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87183B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87183B CN116987183B CN202210871810.9A CN202210871810A CN116987183B CN 116987183 B CN116987183 B CN 116987183B CN 202210871810 A CN202210871810 A CN 202210871810A CN 116987183 B CN116987183 B CN 1169871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ibody
- seq
- amino acid
- acid sequence
- rsv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0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 C07K16/1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viruses from RNA viruses
- C07K16/1027—Paramyxoviridae, e.g.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5/00—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DNA or RNA concerning genetic engineering, vectors, e.g. plasmids, or their isolation,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Use of hosts therefor
- C12N15/09—Recombinant DNA-technology
- C12N15/63—Introduction of foreign genetic material using vectors; Vectors; Use of hosts therefor;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 C12N15/70—Vectors or expre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 coli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40—COMBINATORIAL TECHNOLOGY
- C40B—COMBINATORIAL CHEMISTRY; LIBRARIES, e.g. CHEMICAL LIBRARIES
- C40B50/00—Methods of creating libraries, e.g. combinatorial synthesis
- C40B50/06—Biochemical methods, e.g. using enzymes or whole viable microorganis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from primates, e.g. ma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5—Fab or Fab'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R—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C12C - C12Q, RELATING TO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0—Microorganisms ; Processes using microorganisms
- C12R2001/01—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using bacteria or Actinomycetales
- C12R2001/185—Escherichia
- C12R2001/19—Escherichia coli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ir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Zo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抗体,编码所述抗体的核酸分子、包含所述核酸分子的表达载体、包含所述核酸分子或载体的宿主细胞以及包含所述抗体的药物组合物。本申请还提供了制备和纯化所述抗体的方法及所述抗体的用途。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申请大体涉及基因工程和抗体药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抗体以及所述抗体在预防或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发明背景
大容量、高质量的抗体库,对于筛选任意抗原的高亲和力抗体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来源,具有很高的商业和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报道的优质抗体库,多是通过电转化技术构建而成。然而,利用电转化技术构建的抗体库,库容大小受限于转化效率,需要经过多批次的抗体库制备,周期长,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1。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更重。RSV感染发病率最高的5个国家,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RSV-ALRTI的疾病负担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属于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非节段性单股负链RNA病毒3,根据表面抗原的差异可分为A和B两个亚型4。 RSV基因组包括10个基因,编码11种蛋白。其中黏附蛋白G和融合蛋白F是病毒表面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能激起机体产生中和抗体5。G蛋白在亚型间差异性较大,故针对G蛋白的抗体大多是亚型特异的抗体6,而F蛋白在亚型间高度保守,由F蛋白诱导产生的抗体可同时抑制A/B型RSV病毒的感染。
F蛋白属于I型跨膜蛋白,其无活性前体(F0)由574个氨基酸组成7,三个F0形成三聚体,在运输通过高尔基体时,宿主的弗林蛋白酶在F0的第109与110位氨基酸之间及136与137位氨基酸之间进行切割。切割后,中间27个氨基酸的短肽(P27)被释放,而其余两段F2及F1通过二硫键连接(Cys69–Cys212和Cys37–Cys439)形成具有活性的F蛋白8。在F1蛋白N末端存在有一段高疏水性的融合肽(Fusion peptide,FP),其位于蛋白的疏水腔中而免受外部亲水环境的影响。当 F蛋白出现在病毒体表面或细胞表面时,它的结构并不稳定,而是处于一种高能级亚稳态的融合前构象结构(Prefusion glyprotein,Pre-F)9。随后,F1蛋白的N末端经历了一系列剧烈的结构变化,这个过程诱导了膜融合的发生,从而达到了病毒感染细胞的目的。同时,该过程还导致了F蛋白由高能级亚稳态的Pre-F结构转变为稳定的融合后F蛋白结构(Postfusion glyprotein,Post-F)。
目前尚无预防RSV的疫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商品名Synagis)用于预防高危婴幼儿感染RSV,需要最多5次注射才能覆盖典型的RSV季节,因费用高昂,不能广泛应用于婴幼儿群体。
基于临床需求,开发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对预防RS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
发明概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抗体,其包含含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含 LCDR1、LCDR2和L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其中
所述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2所示、所述HCDR2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33所示、所述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34所示,所述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5所示、所述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6所示和所述LCDR3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7所示;或者
所述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8所示、所述HCDR2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39所示、所述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0所示,所述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1所示、所述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2所示和所述LCDR3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3所示;
其中,HCDR和LCDR氨基酸序列根据Kabat定义。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或30所示。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或31所示。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或者
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0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1所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8或30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并且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9或31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中和性抗体。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能够结合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F蛋白。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Fab片段、全抗体、F(ab’)2片段或单链Fv片段(scFv)。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选自IgG1亚型、IgG2亚型或IgG4亚型的重链恒定区。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IgG1亚型重链恒定区的Fc段序列并且所述Fc段序列的第252,254,256位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Y,T和E,其中所述抗体恒定区氨基酸顺序按照EU numbering来确定。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选自κ亚型或λ亚型的轻链恒定区。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核酸分子,其编码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抗体。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抗体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抗体、第三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者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RSV相关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预防或治疗RSV相关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的个体施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抗体、或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表达抗体Fab片段库的质粒组合,其包含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其中
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第一重组位点;
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第二重组位点;并且
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与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不同。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质粒组合包含多种所述第一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一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质粒组合包含多种所述第二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二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为噬菌粒。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包含不同的复制原点。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制原点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pBRori、CDF ori、丝状噬菌体M13的复制原点(f1 ori)和p15A ori。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为噬菌体及其宿主细菌的各自的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为attP,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为attB。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处。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轻链恒定区CL为人κ轻链恒定区或人λ轻链恒定区。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CH1段选自 IgG1、IgG2、IgG3或者IgG4亚型。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性基因编码区。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编码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 CH1段的核酸分子的3’端融合在编码丝状噬菌体M13的gIII蛋白的核酸分子的5’端。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为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选自: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表达抗体Fab片段库的重组系统,其包含第一质粒、第二质粒和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其中
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第一重组位点;
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第二重组位点;以及
