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0763B - 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70763B CN115670763B CN202211718053.8A CN202211718053A CN115670763B CN 115670763 B CN115670763 B CN 115670763B CN 202211718053 A CN202211718053 A CN 202211718053A CN 115670763 B CN115670763 B CN 1156707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nt
- stent delivery
- metal
- distal end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47 laser engrav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739 neck Anatomy 0.000 claims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792 vascula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64 ad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902 le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1080 W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WAIPAZQMEIHHTJ-UHFFFAOYSA-N [Cr].[Co] Chemical class [Cr].[Co] WAIPAZQMEIHHT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00 nickel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ZONODCCBXBRQEZ-UHFFFAOYSA-N platinum tungsten Chemical compound [W].[Pt] ZONODCCBXBRQE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1481 Pathologic Constric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7536 Thromb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1066 hemangi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38 in vitro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52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91 sco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其中,在支架输送部件中,支架的输送方向为轴向,轴向中心定义为心轴。支架输送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单元。串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膨胀体,和连接膨胀体的连接部。串联单元具有波浪状造型,且串联单元的波浪状造型具有两个或三个极位;极位被定义为波浪状造型与心轴距离最远的点。同一串联单元中的极位与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平面被定义为串联单元的点轴平面。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波浪状造型的多个极位使膨胀体与支架的内壁相抵触,改善支架与血管贴壁不良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自膨胀支架可通过血管介入手术植入血管,用于实现治疗多种血管病症的方法,例如治疗血管瘤的血流导向技术、治疗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的血管重建技术等。通常通过输送系统将自膨胀支架输送至病变血管部位,然后将支架释放,以达到治疗目的。
      在常规的支架输送系统中,通过输送导丝和导管的配合进行支架的输送和释放,在自膨式支架释放在血管中后,依靠支架的自膨胀实现与血管内壁的贴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自膨式支架释放在血管的病灶位置后,受血管的结构、尺寸等的影响,自膨式支架的外壁可能无法与血管内壁有效贴合。如果血管植入物与血管内壁贴合不良,在长期血流冲刷下可导致血管夹层或形成血栓,带来健康隐患。
      为了改善支架贴壁不良的问题,在一些支架输送系统中,当自膨式支架释放在血管的病灶位置后,首先让其自膨胀,然后将输送导丝撤出,再通过导管向远端伸入一按摩用的导丝,从而对远端的支架内壁进行按摩,以尽可能使支架与血管内壁紧密贴合。但是,前述过程无疑增加了治疗时长,增加了治疗的风险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其至少能够解决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架输送部件,支架的输送方向为轴向,轴向中心定义为心轴。支架输送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单元。串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膨胀体,和连接膨胀体的连接部。串联单元具有波浪状造型,且串联单元的波浪状造型具有两个或三个极位;极位被定义为波浪状造型与心轴距离最远的点。同一串联单元中的极位与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平面被定义为串联单元的点轴平面。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支架输送部件包括两个以上的首尾相连的串联单元。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相邻的两个串联单元的点轴平面的夹角≤30°。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支架输送部件的所有的串联单元的点轴平面的夹角均≤30°。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串联单元中,极位所在位置设置膨胀体,且膨胀体的最大膨胀处被设置为覆盖极位向心轴的投影点与极位的延伸线与膨胀体外壁的交点。