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16A - 一种新的绿色制冷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的绿色制冷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616A CN1162616A CN 96106541 CN96106541A CN1162616A CN 1162616 A CN1162616 A CN 1162616A CN 96106541 CN96106541 CN 96106541 CN 96106541 A CN96106541 A CN 96106541A CN 1162616 A CN1162616 A CN 11626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2h4f2
- hfc
- refrigeration agent
- chlorodifluoronmethane
- hcf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液态到气态相态变化时传递热的工质,为用于制冷设备中的制冷剂。本发明的一种制冷剂含有HFC-152a和HCFC-22;另一种制冷剂含有HFC-152a、HCFC-22及HFC-227ea或FC-1311;再一种含有HFC-152a、HCFC-22及HFC-134a。本发明的制冷剂无毒,为亚沸混合物,热工性能好,基本上不破坏臭氧层,符合2040年前环保要求,不需改动原有设备与生产线,可作为中近期替代CFC-12的制冷剂。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递热的材料,也就是一种由液态到气态相态变化时传递热的材料,更具体地说是用于制冷设备(冰箱、冰柜)用的制冷剂。
在现有的技术中,作为冰箱、冰柜等产品所使用的制冷剂,长期以来大都使用二氯二氟甲烷(CFC-12)。1974年发现CFC类物质(氯氟烃)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这样,引起了国际上的日益广泛的重视,而决定逐步限制CFCs(氯氟烃化合物)的生产及使用。
目前,作为替代CFC-12的主要制冷剂为1,1,1,2-四氟乙烷(CF3CH2F,HFC-134a),它的优点是不破坏大气的臭氧层,而其热工性能与CFC-12相近,其应用技术也日趋成熟。但是,在推广使用HFC-134a的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与CFC-12不同的要求,例如,对制冷系统中的一些主要设备,冷冻油及工艺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给其实际的推广使用带来了许多不便。再者,其温室效应Gwp(Global warning potential)值还较高,所以还不是一种理想制冷剂。
近年来,德国使用某些碳氢化合物,如用异丁烷来代替CFC-12(二氯二氟甲烷),其优点是热工性能好,缺点是它的可燃性,易爆性始终成为其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为了进行防爆处理,耗资较大,而且有光雾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开发出一种不需要改动现有的冰箱、冰柜等设备中的构件,替代CFC-12(二氯二氟甲烷),直接充灌到现有的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中的一种制冷剂。
本发明的一种制冷剂,含有40~60%(重量百分数,下同)的1,1-二氟乙烷(CHF2-CH3,HFC-152a)和40-60%的一氯二氟代甲烷(CHClF2,HCFC-22)。
本发明的另一种制冷剂,含有30-65%的1,1-二氟乙烷(CHF2-CH3,HFC-152a)和15-50%的一氯二氟代甲烷(CHClF2,HCFC-22)及2-30%选自1,1,1,2,3,3,3-七氟丙烷(CF3CHFCF3,HFC-227ea)、三氟碘甲烷(CF3I,FC-1311)其中的一种化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种制冷剂含有30~65%(重量百分数,下同)的1,1-二氟乙烷(CHF2-CH3,HFC-152a),5-50%的一氯二氟代甲烷(CHClF2,HCFC-22)及10-60%的1,1,1,2-四氯乙烷(CF3CH2F,HFC134a)。
为了在使用上述三种致冷剂时,不更换压缩机的矿物油,降低压缩机的出口压力,可加入至少一种选自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异戊烷的添加剂,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总量的0~15%(重量百分数,下同),又以其总量的1~10%为佳;其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及1,1,1,2,3,3,3-七氟丙烷或三氟碘甲烷化合物总量的0~15%(重量百分数),又以其总量的1~10%为好;其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1,1,1,2-四氟乙烷总量的0~15%(重量百分数),又以其总量的1~10%为宜。
