为“0”、“1”、“2”、“3”、“4”。
若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大于8,则PRI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PRI的可能取值有8种。若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组合数量小于8,则PRI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PRI的可能取值的数量与上行控制资源数相同,如上行控制资源有4种,则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PRI的可能取值有4种,分别可以为“000”、“001”、“010”、“011”和“100”,相应地,ΔPRI的可能取值为“0”、“1”、“2”、“3”、“4”。
示例性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可以是用于发送上行信号,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上行控制资源。目标重复因子是与上行信号对应的重复因子,用于指示上行信号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的次数。
如此,可以通过PRI与第一资源索引的不同组合,确定出不同的联合索引,从而能够实现不同的重复因子和上行控制资源的灵活指示,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上述步骤S203,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索引,可以包括步骤1和步骤2。
步骤1,终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
其中,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示例性地,上行控制资源数,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上行控制资源的数量。例如,上行资源集合0中包括上行控制资源0至上行控制资源7,则上行控制资源数为8。又如,上行资源集合0中包括上行控制资源0至上行控制资源15,则上行控制资源数为16。重复因子数,可以是第一映射关系中重复因子的数量,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第一映射关系是根据重复因子集合和资源集合确定。例如,第一映射关系中重复因子有重复因子“2”和重复因子“4”,则重复因子数为2。
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可以是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PUCCH resourceindicator,PRI)。在不同的DCI中,PRI可以是3比特或0比特~3比特。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还可以是定时指示信息,该定时指示信息可以为DCI中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到HARQ反馈的定时指示(PDSCH-to-HARQ_feedback timing indicator)字段。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传输应答信息,如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中,ACK、NACK统称为HARQ-ACK信息。示例性地,在DCI format1_0、DCI format1_1、DCI format1_2中HARQ-ACK信息分别为3比特、0~3比特、0~3比特。
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控制信道元素总数,可以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所有控制信道元素的数量。例如,一个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所包括的控制信道元素共有100个,则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控制信道元素总数为100。第一资源索引,可以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可以是索引值)与下行信道的聚合等级(可以是聚合等级的值)的模为0。
步骤2,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索引。
具体地,终端设备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索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公式(1)至公式(8)中的一个,确定第一索引。
具体地,若上行控制资源数大于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或者,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大于组合阈值,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公式(1)确定第一索引。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行控制资源的数量等于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或者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等于组合阈值,终端设备同样可以根据公式(1)确定第一索引。或者,若上行控制资源的数量小于或等于上行控制资源数阈值,或者上行控制资源和重复因子的组合数小于或等于组合阈值,则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如下多项中的一项确定第一索引:上述公式(2)、上述公式(3)、或上述公式(4)。或者,终端设备根据如下多项中的一项确定第一索引:公式(5)、公式(6)、公式(7)和公式(8)。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式(1)至公式(8)仅用于示例,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获取第一索引。例如,可以根据如表格2至表格5中,nCCE,p/NCCE,p、ΔPRI和rre,rep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第一索引。
S20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示例性地,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也就是说,一个上行控制资源和一个重复因子一起,对应一个联合索引。
示例性地,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中的重复因子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上行控制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以下以上行控制资源包括资源0和资源1,重复因子包括重复因子“2”和重复因子“4”为例说明。
如上述表1所示,联合索引0对应资源0和重复因子2,联合索引1对应资源0和重复因子4,联合索引2对应资源0和重复因子2,联合索引3对应资源0和重复因子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联合索引还可以对应一个重复因子索引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索引。
以上行控制资源包括资源0和资源1,重复因子包括重复因子“2”和重复因子“4”为例。资源0和资源1的索引依次为资源索引0和资源索引1。重复因子“2”的索引为重复因子0,重复因子“4”的索引为重复因子1,则联合索引、重复因子索引、上行控制资源索引的映射关系表如下表6所示。
表6
联合索引 上行控制资源索引 重复因子索引
0 资源0 重复因子0
1 资源0 重复因子1
2 资源1 重复因子0
3 资源1 重复因子1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图2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可选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换言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
示例性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第一重复因子集合,可以是第一映射关系中所有重复因子的集合。
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中。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的如下一项或多项: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或优先级指示信息。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调制和编码(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字段(field),载波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载波指示(carrierindicator)字段,天线端口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天线端口(Antenna port(s))字段,优先级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优先级指示(priority indicator)字段。
可以理解,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中新增的字段。
具体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下行控制信息一个或多个字段中的比特,第一指示信息还可以承载于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的字段中和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例如,若重复因子集合共包括2个,则只需要1比特指示重复因子,此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的一个字段中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
