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724253A -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724253A
CN117724253A CN202311874042.3A CN202311874042A CN117724253A CN 117724253 A CN117724253 A CN 117724253A CN 202311874042 A CN202311874042 A CN 202311874042A CN 117724253 A CN117724253 A CN 117724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ens
edge
mounting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8740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跃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8740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7242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7724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24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镜片组件可拆卸设置在安装座上;镜框的一部分覆盖在安装座的一侧,镜框的另一部分置于镜框的一部分与安装座的同一侧;镜片模组设置在镜框朝向安装座的一侧,镜片模组包括光波导,光波导的一部分位于镜框与安装座之间,且与显示系统相对设置,光波导的另一部分设置在镜框的另一部分上,与显示系统配合成像。本申请将镜片组件作为一个模块来使用,使得镜片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座上,并通过镜片组件部分覆盖安装座,实现与显示系统的配合,进而减少安装座对镜片组件的限制,进而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对功能、结构或瞳距等需求来进行镜片组件的更换。

Description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可以给用户带来与现实场景相差无几的视觉感受,是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为了使用户能够更好地体验VR和AR技术,VR和AR通常使用头戴式设备进行显示。
目前,头戴式设备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具备再次进行瞳距调节的能力。由于人种、性别、身高或区域等特性不同的人的瞳距会存在较大差异,进而使得头戴式设备的瞳距仅针对特定人员,而无法满足不同人员对瞳距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包括:
安装座;和
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镜片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镜片组件包括:
镜框,所述镜框的一部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置于所述镜框的一部分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和
镜片模组,设置在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片模组包括光波导,所述光波导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镜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且与所述显示系统相对设置,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上,与所述显示系统配合成像。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包括:
安装座;和
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两个第一镜片组件,第一镜片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包括:
镜框,所述镜框的一部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置于所述镜框的一部分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和
镜片模组,设置在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片模组包括光波导,所述光波导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镜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且与所述显示系统相对设置,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上,与所述显示系统配合成像;
其中,两个第一镜片组件中的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用于替换另一个第一镜片组件,且所述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类型不同于所述另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类型。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主机,包括安装座、显示系统和镜片组件,所述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镜片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镜片组件包括:
镜框,所述镜框的一部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置于所述镜框的一部分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和
镜片模组,设置在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片模组包括光波导,所述光波导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镜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且与所述显示系统相对设置,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上,与所述显示系统配合成像;
支撑机构,与所述主机连接,以形成框架结构。
本申请将包括镜框和镜片模组的镜片组件作为一个模块来使用,使得镜片组件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座上,并通过镜片组件部分覆盖安装座,实现与显示系统的配合,进而减少安装座对镜片组件的限制,进而可以根据不同人群对功能、结构或瞳距等需求来进行镜片组件的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机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主机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爆炸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镜框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镜片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显示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座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座在另一视角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座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镜框与安装座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显示组件与安装座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主机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阐述了一种头戴式设备。该头戴式设备可以为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设备,例如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或虚拟现实眼镜。当然,该头戴式设备也可以为其他需要佩戴在头部的设备,例如眼镜,例如面罩,例如眼罩等可佩戴在头部的设备,不作赘述。下面以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为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头戴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头戴式设备100可包括主机101以及与主机101连接的支撑机构102。主机101可用于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功能。支撑机构102可辅助主机101,实现主机101在用户头部上的佩戴。主机101和支撑机构102配合可形成框架结构200,以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框架结构200可为一环状结构或半环状结构,以佩戴在用户头部。