上述三种致冷剂中的组分中的1,1-二氟乙烷(HFC-152a),其结构式为CHF2-CH3,分子量为66.05,正常沸点为-24℃,临界温度为96.8℃,临界压力为4.25MPa;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其结构式为CHClF2,分子量为86.47,正常沸点为-40.8℃。临界温度为96.8℃,临界压力为4.99MPa;1,1,1,2,3,3,3-七氟丙烷(HFC-227ea),其结构式为CF3CHFCF3,分子量为170.03,正常沸点为-18.3℃,临界温度为103.5℃,临界压力为2.95MPa;三氟碘甲烷(FC-1311),其结构式为CF3I,分子量为195.91,正常沸点为-22.5℃,临界温度为121.9℃,临界压力为4.04MPa;1,1,1,2-四氟乙烷(HFC-134a),其结构式为CF3CH2F,分子量为102.03,正常沸点为-26.1℃,临界温度为101.1℃,临界压力为4.06MPa。
本发明中所述的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就是将上述的各组分按其相应的配比进行物理混合即可,是无毒的亚共沸混合物。
本发明的制冷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的优点:
它们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若以CFC-12(二氯二氟甲烷)的臭氧损耗因数ODP(Ozone Depletion Factor)和其全球温室效应潜能Gwp(Global Warning potential)为基准作为1,则本发明的制冷剂的ODP小于0.03,Gwp也小于1,可以作中近期(2040年前)的冰箱、冰柜等制冷设备中的致冷剂。
本发明的制冷剂的热工参数与CFC-12相近,完全可以直接充灌。
本发明的制冷剂的热工性能,特性系数COP(Coefficientof performance)及制冷量优于CFC-12,容积制冷量与CFC-12的相近,因此本发明的制冷剂可直使用原CFC-12的压缩机。
综上述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制冷剂不仅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而且对臭氧层的破坏影响已极小,符合中近期(2040年前)环境保护的要求,其压缩机与系统中的主要部件不需改动,生产线也不需改造,可以作为中近期替代CFC-12的制冷剂。
用以下非限定性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冷剂作进一步的说明,将有助于对本发明及其优点的理解,而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决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剂含有48%的1,1~二氟乙烷(HFC-152a)和52%的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将其按配比进行物理混合即成,现将本实施例1的制冷剂的性能与CFC-12的性能的比较列于表1中。
表1 实施例1的制冷剂的性能与CFC-12的性能比较
实施例1 CFC-12蒸发压力,MPa 1.31 1.29冷凝压力,MPa 15.5 13.5压比 11.8 10.5排气温度, 166.1 146.0COP* 1.006 1.0冷量* 1.776 1.0容积制冷量* 1.122 1.0ODP* <0.03 1.0
GWF* <0.1 1.0
*均为与CFC-12相应的比值,以下实施例同。
实施例2
1,1-二氟乙烷、二氯二氟代甲烷的含量与实施例1相同。唯不同的是,加入添加剂丙烷,丙烷的加入量为1,1-二氟乙烷、二氯二氟代甲烷总量的3%。
实施例3
1,1-二氟乙烷、二氯二氟代甲烷的含量与实施例1相同。唯不同的是,加入添加剂甲烷和异戊烷,甲烷和异戊烷的加入量为1,1-二氟乙烷、二氯二氟代甲烷总量的5.5%,所加入的甲烷与异戊烷的重量比为1∶2。
实施例4
1,1-二氟乙烷、二氯二氟甲烷的含量与实施例1相同。唯不同的是,加入添加剂丙烷和戊烷,丙烷和戊烷的加入量为1,1-二氟乙烷、二氯二氟代甲烷总量的2.5%,所加入的丙烷和戊烷的重量比为1∶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剂含有60%的1,1-二氟乙烷(HFC-152a),20%的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和20%的1,1,2,3,3,3-七氟丙烷(HFC-227ea)。将其按配比进行物理混合即成,现将本实施例5的制冷剂的性能与CFC-12的性能的比较列于表2中。
表2 实施例5的制冷剂的性能与CFC-12的性能比较
实施例5 CFC-12蒸发压力,MPa 1.14 1.29冷凝压力,MPa 13.91 13.5压比 12.2 10.5排气温度,℃ 149.4 146.0COP* 1.013 1.0冷量* 1.663 1.0容积制冷量* 0.959 1.0ODP* <0.03 1.0GWP* <0.14 1.0
实施例6
1,1-二氟乙烷(HFC-152a),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和1,1,1,2,3,3,3-七氟丙烷(HFC-227ea)的含量与实施例5相同,唯不同的是加入添加剂乙烷,丁烷,戊烷,其加入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1,1,1,2,3,3,3-七氟丙烷总量的6%,所加入的乙烷、丁烷、戊烷的重量比为1∶1∶1。
实施例7