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与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不同。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系统包含多种所述第一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一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系统包含多种所述第二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二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为噬菌粒。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包含不同的复制原点。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制原点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pBRori、CDF ori、丝状噬菌体M13的复制原点(f1 ori)和p15A ori。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为噬菌体及其宿主细菌的各自的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为attP,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为attB。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处。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轻链恒定区CL为人κ轻链恒定区或人λ轻链恒定区。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CH1段选自 IgG1、IgG2、IgG3或者IgG4亚型。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性基因编码区。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编码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 CH1段的核酸分子的3’端融合在编码丝状噬菌体M13的gIII蛋白的核酸分子的5’端。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为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选自: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酪氨酸整合酶。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λ噬菌体整合酶。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诱导型表达或组成型表达。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诱导型表达。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原核细胞。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大肠杆菌。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基因工程菌。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第二质粒与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各自独立存在,或所述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中至少一者已被引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表达抗体Fab片段库的重组细胞,其包含第一质粒、第二质粒并且表达噬菌体整合酶;其中
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第一重组位点;
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第二重组位点;以及
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与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不同。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包含多种所述第一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一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包含多种所述第二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二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为噬菌粒。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包含不同的复制原点。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制原点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pBRori、CDF ori、丝状噬菌体M13的复制原点(f1 ori)和p15A ori。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为噬菌体及其宿主细菌的各自的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为attP,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为attB。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处。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轻链恒定区CL为人κ轻链恒定区或人λ轻链恒定区。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CH1段选自 IgG1、IgG2、IgG3或者IgG4亚型。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性基因编码区。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编码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 CH1段的核酸分子的3’端融合在编码丝状噬菌体M13的gIII蛋白的核酸分子的5’端。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为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选自: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酪氨酸整合酶。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λ噬菌体整合酶。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诱导型表达或组成型表达。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诱导型表达。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原核细胞。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大肠杆菌。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基因工程菌。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抗体Fab片段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转导入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其中
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第一重组位点;
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第二重组位点;以及
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与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不同。
在第十方面所述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多种所述第一质粒转导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其中多种所述第一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
在第十方面所述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多种所述第二质粒转导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其中多种所述第二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转导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转导入感受态细胞中;
(2)使用辅助噬菌体感染步骤(1)获得的感受态细胞,以构建噬菌体库;和
(3)将步骤(2)获得的噬菌体库转导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感受态细胞为原核细胞。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感受态细胞不表达噬菌体整合酶。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辅助噬菌体为M13辅助噬菌体。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为噬菌粒。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包含不同的复制原点。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制原点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pBRori、CDF ori、丝状噬菌体M13的复制原点(f1 ori)和p15A ori。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为噬菌体及其宿主细菌的各自的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为attP,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为attB。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处。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轻链恒定区CL为人κ轻链恒定区或人λ轻链恒定区。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CH1段选自 IgG1、IgG2、IgG3或者IgG4亚型。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性基因编码区。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选自: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酪氨酸整合酶。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λ噬菌体整合酶。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诱导型表达或组成型表达。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诱导型表达。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原核细胞。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大肠杆菌。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基因工程菌。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七方面所述的质粒组合、第八方面所述的重组系统或第九方面所述的重组细胞在制备抗体Fab片段库中的用途。
附图简述
图1显示了噬菌粒载体pHGDisn-attP-new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原核表达载体pHKb-attB-new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了ELISA分析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R3B1h1、 R22B1和阳性对照抗体)与RSV-DS-Cav1-A(A图)和RSV-DS-Cav1-B(B 图)的结合活性结果。
图4显示了ELISA分析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R3B1h1、R22B1 和Clesrovimab)对抗RSV F蛋白噬菌体结合RSV-DS-Cav1-B的阻断结果;其中,A-C分别为R3B1h1、R22B1和Clesrovimab对抗RSV F蛋白纯化噬菌体结合RSV-DS-Cav1-B的阻断结果。
图5显示了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检测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RSV/A2毒株感染Hep-2细胞的结果。
图6显示了RFFIT检测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RSV/18537 毒株感染Hep-2细胞的结果。
图7显示了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从临床样本分离的RSV 感染Hep-2细胞的结果。
序列说明
SEQ ID NO:1显示了来源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编码氯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Cat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2显示了来源于埃希氏菌属λ噬菌体(Escherichia phage Lambda)的编码attP附着位点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3显示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编码CDF ori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显示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编码attB附着位点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5显示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编码氯霉素抗性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6显示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完整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表达元件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7显示了来源于埃希氏菌属λ噬菌体乳糖操纵子诱导的λ噬菌体整合酶表达元件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8显示了编码attL重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9显示了编码attR重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10显示了RSV A亚型毒株A2的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1显示了RSV B亚型毒株18537的F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2显示了DS-Cav1结构的融合前F蛋白突变体RSV-DS- Cav1-A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3显示了DS-Cav1结构的融合前F蛋白突变体RSV-DS- Cav1-B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4显示了His标签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5显示了人(homo sapiens)IgG1亚型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6显示了人(homo sapiens)IgG1亚型重链恒定区的突变体IgG1-YTE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7显示了小鼠(mus musculus)IgG2a亚型重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8显示了人(homo sapiens)κ亚型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19显示了人(homo sapiens)λ亚型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0显示了小鼠(mus musculus)κ亚型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1显示了小鼠(mus musculus)λ亚型轻链恒定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2显示了人源化抗RSV单克隆抗体帕利珠单抗(Hu1129) 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3显示了人源化抗RSV单克隆抗体帕利珠单抗(Hu1129) 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4显示了全人源抗RSV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 (MEDI8897)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5显示了全人源抗RSV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 (MEDI8897)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6显示了全人源抗RSV单克隆抗体Clesrovimab(RB1) 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7显示了全人源抗RSV单克隆抗体Clesrovimab(RB1) 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8显示了抗RSV F蛋白的Fab抗体R3B1h1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29显示了抗RSV F蛋白的Fab抗体R3B1h1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0显示了抗RSV F蛋白的Fab抗体R22B1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1显示了抗RSV F蛋白的Fab抗体R22B1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2-34分别显示了抗RSV F蛋白的Fab抗体R3B1h1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5-37分别显示了抗RSV F蛋白的Fab抗体R3B1h1的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和LCDR3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38-40分别显示了抗RSV F蛋白的Fab抗体R22B1的重链可变区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41-43分别显示了抗RSV F蛋白的Fab抗体R22B1的轻链可变区LCDR1、LCDR2和LCDR3的氨基酸序列。