主机101可在用户眼睛前方,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功能。当然,也可仅用来供用户透过主机101看外界的现实画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界光线可透过主机101,并进入用户眼睛,以使得用户可观察到外界的现实画面。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1可显示虚拟画面,并使得虚拟画面的光线进入用户眼睛,实现虚拟现实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机101可显示由在现实画面上叠加虚拟画面形成的混合画面,并使得混合画面的光线进入用户眼睛,实现增强现实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界光线可透过主机101,同时主机101显示虚拟画面,使得虚拟画面的光线和外界光线叠加,并一起进入用户眼睛,实现增强现实功能。
主机101可架设在用户的眼睛前方,也可在与支撑机构102的配合时置于用户的眼睛前方。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主机101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主机101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爆炸图。主机101可包括镜片组件10、与镜片组件10配合的显示系统20以及安装镜片组件10和显示系统20且与支撑机构102连接固定的安装座30。镜片组件10可与显示系统20配合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功能。镜片组件10可与安装座30可拆卸连接,以使不同类型的镜片组件10在安装座30上进行安装或拆卸。不同类型的镜片组件10之间会存在瞳距、功能或结构等方面上的差异。进而在头戴式设备100替换不同类型的镜片组件10时,可实现瞳距适配,可实现功能更替,可实现功能增加,可实现功能删减,可实现结构更替及因结构改变而发生的外观表现力变更,具体可以根据镜片组件10的相关设计来确定相关特色和优点,不作赘述。安装座30与支撑机构102的连接固定,可使镜片组件10和/或显示系统20不为框架结构200的一部分。
镜片组件10可包括与安装座30相对设置的镜框11、设置在镜框11上且与显示系统20配合的镜片模组12以及连接镜框11和安装座30的螺钉13。镜框11用于承载安装镜片模组12。镜片模组12可用于透过光线,可用于与显示系统20配合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功能。螺钉13可实现镜框11和安装座30的可拆卸连接。
请参阅图3和图4,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镜框11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镜框11可成壳体结构。镜框11可包括第一安装框111、与第一安装框111间隔设置的第二安装框112以及连接第一安装框111和第二安装框112的连接梁113。第一安装框111可对应用户左眼设置。第二安装框112可对应用户右眼设置。第一安装框111与第二安装框112配合安装镜片模组12,以使得镜片模组12与用户眼睛配合。连接梁113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框111和第二安装框112,使得镜框11为一个整体结构。第一安装框111和第二安装框112之间形成让位空间1101,以对用户鼻梁让位。让位空间1101位于连接梁113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框111可被称为“第二安装框”,而第二安装框112可被称为“第一安装框”,进而使得第二安装框可对应用户左眼设置。第一安装框可对应用户右眼设置。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第一安装框111可包括与连接梁113连接固定的第一本体1111。第一本体1111整体可成板状结构。第一本体1111上可设置有第一透光孔1102,以用于透过光线。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光孔1102可以省略。
第一本体1111可在第一透光孔1102的一侧与安装座30相对设置,而在第一透光孔1102的另一侧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一围边1112,以与镜片模组12配合。
第一围边1112可在第一本体1111的边缘向靠近安装座30的一侧延伸,以形成第一抵接端1113和第二抵接端1114。
第一抵接端1113可为第一围边1112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端。第一抵接端1113可与安装座30抵接限位,实现第一安装框111与安装座30的稳固安装。
第一抵接端1113可与让位空间1101均位于连接梁113的一侧。
第二抵接端1114可为第一围边1112远离让位空间1101的一端。第二抵接端1114可与安装座30抵接限位,实现第一安装框111与安装座30的稳固安装。
第二安装框112可包括与连接梁113连接固定的第二本体1121。第二本体1121整体可成板状结构。第二本体1121可与第一本体1111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121可与第一本体1111对称设置。
第二本体1121上可设置有第二透光孔1103,以用于透过光线。第二透光孔1103与第一透光孔1102之间的瞳距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镜片组件10进行不同的设置,进而在头戴式设备100替换不同类型的镜片组件10时,可实现瞳距适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孔1103可以省略。
第二本体1121可在第二透光孔1103的一侧与安装座30相对设置,而在第二透光孔1103的另一侧的外侧边缘设置有第二围边1122,以与镜片模组12配合。
第二围边1122可在第二本体1121的边缘向靠近安装座30的一侧延伸,以形成第一抵接端1123和第二抵接端1124。
第二围边1122可与第一围边1112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围边1122可与第一围边1112对称设置。
第一抵接端1123可为第二围边1122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端。第一抵接端1123可与安装座30抵接限位,实现第二安装框112与安装座30的稳固安装。
第一抵接端1123可与让位空间1101均位于连接梁113的一侧。
第二抵接端1124可为第二围边1122远离让位空间1101的一端。第二抵接端1124可与安装座30抵接限位,实现第二安装框112与安装座30的稳固安装。
连接梁113可与安装座30相对设置,并连接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和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113与第一本体1111、第二本体1121连接的整体可为板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113与第一本体1111、第二本体1121连接的整体可为板状结构,而第一围边1112和第二围边1122位于连接梁113、第一本体1111和/或第二本体1121的同一侧。
连接梁113可采用透明材料,以与显示系统20配合。当然,连接梁113也可采用不透明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113局部可透光,以与显示系统20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113上可设置透光孔,以与显示系统20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梁113可设置有连接孔1104,以穿设螺钉13。
请参阅图2和图3、图5,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镜片组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镜片模组12可包括安装在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上的第一功能镜121以及安装在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上的第二功能镜122。其中,第一功能镜121及第二功能镜122间隔设置或对称设置,使得让位空间1101位于第一功能镜121和第二功能镜122之间。第一功能镜121可对应用户的左眼设置,第二功能镜122可对应于用户的右眼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121及第二功能镜12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省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121可被称为“第二功能镜”,而第二功能镜122可被称为“第一功能镜”,进而使得第二功能镜可对应用户左眼设置。第一功能镜可对应用户右眼设置。
功能镜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第二功能镜122可包括多片层叠设置的镜片。在某些实施例中,功能镜例如第一功能镜121及第二功能镜122可仅包括一片镜片。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121的功能与第二功能镜122的功能可以不同,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121的功能与第二功能镜122的功能可以相同。
