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740781A - 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740781A CN118740781A CN202310335571.XA CN202310335571A CN118740781A CN 118740781 A CN118740781 A CN 118740781A CN 202310335571 A CN202310335571 A CN 202310335571A CN 118740781 A CN118740781 A CN 1187407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tification message
- control instruction
- notification
- message
- operation behavi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094—Interfacing with a device worn on the user's body to provide access to telephonic functionalities, e.g. accepting a call, reading or composing a message
- H04M1/724095—Worn on the wrist, hand or ar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本方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本方法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智能电子设备进行听歌、跑步以及近场支付等操作。然而,现有的智能电子设备处理通知消息的方式还欠缺通用性,用户体验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装置,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所述装置包括:通知查看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控制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继而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系统对接收到的通知消息进行显示的示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系统对接收到的通知消息进行显示的示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知查看界面的示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知查看界面的示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示例图。
图8示出了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示例图。
图9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有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的示例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知查看界面的示例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知消息控制处理的示例流程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听歌、跑步以及近场支付等操作,甚至,在用户没有携带移动终端或者不方便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代替移动终端处理通知消息。然而,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代替移动终端处理通知消息的方式还欠缺通用性,用户体验有待改善。
为了优化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本方法可以实现第一系统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为穿戴设备,例如,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穿戴手表,这种方式下,可以通过智能穿戴手表控制处理移动终端的通知消息。电子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在这种方式下,可以通过手机1控制处理手机2的通知消息,手机1和手机2可以为一个家庭里面的两个成员的手机,或者是一对情侣(夫妻)的手机。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用于运行第三系统)。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可以为实时操作系统,第一系统的具体类型可以不作限定,例如,第一系统可以为FreeRTOS、ThreadX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其中,通知消息可以为系统通知消息、第三方应用的通知消息或其他任意类型的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的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系统可以切换为在后台运行或处于休眠状态,第一系统可以接收来自第一系统的运行载体(即电子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或者接收其他电子设备(即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或者同时接收第一系统的运行载体发送的通知消息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系统所接收的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可以来源于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和/或第三系统。其中,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为两个设备。其中,在第一系统接收的是来自第一系统的运行载体(即电子设备)发送的通知消息的情况下,第一系统可以接收第一系统所配置的应用程序发送的通知消息或接收第一系统本身发送的通知消息,也可以接收第二系统所配置的应用程序发送的通知消息或接收第二系统本身发送的通知消息;在第一系统接收的是来自其他电子设备(即移动终端)发送的通知消息的情况下,第一系统可以接收第三系统所配置的应用程序发送的通知消息或接收第三系统本身发送的通知消息。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系统可以接收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和/或第三系统以指定的消息推送协议发送的通知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系统接收的通知消息为第二系统发送的情况下,第一系统可以代替第二系统控制处理各类通知消息;在第一系统接收的通知消息为第三系统发送的情况下,第一系统可以代替第三系统控制处理各类通知消息。
在第一系统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可以通过第一系统对应的显示界面显示通知消息。当第一系统前台运行时,可以将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作为与第一系统对应的显示界面。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对应的显示界面所显示通知消息的数量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一系统接收到的通知消息的数量。也就是说,第一系统对应的显示界面可以只显示一条通知消息,也可以显示多条通知消息。如果显示的是多条通知消息,可以将这些通知消息按照接收时间顺序或接收消息类型依次显示。如果显示的是一条通知消息,可以将该条通知消息以弹窗的样式进行显示,该弹窗可以覆盖在当前所显示内容的最上层。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系统对接收到的通知消息进行显示的示例图。如图2所示,当第一系统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可以通过智能穿戴手表的表盘界面对接收到的通知消息分别进行显示。图2所示的“消息1:XX”、“消息2:XXXX”以及“消息3:XXXXX”的接收先后顺序可以为消息3:XXXXX>消息2:XXXX>消息1:XX,即最先接收到消息3、其次接收到消息2、最后接收到消息1;或者“消息1:XX”、“消息2:XXXX”以及“消息3:XXXXX”的接收先后顺序可以为消息3:XXXXX<消息2:XXXX<消息1:XX,即最先接收到消息1、其次接收到消息2、最后接收到消息3。其中,消息1、消息2以及消息3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消息,也可以是相同类型的消息,消息1、消息2以及消息3的具体内容均可以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消息显示样式仅作为本申请第一系统显示通知消息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显示样式的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系统对接收到的通知消息进行显示的示例图。如图3所示,当第一系统接收到通知消息后,可以通过智能穿戴手表的表盘界面对接收到的通知消息进行弹窗显示,如图4所示的“消息4:XXXXXXXXXXXXXXX”。
作为一种方式,在第一系统对应的显示界面只显示一条通知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将该条通知消息确定为待处理的通知消息;而在第一系统对应的显示界面显示有多条通知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将用户选择操作的通知消息确定为待处理通知消息。