若重复因子共包括4个,则需要2比特指示,则第一指示信息的1比特可以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的字段中,另一比特可以承载于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的2比特均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的字段中。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的2比特均可以承载于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
需要说明的是,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部分字段不可用于承载第一指示信息的比特时,则相应的比特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的其他字段承载。例如,覆盖受限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或优先级指示信息。又例如,非覆盖受限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载波指示信息外的其他信息,如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具体指示时,可以通过相应信息的最高有效位或者最低有效位来指示,也可以采用相应信息的状态值指示。例如,3比特的信息中,状态值可以为“111”、“110”。
此外,第一指示信息既可以通过隐式指示,也可以通过显示指示。例如,可以通过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隐式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示例性地,可以根据MCS索引位于的区间确定第一重复因子集合。若MCS索引较大,如MCS索引为MCS索引17至MCS索引28中的一个,则对应较小的重复因子集合,如{1,2}。若MCS索引较小,如MCS索引为MCS索引0至MCS索引16中的一个,则对应较大的重复因子集合,如{4,8}。
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是显示指示和隐式指示相结合的方案。例如,第一指示信息通过两个比特实现时,可以通过显示指示的方式指示第一指示信息的一个比特,通过隐式指示的方式指示第一指示信息的另一个比特。
或者,可选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并从下行控制信息中获得加扰该下行控制信息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RNTI),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换言之,第一指示信息为加扰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具体地,配置两个重复因子集合时,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1比特。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表(MCS index table)确定终端设备的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例如,若终端设备侧配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表(MCSindex table)对应的目标码率低或目标调制阶数时,可以确定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较大的重复因子集合,如重复因子{4,8}。又例如,若终端设备侧配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表(MCS index table)对应的目标码率或目标调制阶数高时,可以确定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较小的重复因子集合,如重复因子{1,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重复因子集合还可以是由协议确定的。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重复因子集合也可以只有一个。此时,该重复因子集合即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重复因子集合为一个时,也可以由RRC信令配置或者由协议确定。
在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后,终端设备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确定第一映射关系。
如此,可以从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中选择一个重复因子集合,并根据选择的重复因子集合确定第一映射关系。例如,可以根据场景选择重复因子集合,能够使得重复因子的指示更灵活,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进一步地,图2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换言之,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示例性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
如此,可以动态配置不同的重复因子集合。例如,可以根据场景配置重复因子集合,从而使得重复因子的指示更灵活,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以下结合方式一或方式二举例说明如何确定第一映射关系。
方式一,先根据重复因子索引升序确定联合索引,然后根据上行控制资源索引升序确定联合索引。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实例详细说明。
一个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的上行控制资源包括资源0至资源15,重复因子集合包括重复因子0至重复因子3依次对应的重复因子:“1”、“2”、“4”和“8”。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对应关系如表7所示。资源0至资源15中的每个上行控制资源都对应4个重复因子。
表7
上行控制资源 重复因子0 重复因子1 重复因子2 重复因子3
资源0 1 2 3 4
资源1 1 2 3 4
资源2 1 2 3 4
资源3 1 2 3 4
资源4 1 2 3 4
资源5 1 2 3 4
资源6 1 2 3 4
资源7 1 2 3 4
资源8 1 2 3 4
资源9 1 2 3 4
资源10 1 2 3 4
资源11 1 2 3 4
资源12 1 2 3 4
资源13 1 2 3 4
资源14 1 2 3 4
资源15 1 2 3 4
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时,首先,从左到右,确定资源0分别与各个重复因子的组合对应的联合索引,然后再从左到右,确定资源1分别与各个重复因子的组合对应的联合索引,……,直至确定出资源15与重复因子“4”的组合的联合索引。
图7中的上行控制资源、重复因子和联合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如表8所示。
表8
方式二,先根据上行控制资源索引升序确定联合索引,然后根据重复因子索引升序确定联合索引。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实例详细说明。
如表7所示,一个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上行控制资源包括资源0至资源15,重复因子包括重复因子“1”、“2”、“4”和“8”。资源0至资源15中的每个资源都对应4个重复因子。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时,首先,从上到下,确定重复因子“1”分别与各个上行控制资源的组合对应的联合索引,然后再从上到下,确定重复因子“2”分别与各个重复因子的组合对应的联合索引,……,直至确定出重复因子“4”与资源15的组合的联合索引。重复因子、上行控制资源、联合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如表9所示。
表9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映射关系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确定,第一映射关系的,上行控制资源、重复因子和联合索引之间的映射关系不限于表8和表9所示的示例。例如,在表9中,重复因子8和资源14可以对应联合索引63,重复因子8和资源15可以对应联合索引62。
此外,表格8和表格9仅为第一映射关系的一种示例,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映射关系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第一映射关系还可以采用数组的形式实现。如表9所示的第一映射关系采用数组实现时,重复因子8、资源15和联合索引63的映射关系为{8,15,63}。
示例性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实现可以参考步骤S201中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实现方式,目标重复因子的实现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202中目标重复因子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若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则上述步骤S20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从联合索引、上行控制资源、重复因子三者的映射关系中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以第一映射关系如图8所示为例。若第一索引为联合索引7,则可以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为资源1,目标重复因子为“8”。