镜片可采用玻璃、塑胶等一种或多种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镜片也可以在为了某种透光特效而采用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和不透明材料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可为凸透镜和凹透镜等透镜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的视力矫正镜片,当然在视力矫正镜片中还可以设置其他类型的透镜或功能透镜(例如平镜、防眩镜、有色镜等)或功能膜片(例如增透膜、偏振膜、滤光膜、电致变色膜、光致变色膜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可为近视镜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镜片也可以为平镜、防眩镜或有色镜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也可为光致变色器件(例如光致变色膜)。例如,光致变色器件可采用光致变色材料制成,以使得光致变色器件受到一定波长的光激发后能够发生颜色变化。对于光致变色材料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范围内采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技术方案制作,不做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也可为电致变色器件(例如电致变色膜)。例如,电致变色器件可采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电致变色材料可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中的一种。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为三氧化钨。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为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中的一种。当然,对于电致变色材料可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范围内采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的技术方案制作,不做赘述。
电致变色器件可与显示系统20电连接,以实现对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镜片可为光波导,具体可为平面光栅波导例如衍射光栅波导。头戴式设备100可通过镜片例如光波导与显示系统20配合呈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环境。
可以理解地,镜片也可以是将上述至少部分实施例中的镜片进行组合形成的结构,不作赘述。
第一功能镜121可通过粘接、焊接、卡接或螺接等方式连接固定在第一本体1111的一侧,以覆盖第一透光孔1102。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线可在透过第一透光孔1102的时候,也可透过第一功能镜1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121和第一围边1112设置在第一本体1111的同一侧,以使第一围边1112可围设在第一功能镜121的周围,对第一功能镜121进行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围边1112可与第一功能镜121接触卡接或通过粘接、焊接、卡接或螺接等方式连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功能镜121远离第一本体1111的表面在与第一围边1112邻近的边缘处与第一围边1112平齐,以提升外观表现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围边1112可通过在第一功能镜121靠近第二功能镜122的一侧及背离第二功能镜122的一侧与第一功能镜121接触,实现对第一功能镜121的夹设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围边1112可在远离安装座30的一侧对第一功能镜121进行支撑。
第二功能镜122可通过粘接、焊接、卡接或螺接等方式连接固定在第二本体1121的一侧,以覆盖第二透光孔1103。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线可在透过第二透光孔1103的时候,也可透过第二功能镜1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功能镜122和第二围边1122设置在第二本体1121的同一侧,以使第二围边1122可围设在第二功能镜122的周围对第二功能镜122进行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围边1122可与第二功能镜122接触卡接或通过粘接、焊接、卡接或螺接等方式连接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功能镜122远离第二本体1121的表面在与第二围边1122邻近的边缘处与第二围边1122平齐,以提升外观表现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围边1122可通过在第二功能镜122靠近第一功能镜121的一侧及背离第一功能镜121的一侧与第二功能镜122接触,实现对第二功能镜122的夹设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围边1122可在远离安装座30的一侧对第二功能镜122进行支撑。
可以理解的,第一功能镜121与第二功能镜122之间的瞳距可根据不同类型的镜片组件10进行不同的设置,进而在头戴式设备100替换不同类型的镜片组件10时,可实现瞳距适配。
请参阅图3,显示系统20可包括安装在安装座30上且与功能镜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第二功能镜122配合的光机组件21、安装在安装座30上且与光机组件21电连接的电路走线22以及安装在安装座30上且与电路走线22电连接的功能器件23。光机组件21可发出光线,使得光线在光机组件21与功能镜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第二功能镜122配合时通过功能镜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第二功能镜122传输到用户眼睛中,实现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功能。电路走线22可为光机组件21和/或功能器件23输送数据、电能,以实现光机组件21和/或功能器件23的正常工作。进而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系统20还可包括与电路走线22电连接的电池,以通过电池为光机组件21和/或功能器件23提供电能,实现光机组件21和/或功能器件23的正常工作。而电池可设置在安装座30上,也可设置在支撑机构102上。当然,电池也可不为显示系统20的一部分。
光机组件21可包括与第一功能镜121配合且与电路走线22电连接的第一光机模组211以及与第二功能镜122配合且与电路走线22电连接的第二光机模组2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机模组211可发出虚拟画面的光线,使得光线入射至第一功能镜121,再由第一功能镜121传输至用户眼睛,完成虚拟画面显示,实现虚拟现实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机模组211可发出由在现实画面上叠加虚拟画面形成的混合画面的光线,使得光线入射至第一功能镜121,再由第一功能镜121传输至用户眼睛,完成混合画面显示,实现增强现实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界光线可透过第一光机模组211,同时第一光机模组211可发出虚拟画面的光线,使得虚拟画面的光线入射至第一功能镜121,再由第一功能镜121将虚拟画面的光线和外界光线传输至用户眼睛,实现虚拟画面的光线和外界光线的叠加显示,实现增强现实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机模组211可以省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机模组212可发出虚拟画面的光线,使得光线入射至第二功能镜122,再由第二功能镜122传输至用户眼睛,完成虚拟画面显示,实现虚拟现实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机模组212可发出由在现实画面上叠加虚拟画面形成的混合画面的光线,使得光线入射至第二功能镜122,再由第二功能镜122传输至用户眼睛,完成混合画面显示,实现增强现实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界光线可透过第二光机模组212,同时第二光机模组212可发出虚拟画面的光线,使得虚拟画面的光线入射至第二功能镜122,再由第二功能镜122将虚拟画面的光线和外界光线传输至用户眼睛,实现虚拟画面的光线和外界光线的叠加显示,实现增强现实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机模组212可以省略。
