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4162A - 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14162A CN116214162A CN202310291685.9A CN202310291685A CN116214162A CN 116214162 A CN116214162 A CN 116214162A CN 202310291685 A CN202310291685 A CN 202310291685A CN 116214162 A CN116214162 A CN 1162141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sliding
- station
- plate
- transparent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23P21/0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the units passing two or more work-stations whilst being compos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组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组装装置,用于组装热继电器,热继电器包括透明片、上罩和热继电器本体,该组装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装配机构和搬运机构,装配机构设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搬运机构将上罩搬运至第二工位,装配机构用于将第一工位上的透明片装配至第二工位上的上罩的安装口处,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设置有组装位,搬运机构将第二工位上装配有透明片的上罩装配至组装位的热继电器本体透明片用于观测被上罩遮盖的热继电器本体。该装置解决了上罩及透明片组装均通过人工,劳动强度大,产品组装一致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热继电器是指当外界温度达到给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原理是将两种热膨胀系数相差悬殊的金属或合金彼此牢固地复合在一起形成碟形双金属片,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双金属片就会由于下层金属膨胀大,上层金属膨胀小,而产生向上弯曲的力,弯曲到一定程度便能带动电触点,实现接通或断开负载电路的功能;温度降低到一定值,双金属片逐渐恢复原状,恢复到一定程度便反向带动电触点,实现断开或接通负载电路的功能。热继电器是将内部元件安装在底座上,然后再装上外壳,使得热继电器内部元件得以保护。
当前热继电器生产线的上罩及透明片组装均通过人工组装,劳动强度大,人工组装存在未装到位,产品组装一致性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组装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上罩及透明片组装均通过人工组装,劳动强度大,人工组装存在未装到位,产品组装一致性无法保证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组装装置,用于组装热继电器,所述热继电器包括透明片、上罩和热继电器本体,所述透明片用于观测被所述上罩遮盖的所述热继电器本体;所述组装装置包括;
装配机构,包括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用于放置所述透明片,所述第二工位用于放置所述上罩;
所述装配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位的所述透明片装配至所述第二工位的所述上罩的安装口处;
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被配置为传输所述热继电器本体,所述热继电器的本体传输机构的组装位位于所述热继电器本体的滑动路径上;
搬运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位上装配有所述透明片的所述上罩搬运至所述组装位、且与所述组装位上的所述热继电器本体固接。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配机构包括装配本体、压紧组件和装配组件,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设置于所述装配本体相背的两侧;
所述压紧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上罩压紧于所述装配本体;
所述装配本体设置有滑孔,在所述上罩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安装口与所述滑孔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滑孔的另一端相对;
所述装配组件被配置为驱动位于所述第一工位的所述透明片穿过所述滑孔装配至所述安装口处。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工位相对,所述第一驱动器使所述压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状态为将位于所述第二工位的上罩压紧至装配本体的所述压板所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压板与所述上罩分离的状态。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件、驱动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装配本体的两侧,所述压板和所述驱动板沿第三方向设置于所述装配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一驱动件作动于所述驱动板沿第三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驱动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抵接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驱动板,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抵接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抵接。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推杆组,所述推杆组与所述第一工位相对,所述第二驱动件固设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驱动件能驱动所述推杆组推动所述透明片穿过所述滑孔装配至所述安装口处。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透明片传输机构,所述透明片传输机构包括滑动支架、传输组件和多个载具,所述滑动支架凹设有环形滑槽,所述传输组件用于驱动多个所述载具在所述环形滑槽内排列移动;
所述第一工位与所述环形滑槽相对;
所述载具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透明片的容纳通孔,所述推杆组依次穿过所述环形滑槽、所述滑孔和所述容纳通孔,所述推杆组将位于所述容纳通孔内的所述透明片装配至所述安装口处。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和第二滑槽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二端和第二滑槽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一端设置有上料位置,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端设置有下料位置,所述下料位置与所述第一工位相对;
