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31C - 信息包收发装置及信息包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包收发装置及信息包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131C CN1166131C CNB971912661A CN97191266A CN1166131C CN 1166131 C CN1166131 C CN 1166131C CN B971912661 A CNB971912661 A CN B971912661A CN 97191266 A CN97191266 A CN 97191266A CN 1166131 C CN1166131 C CN 1166131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packets
- aforementioned
- reception
- p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48—Time-out mechanis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为了能够可靠接收与发送的请求信号包相应的应答信息包,当信息包发送装置(21)发送了请求信息包时,预测装置(23)根据发送的请求信息包对等待接收的应答信息包进行预测。当从传输媒体(25)接收了应答信息包时,比较装置(26)将信息包接收装置(22)本身的接收信息包与预测装置(23)预测的信息包的一部分进行比较,仅当他们一致时输出接收信息包。这样一来,通过优先接收仅仅是应答信息包,能够可靠接收等待接收的应答信息包,提高了传输媒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传输媒体进行信息包(Packet)收发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及信息包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数字数据收发时,一般进行以信息包为单位的通信。发送装置一旦发送信息包,则接收装置就接收该信息包,接收到信息包所包含的数据。另外,在以这样的信息包为单位的数据通信中,当接收装置接收了信息包时,往往将表示信息包接收状态的确认(acknowledge)(下面叫做ack)返还给发送装置,通过这样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在该ack中,包含传输中的出错状态及接收装置的状态等,也包含是否有必要重发等信息。
进行以这样的信息包为单位的通信的接口,有一种为IEEE1394接口。IEEE1394为IEEE进行标准化的下一代多媒体用高速串行接口(参考文献:高性能串行总线P1394/草案8.0V2,High Performance Serial Bus p1394/Dratf 8.0V2)。现在正在进行开发工作,以便将该IEEE1394用于数字AV装置中。
IEEE1394有两种传输,即传输有实时性要求的数据的同步信息包(isochrounus mode)传输及传输无实时性要求的数据、例如控制命令等的异步信息包(asynchrounus mode)传输。其中,在通常的异步信息包传输中,接收装置对各信息包要将ack返还发送装置。利用该ack,接收装置可以进行重发请求。另外,对于连接在接口上的所有装置进行发送为目的而使用的特殊异步信息包的情况下,不能返还ack。这种情况下,各接收装置不能请求重发。
IEEE 1394异步信息包有两种信息包,即为了进行动作请求的请求信息包(request packet)及为了返还根据请求信息包所请求的动作结果的应答信息包(response packet)。对于任何一种信息包,当接收了信息包时,都要将ack返还对方的装置。这两种信息包,除了对于请求信息包根据ack结束处理的情况外,通常是成对使用的。
图1为第1装置1对于第2装置2发送请求信息包时的顺序图。当第1装置1对于第2装置2发送请求信息包时,接收了该信息包的第2装置2将ack返还第1装置1。这种情况下的ack,可以表示重发请求、接收结束(正在处理中)或处理结束等。当该ack表示重发请求时,如图1所示,第1装置1再次发送请求信息包。另外,当ack表示接收结束时,由于表示第2装置2正在处理中,因此第1装置1等待接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当ack表示处理结束时,就不进行应答信息包的发送。
另一方面,第2装置2在发送表示接收结束的ack之后,将包含根据请求信息包所请求的处理结果的应答信息包发送给第1装置1。第1装置1一旦接收该应答信息包,就将表示重发请求或处理结束的ack发送给第2装置2。这种情况下,如果ack表示重发请求,则第2装置2也再次发送应答信息包。另外,由于应答信息包不是进行处理请求,因此不能使用表示接收结束(正在处理中)的ack。
利用IEEE1394,如上所述那样进行请求信息包及应答信息包的收发。但是,对于连接在前述接口上的所有装置进行发送的所谓特殊的请求信息包的情况,不进行ack的发送。
利用IEEE1394,在进行利用这种请求信息包及应答信息包的通信中,规定了检测处理中断的暂停。即发送了请求信息包、并接收了表示接收结束的ack之后,当经过规定的时间还没有接收到应答信息包时,则判断为由于某种异常,根据请求信息包所请求的处理产生了中断。据此,发送请求信息包的装置可以进行下面的处理。反之,接收了请求信息包的装置,必须在该规定的时间内发送相应的应答信息包。这里所谓规定的时间,作为缺省值设定为100ms,该时间的设定可任意变更。
另外,IEEE1394具有所有装置同步用的约25MHz的计数器,叫做循环时间寄存器(cycle time register)。该计数器保证作为接口功能所有装置具有同样的值。因此,该循环时间寄存器能够作为IEEE1394接口上的时钟使用。
当如IEEE1394那样,利用成对的请求信息包及应答信息包进行处理时,在发送请求信息包之后,在等待应答信息包的时间内有可能接收到来自别的装置的请求信息包等。这种情况下,为了接收多个信息包,就有必要增大信息包接收用的缓冲器。另外,当由于接收了新的请求信息包,而不能使用信息包接收用缓冲器时,就要发送表示应答信息包重发请求的ack,根据这样的重发请求,就可能发生暂停,处理出现中断。由于这样的处理中断,就存在使通信可靠性明显下降的危险性。
另外,在处理新的请求信息包的时间内,由于不进行应答信息包的处理,估计要发送对于已接收的应答信息包表示重发请求的ack。在这种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与上述相同的处理中断。因此一直希望信息包收发装置不发生这样的处理中断,能够可靠地接收应答信息包。
另外,在等待期望的应答信息包的时间内,当接收到来自别的装置的新的请求信息包时,就发生处理中的多个处理。为此,所有的装置必须具有能进行多个处理的能力,问题是将导致各装置的处理及构成复杂化。
另外,在IEEE1394中有时使用对连接在接口上的所有装置进行发送的特殊信息包。该特殊信息包在发送重要信息时、主要是以接口全体管理为目的等的情况下使用。但是,在该特殊信息包的情况下,不能利用ack进行重发请求。因而,当信息包接收用的缓冲器不能用于其他信息包时等情况下,就不能接收该特殊信息包。这一情况的危险性在于,将导致整个接口的可靠性下降,不能进行正常的信息包的收发。
如前所述,在IEEE1394中,从进行请求信息包的发送开始到发送应答信息包为止的时间是一定的。发送请求信息包的装置,当经过该规定的时间还没有接收到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则判断为处理中断。另一方面,接收到请求信息包的装置在该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发送应答信息包,但是也有可能由于装置的状态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应答信息包。在这里,当超过该规定的时间后再发送应答信息包时,由于成为发送无效的信息包,因此存在妨碍其他有效信息包发送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具有:发送信息包的信息包发送装置;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根据前述信息包发送装置发送的请求信息包,预测信息包识别信息的预测装置,预测该信息包识别信息包含于与前述请求信息包相对应的等待被接收的应答信息包的一部分中;比较装置,将从前述预测装置接收的前述预测的识别信息与从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的一部分中所包含的接收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仅仅当所述比较结果是一致时,前述接收信息包是与前述应答信息包相应的信息包,则输出前述接收信息包,而当所述比较结果是不一致时,则清除前述接收信心包。
采用上述构成,信息包发送装置一旦发送请求信息包,则信息包接收装置就等待接收信息包的到来。预测装置根据发送的请求信息包对与该信息包相应的应答信息包的信息包识别信息进行预测。比较装置将从预测装置接收的预测识别信息与从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的接收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对接收信息包是否是与请求信息包相应的应答信息包进行识别,只有当是相应时才将接收信息包向外部输出。
