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242908A -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42908A
CN117242908A CN202280000301.7A CN202280000301A CN117242908A CN 117242908 A CN117242908 A CN 117242908A CN 202280000301 A CN202280000301 A CN 202280000301A CN 117242908 A CN117242908 A CN 117242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pper
leakage
metal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003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政德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242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42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H05K9/0054Cas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其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金属背板(2),其设置于非显示面所在的一侧,金属背板接地;电路板组件(3),其包括位于金属背板远离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一电路板(31),第一电路板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信号连接,第一电路板包括与金属背板相背的第一正面和与金属背板相对的第一背面,第一正面具有电路图案,第一电路板的至少一面具有第一漏铜区,第一漏铜区与金属背板之间通过第一导电机构电连接。该车载显示装置能够避免电磁干扰对电路板上元器件的影响,解决显示面板在某些频段白屏、黑屏的问题,且易于制作,不涉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磁兼容性(EMC)是所有电子类产品都必须跨过的鸿沟。电磁兼容性问题也是制约用户满意度、影响量产的一大重要因素。目前车载显示设备在出厂前会进行电磁兼性测试,尽管在设计电路和结构时已经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问题,但是也无法完全避免电磁兼容失败的问题,在测试过程天线的某些测试频段下,显示屏会出现白屏、黑屏的现象,致使显示屏电磁兼容性失效。
所以,如何解决电子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显示装置,上述车载显示装置能够避免电磁干扰对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的影响,解决显示面板在某些频段白屏、黑屏的问题,且易于制作,不涉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所述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金属背板,所述金属背板设置于所述非显示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金属背板接地;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金属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与所述金属背板相背的第一正面和与所述 金属背板相对的第一背面,所述第一正面具有电路图案,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至少一面具有第一漏铜区,所述第一漏铜区与所述金属背板之间通过第一导电机构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面板、金属背板以及电路板组件,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金属背板设置于非显示面所在的一侧且接地,电路板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与显示面板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信号连接,第一电路板的至少一面具有第一漏铜区,由于第一电路板上的漏铜区与金属背板通过第一导电机构电连接,能够使得第一电路板接地,第一电路板上电磁干扰能量可传递至接地端GND,避免电磁干扰对电路板组件上的元器件的影响,进而避免显示面板上画面显示异常,解决显示面板在某些频段白屏、黑屏的问题,使其全频段测试满足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且易于制作,不涉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正面具有多个第一漏铜区,且所述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与所述第一正面的电路图案不重叠,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导电胶布,所述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与所述金属背板通过所述导电胶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临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边缘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背面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漏铜区,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金属背板之间的双面导电胶,所述第一背面的第一漏铜区与所述金属背板通过所述双面导电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背面的所述第一漏铜区在所述第一背面整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正面覆盖有电磁干扰屏蔽膜。