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475609A - 靶向白细胞介素-34的化合物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靶向白细胞介素-34的化合物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75609A
CN118475609A CN202280086891.XA CN202280086891A CN118475609A CN 118475609 A CN118475609 A CN 118475609A CN 202280086891 A CN202280086891 A CN 202280086891A CN 118475609 A CN118475609 A CN 118475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an subject
antibody
tau
brain
administ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8689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切德
A·S·弗莱舍
M·B·兰南
A·罗
M·敏通
V·H·奥本古
S·E·雷恩斯
J·R·西姆斯二世
A·D·斯科拉
R·E·沃尔什
E·A·韦斯特
M·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i Lilly and Co
Original Assignee
Eli Lilly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i Lilly and Co filed Critical Eli Lilly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18475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75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4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cytokines, lymphokines or interferons
    • C07K16/244Interleukins [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61P25/2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for treating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e.g. nootropic agents, cognition enhancers, drugs for treating Alzheimer's disease or other forms of dement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63Cytokines, i.e. immune system proteins modifying a biological response such as cell growth proliferation or differentiation, e.g. TNF, CNF, GM-CSF, lymphotoxin, MIF or their receptors
    • G01N33/6869Interleuki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68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 G01N33/6893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involving proteins, peptides or amino acids related to disea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N33/6896Neurological disorders, e.g. Alzheimer's dise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61K2039/507Comprising a 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from primates, e.g. ma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3Crossreactivity, e.g. for species or epitope, or lack of said crossreactiv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7Internalization into the cel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4Stability, e.g. half-life, pH, temperature or enzyme-resist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43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G01N2333/46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 G01N2333/47Assays involving proteins of known structure or function as defined in the subgroups
    • G01N2333/4701Details
    • G01N2333/4709Amyloid plaque core protei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435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G01N2333/52Assays involving cytokines
    • G01N2333/54Interleukins [IL]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IL‑34抗体、包含其的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抗体和/或其组合物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例如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或Tau蛋白病)的方法。

Description

靶向白细胞介素-34的化合物和方法
本公开涉及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和方法,所述化合物、药物组合物和方法包括针对人类白细胞介素-34(IL-34)的抗体,预期其可用于神经炎症和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的领域中。具体而言,预期所述实施方案可用于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以及其他Tau蛋白病(tauopathy)相关的治疗和/或诊断应用中。
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的首要原因)在65岁和69岁之间的人群的百分之一中发展,并在那些95岁和更老的人群中增加至40-50%。AD患者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其包括认知受损和记忆功能的缺陷。在这些患者中,通过死后(post-mortem)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在大脑皮层中发现的重老年斑负荷和神经纤维缠结(NFT),证实AD的存在。成熟老年斑由从淀粉样前体蛋白的酶促加工衍生的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肽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FT)组成,所述NFT从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细丝衍生。过度磷酸化tau的聚集体(诸如神经纤维缠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受损程度有关。在AD和各种其他Tau蛋白病中,tau聚集体出现在与疾病风险、发作和/或进展相关的特定脑区域和模式中,且这些区域和模式是技术人员已知的。
细胞因子调节正常稳态组织功能,且这些细胞因子网络的失调与病理病况相关。中枢神经系统(CNS)(在这里很少血液运输的免疫细胞循环)似乎特别容易受到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影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CNS驻存细胞是促炎细胞因子的主要产生者且可促成失调的细胞因子网络和神经炎症。对CNS的损伤可涉及循环免疫细胞的募集,导致先天免疫应答,所述先天免疫应答由驻存小胶质细胞、外周衍生的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组成。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状态不是严格促炎或抗炎的而是可能具有一系列功能状态。小胶质细胞和/或外周衍生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可获得抗炎表型,其中其移除碎片且促进再生和稳态。神经元功能障碍或损伤也可活化小胶质细胞以产生促炎细胞因子且从血流募集白细胞。在神经退行性病况(诸如阿尔茨海默病(AD))中,小胶质细胞活化是频繁的发现且反映组织对细胞外β-淀粉样斑块和过度磷酸化tau聚集体的累积的应答。神经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组分且特征在于通过CNS细胞的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升高(Becher,B.,Spath,S.&Goverman,J.Cytokine networks in neuroinflammation.Nat RevImmunol 17,49–59(2017))。神经炎症和小胶质细胞增生据信是神经退行性疾病诸如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斑块累积、和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和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中的神经元死亡和功能障碍的基础机制。
小胶质细胞增生涉及响应于炎性信号的小胶质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或肥大。广泛而言,IL-34在炎性和免疫过程的调节中充当强效且多效细胞因子并且是正常组织稳态中CNS驻存小胶质细胞的生长的关键调节细胞因子。IL-34由皮层、前嗅核和海马体中的神经元表达。IL-34展示出与CSF-1的低序列同源性,但具有相似的总体结构,并且两种细胞因子都与共同受体CSF-1R结合并触发受体自磷酸化和二聚化,随后激活多种信号途径(A.Freuchet,等人J Leukoc Biol 2021Oct;110(4):771-796)。IL-34是分泌的同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其充当CSF1R的两种活化配体之一,并触发受体自磷酸化和二聚化且随后活化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参见例如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dual recognition of helicalcytokines IL-34and CSF-1by CSF-1R.Structure 20,676–687,和Felix J,De Munck S,Verstraete K,Meuris L,Callewaert N,Elegheert J.等人)。人类IL-34多肽公开于例如美国专利号9,770,486中并且由具有前导序列的242个氨基酸、和成熟形式的222个氨基酸(SEQ ID NO:31)组成。
已在本领域中描述了抗IL-34抗体,且例如WO 2016/196679记载各种抗IL-34抗体和其潜在用途。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批准靶向IL-34的抗体用于治疗用途。
因此,仍存在对替代和/或改进的抗IL-34抗体、其药物组合物和使用其用于与涉及IL-34的免疫介导的疾病和/或可用抗IL-34抗体治疗的疾病(诸如神经炎性病症和/或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治疗应用和/或诊断应用的方法的尚未满足的需求。此外,鉴于以下至少一种或多种特性,仍存在对替代和/或改进的抗IL-34抗体的尚未满足的需求,所述替代和/或改进的抗IL-34抗体具有优于现有技术抗IL-34抗体的有利特性的组合:1)期望的缔合和解离速率,2)中和人类IL-34以实现抗神经炎性应答和体内效力的功效,3)作为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免疫介导的病症和/或炎性病症的单药疗法足够有效;4)持续作用时间;5)足够有限地诱导不期望的细胞因子释放,6)可接受地低的免疫原性(即,人类中的足够非免疫原性);7)避免不想要的免疫减弱;和/或8)期望的体内稳定性、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包括但不限于热稳定性、溶解性、低自缔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所述特征对于开发和/或用于治疗炎性或神经炎性病症(例如AD)是可接受的。
发明概述: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提供了新型抗人类IL-34抗体。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公开提供了抗体,其包含轻链可变区(LCVR)和重链可变区(HCVR),其中所述LCVR包含互补决定区(CDR)LCDR1、LCDR2和LCDR3,且所述HCVR包含CDR HCDR1、HCDR2和HCDR3,所述LCDR1、LCDR2和LCDR3以及HCDR1、HCDR2和HCDR3选自表1中提供的CDR组合。本文使用的序列标识符列于表1中及整个说明书中,且所述序列提供于本文提供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表中。
表1: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
序列 抗体1
HC SEQ ID NO:1
LC SEQ ID NO:2
HCVR SEQ ID NO:3
LCVR SEQ ID NO:4
HCDR1 SEQ ID NO:5
HCDR2 SEQ ID NO:6
HCDR3 SEQ ID NO:7
LCDR1 SEQ ID NO:8
LCDR2 SEQ ID NO:9
LCDR3 SEQ ID NO:10
DNA HC SEQ ID NO:11
DNA LC SEQ ID NO:12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提供了结合人类IL-34的抗体,其中该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其中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HCDR1、HCDR2和HCDR3,且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LCDR1、LCDR2和LCDR3,其中HCDR1包含SEQ ID NO:5,HCDR2包含SEQ ID NO:6,HCDR3包含SEQ ID NO:7,LCDR1包含SEQ ID NO:8,LCDR2包含SEQ ID NO:9,且LCDR3包含SEQ ID NO:10。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案还提供了包含具有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的LCVR和具有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的HCVR的抗体。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供了结合人类IL-34的抗体,其中该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的重链(HC)和含有SEQ ID NO:2的轻链(LC)。
根据其他实施方案,本公开还提供了这样的抗体,其包含具有SEQ ID NO:4的氨基酸序列的LCVR和具有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的HCVR,以及选自SEQ ID NO:32和SEQ IDNO:33的铰链区和Fc区。
如本文所用,“抗体1”是指一种抗体,其具有SEQ ID NO:5的HCDR1氨基酸序列、SEQID NO:6的H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7的H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的LCDR1氨基酸序列、SEQ ID NO:9的LCDR2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0的LCDR3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的HCVR氨基酸序列、SEQ ID NO:4的LCVR氨基酸序列、SEQ ID NO:1的HC氨基酸序列、SEQ IDNO:2的LC氨基酸序列。抗体1可以由SEQ ID NO:11的HC DNA序列和SEQ ID NO:12的LC DNA序列编码。除非另有指明,否则使用与North等人,J.Mol.Biol.2011:406:228-256的方法一致的注释规则,对本文阐述其序列的各抗体中的框架和CDR序列进行注释。
根据其他实施方案,本公开还提供了包含具有与SEQ ID NO:2具有至少95%序列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的LC和具有与SEQ ID NO:1具有至少95%序列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的HC的抗体。
根据其他实施方案,本公开还提供了包含具有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LC和具有SEQ ID NO:35的氨基酸序列的HC的抗体,在本文中进一步称为抗体2。
根据其他实施方案,本公开还提供了包含具有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LC和具有SEQ ID NO:36的氨基酸序列的HC的抗体,在本文中进一步称为抗体3。
根据其他实施方案,本公开还提供了包含具有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的LC和具有SEQ ID NO:37的氨基酸序列的HC的抗体,在本文中进一步称为抗体4。
各HC的羧基末端部分限定主要负责效应子功能的恒定区,并且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具有各HC的恒定区中减少效应子功能的一种或多种修饰。优选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为IgG4抗体,且因此含有IgG4 Fc区或从人类IgG4衍生的Fc区,例如修饰的IgG4 Fc区。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将两条HC的恒定区中减少效应子功能的修饰和氨基酸取代引入IgG4铰链区和Fc区中。因此,一些实施方案具有在两条HC的恒定区中的修饰,所述两条HC在两个残基230和231处均包括氨基酸丙氨酸(分别在抗体1的HC和SEQ ID NO:33中例举)和在两条HC的恒定区中的促进稳定性的进一步修饰,包括在残基224处的氨基酸脯氨酸(在抗体1的HC和例如SEQ ID NO:32中例举)、和残基443处氨基酸赖氨酸的缺失(SEQ ID NO:1的示例性HC)。
据信,本公开的抗体具有优于现有技术抗IL-34抗体的特别有利特性的组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特性中的一种或多种:1)期望的缔合和解离速率,2)中和人类IL-34以实现抗神经炎性应答和体内效力的功效,3)作为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免疫介导的病症和/或炎性病症的单药疗法足够有效;4)持续作用时间;5)足够有限地诱导不期望的细胞因子释放,6)可接受地低的免疫原性(即,人类中的足够非免疫原性);7)避免不想要的免疫减弱;和/或8)期望的体内稳定性、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包括但不限于热稳定性、溶解性、低自缔合和药代动力学特征,所述特征对于开发和/或用于治疗炎性或神经炎性病症(例如AD)是可接受的。
详细描述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使用如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中提供的药理学上有利的抗人类IL-34抗体通过经由IL-34中和提供可用于预防、下调或改善炎性和/或神经炎性相关病症的组合物和方法来提供优于现有技术的显著进步。本公开的抗人类IL-34抗体能够改善免疫和/或炎性病理,或恢复免疫稳态,优选地,通过抑制免疫应答的先天组,和/或废除小胶质细胞增生或其他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谱系细胞活化和/或增殖,由此直接改变根本性疾病病理。临床上使用此类抗体可导致所治疗疾病的持久长期改善。
此外,需要诊断性抗人类IL-34抗体,其对人类IL-34有特异性,且具有改善的结合亲和力,且表明在人类IL-34测定中的增强的敏感性、和改善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定条件,其导致最小干扰和宽稀释线性。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提供抗人类IL-34抗体,包括人类IL-34中和抗体,其结合SEQ ID NO:31所示的人类IL-34。白细胞介素34(IL-34;也称为未表征的蛋白C16orf77)被分泌为由39kDa单体组成的同源二聚体。其不属于已知细胞因子家族。人类IL-34被合成为含有20AA信号序列的242个氨基酸(AA)前体,且导致222AA成熟链。如本文所用,IL-34是指成熟链。成熟链含有N-连接糖基化的一个潜在位点。IL-34在各种组织(包括心脏、脑、肝脏、肾脏、脾脏、胸腺、睾丸、卵巢、小肠、前列腺和结肠)中表达,并在脾脏中丰度最高。除非另有说明,否则“h IL-34”或“人类IL-34”在本文中关于IL-34多肽使用时是指野生型人类IL-34,且优选具有SEQ ID NO:31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其为移除前导序列的成熟IL-34。(参见,例如Lin等人,Science(2008)Vol.320,Issue 5877,pp.807-811)。
示例性人类IL-34(SEQ ID NO:31)具有以下氨基酸序列:NEPLEMWPLTQNEECTVTGFLRDKLQYRSRLQYMKHYFPINYKISVPYEGVFRIANVTRLQRAQVSERELRYLWVLVSLSATESVQDVLLEGHPSWKYLQEVETLLLNVQQGLTDVEVSPKVESVLSLLNAPGPNLKLVRPKALLDNCFRVMELLYCSCCKQSSVLNWQDCEVPSPQSCSPEPSLQYAATQLYPPPPWSPSSPPHSTGSVRPVRAQGEGLLP
如本文所用,“人类抗IL34抗体”或“抗人类IL-34抗体”是指结合人类IL-34的抗体。优选地,在体外或体内施用的“人类抗IL34抗体”或“抗人类IL-34抗体”,导致IL-34活性中和和/或阻断应答,诸如至少一种显著降低的期望活性,例如IL-34信号传导的期望的降低,如通过IL-34反应性分子或细胞终点变化所证明。例如,CNS中的小胶质细胞数目、密度或表型是可能的IL-34反应性分子或细胞效应的实例。如本文所用,术语“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和“IL-34介导的”在其关于IL-34时是指由于IL-34的活性所导致的细胞和/或细胞间应答。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抗体”是指结合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抗体的实施方案包括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人类抗体、人源化抗体、嵌合抗体或缀合抗体。所述抗体可以是任何类型(例如IgG、IgE、IgM、IgD、IgA)和任何亚类(例如IgG1、IgG2、IgG3、IgG4)的。一种示例性抗体是免疫球蛋白G(IgG)型抗体,其由四条多肽链构成:两条重链(HC)和两条轻链(LC),其经由链间二硫键交联。LC被归类为κ或λ,其各自特征在于特定恒定区。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包含IgG1、IgG2或IgG4抗体,且进一步包含κ轻链或λ轻链。优选地,本公开的抗体包含作为κ恒定区的轻链恒定区。