在第一系统对应的显示界面只显示一条通知消息的情况下,所显示的通知消息可以是消息的简介,也可以是消息的具体内容。如果是消息的简介,通过触控该通知消息,可以触发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如果是消息的具体内容,那么该显示界面可以理解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在第一系统对应的显示界面显示有多条通知消息的情况下,用户触控了哪条通知消息,就会触发显示与该条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其中,通知查看界面也可以理解为通知处理界面。通知查看界面用于显示可以对待处理的通知消息进行处理的方式,不同的通知消息对应的消息处理方式可以不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通知查看界面可以配置快捷处理功能与普通处理功能,通知查看界面具体显示何种功能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类型确定。例如,若通知消息携带了快捷处理功能对应的字段,那么当触控通知消息跳转至通知查看界面时,可以显示快捷处理功能与普通处理功能;而若通知消息未携带快捷处理功能对应的字段,那么当触控通知消息跳转至通知查看界面时,可以显示通知消息的简要内容(或具体内容)以及普通处理功能。需要说明的是,通知查看界面可以在显示通知消息的具体内容的界面显示所配置的快捷处理功能,或者是先显示普通处理功能再显示快捷处理功能。即快捷处理功能与普通处理功能,的显示顺序可以不作限定,可以是并列显示,也可以是递进显示,具体可以不作限定。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4以及图5,均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知查看界面的示例图。假设图2所示的消息1携带了快捷处理功能对应的字段,那么当用户触控消息1时,则可以跳转至图4所示的通知查看界面,该通知查看界面包括有“快捷控制”功能按钮和“关闭”功能按钮,“快捷控制”即前述的快捷处理功能,“关闭”即前述的普通处理功能,快捷处理功能与普通处理功能的命名以及各自具体包括的功能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作为示例。该种方式下,通过触控“快捷控制”功能按钮,可以对通知消息进行进一步的快捷控制处理,具体参见后续描述,而通过触控“关闭”功能按钮,可以控制关闭通知消息。
假设图2所示的消息2未携带快捷处理功能对应的字段,那么当用户触控消息2时,则可以跳转至图5所示的通知查看界面,该通知查看界面显示有消息2的具体内容以及“关闭”功能按钮,该种方式下,通过触控“关闭”功能按钮,可以控制关闭通知消息。
步骤S120: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作为一种方式,无论通知查看界面显示的是哪种对通知消息进行处理的方式,当检测到作用于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时,可以响应作用于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前述触控操作以及第一操作的类型均可以不作限定,例如,均可以为点击、滑移、敲击、隔空操作或是触碰等,前述触控操作的具体类型可以与第一操作的具体类型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不作限定。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以图4所示的通知查看界面为例,若第一操作的作用位置为快捷控制功能按钮所在的位置,那么生成的与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为快捷控制处理指令;而若第一操作的作用位置为关闭功能按钮所在的位置,那么生成的与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为关闭指令。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目标系统可以为第一系统、第二系统或者第三系统,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可以根据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目标系统为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在同一时刻,待处理的通知消息的来源可以是唯一的。
其中,如果目标系统是第一系统或者第二系统,那么指定识别字段可以包括设备识别字段以及系统识别字段;如果目标系统是第三系统,那么指定识别字段可以包括设备识别字段。其中,设备识别字段用于识别通知消息是由那个设备发送的,系统识别字段用于进一步识别通知消息是由哪个系统发送的。
在第一系统生成与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之后,作为一种方式,若目标系统为第二系统,可以向第二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以使得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第二系统处理通知消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而第二系统处于后台运行状态或者休眠状态的情况下,可以由第一系统代为处理第二系统的通知消息,并将处理结果以控制指令的形式发送给第二系统,使得通过控制指令可以控制第二系统快速的处理通知消息。
作为另一种方式,若目标系统为第三系统,可以向第三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以使得通过控制指令控制第三系统处理通知消息。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假设第一系统的运行载体为手表,第二系统的运行载体为手机,当用户在打麻将的情况下,不停的查看手机可能会影响打麻将的体验,此时用户可以通过佩戴的手表代替处理手机的通知消息,即当手机接收到新的通知消息时,会将通知消息同步发送给手表,用户可以通过手表简要查看消息,并处理后生成控制指令,以实现控制手机(快速)处理通知消息。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一接收到通知消息时,就识别通知消息中的设备识别字段,以确定通知消息的来源,即确定通知消息是运行于哪个载体的目标系统发送过来的。也可以是在检测到对该通知消息的触控操作时,识别通知消息中的设备识别字段。或者是在生成控制指令后识别通知消息中的设备识别字段。识别通知消息中的设备识别字段的具体时刻可以不作限定,也可以是上述例举之外的其他时刻。
其中,设备识别字段可以理解为通知消息的一个位置指向,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识别通知消息中的设备识别字段的值来确定通知消息的来源。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假设该设备识别字段的值为“phone”,那么可以确定通知消息的来源为手机,即通知消息为运用于手机中的第三系统发送;假设该设备识别字段的值为“local”,那么可以确定通知消息的来源为手表,即通知消息为运行于手表中的第二系统发送,此时第一系统为运行于该手表中的第一系统,第一系统可以为小核系统,第二系统可以为大核系统。其中,“phone”和“local”均可以表示设备的命名。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系统可以为实时操作系统,第二系统可以为安卓系统,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和第三系统遵循相同的消息推送协议,即第一系统向第二系统发送消息时与第二系统向第一系统发送消息时遵循的是同一套协议,第一系统向第三系统发送消息时与第三系统向第一系统发送消息时遵循的是同一套协议,第二系统向第三系统发送消息时与第三系统向第二系统发送消息时遵循的是同一套协议。协议的具体类型以及内容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继而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6,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用于运行第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0: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其中,步骤S21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第二系统可以处于休眠状态或者后台运行状态。通知消息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字段。
步骤S220: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所述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知消息对应的快捷处理功能与普通处理功能均可以显示在通知查看界面。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响应作用于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触发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其中,每一个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操作行为选项。
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7以及图8,均示出了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示例图。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若检测到存在作用于如图2所示的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可以触发通知查看界面跳转至显示有如图7所示的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界面,或者触发通知查看界面跳转至显示有如图8所示的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界面,该界面仍然是通知查看界面。图7所示的操作行为选项包括“打开APP”、“回复”以及“删除”,图8所示的操作行为选项包括“打开APP”、“回复”、“删除”以及“关闭”,即通知查看界面既可以显示通知消息对应的快捷处理功能,也可以显示通知消息对应的普通处理功能。第一选择操作的具体操作类型可以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触控、点击、滑移、或者是敲击等,第一选择操作用于选择待处理的通知消息,例如,通过第一选择操作可以将图2所示的通知查看界面的消息1选中作为待处理的通知消息。