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为时序控制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远离所述金属背板一侧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与所述金属背板相背的第二正面和与所述金属背板相对的第二背面,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至少一面具有第二漏铜区,所述第二漏铜区通过第二导电机构与所述金属背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背面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漏铜区,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导电螺柱,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导电螺柱与所述金属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螺柱与所述第二背面的第二漏铜区接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二电路板与金属背板的排列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金属背板之间的导电泡棉,所述第二背面的第二漏铜区通过所述导电泡棉与所述金属背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背面的第二漏铜区在所述第二背面整面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路板为主控电路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为覆晶薄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路板的第一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状态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状态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显示装置的状态图。
图标:
01-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02-时序控制电路板;021-元器件;03-主控电路板;04-覆晶薄膜;05-柔性电路板;06-天线;
1-显示面板;2-金属背板;3-电路板组件;31-第一电路板;311-功能元件; 32-第二电路板;4-第一柔性电路板;41-显示驱动集成电路;51-导电胶布;52-双面导电胶;53-导电泡棉;6-第二柔性电路板;7-导电螺柱;A-漏铜区;A1-第一漏铜区;A2-第二漏铜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车载显示设备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车载显示设备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LED)01、时序控制电路板(TCON Board)02、主控电路板(SOC Board)03,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与时序控制电路板通过覆晶薄膜04绑定,时序控制电路板02与主控电路板03通过柔性电路板(FPC)05连接。基于目前图1中的车载显示设备结构设计进行电磁兼容性(EMC)测试,天线06可以设置在距显示面板01 20mm的距离,在天线06发射频率为360-480MHz频率段显示屏会出现白屏、黑屏的现象,致使显示屏电磁兼容性失效。经过分析发现,显示屏工作时,各组电压以及TP、STV、SD信号输出波型正常,异常状态下时序控制复位端TCON RST与接地端GND短接后可恢复正常显示。而电磁干扰(EMI)屏蔽膜全包覆晶薄膜COF的方案可保证电磁兼容性测试通过,因而推测电磁干扰路径:电磁干扰能量经由COF 04走线传导至时序控制电路板02,时序控制电路板02上有元器件021受到影响导致画面异常,需要通过COF包覆阻隔电磁干扰能量。虽然,将EMI屏蔽膜扩大使COF全包,EMC测试可以通过,但是EMI屏蔽膜全包COF的方案由于成本上升和工艺难度问题,难以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显示面板1,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金属背板2,金属背板2设置于非显示面所在的一侧,金属背板2接地;
电路板组件3,电路板组件3包括位于金属背板2远离显示面板1一侧的第一电路板31,第一电路板31通过第一柔性电路板4与显示面板1信号连接,第一电路板31包括与金属背板2相背的第一正面和与金属背板2相对的第一背面,第一正面可以具有电路图案,第一电路板31的至少一面具有第一漏铜区A1,第一漏铜区A1与金属背板2通过第一导电机构电连接。
上述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载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面板1、金属背板2以及电路板组件3,其中,显示面板1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金属背板2设置于非显示面所在的一侧且接地,电路板组件3包括第一电路板31,第一电路板31的至少一侧具有第一漏铜区A1,由于第一电路板31上的第一漏铜区A1与金属背板2通过第一导电机构电连接,能够使得第一电路板31接地,第一电路板上的电磁干扰能量可传递至接地端GND,避免电磁干扰对电路板组件上的元器件的影响,进而避免显示面板1上画面显示异常,解决显示面板1在某些频段白屏、黑屏的问题,使其全频段测试满足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且易于制作,不涉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上述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正面上的电路图案具体可包括用于连接功能元件311的焊盘以及连接于焊盘之间的走线,通过将功能元件311与相对应的焊盘电连接,第一正面上的电路图案与功能元件311一起组成控制显示面板1显示的驱动电路。第一电路板31上第一漏铜区A1的设置能够将第一电路板31上的电磁干扰能量引出,避免电磁干扰对第一电路板31上功能元件311的影响,保证显示面板1画面显示。
其中,上述显示面板1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或者液晶显示面板,在这里不做限制。
上述金属背板2可以为铝(Al)背板,具有导电性。
上述第一电路板31为印刷电路板(PCB板),具体可以为时序控制电路板(TCON Board),时序控制电路板可以用于接收图像数据并确定时序控制信号来驱动显示面板1以显示图像。第一电路板31也可以为其它驱动电路板,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的 功能元件311可以为控制芯片、电容以及电阻等电子元件。
上述第一柔性电路板4可以为覆晶薄膜(COF),还包括附接在柔性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可以是显示驱动器或显示驱动集成电路(DDIC)41等。显示面板1通过覆晶薄膜技术与时序控制电路板信号连接,进行实现显示面板1画面显示的时序控制。可选地,第一柔性电路板4还可以为其它类型柔性电路板,在这里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显示面板1与第一电路板31之间连接的第一柔性电路板4的数量在这里也不做显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漏铜区A1,且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A1与第一正面的电路图案不重叠,第一导电机构可以为导电胶布51,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A1可以通过导电胶布51与金属背板2电连接,通过多个第一漏铜区A1可以实现第一电路板31多点接地,加速电磁干扰能量宣泄至接地端GND,且结构简单,不增加制作成本。由于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具有电路图案以及功能元件311,可以在除电路图案和功能元件311以外的区域设置多个第一漏铜区A1,能够使得第一电路板31多点接地,第一电路板31上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A1的接地路径可以如图4中箭头所示。为了更好的避免电磁干扰对第一电路板31上功能元件311的影响,可以在第一电路板31除电路图案以外的区域尽可能多的设置第一漏铜区A1,例如,可以在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上设置4处第一漏铜区A1,每个第一漏铜区A1可以通过导电胶布51与金属背板2电连接,实现第一漏铜区A1接地,其中,每个第一漏铜区A1的面积在这里不做限制,可以在限定的位置上做的越大效果越好。