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膨胀体为具有镂空结构的金属笼。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金属笼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纺锤形、两端具有收缩端的圆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波浪状造型位于点轴平面内。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极位与心轴的垂直距离为L1,波浪状造型与心轴的交点的距离为L2,且满足L2≥L1。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L2=1.5L1~10L1。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膨胀体为两端具有收缩端的圆柱形金属笼,膨胀体近端一侧的连接部的延伸线与圆柱形金属笼的轴线向近端的延伸线夹角为10~45°,膨胀体远端一侧的连接部的延伸线与圆柱形金属笼的轴线向远端的延伸线夹角为10~45°。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膨胀体包括金属丝编织的金属笼和/或激光雕刻的金属笼。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串联单元由金属丝编织成管网状结构后进行节段式束缚获得,或者由金属丝编织成金属笼后固定连接在导丝上获得,或者由激光雕刻成金属笼后固定连接在导丝上获得。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串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笼和穿过金属笼的第一导丝,金属笼的近端固定在第一导丝上,金属笼的远端被设置为能够在第一导丝上滑动。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串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笼和连接相邻金属笼的多个第二导丝,金属笼的近端和远端均固定在第二导丝上。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金属笼内部设置有长度可变的金属芯线,金属芯线的两端分别与金属笼的两端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串联单元包括节段式管网状结构,由管网状结构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缩径的颈部获得;串联单元的连接部为节段式管网状结构的颈部,膨胀体为节段式管网状结构未设置颈部的部位。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膨胀体内部设置有长度可变的金属芯线,金属芯线的两端分别与膨胀体的两端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包括推送导丝和上述方案中的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部件设置在推送导丝的远端。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支架输送系统还包括套设在推送导丝远端或支架输送部件近端的收放辅助部件。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收放辅助部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固定部远端的开合部。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开合部包括一端固定在固定部,另一端能够进行开合的夹板。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包括前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和被输送支架,被输送支架套设在前述的支架输送部件的外部。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包括前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和被输送支架,被输送支架套设在前述的支架输送部件的外部。支架输送部件处于完全膨胀的第一状态时,支架输送部件远端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一阈值。支架输送部件完全收缩的第二状态时,支架输送部件远端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二阈值。支架输送部件在由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三阈值。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均小于等于5mm。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支架输送部件中,每一个串联单元的极位与心轴的垂直距离为L1和波浪状造型与心轴的交点之间距离为L2均满足L2=1.5L1~3L1。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均≤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1、本申请的支架输送部件中,在支架到达病灶位置时,导管后撤将支架释放至血管中,同时支架输送部件的串联单元也随之被释放在支架内部,在没有导管的束缚力后,串联单元会恢复波浪状造型,波浪状造型的极位会抵近支架的内壁,使极位处串联单元的结构抵靠在支架的内壁上,形成对支架内壁的按摩作用,一方面能够起到抚平支架内壁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支架更好地与血管的内壁贴合,进而缓解了支架与血管贴壁不良的问题。
      2、本申请的支架输送部件使用时,当支架从导管中完全释放至血管中后,可以在一定圆周角度范围内轻微转动支架输送部件,一方面能够使串联单元的极位变换与支架内壁的接触位置,从而对支架内壁的不同位置起到按摩效果,另一方面圆周方向的轻微转动也能使极位对支架的内壁产生圆周走向的按摩作用,从而有助于提升按摩效果,尽可能的保证支架各处与血管的贴壁效果。