功能器件23可对应于镜框11例如连接梁113设置。请一同参阅图3和图6,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显示系统2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功能器件23可包括分别与电路走线22电连接的摄像头231和扬声器232。摄像头231可接收透过镜框11例如连接梁113的光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231上设置有与连接孔1104对应的穿孔2301,以便穿设螺钉13,实现对摄像头231的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231可以省略,穿孔2301可设置在电路走线22,以便穿设螺钉13,实现对电路走线22的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231可以省略,穿孔2301可设置在扬声器232,以便穿设螺钉13,实现对扬声器232的固定。可以理解的,功能器件23还可包括传感器或灯等电子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231和/或扬声器232可以省略。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器件23可以省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系统20可以省略。
请参阅图7、图8、图9和图10,图7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座3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座30在另一视角中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所示实施例中安装座30在一些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镜框11与安装座30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安装座30的材质可为硬性材料。安装座30可包括用于安装显示系统20例如电路走线22、功能器件23且与镜片组件10例如螺钉13连接固定的支撑梁31、设置在支撑梁31同侧且用于安装显示系统20例如光机组件21的第一连接臂32和第二连接臂33以及设置在支撑梁31背离镜片组件10的一侧的鼻托组件34。支撑梁31与镜片组件10例如镜框11相对设置,并可通过螺钉13实现可拆卸连接,并可使得镜片模组12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第二功能镜122夹设在支撑梁31与镜框11之间。支撑梁31可在远离镜片组件10例如镜框11的一侧设置第一连接臂32和第二连接臂33。第一连接臂32和第二连接臂33间隔设置并可与支撑机构102连接,以实现主机101与支撑机构102的连接。支撑梁31可与第一连接臂32和/或第二连接臂33配合安装显示系统20。当然,显示系统20也可部分安装在支撑机构102上。鼻托组件34可用于供安装座30架设在用户的鼻梁上。
支撑梁31大体可呈条形板状结构。支撑梁31可包括大体可呈条形状结构且可在第一安装框111到第二安装框112的方向上延伸设置的主体311。
主体311可对应连接梁113设置。主体311可向靠近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的方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对应设置,将镜片模组12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置于主体311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311可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夹设镜片模组12例如第一功能镜121。
主体311可向靠近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的方向延伸设置,以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对应设置,将镜片模组12例如第二功能镜122置于主体311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311可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夹设镜片模组12例如第二功能镜122。
主体311可位于让位空间1101、第一透光孔1102和第二透光孔1103的一侧。
主体311可在远离让位空间1101、第一透光孔1102和第二透光孔1103的一侧的边缘向靠近镜框11的一侧延伸设置形成抵接边312,以与镜框11抵接限位。
抵接边312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镜框11抵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连接梁113远离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边缘抵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背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连接梁113远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以提升外观表现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远离第一围边1112的一侧的边缘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背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远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以提升外观表现力。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远离第二围边1122的一侧的边缘抵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背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远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以提升外观表现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可在主体311的边缘上延伸,并可向靠近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的一侧延伸,以延伸至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远离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可在主体311的边缘上延伸,并可向靠近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的一侧延伸,以延伸至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远离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在靠近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的一端连接第一凸伸边3121。第一凸伸边3121位于第一透光孔1102远离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并可围设第一功能镜121的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伸边3121可与第一功能镜121远离第二功能镜122的一侧抵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伸边3121可位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靠近主体311的一侧,并可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靠近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抵接,以支撑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伸边3121的端部可与第一围边1112的第二抵接端1114抵接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在靠近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的一端连接第二凸伸边3122。第二凸伸边3122位于第二透光孔1103远离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并可围设第二功能镜122的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伸边3122可与第二功能镜122远离第一功能镜121的一侧抵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伸边3122可位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靠近主体311的一侧,并可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靠近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抵接,以支撑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凸伸边3122的端部可与第二围边1122的第二抵接端1124抵接限位。