HC被归类为γ、μ、α、δ或ε,并将抗体的同种型分别定义为IgG、IgM、IgA、IgD或IgE。四条多肽链中各自的氨基末端部分包含主要负责抗原识别的约100至125个或更多个氨基酸的可变区。四个多肽链中各者的羧基末端部分包括主要负责效应子功能的恒定区。每条重链包含重链可变区(VH)和重链恒定区。重链的恒定区包含CH1、CH2和CH3结构域。CH1紧随HCVR;所述CH1和HCVR形成抗原结合(Fab)片段的重链部分,所述片段为结合抗原的抗体的一部分。CH2紧随铰链区并在CH3之前。CH3紧随CH2并在重链的羧基末端处。轻链的恒定区含有一个结构域CL。CL紧随LCVR之后;所述CL和LCVR形成Fab的轻链部分。
本公开的抗体包括IgG HC,其可进一步分为亚类,例如IgG1、IgG2、IgG3、IgG4,且本公开的实施方案可包括每条HC的恒定区中的一个或多个修饰,例如增强或减少效应子功能的修饰。如本文所用的术语“Fc区”是指抗体的区域,其包含抗体重链的CH2和CH3域。任选地,Fc区可包括抗体重链的铰链区的一部分或整个铰链区。已知IgG1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细胞毒性(ADCC)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且本文描述的Fc突变可减少聚集,减少或增强ADCC或CDC活性(或其他功能),和/或修饰抗体的药代动力学。本文描述的抗人类IL-34抗体的实施方案具有减少的对FcγR和C1q受体的结合,由此减少或消除可由具有野生型IgGFc区的抗体诱导的细胞毒性。因此,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在Fc区中在如本文所述的位置处引入突变。患者安全性可以用充分降低或消除的包含修饰的Fc区的此类抗人类IL-34抗体的效应子功能来改善,且与本文描述的其他特性组合,提供具有改善的可用活性概况同时避免不期望的活性的治疗剂。
当在某些生物系统中表达时,抗体在Fc区中进行糖基化。通常,糖基化发生在抗体的Fc区中高度保守的N-糖基化位点处。N-聚糖通常附接至天冬酰胺。抗体同样可在其他位置处进行糖基化。本公开的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是衍生自单一拷贝或克隆的抗体,包括例如任何真核、原核或噬菌体克隆,且不受其产生方法的限定。单克隆抗体可例如通过杂交瘤技术、重组技术、噬菌体展示技术、合成技术(例如CDR-移植)或本领域中已知的此类或其他技术的组合来产生。本公开涵盖为人类或人源化抗体的本公开的抗体。在单克隆抗体的背景下,术语“人类”和“人源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Weiner LJ,J.Immunother.2006;29:1-9;Mallbris L,等人,J.Clin.Aesthet.Dermatol.2016;9:13-15)。本公开的抗体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还包括抗体片段或抗原结合片段,其包含保留与抗原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能力的抗体的至少一部分(诸如Fab、Fab’、F(ab’)2、Fv片段、scFv抗体片段、二硫键连接的Fv(sdFv)、Fd片段和线性抗体)。
每条LC和HC的氨基末端部分包括约100-120个氨基酸的可变区,其主要负责经由其中含有的CDR的抗原识别。VH和VL区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高变区,称为互补决定区(CDR),其散布有更保守的区域,称为框架区(FR)。CDR暴露于蛋白的表面上并且是抗体的抗原结合特异性的重要区域。每个VH和VL均由三个CDR和四个FR构成,从氨基末端至羧基末端按以下顺序排列:FR1、CDR1、FR2、CDR2、FR3、CDR3、FR4。在本文中,重链的三个CDR被称为“HCDR1、HCDR2和HCDR3”,且轻链的三个CDR被称为“LCDR1、LCDR2和LCDR3”。所述CDR含有与抗原形成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大部分残基。抗体结合特定抗原的功能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六个CDR影响。将氨基酸残基分配给CDR可根据众所周知方案、包括描述于以下中的那些来进行:Kabat(Kabat等人,“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NationalInstitutes of Health,Bethesda,Md.(1991)),Chothia(Chothia等人,“Canonicalstructures for the hypervariable regions of immunoglobulins”,Journal ofMolecular Biology,196,901-917(1987);Al-Lazikani等人,“Standard conformationsfor the canonical structures of immunoglobulins”,Journal of MolecularBiology,273,927-948(1997)),North(North等人,“A New Clustering of Antibody CDRLoop Conformations”,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406,228-256(2011))或IMGT(在www.imgt.org可得的国际ImMunoGeneTics数据库;参见Lefranc等人,Nucleic AcidsRes.1999;27:209-212)。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且除了另作说明之处之外,North CDR定义用于本文描述的抗IL-34抗体,并将氨基酸分配至LCVR和HCVR区域内的CDR结构域。下表2提供了抗体1和/或本公开的抗体的CDR序列,分别基于North、Kabat、Chothia和/或IMGT惯例,使用Benchling信息学软件生成。
表2.
本公开的抗体实施方案具有药理学上有用且重要的活性和特性的组合,并在一个方面能够以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结合人类IL-34,以及其他有用特性。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如本文所用的术语“结合(bind)”和“结合(binds)”欲指蛋白或分子与另一蛋白或分子形成有吸引力的相互作用的能力,所述相互作用导致两个蛋白或分子的接近性,如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常用方法确定。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如本文关于抗IL-34抗体对人类IL-34的亲和力使用的短语“特异性结合”欲指优选小于约1x 10-10M,甚至更优选约1x 10-10M至约1x 10-12M的KD,如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常用方法来测定,包括通过使用SPR(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和/或通过MSD(Meso Scale Discovery)仪器测量的溶液平衡滴定(SET),基本上如本文所述。短语“特异性结合”也指示与其他抗原相比抗IL-34抗体对人类IL-34的相对亲和力,其中对人类IL-34的亲和力导致人类IL-34的特异性识别。
本公开的抗体实施方案可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多种技术从包含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序列的构建体表达和产生。如本文可互换使用的术语“核酸”或“多核苷酸”是指核苷酸的聚合物,包括单链和/或双链含核苷酸分子,诸如DNA、cDNA和RNA分子,掺入天然核苷酸、修饰的核苷酸和/或核苷酸的类似物。本公开的多核苷酸也可包括例如通过DNA或RNA聚合酶或合成反应掺入其中的底物。本公开的DNA分子是包含编码具有本公开的抗体中的至少一个多肽(例如重链、轻链、可变重链和可变轻链)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的非天然存在的多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
编码HCVR或LCVR区的分离的DNA可通过将各自的HCVR或LCVR编码DNA可操作地连接至另一编码重链或轻链恒定区的DNA分子以分别形成重链或轻链而转化为全长重链基因。人类的序列以及其他哺乳动物重链恒定区基因是本领域中已知的。涵盖这些区域的DNA片段可例如通过标准PCR扩增来获得。
本公开的多核苷酸可在宿主细胞中在所述序列已可操作连接至表达控制序列之后得以表达。表达载体通常可作为附加体(episome)或作为宿主染色体DNA的整合部分在宿主生物中复制。通常,表达载体将含有选择标记,例如四环素、新霉素和二氢叶酸还原酶,以允许检测用期望的DNA序列转化的那些细胞。含有目标多核苷酸序列(例如编码抗体的多肽的多核苷酸和表达控制序列)的载体可通过众所周知方法转移至宿主细胞中,所述方法根据细胞宿主的类型而变化。
本公开的抗体可容易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产生,其非限制性实例包括CHO、NS0、HEK293或COS细胞。使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技术来培养宿主细胞。抗体的哺乳动物表达通常导致糖基化。抗体的糖基化通常是N-连接或O-连接的。N-连接糖基化是指碳水化合物部分附接至天冬酰胺残基的侧链。O-连接糖基化是指将糖(例如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或木糖)附接至羟基氨基酸。通常,糖基化发生在抗体的Fc区中高度保守的N-糖基化位点(例如根据IMGT或EU索引编号,IgG1中的位置297)处。糖基化位点可进行修饰以改变糖基化(例如阻断或减少糖基化或改变氨基酸序列以产生另外或不同糖基化)。
来自IgG亚类的抗体的哺乳动物表达可导致C-末端氨基酸自从一条或两条重链的剪切;例如,IgG1抗体可移除一或两个C-末端氨基酸。对于IgG1抗体,如果存在C-末端赖氨酸,则其可在表达期间从重链截短或切掉。另外,倒数第二个甘氨酸同样可从重链截短或切掉。
抗体的哺乳动物表达也可以导致N-末端氨基酸的修饰。例如,在重链或轻链的最N-末端氨基酸是谷氨酰胺的情况下,其可以被修饰为焦谷氨酸。
本公开的抗体或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肠胃外途径施用,其非限制性实例是皮下施用和静脉内施用。可以将本公开的抗体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以单一或多个剂量施用于患者。本公开的药物组合物可通过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方法来制备(例如Remington: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22版(2012),A.Loyd等人,Pharmaceutical Press)且包含如本文所公开的抗体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本发明的抗体实施方案的用途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公开的抗IL-34抗体可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如本文所用,术语“免疫介导的疾病”或“炎性疾病或病症”可互换使用且是指由于不适当或过度免疫应答而引起的不期望的病况,其中IL-34抑制导致更多稳态且更少的病理应答。术语“免疫介导的疾病”或“炎性病症”意欲包括此类病况,无论其是由小胶质细胞或巨噬细胞细胞免疫应答、或类似组织驻留细胞类型的那些(诸如组织细胞、库普弗(Kupffer)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肠道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样滑膜细胞或朗格汉斯(Langerhans)细胞)介导。考虑通过本文描述的本公开抗体治疗的示例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病;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在一些更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AD)。根据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案,所述抗IL-34抗体可用于免疫介导的疾病的诊断应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是以下中的至少一种:AD;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本公开进一步提供了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本公开的抗IL-34抗体和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进一步,本公开提供了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诸如AD;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的患者施用本公开的药物组合物。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提供了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AD;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的患者施用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IL-34抗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公开的抗IL-34抗体,其用于疗法中。更具体地,本公开提供了本公开的抗IL-34抗体,其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AD;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提供了本公开的抗IL-34抗体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一种或多种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AD;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本公开的抗体可用于识别免疫介导的病症,其中IL-34可促成该病症的发病机理(etiopathogenesis)。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提供了治疗患者中的免疫介导的疾病的方法。此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患者样品与抗IL-34抗体接触,和检测所述患者样品中的人类IL-34和所述抗体之间的结合;和当所述患者样品中的IL-34的存在被检测为高于未患病个体中观察到的参考值时,将所述患者诊断为具有免疫介导的疾病;处于免疫介导的疾病的风险中;需要免疫介导的疾病的治疗;和/或处于与免疫介导的疾病相关的症状的风险中(参见例如Xie,H.H.,等人Elevated Serum Interleukin-34Level in Patients with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Activity.Sci Rep 8,3462(2018)。根据本文提供的治疗方法的一些更具体实施方案,此类方法进一步包括测定所述参考值的步骤,其包括以下另外的步骤:使对照标准品与结合与接触所述患者样品中使用的相同的IL-34的第一表位区域的第一抗体接触;使所述对照标准品与具有可检测标记物且结合与接触所述患者样品中使用的相同的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的第二抗体接触;和检测由所述可检测信号提供的信号。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抗IL-34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和HC CDR的组合。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VR和HCVR的组合。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参考值(例如来自CNS组织裂解物)为近似10-30pg/mL。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是以下之一:AD;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患者样品是CSF、血液、血清、组织裂解物或血浆之一。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患者样品与结合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且具有可检测标记物的第二抗IL-34抗体接触,和检测由所述可检测信号提供的信号。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和HC CDR的组合。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VR和HCVR的组合。根据某些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抗体和第二抗IL-34抗体不分箱(bin)在一起。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公开提供了检测患者样品中的IL-34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患者样品与结合IL-34的第一表位区域的第一抗体接触;使所述患者样品与结合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且具有可检测标记物的第二抗体接触;和检测由所述可检测标记物提供的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患者样品是血液、血清、组织裂解物或血浆之一。根据一些更具体实施方案,IL-34的第一表位区域与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部分重叠。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与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接触的步骤同时发生。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和HC CDR的组合。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VR和HCVR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提供了定量患者样品中的IL-34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患者样品与结合IL-34的第一表位区域的第一抗体接触;使所述患者样品与结合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且具有可检测标记物的第二抗体接触;和检测由所述可检测标记物提供的信号;使对照标准品与结合(与接触所述患者样品中使用的)相同的IL-34的第一表位区域的第一抗体接触;使所述对照标准品与结合(与接触所述患者样品中使用的)相同的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且具有可检测标记物的第二抗体接触;和检测由所述可检测信号提供的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患者样品是血液、血清或血浆或组织裂解物之一。根据一些更具体实施方案,IL-34的第一表位区域与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部分重叠。进一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与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接触的步骤同时发生。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和HC CDR的组合。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VR和HCVR的组合。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抗体包含表1或本文中提供的LC和HC CDR的组合。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VR和HCVR的组合。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提供了诊断免疫介导的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患者样品与抗IL-34抗体接触,和检测所述患者样品中的IL-34和所述抗体之间的结合。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方案,诊断的方法包括:当所述患者样品中的IL-34的存在被检测为高于参考值时,将所述患者诊断为具有免疫介导的疾病;处于免疫介导的疾病的风险中;需要免疫介导的疾病的治疗;和/或处于与免疫介导的疾病相关的症状的风险中。根据一些更具体实施方案,此类方法进一步包括测定所述参考值的步骤,其包括以下步骤:使对照标准品与结合与接触所述患者样品中使用的相同的IL-34的第一表位区域的第一抗体接触;使所述对照标准品与具有可检测标记物且结合与接触所述患者样品中使用的相同的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的第二抗体接触;和检测由所述可检测信号提供的信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和HC CDR的组合。本文提供的诊断免疫介导的疾病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案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患者样品与结合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且具有可检测标记物的第二抗IL-34抗体接触;和检测由所述可检测标记物提供的信号。在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抗IL-34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和HC CDR的组合。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包含表1中提供的LCVR和HCVR的组合。根据具体实施方案,IL-34的第一表位区域与IL-34的第二表位区域部分重叠。根据某些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抗体和第二抗体不分箱在一起。根据进一步实施方案,参考值为近似来自CNS组织裂解物的10-30pg/mL的范围,和/或如技术人员针对适当的参考组和样品来源所确定。在进一步实施方案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是以下之一:AD;Tau蛋白病;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提供了测定体液中人类IL-34水平的方法,其包括:(a)使所述体液与特异性结合由如SEQ ID NO:31中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人类IL-34的抗人类IL-34诊断性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接触,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其分别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以及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其分别包含氨基酸序列(SEQID NO:5)、(SEQ ID NO:6)和(SEQ ID NO:7);(b)任选地,除去任何非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c)检测和/或定量特异性结合人类IL-34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量。优选地,其中所述体液为血液、血清或血浆或脑脊液,且所述接触离体发生。
Tau蛋白病包括但不限于阿尔茨海默病(AD)、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皮层基底节变性(CBD)、嗜银颗粒病、唐氏综合征(Down’sSyndrome)、慢性创伤性脑病(CTE)、创伤性脑损伤(TBI)、额颞叶痴呆伴随与染色体17连锁的帕金森氏症(FTDP-17)、关岛的帕金森氏症-痴呆综合征、C型尼曼匹克症(Niemann-Pickdisease type C)、肌强直性营养不良(参见Li,C.,J.Tau-based therapies inneurodegeneration: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Nat Rev Drug Discov 16,863–883(2017))。