      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支架系统,在被输送支架开始释放前直至完成释放的整个过程中,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伸出被输送支架远端的距离很小,降低了支架输送部件远端对远端血管造成损伤的几率。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在被输送支架开始释放前直至完成释放的整个过程中,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都不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基本消除了支架输送部件远端对远端血管造成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具有一个串联单元的支架输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具有两个串联单元的支架输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具有两个串联单元的支架输送部件的点轴平面的角度关系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具有两种不同极位的串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a、b、c和d分别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四种膨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圆柱形金属笼结构的膨胀体与轴线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金属丝编织成的管网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对图7中管网状结构进行节段式束缚获得的串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将金属笼连接在导丝上获得的串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架输送部件的极位与心轴的垂直距离及波浪状造型与心轴交点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金属笼一端固定、一端滑动的串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多个金属笼首尾通过导丝依次相连形成的串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在图12所示的金属笼内设置长度可变的金属芯线形成的串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中,a和b为支架输送部件的两种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中,a和b为支架输送部件的两种收放辅助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支架系统的支架输送部件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7为支架系统的支架输送部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18为支架系统的支架输送部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中:10、串联单元;11、膨胀体;12、连接部;13、金属笼;14、金属芯线;15、管网状结构;16、套管;17、固定件;20、导丝;30、第一导丝;40、第二导丝;100、支架;200、导管;300、推送导丝;400、收放辅助部件;401、固定部;402、开合部;421、夹板;422、编织网管; 600、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使用了“远端”、“近端”、“轴向”和“径向”,“近端”是指接近医疗器械操作者的一端,“远端”是指远离医疗器械操作者的一端,“轴向”是指由近端至远端的延伸方向,“径向”是指与“轴向”的垂直方向。
      本申请提出以下几种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输送部件,如图1所示,支架100的输送方向为轴向,轴向中心定义为心轴h。
      其中,支架输送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单元10。如图1所示,支架输送部件包括一个串联单元10。如图2所示,支架输送部件包括两个串联单元10。
      串联单元10包括至少两个膨胀体11和连接膨胀体11的连接部12。串联单元10具有波浪状造型,且串联单元10的波浪状造型具有两个或三个极位;极位被定义为波浪状造型与心轴距离最远的点。同一串联单元10中的极位与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平面被定义为串联单元10的点轴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单个极位可以是一个极点或者一条线段。如图1所示,串联单元10有两个极位,分别为M1和M2,极位M1和极位M2可以都为一极点的形式。如图2所示,支架输送部件包含了两个串联单元10,靠近近端的串联单元10包含两个膨胀体11,且包含两个都为极点形式的极位M1和极位M2,靠近远端的串联单元10包含三个膨胀体11,且包含三个极位,分别为M3、M4和M5,其中M4和M5为极点形式的极位,M3为线段形式的极位。图2中的箭头方向为由近端指向远端。
      如图3所示,支架输送部件包含两个串联单元10,位于近端的串联单元10中的两个极位与心轴h处于一个点轴平面S1,位于远端的串联单元10中的两个极位与心轴h处于另一个点轴平面S2。图3中的箭头方向为由近端指向远端。
      需要说明的是,极位之间的波浪状造型的连线可以都处于点轴平面内,也可以并不完全在同一点轴平面内,即极位之间的波浪状造型的连线可以有一定的扭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支架100到达病灶位置时,导管200后撤将支架100释放至血管600中,同时支架输送部件的串联单元10也随之被释放在支架100内部,由于自膨胀作用,支架100的外径不断扩大并且贴近血管600的内壁。同时,在没有导管200的束缚力后,串联单元10会恢复波浪状造型,进而波浪状造型的极位处会抵近支架100的内壁,使极位处的串联单元10的结构抵靠在支架100的内壁上,形成对支架100内壁的按摩作用,一方面能够起到抚平支架100内壁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使支架100更好地与血管600的内壁的贴合,进而缓解了支架100贴壁不良的问题。