示例性地,若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联合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的索引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则上述步骤S204,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可以包括步骤3和步骤4。
步骤3,终端设备设备根据第一索引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
可选地,若第一映射关系根据上述方式一确定,则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满足以下关系:
rep_index=rre,repmod Rrepetition; (10)
其中,re_index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rep_index为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rre,rep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组合对应的联合索引。
或者,可选地,若第一映射关系根据上述方式二确定,则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满足以下关系:
re_index=rre,repmod RPUCCH; (11)
其中,re_index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rep_index为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组合对应的联合索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式(9)至公式(12)仅用于示例,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获取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和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
步骤4,终端设备根据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示例性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re_index为“0”,则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为资源0。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rep_index为“3”,则目标重复因子为重复因子“4”。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联合索引的坐标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例如,按照上述公式(9)和(10),或者按照上述公式(11)和(12)计算出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后,根据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索引和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确定第一索引的坐标。具体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位置坐标为re_index+1。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为rep_index,重复因子的位置坐标为rep_index+1。以重复因子为横坐标,资源为纵坐标为例,若重复因子0的横坐标为1,重复因子0至重复因子3的横坐标依次为横坐标“1”至横坐标“4”,资源0至资源15的纵坐标依次为纵坐标“1”至纵坐标“16”。目标重复因子0至目标重复因子3与资源0至资源15对应的位置坐标如表10所示。若目标上行资源的索引为“0”,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为“2”,则可以确定目标上行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对应的坐标为(3,1)。
表10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RRC信令指示:通过第一索引确定目标重复因子。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图2所示的方法确定重复因子,可以通过RRC信令控制。
如此,同一上行控制资源可以对应多个重复因子,根据索引从上行控制资源对应的重复因子中确定目标重复因子,使得重复因子的指示更加灵活,例如,可以根据信道环境指示重复因子,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此外,可以通过已有的字段确定索引,实现重复因子的隐式指示,不需要新增字段,以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另外,通过索引可以在不同的条件,如覆盖受限条件或非覆盖受限条件下指示重复因子,能够提高重复因子指示的灵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综上,图2所示的通信方法,能够兼顾资源开销和灵活性,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和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指示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满足以下关系:
其中,rep_index为目标重复因子的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的CCE的数量,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petition为重复因子数。
具体地,可以根据公式(13)确定重复因子的索引,进而根据重复因子的索引确定重复因子。
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式中的为向上取整,为向下取整。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该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包括:
S301,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
关于步骤S301的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2中的步骤S201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302,网络设备发送关联信息指示信息。
其中,关联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关联信息。关联信息指示信息承载于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或者,关联信息指示信息为第一RNTI加扰的下行控制信息。
关于关联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303,终端设备获取第三指示信息。
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关联信息,目标关联信息为多个候选关联信息之一,一个候选关联信息包括:一个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映射关系。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候选关联信息还可以由RRC预配置,或者由协议确定。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候选关联信息可以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如上行控制信道PUCCH,的格式(format)相关。
例如,上行信道格式1比上行信道格式2的链路预算好,比上行信道格式2链路预算差。因此,上行信道格式1的上行控制资源的重复因子,可以比上行信道格式2的上行控制资源的重复因子小。同理,上行信道格式3的上行控制资源的重复因子,可以比上行信道格式1的上行控制资源的重复因子小。需要说明的是,上行信道可以是上行控制信道PUCCH。
又如,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与上行信道格式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上行控制资源集合0通常用于上行信道格式0和上行信道格式1的传输,因此,可以根据上行控制资源的格式,确定关联信息中各个上行控制资源对应的重复因子。
如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的格式,确定关联信息。例如,配置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的格式相关的重复因子,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场景,提高传输重复因子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候选关联信息中,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映射关系不同。
以上行控制资源集合中包括资源0-资源7为例,若在候选关联信息0中,包括重复因子“1”和重复因子“2”,则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映射关系如下表11所示。若在候选关联信息1中,包括重复因子“4”和重复因子“8”,则上行控制资源与重复因子的映射关系如下表12所示。
表11
上行控制资源 重复因子
资源0 1
资源1 2
资源2 1
资源3 2
资源4 1
资源5 2
资源6 1
资源7 2
表12
上行控制资源 重复因子
资源0 4
资源1 8
资源2 4
资源3 8
资源4 4
资源5 8
资源6 4
资源7 8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承载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中: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其中,下行控制信息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或优先级指示信息。