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的所述载具由所述第一滑槽的第一端滑向第二端;
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和第五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第二端的所述载具滑至所述上料位置,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位于所述上料位置的所述载具由所述第二滑槽的第二端滑向第一端至所述下料位置,所述第五驱动件用于驱动位于所述下料位置的所述载具滑至所述第一滑槽内。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透明片供料机构,所述透明片供料机构包括机械臂和供料器,所述机械臂被配置为将所述供料器内的所述透明片移至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所述载具的所述容纳通孔内。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片供料机构还包括送料板和定位组件,所述送料板固设于所述滑动支架,所述送料板设置有送料孔,所述载具滑至所述送料板和所述滑动支架之间,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将位于所述送料板和所述滑动支架之间的所述载具的所述容纳通孔与所述送料孔相对,所述机械臂用于抓取所述透明片移至所述送料孔内并置于所述容纳通孔内。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送料板沿所述第二滑槽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送料孔,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七驱动件和定位板,所述载具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板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块,多个所述载具滑至所述送料板和所述滑动支架之间,且所述第七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板移动且使多个所述定位块一一对应插设或脱离多个所述载具的所述定位槽。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明片传输机构还包括位置调节组件,所述位置调节组件包括第六驱动件和调节杆,所述容纳通孔与所述调节杆相对,所述第六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杆在伸入所述容纳通孔和从所述容纳通孔脱出的两个位置间切换。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上罩传输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上罩传输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停留位,所述上罩传输机构用于将所述上罩传输至所述停留位;
所述搬运机构包括滑动组件、第一搬运组件和第二搬运组件,所述第一搬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搬运组件与所述停留位相对,所述第二搬运组件与所述第二工位相对,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搬运组件与所述第二工位相对,所述第二搬运组件与所述组装位相对。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停留位、所述第二工位和所述组装位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第二滑动部和滑板,所述第一滑动部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二滑动部驱动所述滑板沿第二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搬运组件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滑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搬运组件包括第一夹爪气缸、第一夹爪、电机和角度调节件,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滑动组件,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夹爪气缸固接,所述第一夹爪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爪气缸,所述角度调节件用于检测所述电机转动的角度。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角度调节件包括光电开关接收器、光电开关发射器和遮光环,所述遮光环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转轴固接,所述遮光环沿其径向开设有缺口,所述光电开关接收器和所述光电开关发射器分别位于所述遮光环的两侧且均与所述滑动组件固接。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搬运组件包括固定座、滑动座、第二弹性件、第二夹爪和第二夹爪气缸,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滑动组件,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组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滑动座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滑动座抵接,所述第二夹爪气缸与所述滑动座固接,所述第二夹爪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爪气缸。
作为组装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搬运组件还包括第一调节座、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座、第二调节螺栓和挡块,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所述第二调节座沿所述滑动座的滑动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滑板,所述挡块固设于所述滑动座且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所述第二调节座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所述第二调节座沿所述滑动座的滑动方向分别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所述第二调节座螺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栓能分别与所述挡块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组装装置,该组装装置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装配机构和搬运机构,装配机构设置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搬运机构将上罩搬运至第二工位,装配机构用于将第一工位上的透明片装配至第二工位上的上罩的安装口处,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设置有组装位,搬运机构将第二工位上装配有透明片的上罩装配至组装位的热继电器本体。