在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中,患者是人类,其已诊断为具有医学风险、病况或病症(诸如本文描述的疾病或病症之一),需要用本文描述的抗体治疗。在其中可通过本公开的方法治疗的病症(诸如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病;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通过确立且接受的分类已知的那些情况下,其分类可见于各种众所周知医学著作中。例如,目前,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的第5版(DSM-5)提供了用于鉴定本文描述的某些病症的诊断工具。而且,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Diseases第十修订版(ICD-10)提供了本文描述的某些病症的分类。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存在本文描述的疾病和病症的替代命名法、疾病分类学和分类系统,包括如DSM-5和ICD-10中所述的那些,且该术语和分类系统随着医学科学进展而变化。
术语“治疗(treating)”(或“治疗(treat)”或“治疗(treatment)”)是指减慢、中断、遏制、缓解、停止、减轻或逆转受试者中现有症状、病症、病况或疾病的进展或严重程度。术语“受试者”是指人类。在本公开中,术语“人类受试者”和“患者”可互换使用。
如本文所用,“治疗方法”同样适用于用于治疗本文所述疾病或病症的一种组合物和/或多种组合物用于制造用于治疗本文所述疾病或病症的药物的用途。
术语“预防(preventing)”或“预防(prevention)”是指向无症状受试者或患有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的受试者预防性地施用本发明的抗体以防止疾病的发作或进展。
如本文所用的术语“延缓进展”是指延迟或阻止受试者的疾病或其症状的进展。
术语“特征在于Aβ沉积的疾病”或“特征在于Aβ沉积物的疾病”可互换使用,并且是指病理上特征在于脑或脑血管中的Aβ沉积物的疾病。这包括疾病诸如阿尔茨海默病、唐氏综合症和脑淀粉样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分期或进展可由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主治诊断医师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通过使用已知技术并通过观察结果容易地确定。这通常包括脑斑块成像、精神或认知评估(例如,临床痴呆评分-方框总结(CDR-SB)、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或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ADAS-Cog))或功能评估(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合作研究-日常生活活动(ADCS-ADL)。认知和功能评估可用于确定患者认知(例如认知衰退)和功能(例如功能衰退)的变化。因此,根据如本文所述的技术,可以确定受试者具有“缓慢进展”的认知衰退。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iADRS识别“缓慢进展的”认知衰退,其中受试者的iADR下降小于约20,例如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例如,6、12、18或24个月)。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APOE-4基因分型来鉴定“缓慢进展的”认知衰退,其中受试者是APOE-4纯合阴性r APOE-4杂合的。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MMSE鉴定“缓慢进展的”认知衰退,其中已确定受试者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例如,6、12、18或24个月)具有约为27的MMSE或MMSE下降小于约3。如本文使用的“临床阿尔茨海默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阶段。其包括诊断为前驱期阿尔茨海默病、轻度阿尔茨海默病、中度阿尔茨海默病和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症。术语“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是在临床阿尔茨海默病之前的一个阶段,其中生物标志物的可测量变化(例如CSF Aβ42水平或由淀粉样蛋白PET的沉积的脑斑块)表明具有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的患者进展为临床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早迹象。这通常发生在症状诸如记忆丧失和思维混乱明显出现之前。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还包括症状出现前的常染色体显性携带者、以及因携带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而具有发展AD更高风险的患者。
认知衰退的减少或减缓可以通过认知评估,例如临床痴呆评分-方框总结、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或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来测量。可以通过功能评估诸如ADCS-ADL来测量功能衰退的减少或减缓。
如本文所用,“mg/kg”意指根据受试者的体重(以千克计)向其施用的抗体或药物的量(以毫克计)。一次给予一剂量。例如,对于体重70kg的受试者,10mg/kg剂量的抗体将是单一施用中给予的单700mg剂量的抗体。类似地,对于体重70kg的受试者,20mg/kg剂量的抗体将是单次施用给予的1400mg剂量的抗体。
如本文所用,如果使用基于18F-flortaucipir的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是指计算SUVr并且SUVr表示大脑中感兴趣的特定目标区域内的计数(多块重心判别分析(multiblock barycentric discriminant analysis)或MUBADA,参见Devous等人,“Test-Retest Reproducibility for thetauPET Imaging Agent Flortaucipir F18,”J.Nucl.Med.59:937–943(2018)),当与参考区域(参考信号强度的参数估计或PERSI,参见Southekal等人,“Flortaucipir F 18Quantitation Using Parametric Estimation ofReference Signal Intensity,”J.Nucl.Med.59:944–951(2018))相比时,tau负荷小于1.10SUVr(<1.10SUVr),则人类受试者具有“非常低的tau”负荷。如本文所用,如果使用基于18F-flortaucipir的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是指计算SUVr并且SUVr表示大脑中感兴趣的特定目标区域内的计数(MUBADA,参见Devous等人,“Test-Retest Reproducibility forthetauPET Imaging Agent Flortaucipir F18,”J.Nucl.Med.59:937–943(2018)),当与参考区域(PERSI,参见Southekal等人,“Flortaucipir F 18Quantitation Using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Intensity,”J.Nucl.Med.59:944–951(2018))相比时,tau负荷小于或等于1.46SUVr(即≤1.46SUVr),则人类受试者具有“非常低tau至中等tau”负荷。
如本文所用,如果使用基于18F-flortaucipir的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是指计算SUVr并且SUVr表示大脑中感兴趣的特定目标区域内的计数(MUBADA,参见Devous等人,“Test-Retest Reproducibility for thetauPET Imaging Agent Flortaucipir F18,”J.Nucl.Med.59:937–943(2018)),当与参考区域(PERSI,参见Southekal等人,“Flortaucipir F 18Quantitation Using 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ReferenceSignal Intensity,”J.Nucl.Med.59:944–951(2018))相比时,tau负荷从大于或等于1.10至小于或等于1.46(即,≤1.10SUVr至≤1.46SUVr),则人类受试者具有“低tau至中等tau”负荷。具有“低tau至中等tau”负荷的人类受试者也可称为具有“中间”tau负荷。
如本文所用,如果使用基于18F-flortaucipir的定量分析,其中定量分析是指计算SUVr并且SUVr表示大脑中感兴趣的特定目标区域内的计数(MUBADA,参见Devous等人,“Test-Retest Reproducibility for thetauPET Imaging Agent Flortaucipir F18,”J.Nucl.Med.59:937–943(2018)),当与参考区域(PERSI,参见Southekal等人,“Flortaucipir F 18Quantitation Using 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ReferenceSignal Intensity,”J.Nucl.Med.59:944–951(2018))相比时,tau负荷大于1.46SUVr(即,>1.46SUVr),则人类受试者具有“高tau”负荷。
如本文所用,术语“约”是指至多±10%。
如本文所用,术语“先天免疫”包括免疫应答的组,与免疫应答的适应组相反,其为引发和维持适应免疫应答(抗体和T细胞应答)所需的。
“有效量”意指本公开的抗人类IL-34抗体或包含这种抗体的药物组合物将引发组织、系统或人类的生物或医学应答或对组织、系统或人类的期望治疗效应(这是治疗健康专业人员正在寻求的)的量。如本文所用,术语患者的“有效应答”或患者的对治疗的应答性是指在施用本公开的抗体后赋予患者的临床或治疗益处。所述抗体的有效量可以根据因素诸如个体的疾病状态、年龄、性别和重量以及所述抗体在个体中引发期望应答的能力而变化。有效量也是其中抗体的任何毒性或有害效应均被治疗有益效应胜过的量。此类益处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炎症或免疫活化的水平降低,稳定的免疫介导的疾病或病症;或改善免疫介导的病症的体征或症状。或者,此类益处包括以下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移植的器官的免疫耐受性增加;稳定的自体免疫疾病或病症;或改善自体免疫病症的体征或症状。
本文公开的方法的潜在优点是可能在患有免疫介导的病症或神经炎性病症的患者中产生显著和/或延长的缓解,其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概况,包括可接受的耐受性、毒性和/或不良事件,使得患者受益于整体治疗方法。可通过通常用于评估针对各种免疫介导的病症的治疗的各种终点来测量本公开的治疗的效力。可任选地采用测定本公开的任何特定疗法的效力的其他方法,包括例如免疫细胞活化标志物、炎症的量度、细胞周期依赖性生物标志物测量和可视化、和/或通过各种炎性或免疫或组织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评价来测量应答。
有效量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使用已知技术并通过观察在类似情况下获得的结果而容易地确定。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人类IL-34抗体可以单剂量或多剂量施用。此外,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体可以多次剂量的如果不超过一次施用则将小于有效量的量施用。在确定用于患者的有效量时,主治医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体型(例如,重量或质量)、体表面积、年龄和总体健康;所涉及的具体疾病或病症;疾病或病症的程度或参与或严重程度;个体患者的响应;所施用的具体化合物;施用模式;施用的制品的生物利用度特征;选择的剂量方案;合并用药的使用;和医师已知的其他相关情况。
每周、每两周、每月或每季度肠胃外(包括但不限于皮下、肌肉内和/或静脉内)剂量可以是约0.5mg/kg至约50mg/kg。本文使用的术语“月”或其衍生词是指包括连续28至31天的时间段。
本文公开的方法的潜在优点是可能在患有免疫介导的病症或神经炎性病症的患者中产生显著和/或延长的缓解,其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概况,包括可接受的耐受性、毒性和/或不良事件,使得患者受益于整体治疗方法,且更具体地,本公开的抗体将提供有效治疗,同时避免临床上不期望的免疫抑制和/或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诸如“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或显著细胞因子释放。本公开的抗体可用于治疗细胞因子风暴,或其他不良细胞因子释放。如本文所用,“显著细胞因子释放”是指可测量的细胞因子的显著增加,其可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来检测。例如,可通过ELISA在人类血液样品中检测显著细胞因子释放,其中将来自未刺激的血液的细胞因子水平和与抗体孵育的血液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例如,在一些此类研究中,如果与抗体孵育的血液中IL-6、或L-8、或IFN-γ的水平比未刺激的血液中的水平高至少三倍,则可检测到显著细胞因子释放。优选地,将进行如本文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免疫介导的病症的治疗,其中该患者将不经历显著细胞因子释放。
抗体1的组合用途:
本公开进一步提供了本公开的抗体(特别是抗体1)和抗N3pGlu Aβ抗体的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以及使用该组合治疗特征在于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的疾病(例如AD)的方法。一些已知的可用于本组合的抗Aβ抗体包括donanemab、巴皮尼珠单抗(bapineuzumab)、甘特尼单抗(gantenerumab)、aducanumab、GSK933776、solanezumab、克瑞珠单抗(crenezumab)、ponezumab和lecanemab(BAN2401)。本公开还提供了抗体1与donanemab(CAS编号1931944-80-7,SEQ ID NO:38和39)的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以及使用该组合治疗特征在于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的疾病(例如AD)的方法(Donanemab in early Alzheimer'sdisease,Mintun,M.A.等人,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1),384(18),1691-1704)。优选地,该组合提供在使用donanemab治疗疗程之后顺序使用抗体1。
如本文所用,“抗N3pGlu Aβ抗体”、“抗N3pG抗体”或“抗N3pE抗体”可互换使用,是指相对于Aβ1-40或Aβ1-42优先结合N3pGlu Aβ的抗体。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并认识到“抗N3pGlu Aβ抗体”和几种特异性抗体,包括“hE8L”、“B12L”和“R17L”在美国专利号8,679,498B2(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被鉴定和公开(连同制造和使用此类抗体的方法)。参见例如美国专利号8,679,498B2的表1。美国专利号8,679,498B2中公开的每一种抗体,包括“hE8L”、“B12L”和“R17L”抗体,均可用作本发明的抗N3pGlu Aβ抗体或代替本发明各个方面描述的抗N3pGlu Aβ抗体使用。本组合方法的抗N3pGlu Aβ抗体是包含分别SEQID NO:40和41的HC和LC的抗体。抗N3pGlu Aβ抗体的其他代表性种类包括但不限于美国专利号8,961,972;美国专利号10,647,759;美国专利号9,944,696;WO 2010/009987A2;WO2011/151076A2;WO 2012/136552A1及其等同物(例如根据35USC 112(f))中公开的抗体。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并认识到“抗N3pGlu Aβ抗体”和几种特异性抗体在美国专利号8,961,972(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美国专利号10,647,759(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和美国专利号9,944,696(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被鉴定和公开(连同制造和使用此类抗体的方法)。美国专利号8,961,972、9,944,696和10,647,759中公开的任何抗N3pGlu Aβ抗体均可用作本发明的抗N3pGlu Aβ抗体或代替本发明各个方面描述的抗N3pGlu Aβ抗体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并认识到“抗N3pGlu Aβ抗体”和几种特异性抗体,包括“抗体VI”、“抗体VII”、“抗体VIII”和“抗体IX”在WO2010/009987A2(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被鉴定和公开(连同制造和使用此类抗体的方法)。这四种抗体中的每一种(例如,“抗体VI”、“抗体VII”、“抗体VIII”和“抗体IX”)都可以用作本发明的抗N3pGlu Aβ抗体,或者代替本发明各个方面描述的抗N3pGlu Aβ抗体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并认识到“抗N3pGlu Aβ抗体”以及几种特异性抗体,包括“抗体X”和“抗体XI”在WO 2011/151076A2(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被鉴定和公开(连同制造和使用此类抗体的方法)。这两种抗体(例如,“抗体X”和“抗体XI”)中的每一种都可以用作本发明的抗N3pGlu Aβ抗体,或者代替本发明各个方面描述的抗N3pGlu Aβ抗体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并认识到“抗N3pGlu Aβ抗体”以及几种特异性抗体,包括“抗体XII”和“抗体XIII”在WO 2012/136552A1(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被鉴定和公开(连同制造和使用所述抗体的方法)。这两种抗体(例如,“抗体XII”和“抗体XIII”)中的每一种都可以用作本发明的抗N3pGlu Aβ抗体,或者代替本公开各个方面描述的抗N3pGlu Aβ抗体使用。
本公开的方面提供了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和抗N3pGlu 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的组合用于治疗特征在于受试者中Aβ沉积的疾病的方法的用途,其中基于以下来选择受试者:i)其在整个脑中的tau水平/负荷(整体tau)、ii)其在脑区域(例如,在脑的不同叶中)的tau水平/负荷、和/或受试者基因组中APOE e4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的存在。可以使用本文公开的组合方法治疗或预防的疾病包括例如阿尔茨海默病(AD)、唐氏综合症和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本公开还涉及本文提供的组合来减缓在存在中等脑tau负荷的情况下患有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受试者的疾病进展的用途。
针对N3pGlu Aβ的抗体是本领域中已知的并且在本文中进行了描述。例如,美国专利号8,679,498(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包括其中公开的抗N3pGlu Aβ抗体)公开了抗N3pGlu Aβ抗体以及利用该抗体治疗疾病诸如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在沉积物中发现的通过长期慢性施用针对Aβ(包括N3pGlu Aβ)的抗体的被动免疫,已在各种动物模型中显示破坏Aβ聚集体并促进脑内斑块的清除。Donanemab(公开于美国专利号8,679,498,另见CAS编号1931944-80-7)是一种针对仅存在于脑淀粉样斑块中的淀粉样蛋白β(N3pGlu Aβ)表位的第三个氨基酸的焦谷氨酸修饰的抗体。donanemab的作用机制是靶向并清除现有的淀粉样斑块,其是AD的一个关键病理特征。AD的第二个神经病理学特征是存在含有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的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Aβ可能会引发tau病理,并且Aβ和tau之间更加复杂和协同的相互作用在后期表现出来,并推动疾病进展(Busche等人,“Synergy BetweenAmyloid-βandtauin Alzheimer’s disease,”Nature Neuroscience 23:1183-93(2020))。
施用Aβ抗体已导致人类中的不良事件,例如淀粉样蛋白相关成像异常(ARIA)、提示血管源性水肿和脑沟积液(ARIA-E)、微出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积(ARIA-H)、输注部位反应和免疫原性风险。参见例如Piazza和Winblad,“Amyloid-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ARIA)in Immunotherapy Trials for Alzheimer’s Disease:Need for PrognosticBiomarkers?”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52:417-420(2016);Sperling,等人,“Amyloid-related Imaging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Treated with Bapineuzumab:A Retrospective Analysis,”The Lancet Neurology11.3:241-249(2012);Brashear等人,“Clinical Evaluation of Amyloid-relatedImaging Abnormalities in Bapineuzumab Phase III Studies,”J.of Alzheimer’sDisease 66.4:1409-1424(2018);Budd等人,“Clinical Development of Aducanumab,anAnti-Aβ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Being Investig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Early Alzheimer's Disease,”The Journal of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4.4:255(2017)。