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的实现可以对应参考上述图2对应的通信方法中,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的具体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候选关联信息有两个,则需要1比特来指示目标关联信息,也就是说,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是1比特。例如,在覆盖受限时,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是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的1比特。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优先级指示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的1个比特。类似地,若候选关联信息有3个或3个以上,则需要2个以上的比特来指示目标关联信息。
示例性地,若MCS索引表3,则判断覆盖受限。或者,若天线端口指示信息确定。例如,若天线端口指示信息通过4比特指示天线端口表,则可以判断覆盖受限。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指示端口数较多的天线端口指示信息的状态值指示关联信息。也可以通过天线端口指示信息中的最高有效位或最低有效位指示关联信息。还可以通过新增天线端口指示信息的比特位指示关联信息。例如,若配置的天线端口表通过4比特指示,天线端口指示信息可以配置为5个比特,从而利用其中的1个比特指示关联信息,或者利用5个比特组成的部分状态值指示关联信息。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下行控制信息和/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指示重复因子,还可以由RRC信令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三指示信息有多个比特,则第三指示信息的各个比特可以包括下行控制信息中一个或多个现有字段中的比特,还可以包括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的多个比特,或者,第三指示信息还可以既包括下行控制信息中一个或多个现有字段中的比特,又包括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的多个比特。例如,在覆盖受限情况下,第三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中的比特: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优先级指示信息、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在非覆盖受限的情况下,第三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的比特。可以理解,第三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比特,还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中新增其他字段的比特。
关于第三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终端设备侧配置的候选关联信息包括候选关联信息0和候选关联信息1,则第三指示信息可以为1比特。若第三指示信息为二进制数“0”,则指示候选关联信息0。若第三指示信息为二进制数“1”,则指示候选关联信息1。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终端设备获取第三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通过第一RNTI加扰。终端设备获取与第一RNTI对应的目标关联信息。
其中,多个候选关联信息分别对应:用于加扰下行控制信息的不同RNTI。
本申请实施例中,RNTI可以是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tempory identity,C-RNTI)、配置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onfigured scheduling radionetwork tempory identity,CS-RNTI)等。
换言之,第三指示信息可以是RNTI,不同的RNTI对应不同的候选关联信息。例如,C-RNTI对应一个候选关联信息,CS-RNTI对应另一个候选关联信息。具体地,C-RNTI对应候选关联信息0、CS-RNTI对应候选关联信息1,若下行控制信息中的RNTI为C-RNTI,则目标关联信息为候选关联信息0。如此,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获取RNTI,从而能够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S304,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关联信息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为第四指示信息指示的上行控制资源,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上行信号,可以是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还可以是上行的数据。
示例性地,第四指示信息可以是PRI。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可以根据PRI确定。关于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实现,可以参考已有的上行控制资源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详细说明如何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的目标重复因子。
具体地,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目标关联信息,然后根据确定出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在目标关联信息中确定目标重复因子。
以目标关系信息为上述表12的关联信息为例,若根据PRI确定出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为资源1,则目标重复因子为资源1对应的重复因子“8”。
图3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从多个关联信息中选择一个关联信息,然后从选择出的关联信息中,确定目标重复因子集合,进而确定目标重复因子。如此,通过第三指示信息选择关联信息,可以从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对应的重复因子中选择目标重复因子,能够提高重复因子指示的灵活性,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此外,由第三指示信息指示关联信息,可以通过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隐式指示重复因子,可以通过已有的字段实现重复因子的隐式指示,不需要新增字段,以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通过第三指示信息选择关联信息,还可以根据信道条件选择不同的关联关系,如在覆盖受限时选择对应重复因子大的关联信息,在非覆盖受限时选择对应重复因子小的关联信息,从而提高灵活性,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综上,图3所示所所述的通信方法,能够兼顾资源开销和灵活性,从而提高通信效率。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该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包括:
S401,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
关于步骤S401的实现可以参考上述图2中的步骤S201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S402,网络设备发送第五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第五指示信息。
其中,第五指示信息承载于如下一项或多项中: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中。第五指示信息与重复因子对应。
示例性地,第五指示信息是可以用于下行指示的信息,如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下行指示,可以是指示PDSCH接收的相关参数和配置。
S403,终端设备根据第五指示信息,确定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五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一项或多项: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指示信息、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或优先级指示信息。如此,可以利用下行控制信息的已有字段,实现重复因子的指示,以节省开销,提高效率。
示例性地,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调制和编码字段。例如,调制和编码字段可以是DCI_format1_0、DCI_format1_1DCI_format1_2中的字段。载波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载波指示(carrier indicator)字段,天线端口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天线端口(Antenna port(s))字段,优先级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优先级指示(priority indicator)字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新增字段指示重复因子。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五指示信息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之一指示重复因子:隐式指示、显示指示、显示指示和隐式指示结合。