该装置工作时,首先搬运机构将上罩搬运至第二工位,装配机构将第一工位的透明片安装至第二工位的上罩的安装口处,此时,搬运机构再将位于第二工位的安装有透明片的上罩装配至热继电器本体上,既完成了热继电器的组装,该过程全程由组装装置自动完成组装,进而,解决了上罩及透明片组装均通过人工组装,劳动强度大,人工组装存在未装到位,产品组装一致性无法保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片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片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图5中A-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片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片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上罩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热继电器的装配步骤图。
图中: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100、上罩;101、安装口;200、透明片;300、热继电器本体;
1、支架;
2、上罩传输机构;21、上罩传输组件;22、错位组件;221、停留位;
3、透明片传输机构;31、滑动支架;311、第一滑槽;312、第二滑槽;3121、下料位置;3122、上料位置;32、第一传输组件;321、传送带;322、第二驱动器;33、第二传输组件;331、第三驱动件;332、第四驱动件;333、第五驱动件;34、载具;341、定位槽;342、容纳通孔;35、位置调节组件;351、第六驱动件;352、调节杆;
4、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41、组装位;
5、装配机构;51、装配本体;511、滑孔;512、第一工位;513、第二工位;521、第一驱动件;522、驱动板;523、第一连接板;5231、第一斜面;524、第二连接板;5241、第二斜面;525、第一弹性件;526、抵接件;527、第一压板;528、第二压板;53、装配组件;531、第二驱动件;532、推杆组;
6、搬运机构;61、滑动组件;611、第一滑动部;612、第二滑动部;613、滑板;62、第一搬运组件;621、第一夹爪气缸;622、电机;623、角度调节件;63、第二搬运组件;631、固定座;632、滑动座;633、第二弹性件;634、第二夹爪气缸;635、第一调节座;636、第二调节座;637、挡块;
71、机械臂;72、供料器;721、储料斗;722、筛料盘;73、视觉识别组件;74、送料板;741、送料孔;75、定位组件;751、第七驱动件;752、定位板;753、定位块;
8、传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置”和“第二位置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热继电器是将内部元件安装在底座上,然后再装上罩,使得热继电器内部元件得以保护。为方便观测上罩内部的元件,进而在上罩开设一安装口,将透明片安装至安装口处,既方便了观测,又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
当前热继电器生产线的上罩及透明片组装均通过人工组装,劳动强度大,人工组装存在未装到位,产品组装一致性无法保证。
如图1~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组装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该组装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上罩传输机构2、透明片传输机构3、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4、装配机构5和搬运机构6。
其中,上罩传输机构2设置有停留位221,上罩传输机构2用于将上罩100传输至停留位221。
装配机构5设置有第一工位512和第二工位513,透明片传输机构3用于将透明片200传输至第一工位512。搬运机构6将停留位221的上罩100搬运至第二工位513。装配机构5用于将第一工位512上的透明片200装配至第二工位513上的上罩100的安装口101处。
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4设置有组装位41,搬运机构6将第二工位513上装配有透明片200的上罩100装配至组装位41的热继电器本体300。
该装置工作时,首先上罩传输机构2将未装配透明片200的上罩100传输至停留位221,此时搬运机构6将上罩100从停留位221搬运至第二工位513,透明片传输机构3将透明片200传输至第一工位512,装配机构5将第一工位512的透明片200安装至第二工位513的上罩100的安装口101处,此时,搬运机构6再将位于第二工位513的安装有透明片200的上罩100装配至热继电器本体300上,既完成了热继电器的组装,该过程全程由组装装置完成,进而,解决了上罩100及透明片200组装均通过人工组装,劳动强度大,人工组装存在未装到位,产品组装一致性无法保证的问题。
下面对装配机构5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介绍,如图2和3所示。
可选地,装配机构5包括装配本体51、压紧组件和装配组件53,第一工位512和第二工位513分别设置于装配本体51相背的两侧,压紧组件被配置为将上罩100压紧于装配本体51,装配本体51设置有滑孔511,上罩100位于第二工位513时,安装口101与滑孔511的一端相对,第一工位512与滑孔511的另一端相对,装配组件53被配置为驱动位于第一工位512的透明片200滑过滑孔511且装配至上罩100。本实施例中,滑孔511的形状和透明片200的形状相同,因此,透明片200可以在滑孔511内滑动,又由于上罩100被压紧组件压紧至第二工位513时,滑孔511与安装口101相对,因此,装配组件53可以驱动第一工位512的透明片200滑过滑孔511后装配于上罩100的安装口101处。
可选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压板,压板与第二工位513相对,第一驱动器使压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为位于第二工位513的上罩100压紧至装配本体51的压板所处状态;第二状态为压板与上罩100分离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一状态时,第一驱动器驱动压板向靠近装配本体51的方向移动,直至压板将装配本体51上的上罩100压紧在装配本体51上。第二状态为第一驱动器驱动压板向远离装配本体51的上罩100的方向移动,直至压板与装配本体51不相对。搬运机构6在向第二工位513搬运上罩100或从第二工位513搬走上罩100时,为了防止压板与上罩100发生干涉,进而在第二状态时,压板与上罩100不相对。