本公开的donanemab和抗体1的联合治疗策略包括靶向具有现存脑淀粉样蛋白负担的早期症状性AD患者群体中对淀粉样斑块特异性的N3pGlu Aβ以及靶向这些患者中的神经炎症。这一原理是基于AD的淀粉样蛋白假说,其认为Aβ的产生和沉积是AD发病机制中的早期和必要事件。参见例如Selkoe,“The Origins of Alzheimer Disease:A is forAmyloid,”JAMA 283:1615-1617(2000)。这一假说的临床支持来自以下证明:在AD症状出现之前,实质Aβ水平升高,并且得到过量产生脑Aβ的AD遗传变体和防止Aβ产生的遗传变体的支持。参见例如Jonsson等人,“A Mutation in APP Protects Against Alzheimer’sDisease and Age-related Cognitive Decline,”Nature 488(7409):96-99(2012)和Fleisher等人,“Associations Between Biomarkers and Age in the Presenilin1E280A Autosomal Dominant Alzheimer Disease Kindred:A Cross-sectional Study,”JAMA Neurol.72:316-24(2015)。因此,需要改进药剂组合来治疗受试者,而不会引起或增加有问题的不良事件。神经炎症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其特征在于通过CNS细胞的升高的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据信神经炎症和小胶质细胞增生是阿尔茨海默病和/或神经元细胞死亡和功能障碍的潜在机制。小胶质细胞增生涉及小胶质细胞响应炎症信号的异常增殖和/或肥大。IL-34作为一种强效且多效的细胞因子在调节炎症和免疫过程中起作用,并由皮质、前嗅核和海马体中的神经元表达。设想在用N3pGlu Aβ抗体(特别是donanemab)治疗后同时、单独或优选顺序用抗体1治疗以减轻神经炎症和/或小胶质细胞增生对AD发病机制的促进,并减缓或阻止这些患者中神经退行性过程的进展。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基于这样的概念:具有低或中等tau、非常低至中等tau或不具有高tau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抗N3pGlu Aβ抗体(例如donanemab)和本公开的抗体(例如抗体1)的联合治疗有响应。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基于这样的概念: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抗N3pGlu Aβ抗体的治疗有响应。本公开的还另一方面基于这样的概念: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和低或中等tau、非常低至中等tau或不具有高tau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对抗N3pGlu Aβ抗体(例如donanemab)和本公开的抗体(例如抗体1)的联合治疗有响应。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涉及根据患者的脑部病理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根据其脑部病理选择患者不仅可以在临床试验中提供更同质的群体,而且还能确保正确鉴定AD的阶段及其进展。正确鉴定AD的阶段还允许例如及时转诊至记忆诊所、正确且早期的AD诊断、开始对症治疗、规划未来、以及用抗N3pGlu Aβ抗体(例如donanemab)和本公开的抗体(例如抗体1)的联合治疗方法开始疾病改进治疗。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治疗患有特征在于其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的人类受试者的组合实施方案,其中在两步中首先向受试者施用抗N3pGlu Aβ抗体(例如donanemab),并组合同时、单独或顺序用本公开的抗体(例如抗体1)治疗。在第一步中,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抗N3pGlu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约四周,在第二步中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大于700mg至约1400mg的第二剂量,其中每个第二剂量每四周施用一次。优选地,抗N3pGlu Aβ抗体是donanemab。抗体1在用donanemab治疗进程后同时、单独或顺序施用。优选地,在用donanemab治疗进程后顺序施用抗体1。
联合治疗方法的一些方面涉及根据i)人类受试者脑中的整体或总体tau负荷或ii)受试者的脑或其区域或部分中tau的散布来鉴定患者中AD的阶段/进展。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根据受试者脑中(例如,整个脑中或脑的部分中)存在的tau的量对患者进行分层/鉴定/选择/治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根据受试者脑中(例如,整个脑中或脑的部分中)存在的tau的量以及APOE e4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的存在对患者进行分层/鉴定/选择/治疗。
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根据AD进展的阶段(例如,根据脑中tau的散布)对患者进行分层/鉴定/选择/治疗。例如,在某些阶段中,AD患者的tau负荷被隔离到额叶或不包括后外侧颞区(PLT)的颞叶区域。AD的另一个阶段是AD患者中的tau负荷限于后外侧颞区(PLT)或枕叶区域。AD的还另一个阶段是AD患者中的tau负荷存在于顶叶或楔前叶区域或额叶区域,同时tau负荷存在于PLT或枕叶区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根据AD进展的阶段(例如,根据脑中tau的散布)以及APOE e4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的存在对患者进行分层/鉴定/选择/治疗。
根据脑中的tau的量、脑各部分的AD进展和/或APOE e4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的存在对患者进行分层,可用于确定例如患者是否会对用抗N3pGlu Aβ抗体(例如donanemab)和本公开的抗体(例如抗体1)的联合治疗产生应答。根据脑中的tau的量、脑各部分的AD进展和/或APOE e4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的存在对患者群体进行分层/选择,也有助于解决除了治疗之外,在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面临的患者异质性和可重复性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方面提供了对用抗N3pGlu Aβ抗体(例如donanemab)和本公开的抗体(例如抗体1)的联合治疗或预防产生应答的人类受试者、特征在于人类受试者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在本公开的这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应答的人类受试者包括具有低至中等tau负荷、非常低至中等tau负荷和/或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的人类受试者。在本公开的这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应答的人类受试者排除具有高tau负荷的人类受试者。在本公开的这一方面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应答的人类受试者排除具有高tau负荷和/或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的人类受试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例如donanemab)与本公开的抗体(例如抗体1)的组合施用于应答的人类受试者,用于治疗或预防特征在于人类受试者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涉及使用抗N3pGlu 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和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治疗或预防特征在于人类受试者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其包括:i)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抗N3pGlu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以及ii)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约四周,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的抗N3pGlu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其中抗N3pGlu Aβ抗体包括donanemab,并且向人类受试者施用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优选地,在用donanemab的治疗进程后,顺序施用抗体1。
迄今为止,用donanemab治疗的临床重点已是特异性针对存在脑淀粉样蛋白负担的早期症状性AD患者。然而,AD的第二个神经病理学特征是存在含有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的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目前的疾病模型表明,Aβ会触发tau病理,并且Aβ和tau之间更加复杂和协同的相互作用会在后期表现出来并推动疾病进展(Busche等人,“Synergy BetweenAmyloid-βandtauin Alzheimer’s disease,”Nature Neuroscience 23:1183-93(2020))。
目前尚无针对AD的疾病改良治疗。因此,存在对于治疗特征在于人类受试者中Aβ沉积的疾病(包括AD)的改进方法的需要。这种方法应该有助于根据此类患者是否可能从这种治疗中获得治疗益处来鉴定患者。此类治疗和方法进一步不应伴随细胞毒性增加或其他已知不良事件。本发明满足了这些需求中的一个或多个。
Doody等人,“Phase 3Trials of Solanezumab for Mild-to-ModerateAlzheimer’s Disease,”NEJM,370;4,311-321(2014)指出,“在APOEε4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之间未观察到对功效措施的明显差异治疗效果”。设想将抗N3pGlu Aβ抗体与本公开的抗体组合施用给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的人类受试者(例如,APOE e4的携带者),当与一个或多个这些等位基因的非携带者相比时提供意想不到的功效。因此,本实施方案包括向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的患者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剂量的抗N3pGlu 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并组合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作为减缓那些患者的认知衰退的手段。
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治疗或预防已确定具有高神经系统tau负荷的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剂量的治疗有效量的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和治疗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此外,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治疗或预防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tau负荷的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的组合方法,其包括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剂量的治疗有效量的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和治疗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
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治疗或预防已确定具有高神经系统tau负荷并具有载脂蛋白E的ε-4等位基因(本文中称为APOE e4或APOE4)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的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组合方法,其包括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剂量的治疗有效量的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和治疗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此外,根据具体的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治疗或预防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tau负荷的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剂量的治疗有效量的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和治疗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抗Aβ抗体,并且具体是donanemab,用于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使用用于治疗或预防已确定具有高神经系统tau负荷的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其包括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剂量的治疗有效量的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和治疗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已确定人类受试者具有高神经系统tau负荷以及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e4的等位基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抗Aβ抗体,并且具体是donanemab,用于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使用用于治疗或预防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tau负荷的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已确定人类受试者具有后外侧颞叶tau负荷以及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
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抗Aβ抗体,并且具体是donanemab,用于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使用用于治疗、预防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进展。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抗Aβ抗体,并且具体是donanemab,用于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使用用于治疗、预防或延缓已确定患有缓慢进展的AD认知衰退的人类受试者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进展。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提供了抗Aβ抗体,并且具体是donanemab,用于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使用用于治疗、预防或延缓已确定患有缓慢进展的AD认知衰退和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的人类受试者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进展。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公开提供了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在制造用于治疗或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此外,根据一些实施方案,本公开提供了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在制造用于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i)高神经系统tau负荷或ii)高神经系统tau负荷以及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提供了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在制造用于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i)后外侧颞叶tau负荷或ii)后外侧颞叶tau负荷和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并且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与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在制造用于治疗、预防或延缓人类受试者的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进展的药物中的用途,所述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i)缓慢进展的AD认知衰退或ii)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以及缓慢进展的AD认知衰退。
根据本文提供的一些实施方案,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和枕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枕叶和顶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额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已通过神经系统PET成像确定人类受试者具有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或额叶tau负荷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或额叶tau负荷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于大于1.46SUVr的神经系统tau负荷。
根据本文提供的一些实施方案,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等位基因以及后外侧颞叶和枕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以及后外侧颞叶、枕叶和顶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以及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额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通过神经系统PET成像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或额叶tau负荷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及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或额叶tau负荷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于大于1.46SUVr的神经系统tau负荷。
根据另外的实施方案,本发明提供了在已确定具有缓慢进展的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衰退的人类受试者中治疗、预防或延缓AD进展的方法,其包括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剂量的治疗有效量的抗Aβ抗体(具体是donanemab)和治疗有效量的本公开的抗体(具体是抗体1)。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高神经系统tau负荷。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和枕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枕叶和顶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额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后外侧颞叶tau负荷和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以及后外侧颞叶和枕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以及后外侧颞叶、枕叶和顶叶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以及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额叶tau负荷。
根据本文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人类受试者已通过ADAS-Cog、iADL、CDR-SB、MMSE、APOE-4基因分型和/或iADRS中的一项或多项确定具有缓慢进展的AD认知衰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通过iADRS确定具有缓慢进展的AD认知衰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iADRS已下降小于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iADRS在6个月时期内已下降小于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iADRS在12个月时期内已下降小于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iADRS在18个月时期内已下降小于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iADRS在24个月时期内已下降小于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通过APOE-4基因分型确定具有缓慢进展的AD认知衰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为APOE-4杂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为APOE-4纯合阴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通过MMSE确定具有缓慢进展的AD认知衰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高于27的MMSE。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MSE已下降小于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MSE在6个月时期内已下降小于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MSE在12个月时期内已下降小于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MSE在18个月时期内已下降小于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MSE在24个月时期内已下降小于3。
根据本文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人类受试者已通过神经系统PET成像确定具有高神经系统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通过神经系统PET成像确定具有高于1.46SUVr的高神经系统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类受试者已通过对在残基217处苏氨酸磷酸化的人类tau(“hTau-pT217”)进行定量确定具有高神经系统tau负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人类受试者的生物样品中对hTau-pT217进行定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样品是脑脊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样品是血液、血浆或血清中的一种。
出于本发明的目的,可以使用以下技术或方法来确定人类受试者的tau水平或负荷(如本文中可互换使用),所述技术或方法例如检测或定量i)神经系统或脑tau沉积,ii)血液、血清和/或血浆中的tau,或iii)脑脊液中的tau。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神经系统tau负荷(无论是通过PET还是通过血液、血清、血浆或脑脊液测定确定)可用于基于神经系统tau负荷(例如,低、中等或高神经系统tau负荷)对受试者进行分层。