步骤S230: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在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有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情况下,可以直接选择一个操作行为选项,以对通知消息进行处理。具体的,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可以响应作用于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第二选择操作用于选择要对通知消息进行处理的方式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例如,若用户想要对通知消息进行“删除”处理,那么用户可以选择“删除”操作行为选项,以生成与“删除”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目标系统删除通知消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继而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所述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然后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9,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用于运行第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0: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其中,步骤S31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中的第一系统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第二系统可以处于休眠状态或者后台运行状态。
步骤S320: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其中,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知消息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字段,操作行为字段的内容用于表征会对通知消息进行的快捷处理操作,操作行为字段的内容(包括内容的数量以及实际内容)可以通过配置于目标系统的应用程序配置,即目标系统的应用程序配置了多少种操作行为,第二查看界面就可以显示多少种操作行为选项,每个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操作行为选项。不同的应用程序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的内容或数量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通知查看界面可以包括第一查看界面与第二查看界面,在这种方式下,当检测到存在作用于通知消息的触控操作时,可以显示第一查看界面。进一步的,若通知消息包括有至少一个操作行为字段,那么第一查看界面可以显示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快捷控制功能与普通控制功能,此种情况下,若检测到作用于第一查看界面的快捷控制功能按钮的第一操作,可以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请参阅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有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的示例图,如果用户点击了图4所示的快捷控制功能按钮,那么可以跳转至图10所示的第二查看界面,第二查看界面显示有“回复”、“打开APP”以及“删除”等属于快捷控制功能的操作行为选项。通过分级显示消息处理界面,可以避免误操作,从而提升消息处理的准确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若通知消息没有包括操作行为字段,那么第一查看界面可以显示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普通控制功能,此种情况下,若检测到作用于第一查看界面的普通控制功能按钮的第一操作,可以显示包括普通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例如,同样是图10所示的第二查看界面,本实施方式将只显示“关闭”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第一查看界面与第二查看界面可以为同一个界面,即通过触控通知消息,可以直接跳转至显示有通知消息具体内容以及普通处理功能的界面,或者是跳转至只有普通处理功能的界面,以实现快速的对通知消息进行处理。例如,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当电子设备接收到通知消息时,通知消息可以显示于快捷通知栏,对于快捷通知栏显示的某条消息,通过滑移,可以呼出带有“删除”按钮的通知处理界面(可以理解为本实施例描述的通知查看界面),通过触控该通知处理界面的“删除”按钮,可以实现快速对该条通知消息进行删除,即本申请中第一查看界面、第二查看界面或者是通知查看界面的呼出方式以及界面的具体显示样式均可以不作限定。
步骤S330: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在通知消息包括有操作行为字段的情况下,若检测到作用于显示在第二查看界面的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那么第一系统可以响应作用于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查看界面配置有与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功能按钮,即图10所示的“回复”、“打开APP”以及“删除”等快捷控制功能均配置有功能按钮(可以为虚拟按钮或者是机械按钮),用户通过触控某个按钮(即通过触控的方式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其他操作方式进行选择,这里对选择的操作方式可以不作限定),可以触发生成与该按钮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作为一种方式,若检测到存在与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功能按钮的第三操作,可以响应作用于所述功能按钮的第三操作,生成与所触控的功能按钮对应的控制指令。第三操作的具体类型与前述的第一操作的具体类型相似,均可以不作限定。
在通知消息没有包括操作行为字段以及第一查看界面和第二查看界面为不同的界面的情况下,若检测到作用于第二查看界面的第二选择操作,可以生成与普通控制功能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继而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其中,每个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然后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1,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用于运行第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10: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其中,步骤S41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20: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其中,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
其中,步骤S42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320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430: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标记所述通知消息处于待回复状态,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操作行为选项可以包括消息回复字段(即图10所示的“回复”快捷控制功能按钮)。在这种方式下,可以响应作用于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使目标系统标记通知消息处于待回复状态,此时可以根据该控制指令唤起目标系统对应的APP打开,进而在该APP内进行通知消息回复,即若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为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所生成的控制指令可以用于控制目标系统打开对应的应用程序,并进行消息回复。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操作行为字段可以包括消息删除字段,对于该字段,可以直接响应作用于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消息删除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删除所述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操作行为字段可以包括消息打开字段,消息打开字段用于打开通知消息对应的应用程序,对于该字段,也可以直接响应作用于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消息打开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也可以用于控制打开通知消息对应的应用程序。