进一步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件521、驱动板522、第一连接板523、第二连接板524、第一弹性件525和抵接件526,第一连接板523和第二连接板524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于装配本体51的两侧,第一连接板523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板5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固接,第一连接板523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板524的另一端分别沿第一方向X滑动设置于驱动板522,第一弹性件5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板523和第二连接板524固接,第一连接板523和第二连接板524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抵接件526设置于支架1且分别与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抵接,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分别与抵接件526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驱动件521驱动驱动板522沿第三方向Z上升或下降时,使得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驱动板522沿第一方向X设置有滑轨,第一连接板523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板524的另一端分别与滑轨滑动配合,第一连接板523和第二连接板524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相对,且沿第三方向Z靠近装配本体51的方向,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的间距逐渐增大,抵接件526设置于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之间且同时与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抵接。
当第一驱动件521驱动驱动板522沿第三方向Z向靠近装配本体51的方向移动时,抵接件526作用于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进而使第一连接板523和第二连接板524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向远离上罩100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的间距也逐渐增大,直至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分别与上罩100不相对,此时压板处于第二状态。
当第一驱动件521驱动驱动板522第三方向Z向远离装配本体51的方向移动时,抵接件526分别与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发生相对滑动,进而第一连接板523和第二连接板524在第一弹性件525的作用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向靠近上罩100的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的间距也逐渐减小,直至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同时将上罩100压紧至装配本体51,此时压板处于第一状态。具体地,第一驱动件521例如可以为为伸缩气缸。
可选地,装配组件53包括第二驱动件531和推杆组532,推杆组532与第一工位512相对,第二驱动件531固设于支架1,第二驱动件531驱动推杆组532沿滑孔511的轴向滑动,推杆组532驱动透明片200滑过滑孔511且装配至上罩100。本实施例中,推杆组532包括推杆、滑槽座和浮动接头,滑槽座固设于支架1,推杆与滑槽座滑动配合,推杆的一端固设有浮动接头,推杆的另一端与滑孔511相对,第二驱动件531的驱动端与浮动接头可拆卸连接,第二驱动件531驱动推杆相对滑槽座滑动,进而推杆可以将位于第一工位512的透明片200通过滑孔511滑至第一工位512且与上罩100装配。
可选地,第二驱动件531例如可以为可调行程气缸,可根据透明片200与上罩100组装需求调节的高度调节,保证结构的兼容性。
下面对透明片传输机构3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介绍,如图4和5所示。
可选地,透明片传输机构3包括滑动支架31、传输组件8和多个载具34,滑动支架31凹设有环形滑槽,传输组件8驱动多个载具34在环形滑槽内排列移动,第一工位512与环形滑槽相对,载具34设置有用于容纳透明片200的容纳通孔342,透明片200设置于容纳通孔342内,推杆组532依次穿过环形滑槽、容纳通孔342和滑孔511且将位于容纳通孔342内的透明片200装配至上罩100。本实施例中,载具34设置有容纳通孔342,容纳通孔342用于容纳透明片200,传输组件8驱动载具34在环形滑槽内滑动,进而载具34将透明片200送至第一工位512。
可选地,环形滑槽包括第一滑槽311和第二滑槽312,第一滑槽311的第一端和第二滑槽312的第一端连通,第一滑槽311的第二端和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连通,第二滑槽312的第一端设置有上料位置3122,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设置有下料位置3121;传输组件8包括第一传输组件32,第一传输组件32包括传送带321和第二驱动器322,传送带321铺设于第一滑槽311,第二驱动器322驱动传送带321转动且使位于第一滑槽311内的载具34沿第一滑槽311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滑动;传输组件8还包括第二传输组件33,第二传输组件33包括第三驱动件331、第四驱动件332和第五驱动件333,第三驱动件331驱动位于第一滑槽311第二端的载具34滑至上料位置3122,第四驱动件332驱动位于上料位置3122的载具34由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滑向第一端至下料位置3121,第五驱动件333驱动位于下料位置3121的载具34滑至第一滑槽311内。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311和第二滑槽312为相互贴合的两条直线滑槽,第一滑槽311的第一端和第二滑槽312的第一端连通,第一滑槽311的第二端和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连通,传送带321设置于第一滑槽311内,进而传送带321带动载具34由第一滑槽311的第一端向第二端滑动,当载具34滑至第一滑槽311的第二端时,第三驱动件331驱动载具34由第一滑槽311滑至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的上料位置3122,此时,由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至第二滑槽312的第一端的方向,第四驱动件332驱动上料位置3122的载具34移出上料位置3122,进而方便第一滑槽311内的载具34移至上料位置3122,且此时,移出上料位置3122的载具34推动其前方的载具34排列移动。依此循环,第二滑槽312内的载具34逐渐由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向第二滑槽312的第一端移动,当第二滑槽312内的载具34移动到第二滑槽312的第一端处的下料位置3121时,第五驱动件333驱动位于下料位置3121的载具34滑至第一滑槽311的传送带321上。具体地,第三驱动件331、第四驱动件332和第五驱动件333例如可以均为伸缩气缸作动力件。
下面对透明片供料机构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介绍,如图9所示。