可以使用方法诸如用放射性标记的PET化合物(包括[18F]-florbtaucipir,其是PET配体)的tau成像来确定神经系统tau负荷(Leuzy等人,“Diagnostic PerformanceofRO948 F18tau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Alzheimer Disease from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JAMA Neurology77.8:955-965(2020);Ossenkoppele等人,“Discriminative Accuracy of[18F]-flortaucipi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or Alzheimer Disease vs Other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JAMA 320,1151-1162,doi:10.1001/jama.2018.12917(2018),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例如,可以通过已发表的方法(Pontecorvo等人,“A Multicentre Longitudinal Study of Flortaucipir(18F)in Normal Ageing,Mild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Brain 142:1723-35(2019);Devous等人,“Test–Retest Reproducibility for thetauPET Imaging AgentFlortaucipir F18,”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59:937-43(2018);Southekal等人,“Flortaucipir F18 Quantitation Using Parametric Estimation ofReference SignalIntensity,”J.Nucl.Med.59:944-51(2018),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定量评估PETtau图像以估计SUVr(标准化摄取值比)和/或视觉评估患者,例如,以确定患者是否具有AD模式(Fleisher等人,“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maging With[18F]-flortaucipirand Postmortem Assessment of Alzheimer Disease Neuropathologic Changes,”JAMANeurology 77:829-39(2020),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较低的SUVr值表示较低的tau负荷,而较高的SUVr值表示较高的tau负荷。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flortaucipir扫描的定量评估是通过自动图像处理系统完成的,其如Southekal等人,“Flortaucipir F18Quantitation Using Parametric Estim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Intensity,”J.Nucl.Med.59:944–951(2018)(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中所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在脑中感兴趣的特定目标区域内的计数(例如,多块重心判别分析或MUBADA,参见Devous等人,“Test-Retest Reproducibility for thetauPET Imaging AgentFlortaucipir F18,”J.Nucl.Med.59:937–943(2018),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与参考区域进行比较,其中参考区域是例如整个小脑(wholeCere)、小脑GM(cereCrus)、基于图谱的白质(atlasWM)、受试者特定WM(ssWM,例如,使用参考信号强度的参数估计值(PERSI),参见Southekal等人,“Flortaucipir F18Quantitation Using Parametric Estimationof Reference Signal Intensity,”J.Nucl.Med.59:944–951(2018),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确定tau负荷的一个示例性方法是报道为标准化摄取值比(SUVr)的定量分析,其表示与参考区域(例如,使用PERSI)相比时脑中感兴趣的特定目标区域内的计数(例如,MUBADA)。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磷酸化tau(P-tau;在苏氨酸181或217处磷酸化,或其组合)可用于测量用于本发明目的的tau负担/负荷(Barthelemy等人,“Cerebrospinal FluidPhospho-tau T217 Outperforms T181 as a Biomarker for the Differential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PET Amyloid-positive PatientIdentification,”Alzheimer’s Res.Ther.12,26,doi:10.1186/s13195-020-00596-4(2020);Mattsson等人,“AβDepo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s in Soluble andPhosphorylated Tau that Precede a Positive Tau PET in Alzheimer’s Disease,”Science Advances6,eaaz2387(2020),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针对在残基217的苏氨酸处磷酸化的人类tau的抗体可用于测量受试者的tau负担/负荷(参见国际专利申请公开号WO 2020/242963,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包括WO 2020/242963中公开的抗tau抗体测量受试者的tau负担/负荷的用途。WO 2020/242963中公开的抗tau抗体针对在CNS中表达的人类tau的同种型(例如,识别在CNS中表达的同种型,而不识别仅在CNS外表达的人类tau的同种型)。
当通过方法诸如用放射性标记的PET化合物的淀粉样蛋白成像或使用检测Aβ或Aβ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在脑中检测到淀粉样蛋白时,受试者对淀粉样蛋白沉积物呈阳性。可用于测量脑淀粉样蛋白负担/负荷的示例性方法包括,例如,Florbetapir(Carpenter等人,“The Use of the Exploratory IND in the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18F-PET Radiopharmaceuticals for Amyloid Imaging in the Brain:A Review of OneCompany's Experienc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Imaging 53.4:387(2009),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Florbetaben(Syed等人,“[18F]Florbetaben:A Review inβ-Amyloid PET Imaging in Cognitive Impairment,”CNSDrugs 29,605–613(2015),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和Flutemetamol(Heurling等人,“Imagingβ-amyloid Using[18F]Flutemetamo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From Dosimetry to Clinical Diagnosis,”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and Molecular Imaging 43.2:362-373(2016),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18F]-florbetapir可提供患者(包括前驱期AD或轻度AD痴呆患者)中脑斑块负担的定性和定量测量,并且也可用于评估来自脑的淀粉样斑块减少。
此外,还可以使用基于脑脊液或血浆的β-淀粉样蛋白分析来测量淀粉样蛋白负担/负荷。例如,Aβ42可用于测量脑淀粉样蛋白(Palmqvist,S.等人,“Accuracy of BrainAmyloid Dete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Using Cerebrospinal Fluid Beta-amyloid42:a Cross-validation Study Against Amyloi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JAMANeurol 71,1282-1289(2014),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Aβ42/Aβ40或Aβ42/Aβ38的比率可用作淀粉样蛋白β的生物标志物(Janelidze等人,“CSF Abeta42/Abeta40 and Abeta42/Abeta38Ratios:Better Diagnostic Markers of AlzheimerDisease,”Ann Clin Transl Neurol 3,154-165(2016),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沉积的脑淀粉样斑块或CSF或血浆中的Aβ可用于基于淀粉样蛋白负担/负荷将受试者分层至组。
下文提供了使用本公开的抗体的组合用途和方法的另外的实施方案。组合实施方案可以指抗体1,然而,实施方案还包括与本文所述的本公开的抗体类似的方法、用途和本文所述的所有限定。组合实施方案可以指“抗N3pG Aβ抗体”,其指本文所述的每一种抗N3pGAβ抗体,然而,为了清楚起见,这些实施方案还包括与单独地抗N3pG Aβ抗体的每一种和例如优选donanemab的组合使用类似的方法、用途和本文所述的所有限定。下文提供了本公开的另外的实施方案,所述实施方案进行编号并且包括对其他编号的实施方案的内部引用。为了清楚起见,这些实施方案应与其所引用的编号的实施方案一同、单独和/或共同地阅读。下文描述的实施方案从编号26开始。术语“治疗进程”是指特定患者或受试者、所述抗体、所述剂量、所引用的频率和/或持续时间、所引用的顺序、以及任何其他限定至在每种情况下均有描述的程度。
本公开的进一步的组合实施方案包括:
26.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的人类受试者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与有效量的抗体1组合的有效量的抗N3pG Aβ抗体。
27.实施方案26的方法,其中所述抗N3pG Aβ抗体是donanemab。
28.实施方案26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29.实施方案26的方法,其中所述抗N3pG Aβ抗体是donanemab并且所述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30.实施方案29的方法,其中抗体1在用donanemab的治疗进程之后顺序施用。
31.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
i)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抗N3pG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约每四周施用一次;并且
ii)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约四周,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的抗N3pG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
其中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是donanemab,并且
iii)同时、单独或顺序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抗体1。
32.实施方案31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所述第二剂量之前,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一剂量的donanemab一次、两次或三次。
33.实施方案31或32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一剂量的约700mg的donanemab。
34.实施方案31至3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约800mg、约900mg、约1000mg、约1100mg、约1200mg、约1300mg或约1400mg的donanemab。
35.实施方案31至3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约1400mg的donanemab。
36.实施方案31至3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持续治疗持续时间长达72周的进程或直到达到淀粉样蛋白的正常水平。
37.实施方案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给人类受试者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38.实施方案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一个治疗进程,直到人类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39.实施方案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持续治疗持续时间长达72周的进程。
40.实施方案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700mg,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1400mg,直到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41.实施方案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直到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42.实施方案31至4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的donanemab,持续足以治疗或预防所述疾病的治疗持续时间的进程。
43.实施方案31至4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导致i)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和/或ii)减缓人类受试者的认知或功能衰退。
44.实施方案43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Aβ沉积物的减少通过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或检测Aβ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
45.实施方案43或44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100%。
46.实施方案45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约25%、约30%、约35%、约40%、约45%、约50%、约75%或约100%。
47.实施方案31至4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第二剂量的donanemab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i)约平均约25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约平均约50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i)约100centiloid,或iv)约84centiloid。
48.实施方案31至4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选自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AD、前驱期AD、轻度AD、中度AD、重度AD、唐氏综合症、临床脑淀粉样血管病或临床前脑淀粉样血管病。
49.实施方案31至4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是早期症状性AD患者。
50.实施方案49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前驱期AD和由AD引起的轻度痴呆。
51.实施方案26-5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ii)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ii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并且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iv)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并且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或v)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
52.实施方案51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1.46SUVr,则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i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为1.10SUVr至1.46SUVr,则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
53.实施方案26-5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i)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或ii)携带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并且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
54.实施方案53的方法,其中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高于1.46SUVr,则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高tau负荷。
55.实施方案51或53的方法,其中使用PET脑成像或检测tau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人类受试者的tau负荷。
56.抗N3pGlu Aβ抗体与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在制造用于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抗N3pGlu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随后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四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的抗N3pGlu Aβ抗体约每4周施用一次,并且
其中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是donanemab。
57.实施方案56的用途,其中在施用第二剂量的donanemab之前,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一剂量的donanemab一次、两次或三次。
58.实施方案56或57的用途,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约700mg的donanemab。
59.实施方案56-58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约800mg、约900mg、约1000mg、约1100mg、约1200mg、约1300mg或约1400mg的donanemab。
60.实施方案56-59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约1400mg的donanemab。
61.实施方案56-60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持续治疗持续时间长达72周的进程或直到达到淀粉样蛋白的正常水平。
62.实施方案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给人类受试者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63.实施方案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64.实施方案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的donanemab,持续长达72周的持续时间。
65.实施方案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的donanemab,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66.实施方案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每四周一次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的donanemab,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67.实施方案56-66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向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的donanemab,持续足以治疗或预防所述疾病的治疗持续时间的进程。
68.实施方案56-67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导致i)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和/或ii)减缓人类受试者的认知或功能衰退。
69.实施方案68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Aβ沉积物的减少通过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或检测Aβ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
70.实施方案68或69的用途,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的donanemab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100%。
71.实施方案70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约25%、约30%、约35%、约40%、约45%、约50%、约75%或约100%。
72.实施方案70或71的用途,其中患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100%。
73.实施方案56至72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将第二剂量的donanemab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i)约平均约25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约平均约50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i)约100centiloid,或iv)约84centiloid。
74.实施方案56至7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选自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临床AD、前驱期AD、轻度AD、中度AD、重度AD、唐氏综合症、临床脑淀粉样血管病或临床前脑淀粉样血管病。