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MCS指示信息和天线端口数指示信息说明隐式指示。
可选地,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CS索引(MCS index),重复因子可以与MCS索引和/或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modulation order)相关。
具体地,可以根据MCS索引确定重复因子,或者可以根据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确定重复因子,或者可以根据MCS索引和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一起确定重复因子。进一步地,MCS索引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区间,至少两个区间中的每一个区间各自对应一个重复因子。
可以理解,MCS索引阈值可以由RRC信令配置,也可以由协议确定。
示例性地,MCS索引对应的区间,可以是根据MCS索引所位于的数据段划分。例如,对于MCS索引0-MCS索引28,可以指定MCS索引0-MCS索引16为一个区间,MCS索引17-MCS索引28为另一个区间。MCS索引对应的区间,还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MCS索引阈值确定。MCS索引的阈值数量与重复因子数,满足如下关系:N1=M1-1。其中,M1为重复因子数,N1为MCS索引的阈值数量。例如,对于MCS索引0-MCS索引28,若MCS索引阈值为17,则可以确定,索引小于17的MCS索引属于一个区间,索引大于或等于17的索引属于另一个区间。
以下结合表13说明区间和重复因子的对应关系。
如表13所示,MCS索引包括MCS索引0至MCS索引31,若MCS索引29至MCS索引31为预留索引。若MCS索引0至MCS索引28共分为两个MCS索引区间,分别为:MCS索引0至MCS索引16和MCS索引17至MCS索引28,MCS索引0至MCS索引16区间内的MCS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如重复因子“4”,MCS索引17至MCS索引28区间内的MCS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如重复因子“2”。
表13
表13续
或者,进一步地,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区间,至少两个区间中的每一个区间各自对应一个重复因子。
示例性地,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以下均简称为调制阶数)的区间,可以是根据调制阶数所位于的数据段划分。例如,对于MCS索引0-MCS索引28,若MCS索引0-MCS索引9对应的调制阶数为2,MCS索引10-MCS索引16对应的调制阶数为4,MCS索引17-MCS索引28对应的调制阶数为6,则可以指定调制阶数2和调制阶数4属于一个区间,调制阶数6属于为另一个区间。
表14
表14续
调制阶数的区间,还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调制阶数阈值确定。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阈值数量与重复因子数,满足如下关系:N2=M2-1。其中,M2为重复因子数,N2为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的阈值数量。例如,对于MCS索引0-MCS索引28,若调制阶数的阈值为6,则可以确定小于6的调制阶数属于一个区间,大于或等于6的调制阶数属于另一个区间。以下结合表14说明区间和重复因子的对应关系。
如表14所示,MCS索引包括MCS索引0至MCS索引28。若调制阶数的区间,分别为:调制阶数小于6,调制阶数大于或等于6,则MCS索引0至MCS索引16区间内的MCS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如重复因子“4”,MCS索引17至MCS索引28区间内的MCS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如重复因子“2”。
可以理解,调制阶数阈值可以由RRC信令配置,也可以由协议确定。
如此,可以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指示信息指示的MCS索引或调制阶数,隐式指示重复因子,并在不同的覆盖条件下,如覆盖受限或非覆盖受限条件下指示重复因子,灵活实现重复因子的指示,从而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
可选地,可以根据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表(MCS index table)确定重复因子。其中,一个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表对应一个重复因子。例如,若终端设备侧配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表(MCS index table)对应的码率低时,如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表3,可以确定目标重复因子为较大的重复因子,如重复因子8。又例如,若终端设备侧配置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索引表(MCS index table)对应的码率高时,可以确定目标重复因子为较小的重复因子,如重复因子2。
可选地,重复因子可以与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对应。
进一步地,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区间,至少两个区间中的每一个区间各自对应一个重复因子。
示例性地,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指示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的区间,可以根据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所位于的数据段划分。例如,对于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位于端口数A与端口数B(不包括端口数B)之间的天线端口指示信息,对应一个重复因子。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位于端口数B(包括端口数B)与端口数C之间的天线端口指示信息,对应另一个重复因子。其中,A<B<C。
示例性地,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可以与重复因子负相关。例如,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为1,对应的重复因子可以为“4”,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为3,对应的重复因子可以为“1”。
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的区间,还可以根据一个或多个端口数阈值确定。端口数阈值的数量与重复因子数,满足如下关系:N3=M3-1。其中,M3为重复因子数,N3为端口数阈值的数量。
可以理解,端口数阈值可以通过RRC信令配置,也可以由协议定义。
以下结合表13说明调制解调参考信号端口数区间和重复因子的对应关系。
如表13所示,端口指示信息为0-11,天线端口指示信息与天线端口、天线端口数和重复因子的映射关系如下表15所示。
表15
本申请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字段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字段指示信息。
其中,字段指示信息可以用于指示通过如下一项或多项隐式指示重复因子:MCS索引、MCS索引对应的调制阶数、或DMRS端口数。
示例性地,若上行覆盖条件与下行覆盖条件存在关联时,字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通过MCS索引指示重复因子。上行覆盖条件与下行覆盖条件存在关联,可以是满足如下条件之一:非配对频谱、或时分复用、或上下行处于相同频点(如4.9GHz)。
以下结合载波指示信息、天线端口指示信息和优先级指示信息说明重复因子的显式指示。
示例性地,可以将载波指示信息中的部分比特位或状态值用于指示重复因子。例如,对于DCI format 1_1,载波指示信息对应的字段位0比特或者3比特。若终端设备被服务小区配置了载波指示信息,则载波指示信息对应的字段位3比特,则可以通过载波指示信息显示指示重复因子。此时,可以通过载波指示信息中的1比特或2比特,指示重复因子。具体地,可以取3比特中的最高有效位或最低有效位指示重复因子,或者复用状态值,如“111”、“110”和“101”。
同理,对于DCI format 1_2,服务小区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载波指示信息可以为0比特、1比特、2比特、或3比特。通过DCI format 1_2中的载波指示信息指示重复因子时,也可以最高有效位或最低有效位指示重复因子,或者复用状态值,如“111”、“110”和“101”。例如,指示两个重复因子,可以使用最高有效位的1比特,或者用状态值“111”和“110”指示重复因子。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天线端口指示信息的部分比特,如,DCI format 1_1中载波指示信息的4比特、或5比特、或6比特中的比特位来指示重复因子。又如,DCI format 1_2中载波指示信息的4比特、或5比特、或6比特中的比特位。通过天线端口指示信息指示重复因子的实现方式,与载波指示信息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指示端口数较多的天线端口指示信息的状态值指示重复因子。也可以通过天线端口指示信息中的最高有效位或最低有效位指示重复因子。还可以通过新增天线端口指示信息的比特位指示重复因子。例如,若配置的天线端口表通过4比特指示,天线端口指示信息可以配置为5个比特,从而利用其中的1个比特指示重复因子,或者利用5个比特组成的部分状态值指示重复因子。