      此外,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当支架100从导管200中完全释放至血管600中后,近端的体外操作者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轻微转动推送导丝300的近端,并通过推送导丝300将旋转作用力传导至串联单元10,带动串联单元10在支架100内部转动,使串联单元10的极位变换,引起串联单元与支架100内壁的接触位置的变化,从而对支架100的内壁起到按摩效果,尤其是圆周方向的轻微转动能使极位对支架100的内壁产生圆周走向的按摩作用,从而有助于提升按摩效果,尽可能的保证支架100各处与血管600的贴壁效果。
      综上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支架输送部件不仅能够起到输送作用,还能对支架100内壁进行按摩起到降低贴壁不良的作用,一物两用,减少了部件和多余的步骤,减少支架100植入治疗的时长,有助于降低治疗的风险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线段形式的极位与支架100内壁的接触面积更大,对支架100内壁的按摩面积更大,更适合于较直的病灶血管。而极点形式的极位在支架100内部的阻力更小,旋转更灵活,更适合于迂曲的病灶血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极位的形式,示例性的如,当支架100内壁阻力小,或病灶血管处更直时,可以选择线段形式的极位;当支架内壁有一定阻力,或病灶血管较为迂曲时,可以选择极点形式的极位。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串联单元10中,极位所在位置设置膨胀体11,且膨胀体11的最大膨胀处被设置为覆盖极位向心轴的投影点1101与极位的连线的延伸线与膨胀体外壁的交点1102。如图4所示,包含两个极位N1和N2,N1处为极点形式的极位,N2为线段形式的极位。对于极点形式的极位N1,膨胀体11的最大膨胀处能够覆盖极位N1向心轴h的投影点1101与极位N1的连线的延伸线与膨胀体11外壁的交点1102。对于线段形式的极位N2,膨胀体11的最大膨胀处能够覆盖极位N2向心轴h的投影线段1103与极位N2的连接的延伸线段与膨胀体11外壁的相交线段1104。投影线段1103和相交线段1104在图中的实线仅为示意表示所述线段,并不表示任何实体的壁等结构。
      膨胀体11的位置和结构的设计能够更好的使膨胀体11的最大膨胀处与支架100的内壁相接触,起到更好的贴合按摩效果。
      如图5a、5b、5c和5d所示,膨胀体11为具有镂空结构的金属笼。金属笼的形状包括图5a所示的圆形、图5b所示的椭圆形、图5c所示的纺锤形和图5d所示的两端具有收缩端的圆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如图6所示,膨胀体11为两端具有收缩端的圆柱形金属笼,膨胀体11近端一侧的连接部12的延伸线与圆柱形金属笼的轴线h向近端的延伸线夹角a为10~45°,膨胀体11远端一侧的连接部12的延伸线与圆柱形金属笼的轴线h向远端的延伸线夹角b为10~45°。图6中的箭头方向为由近端指向远端。将夹角a和/或夹角b设置在10~45°,能够提高串联单元10在按摩过程中沿轴向的推送力,增加膨胀体11与支架100内壁的接触性,提高抚平和按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笼可以通过金属丝编织形成,金属丝可以采用记忆金属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钴铬合金、铂钨合金、镍钛合金等记忆金属材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笼也可以是通过激光雕刻管状结构得到。
      图8中的串联单元10可以由金属丝编织成如图7所示的管网状结构15后进行节段式束缚获得。或者如图9所示,串联单元10可以由金属丝编织成金属笼后固定连接在导丝20上获得,或者串联单元10可以由激光雕刻成金属笼后固定连接在导丝20上获得,图9中的金属笼即膨胀体1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输送部件,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架输送部件至少包含两个串联单元10。串联单元1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等。
      相邻的串联单元10之间首尾顺次串联。相邻的串联单元10之间可以通过以金属丝连接,但优选将相邻串联单元10之间直接连接,不使用额外的部件。
      同一个串联单元10的极位与心轴会构成一个点轴平面。如图3所示,支架输送部件包括两个串联单元10,对应也包括两个点轴平面,分别为点轴平面S1和点轴平面S2,点轴平面S1和点轴平面S2之间的夹角r被设定为≤30°,例如5°、10°、20°、25°等。30°以内的点轴平面S1和点轴平面S2之间的夹角r能够提高串联单元10在按摩过程中沿轴向的推送力的传导性,过大的夹角r虽然也能够获得按摩抚平效果,但力的传导性变差,容易影响体外操作的稳定性,增加手术风险。
      在优选的设置中,支架输送部件的所有的串联单元10的点轴平面的夹角均≤30°,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整个支架输送部件的推送力的传导性,使扭转角度的传递更灵敏,体外控制性更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输送部件,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同一个串联单元10中,串联单元10形成的波浪状造型位于点轴平面内,这样基本消除波浪状造型在圆周方向的扭曲,保证串联单元10向前的输送效果。
      如图10所示的串联单元10中,极位N1与心轴h的垂直距离为L1,波浪状造型与心轴的交点的距离为L2,且满足L2≥L1,由此保证波浪状造型波峰波谷具有足够的跨度,提高串联单元10的波浪状造型的保持能力。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设定图10中的L2=1.5L1~10L1,例如L2=1.5L1、L2=2L1、L2=3L1、L2=4L1、L2=6L1、L2=8L1等。L2与L1的比值越大,串联单元10的波浪状造型的保持能力越好,但与支架100的接触面积变小,L2与L1的比值越小,串联单元10的波浪状造型的保持能力变小,但与支架100的接触面积变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输送部件,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串联单元10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笼13和穿过金属笼13的第一导丝30,金属笼13的近端固定在第一导丝30上,金属笼13的远端被设置为能够在第一导丝30上滑动。图11中的箭头方向为由近端指向远端。