SEQ ID NO:44显示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编码pBR ori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5显示了来源于f1噬菌体的编码f1 ori的核苷酸序列。
SEQ ID NO:46显示了来源于M13噬菌体的编码丝状噬菌体M13的 gIII蛋白的核苷酸序列。
发明详述
利用λ噬菌体整合酶(Int)的特异性重组系统或重组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实现目标核苷酸序列在体内和体外的特异性重组整合和切除。有文献报道利用热诱导表达Int整合酶的基因工程菌,可以实现抗体轻链表达质粒和重链表达质粒在细胞内的特异性重组,产生表达功能性Fab的完整质粒10。赛默飞的Gateway同源重组技术,利用λ噬菌体整合酶的特异性重组原理,无需酶切和连接等经典基因克隆步骤,体外重组效率高达95%,其用于构建cDNA文库的Gatway试剂盒,构建文库多样性能达到1.0E+7。
本申请利用λ噬菌体整合酶重组系统或重组细胞,通过噬菌体的高效感染克服抗体库构建过程中DNA转化效率不足的缺点。利用包装有抗体重链表达单元(例如重链VH-CH1表达单元)的噬菌体感染能诱导表达Int整合酶且包含抗体轻链表达单元的质粒的大肠杆菌,通过Int整合酶在体内实现抗体重链表达单元(例如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轻链表达单元的特异性重组,并以抗生素筛选的方式,得到大容量Fab抗体库(超过1.0E+12)。
本申请的发明人利用上述构建的Fab抗体库筛选得到了新的针对 RSV的Fab抗体。在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了新的针对RSV的抗体,编码所述抗体的核酸分子、包含所述核酸分子的载体、包含所述核酸分子或载体的宿主细胞、包含所述的抗体的组合物、制备和纯化所述抗体的方法及所述抗体的医学和生物学应用。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抗体的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可构建全长的抗体分子作为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RSV相关的疾病。
除非另外指明,本申请的实施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免疫学技术。
除非另外指明,本申请中所用的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
定义
如本文所用术语“重组位点”是指在噬菌体基因组和细菌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整合的位点。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重组位点和第二重组位点可以分别为噬菌体及其宿主细菌的各自的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其中包括以下情况:第一重组位点为噬菌体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和第二重组位点为所述噬菌体的宿主细菌的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或第二重组位点为噬菌体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和第一重组位点为所述噬菌体的宿主细菌的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
如本文所用术语“质粒”是指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等生物中染色体(或拟核)以外的DNA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但酵母除外,酵母的 2μm质粒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自主复制能力,使其在子代细胞中也能保持恒定的拷贝数,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闭合环状的双链 DNA分子。本文所用术语“质粒”涵盖细菌质粒、噬菌粒等。“细菌质粒”是DNA重组技术中常用的载体,是能把一个有用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手段,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增殖和表达的工具。“噬菌粒”是质粒载体和单链噬菌体载体结合而成的载体,含有单链噬菌体包装序列、复制子以及质粒复制子、克隆位点、标记基因等。在大肠杆菌等宿主细胞内,可以按正常的双链质粒DNA分子形式复制,而当存在辅助噬菌体时,按滚环模型复制产生单链DNA,包装成噬菌体颗粒。
如本文所用术语“attP附着位点”是指噬菌体DNA上的一个特殊序列,含有一个15bp的与宿主染色体序列完全相同的核心区。
如本文所用术语“attB附着位点”是指细菌基因组中的附着位点,含有一个15bp的与噬菌体基因组序列完全相同的核心区。
如本文所用术语“噬菌体整合酶”是指具有Ⅰ型拓扑异构酶活性,可以特异性结合attP和attB附着位点,在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将噬菌体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不可缺少的一种蛋白质。
如本文所用术语“复制原点”是指质粒复制的起始位点,由起始复制子(ORI)及其调控原件组成。
如本文所用术语“抗体”是指能够经由至少一个位于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可变区中的抗原识别位点特异性结合到靶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靶标包括但不限于碳水化合物、多聚核苷酸、脂质、多肽等。本文所使用的“抗体”不仅包括完整的(即全长的)抗体,而且还包括其抗原结合片段(例如Fab、Fab’、F(ab’)2、Fv)、其变异体、包含抗体部分的融合蛋白、人源化抗体、嵌合抗体、双抗体、线性抗体、单链抗体、多特异性抗体(例如双特异性抗体)及任何其他包含所需特异性的抗原识别位点的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修改配置,包括抗体的糖基化变体、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变体及共价修饰的抗体。
通常,完整或全长的抗体包含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每个重链含有重链可变区(VH)和第一、第二及第三恒定区(CH1、CH2及CH3)。每个轻链含有轻链可变区(VL)和恒定区(CL)。全长的抗体可以是任何种类的抗体,例如IgD、IgE、IgG、IgA或IgM(或上述的子类),但抗体不需要属于任何特定的类别。根据重链恒定结构域的抗体氨基酸序列,可以将免疫球蛋白指定为不同的类别。通常,免疫球蛋白有五种主要的类别:IgA、IgD、IgE、IgG及IgM,而且这些类别中有几个可以再被进一步区分成子类(同型),例如IgG1、IgG2、IgG3、IgG4、IgA1及IgA2。对应于不同免疫球蛋白类别的重链恒定域分别称为α、δ、ε、γ以及μ。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的子单元结构和三维结构是公知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抗原结合片段或抗原结合部分”是指负责结合抗原的完整抗体分子的一部分或区域。抗原结合域可以包含重链可变区 (VH)、轻链可变区(VL)或上述两者。VH和VL中的每个通常含有三个互补决定区CDR1、CDR2及CDR3。
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互补决定区(CDR,通常有CDR1、CDR2及 CDR3)是可变区中对抗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影响最大的区域。VH或 VL的CDR氨基酸序列有两种常见的定义方式,即Chothia定义和 Kabat定义11-13。对于给定抗体的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可以根据Chothia 定义或者Kabat定义来确定VH和VL氨基酸序列中的CDR氨基酸序列。在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中,利用Kabat定义CDR氨基酸序列。
对于给定抗体的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分析可变区氨基酸序列的中CDR氨基酸序列,例如可以利用在线软件Abysis 确定(http://www.abysis.org/)。
抗原结合片段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1)Fab片段,其可以是具有 VL-CL链和VH-CH1链的单价片段;(2)F(ab’)2片段,其可以是具有两个Fab’片段的二价片段,该两个Fab’片段由铰链区的二硫桥(即Fab’的二聚物)连接;(3)具有抗体的单臂的VL和VH域的Fv片段;(4)单链Fv(scFv),其可以是由VH结构域和VL结构域经由胜肽连接符组成的单一多胜肽链;以及(5)(scFv)2,其可以包含两个由胜肽连接符连接的VH结构域和两个VL结构域,该两个VL结构域是经由二硫桥与该两个VH结构域组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Fab片段,即具有 VL-CL链和VH-CH1链的单价片段。
如本文所用术语“Fd片段”是指由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与重链第一恒定区CH1组成的片段。
如本文所用术语“特异性结合”是指两个分子之间的非随机结合反应,例如抗体至抗原表位的结合。
如本文所用术语“中和性抗体”是指能够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抗原结合,从而阻止该病原微生物黏附靶细胞受体,或阻止病毒被膜与细胞膜融合,防止侵入细胞的一种抗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单克隆抗体”指由基本同质的抗体群体获得的抗体,即,除了可能在少量个体中存在自然发生的突变以外,组成群体的各个抗体是相同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抗体,其包含含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含 LCDR1、LCDR2和L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其中
所述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2所示、所述HCDR2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33所示、所述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34所示,所述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5所示、所述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6所示和所述LCDR3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7所示;或者
所述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8所示、所述HCDR2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39所示、所述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40所示,所述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1所示、所述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2所示和所述LCDR3 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3所示;
其中,HCDR和LCDR氨基酸序列根据Kabat定义。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8或30所示。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9或31所示。
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或者
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0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1所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8或30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并且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9或31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8或30具有至少90%、91%、92%、93%、94%、 95%、96%、97%、98%、99%或更高的同一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9或31具有至少90%、91%、92%、93%、94%、 95%、96%、97%、98%、99%或更高的同一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NO:28和30中任何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差约1、 2、3、4、5、6、7、8、9或10个氨基酸的取代、缺失和/或添加。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NO:29和31中任何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差约1、 2、3、4、5、6、7、8、9或10个氨基酸的取代、缺失和/或添加。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SEQ ID NO:28和30中任何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端或N端区域还可以被截短约1、2、3、4、5、 6、7、8、9、10、11、12、13、14、15、20、25或更多个氨基酸,而仍然保持类似的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功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可以在SEQ ID NO:28和30中任何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端或N端区域添加1、2、3、4、5、 6、7、8、9、10、11、12、13、14、15、20、25或更多个氨基酸,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仍然保持类似的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功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可以在SEQ ID NO:28和30中任何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端或N端以外的区域添加或缺失1、 2、3、4、5、6、7、8、9、10、11、12、13、14、15、20、25或更多个氨基酸,只要改变后的氨基酸序列基本上保持类似的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功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SEQ ID NO:29和31中任何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端或N端区域还可以被截短约1、2、3、4、5、 6、7、8、9、10、11、12、13、14、15、20、25或更多个氨基酸,而仍然保持类似的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功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可以在SEQ ID NO:29和31中任何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端或N端区域添加1、2、3、4、5、 6、7、8、9、10、11、12、13、14、15、20、25或更多个氨基酸,得到的氨基酸序列仍然保持类似的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功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可以在SEQ ID NO:29和31中任何一项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C端或N端以外的区域添加或缺失1、 2、3、4、5、6、7、8、9、10、11、12、13、14、15、20、25或更多个氨基酸,只要改变后的氨基酸序列基本上保持类似的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功能。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中和性抗体。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能够结合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F蛋白。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F蛋白为重组人RSV F蛋白,例如SEQ ID NO: 12或13所示的重组人RSV F蛋白。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Fab片段、全抗体、F(ab’)2片段或单链Fv片段(scFv)。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Fab片段。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选自IgG1亚型、IgG2亚型或IgG4亚型的重链恒定区。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IgG1亚型重链恒定区的Fc段序列并且所述Fc段序列的第252,254,256位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Y,T和E,其中所述抗体恒定区氨基酸顺序按照EU numbering来确定。