1,1-二氟乙烷(HFC-152a),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和1,1,1,2,3,3,3-七氟丙烷(HFC-227ea)的含量与实施例5相同,唯不同的是加入添加剂丙烷,其加入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1,1,1,2,3,3,3-七氟丙烷总量的3%。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剂含有54%的1,1-二氟乙烷(HFC-152a),41%的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和5%的三氟碘甲烷(FC-1311),将按配比进行物理混合即成。现将本实施例8的制冷剂的性能与CFC-12的性能的比较列于表3中。
表3 实施例8的制冷剂的性能与CFC-12的性能比较
实施例5 CFC-12蒸发压力,MPa 1.24 1.29冷凝压力,MPa 14.9 13.5压比 12.0 10.5排气温度,℃ 163.9 146.0COP* 1.02 1.0冷量* 1.775 1.0容积制冷量* 1.069 1.0ODP* <0.03 1.0GWP* <0.1 1.0
实施例9
1,1-二氟乙烷(HFC-153a)、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和三氟碘甲烷(FC-1311)的含量与实施例8相同,唯不同的是加入添加剂戊烷,戊烷的加入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和三氟碘甲烷总量的3.5%。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剂含有45%的1,1-二氟乙烷(HFC-152a)、5%的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和50%的1,1,1,2-四氟乙烷(HFC-134a)。将其按配比进行物理混合即成。
实施例11
1,1-二氟乙烷(HFC-152a)、一氯二氟代甲烷(HCFC-22)和1,1,1,2-四氯乙烷(HFC-134a)的含量同实施例10,唯不同的是加入添加剂戊烷,其添加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1,1,1,2-四氟乙烷(HFC-134a)总量的3.5%。
Claims (9)
1.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含有40-60%(重量百分数,下同)的1,1-二氟乙烷(CHF2-CH3,HFC-152a)和40-60%的一氯二氟代甲烷(CHClF2,HCFC-2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还可含有至少一种选自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异戊烷的添加剂,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总量的0~15%(重量百分数,下同)。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总量的1~10%。
4.另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含有30~65%的1,1-二氟乙烷(CHF2-CH3,HFC-152a)和15-50%的一氯二氟代甲烷(CHClF2,HCFC-22)及2-30%选自1,1,1,2,3,3,3-七氟丙烷(CF3CHF-CF3,HFC-227ea)、三氟碘甲烷(CF3I,FC-1311)其中的一种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还可含有至少一种选自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异戊烷的添加剂,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及1,1,1,2,3,3,3-七氟丙烷或三氟碘甲烷化合物的总量的0-15%(重量百分数,下同)。
6.根据权利要求5的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及1,1,1,2,3,3,3-七氟丙烷或三氟碘甲烷化合物总量的1~10%。
7.再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含有30-65%(重量百分数,下同)的1,1-二氟乙烷(CHF2-CH3,HFC-152a),5-50%的一氯二氟代甲烷(CHClF2,HCFC-22)及10-60%的1,1,1,2-四氟乙烷(CF3-CH2F,HFC-134a)。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还含有至少一种选自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异戊烷的添加剂,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1,1,1,2-四氟乙烷总量的0~15%(重量百分数,下同)。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一种制冷剂,其特征是,添加剂的量为1,1-二氟乙烷、一氯二氟代甲烷,1,1,1,2-四氟乙烷总量的1-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 96106541 CN1162616A (zh) | 1996-06-19 | 1996-06-19 | 一种新的绿色制冷剂 |
| PCT/CN1996/000093 WO1997015637A1 (fr) | 1995-10-20 | 1996-10-18 | Refrigerant |