      当支架100和串联单元10位于导管200内处于未被释放的状态时,金属笼13受到导管200的束缚,金属笼13的远端沿第一导丝30滑动,使金属笼13的轴向被拉伸,径向缩小,进而使串联单元10在导管200内部将作用力输送至远端。当串联单元10随支架100从导管200中释放至血管600中时,在自身膨胀作用下,金属笼13的远端沿第一导丝30向近端滑动,使金属笼13膨胀,即轴向缩短,径向增大,进而使金属笼13(膨胀体11)与支架100的内壁相贴服,并借助串联单元10的波浪状造型形成对支架100内壁作用,降低贴壁不良的问题。在支架100释放完毕,串联单元10可以通过体外操作这的旋转,对支架100的内壁进行按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输送部件,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串联单元10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笼13(膨胀体11)和连接相邻金属笼13的多个第二导丝40,金属笼13的近端和远端均固定在第二导丝40上。
      优选地,如图13所示,金属笼13内部设置有长度可变的金属芯线14,金属芯线14的两端分别与金属笼13的两端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金属芯线14可以采用记忆金属材料制作成预定型的形状,可以是波浪状、螺旋状等。金属材料包括记忆金属,记忆金属可以包括钴铬合金、铂钨合金和镍钛合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芯线14的预定型形状独立于前述的串联单元10的波浪状造型,即金属芯线14的预定型的作用仅是为了适应于金属笼13的形变。
      金属芯线14可以适应于金属笼13的形变,同时为串联单元10的推送提供力的传导性,提高对串联单元10的远端控制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输送部件,与实施例1相比,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串联单元10包括节段式的管网状结构15,由管网状结构15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缩径的颈部获得,串联单元10的连接部12为节段式管网状结构的颈部,膨胀体11为节段式管网状结构15未设置颈部的部位。
      节段式管网状结构15形成的串联单元10的整体性更好,力的传导性更好,在释放后形成的波浪状造型也能具备更好地稳定性,使极点对支架100的内壁形成更稳定的按摩和抚平效果。
      优选地,与实施例5相类似,膨胀体11内部设置有长度可变的金属芯线14,金属芯线14的两端分别与膨胀体11的两端固定连接。
      如图14a和14b所示,连接部12的结构形式有多种。
      如图14a所示,连接部12的结构包括在管网状结构15的外部套设一套管16,可以采用热缩管,通过热缩管将管网状结构15进行节段束缚。
      或者如图14b所示,连接部12的结构还可以包括在管网状结构15的内部设置一固定件17,固定件17可以是金属管,其设置在管网状结构15内,且金属管的外壁与管网状结构15的内壁通过热熔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以形成对管网状结构15的节段束缚。
      或者,连接部12的结构还可以包括在管网状结构15的管壁的编织丝或雕刻丝之间设置焊点,形成颈部。
      或者,连接部12的结构还可以包括将管网状结构15的管壁进行预定型,形成颈部。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推送导丝300和实施例1-6中任一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部件设置在推送导丝300的远端。
      在支架100送入血管600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在支架100释放位置错误或者释放位置需要调整等情况下,对支架100的回收操作较为不便。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支架100并没有完全释放,支架100的近端有一部分还处于导管200内。
      因此,进一步地,如图15a和15b所示,支架输送系统还包括套设在推送导丝300远端或支架输送部件近端的收放辅助部件400。收放辅助部件400可以包括固定部401和设置在固定部401远端的开合部402。
      如图15a所示,开合部402包括一端固定在固定部401,另一端能够进行开合的夹板421。闭合后的夹板421内部具有容纳空腔,用于容纳支架100的全部或者近端部分。当支架100未完全从导管200内释放时(即支架100近端预定长度仍位于导管200内),打开后的夹板421能够引导支架100进入夹板421之间,并随着夹板421的闭合,最终支架100的全部或者近端部分被收回容纳空腔中,继续回撤将支架100收回至导管200内,然后再去正确的病灶位置重新释放即可。夹板421闭合后的外形可以是沿轴向延伸的正棱柱,例如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正六棱柱,形成与导管200内壁的线接触状态,从而降低推送时的摩擦力。
      如图15b所示,开合部402包括一端固定在固定部401,另一端呈喇叭口的编织网管422。喇叭口的编织网管422形成对支架100引导作用,在编织网管422回收至导管200内的过程中,支架100也跟随编织网管422一起收回至导管200内。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401为管状结构,例如为圆管结构,且内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通孔,其可以套接并固定在支架输送部件的近端,或者套接在与支架输送部件近端相连的推送导丝300的远端并且固定。在其他例子中,固定部401也可以是非管状结构,例如实心圆柱、实心棱柱等。
      在可选方案中,所述支架输送部件还包括设置在最远端的显影头端(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包括实施例7中的支架输送系统和被输送支架,被输送支架套设在实施例1-6中任一的支架输送部件外部。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包括实施例7中的支架输送系统和被输送支架(以支架100为例),被输送支架套设在实施例1-6中任一的支架输送部件外部。
      支架输送部件处于完全膨胀的第一状态时,支架输送部件远端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一阈值。支架输送部件处于完全收缩的第二状态时,支架输送部件远端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二阈值。支架输送部件在由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三阈值;且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均小于等于5mm,例如可以为5mm、4mm、3mm、2mm、1mm等。