可选地,组装装置还包括透明片供料机构,透明片供料机构包括机械臂71和供料器72,机械臂71被配置为将供料器72内的透明片200移至位于第二滑槽312内的载具34的容纳通孔342。本实施例中,多个载具34在环形滑槽内滑动,为使到达第一工位512的载具34的容纳通孔342内均有透明片200,进而机械臂71持续将供料器72内的透明片200移至位于第二滑槽312内的载具34的容纳通孔342内。
可选地,透明片供料机构还包括送料板74和定位组件75,送料板74固设于滑动支架31,送料板74设置有送料孔741,载具34滑至送料板74和滑动支架31之间时,定位组件75用于将位于送料板74和滑动支架31之间的载具34的容纳通孔342与送料孔741相对,机械臂71将透明片200移至送料孔741内并落至容纳通孔342内。本实施例中,送料孔741由靠近容纳通孔342向远离容纳通孔342的方向,送料孔741垂直于轴线的截面积逐渐增大,进而机械臂71将透明片200送至送料孔741时,透明片200可以靠自身重力滑至容纳通孔342内。
可选地,送料板74沿第二滑槽312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送料孔741,定位组件75包括第七驱动件751和定位板752,载具34设置有定位槽341,定位板752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块753,多个载具34滑至送料板74和滑动支架31之间时,第七驱动件751驱动定位板752移动且使多个定位块753一一对应插设或脱离多个载具34的定位槽341。
本实施例中,载具34的侧壁设置有V形定位槽341,定位板75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V形定位块753,第七驱动件751驱动定位板752向靠近第二滑槽312内的载具34的方向移动,进而多个定位块753一一对应插设于多个载具34的定位槽341内,当定位块753插设于定位槽341的过程中,定位块753会调节载具34的位置,当定位块753完全插设于定位槽341内时,多个载具34的容纳通孔342与多个送料孔741一一对应且相对,此时,第七驱动件751驱动定位板752向远离第二滑槽312的方向移动。具体地,第七驱动件751例如可以为伸缩气缸。
可选地,透明片传输机构3还包括位置调节组件35,位置调节组件35包括第六驱动件351和调节杆352,容纳通孔342与调节杆352相对时,第六驱动件351驱动调节杆352具有伸入容纳通孔342和从容纳通孔342脱出的两个位置。本实施例中,将透明片200放置容纳通孔342内时,可能会出现透明片200与容纳通孔342的轴线不垂直的情况,进而推杆无法准确的将透明片200装配至上罩100的安装口101处,为防止该情况的发生,进而使第六驱动件351驱动调节杆352伸入容纳通孔342,进而使透明片200与容纳通孔342的轴线垂直。
可选地,供料器72包括储料斗721和筛料盘722,储料斗721用于给筛料盘722提供透明片200,筛料盘722通过振动调整位于筛料盘722内的透明片200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透明片200通过筛料盘722的振动筛料(离散、均布),进而调整筛料盘722内的透明片200的位置,进而方便机械臂71的搬运。
可选地,透明片供料机构还包括视觉识别组件73,视觉识别组件73固设于机械臂71。本实施例中,视觉识别组件73包括视觉相机和位置调节件,位置调节件将视觉相机设置于机械臂71上,通过位置调节件可以调节视觉相机相对机械臂71的位置。
下面对搬运机构6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如图10和11所示。
可选地,搬运机构6包括滑动组件61、第一搬运组件62和第二搬运组件63,第一搬运组件62和第二搬运组件63均设置于滑动组件61,滑动组件6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滑动组件6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搬运组件62与停留位221相对,第二搬运组件63与第二工位513相对,滑动组件6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搬运组件62与第二工位513相对,第二搬运组件63与组装位41相对。本实施例中,为提升组装效率,将第一搬运组件62和第二搬运组件63均设置于滑动组件61上,进而滑动组件61驱动第一搬运组件62和第二搬运组件63同步移动。滑动组件61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搬运组件62抓取停留位221上未装配透明片200的上罩100,与此同时,第二搬运组件63抓取第二工位513上装配透明片200的上罩100;第二位置时,第一搬运组件62与第二工位513相对,且将未装配透明片200的上罩100放置于第二工位513,第二搬运组件63与组装位41相对,且将装配透明片200的上罩100装配至热继电器本体300上。
可选地,停留位221、第二工位513和组装位41沿第一方向X设置;滑动组件61包括第一滑动部611、第二滑动部612和滑板613,第一滑动部611驱动第二滑动部612沿第一方向X滑动,第二滑动部612驱动滑板613沿第二方向Y滑动,第一搬运组件62和第二搬运组件63均设置于滑板613,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部611和第二滑动部612均为伸缩气缸。透明片传输机构3的第一滑槽311和第二滑槽312沿第三方向Z设置,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4为拔叉移位机构,其使热继电器本体300沿第三方向Z传输。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
可选地,第一搬运组件62包括第一夹爪气缸621、第一夹爪、电机622和角度调节件623,电机622设置于滑动组件61,电机622的转轴与第一夹爪气缸621固接,第一夹爪设置于第一夹爪气缸621,角度调节件623用于检测电机622的转动角度。本实施例中,当停留位221上上罩100的角度与第二工位513上上罩100的角度不一致时,需要角度调节件623通过电机622调节上罩100的角度。本实施例中,停留位221上上罩100的角度与第二工位513上上罩100的角度相差90度,进而角度调节件623检测电机622的转动角度,进而使上罩100转动90度。
可选地,角度调节件623包括光电开关接收器、光电开关发射器和遮光环,遮光环套设于转轴且与转轴固接,遮光环沿其径向开设有缺口,光电开关接收器和光电开关发射器分别位于遮光环的两侧且均与滑动组件61固接。本实施例中,当光电开关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穿过缺口被光电开关接收器接收时,电机622处于启动状态,进而电机622驱动上罩100转动,当光电开关发射器发出的光信号被遮光环挡住时,电机622停止工作。
可选地,第二搬运组件63包括固定座631、滑动座632、第二弹性件633、第二夹爪和第二夹爪气缸634,固定座631固定于滑动组件61,滑动座632滑动设置于滑动组件61,第二弹性件633设置于固定座631和滑动座632之间且分别与固定座631和滑动座632抵接,第二夹爪气缸634与滑动座632固接,第二夹爪设置于第二夹爪气缸634。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633为弹簧,弹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而防止第二夹爪气缸634在将上罩100安装至热继电器本体300时,对上罩100或热继电器本体300造成损坏。