在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选自κ亚型或λ亚型的轻链恒定区。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核酸分子,其编码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抗体。
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核酸分子可操作地连接到调控氨基酸序列,调控氨基酸序列可以被用所述载体转化过的宿主细胞识别。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包含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抗体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治疗 RSV相关疾病。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RSV相关疾病为呼吸道感染,例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下述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镁和矿物油;润湿剂;乳化剂;悬浮剂;防腐剂,如苯甲酸、山梨酸和丙酸钙;增甜剂和/或调味剂等。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将本申请中的药物组合物配制为片剂、丸剂、粉剂、锭剂、酏剂、悬液、乳剂、溶液、糖浆、栓剂或胶囊等形式。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利用任何生理上可接受的给药方式递送本申请的药物组合物,这些给药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口服给药、肠胃外给药、经鼻给药、直肠给药、腹膜内给药、血管内注射、皮下给药、经皮给药、吸入给药等。
在第四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混合具有所需纯度的试剂与视情况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等,以冻干制剂或水溶液的形式配制用于治疗用途的药物组合物用于存储。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抗体、第三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者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RSV相关疾病的药物的用途。
在第五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RSV相关疾病为呼吸道感染,例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预防或治疗RSV相关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的个体施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抗体、或第四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在第六方面所述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RSV相关疾病为呼吸道感染,例如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表达抗体Fab片段的质粒组合,其包含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其中
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第一重组位点;
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第二重组位点;以及
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与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不同。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质粒组合包含多种所述第一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一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质粒组合包含多种所述第二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二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表达抗体Fab片段库的重组系统,其包含第一质粒、第二质粒和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其中
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第一重组位点;
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第二重组位点;以及
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与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不同。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系统包含多种所述第一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一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系统包含多种所述第二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二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其中所述第一质粒、第二质粒与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各自独立存在,或所述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中至少一者已被引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
在第八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质粒已被引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用于表达抗体Fab片段库的重组细胞,其包含第一质粒、第二质粒并且表达噬菌体整合酶;其中
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第一重组位点;
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第二重组位点;以及
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与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不同。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包含多种所述第一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一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包含多种所述第二质粒,并且多种所述第二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原核细胞。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大肠杆菌。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基因工程菌。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细胞为具有F因子的雄性大肠杆菌菌株,例如TG1菌株。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抗体Fab片段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转导入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其中
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第一重组位点;
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第二重组位点;以及
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与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不同。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多种所述第一质粒转导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其中多种所述第一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多种所述第二质粒转导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其中多种所述第二质粒携带不同的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并且具有相同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转导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转导入感受态细胞中;
(2)使用辅助噬菌体感染步骤(1)获得的感受态细胞,以构建噬菌体库;和
(3)将步骤(2)获得的噬菌体库转导入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中。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感受态细胞为原核细胞。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感受态细胞为大肠杆菌。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感受态细胞为基因工程菌。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感受态细胞为具有F因子的雄性大肠杆菌菌株,例如TG1菌株。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感受态细胞不表达噬菌体整合酶。
在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辅助噬菌体为M13辅助噬菌体。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为噬菌粒。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质粒为噬菌粒。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所述第二质粒包含不同的复制原点。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制原点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pBR ori、CDF ori、丝状噬菌体M13的复制原点(f1 ori)和p15A ori。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包含pBR ori和f1 ori。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质粒包含CDF ori。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分别为噬菌体及其宿主细菌的各自的基因组中用于噬菌体附着的位点。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为attP。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为attB。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包含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由SEQ ID NO:2 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过一处或多处不本质上改变所述第一重组位点的功能的取代、缺失或添加得到的核苷酸序列。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重组位点包含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由SEQ ID NO:4 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过一处或多处不本质上改变所述第二重组位点的功能的取代、缺失或添加得到的核苷酸序列。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一处或多处不本质上改变所述第一重组位点或所述第二重组位点的功能的取代、缺失或添加的数目为1-30个,优选为1-20个,更优选为1-10 个,其中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基本上保持未改变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或所述第二重组位点的功能。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第二质粒不同。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为噬菌粒,并且所述第二质粒为原核表达载体(例如细菌质粒)。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为pHGDisn-attP-new。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质粒为pHKb-attB-new。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位于所述第一质粒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处。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位于所述第二质粒的多克隆酶切位点处。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位于pHGDisn-attP-new质粒的XbaⅠ与KpnⅠ酶切位点之间。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重组位点位于pHKb-attB-new质粒的HindⅢ与BamHⅠ酶切位点之间。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轻链恒定区CL为人κ轻链恒定区或人λ轻链恒定区。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CH1段选自IgG1、IgG2、IgG3或者IgG4亚型。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和/或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抗性基因编码区。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编码所述抗体重链恒定区CH1段的核酸分子的3’端融合在编码丝状噬菌体M13的gIII蛋白的核酸分子的5’端。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的存在有利于重组系统或重组细胞的筛选。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为抗生素抗性基因。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性基因选自:氯霉素抗性基因(CmR)、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在第八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酪氨酸整合酶。
在第八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酪氨酸整合酶为λ噬菌体整合酶。
在第八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诱导型表达或组成型表达。
在第八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诱导型表达。