采用上述构成,发送请求信息包的装置,在等待应答信息包的时间内,由于不接收新的请求信息包,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多个处理。因而,用于信息包接收及处理所必须的信息包存储装置可以采用较小的装置,再加上,用于信息包接收所必须的存储装置即使较小,存储装置在由于接收别的请求信息包等正在使用中时也能够减少为了接收应答信息包而产生的重发。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接收应答信息包。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具有: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将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将不能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信息包选择装置,用于:接收来自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的接收信号包、判断该接收信息包是否是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当判断出所述接收信息包是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时,将所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当判断出所述接收信息包不是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时,则将所述接收信息包写入所述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当所述接收信息包是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并且当所述接收信息包被接收且前述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在使用中时,则指示重发所述接收信息包并清除该接收信息包,当所述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正在使用中时,则清除接收信息包;以及根据前述信息包选择装置的指示进行对所述接收信息包的重发请求的重发请求装置。
采用上述构成,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将能够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将不能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从信息包接收装置收到接收信息包,根据该接收信息包是否是能够重发请求的信息包,信息包选择装置将其写入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或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的某一方。当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正在使用中时接收了通常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则重发请求装置根据信息包选择装置的指示进行接收信息包的重发指示。
采用上述构成,由于另外还具有通常信息包接收用的存储装置及例外信息包接收用的存储装置,因此更有可能用于发送重要信息,能够更可靠地接收例外信息包。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具有: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信息包存储装置;输出时刻的时刻输出装置;将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输入、并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的写入时刻加以保持的接收时刻保持装置;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当前述接收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并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根据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前述接收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将前述接收时刻保持装置保持的前述写入时刻与前述时刻输出装置输出的时刻进行比较,仅当前述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之后所获得的时刻处于前述时刻输出装置输出的时刻之前时,输出所述生成的应答信息包,而当前述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之后所获得的时刻处于前述时刻输出装置输出的时刻之后时,则清除所述接收信息包;以及发送前述应答信息包的信息包发送装置。
采用上述构成,信息包存储装置将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一旦接收时刻保持装置输入了来自时刻输出装置的时刻,则将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的写入时刻加以保持。当接收信息包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以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接收信息包及接收时刻保持装置保持的写入时刻及时刻输出装置输出的时刻为基础生成应答信息包并输出。
采用上述构成,在生成应答信息包时,由于利用接收请求信息包的时刻,因此当接收请求信息包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情况下,能够防止生成及发送无效的应答信息包。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具有: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信息包存储装置;输出时刻的时刻输出装置;将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输入、并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的写入时刻加以保持的接收时刻保持装置;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当前述接收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并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通过读出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及前述接收时刻保持装置保持的前述写入时刻,根据前述接收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并将所生成的应答信息包及前述写入时刻输出;以及信息包发送装置,接收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并接收来自前述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的前述应答信息包及前述写入时刻,只有当进行发送的时刻不超过前述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后获得的时刻时,发送前述应答信息包,而当进行发送的时刻晚于前述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后获得的时刻时,清除前述应答信息包。采用上述构成,则信息包存储装置将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一旦接收时刻保持装置输入了来自时刻输出装置的时刻,则将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的写入时刻加以保持。当接收信息包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读出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接收信息包及接收时刻保持装置保持的写入时刻,生成应答信息包,并输出应答信息包及写入时刻。信息包发送装置将来自时刻输出装置的时刻输入,接收来自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的应答信息包及写入时刻,只有当进行发送的时刻不超过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的时刻时,发送应答信息包。