      如图16所示,第一状态指导管200向近端回撤,被输送支架从导管200内露出,并被完全释放在血管600中的状态。此时,对应的支架输送部件可以全部从导管200中释放,也可以是远端一部分从导管200中释放。
      如图17所示,第二状态指被输送支架及支架输送部件都完全位于导管200内的状态。
      如图18所示,由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变化指导管200回撤,被输送支架的远端从导管200内释放,其近端仍有一部分位于导管200内。此时,对应的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可以从导管200中释放一部分,也可以是远端还未从导管200中释放。
      综上,在被输送支架由位于导管200内直至完全释放至血管600的整个过程中,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很小,由此可以解决在释放被输送支架的过程中,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可能对远端血管造成损伤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可以都≤0。也就是说,在被输送支架由位于导管200内直至完全释放至血管600的整个过程中,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都不会伸出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由此可以消除在释放被输送支架的过程中,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可能对远端血管造成损伤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支架输送部件中,每一个串联单元10的极位与心轴的垂直距离为L1和波浪状造型与心轴的交点之间距离为L2均满足L2=1.5L1~3L1。由此保证串联单元10的轴向不至于过长,尽可能的消除了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可能对远端血管造成损伤的问题,同时保证串联单元10的轴向不至于过短,保证支架输送部件将作用力传递至远端。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输送方向为轴向,轴向中心定义为心轴;
      所述支架输送部件包括至少一个串联单元;
      所述串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膨胀体,和连接所述膨胀体的连接部;
      所述串联单元具有波浪状造型,且所述串联单元的波浪状造型具有两个或三个极位;所述极位被定义为波浪状造型与心轴距离最远的点;
      同一所述串联单元中的极位与心轴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平面被定义为所述串联单元的点轴平面;
      所述串联单元中,所述极位所在位置设置所述膨胀体,且所述膨胀体的最大膨胀处被设置为覆盖所述极位向心轴的投影点与所述极位的延伸线与所述膨胀体外壁的交点;
      所述膨胀体为具有镂空结构的金属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输送部件包括两个以上的首尾相连的所述串联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串联单元的点轴平面的夹角≤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输送部件的所有的所述串联单元的点轴平面的夹角均≤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笼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纺锤形、两端具有收缩端的圆柱形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状造型位于所述点轴平面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位与心轴的垂直距离为L1,所述波浪状造型与心轴的交点的距离为L2,且满足L2≥L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L2=1.5L1~10L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为两端具有收缩端的圆柱形金属笼,所述膨胀体近端一侧的所述连接部的延伸线与圆柱形金属笼的轴线向近端的延伸线夹角为10~45°,所述膨胀体远端一侧的所述连接部的延伸线与圆柱形金属笼的轴线向远端的延伸线夹角为10~4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包括金属丝编织的金属笼和/或激光雕刻的金属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单元由金属丝编织成管网状结构后进行节段式束缚获得,或者由金属丝编织成金属笼后固定连接在导丝上获得,或者由激光雕刻成金属笼后固定连接在导丝上获得。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笼和穿过金属笼的第一导丝,所述金属笼的近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导丝上,所述金属笼的远端被设置为能够在所述第一导丝上滑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单元包括至少两个金属笼和连接相邻金属笼的多个第二导丝,所述金属笼的近端和远端均固定在所述第二导丝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笼内部设置有长度可变的金属芯线,所述金属芯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金属笼的两端固定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联单元包括节段式管网状结构,由管网状结构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缩径的颈部获得;所述串联单元的连接部为所述节段式管网状结构的颈部,所述膨胀体为所述节段式管网状结构未设置颈部的部位。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体内部设置有长度可变的金属芯线,所述金属芯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膨胀体的两端固定连接。