主体311可在延伸方向的两端且在远离镜片组件10例如镜框11的一侧分别连接第一连接臂32和第二连接臂33。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311可在对应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的部位上设置第一连接臂32。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311可在对应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的部位上设置第二连接臂33。
主体311在靠近第一连接臂3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孔3101,以与第一连接臂32内连通,便于电路走线22通过第一配合孔3101伸入第一连接臂32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可围设在第一配合孔3101的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孔3101可以省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孔3101可被镜片模组12例如第一功能镜121遮盖或遮挡或封堵。
主体311在靠近第二连接臂3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配合孔3102,以与第二连接臂33内连通,便于电路走线22通过第二配合孔3102伸入第二连接臂33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接边312可围设在第二配合孔3102的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配合孔3102可以省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配合孔3101可被镜片模组12例如第二功能镜122遮盖或遮挡或封堵。
主体311在靠近镜框11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3103,以连通第一配合孔3101和第二配合孔3102。容纳槽3103可用于容纳电路走线22,使得电路走线22在容纳槽3103中设置,并可向第一配合孔3101处延伸,以从第一配合孔3101伸入第一连接臂32内,也可使得电路走线22在容纳槽3103中设置,并可向第二配合孔3102处延伸,以从第二配合孔3102伸入第二连接臂3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3103可以省略。电路走线22可设置在抵接边312与镜片模组12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第二功能镜122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3103可被镜片模组12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第二功能镜122遮盖或遮挡或封堵,以使电路走线22可位于镜片模组12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第二功能镜122与主体311之间。
主体311在对应于连接梁113的部位向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凸伸设置安装部313,以与连接梁113对应设置,并可与螺钉13可拆卸连接。
安装部313在靠近连接梁113的一侧设置凸柱3131。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3131可与连接孔1104对应设置,以便螺钉13穿过连接孔1104后与凸柱3131螺接,实现镜框11例如连接梁113与安装部313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3131可与穿孔2301对应设置,以便螺钉13穿过穿孔2301后与凸柱3131螺接,实现摄像头231与安装部313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凸柱3131可与连接孔1104、穿孔2301对应设置,以便螺钉13穿过连接孔1104、穿孔2301后与凸柱3131螺接,实现镜框11例如连接梁113、摄像头231与安装部313的连接。
可以理解的,凸柱3131与螺钉13配合实现的可拆卸连接,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安装座30中的主体311和/或安装部313与镜框11中的第一安装框111、第二安装框112和/或连接梁113通过插接、卡接、磁吸、魔术贴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当然还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可拆卸方式。
另外,安装座30与镜框11具体可拆卸连接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主体311与第一安装框111之间、主体311与第二安装框112之间和/或主体311与连接梁113之间。
再者,摄像头231也可通过粘接、卡接、焊接或螺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在镜框11与主体31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231可夹设在镜框11与主体311之间。
安装部313靠近连接梁113的一侧设置安装槽3104,以容纳安装扬声器232。安装槽3104可被镜框11例如连接梁113遮盖或遮挡或封堵。
可以理解的,扬声器232也可通过粘接、卡接、焊接或螺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在镜框11与主体311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扬声器232可夹设在镜框11与主体311之间。
另外,功能器件23也可通过粘接、卡接、焊接或螺接等其他方式固定在镜框11例如连接梁113与主体311或安装部313之间。功能器件23也可夹设在镜框11例如连接梁113与主体311或安装部313之间。再者,功能器件23的其他结构也可设置在主机101的其他部位上。
安装部313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边缘向靠近镜框11的一侧延伸设置形成限位边3132,以与镜框11抵接限位。限位边3132可与抵接边312配合对镜框11进行抵接限位。
限位边3132背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镜框11抵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背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连接梁113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边缘抵接限位,以使得限位边3132与抵接边312夹设连接梁113。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背离安装部313的一侧的表面可与连接梁113背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以提升外观表现力。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背离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靠近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的一侧的边缘抵接,以使得限位边3132与抵接边312夹设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背离安装部313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远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以提升外观表现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背离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靠近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的一侧的边缘抵接,以使得限位边3132与抵接边312夹设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背离安装部313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远离主体31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以提升外观表现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连接梁113靠近主体311的一侧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在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连接梁113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靠近主体311的一侧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在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靠近主体311的一侧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在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可与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靠近让位空间1101的一侧的表面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一围边1112配合围设在第一功能镜121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一围边1112与第一功能镜121抵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二围边1122配合围设在第二功能镜122周围。