示例性地,此时,承载反馈信息的PUCCH的优先级较低。因此,可以利用优先级指示信息的比特位,如DCI format 1_1或DCI format 1_2配置的1比特优先级指示信息,指示重复因子。
关于判断覆盖受限的方案,可以参考上述判断覆盖受限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RRC信令指示:使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某些字段的某些比特位或状态值指示重复因子。具体地,基站可以根据覆盖条件,确定使用哪些字段,进而通过RRC信息指示。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第五指示信息,在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中确定目标重复因子。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六指示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第六指示信息。
其中,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重复因子集合。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关于第六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七指示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第七指示信息。其中,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
关于第七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上述第二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候选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或上行信道的格式相关。
基于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基于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指示目标重复因子。如此,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指示不同重复因子,从而更加灵活,能够提高通信效率。另外,利用已有字段指示重复因子,可以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从而能够提高通信效率。此外,基于下行控制信息或媒体接入控制-控制信元指示目标重复因子,可以实现重复因子的隐式指示,例如,可以根据MCS索引确定重复因子,从而能够在不同覆盖条件下实现重复因子的指示,从而提高重复因子指示的灵活性,进而提高通信效率。
综上所述,图4所示的通信方法能够提高灵活性,进而提高通信效率。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该通信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
图5所示通信方法包括:
S501,网络设备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
S502,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下行控制信息通过第二RNTI加扰。
S501,终端设备获取与第二RNTI对应的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用于加扰下行控制信息的RNTI,分别对应不同的重复因子。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所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八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根据第八指示信息,在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中确定目标重复因子。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所示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发送第九指示信息,终端设备接收第九指示信息。
其中,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重复因子集合。目标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候选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关于第八指示信息和第九指示信息的实现,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基于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RNTI指示重复因子,从而不需要新增字段,避免额外的资源开销;将不同RNTI与不同重复因子对应,可以实现重复因子的灵活指示,进而提高通信效率。此外,可以在不同覆盖条件下指示重复因子,重复因子的指示更加灵活。
综上,图5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兼顾资源开销和灵活性。
以上结合图3-图5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6-图8详细说明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通信装置。
示例性地,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通信装置600包括:获取模块601和确定模块602。为了便于说明,图6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一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600可适用于图1中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图2中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执行图3中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执行图4中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执行图5中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第一索引。
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
其中,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索引。
可选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一资源索引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与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第一资源索引的比值,以及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相关。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索引满足以下关系之一:
或,
其中,rre,rep为第一索引,NCCE,p为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重复因子数与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获取模块601,还用于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确定第一映射关系。
进一步地,获取模块601,还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可选地,获取模块601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实现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也可以集成为一个模块,如收发模块。获取模块601还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模块,获取模块601与确定模块602可以集成为一个模块,如处理模块。
可选地,通信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图6中未示出),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通信装置600可以执行图2-图5中任一项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应理解,通信装置600中涉及的处理模块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可以为处理器或处理单元;收发模块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可以为收发器或收发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600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还可以是包含终端设备的装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通信装置6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图2-图5中任一项所示出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7所示,通信装置700包括:处理模块701和收发模块702。为了便于说明,图7仅示出了该通信装置的主要部件。
通信装置700可适用于图1中所示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图2中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或者,执行图3中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或者,执行图4中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或者,执行图5中所示出的通信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