采用上述构成,由于发送装置知道请求信息包被接收的时刻,因此通过应答信息包发送时与传输媒体之间的协调等,当请求信息包接收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情况下,能够对即使发送也无效的应答信息包不进行发送。再通过不对传输媒体发送不需要的信息包,能够防止传输媒体具有的频带的浪费,能够有效利用传输媒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具有: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信息包存储装置;输出时刻的时刻输出装置;将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输入、并对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之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测量并输出的测量装置;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当前述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并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当根据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前述接收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时,仅当所述测量装置输出的所述经过的时间不超过规定值时,输出所生成的应答信息包,而当所述经过的时间超过所述规定值时,则清除所述接收信息包;以及,发送前述应答信息包的信息包发送装置。采用上述构成,信息包存储装置将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一旦测量装置输入了来自时刻输出装置的时刻,则对信息包接收装置将接收信息包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当接收信息包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以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接收信息包及测量装置输出的经过时间为基础生成应答信息包并输出。
采用上述构成,在生成应答信息包时,通过利用接收了请求信息包之后的经过时间,当接收请求信息包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情况下,能够防止生成及发送无效的应答信息包。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包接收装置,具有: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信息包存储装置;输出时刻的时刻输出装置;将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输入、并对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之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测量并输出的测量装置;经过时间监视装置,当前述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并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对前述测量装置输出的前述经过的时间进行监视,当前述经过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则清除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前述接收信息包。
采用上述构成,信息包存储装置将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一旦来自时刻输出装置的时刻被输入,则测量装置对信息包接收装置将接收信息包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当信息包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经过时间监视装置对从测量装置输出的经过时间进行监视,当经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清除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接收信息包。
采用上述构成,由于经过时间监视装置在接收了请求信息包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情况下,清除未经处理仍保存在信息包存储装置中的请求信息包,所以能够免去一旦从信息包存储装置读出请求信息包的无效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IEEE1394中请求信息包与应答信息包的收发关系的顺序图。
图2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图。
图3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图。
图4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图。
图5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图。
图6为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图。
图7为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图。
图8为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接收装置基本构成图。
图9为根据IEEE1394进行收发的信息包构成图。
[符号说明]
10,20,30,40,50,60信息包收发装置
11,21,41,51,61信息包发送装置
12,22,32,42,52,62,72信息包接收装置
13接收控制装置
14,24信息包生成装置
15,25,33,43,53,63,73传输媒体
23预测装置
26比较装置
31重发请求装置
34信息包选择装置
36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
35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
44,54,64,74时刻输出装置
45,55接收时刻保持装置
46,56,66,76信息包存储装置
47,57,67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
65测量装置
70信息包接收装置
77经过时间监视装置
901发送目的地ID
902 t1(事务处理标记)
903 rt(重发)
904 tcode(事务处理代码)
905pri
906发送主(源)ID
907与信息包种类有关的信息
908首部用CRC
909数据
910数据用CRC
911数据包首部
912数据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形态1)
利用附图就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加以说明。图2为表示第1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的方框图。信息包收发装置10为将请求信息包发送给传输媒体15并接收应答信息包的装置,由信息包发送装置11、信息包接收装置12、接收控制装置13及信息包生成装置14构成。
信息包生成装置14生成请求信息包并输出至信息包发送装置11。信息包发送装置11一旦收到了该请求信息包,则将该信息包送出至传输媒体15,另外也输出至接收控制装置13。这里,信息包发送装置11在将信息包输出至传输媒体15时,在传输媒体15进行必要的协调动作等。
接收控制装置13将信息包发送装置11发送的请求信息包输入,将仅接收与该请求信息包相应的应答信息包用的控制信息传给信息包接收装置12。信息包接收装置12一旦输入了该控制信息,则在接收来自传输媒体15的信息包时,当该接收信息包是根据来自接收控制装置13的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应答信息包时,接收该信息包并向外部输出。另一方面,当该信息包是根据控制信息所指示的应答信息包以外的信息包时,信息包接收装置12将清除该信息包。另外,信息包接收装置12也同时进行传输出错等的检测。
这里,当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15时,请求信息包及应答信息包所使用的信息包的形式如图9所示。
如该图中所示,信息包具有信息包首部911及数据部912,控制命令等数据909与数据用CRC910一起插入数据部912。发送目的地ID 901、发送主(源)ID906、t1(事务处理标记transaction label)902、rt(重发:retry)903、tcode(事务处理代码transaction code)904、pri(优先权:priority)905、与信息包种类有关的信息907及首部用CRC908等数据插入信息包首部911。
在IEEE1394中,根据tcode 904能够判断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还是应答信息包的哪一种。另外,在IEEE1394中有若干种请求信息包,与不同的请求信息包相应地设置若干种应答信息包。根据该tcode 904,能够判断是哪一种请求信息包或应答信息包。因而,当接收控制装置13将应该接收的信息包的tcod作为控制信息输出给信息包接收装置12时,信息包接收装置12根据信息包的前头部分能够判断接收的信息包是应该接收的信息包还是应该清除的信息包。