    17.一种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推送导丝;
      设置在所述推送导丝远端的如权利要求1~16之一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输送系统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推送导丝远端或支架输送部件近端的收放辅助部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辅助部件包括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固定部远端的开合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部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另一端能够进行开合的夹板。
    21.一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7~20之一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
      被输送支架,所述被输送支架套设在所述权利要求1~16之一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外部。
    22.一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系统包括:
      权利要求17~20之一所述的支架输送系统;
      被输送支架,所述被输送支架套设在所述权利要求1~16之一所述的支架输送部件外部;
      所述支架输送部件处于完全膨胀的第一状态时,所述支架输送部件远端伸出所述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一阈值;
      所述支架输送部件完全收缩的第二状态时,所述支架输送部件远端伸出所述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二阈值;
      所述支架输送部件在由第二状态向第一状态变化的过程中,所述支架输送部件的远端伸出所述被输送支架的远端的距离不超出第三阈值;
      且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均小于等于5mm。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输送部件中,每一个所述串联单元的极位与心轴的垂直距离为L1和所述波浪状造型与心轴的交点之间距离为L2均满足L2=1.5L1~3L1。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均≤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1718053.8A CN115670763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1718053.8A CN115670763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5670763A CN115670763A (zh) | 2023-02-03 | 
| CN115670763B true CN115670763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5057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211718053.8A Active CN115670763B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56707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5998496B (zh) * | 2023-03-27 | 2023-05-26 | 艾柯医疗器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节段式膨胀部件、包含其的输送装置和脉管植入物系统 |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20153249A1 (ja) * | 2019-01-21 | 2020-07-30 |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 ステント収納補助具 | 
| CN212415985U (zh) * | 2020-06-30 | 2021-01-29 |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支架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ATE255860T1 (de) * | 2000-03-03 | 2003-12-15 | Cook Inc | Endovaskuläre vorrichtung mit stent | 
| EP1534182B8 (en) * | 2002-07-22 | 2017-08-09 | TMT Systems, Inc | Expandable attachment device for an endovascular apparatus | 
| US11890181B2 (en) * | 2002-07-22 | 2024-02-06 | Tmt Systems, Inc. | Percutaneous endovascular apparatus for repair of aneurysms and arterial blockages | 
| CN101884572A (zh) * | 2009-05-15 | 2010-11-17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覆膜支架 | 
| US10390977B2 (en) * | 2011-06-03 | 2019-08-27 | Intact Vascular, Inc. | Endovascular implant | 
| AU2012202565B1 (en) * | 2012-05-02 | 2012-09-13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Stent graft adaptor | 
| US9060777B1 (en) * | 2014-05-28 | 2015-06-23 | Tw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Vaso-occlusiv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 