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
收发模块702,用于发送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第一资源索引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目标重复因子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确定。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可选地,收发模块702,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可选地,收发模块702可以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收发模块702用于实现图7所述的通信装置的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
可选地,图7所示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当处理模块执行该程序或指令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可以执行图2-图5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应理解,通信装置700中涉及的处理模块701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可以为处理器或处理单元;收发模块702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可以为收发器或收发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装置700可以是图1中所示出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设置于上述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或者包含该网络设备的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通信装置700的技术效果,可以分别参考图2-图5中任一项所示出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可设置于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芯片(系统)或其他部件或组件。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可选地,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802和/或收发器803。其中,处理器801与存储器802和收发器803耦合,如可以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下面结合图8对通信装置8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其中,处理器801是通信装置80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801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可选地,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数据,执行通信装置800的各种功能。
在具体的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8中所示出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800也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2中所示的处理器801和处理器804。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处理器(single-CPU),也可以是一个多核处理器(multi-CPU)。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其中,所述存储器8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软件程序,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存储器8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802可以和处理器8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通信装置800的接口电路(图8中未示出)与处理器8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803,用于与其他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装置800为终端设备,收发器803可以用于与网络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终端设备通信。又例如,通信装置800为网络设备,收发器803可以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或者与另一个网络设备通信。
可选地,收发器803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图8中未单独示出)。其中,接收器用于实现接收功能,发送器用于实现发送功能。
可选地,收发器803可以和处理器801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存在,并通过通信装置800的接口电路(图8中未示出)与处理器8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示出的通信装置8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通信装置的限定,实际的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此外,通信装置800的技术效果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以及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实现上述方式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或称功能模块)来实现,而这一个或多个功能单元(或称功能模块)可以是位于同一个装置里或不同装置里。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索引;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所述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确定第一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所述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所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索引,包括:
获取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索引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索引与所述第一资源索引和所述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所述第一索引,NCCE,p为所述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所述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rep为所述重复因子数与所述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索引满足以下关系之一:
或,
其中,rre,rep为所述第一索引,NCCE,p为所述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所述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所述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所述重复因子数与所述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所述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所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所述目标重复因子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确定;
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集合,所述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索引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索引;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重复因子集合,所述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根据所述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与上行控制资源集合确定第一映射关系;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索引对应的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