| AU72769/96A AU7276996A (en) | 1995-10-20 | 1996-10-18 | Refrigeran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 96106541 CN1162616A (zh) | 1996-06-19 | 1996-06-19 | 一种新的绿色制冷剂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62616A true CN1162616A (zh) | 1997-10-22 |
Family
ID=5119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 96106541 Pending CN1162616A (zh) | 1995-10-20 | 1996-06-19 | 一种新的绿色制冷剂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62616A (zh) |
Cited By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313559C (zh) * | 2005-12-09 | 2007-05-02 | 天津大学 | 用于中高温热泵的三元混合工质 |
| CN107513373A (zh) * | 2017-02-22 | 2017-12-26 | 唐建 | 一种应用于空调/热泵系统中的环保制冷剂 |
-
1996
- 1996-06-19 CN CN 96106541 patent/CN116261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313559C (zh) * | 2005-12-09 | 2007-05-02 | 天津大学 | 用于中高温热泵的三元混合工质 |
| CN107513373A (zh) * | 2017-02-22 | 2017-12-26 | 唐建 | 一种应用于空调/热泵系统中的环保制冷剂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KR102171637B1 (ko) | Z-1,1,1,4,4,4-헥사플루오로-2-부텐의 공비 및 공비-유사 조성물 | |
| US5458798A (en) | Azeotropic and azeotrope-like compositions of a hydrofluorocarbon and a hydrocarbon | |
| US5441659A (en) | Compositions including a fluoroamine and a second component | |
| CN102719226B (zh) | 适于-130~-180°c深冷温区的多元混合制冷剂 | |
| KR102805406B1 (ko) | 조성물 | |
| WO1997015637A1 (fr) | Refrigerant | |
| EP0669966A1 (en) | Refrigerant compositions including 1,1,2-trifluoroethane | |
| US5800729A (en) | Mixtures of pentafluoropropane and a hydrofluorocarbon having 3 to 6 carbon atoms | |
| JP2002533561A (ja) | 蒸発性組成物 | |
| KR20080113360A (ko) | 냉매 조성물 | |
| CN1040765C (zh) | 混合碳氟制冷剂和其用途 | |
| EP1073698A1 (en) | Ternary compositions of ammonia, pentafluoroethane and difluoromethane | |
| CN1162616A (zh) | 一种新的绿色制冷剂 | |
| CN1053211C (zh) | 长期性替代氟利昂-12的制冷剂 | |
| Devotta | Alternative heat pump working fluids to CFCs | |
| CN1200067C (zh) | 一种节能环保混合制冷剂 | |
| CN1070670A (zh) | 最大沸腾共沸组合物及似共沸组合物 | |
| KR100488645B1 (ko) | 냉매조성물 | |
| KR100682828B1 (ko) | 클로로디플루오로메탄 대체 (3원) 공비성 혼합냉매 조성물 | |
| US9765250B2 (en) | Non-azeotropic fluid mixure for air conditioning devices | |
| WO2001057155A2 (en) | Less flammable hydrocarbon refrigerant as cfc-12 substitute | |
| US6093340A (en) | Use of mixtures based on difluoromethane and on pentafluorethane as cryogenic fluids in very 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 |
| WO2009155822A1 (zh) | 一种热泵系统用的混合工质 | |
| CN1280165A (zh) | 用于中低温制冷或空调热泵系统的制冷剂 | |
| CN1111193C (zh) | 用于中低温制冷系统的制冷剂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