在第八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诱导型表达通过利用诱导型启动子,例如乳糖启动子(Plac)或阿拉伯糖启动子(Para)。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原核细胞。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大肠杆菌。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基因工程菌。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具有F因子的雄性大肠杆菌菌株。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TG1菌株。
在第七方面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质粒包含所述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attP附着位点;以及所述第二质粒包含所述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attB附着位点。
在第七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和所述第二重组位点是彼此对应的。例如,当第一重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则第二重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4。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所述第二重组位点、所述噬菌体整合酶的类型和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类型之间是相互对应的。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重组位点确定后,则可以确定适用于本申请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所述噬菌体整合酶的类型和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类型。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二重组位点确定后,则可以确定适用于本申请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所述噬菌体整合酶的类型和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类型。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噬菌体整合酶类型确定后,则可以确定适用于本申请的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类型。
在第八方面或第十方面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重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则所述第二重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为 SEQ ID NO:4,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λ噬菌体整合酶,所述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为TG1大肠杆菌。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重组位点、所述第二重组位点、所述噬菌体整合酶的类型和所述重组细胞的类型之间是相互对应的。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重组位点确定后,则可以确定适用于本申请的所述第二重组位点、所述噬菌体整合酶的类型和所述重组细胞的类型。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二重组位点确定后,则可以确定适用于本申请的所述第一重组位点、所述噬菌体整合酶的类型和所述重组细胞的类型。
在第九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噬菌体整合酶类型确定后,则可以确定适用于本申请的所述重组细胞的类型。
在第九方面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第一重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时,则所述第二重组位点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噬菌体整合酶为λ噬菌体整合酶,所述重组细胞为TG1大肠杆菌。
在第十方面所述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抗体Fab片段库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将第一质粒(例如携带不同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相同attP附着位点的多种第一质粒,例如多种噬菌粒)转导入感受态细胞(例如TG1感受态细胞);
(2)使用辅助噬菌体(例如M13辅助噬菌体)感染步骤(1)获得的感受态细胞,以构建噬菌体库(例如包含携带不同的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相同的attP附着位点的多种噬菌体的噬菌体库);
(3)将第二质粒(例如携带不同的抗体轻链VL-CL表达单元和相同attB附着位点的多种第二质粒)转导入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例如表达λ噬菌体整合酶的TG1感受态细胞)中;
(4)诱导步骤(3)获得的细胞表达噬菌体整合酶(例如λ噬菌体整合酶);
(5)使用所述噬菌体库(例如包含携带不同的抗体重链VH-CH1表达单元和相同的attP附着位点的多种噬菌体的噬菌体库)感染步骤(4) 的表达噬菌体整合酶的细胞;和
(6)使用辅助噬菌体(例如M13辅助噬菌体)感染步骤(5)获得的细胞,以构建所述抗体Fab片段库。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第七方面所述的质粒组合、第八方面所述的重组系统或第九方面所述的重组细胞在制备抗体Fab片段库中的用途。
在其他方面,本申请还提供包含编码本发明抗体或其轻链或重链的核酸分子的载体、包含所述载体的宿主细胞以及产生所述抗体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核酸分子可操作地连接到调控序列,调控序列可以被用所述载体转化的宿主细胞识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产生抗体的方法包括培养宿主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产生抗体的方法还包括从宿主细胞培养基中回收抗体。
此外,本文所述的特异性针对RSV的抗体也可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RSV的存在。基于抗体的检测方法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包括例如ELISA、免疫印迹、放射免疫试验、免疫荧光、免疫沉淀以及其它相关技术。
应当理解,以上详细描述仅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内容,而并非意图在任何方面加以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所述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化。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申请范围的目的。
实施例1:全人源重组Fab库的制备
本实施例的内容参照中国发明专利第CN 108251431B号,其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1.1构建包含attB和attP附着位点的重组表达质粒
以pADG-S质粒为基础,利用XbaⅠ和KpnⅠ双酶切,将合成的包含氯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Cat启动子,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和attP附着位点(attP1,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重组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pADG-S,构建了包含attP附着位点的表达抗体重链Fd(VH-CH1)结构域的噬菌粒载体pHGDisn-attP-new(图1)。
以pADK-S质粒为基础,利用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将合成的包含CDF复制原点(CDF ori,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attB 附着位点(attB1,其编码序列如SEQ IDNO:4所示)、氯霉素抗性基因(CmR,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和完整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表达元件(AmpR,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的重组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pADK-S,构建了包含attB附着位点的表达抗体轻链的原核表达载体pHKb-attB-new(图2)。
pHGDisn-attP-new和pHKb-attB-new包含不同的复制原点,可以在同一个大肠杆菌细胞内复制共存。λ噬菌体整合酶(λInt)诱导attP和 attB附着位点发生特异性重组后,形成的新质粒由于包含完整的氯霉素启动子和编码基因,可以表达氯霉素乙酰转移酶,表现出氯霉素抗性,便于重组质粒的筛选。
1.2制备λInt基因编辑的TG1大肠杆菌
attB附着位点和attP附着位点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发生特异性重组,生成attL位点和attR位点,该反应必须在λ噬菌体整合酶的催化下进行14。通过基因编辑手段,将编码乳糖操纵子诱导的λ噬菌体整合酶表达元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插入TG1大肠杆菌基因组中,TG1-λInt重组工程菌委托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1.3全人源重链抗体库构建
参照中国发明专利第CN 108251431B号,以冻存的天然人重链可变区cDNA以及引入突变的VH1、VH3和VH5的PCR产物为模板,设计PCR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后,利用NcoⅠ和PmlⅠ双酶切克隆至载体pHGDisn-attP-new,将连接产物电转化TG1感受态细胞,构建出 1.73E+9多样性的全人源重链抗体库,对构建的抗体库送测序分析,平均正确率超过85%。
1.4全人源轻链抗体库构建
参照中国发明专利第CN 108251431B号,以冻存的天然人轻链可变区cDNA以及引入突变的VK1和VL3 PCR产物为模板,设计PCR 引物扩增目的片段后,利用NcoⅠ和PmlⅠ双酶切克隆至载体pHKb-attB- new,将连接产物电转化TG1-λInt感受态细胞,构建出1.95E+8多样性的全人源轻链抗体库,对构建的抗体库送测序分析,平均正确率超过90%。
1.5全人源重组Fab库的制备
将上述构建的重链库菌液接种到200mL液体培养基中,于37℃、 220rpm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感染M13辅助噬菌体,并于28℃、 220rmp下过夜培养扩增噬菌体,然后利用PEG/NaCl沉淀法制备纯化的重链噬菌体库,测定滴度后冻存于-80℃冰箱备用。
取上述制备的全人源轻链抗体库,接种到50mL液体培养基中,添加IPTG至终浓度为0.1mM,于37℃、220rpm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加入重链噬菌体库进行感染,感染结束后菌液均匀涂布至细菌培养皿,于32℃恒温培养箱中过夜培养。
对上述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计数统计,并送测序鉴定单克隆的重组位点以及轻链序列和重链序列。通过稀释法计数统计重组后库容,推算重组后菌落共计3.80E+12,单克隆测序结果显示,平皿上生长的克隆均为重组后的质粒,包含新生成的attL(attL1,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和attR(attR1,其编码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重组位点以及完整的轻链基因和重链Fd基因,且抗体基因正确率超过76.5%。
收集上述细菌培养皿上的菌落,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于37℃、 220rpm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感染M13辅助噬菌体制备纯化的人源Fab噬菌体库。
实施例2:RSV F蛋白的制备以及重组抗体的制备
2.1 RSV F蛋白的制备
制备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亚型病毒的F 重组蛋白,包括RSV A亚型毒株A2的F蛋白(F-A2,其氨基酸序列如 SEQ ID NO:10所示)和RSV B亚型毒株18537的F蛋白(F-18537,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基于两种不同亚型的RSV F蛋白,发明人构建了DS-Cav1结构15的融合前F蛋白突变体,分别命名为RSV-DS-Cav1-A(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和RSV- DS-Cav1-B(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由于F蛋白具有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和二硫键),因而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将更有利于保持重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此外,在这个重组蛋白的C端添加了His标签(His,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将更有利于重组蛋白的纯化和单克隆抗体功能的鉴定。
合成RSV-DS-Cav1-A和RSV-DS-Cav1-B基因,利用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合成的基因克隆至合适的真核表达载体(如Invitrogen公司的pcDNA3.1等),然后利用脂质体(如Invitrogen公司的293fectin 等)或者其他阳离子转染试剂(如PEI等)将制备的重组蛋白表达质粒转染入HEK293细胞(如Invitrogen公司的HEK293F),在无血清悬浮培养条件下培养3-4天。然后通过离心等方式收获培养上清。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柱(如GE公司的HisTrap FF等)对上清中的重组蛋白进行一步纯化。然后利用脱盐柱(如GE公司的Hitrapdesaulting等)将重组蛋白保存缓冲液置换为PBS(pH7.0)或者其他合适的缓冲液。必要时,可以对样品进行过滤除菌,然后分装保存于-20℃。
2.2重组抗体的制备
利用常规的分子生物学手段,将编码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分别克隆至融合有编码重链恒定区和轻链恒定区核苷酸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如invitrogen公司的pcDNA3.1等),组合表达全抗体。抗体的重链恒定区可以是人IgG1亚型(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5所示)、人IgG1亚型突变体IgG1-YTE(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16所示)、鼠IgG2a亚型(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7所示),轻链恒定区可以是人κ亚型(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8所示)、人λ亚型(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9所示)、鼠κ亚型(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0所示)或者鼠λ亚型(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
利用脂质体(如Invitrogen公司的293fectin等)或其它转染试剂(如 PEI等)将制备的重组抗体表达质粒转染入HEK293细胞(如Invitrogen 公司的HEK293F),在无血清悬浮培养条件下培养3-5天。然后通过离心等方式收获培养上清,利用ProteinA/G亲和层析柱(如GE公司的 Mabselect SURE等)进行一步纯化。然后利用脱盐柱(如GE公司的Hitrapdesaulting等)将重组蛋白保存缓冲液置换为PBS(pH7.0)或者其它合适的缓冲液。必要时,可以对抗体样品进行过滤除菌,然后分装保存于-20℃。
实施例3:利用RSV F蛋白筛选全人源重组Fab库
参照文献(实验技术流程可参见中国专利申请第201510097117.0 号,通过引用方式将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重组RSV F蛋白(RSV-DS-Cav1-A/RSV-DS-Cav1-B),通过固相筛选策略(实验方案参考噬菌体展示:通用实验指南/(美)克拉克森 (Clackson,T.),(美)洛曼(Lowman,H.B.)编;马岚等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5)筛选实施例1构建的全人源重组Fab库,通过结合、洗脱、中和、感染、扩增的方式共进行4-6轮筛选,最终获得两株特异结合RSV F蛋白的Fab抗体:R3B1h1和R22B1。