可选地,上述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A1可以临近第一电路板31的边缘设置,如图5所示。由于在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的边缘处设置的电路图案和功能元件311较少,所以在第一正面的边缘处能够设置第一漏铜区A1的空间较多,不影响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电路图案的设置,并且,在第一正面的边缘设置第一漏铜区A1能够方便导电胶布51的 粘贴,避免导电胶布51在粘贴过程中对第一电路板31上功能元件311的影响。例如,图5中所示的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上的4个第一漏铜区A1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1的边缘上,4个第一漏铜区A1可以在第一电路板31的两侧平均设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背面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漏铜区A1,第一导电机构可以为位于第一电路板与金属背板之间的双面导电胶52,第一背面的第一漏铜区A1与金属背板2可以通过双面导电胶52电连接。一般电路板的正面上设置的功能元件以及电路图案多,而背面上设置的功能元件以及电路图案少或者不设置功能元件和电路图案,所以可以在第一电路板的背面设置漏铜区,能够增大漏铜区的面积,且不影响第一电路板上功能元件和电路图案的设置。并且,由于第一漏铜区A1设置在第一背面上,双面导电胶52位于第一背面与金属背板2之间,能够简化第一漏铜区A1与金属背板2之间的连接结构,不增加制作成本,并且能够缩短第一漏铜区A1的接地路径,加速电磁干扰的引出,避免对第一电路板31的干扰,第一电路板31上第一背面的第一漏铜区A1的接地路径可以如图7中箭头所示。
具体地,在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背面可以设置多个第一漏铜区A1,实现多点接地,能够更好的避免电磁干扰对第一电路板31上功能元件311的影响,例如,在第一背面设置3个第一漏铜区A1;而在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背板不具有电路图案以及功能元件311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为,第一漏铜区A1在第一背面整面设置,扩大第一漏铜区A1的设置面积。
具体地,第一电路板31上可以只在第一正面上设置第一漏铜区A1,也可以只在第一背面上设置第一漏铜区A1,或者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和第一背面同时设置第一漏铜区A1,能够加速电磁干扰能量的宣泄。其中,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和第一背面同时设置第一漏铜区A1,第一漏铜区A1与金属背板2的连接结构可以与第一正面和第二背面单独设置第一漏铜区A1时相同。具体地,第一电路板31上第一漏铜区A1的设置位置在这里不做限 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上述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电磁干扰对第一电路板31上功能元件311的影响,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正面可以覆盖有电磁干扰屏蔽膜,避免电磁干扰对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的影响。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电路板组件3还包括位于第一电路板31远离金属背板2一侧的第二电路板32,第二电路板32可以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6与第一电路板31信号连接,第二电路板32包括与金属背板2相背的第二正面和与金属背板2相对的第二背面,第二电路板32的至少一面可以具有第二漏铜区A2,第二漏铜区A2通过第二导电机构与金属背板2电连接,能够在第二电路板32上增加接地路径,加速电磁干扰能量传导至接地端GND。
其中,上述第二电路板32可以为主控电路板(SOC Board),第二正面上可以设置有电路图案,第二正面的电路图案上可以连接有功能元件,第二正面的电路图案上连接的功能元件可以包括主控SOC芯片等元件,具体地,第二正面上具体功能元件在这里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主控电路板上可以输出控制显示面板1显示的数据信号,时序控制电路板可以将数据信号转化成显示面板1可识别的时序控制信号,再输出给显示面板1,实现显示面板1的画面显示。
上述第一电路板31与第二电路板32之间连接的第二柔性电路板6的个数在这里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上述第二电路板32上,可以只第二正面设置第二漏铜区A2,或者只第二背面设置第二漏铜区A2,或者第二正面和第二正面上均设置第二漏铜区A2,在这里不做限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具体地,如图8所示,上述第二电路板32的第二背面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漏铜区A2,第二导电机构可以为导电螺柱,第二电路板32可以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电螺柱7与金属背板2固定连接,导电螺柱7与第二背面的第二漏铜区A2接触,第一方向为第二电路板32与金属背板2的排列方 向。第二电路板的第二背面上设置的电路图案和功能元件较少或者不设置电路图案和功能元件,能够将漏铜区的面积设置的足够大。通过在第二电路板32的第二背面上设置第二漏铜区A2,固定连接第二电路板32和金属背板2的导电螺柱7与第二漏铜区A2接触,能够实现第二背面上第二漏铜区A2与金属背板2的电连接,加速电磁干扰能量传导至接地端GND,且结构简单,不增加制作成本,第二电路板32上第一背面的第二漏铜区A2的接地路径可以如图9中箭头所示。其中,导电螺柱7的数量可以大于等于3个,能够使得第二电路板与金属背板之间连接稳固,并且能够增加接地路径,加速电磁干扰能量的传导。第二背面上的第二漏铜区A2可以设置多个,使得第二电路板32上多点接地,避免电磁干扰对电路板上功能元件的影响。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第二导电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二电路板32与金属背板之间的导电泡棉53,第二电路板32的第二背面上的第二漏铜区A2还通过导电泡棉53与金属背板2远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电连接,能够增大第二背面上第二漏铜区A2与金属背板2的接触面积,能够加速电磁干扰能量传导至接地端GND。
具体地,第二电路板32的第二背面可以不具有电路图案和功能元件,这样第二漏铜区A2可以在第二背面整面设置,能够扩大第二电路板32上第二漏铜区A2的面积。