可选地,第二搬运组件63还包括第一调节座635、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座636、第二调节螺栓和挡块637,第一调节座635和第二调节座636沿滑动座632的滑动方向间隔固设于滑板613,挡块637固设于滑动座632且位于第一调节座635和第二调节座636之间,第一调节座635和第二调节座636沿滑动座632的滑动方向分别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分别与第一调节座635和第二调节座636螺接,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能分别与挡块637接触。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栓相对第一调节座635的位置,第二调节螺栓相对第二调节座636的位置,进而可以调节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的间距,由于挡块637位于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之间,所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的间距,进而可以调节滑动座632的滑动上限和下限,提高第二搬运组件63的兼容性,避免加工或组装误差引起的难操作、难调试。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替换为第一调节气缸和第二调节气缸,第一调节气缸与第一调节座635固定,第二调节螺栓与第二调节座636固定,通过调节第一调节气缸和第二调节气缸的伸缩量,进而可以限制挡块637的活动范围。
下面对上罩传输机构2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如图12所示。
可选地,上罩传输机构2包括上罩传输组件21和错位组件22,错位组件22包括错位载体和第八驱动件,停留位221设置于错位载体,上罩传输组件21的出料口与错位载体相对且将上罩100传输至停留位221,第八驱动件驱动错位载体沿垂直于出料口的方向滑动。本实施例中,上罩传输组件21例如为直振供料组件,通过振动进行上罩100的传输,当上罩传输组件21将一个上罩100传输至停留位221时,为防止其他上罩100传输至停留位221,进而第八驱动件驱动错位载体,使上罩传输组件21的输出口与停留位221错开。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组装热继电器,所述热继电器包括透明片(200)、上罩(100)和热继电器本体(300),所述透明片(200)用于观测被所述上罩(100)遮盖的所述热继电器本体(300);所述组装装置包括;
装配机构(5),包括第一工位(512)和第二工位(513),所述第一工位(512)用于放置所述透明片(200),所述第二工位(513)用于放置所述上罩(100);
所述装配机构(5),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位(512)的所述透明片(200)装配至所述第二工位(513)的所述上罩(100)的安装口(101)处;
热继电器本体传输机构(4),被配置为传输所述热继电器本体(300),所述热继电器的本体传输机构(4)的组装位(41)位于所述热继电器本体(300)的滑动路径上;
搬运机构(6),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位(513)上装配有所述透明片(200)的所述上罩(100)搬运至所述组装位(41)、且与所述组装位(41)上的所述热继电器本体(300)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机构(5)包括装配本体(51)、压紧组件和装配组件(53),所述第一工位(512)和所述第二工位(513)设置于所述装配本体(51)相背的两侧;
所述压紧组件被配置为将所述上罩(100)压紧于所述装配本体(51);
所述装配本体(51)设置有滑孔(511),在所述上罩(100)位于所述第二工位(513),所述安装口(101)与所述滑孔(511)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工位(512)与所述滑孔(511)的另一端相对;
所述装配组件(53)被配置为驱动位于所述第一工位(512)的所述透明片(200)穿过所述滑孔(511)装配至所述安装口(10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器和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工位(513)相对,所述第一驱动器使所述压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状态为位于所述第二工位(513)的上罩(100)压紧至所述装配本体(51)的所述压板所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压板与所述上罩(100)分离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包括第一压板(527)和第二压板(528),所述第一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件(521)、驱动板(522)、第一连接板(523)和第二连接板(524),所述第一连接板(52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4)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于所述装配本体(51)的两侧,所述压板和所述驱动板沿第三方向(Z)设置于所述装配本体(51)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板(52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527)和所述第二压板(528)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2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4)的另一端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板(522),所述第一驱动件(521)作动所述驱动板(522)沿所述第三方向(Z)滑动,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三方向(Z)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器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25)和抵接件(526),所述第一连接板(52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4)的另一端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设置于所述驱动板(522),所述第一弹性件(52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52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4)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52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524)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5231)和第二斜面(5241),所述抵接件(526)设置于所述支架(1)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斜面(5231)和所述第二斜面(524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53)包括第二驱动件(531)和推杆组(532),所述推杆组(532)与所述第一工位(512)相对,所述第二驱动件(531)固设于所述支架(1),所述第二驱动件(531)能驱动所述推杆组(532)推动所述透明片(200)穿过所述滑孔(511)装配至所述安装口(101)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片传输机构(3),所述透明片传输机构(3)包括滑动支架(31)、传输组件(8)和多个载具(34),所述滑动支架(31)凹设有环形滑槽,所述传输组件(8)用于驱动多个所述载具(34)在所述环形滑槽内排列移动;