75.实施方案56至74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是早期症状性AD患者或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前驱期AD或由AD引起的轻度痴呆。
76.实施方案56至75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ii)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ii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并且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iv)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并且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或v)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
77.实施方案76的用途,其中人类受试者: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1.46SUVr,则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i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为1.10SUVr至1.46SUVr,则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
78.实施方案56-75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i)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或ii)携带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并且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
79.实施方案78的用途,其中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高于1.46SUVr,则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高tau负荷。
80.实施方案76或78的用途,其中使用tau PET脑成像或检测tau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人类受试者的tau负荷。
81.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所述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i)非常低至中等tau负荷或低至中等tau负荷,或ii)非常低至中等tau负荷或低至中等tau负荷以及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所述方法包括:
i)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donanemab,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的donanemab约每四周施用一次;并且
ii)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四周,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的donanemab,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
其与有效量的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
82.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
确定人类受试者是否具有脑的颞叶、枕叶、顶叶或额叶中的tau负荷,并且如果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颞叶、枕叶、顶叶或额叶中的tau负荷,则:
i)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抗N3pG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约每四周施用一次;并且
ii)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约四周,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的抗N3pG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
其与有效量的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
83.根据实施方案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或颞叶中的tau负荷。
84.根据实施方案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枕叶中的tau负荷。
85.根据实施方案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顶叶中的tau负荷。
86.根据实施方案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额叶中的tau负荷。
87.根据实施方案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PLT)和/或枕叶中的tau负荷。
88.根据实施方案82-8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顶叶或楔前叶区域中的tau负荷或ii)额叶区域中的tau负荷,连同脑的PLT或枕叶区域中的tau负荷。
89.根据实施方案82-8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局限于额叶的tau负荷或ii)不包括脑的后外侧颞区(PLT)的颞叶区域中的tau负荷。
90.根据实施方案82-8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枕叶和顶叶中的tau负荷。
91.根据实施方案82-8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额叶中的tau负荷。
92.根据实施方案82-8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或额叶中的tau负荷。
93.根据实施方案82-9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施用第二剂量之前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一剂量一次、两次或三次。
94.根据实施方案82-9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的约700mg的第一剂量。
95.实施方案82至9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约800mg、约900mg、约1000mg、约1100mg、约1200mg、约1300mg或约1400mg的第二剂量。
96.实施方案82至9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约1400mg的第二剂量。
97.实施方案82至9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持续长达72周的持续时间或直到达到淀粉样蛋白的正常水平。
98.实施方案82至9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给人类受试者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99.实施方案82至9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所述人类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100.实施方案82至9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700mg,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1400mg,持续长达72周的持续时间。
101.实施方案82至10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700mg,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1400mg,直到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102.实施方案82至10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700mg,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1400mg,直到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103.实施方案82至10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持续足以治疗或预防所述疾病的持续时间。
104.实施方案82至10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导致i)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和/或ii)减缓人类受试者的认知或功能衰退。
105.实施方案97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Aβ沉积物的减少通过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或检测Aβ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
106.实施方案97或98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100%。
107.实施方案106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约25%、约30%、约35%、约40%、约45%、约50%、约75%或约100%。
108.实施方案82至10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第二剂量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i)约平均约25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约平均约50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i)约100centiloid,或iv)约84centiloid。
109.实施方案82至10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选自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AD、前驱期AD、轻度AD、中度AD、重度AD、唐氏综合症、临床脑淀粉样血管病或临床前脑淀粉样血管病。
110.实施方案82至10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是早期症状性AD患者。
111.实施方案109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前驱期AD和由AD引起的轻度痴呆。
112.实施方案82-1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ii)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
113.实施方案11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1.46SUVr,则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i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为1.10SUVr至1.46SUVr,则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
114.实施方案82至1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
115.实施方案114的方法,其中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高于1.46SUVr,则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高tau负荷。
116.实施方案114或115的方法,其中使用PET脑成像或检测tau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人类受试者的tau负荷。
117.实施方案82至1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包括donanemab。
118.实施方案82-11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患者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
119.减少/防止人类脑的颞叶、枕叶、顶叶或额叶中tau负荷进一步增加或减缓人类脑的颞叶、枕叶、顶叶或额叶中tau积累速率的方法,其包括向人类受试者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与有效量的抗体1组合的抗N3pGlu Aβ抗体。
附图简述
图1显示表达hCSF1R的293SRE细胞中人类IL-34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抗体1中和。
实施例
下列实施例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所要求保护的发明。以下测定的结果表明,本公开的示例性单克隆抗体(例如抗体1)结合和/或中和IL-34,并因此可用于治疗本文描述的免疫介导的疾病和炎性疾病。
实施例1:抗体生成、表达和纯化
使用完全人类酵母展示文库获得一组人类抗IL-34抗体,并进行筛选以鉴定可作为有效的人类IL-34中和抗体的试剂。将突变系统地引入每个抗体的单个互补决定区(CDR),并对所得文库用渐低浓度的抗原和/或渐增的解离期进行多轮选择,以分离具有提高亲和力的克隆。测定各个变体的序列并用于构建组合文库,该组合文库经过额外一轮严格度增加的选择,以鉴定各个CDR区域之间的累加或协同突变配对。对各个组合克隆进行测序,并测定结合特性。为了进一步增加对IL-34的亲和力,这些组合克隆可以进行额外轮次的单一和组合诱变。可以针对人类或食蟹猴(cyno)IL-34进行这种筛选,以增加对选定物种的亲和力。选择的抗体还可以进行诱变以修复翻译后修饰诸如异构化,同时保留对IL-34的结合亲和力。此外,可以对抗体进行框架(FW)或CDR替换,将序列恢复到其种系状态,以降低潜在的免疫原性风险。
获得了经过工程化和/或优化的抗IL-34抗体(例如本文中称为抗体1),其具有如下文标题为“氨基酸和核苷酸序列表”的部分所列出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和完整的重链和轻链氨基酸序列、以及编码其的核苷酸序列。对应于这些序列的SEQ ID NO以及轻链和重链CDR氨基酸序列示于表1。
本公开的示例性抗IL-34抗体基本上可以如下表达和纯化。可用用于分泌抗体的表达系统使用最佳预定的HC:LC载体比例(诸如1:3或1:2或1:1)或编码HC和LC两者的单一载体系统瞬时或稳定转染适当的宿主细胞(诸如HEK 293、NS0或CHO)。
表达质粒含有例如编码抗体1的LC和HC的DNA(编码示例性抗体1的HC的SEQ IDNO:11的DNA序列和编码示例性抗体1的LC氨基酸序列的SEQ ID NO:12的DNA序列);并且由用于此目的的常用且适合的构建体表达。扩增并筛选用于产生抗体1的克隆衍生的细胞系,并选择并建立克隆衍生的细胞系。在没有任何含动物成分的材料的情况下生成该细胞系并用于生产。
抗体分泌到其中的澄清的培养基可以通过常规技术进行纯化,例如离子交换和疏水相互作用色谱的混合模式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常规方法将培养基施加到Protein A或G柱上并从其洗脱;也可以使用离子交换和疏水相互作用色谱的混合模式方法。可以通过常用技术有效去除可溶性聚集体和多聚体,包括尺寸排阻、疏水相互作用、离子交换或羟基磷灰石色谱。使用常用技术对本公开的示例性抗IL-34抗体进行浓缩和/或无菌过滤。经过这些层析步骤后,示例性抗体的纯度大于95%。本公开的示例性抗IL-34抗体可立即冷冻于-70℃或在4℃下保存数月。
实施例2:抗IL-34抗体的表征
对人类和食蟹猴IL-34的结合亲和力
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测定本公开的抗IL-34单克隆抗体与人类和/或食蟹猴(cyno)IL-34的结合亲和力。简而言之,在37℃下使用BIAcoreTM8K(Cytiva)通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评估抗体的结合亲和力和动力学。通过将抗IL-34抗体固定在BIAcoreTMSensorChip Protein A(Cytiva)上,并流动人类或食蟹猴IL-34(从25nM或12.5nM开始,在HBS-EP+缓冲液(Teknova)中以2倍连续稀释)来测量结合亲和力。对于每个循环,200μL IL-34以100μL/分钟流过固定的抗体,然后解离20分钟。使用50μL甘氨酸缓冲液(pH 1.5)以100μL/分钟的流速对芯片表面进行再生。将数据拟合至1:1Langmiur结合模式,以获得kon、koff并计算出KD。表3显示了人类和食蟹猴IL-34针对示例性抗体1的至少三次实验的平均值。
表3:37℃下抗体-人类和食蟹猴IL-34复合物的结合亲和力(KD)
实施例3:抗人类IL-34抗体的体外功能表征
测试了本公开的抗体中和IL-34结合和/或活性的能力。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IL-34/CSF1R受体结合测定形式以及基于IL-34细胞的活性测定(例如如下所述)来评估本公开的抗体对IL-34结合和/或活性的中和。
抗体1从CSF1R置换IL-34的能力
可以使用酶促测定来完成IL-34/CSF1R结合的中和抗体的测定。此类测定可以使用能够与IL-34结合的重组表达的CSF1R胞外结构域蛋白。这些蛋白质可以与ELISA板结合以捕获可溶性IL-34。然后可以通过抗原的生物素化和通过链霉亲和素/中性亲和素缀合的过氧化物酶或磷酸酶检测来检测IL-34。此类中和测定涉及将要评估的抗体与标记的IL-34预孵育(例如,持续1小时),然后加入结合测定(以及靶向IL-34的抗体不涉及的对照样品)。
CSF1R胞外结构域蛋白(从R&D Cat#329-MR可商购的hCSF1R_Fc,食蟹猴CSF1RECD-Fc(AAA是CSF1R胞外结构域和Fc之间的接头)(SEQ ID NO:34))可以30nM的浓度与ELISA板结合以捕获可溶性生物素化的IL-34,并允许结合一小时。洗涤和阻断板后,可以添加生物素化的IL-34,然后通过链霉亲和素缀合的过氧化物酶检测。接近80%结合水平(EC80)(3.7nM)的标记IL-34浓度可与一系列抗体浓度(0-100nM)结合使用,以测定从CSF1R中置换IL-34所需的抗体浓度。孵育1小时后,通过链霉亲和素缀合的过氧化物酶检测与CSF1R结合的IL-34。对抗体进行测定(n=2),并计算每个浓度下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将抗体从CSF1R置换IL-34的效力报告为IC50(nM),其具有表4和表5中的计算置信区间(CI)。
表4:人类IL-34从人类CSF1R的置换
表5:食蟹猴IL-34从食蟹猴CSF1R的置换
IL-34与人类CSF1R以约50-100pM的亲和力结合,需要有效中和CNS中的这种细胞因子的高亲和力抗体。表4中的结果显示,抗体1对人类IL-34具有高亲和力,并且可以以0.0274nM的IC50从人类CSF1R中置换IL-34。表4的结果显示,抗体1对人类IL-34具有高亲和力,特别是抗体1对人类IL-34显示出与hCSF1R相当的亲和力,从而具有使它们能够在体内有效中和IL-34的结合特性。据信阻断IL-34可以为疾病改变提供一种有用的方法,同时避免与一些现有免疫调节疗法相关的安全问题。因此,中和IL-34介导的信号传导代表了管理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Tau蛋白病和炎性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例如参见Lelios,I.等人Emerging roles of IL-34in health anddisease,J Exp Med(2020)217(3):e20190290)。
体外抑制IL-34诱导的应答
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基于IL-34细胞的测定来评估本公开的抗体的IL-34活性的中和,例如如下所述。可以在用cDNA转染以表达人类CSF1R(登录号:NP_001275634.1)的293hCSF1R SRE细胞中评估本公开的抗体中和人类IL-34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能力。例如,将稳定过表达人类CSF1R(hCSF1R)的293/SRE细胞在0.05%胰蛋白酶-PBS中分离,并以每100ul 70,000个细胞铺板于组织培养物处理的96孔板中。第二天,去除生长培养基,并用添加有热灭活的1%FBS(胎牛血清)的DMEM-F12(Dulbecco改良的Eagle培养基:营养混合物F-12)使细胞饥饿。饥饿后24小时,用100ng/ml人类IL-34和多种浓度的hCSF1R-Fc或抗体1处理细胞6小时。孵育后,用50ul PromegaTM GloTM Lysis Buffer(PromegaTME266A)伴有轻轻搅拌来裂解细胞5分钟。加入50ml的BrightGloTM发光试剂(PromegaTME2620)并在裂解的细胞上孵育2分钟。在Perkin Elmer Wallac 1420Victor2TM MicroplateReader上读取发光。表7和图1中显示的相对荧光单位(RFU)的降低反映了抗体1中和人类IL-34诱导的荧光素酶活性的能力。抗体1中和hIL-34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值为0.0531ug/ml。在本测定中,人类CSF1R-Fc用作阳性对照,并以0.09603ug/ml的IC50抑制荧光素酶活性。
表7:在表达hCSF1R的293SRE细胞中人类IL-34诱导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中和
通过流式细胞术的抗IL34抗体抑制人类单核细胞中的IL-34诱导的CD163表达的能力:
IL-34中和作用还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用IL-34处理后人类单核细胞中细胞表面抗原CD163的表达来评估(参见例如Boulakirba,S.,等人IL-34and CSF-1display anequivalent macrophage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but a different polarizationpotential.Sci Rep 8,256(2018)。CD14阳性单核细胞用IL-34处理6天,并用CD163抗体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CD163表达。在该实验中,表达CD163的细胞数量的变化表明IL-34治疗增加单核细胞中该抗原的表达。通过添加抗体1抑制CD163表达的增加。在该实验中,同种型匹配的IgG4抗体用作阴性对照。
CD14+人类单核细胞在添加IL-34(100ng/ml)后可以分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标志物CD163可用于监测分化程度。通过添加抗IL-34抗体可以抑制向巨噬细胞的分化。将CD14+人类单核细胞铺板在具有或不具有IL-34的6孔板中。用抗IL-34抗体(例如抗体1)或IgG4 PAA以15ug/ml处理细胞,共计6天,在第3天更新处理。在第六天,用非酶促细胞分离缓冲液从板中移出细胞,收集并在FACS缓冲液(PBS+2% FBS+0.1%叠氮化钠+2% EDTA)中清洗。按照制造商的建议,用TruStain FcX(Cat#422302)封闭细胞30分钟。封闭后,用FACS缓冲液清洗细胞,并在4C下用抗CD163-PE或IgGk同型对照-PE染色1小时。在孵育结束时,清洗细胞,并使用至少10,000个事件在Accuri上进行流动分析。收集每一处理的中位PE-A水平。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通过流式细胞术的人类单核细胞中IL-34诱导的CD163表达的抑制
响应于IL-34的抗体1抑制人类单核细胞中的CD163表达,证明了本公开的抗体响应于IL-34来调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和/或表型分化的能力,并且支持本抗体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例如神经炎症和其他炎性状况的用途(参见例如Lelios,I.等人Emergingroles of IL-34in health and disease,J Exp Med(2020)217(3):e20190290)。
实施例4:抗体1免疫原性潜力的表征
树突状细胞(DC)内化试验
单核细胞衍生的DC培养(MDDC)