上述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电路板31和第二电路板32上可以均设置漏铜区与金属背板2电连接,能够加速电磁干扰能量传导至接地端GND。具体地,第一电板和第二电路板32上漏铜区的设置位置在这里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例如,第一电路板31的第一背面设置第一漏铜区A1,第一背面的第一漏铜区A1通过双面导电胶52与金属背板2电连接,第二电路板32的第二背面设置第二漏铜区A2,第二背面的第二漏铜区A2通过导电螺柱7和导电泡棉53与金属背板2电连接,第一电路板31和第二电路32上的漏铜区的接地路径可以如图11所示,漏铜区与金属背板2的连接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增加电路板的接地路径以及缩短接地电路板的接地路径, 能够使得电路板上的电磁干扰能够充分的从接地端GND传导出去,解决显示面板1在某些频率段白屏、黑屏的问题,使其全频段测试满足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不涉及成本增加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2至图11中所画出的车载显示装置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状、尺寸、厚度均为示意图,不代表实际的形状、尺寸和厚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3)

  1.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其中,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以及与所述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金属背板,所述金属背板设置于所述非显示面所在的一侧,所述金属背板接地;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金属背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包括与所述金属背板相背的第一正面和与所述金属背板相对的第一背面,所述第一正面具有电路图案,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至少一面具有第一漏铜区,所述第一漏铜区与所述金属背板之间通过第一导电机构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正面具有多个第一漏铜区,且所述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与所述第一正面的电路图案不重叠,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导电胶布,所述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与所述金属背板通过所述导电胶布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正面的第一漏铜区临近所述第一电路板的边缘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面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漏铜区,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金属背板之间的双面导电胶,所述第一背面的第一漏铜区与所述金属背板通过所述双面导电胶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背面的所述第一漏铜区在所述第一背面整面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正面覆盖有电磁干扰屏蔽膜。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 板为时序控制电路板。
  8.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远离所述金属背板一侧的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信号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与所述金属背板相背的第二正面和与所述金属背板相对的第二背面,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至少一面具有第二漏铜区,所述第二漏铜区通过第二导电机构与所述金属背板电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背面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漏铜区,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导电螺柱,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导电螺柱与所述金属背板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螺柱与所述第二背面的第二漏铜区接触,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二电路板与金属背板的排列方向。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金属背板之间的导电泡棉,所述第二背面的第二漏铜区通过所述导电泡棉与所述金属背板电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背面的第二漏铜区在所述第二背面整面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路板为主控电路板。
  13.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载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为覆晶薄膜。
CN202280000301.7A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72429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2/078019 WO2023159490A1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42908A true CN117242908A (zh) 2023-12-15

Family

ID=87764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00301.7A Pending CN117242908A (zh) 2022-02-25 2022-02-25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336158B2 (zh)
CN (1) CN117242908A (zh)