这样通过不接收所想要的应答信息包以外的信息包,就能够防止在等待应答信息包的时间内接收别的请求信息包。也就是说,信息包收发装置10就没有必要同时进行多个处理。另外,能够防止接收新的请求信息包,能够可靠接收等待的应答信息包。
这时,当连应答信息包种类的判断也不进行、而接收全部应答信息包时,也能够防止在等待应答信息包的时间内接收来自别的装置的请求信息包。
另外,接收控制装置13在接收所等待的应答信息包时,通过停止上述控制,也能够接收请求信息包。另外,在IEEE1394中,由于从发送请求信息包开始到发送应答信息包为止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接收控制装置13当经过规定时间后可以仅中止接收应答信息包的控制。这样一来,当由于传输媒体15的异常等而不能接收应答信息包时,也能够进行别的处理。
当清除接收的请求信息包时,通过对于请求信息包进行重发请求,能够从后面再一次接收该请求信息包进行处理。特别是当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15时,接收的请求信息包清除了,还能够利用ack将重发请求传输给请求信息包的发送装置。
另外,省略接收控制装置13,让信息包生成装置14具有该功能,通过直接控制信息包接收装置12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形态2)
利用附图就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加以说明。图3为表示第2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的方框图。另外,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部分标以同一名称,并省略详细说明。信息包收发装置20为将请求信息包发送给传输媒体25与接收应答信息包的装置,由信息包发送装置21、信息包接收装置22、预测装置23、信息包生成装置24及比较装置26构成。
信息包生成装置24生成请求信息包,并输出至信息包发送装置21。信息包发送装置21一旦输入了该请求信息包,就将该信息包传送至传输媒体25,另外输出至预测装置23。这里,信息包发送装置21,当将信息包输出至传输媒体25时,在传输媒体25进行必要的协调动作。另一方面,信息包接收装置22,一旦接收到来自传输媒体25的信息包,则将该信息包输出至比较装置26。这时信息包接收装置22也进行传输出错等的检测。
预测装置23以信息包发送装置21发送的请求信息包的一部分为基础,对等待接收的应答信息包的一部分进行预测并输出给比较装置26。比较装置26将接收信息包的一部分与从预测装置23收到的预测信息包的一部分进行比较,当它们一致时,将接收信息包输出。反之,当不一致时,将接收信息包清除。
当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25时,预测装置23以信息包发送装置21发送的请求信息包的信息包首部911为基础,对等待接收的应答信息包的信息包首部911的一部分进行预测并输出至比较装置26。这时如图9所示,信息包首部911中如前所述,由于tcode 904是判断请求信息包及应答信息包的种类的,因此能够根据请求信息包的tcode预测应答信息包的tcode。另外,t1 902在请求信息包及应答信息包中是相同的。而发送目的地ID 901及发送主ID906也可以通过改换已发送的请求信息包的发送目的地ID及发送主ID进行预测。
进一步,比较装置26,当从预测装置23将等待接收的应答信息包的信息包首部输入、而从信息包接收装置22收到接收信息包时,将接收信息包的信息包首部与从预测装置23输入的信息包首部进行比较。这时,不是比较信息包首部的全部,而是仅比较预测装置23预测的部分。当两者一致时,将接收信息包向外部输出。反之,当不一致时,将接收信息包清除。
当清除接收的请求信息包时,通过对于请求信息包进行重发请求,能够从后面再一次接收该请求信息包进行处理,特别是当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25时,接收的请求信息包清除了,还能够利用ack将重发请求传输给请求信息包的发送装置。
另外,通过信息包生成装置24兼有预测装置23的功能,也能够省略预测装置23。这种情况下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形态3)
利用附图就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加以说明。图4为表示第3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的方框图。信号包收发装置30由重发请求装置31、信息包接收装置32、信息包选择装置34、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35及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36构成。
信息包接收装置32接收来自传输媒体33的信息包。这时信息包接收装置32进行传输出错等的检测。收到该接收信息包的信息包选择装置34根据该接收信息包是否是能够请求重发的信息包进行信息包的选择,当接收信息包是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时,写入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35。这时当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35由于正在使用中而不能写入时,输出重发请求并清除接收信息包。反之,当接收信息包是不能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时,写入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36。这时当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36由于正在使用中而不能写入时,清除接收信息包。
重发请求装置31当收到来自信息包选择装置34的重发请求时,将重发请求输出至传输媒体33。当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时,广播信息包(broadcastpacket)相当于该例外信息包。该广播信息包是对连接在总线上的全部装置进行发送的信息包,主要是以总线管理为目的而发送的。当接收通常的信息包时,接收装置在信息包接收之后进行ack的发送,如果有必要,能够请求重发。与此相反,广播信息包是在总线所有节点接收的信息包,不进行ack的发送。为此,不能进行使用ack的重发请求。因此,除了通常的信息包用存储装置外,另外再准备广播信息包用的存储装置,通过这样能够更可靠地接收以总线管理为目的等的重要的信息包。
(实施形态4)
利用附图就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加以说明。图5为表示第4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的方框图。信息包收发装置40为根据接收的请求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并进行发送的装置,由信息包发送装置41、信息包接收装置42、时刻输出装置44、接收时刻保持装置45、信息包存储装置46及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47构成。
信息包接收装置42,当接收了来自传输媒体43的请求信息包时,将接收信息包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46,同时将信息包的接收通知输出。接收时刻保持装置45将从时刻输出装置44输出的时刻输入,将收到来自信息包接收装置42的信息包接收通知的瞬间的时刻加以保持。
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47读出来自信息包存储装置46的请求信息包,生成与该请求信息包相应的应答信息包并输出。另外,该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47也可以利用微型计算机等来实现。信息包发送装置41将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42生成的应答信息包发送至传输媒体43。
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47当从信息包存储装置46读出请求信息包并生成应答信息包时,从接收时刻保持装置45输入请求信息包的接收时刻,再将时刻输出装置44输出的时刻输入。这里,当接收了请求信息包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情况下,中止应答信息包的生成。另外,当将生成的应答信息包输出至信息包发送装置41时,在接收请求信息包之后经过规定时间情况下,不输出生成的应答信息包而将其清除。
在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43时,由于如图1所示的从请求信息包发送到应答信息包接收的时间是一定的,因此当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47生成及输出应答信息包时,通过识别请求信息包被接收的时刻,对于即使发送也无效的应答信息包能够控制不进行该应答信息包的生成或发送。另外,能够使用所有装置都具有的循环时间寄存器作为时刻输出装置44。