将CD14+单核细胞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分离,并按照标准方案培养并分化为DC。简而言之,使用Ficoll(#17-1440-02,GE Healthcare)和Sepmate 50(#15450,STEMCELL Technologies)用密度梯度离心从LRS-WBC中分离PBMC。按照制造商的手册,用CD14+微珠试剂盒(#130-050-201,Miltenyi Biotec)使用正向选择来分离CD14+单核细胞。然后将细胞以100万/ml与1000单位/ml GM-CSF和600单位/ml IL-4培养6天,以在含有L-谷氨酰胺和25mM HEPES并补充有10% FBS、1mM丙酮酸钠、1×青霉素-链霉素、1×非必需氨基酸和55μM 2-巯基乙醇的RPMI培养基(以下称为完全RPMI培养基或培养基,购自LifeTechnologies)中转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MDDC)。培养基在第2天和第5天更换两次。在第六天,用细胞刮刀轻轻收集细胞并用于实验。通过显微镜对MDDC进行树突状形态的目视表征,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CD14、CD11c和HLA-DR的表达进行表征。通过使用流式细胞术测量CD80、CD83和CD86的上调来确认它们对LPS治疗应答的能力。
Fab-TAMRA-QSY7的缀合
将F(ab′)2片段山羊抗人类IgG(Jackson ImmunoResearch)用QSY7-NHS和TAMRA-SE(Molecular Probes)进行双标记,以获得Fab-TAMRA-QSY7,其用作通用探针来追踪测试物内化。通过用Amico Ultra-0.5离心过滤装置(#UFC501096,Millipore)以14,000rcf离心2分钟,将每瓶F(ab′)2(约1ml,1.3mg/ml)浓缩至约2mg/ml。用10%(v/v)1M碳酸氢钠将pH调节至碱性(>pH 8),并添加6.8μl QSY-NHS储液(10mM于DMSO中)并混合。将反应瓶室温避光放置30分钟。将中间产物Fab-QSY7用Zeba Spin脱盐柱(#89890,Thermo Scientific)以1000相对离心力(RCF)离心2分钟进行纯化。浓度和标记度(DOL)通过在NanoDrop(ThermoFisher)上测量280nm和560nm处的吸光度来计算。然后再次使用Amico Ultra-0.5离心过滤装置以14,000rcf离心2分钟,将Fab-QSY7浓缩至约2mg/ml。用10%(v/v)1M碳酸氢钠调节pH值后,添加4.3μl的15mM TAMRA-SE储液(于DMSO中)并混合。室温下避光放置30分钟后,使用Zeba Spin脱盐柱以1000rcf离心2分钟,纯化并收集最终产物Fab-TAMRA-QSY7。再次通过在NanoDrop分光光度计上读取280nm、555nm和560nm处的吸光度,定量浓度和DOL。使用该方案,获得约300μl的Fab-TAMRA-QSY7(约为1.5mg/ml),且每F(ab′)2约有两个QSY7和两个TAMRA。
通过FACS的标准化内化研究
将各个测试分子用PBS标准化为1mg/ml,然后在完全RPMI培养基中进一步稀释至8μg/ml。将Fab-TAMRA-QSY7在完全RPMI培养基中稀释至5.33μg/ml。将抗体和Fab-TAMRA-QSY7等体积混合,并在4℃下暗中孵育30分钟以形成复合物。将MDDC以4百万/ml悬浮于完全RPMI培养基中,并以50μl/孔接种于96孔圆底板中,向其中加入50μl抗体/探针复合物。将细胞在CO2培养箱中37℃下孵育24小时。用2% FBS PBS清洗细胞,然后重悬浮于具有CytoxGreen活/死染料的100μl 2% FBS PBS中。在BD LSR Fortessa X-20上收集数据并在FlowJo中进行分析。对活的单细胞进行门控,并将TAMRA荧光阳性细胞的百分比记录为读出。
数据呈现和统计分析
将分子在三个或更多供体上进行一式两份或一式三份的测试。考虑每一供体的TAMRA阳性群体的百分比。为了允许分子与从不同供体生成的数据进行比较,使用了标准化内化指数(NII)。使用以下公式将内化信号针对IgG1同种型(NII=0)和内部阳性对照PC(NII=100)进行标准化:
其中XTAMRA、IgG1同种型TAMRA和PCTAMRA分别是测试分子X、IgG1同种型和PC的TAMRA阳性群体的百分比。数据在14.1.0或Graphpad Prism 8.1.2中进行分析。计算并报告TAMRA阳性群体的百分比和NII的平均值。抗原呈递细胞(诸如DC)中增加的内化与免疫原性风险的增加相关。抗体1的重复实验的几何平均值显示于表11中。
表11.DC内化结果
测试抗体 标准化的内化指数
抗体1 65.9
(参见例如Wen,Y.,Cahya,S.,Zeng,W.等人Development of a FRET-Based Assayfor Analysis of mAbs Internalization and Processing by Dendritic Cells inPreclinical Immunogenicity Risk Assessment.AAPS J 22,68(2020))
MAPP测定(MHC相关肽蛋白质组学)方法:
通过从白膜层中分离CD-14阳性细胞,从10名正常人类供体制备原代人类树突状细胞,并如所述(Knierman等人,"Th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IIImmunopeptidome of the SARS-CoV-2Spike Glycoprotein",Cell Reports,33,108454(2020))通过在含有5%血清替代物(Thermo Fisher Scientific,cat#A2596101)的完全RPMI培养基中与20ng/ml IL-4和40ng/ml GM-CSF在37℃和5% CO2下孵育3天,使其分化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第4天将3微摩尔的测试抗体添加到约5x106个细胞中,并在孵育5小时后更换含有5μg/ml LPS的新鲜培养基以将细胞转化为成熟树突状细胞。第二天,将成熟细胞在具有蛋白酶抑制剂和DNA酶的1ml RIPA缓冲液中裂解。将裂解物储存在-80℃下直至样品分析。
使用自动液体处理系统来使用生物素化的抗泛HLA II类抗体(克隆Tu39)从解冻的裂解物中分离HLA-II分子。结合的受体-肽复合物用5%乙酸、0.1% TFA洗脱。将洗脱的MHC-II肽通过预清洗的10k MWCO过滤器以去除高分子量蛋白质。使用具有Thermo LUMOS质谱仪的Thermo easy 1200nLC-HPLC系统通过纳米LC/MS分析分离的MHC-II肽。分离采用75μm x 7cm YMC-ODS C18柱持续65分钟梯度,且流速为250nL/min,0.1%甲酸水溶液作为A溶剂和80%乙腈及0.1%甲酸作为B溶剂。质谱以240,000分辨率全扫描模式运行,随后进行3秒数据依赖MS/MS循环(由具有HCD和EThcD碎片化的离子阱快速扫描构成)。
肽鉴定通过内部蛋白质组学系统(Higgs等人,"Label-free LC-MS method forthe identification of biomarkers",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428,209-230(2008))使用没有酶搜索参数的多种搜索算法针对包含测试抗体序列的牛/人类数据库生成。KNIME工作流程用于处理样品的鉴定文件。将从测试物中鉴定出的肽与亲本序列进行比对。为所有供体创建摘要,其标注了展示非种系残基的供体的百分比、展示具有非种系残基的肽的不同区域的数量以及每个具有非种系残基的区域的肽展示的深度。非种系肽的展示程度的增加与免疫原性风险的增加相关。抗体1的结果显示于表12中。
表12:MAPP结果
测试抗体 %具有非种系簇的供体 #具有非种系残基的簇
抗体1 53%(10/19) 3
T细胞增殖测定
如所述,该测定评估测试候选物或测试候选物的MAPP衍生肽簇通过诱导细胞增殖来激活CD4+T细胞的能力(Walsh等人,“Post-hoc assessment of the immunogenicity ofthree antibodies reveals distinct immune stimulatory mechanisms”,mAbs,12,1764829(2020))。使用来自10名健康供体的冷冻保存的PBMC,并从PBMC中耗尽CD8+T细胞,并用1μM羧基荧光素二乙酸酯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将PBMC以4x 106细胞/ml/孔接种于含有5% CTS TM Immune Cell SR(Gibco,cat#A2596101)的AIM-V培养基(LifeTechnologies,cat#12055-083)中,并在含有不同测试物、DMSO对照、培养基对照和钥孔血蓝蛋白(KLH;阳性对照)的2.0mL中一式三份进行测试。将细胞在37℃和5% CO2下培养并孵育7天。第7天,将样品用以下细胞表面标志物染色:抗CD3、抗CD4、抗CD14、抗CD19和DAPI,用于使用装备有高通量采样器(HTS)的BD LSRFortessaTM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活力检测。使用软件(FlowJo,LLC,TreeStar)分析数据并计算细胞分裂指数(CDI)。简而言之,通过将经刺激的孔中增殖CFSEdimCD4+T细胞的百分比除以未刺激的孔中增殖CFSEdimCD4+T细胞的百分比来计算每种测试分子的CDI。CDI>2.5被认为代表阳性应答。对所有供体的百分比供体频率进行了评估。抗体1的结果显示于表13中。
表13.CD4+T细胞应答的频率
实施例5:食蟹猴中的抗体药代动力学
向食蟹猴施用单次3mg/kg静脉内(IV)剂量的PBS(pH 7.4)中的抗体1,体积为1mL/kg。对于药代动力学表征,在给药后1、3、6、24、48、72、96、120、168、240、336、408、504和672小时从2只动物/时间点采集血液并处理为血清。通过合格的免疫亲和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抗体1的血清浓度。使用生物素化的山羊抗人类IgG抗体从100%食蟹猴血清中提取抗体1和人抗体内标(稳定同位素标记的人类IgG),然后使用Q-ExactiveTM质谱仪对胰蛋白酶替代肽进行定量。使用非房室模型分析(NCA)计算每只动物(N=2)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通过平均值对参数进行总结。NCA和总结统计计算使用Phoenix执行。如表14中所示,抗体1在食蟹猴中表现出延长的药代动力学概况。
表14:对食蟹猴进行单次3mg/kg IV给药后抗体1的血浆药代动力学参数。

Claims (119)

1.结合人类IL-34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其中所述VH包含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HCDR1、HCDR2和HCDR3,并且所述VL包含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LCDR1、LCDR2和LCDR3,其中
所述HCDR1包含SEQ ID NO:5,
所述HCDR2包含SEQ ID NO:6,
所述HCDR3包含SEQ ID NO:7,
所述LCDR1包含SEQ ID NO:8,
所述LCDR2包含SEQ ID NO:9,和
所述LCDR3包含SEQ ID NO:10。
2.权利要求1的抗体,其中所述VH包含SEQ ID NO:3并且所述VL包含SEQ ID NO:4。
3.权利要求1或2的抗体,其中所述抗体包含含有SEQ ID NO:1的重链(HC)和含有SEQID NO:2的轻链(LC)。
4.核酸,其包含编码选自:11或12的一个或多个的SEQ ID NO的序列。
5.载体,其包含权利要求4的核酸。
6.权利要求5的载体,其中所述载体包含编码SEQ ID NO:11的第一核酸序列和编码SEQID NO:12的第二核酸序列。
7.组合物,其包含含有编码SEQ ID NO:11的核酸序列的第一载体和含有编码SEQ IDNO:12的核酸序列的第二载体。
8.细胞,其包含权利要求5或6的载体。
9.细胞,其包含含有编码SEQ ID NO:11的核酸序列的第一载体和含有编码SEQ ID NO:12的核酸序列的第二载体。
10.权利要求8或9的细胞,其中所述细胞是哺乳动物细胞。
11.生产抗体的方法,其包括在使得抗体表达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的细胞,和从培养基中回收表达的抗体。
12.通过权利要求11的方法产生的抗体。
13.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3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稀释剂或载体。
14.治疗有需要的受试者的免疫介导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3或12中任一项的抗体、或权利要求13的药物组合物。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病;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16.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17.权利要求1-3或12中任一项的抗体,其用于疗法。
18.权利要求1-3或12中任一项的抗体、或权利要求13的药物组合物,其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
19.权利要求18的抗体或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病;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20.权利要求18的抗体或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21.权利要求1-3或12中任一项的抗体在制备用于治疗免疫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22.权利要求21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病;舍格伦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炎性肠病(IBD)、特应性皮炎、肾病、败血症和/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23.权利要求21的用途,其中所述免疫介导的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24.确定体液中人类IL-34水平的方法,其包括:
(a)将所述体液与特异性结合由如SEQ ID NO:31中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人类IL-34的抗人类IL-34诊断性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接触,所述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包含:分别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的轻链互补决定区LCDR1、LCDR2和LCDR3,以及分别包含氨基酸序列(SEQ ID NO:5)、(SEQ ID NO:6)和(SEQ IDNO:7)的重链互补决定区HCDR1、HCDR2和HCDR3;
(b)任选地,去除任何非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和
(c)检测和/或定量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量,所述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与人类IL-34特异性结合。
25.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所述体液是血液、血清或血浆、或脑脊液,并且所述接触离体发生。
26.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向有此需要的人类受试者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与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3或12中任一项的抗体组合的有效量的抗N3pG Aβ抗体。
27.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所述抗N3pG Aβ抗体是donanemab并且权利要求1-3或12中任一项的抗体是抗体1。
28.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29.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所述抗N3pG Aβ抗体是donanemab并且所述疾病是阿尔茨海默病。
30.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中抗体1在用donanemab的治疗进程之后顺序施用。
31.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
i)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抗N3pG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约每四周施用一次;并且
ii)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约四周,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的抗N3pG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
其中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是donanemab,并且
iii)同时、单独或顺序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抗体1。
32.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在施用所述第二剂量之前,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一剂量的donanemab一次、两次或三次。
33.权利要求31或32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一剂量的约700mg的donanemab。
34.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约800mg、约900mg、约1000mg、约1100mg、约1200mg、约1300mg或约1400mg的donanemab。
35.权利要求31至3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约1400mg的donanemab。
36.权利要求31至3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持续治疗持续时间长达72周的进程或直到达到淀粉样蛋白的正常水平。
37.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给人类受试者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38.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一个治疗进程,直到人类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39.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持续治疗持续时间长达72周的进程。
40.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700mg,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1400mg,直到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41.权利要求31至3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直到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42.权利要求31至4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的donanemab,持续足以治疗或预防所述疾病的治疗持续时间的进程。
43.权利要求31至4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导致i)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和/或ii)减缓人类受试者的认知或功能衰退。
44.权利要求43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Aβ沉积物的减少通过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或检测Aβ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
45.权利要求43或44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100%。
46.权利要求45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约25%、约30%、约35%、约40%、约45%、约50%、约75%或约100%。
47.权利要求31至4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第二剂量的donanemab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i)约平均约25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约平均约50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i)约100centiloid,或iv)约84centiloid。
48.权利要求31至4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选自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AD、前驱期AD、轻度AD、中度AD、重度AD、唐氏综合症、临床脑淀粉样血管病或临床前脑淀粉样血管病。
49.权利要求31至4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是早期症状性AD患者。
50.权利要求49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前驱期AD和由AD引起的轻度痴呆。
51.权利要求26-5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ii)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ii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并且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iv)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并且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或v)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
52.权利要求51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1.46SUVr,则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i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为1.10SUVr至1.46SUVr,则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
53.权利要求26-5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i)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或ii)携带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并且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
54.权利要求53的方法,其中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高于1.46SUVr,则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高tau负荷。
55.权利要求51或53的方法,其中使用PET脑成像或检测tau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人类受试者的tau负荷。
56.抗N3pGlu Aβ抗体与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在制造用于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抗N3pGlu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随后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四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的抗N3pGlu Aβ抗体约每4周施用一次,并且