实施例4: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利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将编码R3B1h1和R22B1两个分子的轻重链的核酸分子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制备重组人IgG1-κ形式单克隆抗体。同时,参照专利US 7704505B2制备人源抗RSV单克隆抗体帕利珠单抗(Hu1129)(其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2 所示;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3所示),参照专利US 11186628 B2制备人源抗RSV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MEDI8897)(其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4所示;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5所示),参照专利US 9963500 B2制备人源抗RSV 单克隆抗体Clesrovimab(RB1)(其重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6所示;轻链可变区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7所示)作为阳性对照抗体。
4.1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活性验证
将制备的RSV-DS-Cav1-A和RSV-DS-Cav1-B分别包被于96孔 ELISA板,3μg/mL,100μL/孔,4℃包被过夜。利用封闭液PBS-0.1%吐温20-3%牛奶(PBST-3%牛奶)在37℃封闭1小时后,分别加入各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37℃结合1小时。用PBS-0.1%吐温 20(PBST)缓冲液洗涤ELISA板,加入HRP-小鼠抗人IgG(Bioss,bsm- 0297M-HRP),37℃结合1小时。PBST缓冲液洗涤ELISA板,加入 OPD底物显色液,5-10分钟后用1M的H2SO4终止显色,酶标仪 492nm/630nm双波长测定光密度值。ELISA分析结果(图3)显示,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R3B1h1和R22B1结合两种重组蛋白RSV- DS-Cav1-A和RSV-DS-Cav1-B活性相当。
4.2重组抗RSV病毒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表位分析
使用重组蛋白RSV-DS-Cav1-B包被于96孔ELISA板(1μg/mL, 100μL/孔),4℃冰箱包被过夜。利用封闭液PBST-3%牛奶在37℃封闭 1小时。用固定浓度(1×1011cfu/mL)的各个抗RSV F蛋白纯化噬菌体 (R3B1h1/R22B1/Clesrovimab/Nirsevimab)分别对重组抗RSVF蛋白单克隆抗体(R3B1h1/R22B1/Clesrovimab)进行梯度稀释,起始浓度为 200μg/mL,3倍梯度稀释,10个浓度梯度,100μL/孔加入封闭好的96 孔ELISA板中,37℃孵育1小时。使用PBST洗涤ELISA板,然后加入HRP抗M13二抗(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1973-MM05T-H),37℃孵育1小时。使用PBST洗涤ELISA板,加入OPD底物显色液,5-10分钟后用1M的H2SO4终止显色,使用酶标仪测定 492nm/630nm双波长光密度值。ELISA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R3B1h1 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R22B1/Nirsevimab噬菌体与重组蛋白RSV-DS- Cav1-B的结合信号,对Clesrovimab噬菌体与重组蛋白RSV-DS-Cav1- B的结合没有影响(图4A);R22B1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 R3B1h1/Nirsevimab噬菌体与重组蛋白RSV-DS-Cav1-B的结合信号,对Clesrovimab噬菌体与重组蛋白RSV-DS-Cav1-B的结合没有影响(图 4B));Clesrovimab单克隆抗体不能阻断R3B1h1/R22B1/Nirsevimab噬菌体与重组蛋白RSV-DS-Cav1-B的结合(图4C)。
4.3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分析
利用Biacore T200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的亲和力。氨基偶联试剂盒(BR-1000-50)、人抗体捕获试剂盒 (BR-1008-39)、CM5芯片(BR100012)和pH7.4的10×HBS-EP(BR100669) 等相关试剂和耗材均购自GE healthcare。依照试剂盒中的说明书,用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ydroxysuccinimide,NHS)对羧基化CM5芯片表面进行活化,将抗人IgG(Fc)抗体(捕获抗体)用10mM、pH5.0的乙酸钠稀释至 25μg/mL,之后以流速10μL/min注射以实现大约10000个响应单位 (RU)的偶联量。注射捕获抗体之后,注射1M乙醇胺以封闭未反应的基团。对于动力学测量,稀释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至0.5-1μg/mL, 10μL/min注射,保证80RU左右的抗体被抗人Fc的抗体捕获。然后将 RSV-DS-Cav1-A或者RSV-DS-Cav1-B设置一系列的浓度梯度(例如 6.17nM、18.5nM、55.6nM、166.7nM、500nM),于25℃下以30μL/min 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注射,结合时间为90s,解离时间为3600s,以 10μL/min注射3M的MgCl2 30s,来对芯片表面进行再生。使用Biacore T200评估软件第3.0版,通过1:1结合模型拟合结合和解离传感图来计算结合速率(Kon)和解离速率(Koff)。以比率Koff/Kon计算解离平衡常数(KD)。拟合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RSV-DS-Cav1-A的亲和力常数
表2.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RSV-DS-Cav1-B的亲和力常数
| Kon(1/MS) | Koff(1/S) | KD(M) | |
| 帕利珠单抗 | 1.360E+5 | 2.001E-4 | 1.471E-9 |
| Clesrovimab | 9.171E+6 | 8.208E-5 | 8.951E-12 |
| Nirsevimab | 1.082E+5 | 3.327E-4 | 3.075E-9 |
| R3B1h1 | 2.286E+5 | 8.093E-5 | 3.541E-10 |
| R22B1 | 3.577E+5 | 1.010E-4 | 2.824E-10 |
4.4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RSV感染Hep-2细胞
4.4.1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RSV/A2感染Hep-2细胞
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R3B1h1、R22B1、Nirsevimab、 Clesrovimab和帕利珠单抗)和阴性同型对照抗体,用Hep-2细胞维持培养基(DMEM+2%FBS+1%P/S+2mM Glu)稀释,起始浓度为66.7nM, 5倍梯度稀释,共10个浓度梯度,70μL/孔加入96孔无菌全透细胞培养板中。取1支冻存的病毒液RSV/A2,置于P2实验室生物安全柜内缓慢融化,用Hep-2细胞维持培养基稀释至1.5×103PFU/mL,取稀释后的病毒液70μL/孔加入以上的稀释抗体中充分混匀。同时设置单独的细胞对照孔(Hep-2细胞维持培养基140μL/孔)和细胞+RSV/A2孔 (Hep-2细胞维持培养基70μL/孔+RSV/A2稀释液70μL/孔)。全部样品加入完成后将培养板加盖放置细胞培养箱(37±1℃,5±1%CO2)中和1h。取生长对数期的Hep-2细胞,消化离心后用Hep-2细胞维持培养基将计数后的细胞悬液稀释至4.3×105个/mL的单细胞悬液,70μL/孔接种于已完成中和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中,置细胞培养箱(37±1℃,5±1%CO2) 孵育60-72h。病毒侵染结束后用PBS清洗2次,加入80%丙酮,移入 2~8℃冰箱固定30min。弃去80%丙酮,用PBS清洗2次后,加入PBS 稀释至10μg/mL的检测抗体帕利珠单抗(100μL/孔),37℃避光孵育60min。弃去一抗,用PBS清洗2次后,加入PBS稀释(1:400)的FITC 标记山羊抗人IgG(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ZF-0308),100μL/ 孔,37℃避光孵育40min。弃去二抗,用PBS清洗2次,通过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Test,RFFIT)使用多功能酶标仪(SpectraMax I3)检测化学发光值。结果显示(图5),R3B1h1活性最好,根据IC50值比较(表3),活性比Nirsevimab提高约5倍,比 Clesrovimab提高约12倍,比帕利珠单抗提高约410倍。
表3.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RSV/A2毒株感染Hep-2细胞的半抑制浓度
| 抗体名称 | IC50(nM) |
| R3B1h1 | 0.005162 |
| R22B1 | 0.07067 |
| Nirsevimab | 0.02306 |
| Clesrovimab | 0.06219 |
| 帕利珠单抗 | 2.12 |
| 同型抗体对照 | / |
4.4.2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RSV/18537毒株感染 Hep-2细胞
参照4.4.1的方案检测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R3B1h1、R22B1、 Nirsevimab、Clesrovimab和帕利珠单抗)对RSV/18537的中和活性。结果显示(图6),R3B1h1活性最好,根据IC50值比较(表4),活性比 Nirsevimab提高约18倍,比Clesrovimab提高约12倍,比帕利珠单抗提高约545倍。
表4.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RSV/18537毒株感染Hep-2细胞的半抑制浓度
| 抗体名称 | IC50(nM) |
| R3B1h1 | 0.007595 |
| R22B1 | 0.1111 |
| Nirsevimab | 0.1392 |
| Clesrovimab | 0.08802 |
| 帕利珠单抗 | 4.146 |
| 同型抗体对照 | / |
4.4.3重组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临床分离的RSV感染Hep-2细胞
参照4.4.1的方案检测抗RSV F蛋白单克隆抗体(R3B1h1、R22B1、 Nirsevimab、Clesrovimab和帕利珠单抗)对临床分离的RSV的中和活性。
从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获得从2021年RSV流行季临床样本分离的病毒株,共11株。其中,9株为A亚型(编号分别为2033、2064、2066、2406、2410、2416、2425、2430和2438),2株为B亚型(编号分别为2063和2427)。结果显示(图7),R3B1h1和R22B1均能很好的中和RSV临床分离样本。
序列信息
SEQ ID NO:1
CGAATAAATACCTGTGACGGAAGATCACTTCGCAGAATAAATAAATCCTGGT GTCCCTGTTGATACCGGGAAGCCCTGGGCCAACTTTTGGCGAAAATGAGACG TTGATCGGCACGTAAGAGGTTCCAACTTTCACCATAATGAAATAAGATCACTACCGGGCGTATTTTTTGAGTTATCGAGATTTTCA
SEQ ID NO:2
AAATAATGATTTTATTTTGACTGATAGTGACCTGTTCGTTGCAACACATTGATG AGCAATGCTTTTTTATAATGCCAACTTTGTACAAAAAAGCTGAACGAGAAACGTAAAATGATATAAATATCAATATATTAAATTAGATTTTGCATAAAAAACAGAC TACATAATACTGTAAAACACAACATATCCAGTCACTATGAATCAACTACTTAGATGGTATTAGTGACCTGTA
SEQ ID NO:3
GATCAAAGGATCTTCTTGAGATCCTTTTTTTCTGCGCGTAATCTTTTGCCCTGT AAACGAAAAAACCACCTGGGGAGGTGGTTTGATCGAAGGTTAAGTCAGTTGGGGAACTGCTTAACCGTGGTAACTGGTTTTCGCAGAGCACAGCAACCAAAT CTGTCCTTCCAGTGTAGCCGGACTTTGGCGCACACTTCAAGAGCAACCGCGTGTTTAGCTAAACAAATCCTCTGCGAACTCCCAGTTACCAATGGCTGCTGCCA GTGGCGTTTTACCGTGCTTTTCCGGGTTGGACTCAAGTGAACAGTTACCGGATAAGGCGCAGCAGTCGGGCTGAACGGGGAGTTCTTGCTTACAGCCCAGCTT GGAGCGAACGACCTACACCGAGCCGAGATACCAGTGTGTGAGCTATGAGAA AGCGCCACACTTCCCGTAAGGGAGAAAGGCGGAACAGGTATCCGGTAAACGGCAGGGTCGGAACAGGAGAGCGCAAGAGGGAGCGACCCGCCGGAAACGGT GGGGATCTTTAAGTCCTGTCGGGTTTCGCCCGTACTGTCAGATTCATGGTTGAGCCTCACGGCTCCCACAGATGCACCGGAAAAGCGTCTGTTTATGTGAACTCT GGCAGGAGGGCGGAGCCTATGGAAAAACGCCACCGGCGCGGCCCTGCTGTT TTGCCTCACATGTTAGTCCCCTGCTTATCCACGGAATCTGTGGGTAACTTTGT ATGTGTCCGCAGCGC
SEQ ID NO:4
ACAAGTTTGTACAAAAAAGCAGGCT
SEQ ID NO:5
ATGGAGAAAAAAATCACTGGATATACCACCGTTGATATATCCCAATGGCATCG TAAAGAACATTTTGAGGCATTTCAGTCAGTTGCTCAATGTACCTATAACCAGACCGTTCAGCTGGATATTACGGCCTTTTTAAAGACCGTAAAGAAAAATAAGCA CAAGTTTTATCCGGCCTTTATTCACATTCTTGCCCGCCTGATGAATGCTCATCCGGAATTCCGTATGGCAATGAAAGACGGTGAGCTGGTGATATGGGATAGTGTT CACCCTTGTTACACCGTTTTCCATGAGCAAACTGAAACGTTTTCATCGCTCTG GAGTGAATACCACGACGATTTCCGGCAGTTTCTACACATATATTCGCAAGATGTGGCGTGTTACGGTGAAAACCTGGCCTATTTCCCTAAAGGGTTTATTGAGAAT ATGTTTTTCGTCTCAGCCAATCCCTGGGTGAGTTTCACCAGTTTTGATTTAAACGTGGCCAATATGGACAACTTCTTCGCCCCCGTTTTCACTATGGGCAAATATT ATACGCAAGGCGACAAGGTGCTGATGCCGCTGGCGATTCAGGTTCATCATGCCGTCTTTGATGGCTTCCATGTCGGCAGAATGCTTAATGAATTACAACAGTACT GCGATGAGTGGCAGGGCGGGGCGTAA
SEQ ID NO:6
TCAGGTGGCACTTTTCGGGGAAATGTGCGCGGAACCCCTATTTGTTTATTTTT CTAAATACATTCAAATATGTATCCGCTCATGAGACAATAACCCTGATAAATGCTTCAATAATATTGAAAAAGGAAGAGTATGAGTATTCAACATTTCCGTGTCGCCC TTATTCCCTTTTTTGCGGCATTTTGCCTTCCTGTTTTTGCTCACCCAGAAACGCTGGTGAAAGTAAAAGATGCTGAAGATCAGTTGGGTGCACGAGTGGGTTACA TCGAACTGGATCTCAACAGCGGTAAGATCCTTGAGAGTTTTCGCCCCGAAGAACGTTTTCCAATGATGAGCACTTTTAAAGTTCTGCTATGTGGCGCGGTATTATCCCGTATTGACGCCGGGCAAGAGCAACTCGGTCGCCGCATACACTATTCTCA GAATGACTTGGTTGAGTACTCACCAGTCACAGAAAAGCATCTTACGGATGGCATGACAGTAAGAGAATTATGCAGTGCTGCCATAACCATGAGTGATAACACTG CGGCCAACTTACTTCTGACAACGATCGGAGGACCGAAGGAGCTAACCGCTTTTTTGCACAACATGGGGGATCATGTAACTCGCCTTGATCGTTGGGAACCGGA GCTGAATGAAGCCATACCAAACGACGAGCGTGACACCACGATGCCTGTAGC AATGGCAACAACGTTGCGCAAACTATTAACTGGCGAACTACTTACTCTAGCTTCCCGGCAACAATTAATAGACTGGATGGAGGCGGATAAAGTTGCAGGACCAC TTCTGCGCTCGGCCCTTCCGGCTGGCTGGTTTATTGCTGATAAATCTGGAGCCGGTGAGCGTGGGTCTCGCGGTATCATTGCAGCACTGGGGCCAGATGGTAAGC CCTCCCGTATCGTAGTTATCTACACGACGGGGAGTCAGGCAACTATGGATGA ACGAAATAGACAGATCGCTGAGATAGGTGCCTCACTGATTAAGCATTGGTAACTGTCAGACCAAGTTTACTCATATATACTTTAGATTGATTTAAAACTTCATTTTTAATTTAAAAGGATCTAGGTGAAGATCCTTTTTGATAATCTCATGACCAAAATCCCTTAACGTGAGTTTTCGTTCCACTGAGCGTCAGACCCCGTAGAAAAGATC AAAGGATCTTC
SEQ ID NO:7