所述第一工位(512)与所述环形滑槽相对;
所述载具(34)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透明片(200)的容纳通孔(342),所述推杆组(532)依次穿过所述环形滑槽、所述滑孔(511)和所述容纳通孔(342),所述推杆组(532)用于将位于所述容纳通孔(342)内的所述透明片(200)装配至所述安装口(101)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滑槽包括第一滑槽(311)和第二滑槽(312),所述第一滑槽(311)的第一端和第二滑槽(31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滑槽(311)的第二端和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滑槽(312)的第一端设置有上料位置(3122),所述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设置有下料位置(3121),所述下料位置与所述第一工位相对;
所述传输组件(8)包括第一传输组件(32)和第二传输组件(33),所述第一传输组件(32)使位于所述第一滑槽(311)内的所述载具(34)由所述第一滑槽(311)的第一端滑向第二端;
所述第二传输组件(33)包括第三驱动件(331)、第四驱动件(332)和第五驱动件(333),所述第三驱动件(331)用于驱动位于所述第一滑槽(311)第二端的所述载具(34)滑至所述上料位置(3122),所述第四驱动件(332)用于驱动位于所述上料位置(3122)的所述载具(34)由所述第二滑槽(312)的第二端滑向第一端至所述下料位置(3121),所述第五驱动件(333)用于驱动位于所述下料位置(3121)的所述载具(34)滑至所述第一滑槽(3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片供料机构,所述透明片供料机构包括机械臂(71)和供料器(72),所述机械臂(71)被配置为将所述供料器(72)内的所述透明片(200)移至位于所述第二滑槽(312)的所述载具(34)的所述容纳通孔(34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片供料机构还包括送料板(74)和定位组件(75),所述送料板(74)固设于所述滑动支架(31),所述送料板(74)设置有送料孔(741),所述载具(34)滑至所述送料板(74)和所述滑动支架(31)之间,所述定位组件(75)用于将位于所述送料板(74)和所述滑动支架(31)之间的所述载具(34)的所述容纳通孔(342)与所述送料孔(741)相对,所述机械臂(71)用于抓取所述透明片(200)移至所述送料孔(741)内并置于所述容纳通孔(342)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板(74)沿所述第二滑槽(312)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送料孔(741),所述定位组件(75)包括第七驱动件(751)和定位板(752),所述载具(34)设置有定位槽(341),所述定位板(752)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块(753),多个所述载具(34)滑至所述送料板(74)和所述滑动支架(31)之间,且所述第七驱动件(751)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板(752)移动且使多个所述定位块(753)一一对应插设或脱离多个所述载具(34)的所述定位槽(341)。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片传输机构(3)还包括位置调节组件(35),所述位置调节组件(35)包括第六驱动件(351)和调节杆(352),所述容纳通孔(342)与所述调节杆(352)相对,所述第六驱动件(351)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杆(352)在伸入所述容纳通孔(342)和从所述容纳通孔(342)脱出的两个位置间切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罩传输机构(2),设置于所述支架(1),所述上罩传输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停留位(221),所述上罩传输机构(2)用于将所述上罩(100)传输至所述停留位(221);
所述搬运机构(6)包括滑动组件(61)、第一搬运组件(62)和第二搬运组件(63),所述第一搬运组件(62)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63)均设置于所述滑动组件(61),所述滑动组件(6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搬运组件(62)与所述停留位(221)相对,所述第二搬运组件(63)与所述第二工位(512)相对,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搬运组件(62)与所述第二工位(513)相对,所述第二搬运组件(63)与所述组装位(41)相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留位(221)、所述第二工位(513)和所述组装位(41)沿第一方向(X)设置;
所述滑动组件(61)包括第一滑动部(611)、第二滑动部(612)和滑板(613),所述第一滑动部(611)驱动所述第二滑动部(612)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所述第二滑动部(612)驱动所述滑板(613)沿第二方向(Y)滑动,所述第一搬运组件(62)和所述第二搬运组件(63)均设置于所述滑板(613),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相互垂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搬运组件(62)包括第一夹爪气缸(621)、第一夹爪、电机(622)和角度调节件(623),所述电机(622)设置于所述滑动组件(61),所述电机(622)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夹爪气缸(621)固接,所述第一夹爪设置于所述第一夹爪气缸(621),所述角度调节件(623)用于检测所述电机(622)转动的角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件(623)包括光电开关接收器、光电开关发射器和遮光环,所述遮光环套设于所述转轴且与所述转轴固接,所述遮光环沿其径向开设有缺口,所述光电开关接收器和所述光电开关发射器分别位于所述遮光环的两侧且均与所述滑动组件(61)固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搬运组件(63)包括固定座(631)、滑动座(632)、第二弹性件(633)、第二夹爪和第二夹爪气缸(634),所述固定座(631)固定于所述滑动组件(61),所述滑动座(632)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动组件(61),所述第二弹性件(633)设置于所述固定座(631)和所述滑动座(632)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固定座(631)和所述滑动座(632)抵接,所述第二夹爪气缸(634)与所述滑动座(632)固接,所述第二夹爪设置于所述第二夹爪气缸(634)。