(实施形态5)
利用附图就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加以说明。图6为表示第5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的方框图。信息包收发装置50为根据接收的请求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并发送的装置,与第4实施形态相同,由信息包发送装置51、信息包接收装置52、时刻输出装置54、接收时刻保持装置55、信息包存储装置56及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57构成。
当信息包接收装置52从传输媒体53接收了若干个请求信息包时,在将这些接收信息包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56的同时,输出信息包的接收通知。接收时刻保持装置55将时刻输出装置54输出的时刻输入、然后将接收到来自信息包接收装置52的各信息包接收通知的瞬间时刻分若干组加以保持。
信息包存储装置56是能够存储多个请求信息包的装置,而且接收时刻保持装置55也是能够保持多个时刻的装置,因此当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57读出来自信息包存储装置56的请求信息包时,通过从接收时刻保持装置55读出与该请求信息包相应的接收时刻,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57就能够同时处理多个请求信息包。也就是说,信息包存储装置能够暂时存储的请求信息包不一定只限于一个,若保持多个接收时刻,在接收时刻保持装置也没有搞乱与各请求信息包的对应关系,则即使接收了多个请求信息包之后,也能够生成应答信息包。
信息包发送装置51将来自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57的应答信息包及请求信息包的接收时刻输入,另外将来自时刻输出装置54的时刻输入。这里,若从请求信息包接收时刻起达到规定时间之前,则将从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57输入的应答信息包输出至传输媒体53。反之,当接收了请求信息包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则清除应答信息包。
当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53时,由于如图1所示的从请求信息包发送到应答信息包接收的时间一定的,因此在请求信息包发送之后经过规定时间后,即使发送相应的应答信息包也是无效的。另外,由于为了进行信息包的发送,必须有总线协调,因此进行发送请求后到进行实际的发送需要花费时间。因而,通过在总线协调结束的时刻判断信息包发送的有效性,就能够防止发送无效的信息包。另外,能够使用所有装置都具有的循环时间寄存器作为时刻输出装置54。
(实施形态6)
利用附图就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加以说明。图7为表示第6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收发装置基本构成的方框图。信息包收发装置60为根据接收的请求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并发送的装置,由信息包发送装置61、信息包接收装置62、时刻输出装置64、测量装置65、信息包存储装置66、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67构成。
当信息包接收装置62从传输媒体63接收了请求信息包时,在将接收信息包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66的同时,输出信息包的接收通知。测量装置65将时刻输出装置64输出的时刻输入,然后对收到来自信息包接收装置62的信息包接收通知的瞬间开始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并输出。
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67从信息包存储装置66读出请求信息包,生成与该请求包相应的应答信息包并输出。另外,该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67也可以利用微型计算机等来实现。信息包发送装置61将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67生成的应答信息包发送至传输媒体63。
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67在从信息包存储装置66读出请求信息包并生成应答信息包时,从测量装置65输入接收该请求信息包之后的经过时间。这里,当接收请求信息包之后的经过时间超过规定值时,中止应答信息包的生成。另外,在将生成的应答信息包输出至信息包发送装置61时,当接收请求信息包之后的经过时间超过规定值时,不将生成的应答信息包输出而将其清除。
当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63时,由于如图1所示的从请求信息包发送到应答信息包接收的时间是一定的,因此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67,当应答信息包生成及输出时,可以知道请求信息包接收之后的时刻。为此,对于即使发送也无效的应答信息包能够控制不进行该应答信息包的生成或发送。另外,能够使用所有装置都具有的循环时间寄存器作为时刻输出装置64。
(实施形态7)
利用附图就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接收装置加以说明。图8为表示第7实施形态中的信息包接收装置基本构成的方框图。信息包接收装置70为接收来自传输媒体73的请求信息包的装置,由信息包接收装置72、时刻输出装置74、测量装置75、信息包存储装置76及时间经过监视装置77构成。
当信息包接收装置72从传输媒体73接收了请求信息包时,在将接收信息包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76的同时,输出信息包的接收通知。测量装置75将时刻输出装置74输出的时刻输入,然后对收到来自信息包接收装置72的信息包接收通知的瞬间开始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并输出。
经过时间监视装置77将测量装置75输出请求信息包之后的经过时间输入,当该经过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将写入信息包存储装置76的请求信息包清除。
当使用IEEE1394作为传输媒体73时,由于如图1所示的从请求信息包发送到应答信息包接收的时间是一定的,因此接收请求信息包之后经过规定时间后,就没有必要生成与该请求信息包相应的应答信息包。为此,通过清除信息包存储装置76所存储的请求信息包,能够不对无效的请求信息包进行相应的处理。另外,能够使用所有装置都具有的循环时间寄存器作为时刻输出装置74。
另外,对于第4实施形态、第5实施形态或第6实施形态及第7实施形态,可以加以任意组合使用。这种情况下,由各种实施形态所获得的减轻处理及通信媒体的有效利用等,能够得到更大的效果。
Claims (6)
1.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发送信息包的信息包发送装置,
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
根据前述信息包发送装置发送的请求信息包,预测信息包识别信息的预测装置,预测该信息包识别信息包含于与前述请求信息包相对应的等待被接收的应答信息包的一部分中,
比较装置,将从前述预测装置接收的前述预测的识别信息与从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的一部分中所包含的接收识别信息进行比较,仅仅当所述比较结果是一致时,前述接收信息包是与前述应答信息包相应的信息包,则输出前述接收信息包,而当所述比较结果是不一致时,则清除前述接收信心包。
2.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
将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
将不能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
信息包选择装置,用于:
接收来自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的接收信号包、判断该接收信息包是否是
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当判断出所述接收信息包是能够进行重发请求
的信息包时,将所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
当判断出所述接收信息包不是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时,则将所述
接收信息包写入所述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
当所述接收信息包是能够进行重发请求的信息包,并且当所述接收信息
包被接收且前述通常信息包存储装置在使用中时,则指示重发所述接收信息
包并清除该接收信息包,