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二围边1122与第二功能镜122抵接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靠近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的一端可与第一围边1112的第一抵接端1113抵接限位。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靠近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的一端可与第二围边1122的第一抵接端1123抵接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一凸伸边3121设置在第一功能镜121的相对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一凸伸边3121夹设固定第一功能镜121。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二凸伸边3122设置在第二功能镜122的相对两侧。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可与第一凸伸边3121夹设固定第一功能镜121。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边3132上可设置有通音孔3105,以与安装槽3104连通,使得扬声器232可通过通音孔3105发出声音。
请参阅图10,安装座30被镜框11的一部分覆盖,而使得镜框11的另一部分置于镜框11的一部分与安装座30的同一侧。
镜片模组12中的光波导的一部分位于镜框11与安装座30之间,且与显示系统20相对设置,光波导的另一部分设置在镜框11的另一部分上,与显示系统20配合成像。
请参阅图7、图8和图11,图11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显示系统20与安装座30在一些实施例中配合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臂32和第二连接臂33可分别位于支撑梁31例如主体311在延伸方向上的两端端部。第一连接臂32和第二连接臂33可位于支撑梁31例如主体311靠近支撑机构102的同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2与第二连接臂33对称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2与第二连接臂33也可因为功能需要或结构需要而有所不同。
第一连接臂32内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3201,以与第一配合孔3101连通。第一连接臂32例如第一安装空间3201内可用于安装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并可使得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全部位于第一连接臂32例如第一安装空间3201内,或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的部分穿设于第一配合孔3101内。
第一连接臂32例如第一安装空间3201内安装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时,可使得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与镜片模组12例如第一功能镜121相对设置,以相互配合。
第一连接臂32例如第一安装空间3201内安装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时,可使得电路走线22通过第一配合孔3101伸入第一连接臂32例如第一安装空间3201内,与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电连接,当然也可使得电路走线22不穿过第一配合孔3101,而与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电连接。
第二连接臂33内设置有第二安装空间3301,以与第二配合孔3102连通。第二连接臂33例如第二安装空间3301内可用于安装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并可使得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全部位于第二连接臂33例如第二安装空间3301内,或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的部分穿设于第二配合孔3102内。
第二连接臂33例如第二安装空间3301内安装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时,可使得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与镜片模组12例如第二功能镜122相对设置,以相互配合。
第二连接臂33例如第二安装空间3301内安装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时,可使得电路走线22通过第二配合孔3102伸入第二连接臂33例如第二安装空间3301内,与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电连接,当然也可使得电路走线22不穿过第二配合孔3102,而与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电连接。
鼻托组件34对应于让位空间1101设置,并可设置在支撑梁31例如主体311上,也可设置在支撑梁31例如安装部313上。在鼻托组件34架设在用户的鼻梁上时,可使得用户鼻梁伸入让位空间1101内,或与让位空间1101对应设置。
可以理解的,鼻托组件34可以设置在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本体1111和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本体1121上,也可设置在第一安装框111例如第一围边1112和第二安装框112例如第二围边1122上。
请参阅图11,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安装在第一连接臂32例如第一安装空间3201内,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安装在第二连接臂33例如第二安装空间3301内,电路走线22容纳在容纳槽3103,并向第一配合孔3101处延伸,以通过第一配合孔3101伸入第一连接臂32例如第一安装空间3201内,与光机组件21例如第一光机模组211电连接。电路走线22容纳在容纳槽3103,另外也向第二配合孔3102处延伸,以通过第二配合孔3102伸入第二连接臂33例如第二安装空间3301内,与光机组件21例如第二光机模组212电连接。功能器件23例如摄像头231可通过螺钉13固定在凸柱3131上。功能器件23例如扬声器232可置于安装槽3104内,并可通过通音孔3105向外界传播声音。
请参阅图1,支撑机构102可包括分别与主机101连接的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并排设置。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均可与主机101通过转轴或起到转轴作用的组件实现转动连接,当然也可通过插接、焊接、螺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主机101相连接可形成一环状结构或半环状结构,以佩戴在用户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均可为支腿,第一支撑件1021架设左耳朵上,第二支撑件1022架设在右耳朵上,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主机101配合形成半环状结构,佩戴在用户头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21可被称为“第二支撑件”,而第二支撑件1022可被称为“第一支撑件”,进而第二支撑件可架设左耳朵上,第一支撑件架可设在右耳朵上,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主机101配合形成半环状结构,佩戴在用户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可夹设用户头部,进而,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主机101配合形成半环状结构,佩戴在用户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均可为系带,第一支撑件1021远离主机10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件1022远离主机101的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主机101配合形成环状结构,佩戴在用户头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21在与主机101转动连接时,可绕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21可绕轴线转动,并向远离或靠近第二支撑件1022的一侧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1022在与主机101转动连接时,可绕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1022可绕轴线转动,并向远离或靠近第一支撑件1021的一侧转动。