上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示例仅用于说明本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方案的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继而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其中,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然后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标记所述通知消息处于待回复状态,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2,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用于运行第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510: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其中,步骤S51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20: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其中,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
其中,步骤S52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320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30: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若所述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为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获取消息回复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若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为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于该字段,在生成控制指令之前,还需要获取用于回复的内容。
具体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系统可以响应作用于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获取消息回复内容。该获取消息回复内容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由用户输入(包括语音输入或者是文字输入),可以预先设定常用的回复内容供用户选择,或者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获取消息回复内容,具体可以不作限定。
步骤S540:生成与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含所述消息回复内容,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发送对所述通知消息的回复内容,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其中,步骤S54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20以及步骤S330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获取了消息回复内容的情况下,可以生成包括消息回复内容的控制指令,以便实现代替目标系统快捷回复通知消息。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通过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其中,每个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操作行为选项;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若所述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为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获取消息回复内容;生成与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含所述消息回复内容,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发送对所述通知消息的回复内容,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通过控制指令使目标系统直接发送对通知消息的回复内容,可以提升通知消息处理的便捷性。
请参阅图13,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用于运行第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610: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其中,步骤S610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步骤S110的描述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620: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默认操作行为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如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如果通知消息没有包括操作行为字段,那么通知查看界面可以仅显示普通功能按钮(如图14所示,通知查看界面仅显示“关闭”功能按钮),也可以显示通知消息的内容以及普通功能按钮(如图5所示)。
在这种方式下,若检测到作用于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那么第一系统可以响应作用于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默认操作行为(例如图5或图14所示的“关闭”功能)对应的控制指令。默认操作行为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请参阅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知消息控制处理的示例流程图。如图15所示,假设第一系统为RTOS(RealTimeOperatingSystem,实时操作系统)系统,第二系统为运行在智能穿戴手表103上的Android系统,第一系统运行在智能穿戴手表103上,第三系统为运行在手机101上的Android系统。对于智能穿戴手表103上运行的两个系统,RTOS系统为小核系统,Android系统为大核系统。智能穿戴手表103上的RTOS系统与Android系统的通信方式为双核通信,智能穿戴手表103上的RTOS系统与手机101上的Android系统的通信方式为蓝牙(也可以是其他近场通信方式)通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系统或者是第三系统中的APP有通知消息时,可以传输至通知系统,此时,RTOS系统可以同时接收来自智能穿戴手表103上的第二系统通过双核通信的方式发送的通知消息,以及接收来自手机101上的第三系统通过蓝牙通信的方式发送的通知消息,并可以将接收到的通知消息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进行展示。若用户触控了某条通知消息,则跳转至UI展示系统(即图4所示的通知查看界面),若该通知消息包括有操作行为选项,那么如果用户触控了图4所示的快捷控制功能按钮,可以跳转至UI按钮显示界面(即图10所示的第二查看界面),此时,如果用户触控了“回复”按钮,若该通知消息是大核系统发送的,那么第一系统可以把回复内容通过双核通信发送给大核系统,并回复给通知消息的对应的人,即应用程序中的消息回复对象;若该通知消息是手机发送的,那么第一系统可以把回复内容通过蓝牙发送给手机,并回复给通知消息的对应的人。如果用户触控了“打开APP”按钮,若该通知消息是大核系统发送的,那么第一系统可以通过双核通信将打开APP的指令发给大核系统,从而大核的应用程序可以响应该控制指令打开APP;若该通知消息是手机发送的,那么第一系统可以通过蓝牙将打开APP的指令发给手机,从而手机的应用程序可以响应该控制指令打开APP。如果用户触控了“删除”按钮,若该通知消息是大核系统发送的,那么第一系统可以通过删除指令控制删除大核的对应通知消息;若该通知消息是手机发送的,那么第一系统可以通过删除指令控制删除手机的对应通知消息。其中,第二系统以及第三系统可以配置有action处理中心,用于响应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关联的内容可以相互引用,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通过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继而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默认操作行为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装置700,运行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所述装置700包括:
通知查看界面显示模块710,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控制指令生成模块720,用于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知消息还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字段,在这种方式下,控制指令生成模块720可以用于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所述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知消息还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字段,所述通知查看界面包括第一查看界面与第二查看界面。在这种方式下,控制指令生成模块720可以用于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其中,每个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操作行为选项;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查看界面配置有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功能按钮,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响应作用于所述功能按钮的第三操作,生成与所触控的功能按钮对应的控制指令。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操作行为字段可以包括消息回复字段,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若所述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为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获取消息回复内容;生成与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含所述消息回复内容,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发送对所述通知消息的回复消息。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操作行为字段可以包括消息回复字段,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标记所述通知消息处于待回复状态。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操作行为字段包括消息删除字段,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述消息删除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删除所述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操作行为选项包括消息打开字段,所述消息打开字段用于打开所述通知消息对应的应用程序,在这种方式下,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可以包括: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述消息打开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
作为一种方式,控制指令生成模块720可以用于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默认操作行为对应的控制指令。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控制处理模块,用于在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之后,若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二系统,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以使得通过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系统处理所述通知消息;若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三系统,向所述第三系统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以使得通过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三系统处理所述通知消息。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和第三系统遵循相同的消息推送协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显示或讨论的模块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请参阅图17,基于上述的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及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以执行前述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02以及相互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4,存储器102以及处理器104之间通信线路连接。存储器102中存储有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内容的程序,而处理器104可以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程序。
其中,处理器104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04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1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04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4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4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02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前述各个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请参考图18,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70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computer-readablestorage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8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8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在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继而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第一系统可以根据通知消息的来源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进而指示通知消息的来源系统(即目标系统)直接根据该控制指令处理通知消息,提升了通知消息处理的通用性与灵活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二系统,向所述第二系统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以使得通过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系统处理所述通知消息;和/或
若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三系统,向所述第三系统发送所述控制指令,以使得通过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三系统处理所述通知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第二系统和第三系统遵循相同的消息推送协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字段,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选择操作,所述通知查看界面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
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消息还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字段,所述通知查看界面包括第一查看界面与第二查看界面,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第一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显示包括至少一个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查看界面,其中,每个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对应一个所述操作行为选项;
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包括消息回复字段,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标记所述通知消息处于待回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包括消息回复字段,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若所述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为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获取消息回复内容;