CTGGCACGACAGGTTTCCCGACTGGAAAGCGGGCAGTGAGCGCAACGCAAT TAATGTAAGTTAGCTCACTCATTAGGCACCCCAGGCTTTACACTTTATGCTTCCGGCTCGTATAATGTGTGGAATTGTGAGCGGATAACAATTTCACACAGGAAA CAGCTATGACCATGATTACGGATTCACTGGCCGTCGTTTTACAACGTCGTGAC TGGGAAAACCCTGGCGTTACCCAACTTAATCGCCTTGCAGCACATCCCCCTTTCGCCAGCTGGCGTAATAGCGAAGAGGCCCGCACCGATCGCCCTTCCCAACA GTTGCGCAGCCTGAATGGCGAATGGCGCTTTGCCTGGTTTCCGGCACCAGAAGCGGTGCCGGAAAGCTGGCTGGAGTGCGATCTTCCTGAGGCCGATACTGTCG TCGTCCCCTCAAACTGGCAGATGCACGGTTACGATGCGCCCATCTACACCAACGTGACCTATCCCATTACGGTCAATCCGCCGTTTGTTCCCACGGAGAATCCGA CGGGTTGTTACTCGCTCACATTTAATGTTGATGAAAGCTGGCTACAGGAAGG CCAGACGCGAATTATTTTTGATGGCGTCGGGATCTGATCCGGATTTACTAACTGGAAGAGGCACTAAATGGGAAGAAGGCGAAGTCATGAGCGCCGGGATTTAC CCCCTAACCTTTATATAAGAAACAATGGATATTACTGCTACAGGGACCCAAGGACGGGTAAAGAGTTTGGATTAGGCAGAGACAGGCGAATCGCAATCACTGAA GCTATACAGGCCAACATTGAGTTATTTTCAGGACACAAACACAAGCCTCTGACAGCGAGAATCAACAGTGATAATTCCGTTACGTTACATTCATGGCTTGATCGC TACGAAAAAATCCTGGCCAGCAGAGGAATCAAGCAGAAGACACTCATAAAT TACATGAGCAAAATTAAAGCAATAAGGAGGGGTCTGCCTGATGCTCCACTTGAAGACATCACCACAAAAGAAATTGCGGCAATGCTCAATGGATACATAGACGA GGGCAAGGCGGCGTCAGCCAAGTTAATCAGATCAACACTGAGCGATGCATTCCGAGAGGCAATAGCTGAAGGCCATATAACAACAAACCATGTCGCTGCCACTC GCGCAGCAAAATCAGAGGTAAGGAGATCAAGACTTACGGCTGACGAATACC TGAAAATTTATCAAGCAGCAGAATCATCACCATGTTGGCTCAGACTTGCAATGGAACTGGCTGTTGTTACCGGGCAACGAGTTGGTGATTTATGCGAAATGAAG TGGTCTGATATCGTAGATGGATATCTTTATGTCGAGCAAAGCAAAACAGGCGTAAAAATTGCCATCCCAACAGCATTGCATATTGATGCTCTCGGAATATCAATGA AGGAAACACTTGATAAATGCAAAGAGATTCTTGGCGGAGAAACCATAATTGC ATCTACTCGTCGCGAACCGCTTTCATCCGGCACAGTATCAAGGTATTTTATGCGCGCACGAAAAGCATCAGGTCTTTCCTTCGAAGGGGATCCGCCTACCTTTCA CGAGTTGCGCAGTTTGTCTGCAAGACTCTATGAGAAGCAGATAAGCGATAAGTTTGCTCAACATCTTCTCGGGCATAAGTCGGACACCATGGCATCACAGTATCG TGATGACAGAGGCAGGGAGTGGGACAAAATTGAAATCAAATAACTAGCATAACCCCTTGGGGCCTCTAAACGGGTCTTGAGGGGTTTTTTG
SEQ ID NO:8
AAATAATGATTTTATTTTGACTGATAGTGACCTGTTCGTTGCAACACATTGATG AGCAATGCTTTTTTATAATGCCAACTTTGTACAAAAAAGCAGGCT
SEQ ID NO:9
ACAAGTTTGTACAAAAAAGCTGAACGAGAAACGTAAAATGATATAAATATCA ATATATTAAATTAGATTTTGCATAAAAAACAGACTACATAATACTGTAAAACACAACATATCCAGTCACTATGAATCAACTACTTAGATGGTATTAGTGACCTGTA
SEQ ID NO:10
MELLILKANAITTILTAVTFCFASGQNITEEFYQSTCSAVSKGYLSALRTGWYTSV ITIELSNIKENKCNGTDAKVKLIKQELDKYKNAVTELQLLMQSTPPTNNRARRELPRFMNYTLNNAKKTNVTLSKKRKRRFLGFLLGVGSAIASGVAVSKVLHLEGE VNKIKSALLSTNKAVVSLSNGVSVLTSKVLDLKNYIDKQLLPIVNKQSCSISNIETVIEFQQKNNRLLEITREFSVNAGVTTPVSTYMLTNSELLSLINDMPITNDQKKL MSNNVQIVRQQSYSIMSIIKEEVLAYVVQLPLYGVIDTPCWKLHTSPLCTTNTKEGSNICLTRTDRGWYCDNAGSVSFFPQAETCKVQSNRVFCDTMNSLTLPSEINLC NVDIFNPKYDCKIMTSKTDVSSSVITSLGAIVSCYGKTKCTASNKNRGIIKTFSNGCDYVSNKGMDTVSVGNTLYYVNKQEGKSLYVKGEPIINFYDPLVFPSDEFDA SISQVNEKINQSLAFIRKSDELLHNVNAGKSTTNIMITTIIIVIIVILLSLIAVGLLLY CKARSTPVTLSKDQLSGINNIAFSN
SEQ ID NO:11
MELLIHRSSAIFLTLAVNALYLTSSQNITEEFYQSTCSAVSRGYFSALRTGWYTSV ITIELSNIKETKCNGTDTKVKLIKQELDKYKNAVTELQLLMQNTPAANNRARREAPQYMNYTINTTKNLNVSISKKRKRRFLGFLLGVGSAIASGIAVSKVLHLEGEV NKIKNALLSTNKAVVSLSNGVSVLTSKVLDLKNYINNRLLPIVNQQSCRISNIETVIEFQQMNSRLLEITREFSVNAGVTTPLSTYMLTNSELLSLINDMPITNDQKKLMSSNVQIVRQQSYSIMSIIKEEVLAYVVQLPIYGVIDTPCWKLHTSPLCTTNIKEGS NICLTRTDRGWYCDNAGSVSFFPQADTCKVQSNRVFCDTMNSLTLPSEVSLCNTDIFNSKYDCKIMTSKTDISSSVITSLGAIVSCYGKTKCTASNKNRGIIKTFSNGCD YVSNKGVDTVSVGNTLYYVNKLEGKNLYVKGEPIINYYDPLVFPSDEFDASISQVNEKINQSLAFIRRSDELLHNVNTGKSTTNIMITTIIIVIIVVLLSLIAIGLLLYCKA KNTPVTLSKDQLSGINNIAFSK
SEQ ID NO:12
MELLILKANAITTILTAVTFCFASGQNITEEFYQSTCSAVSKGYLSALRTGWYTSV ITIELSNIKENKCNGTDAKVKLIKQELDKYKNAVTELQLLMQSTPPTNNRARRELPRFMNYTLNNAKKTNVTLSKKRKRRFLGFLLGVGSAIASGVAVCKVLHLEGE VNKIKSALLSTNKAVVSLSNGVSVLTFKVLDLKNYIDKQLLPILNKQSCSISNIETVIEFQQKNNRLLEITREFSVNAGVTTPVSTYMLTNSELLSLINDMPITNDQKKL MSNNVQIVRQQSYSIMCIIKEEVLAYVVQLPLYGVIDTPCWKLHTSPLCTTNTKEGSNICLTRTDRGWYCDNAGSVSFFPQAETCKVQSNRVFCDTMNSLTLPSEINL CNVDIFNPKYDCKIMTSKTDVSSSVITSLGAIVSCYGKTKCTASNKNRGIIKTFSNGCDYVSNKGMDTVSVGNTLYYVNKQEGKSLYVKGEPIINFYDPLVFPSDEFD ASISQVNEKINQSLAFIRKSDELLSAIGGYIPEAPRDGQAYVRKDGEWVLLSTFL
SEQ ID NO:13
MELLIHRSSAIFLTLAVNALYLTSSQNITEEFYQSTCSAVSRGYFSALRTGWYTSV ITIELSNIKETKCNGTDTKVKLIKQELDKYKNAVTELQLLMQNTPAANNRARREAPQYMNYTINTTKNLNVSISKKRKRRFLGFLLGVGSAIASGIAVCKVLHLEGEV NKIKNALLSTNKAVVSLSNGVSVLTFKVLDLKNYINNRLLPILNQQSCRISNIETVIEFQQMNSRLLEITREFSVNAGVTTPLSTYMLTNSELLSLINDMPITNDQKKLMSSNVQIVRQQSYSIMCIIKEEVLAYVVQLPIYGVIDTPCWKLHTSPLCTTNIKEGS NICLTRTDRGWYCDNAGSVSFFPQADTCKVQSNRVFCDTMNSLTLPSEVSLCNTDIFNSKYDCKIMTSKTDISSSVITSLGAIVSCYGKTKCTASNKNRGIIKTFSNGCD YVSNKGVDTVSVGNTLYYVNKLEGKNLYVKGEPIINYYDPLVFPSDEFDASISQ VNEKINQSLAFIRRSDELLSAIGGYIPEAPRDGQAYVRKDGEWVLLSTFL
SEQ ID NO:14
HHHHHH
SEQ ID NO:15
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 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RVEPKSC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MISRTPEVTCVVVDVSHEDPEVKFNWYV 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 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 SLSLSPGK
SEQ ID NO:16
ASTKGPSVFPLAPSSKSTSGGTAALGCLVKDYFPEPVTVSWNSGALTSGVHTFP AVLQSSGLYSLSSVVTVPSSSLGTQTYICNVNHKPSNTKVDKRVEPKSCDKTHTCPPCPAPELLGGPSVFLFPPKPKDTLYITREPEVTCVVVDVSHEDPEVKFNWYV DGVEVHNAKTKPREEQYNSTYRVVSVLTVLHQDWLNGKEYKCKVSNKALPAPIEKTISKAKGQPREPQVYTLPPSREEMTKNQVSLTCLVKGFYPSDIAVEWESNGQ PENNYKTTPPVLDSDGSFFLYSKLTVDKSRWQQGNVFSCSVMHEALHNHYTQK SLSLSPGK
SEQ ID NO:17
AKTTAPSVYPLAPVCGDTTGSSVTLGCLVKGYFPEPVTLTWNSGSLSSGVHTFP AVLQSDLYTLSSSVTVTSSTWPSQSITCNVAHPASSTKVDKKIEPRGPTIKPCPPCKCPAPNLLGGPSVFIFPPKIKDVLMISLSPIVTCVVVDVSEDDPDVQISWFVNNV EVHTAQTQTHREDYNSTLRVVSALPIQHQDWMSGKEFKCKVNNKDLPAPIERTISKPKGSVRAPQVYVLPPPEEEMTKKQVTLTCMVTDFMPEDIYVEWTNNGKTELNYKNTEPVLDSDGSYFMYSKLRVEKKNWVERNSYSCSVVHEGLHNHHTTKSF SRTPGK
SEQ ID NO:18
RTVAAPSVFIFPPSDEQLKSGTASVVCLLNNFYPREAKVQWKVDNALQSGNSQE SVTEQDSKDSTYSLSSTLTLSKADYEKHKVYACEVTHQGLSSPVTKSFNRGEC
SEQ ID NO:19
GQPKAAPSVTLFPPSSEELQANKATLVCLISDFYPGAVTVAWKADSSPVKAGVE TTTPSKQSNNKYAASSYLSLTPEQWKSHRSYSCQVTHEGSTVEKTVAPTECS
SEQ ID NO:20
RADAAPTVSIFPPSSEQLTSGGASVVCFLNNFYPKDINVKWKIDGSERQNGVLN SWTDQDSKDSTYSMSSTLTLTKDEYERHNSYTCEATHKTSTSPIVKSFNRNEC
SEQ ID NO:21
GQPKSSPSVTLFPPSSEELETNKATLVCTITDFYPGVVTVDWKVDGTPVTQGME TTQPSKQSNNKYMASSYLTLTARAWERHSSYSCQVTHEGHTVEKSLSRADCS
SEQ ID NO:22
QVTLRESGPALVKPTQTLTLTCTFSGFSLSTSGMSVGWIRQPPGKALEWLADIW WDDKKDYNPSLKSRLTISKDTSKNQVVLKVTNMDPADTATYYCARSMITNWY FDVWGAGTTVTVSS
SEQ ID NO:23
DIQMTQSPSTLSASVGDRVTITCKCQLSVGYMHWYQQKPGKAPKLWIYDTSKL ASGVPSRFSGSGSGTEFTLTISSLQPDDFATYYCFQGSGYPFTFGGGTKLEIK
SEQ ID NO:24
QVQLVQSGAEVKKPGSSVMVSCQASGGLLEDYIINWVRQAPGQGPEWMGGIIP VLGTVHYGPKFQGRVTITADESTDTAYMELSSLRSEDTAMYYCATETALVVSET YLPHYFDNWGQGTLVTVSS
SEQ ID NO:25
DIQMTQSPSSLSAAVGDRVTITCQASQDIVNYLNWYQQKPGKAPKLLIYVASNL ETGVPSRFSGSGSGTDFSLTISSLQPEDVATYYCQQYDNLPLTFGGGTKVEIK
SEQ ID NO:26
EVQLVESGGGLVRPGRSLRLSCTVSGFSFDDSAMSWVRQAPGKGLEWISFIKSK TYGGTKEYAASVKGRFTISRDDSKNIAYLQMNSLKTEDTAVYYCTRGAPYGGN SDYYYGLDVWGQGTTVTVSS
SEQ ID NO:27
DIQMTQSPSSLSASVGDRVTITCRTSQDVRGALAWYQQKPGKAPKLLIFDASSL ETGVPSRFSGSGSGTVFTLTISSLQPEDFAAYYCQQFLDFPFTFGQGTRLEIK
SEQ ID NO:28
QVQLVQSGAEVKKPGSSVKVSCKASGGLLEDYIINWVRQAPGQGLEWMGGIIP VLGTVHYGPKFQGRVTITADESTSTAYMELSSLRSEDTAVYYCATETAIVVTESYRPHFFDNWGQGTLVTVSS
SEQ ID NO:29
DIQMTQSPSSLSAsVGDRVTITCQASQDIVNYLNWYQQKPGKAPKLLIYVASNL ETGVPSRFSGSGSGTDFtfTISSLQPEDiATYYCQEFAGLALNFGGGTKVEIK
SEQ ID NO:30
QVQLVQSGAEVKKPGSSVMVSCQASGDPLQNYIINWVRQAPGQGPEWMGAIIP ALGSAHYGPKFQGRVTITADESTDTAYMELSSLRSEDTAMYYCATETAVIISESY LPHFFDNWGQGTLVTVSS
SEQ ID NO:31
DIQMTQSPSSLSAAVGDRVTITCQASQDIVNYLNWYQQKPGKAPKLLIYVASNL ETGVPSRFSGSGSGTDFSLTISSLQPEDVATYYCQEYDSLALAFGGGTKVEIK
SEQ ID NO:32
DYIIN
SEQ ID NO:33
GIIPVLGTVHYGPKFQG
SEQ ID NO:34
ETAIVVTESYRPHFFDN
SEQ ID NO:35
QASQDIVNYLN
SEQ ID NO:36
VASNLET
SEQ ID NO:37
QEFAGLALN
SEQ ID NO:38
NYIIN
SEQ ID NO:39
AIIPALGSAHYGPKFQG
SEQ ID NO:40
ETAVIISESYLPHFFDN
SEQ ID NO:41
QASQDIVNYLN
SEQ ID NO:42
VASNLET
SEQ ID NO:43
QEYDSLALA
SEQ ID NO:44
TTGAGATCCTTTTTTTCTGCGCGTAATCTGCTGCTTGCAAACAAAAAAACCA CCGCTACCAGCGGTGGTTTGTTTGCCGGATCAAGAGCTACCAACTCTTTTTCCGAAGGTAACTGGCTTCAGCAGAGCGCAGATACCAAATACTGTCCTTCTAGT GTAGCCGTAGTTAGGCCACCACTTCAAGAACTCTGTAGCACCGCCTACATAC CTCGCTCTGCTAATCCTGTTACCAGTGGCTGCTGCCAGTGGCGATAAGTCGTGTCTTACCGGGTTGGACTCAAGACGATAGTTACCGGATAAGGCGCAGCGGTC GGGCTGAACGGGGGGTTCGTGCACACAGCCCAGCTTGGAGCGAACGACCTACACCGAACTGAGATACCTACAGCGTGAGCTATGAGAAAGCGCCACGCTTCCC GAAGGGAGAAAGGCGGACAGGTATCCGGTAAGCGGCAGGGTCGGAACAGGAGAGCGCACGAGGGAGCTTCCAGGGGGAAACGCCTGGTATCTTTATAGTCCT GTCGGGTTTCGCCACCTCTGACTTGAGCGTCGATTTTTGTGATGCTCGTCAG GGGGGCGGAGCCTATGGAAA
SEQ ID NO:45
CGCGCCCTGTAGCGGCGCATTAAGCGCGGCGGGTGTGGTGGTTACGCGCAG CGTGACCGCTACACTTGCCAGCGCCCTAGCGCCCGCTCCTTTCGCTTTCTTCCCTTCCTTTCTCGCCACGTTCGCCGGCTTTCCCCGTCAAGCTCTAAATCGGGG GCTCCCTTTAGGGTTCCGATTTAGTGCTTTACGGCACCTCGACCCCAAAAAACTTGATTAGGGTGATGGTTCACGTAGTGGGCCATCGCCCTGATAGACGGTTTT TCGCCCTTTGACGTTGGAGTCCACGTTCTTTAATAGTGGACTCTTGTTCCAAACTGGAACAACACTCAACCCTATCTCGGTCTATTCTTTTGATTTATAAGGGATTTTGCCGATTTCGGCCTATTGGTTAAAAAATGAGCTGATTTAACAAAAATTTAAC GCGAATTTTAACAAAATATTAACGCTTACAATTT
SEQ ID NO:46
GGTGGCGGCTCCGGTTCCGGTGATTTTGATTATGAAAAAATGGCAAACGCTA ATAAGGGGGCTATGACCGAAAATGCCGATGAAAACGCGCTACAGTCTGACGCTAAAGGCAAACTTGATTCTGTCGCTACTGATTACGGTGCTGCTATCGATGGT TTCATTGGTGACGTTTCCGGCCTTGCTAATGGTAATGGTGCTACTGGTGATTTTGCTGGCTCTAATTCCCAAATGGCTCAAGTCGGTGACGGTGATAATTCACCTT TAATGAATAATTTCCGTCAATATTTACCTTCCCTCCCTCAATCGGTTGAATGTCGCCCTTTTGTCTTTGGCGCTGGTAAACCATATGAATTTTCTATTGATTGTGACAAAATAAACTTATTCCGTGGTGTCTTTGCGTTTCTTTTATATGTTGCCACCTTTATGTATGTATTTTCTACGTTTGCTAACATACTGCGTAATAAGGAGTCTTGATAA
参考文献
1.JAMA Pediatr.2016Mar;170(3):267-87.