可以理解的,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均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可佩戴在用户头部的技术进行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21和第二支撑件1022均可与安装座30通过转轴或起到转轴作用的组件实现转动连接,当然也可通过插接、焊接、螺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021可与安装座30例如第一连接臂32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1022可与安装座30例如第二连接臂33连接。
请参阅图12,图12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主机101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镜片组件10有多个,例如可包括第一镜片组件1010和第二镜片组件1020。第一镜片组件1010和第二镜片组件1020均可与安装座30可拆卸连接,并均可与显示系统20配合。
其中,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瞳距可不同于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瞳距。例如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瞳距小于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瞳距。例如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瞳距大于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瞳距。进而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瞳距合适的镜片组件10。例如可选择第一镜片组件1010。例如可选择第二镜片组件1020。
当然,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瞳距也可与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瞳距相同。
另外,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功能不同于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功能。当然,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功能也可与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功能相同。
另外,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结构不同于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结构。当然,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结构也可与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结构相同。
可以理解的,第一镜片组件1010的类型和第二镜片组件1020的类型具有差异,使得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提高产品的适应性及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和
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镜片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镜片组件包括:
镜框,所述镜框的一部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置于所述镜框的一部分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和
镜片模组,设置在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片模组包括光波导,所述光波导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镜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且与所述显示系统相对设置,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上,与所述显示系统配合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包括:
第一安装框,部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
第二安装框,与所述第一安装框间隔设置,且部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框与所述第二安装框配合安装所述镜片模组;以及
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框和所述第二安装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框上的第一功能镜,所述第一安装框包括:
第一围边,围设在所述第一功能镜中的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的周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框上的第二功能镜,所述第二安装框包括:
第二围边,围设在所述第二功能镜中的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的周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抵接边,围设在所述镜框的一部分的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边在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凸伸边,且在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凸伸边,所述第一凸伸边和所述第二凸伸边均抵接于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框上的第一功能镜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框上的第二功能镜,所述第一安装框包括第一围边,所述第二安装框包括第二围边,所述第一围边围设在所述第一功能镜中的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的周围,且在远离所述第二围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凸伸边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围边围设在所述第二功能镜中的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的周围,且在远离所述第一围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伸边的端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在对应所述连接梁的部位设置有限位边,所述限位边与所述抵接边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限位边与所述第一安装框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一侧抵接,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框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框的一侧抵接;
或,所述限位边抵接于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框上的第一功能镜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框上的第二功能镜,所述第一安装框包括第一围边,所述第二安装框包括第二围边,所述第一围边围设在所述第一功能镜中的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的周围,且在靠近所述第二围边的一端与所述限位边靠近所述第一围边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二围边围设在所述第二功能镜中的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的周围,且在靠近所述第一围边的一端与所述限位边靠近所述第二围边的端部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在远离所述镜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镜片组件包括第一功能镜和第二功能镜,所述显示系统包括:
第一光机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功能镜中的所述光波导配合;