当所述例外信息包存储装置正在使用中时,则清除接收信息包;以及
根据前述信息包选择装置的指示进行对所述接收信息包的重发请求的重发请求装置。
3.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
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信息包存储装置;
输出时刻的时刻输出装置;
将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输入、并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的写入时刻加以保持的接收时刻保持装置;
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当前述接收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并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根据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前述接收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将前述接收时刻保持装置保持的前述写入时刻与前述时刻输出装置输出的时刻进行比较,仅当前述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之后所获得的时刻处于前述时刻输出装置输出的时刻之前时,输出所述生成的应答信息包,而当前述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之后所获得的时刻处于前述时刻输出装置输出的时刻之后时,则清除所述接收信息包;以及
发送前述应答信息包的信息包发送装置。
4.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
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信息包存储装置;
输出时刻的时刻输出装置;
将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输入、并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的写入时刻加以保持的接收时刻保持装置;
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当前述接收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并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通过读出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及前述接收时刻保持装置保持的前述写入时刻,根据前述接收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并将所生成的应答信息包及前述写入时刻输出;以及
信息包发送装置,接收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并接收来自前述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的前述应答信息包及前述写入时刻,只有当进行发送的时刻不超过前述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后获得的时刻时,发送前述应答信息包,而当进行发送的时刻晚于前述写入时刻加上规定值后获得的时刻时,清除前述应答信息包。
5.一种信息包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
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信息包存储装置;
输出时刻的时刻输出装置;
将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输入、并对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之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测量并输出的测量装置;
应答信息包生成装置,当前述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并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当根据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前述接收信息包生成应答信息包时,仅当所述测量装置输出的所述经过的时间不超过规定值时,输出所生成的应答信息包,而当所述经过的时间超过所述规定值时,则清除所述接收信息包;以及,
发送前述应答信息包的信息包发送装置。
6.一种信息包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信息包并输出的信息包接收装置,
将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接收信息包加以暂时存储的信息包存储装置,
输出时刻的时刻输出装置,
将来自前述时刻输出装置的前述时刻输入、并对前述信息包接收装置接收的前述接收信息包写入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之后所经过的时间进行测量并输出的测量装置,
经过时间监视装置,当前述信息包是请求信息包并需要与其相应的应答信息包时,对前述测量装置输出的前述经过的时间进行监视,当前述经过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时,则清除前述信息包存储装置存储的前述接收信息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JP24471696A JP3560423B2 (ja) | 1996-09-17 | 1996-09-17 | パケット送受信装置及びパケット受信装置 |
| JP244716/96 | 1996-09-17 | ||
| JP244716/1996 | 1996-09-17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205145A CN1205145A (zh) | 1999-01-13 |
| CN1166131C true CN1166131C (zh) | 2004-09-08 |
Family
ID=17122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B9719126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6131C (zh) | 1996-09-17 | 1997-09-16 | 信息包收发装置及信息包接收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6483845B1 (zh) |
| JP (1) | JP3560423B2 (zh) |
| KR (1) | KR100423773B1 (zh) |
| CN (1) | CN1166131C (zh) |
| WO (1) | WO199801284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EP1018821A1 (en) * | 1999-01-08 | 2000-07-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
| JP3148733B2 (ja) | 1999-02-26 | 2001-03-26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信号処理装置及び信号処理システム |
| JP3091184B2 (ja) | 1999-03-03 | 2000-09-25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装置 |
| JP3098996B2 (ja) | 1999-03-03 | 2000-10-16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
| US6781987B1 (en) | 1999-10-19 | 2004-08-2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with error detection codes |
| JP2001156842A (ja) * | 1999-11-26 | 2001-06-0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伝送システム |
| US6957273B2 (en) * | 2000-03-03 | 2005-10-18 | Fujitsu Limited | Packet transmitting/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er system |
| EP1246409A4 (en) * | 2000-10-05 | 2007-04-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PACKET TRANSMISSION SYSTEM, PACKET TRANSMISSION DEVICE, PACKET RECEIVER, PACKET RE-TRANSFER METHOD,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PACKET RECEIVING METHOD |