2.Lancet Glob Health.2017Oct;5(10):e984-e991.
3.J Gen Virol.2017Dec;98(12):2912-2913.
4.J Gen Virol.1985Oct;66(Pt 10):2111-24.
5.J Virol.2008Mar;82(5):2040-55.
6.J Virol.1987Oct;61(10):3163-6.
7.Proc Natl Acad Sci U S A.1984Dec;81(24):7683-7.
8.Virus Res.2000Jun;68(1):25-33.
9.Virology.1993Nov;197(1):1-11.
10.Gene.1994Dec 30;151(1-2):109-13.
11.Kabat,“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91).
12.A1-Lazikani,et al.,J.Mol.Biol.273:927-948(1997).
13.Martin,et al.,Proc.Natl.Acad.Sci.USA86:9268-9272(1989).
14.Annu Rev Biochem.1989;58:913-49.
15.Science.2013Nov 1;342(6158):592-8.
Claims (15)
1.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抗体,其包含含HCDR1、HCDR2和H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重链可变区和含LCDR1、LCDR2和LCDR3的氨基酸序列的轻链可变区,其中
所述H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2所示、所述H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3所示、所述H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所述L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35所示、所述LCDR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6所示和所述LCDR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 NO:37所示;
其中,HCDR和LCDR氨基酸序列根据Kabat定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
所述抗体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8所示,所述抗体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的重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8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并且所述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与SEQ ID NO:29具有至少90%的同一性。
6.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
所述抗体为中和性抗体;和/或
所述抗体能够结合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F蛋白;和/或
所述抗体为Fab片段、全抗体、F(ab’)2片段或单链Fv片段(scFv);和/或
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能够结合如SEQ ID NO:12或13所示的重组人RSV F蛋白。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为Fab片段。
9.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其中
所述抗体包含选自IgG1亚型、IgG2亚型或IgG4亚型的重链恒定区;和/或
所述抗体包含选自κ亚型或λ亚型的轻链恒定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体,其中所述重链恒定区包含IgG1亚型重链恒定区的Fc段序列并且所述Fc段序列的第252、254、256位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为Y、T和E,其中所述抗体恒定区氨基酸顺序按照EU numbering来确定。
11.核酸分子,其编码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
12.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
13.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酸分子、或者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RSV感染的药物中的用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RSV感染为RSV呼吸道感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治疗由所述RSV感染引起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411419386.XA CN119264248A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 CN202210871810.9A CN116987183B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 JP2025500377A JP2025522939A (ja) | 2022-07-22 | 2023-05-30 | 抗呼吸器合胞体ウイルスの中和抗体およびその使用 |
| EP23841910.5A EP4559931A1 (en) | 2022-07-22 | 2023-05-30 | Anti-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y and use thereof |
| PCT/CN2023/097016 WO2024016842A1 (zh) | 2022-07-22 | 2023-05-30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210871810.9A CN116987183B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411419386.XA Division CN119264248A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6987183A CN116987183A (zh) | 2023-11-03 |
| CN116987183B true CN116987183B (zh) | 2024-10-15 |
Family
ID=885327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210871810.9A Active CN116987183B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 CN202411419386.XA Pending CN119264248A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411419386.XA Pending CN119264248A (zh) | 2022-07-22 | 2022-07-22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Country Status (4)
| Country | Link |
|---|---|
| EP (1) | EP4559931A1 (zh) |
| JP (1) | JP2025522939A (zh) |
| CN (2) | CN116987183B (zh) |
| WO (1) | WO2024016842A1 (zh) |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5916520A (zh) * | 2014-01-15 | 2016-08-31 | 米迪缪尼有限公司 | Rsv特异性抗体及其功能部分 |
| CN110418803A (zh) * | 2017-03-01 | 2019-11-05 | 免疫医疗有限公司 | 抗rsv单克隆抗体配制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5824307A (en) | 1991-12-23 | 1998-10-20 | Medimmune, Inc. | Human-murine chimeric antibodies against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
| TW200636064A (en) * | 2004-10-28 | 2006-10-16 | Centocor Inc | Anti-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ntibodies, antigens and uses thereof |
| US10047145B2 (en) * | 2013-07-24 | 2018-08-14 | Humabs Biomed Sa | Antibodies that potently neutralize RSV and uses thereof |
| CN108251431B (zh) | 2015-03-05 | 2020-12-08 | 北京百特美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双载体系统及其用途 |
| JO3555B1 (ar) | 2015-10-29 | 2020-07-05 | Merck Sharp & Dohme | جسم مضاد يبطل فعالية فيروس الالتهاب الرئوي البشري |
| CN106496324B (zh) * | 2015-11-30 | 2020-01-14 | 天津昊免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全人源抗体 |
| WO2017189964A2 (en) * | 2016-04-29 | 2017-11-02 | Voyager Therapeutics, Inc. |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 |
| CN117430696A (zh) * | 2022-07-22 | 2024-01-23 | 北京智仁美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表达Fab片段库的重组系统 |
-
2022
- 2022-07-22 CN CN202210871810.9A patent/CN116987183B/zh active Active
- 2022-07-22 CN CN202411419386.XA patent/CN119264248A/zh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05-30 JP JP2025500377A patent/JP2025522939A/ja active Pending
- 2023-05-30 EP EP23841910.5A patent/EP455993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5-30 WO PCT/CN2023/097016 patent/WO2024016842A1/zh not_active Ceased
Patent Cit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5916520A (zh) * | 2014-01-15 | 2016-08-31 | 米迪缪尼有限公司 | Rsv特异性抗体及其功能部分 |
| CN110418803A (zh) * | 2017-03-01 | 2019-11-05 | 免疫医疗有限公司 | 抗rsv单克隆抗体配制品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EP4559931A1 (en) | 2025-05-28 |
| CN116987183A (zh) | 2023-11-03 |
| WO2024016842A1 (zh) | 2024-01-25 |
| CN119264248A (zh) | 2025-01-07 |
| JP2025522939A (ja) | 2025-07-17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1303279B (zh) | 一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单域抗体及其应用 | |
| AU2008316703B2 (en) | Anti-RSV G protein antibodies | |
| CN111333723B (zh) | 针对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 | |
| CN113045647B (zh) | 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中和性抗体及其应用 | |
| CN116041498B (zh) | 特异性结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单域抗体及其应用 | |
| CN107056938B (zh) | 人源抗h7n9禽流感病毒高亲和力抗体10k及其应用 | |
| JP7717194B2 (ja) | 呼吸器合胞体ウイルスに対する抗体及びその使用 | |
| WO2024016843A1 (zh) | 用于表达Fab片段库的重组系统 | |
| CN114478755A (zh) | 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全人源抗体及其组合物与应用 | |
| CN116987183B (zh) |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中和性抗体及其用途 | |
| CN115772218B (zh) | 两种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的泛变异株广谱中和纳米抗体及其潜在应用 | |
| Chen et al. | A humanized anti-human adenovirus 55 monoclonal antibody with good neutralization ability | |
| US20240166727A1 (en) | Human neutralizing antigen specific proteins for spike-rbd of sars-cov-2 | |
| CN117567600A (zh) | 一种针对人腺病毒的纳米抗体2c10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 US20240182549A1 (en) | Peptides and antibody fusions that bind to sars-cov-2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 |
| CN117402237A (zh) |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双特异性抗体及其应用 | |
| Duan et al. | A human neutralizing antibody against a conformational epitope shared by oligomeric SARS S1 protein | |
| WO2013185193A1 (pt) | Método de produção e obtenção de variáveis de fragmento fab do anticorpo monoclonal anti-digoxina a partir da técnica de clonagem em biologia molecular. | |
| CN116063469B (zh) | 一种寨卡病毒中和性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 WO2024150074A2 (en) | Coronavirus antibodies and therapeutic uses thereof | |
| Coelho | Isolation of human recombinant antibodies anti-SARS-CoV-2 by synthetic methods | |
| US20100143376A1 (en) | Antibodies Specific for Rubella Virus | |
| Liu et al. | Isolating multiple formats of human monoclonal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 |
| CN115925893A (zh) |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中和抗体d7及其应用 | |
| CN119874894A (zh) | 一种广谱中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纳米抗体2a5的研发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