生成与所述消息回复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包含所述消息回复内容,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发送对所述通知消息的回复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包括消息删除字段,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述消息删除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删除所述通知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行为字段包括消息打开字段,所述消息打开字段用于打开所述通知消息对应的应用程序,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选择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操作行为选项的第二选择操作,生成与所述消息打开字段所对应的操作行为选项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标系统打开所述通知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默认操作行为对应的控制指令。
11.一种通知消息控制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安装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一系统,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运行第二系统,所述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运用于第三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通知查看界面显示模块,用于所述电子设备前台运行第一系统状态下,显示与待处理的通知消息对应的通知查看界面;
控制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响应作用于所述通知查看界面的第一操作,生成与所述第一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得目标系统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处理所述通知消息,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通知消息的指定识别字段所标识的系统,所述目标系统为所述第一系统、所述第二系统或所述第三系统。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10335571.XA CN118740781A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PCT/CN2024/084919 WO2024199472A1 (zh) | 2023-03-30 | 2024-03-29 | 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310335571.XA CN118740781A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8740781A true CN118740781A (zh) | 2024-10-01 |
Family
ID=92846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310335571.XA Pending CN118740781A (zh) | 2023-03-30 | 2023-03-30 | 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8740781A (zh) |
| WO (1) | WO2024199472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KR20160113903A (ko) * | 2015-03-23 | 2016-10-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
| CN105573848A (zh) * | 2015-12-11 | 2016-05-11 |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 多系统中对待处理事件信息进行提示的方法及装置 |
| US10375163B2 (en) * | 2016-01-29 | 2019-08-06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Cross device messaging |
| CN108255683B (zh) * | 2016-12-29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中消息提示的方法和终端 |
| CN113055272B (zh) * | 2019-12-27 | 2023-03-24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双系统的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 WO2021164445A1 (zh) * | 2020-02-19 | 2021-08-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知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
| CN112187627B (zh) * | 2020-10-09 | 2022-10-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交互控制方法及系统、可穿戴设备、移动终端和存储介质 |
-
2023
- 2023-03-30 CN CN202310335571.XA patent/CN118740781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3-29 WO PCT/CN2024/084919 patent/WO2024199472A1/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WO2024199472A1 (zh) | 2024-10-03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11782581B2 (en) |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 CN107911798B (zh) |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终端 | |
| US20140155123A1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information hand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
| WO2016025657A1 (en) | Quick navigation of message conversation history | |
| TW201510844A (zh) | 用於電子元件中的方法、電腦程式產品以及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錄媒體 | |
| WO2017063443A1 (zh) |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
| CN104536666A (zh) | 一种快速切换应用程序及其界面的方法及装置 | |
| US20130147708A1 (en) | Mobile terminal and editing controlling method | |
| CN109983428B (zh) | 一种应用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 |
| CN108427549B (zh) | 通知消息的声音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 |
| US11460971B2 (en) |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 WO2024109786A1 (zh) | 即时通信会话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 CN107172258A (zh) | 一种保存联系人信息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 WO2016173307A1 (zh) | 一种消息复制方法和装置、以及智能终端 | |
| CN112822322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静音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 CN105739905B (zh) | 一种终端主按键虚拟方法及装置 | |
| JP6407293B2 (ja) | キーボード様式切り替え方法および装置 | |
| CN107526597A (zh) | 用户界面编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 CN107291235A (zh) | 控制方法和装置 | |
| CN108255401B (zh) | 基于双屏的任务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 CN118740781A (zh) | 通知消息控制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 CN104866356A (zh) | 一种实现快速启动app的方法 | |
| CN115357829A (zh) | 一种页面控件的曝光埋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 CN107454277A (zh) | 一种消息提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 |
| CN107765956B (zh) | 用户界面编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