第二光机模组,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功能镜中的所述光波导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镜框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内部连通,所述主机还包括:
电路走线,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光机模组、所述第二光机模组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
抵接边,围设在所述镜框的一部分的周围;
安装部,对应于所述连接梁设置,并设置有限位边,所述限位边与所述抵接边相对设置,所述容纳槽设置在所述限位边与所述抵接边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梁之间设置有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位于所述限位边与所述抵接边之间,并与所述电路走线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边与所述第一安装框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框的一侧抵接,且与所述第二安装框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框的一侧抵接;或,所述限位边抵接于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包括扬声器和摄像头,所述限位边上设置有与所述扬声器配合的通音孔。
16.一种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和
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两个第一镜片组件,第一镜片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镜片组件包括:
镜框,所述镜框的一部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置于所述镜框的一部分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和
镜片模组,设置在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片模组包括光波导,所述光波导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镜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且与所述显示系统相对设置,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上,与所述显示系统配合成像;
其中,两个第一镜片组件中的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用于替换另一个第一镜片组件,且所述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类型不同于所述另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类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包括瞳距、功能和结构,其中,所述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瞳距不同于所述另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瞳距,或,所述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功能不同于所述另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功能,或,所述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结构不同于所述另一个第一镜片组件的结构。
18.一种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包括安装座、显示系统和镜片组件,所述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镜片组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镜片组件包括:
镜框,所述镜框的一部分覆盖在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置于所述镜框的一部分与所述安装座的同一侧;和
镜片模组,设置在所述镜框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所述镜片模组包括光波导,所述光波导的一部分位于所述镜框与所述安装座之间,且与所述显示系统相对设置,所述光波导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镜框的另一部分上,与所述显示系统配合成像;
支撑机构,与所述主机连接,以形成框架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头戴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具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所述第二连接臂均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所述显示系统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臂上。
CN202311874042.3A 2023-12-30 2023-12-30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Pending CN1177242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74042.3A CN117724253A (zh) 2023-12-30 2023-12-30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874042.3A CN117724253A (zh) 2023-12-30 2023-12-30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724253A true CN117724253A (zh) 2024-03-19

Family

ID=9020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874042.3A Pending CN117724253A (zh) 2023-12-30 2023-12-30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72425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70512A (zh) * 2024-11-26 2025-01-07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镜架结构、ar眼镜及其校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70512A (zh) * 2024-11-26 2025-01-07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镜架结构、ar眼镜及其校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47781B (zh) 穿戴设备
CN104520753A (zh) 显示设备
KR20190010345A (ko) 스마트 안경
WO2023173891A1 (zh) Ar眼镜组件
CN114236848A (zh) 挂载模组、外挂装置以及头戴式设备
US20240280824A1 (en) Devices With Adjustable-Tint Lenses
CN117724253A (zh) 用于头戴式设备的主机以及头戴式设备
US20040178970A1 (en) Face-mounted apparatus having spectacles and a video display integrated into the spectacles
CN209858861U (zh) 穿戴设备
CN114527570A (zh)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及头戴式设备
CN114063304B (zh) 显示镜片、近眼显示设备及头戴式设备
CN210690950U (zh) 一种头戴显示装置
CN219162491U (zh) 一种一体式变色ar眼镜
JP3371156B2 (ja) 眼鏡型視覚装置
CN217112896U (zh) 镜框、头戴组件及头戴式设备
CN114280789B (zh) 近眼显示光学系统及近眼显示光学设备
CN216351543U (zh) 显示镜片、显示模组及头戴式设备
WO2023040542A1 (zh) 头戴式设备
WO2023279796A1 (zh) 头戴式设备
WO2022068662A1 (zh) 一种显示设备模组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116736537B (zh) 一种头戴式增强现实设备
CN207440400U (zh) 近眼显示装置
CN216210239U (zh) 松紧调节件及头戴式设备
CN216696865U (zh) 松紧调节组件及头戴式设备
KR20200096000A (ko) 변색렌즈를 이용한 머리 착용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