| DE10102323A1 (de) * | 2001-01-19 | 2002-07-25 |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zuverlässigen Übertragung von Datenpaketen |
| JP2002247094A (ja) * | 2001-02-20 | 2002-08-30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パケット送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
| JP4591736B2 (ja) * | 2001-02-21 | 2010-12-01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US20020129183A1 (en) * | 2001-03-08 | 2002-09-12 | James David Vernon | Method of enhancing flow control in a data bus system by eliminating an acknowledge packet during a response phase to indicate a flow control condition |
| US7114001B2 (en) * | 2001-05-11 | 2006-09-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edictive networking |
| KR100460967B1 (ko) * | 2001-12-18 | 2004-12-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접속률을 높일 수 있는 무선통신기기 및 그 방법 |
| KR100460970B1 (ko) * | 2002-01-10 | 2004-12-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0937314B1 (ko) * | 2002-09-28 | 2010-01-18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에이알큐 방식의 데이터통신에서의 패킷분할을 이용한 공격적 패킷 합성 방법 |
| KR100934650B1 (ko) * | 2002-10-02 | 2009-12-3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하이브리드 자동재송요구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방법 |
| US8023520B2 (en) * | 2003-03-27 | 2011-09-2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ignaling packet |
| KR100631579B1 (ko) | 2004-08-11 | 2006-10-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용자 플랜의 최적화를 위한 피티티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A2549540C (en) * | 2005-06-10 | 2008-12-09 | Hitachi, Ltd. | A task management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
| JP4797867B2 (ja) | 2006-07-31 | 2011-10-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のメッセージ管理装置及び車両用制御システム |
| US8326781B2 (en) * | 2007-09-27 | 2012-12-04 |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 Method for the compressed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 header fields in a packet-oriented data stream, method for compressing data packet header fields in a packet-oriented data stream, method for decompressing data packet header fields in a packet-oriented data stream,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system, compression apparatus and decompression apparatus |
| KR101678487B1 (ko) * | 2009-09-18 | 2016-11-23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 US8705552B1 (en) | 2010-02-09 | 2014-04-22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Controlling latency variations in a packet nod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4495570A (en) * | 1981-01-14 | 1985-01-22 | Hitachi, Ltd. | Processing request allocator for assignment of loads in a distributed processing system |
| JP2538325B2 (ja) * | 1988-10-20 | 1996-09-25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自動端末終端点識別子割当端末 |
| JP2986802B2 (ja) * | 1989-03-13 | 1999-12-0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プロトコル高速処理方法 |
| JPH03117242A (ja) * | 1989-09-29 | 1991-05-20 | Nec Ibaraki Ltd | データ伝送のリトライ方法 |
| JPH0716197B2 (ja) * | 1989-10-23 | 1995-02-2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バスの外部折返し試験方式および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
| US5224095A (en) * | 1990-01-30 | 1993-06-29 | Johnson Service Company | Network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 US5052029A (en) * | 1990-04-05 | 1991-09-24 | Apple Computer, Inc. | Self-corr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5287550A (en) * | 1990-12-24 | 1994-02-15 | Motorola, Inc. | Simulcast scheduler |
| JP3117242B2 (ja) | 1991-08-07 | 2000-12-11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生体管路拡張具 |
| JP3305769B2 (ja) * | 1992-09-18 | 2002-07-24 | 株式会社東芝 | 通信装置 |
| US5477216A (en) * | 1992-10-30 | 1995-12-19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Electrical metering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temporarily storing data during transmission of the data to a remote communications device |
| US5546391A (en) * | 1993-03-04 | 1996-08-1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entral shared queue based time multiplexed packet switch with deadlock avoidance |
| JPH0730502A (ja) * | 1993-07-09 | 1995-01-31 | Nec Corp | 監視装置 |