WO (1) WO2023159490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0969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01056B2 (ja) * 2012-12-21 2018-03-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US9450038B2 (en) * 2014-07-31 2016-09-20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JP2017161792A (ja) * 2016-03-10 2017-09-14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TWI610283B (zh) * 2016-12-23 2018-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CN106972030B (zh) * 2017-03-30 2019-09-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KR102410542B1 (ko) * 2017-05-29 2022-06-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함몰 영역이 형성된 레이어에 실장된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10592B2 (en) * 2017-12-22 2021-02-02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CN108281387B (zh) * 2018-01-23 2019-09-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及柔性显示装置
EP3722869A4 (en) * 2018-02-01 2021-03-1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707289B2 (en) * 2018-02-08 2020-07-07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flexible display
KR102543688B1 (ko) * 2018-04-02 2023-06-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2654593B1 (ko) * 2018-06-01 2024-04-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KR102558846B1 (ko) * 2018-10-31 2023-07-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KR102561819B1 (ko) * 2018-12-13 2023-07-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기기
CN209103039U (zh) * 2018-12-26 2019-07-12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KR102769277B1 (ko) * 2019-02-13 2025-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049914B2 (en) * 2019-07-05 2021-06-29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488522A (zh) * 2019-07-29 2019-11-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备方法
CN210535212U (zh) * 2019-08-16 2020-05-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屏以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3703598B (zh) * 2020-05-22 2025-01-10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触控显示装置
CN113721391A (zh) * 2021-11-01 2021-11-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0969A (zh) * 2021-07-23 2021-10-2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414899A1 (en) 2024-12-12
WO2023159490A1 (zh) 2023-08-31
US12336158B2 (en) 202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9164B (zh) 具有窄下边框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US20120262886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7152459A1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1243508B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9144320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50085210A1 (en) In-Cell Tou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2053766A (zh) 静电电容型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带输入功能的电光设备
CN106028769A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终端
US1125123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2399410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condu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6030368A (ja) 電気光学装置、実装構造体及び電子機器
CN108681116A (zh) 一种显示面板、检测治具及检测控制方法
CN104582263A (zh) 柔性电路板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US11314133B2 (en) Source driver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245029U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CN10944521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7111347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8165179A (ja) 液晶装置、電子機器
CN116125696B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7242908A (zh)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CN114721546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9803486A (zh) 电路板
WO2022166296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00147563A1 (en) Substrate having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ember
CN116758839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