| JP6543119B2 (ja) * | 2015-07-10 | 2019-07-10 | 有限会社Ptmc研究所 | ステントグラフト | 
| US10327935B2 (en) * | 2016-07-21 | 2019-06-25 |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 Stent graft with internal constraining mechanism | 
| US10722392B2 (en) * | 2016-10-04 | 2020-07-28 | Microvention, Inc. | Methods for delivering and using a stent | 
| US10278848B1 (en) * | 2018-08-06 | 2019-05-07 | DePuy Synthes Products, Inc. | Stent delivery with expansion assisting delivery wire | 
| CN112263363A (zh) * | 2020-12-03 | 2021-01-26 | 李立 | 一种支架贴壁器 | 
| CN113925653B (zh) * | 2021-09-30 | 2024-12-13 | 艾柯医疗器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支架输送装置及系统 | 
| CN113925650B (zh) * | 2021-09-30 | 2024-12-13 | 艾柯医疗器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短头端支架系统 | 
| CN114028050A (zh) * | 2021-12-07 | 2022-02-11 | 张葳琳 | 一种支架贴壁辅助器 | 
| CN216797947U (zh) * | 2021-12-07 | 2022-06-24 | 张葳琳 | 一种支架贴壁辅助器 | 
| CN115245413A (zh) * | 2021-12-24 | 2022-10-28 | 湖南瑞康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脑动脉支架输送系统 | 
| CN217430270U (zh) * | 2022-03-25 | 2022-09-16 | 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输送装置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11718053.8A patent/CN1156707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20153249A1 (ja) * | 2019-01-21 | 2020-07-30 |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 ステント収納補助具 | 
| CN212415985U (zh) * | 2020-06-30 | 2021-01-29 | 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支架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5670763A (zh) | 2023-02-03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11654037B2 (en) | Vascular remodeling device | |
| US6136023A (en) | Welded sinusoidal wave stent | |
| US8540761B2 (en) | Temporary, repositionable or retrievable intraluminal devices | |
| EP1757249B2 (en) | Helical stent design | |
| ES2204998T3 (es) | Un dispositivo prostesico implantable. | |
| US5868781A (en) | Locking stent | |
| JP5312042B2 (ja) | 分岐管にステントを留置するためのカテーテルシステム | |
| EP3001986A1 (en) | Balloon expandable bioabsorbable stent with a single stress concentration region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struts | |
| US20050154447A1 (en) | Ostium stent system | |
| JPH11507567A (ja) | 導管内ステント | |
| WO2003047460A2 (en) | Temporary, repositionable or retrievable intraluminal devices | |
| JPH11128364A (ja) | 拡張可能な管腔内部人工器官 | |
| JP2000202032A (ja) | 拡張可能な腔内エンドプロテ―ゼ | |
| JP2006512984A (ja) | 分岐型ステント | |
| JP2022509934A (ja) | 放射線不透過性血管プロテーゼ | |
| CN115670763B (zh) | 支架输送部件、支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 | |
| CN102869324B (zh) | 具有正弦波形和正交端部的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 |
| CN112107782A (zh) |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 | |
| EP3364890B1 (en) | Rotatable connection between an intervention member and a manipulation member of an endovascular device | |
| CN217660311U (zh) | 血管支架及输送系统 | |
| CN115670764B (zh) | 管状植入物的输送部件、输送系统及支架系统 | |
| CN115998496B (zh) | 一种节段式膨胀部件、包含其的输送装置和脉管植入物系统 | |
| CN115120394A (zh) | 可回收动脉瘤辅助支架及输送系统 | |
| CN218106158U (zh) | 可回收动脉瘤辅助支架及输送系统 | |
| JP2022553794A (ja) | 固着のための突出フィーチャを有するステント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