其中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是donanemab。
57.权利要求56的用途,其中在施用第二剂量的donanemab之前,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一剂量的donanemab一次、两次或三次。
58.权利要求56或57的用途,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约700mg的donanemab。
59.权利要求56-58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约800mg、约900mg、约1000mg、约1100mg、约1200mg、约1300mg或约1400mg的donanemab。
60.权利要求56-59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约1400mg的donanemab。
61.权利要求56-60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持续治疗持续时间长达72周的进程或直到达到淀粉样蛋白的正常水平。
62.权利要求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给人类受试者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63.权利要求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64.权利要求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的donanemab,持续长达72周的持续时间。
65.权利要求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的donanemab,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66.权利要求56-61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每四周一次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的700mg的donanemab,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的1400mg的donanemab,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67.权利要求56-66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向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的donanemab,持续足以治疗或预防所述疾病的治疗持续时间的进程。
68.权利要求56-67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导致i)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和/或ii)减缓人类受试者的认知或功能衰退。
69.权利要求68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Aβ沉积物的减少通过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或检测Aβ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
70.权利要求68或69的用途,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的donanemab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100%。
71.权利要求70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约25%、约30%、约35%、约40%、约45%、约50%、约75%或约100%。
72.权利要求70或71的用途,其中患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100%。
73.权利要求56至72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将第二剂量的donanemab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i)约平均约25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约平均约50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i)约100centiloid,或iv)约84centiloid。
74.权利要求56至73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选自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临床AD、前驱期AD、轻度AD、中度AD、重度AD、唐氏综合症、临床脑淀粉样血管病或临床前脑淀粉样血管病。
75.权利要求56至74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是早期症状性AD患者或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前驱期AD或由AD引起的轻度痴呆。
76.权利要求56至75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ii)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ii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并且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iv)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并且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或v)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
77.权利要求76的用途,其中人类受试者: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1.46SUVr,则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i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为1.10SUVr至1.46SUVr,则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
78.权利要求56-75中任一项的用途,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i)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或ii)携带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并且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
79.权利要求78的用途,其中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高于1.46SUVr,则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高tau负荷。
80.权利要求76或78的用途,其中使用tau PET脑成像或检测tau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人类受试者的tau负荷。
81.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所述人类受试者已确定具有:i)非常低至中等tau负荷或低至中等tau负荷,或ii)非常低至中等tau负荷或低至中等tau负荷以及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所述方法包括:
i)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donanemab,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的donanemab约每四周施用一次;并且
ii)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四周,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的donanemab,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
其与有效量的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
82.治疗或预防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物的疾病的方法,其包括:
确定人类受试者是否具有脑的颞叶、枕叶、顶叶或额叶中的tau负荷,并且如果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颞叶、枕叶、顶叶或额叶中的tau负荷,则:
i)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的约100mg至约700mg的抗N3pG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一剂量约每四周施用一次;并且
ii)在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一剂量后约四周,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第二剂量的大于700mg至约1400mg的抗N3pG Aβ抗体,其中每个第二剂量约每4周施用一次;
其与有效量的抗体1同时、单独或顺序组合。
83.根据权利要求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或颞叶中的tau负荷。
84.根据权利要求8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枕叶中的tau负荷。
85.根据权利要求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顶叶中的tau负荷。
86.根据权利要求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额叶中的tau负荷。
87.根据权利要求8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PLT)和/或枕叶中的tau负荷。
88.根据权利要求82-8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顶叶或楔前叶区域中的tau负荷或ii)额叶区域中的tau负荷,连同脑的PLT或枕叶区域中的tau负荷。
89.根据权利要求82-8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局限于额叶的tau负荷或ii)不包括脑的后外侧颞区(PLT)的颞叶区域中的tau负荷。
90.根据权利要求82-8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枕叶和顶叶中的tau负荷。
91.根据权利要求82-8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额叶中的tau负荷。
92.根据权利要求82-8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脑的后外侧颞叶、枕叶、顶叶和/或额叶中的tau负荷。
93.根据权利要求82-9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在施用第二剂量之前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一剂量一次、两次或三次。
94.根据权利要求82-9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的约700mg的第一剂量。
95.权利要求82至94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约800mg、约900mg、约1000mg、约1100mg、约1200mg、约1300mg或约1400mg的第二剂量。
96.权利要求82至95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一个或多个约1400mg的第二剂量。
97.权利要求82至9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持续长达72周的持续时间或直到达到淀粉样蛋白的正常水平。
98.权利要求82至9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给人类受试者直到患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99.权利要求82至9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抗N3pGlu Aβ抗体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所述人类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100.权利要求82至9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700mg,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1400mg,持续长达72周的持续时间。
101.权利要求82至100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700mg,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1400mg,直到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
102.权利要求82至10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每四周一次向人类受试者施用三次第一剂量700mg,然后每四周一次施用第二剂量1400mg,直到受试者中的淀粉样斑块水平对于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为约25centiloid或更低,任选地,其中所述两次连续的PET成像扫描间隔至少6个月,或者对于一次PET成像扫描为约11centiloid或更低。
103.权利要求82至102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向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持续足以治疗或预防所述疾病的持续时间。
104.权利要求82至10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的治疗或预防导致i)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和/或ii)减缓人类受试者的认知或功能衰退。
105.权利要求97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Aβ沉积物的减少通过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或检测Aβ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
106.权利要求97或98的方法,其中向所述人类受试者施用第二剂量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100%。
107.权利要求106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约20%、约25%、约30%、约35%、约40%、约45%、约50%、约75%或约100%。
108.权利要求82至10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将第二剂量施用于人类受试者直到人类受试者脑中的Aβ沉积物减少:i)约平均约25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约平均约50centiloid至约100centiloid,iii)约100centiloid,或iv)约84centiloid。
109.权利要求82至108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人类受试者的特征在于脑中Aβ沉积物的疾病选自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AD、前驱期AD、轻度AD、中度AD、重度AD、唐氏综合症、临床脑淀粉样血管病或临床前脑淀粉样血管病。
110.权利要求82至109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是早期症状性AD患者。
111.权利要求109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前驱期AD和由AD引起的轻度痴呆。
112.权利要求82-1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i)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ii)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已确定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
113.权利要求112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1.46SUVr,则具有非常低至中等的tau负荷,或ii)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为1.10SUVr至1.46SUVr,则具有低至中等的tau负荷。
114.权利要求82至113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受试者不具有高tau负荷或已确定不具有高tau负荷。
115.权利要求114的方法,其中如果通过PET脑成像测量的tau负荷高于1.46SUVr,则所述人类受试者具有高tau负荷。
116.权利要求114或115的方法,其中使用PET脑成像或检测tau的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法来确定人类受试者的tau负荷。
117.权利要求82至116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抗N3pGlu Aβ抗体包括donanemab。
118.权利要求82-117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患者具有一个或两个APOE e4的等位基因。
119.减少/防止人类脑的颞叶、枕叶、顶叶或额叶中tau负荷进一步增加或减缓人类脑的颞叶、枕叶、顶叶或额叶中tau积累速率的方法,其包括向人类受试者施用同时、单独或顺序与有效量的抗体1组合的抗N3pGlu Aβ抗体。
CN202280086891.XA 2021-10-29 2022-10-27 靶向白细胞介素-34的化合物和方法 Pending CN11847560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73209P 2021-10-29 2021-10-29
US63/273,209 2021-10-29
PCT/US2022/078744 WO2023076970A1 (en) 2021-10-29 2022-10-27 Compounds and methods targeting interleukin-3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475609A true CN118475609A (zh) 2024-08-09

Family

ID=84421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86891.XA Pending CN118475609A (zh) 2021-10-29 2022-10-27 靶向白细胞介素-34的化合物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4423128A1 (zh)
JP (1) JP2024540109A (zh)
KR (1) KR20240099348A (zh)
CN (1) CN118475609A (zh)
AU (1) AU2022376930A1 (zh)
CA (1) CA3236560A1 (zh)
MX (1) MX2024005146A (zh)
TW (1) TW202334212A (zh)
WO (1) WO202307697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09987A2 (en) 2008-07-21 2010-01-28 Probiodrug Ag Diagnostic antibody assay
WO2011151076A2 (en) 2010-06-04 2011-12-08 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Stiftung Öffentlichen Rechts, Universitätsmedizi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ARGETING Αβ OLIGOMERS
WO2012021469A1 (en) 2010-08-12 2012-02-16 Eli Lilly And Company ANTI-N3pGlu AMYLOID BETA PEPTIDE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US9499610B2 (en) 2011-04-08 2016-11-22 H. Lundbeck A/S Antibodies specific to pyroglutamated Aβ
US9161968B2 (en) 2011-04-08 2015-10-20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s of neuroprotection involving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 agonists
WO2016097420A1 (en) * 2014-12-19 2016-06-23 Universite De Nantes Anti il-34 antibodies
CN107810012A (zh) 2015-06-02 2018-03-16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使用抗il‑34抗体治疗神经疾病的组合物和方法
JOP20170004B1 (ar) 2016-01-15 2022-09-15 Lilly Co Eli الأجسام المضادة لببتيد بيتا النشوي مضاد N3pGlu واستخداماته
TWI735600B (zh) * 2016-07-01 2021-08-11 美商美國禮來大藥廠 抗-N3pGlu類澱粉β肽抗體及其用途
US10988529B2 (en) * 2016-08-09 2021-04-27 Eli Lilly And Company Combination therapy
JOP20190247A1 (ar) * 2017-04-20 2019-10-20 Lilly Co Eli أجسام بيتا ببتيد النشوانية المضادة لـ N3pGlu واستخداماتها
AU2020283534B2 (en) 2019-05-31 2024-05-16 Eli Lilly And Company Compounds and methods targeting human tau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36560A1 (en) 2023-05-04
KR20240099348A (ko) 2024-06-28
WO2023076970A1 (en) 2023-05-04
AU2022376930A1 (en) 2024-05-02
JP2024540109A (ja) 2024-10-31
TW202334212A (zh) 2023-09-01
EP4423128A1 (en) 2024-09-04
MX2024005146A (es) 2024-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9280B2 (en) Antibodies to IL-34
JP2025063187A (ja) インターロイキン-34を標的とする化合物及び方法
US20250296997A1 (en) Compounds and methods targeting interleukin-34
CN118475609A (zh) 靶向白细胞介素-34的化合物和方法
CN118510800A (zh) 靶向白细胞介素-34的化合物和方法
BR112024008165B1 (pt) Anticorpos direcionados à interleucina-34 e composições que os compreend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