| JP3549003B2 (ja) * | 1993-08-31 | 2004-08-0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情報送出装置および情報送出/受信システム |
| JP3358254B2 (ja) * | 1993-10-28 | 2002-12-1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通信制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用回路装置 |
| US5712624A (en) * | 1995-03-03 | 1998-01-2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receiver synchroniz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5742840A (en) * | 1995-08-16 | 1998-04-21 | Microunity Systems Engineering, Inc. | General purpose, multiple precision parallel operation, programmable media processor |
| US5701302A (en) * | 1995-10-25 | 1997-12-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ly companding data packets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3208305B2 (ja) * | 1995-11-14 | 2001-09-10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US5845145A (en) * | 1995-12-21 | 1998-12-01 | Apple Computer, Inc. | System for generating and sending a critical-world-first data response packet by creating response packet having data ordered in the order best matching the desired order |
| US5761490A (en) * | 1996-05-28 | 1998-06-02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Changing the meaning of a pre-decode bit in a cache memory depending on branch prediction mode |
| US5758087A (en) * | 1996-06-14 | 1998-05-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dicted response generation |
| US6088591A (en) | 1996-06-28 | 2000-07-11 | Airone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nc. | Cellular system hand-off protocol |
| US5848064A (en) * | 1996-08-07 | 1998-12-08 | Telxon Corporation | Wireless software upgrades with version control |
| JP3136535B2 (ja) | 1997-08-28 | 2001-02-1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 |
-
1996
- 1996-09-17 JP JP24471696A patent/JP356042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
- 1997-09-16 US US09/077,065 patent/US648384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9-16 WO PCT/JP1997/003250 patent/WO1998012844A1/ja not_active Ceased
- 1997-09-16 KR KR10-1998-0703653A patent/KR100423773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9-16 CN CNB971912661A patent/CN116613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HK1017791A1 (zh) | 1999-11-26 |
| US6483845B1 (en) | 2002-11-19 |
| KR100423773B1 (ko) | 2004-05-17 |
| KR19990067626A (ko) | 1999-08-25 |
| CN1205145A (zh) | 1999-01-13 |
| JP3560423B2 (ja) | 2004-09-02 |
| JPH1093623A (ja) | 1998-04-10 |
| WO1998012844A1 (en) | 1998-03-26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66131C (zh) | 信息包收发装置及信息包接收装置 | |
| CN1190910C (zh) | 支持蓝牙无线通信的通信设备中的接收数据处理方法 | |
| TWI416334B (zh) | 在匯流排上以封包形式傳送來自複數個客戶的資料傳送請求之方法、匯流排介面裝置及處理器 | |
| CA1277382C (en) |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protocol | |
| CN1236134A (zh) | 外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 CN87106124A (zh) | 多中央处理机互锁装置 | |
| CN1570907A (zh) | 多处理器系统 | |
| KR20160070171A (ko) | CCIe 프로토콜을 통한 에러 검출 능력 | |
| CN1235380C (zh) | 相互通信的预处理器 | |
| CN1318242A (zh) |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 |
| CN1270732A (zh) | 计算机 | |
| CN1697444A (zh) | 记录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 |
| CN1146675A (zh) | 遥测遥控系统 | |
| US20210173808A1 (en) | Early parity error detection on an i3c bus | |
| US8588234B2 (en) |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interval | |
| CN1332415A (zh) |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采用该设备和方法的网桥 | |
| CN111045817B (zh) | 一种PCIe传输管理方法、系统和装置 | |
| CN116170522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 US7286903B2 (en) | Robotic library communication protocol | |
| CN1905492A (zh) | 一种多数据链路监测维护的方法 | |
| CN1692609A (zh) | 以太网(r)中的帧转发方法及节点 | |
| CN1561491A (zh) | 总线系统和总线接口 | |
| CN117749663A (zh) | Appi接口的交互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 CN1489071A (zh) | 流数据处理装置 | |
| HK1017791B (zh) | 信息包收发装置及信息包接收装置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C06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applicant after: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applicant before: Philip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CO-APPLICANT; FROM: PHILIPS ELECTRONICS CO., LTD. TO: KANGNING KRIC PHILIPS ELECTRONICS CO., LTD. |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177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