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搬运组件(63)还包括第一调节座(635)、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座(636)、第二调节螺栓和挡块(637),所述第一调节座(635)和所述第二调节座(636)沿所述滑动座(632)的滑动方向间隔固设于所述滑板(613),所述挡块(637)固设于所述滑动座(632)且位于所述第一调节座(635)和所述第二调节座(636)之间,所述第一调节座(635)和所述第二调节座(636)沿所述滑动座(632)的滑动方向分别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调节座(635)和所述第二调节座(636)螺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和所述第二调节螺栓能分别与所述挡块(637)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10291685.9A CN116214162A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组装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10291685.9A CN116214162A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组装装置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6214162A true CN116214162A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569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310291685.9A Pending CN116214162A (zh) | 2023-03-23 | 2023-03-23 | 组装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6214162A (zh)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20438887A (zh) * | 2025-07-10 | 2025-08-08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组装设备 |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18105610A1 (ja) * | 2016-12-05 | 2018-06-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リレーユニット |
| CN207883613U (zh) * | 2017-12-29 | 2018-09-18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继电器壳体 |
| CN109048343A (zh) * | 2018-11-01 | 2018-12-21 | 苏州优曼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继电器组装装置 |
| CN115279169A (zh) * | 2022-08-19 | 2022-11-01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点胶组装设备 |
| CN115285607A (zh) * | 2022-08-19 | 2022-11-04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输送设备 |
-
2023
- 2023-03-23 CN CN202310291685.9A patent/CN11621416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18105610A1 (ja) * | 2016-12-05 | 2018-06-1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リレーユニット |
| CN207883613U (zh) * | 2017-12-29 | 2018-09-18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继电器壳体 |
| CN109048343A (zh) * | 2018-11-01 | 2018-12-21 | 苏州优曼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继电器组装装置 |
| CN115279169A (zh) * | 2022-08-19 | 2022-11-01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点胶组装设备 |
| CN115285607A (zh) * | 2022-08-19 | 2022-11-04 |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输送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 Title |
|---|
| 栗旭东;: "基于继电器自动化生产线总线规划的装配机构和测试控制系统设计", 电子测试, no. 10, 15 May 2020 (2020-05-15), pages 18 - 20 *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20438887A (zh) * | 2025-07-10 | 2025-08-08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组装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6214162A (zh) | 组装装置 | |
| CN205355513U (zh) | 明装五孔插座自动组装机 | |
| CN114172005B (zh) | 插座组装设备 | |
| CN211277258U (zh) | 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盒盖自动安装设备 | |
| CN118419531B (zh) | 一种中框同轴线安装机 | |
| CN113732696A (zh) |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外壳和导电弹片自动上料组装机 | |
| CN210908819U (zh) | 一种底壳弹簧组装装置及交流接触器组装设备 | |
| CN109166768B (zh) | 一种保险丝组装设备 | |
| CN111384650A (zh) | 双振超声一体机 | |
| CN114131331A (zh) | 治具传送机构 | |
| CN216359403U (zh) | 一种治具传送机构 | |
| CN117901036A (zh) | 一种液压阀密封件安装设备 | |
| CN117620528A (zh) | 一种电池负极盖板的焊接产线及焊接方法 | |
| CN214489496U (zh) | 小型断路器内部组件自动装配设备 | |
| CN113878338B (zh) | 一种无线充电器的铁氧体和底座的组装机 | |
| CN109038168B (zh) | 一种电连接器外壳端子装配方法 | |
| CN116275955A (zh) | 脉冲点火器插片组装设备 | |
| CN214123939U (zh) | 电池一封封装自动化生产设备 | |
| CN116140971A (zh) | 一种用于装配转动架和滚轮的装配系统及装配方法 | |
| CN110466972A (zh) | 落料装置 | |
| CN210047666U (zh) | 手机配件自动包装设备 | |
| CN115026013B (zh) | 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及检测流水线 | |
| CN222642585U (zh) | 一种零件自动测量设备 | |
| CN120307012B (zh) | 热继电器的组装设备 | |
| CN220128091U (zh) | 一种内存条安装装置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