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索引对应一个重复因子和一个上行控制资源;所述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所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发送上行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对应的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索引。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索引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索引与所述第一资源索引和所述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的比值,以及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相关。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索引满足如下关系:
其中,rre,rep为所述第一索引,nCCE,p为所述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所述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re,rep为所述重复因子数与所述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索引满足以下关系之一:
或,
其中,rre,rep为所述第一索引,NCCE,p为所述下行控制资源集合中CCE总数,nCCE,p为所述第一资源索引,0≤nCCE,p/NCCE,p<1,RPUCCH为所述上行控制资源数,Rre,rep为所述重复因子数与所述上行控制资源数之积,ΔPRI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的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接收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目标上行控制资源和目标重复因子;其中,所述目标重复因子用于在所述目标上行控制资源上接收上行信号;所述目标重复因子根据第一重复因子集合确定;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重复因子集合,所述第一重复因子集合为多个重复因子集合之一;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上行控制资源数、重复因子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下行控制资源集合CORESET中控制信道元素CCE总数,以及第一资源索引。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索引指示信息为上行控制资源指示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索引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首个CCE的索引。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发送第二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多个重复因子集合。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在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其中,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所述通信装置和其他通信装置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所述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用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1.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3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2110369415.6A 2021-04-06 2021-04-06 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189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9415.6A CN115189848B (zh) 2021-04-06 2021-04-06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9415.6A CN115189848B (zh) 2021-04-06 2021-04-06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9848A CN115189848A (zh) 2022-10-14
CN115189848B true CN115189848B (zh) 2025-08-08

Family

ID=83511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9415.6A Active CN115189848B (zh) 2021-04-06 2021-04-06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189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89498B2 (en) * 2021-08-06 2024-01-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facto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7465A (zh) * 2018-04-06 2020-11-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rrc建立之前的pucch资源分配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0188B (zh) * 2017-11-17 2024-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65524B (zh) * 2019-04-29 2022-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37465A (zh) * 2018-04-06 2020-11-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rrc建立之前的pucch资源分配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189848A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8882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EP3509238B1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686064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HARQ-ACK feedback scheme on PUS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624813B1 (ko) 업링크 제어 시그널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9835784A (zh) 侧链路harq
EP352853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20031394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ultiple data in wireless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5802505B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EP2568717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US202000684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80242321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490278B (zh) 下行信号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028313A1 (en) User termina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996443B1 (en) Reduction of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overhead
CN107432017A (zh)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200067644A1 (en) Data feedback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2317251B2 (en) Super-slot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8127100A1 (zh)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1193581B (zh) 发送和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5189848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20964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rmal management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2236563A1 (en) Enhancement of pucch transmissions
US2021005097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CN116671213A (zh) 确定发送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71720A (zh) 资源确定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