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957947A - 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957947A CN118957947A CN202411185493.0A CN202411185493A CN118957947A CN 118957947 A CN118957947 A CN 118957947A CN 202411185493 A CN202411185493 A CN 202411185493A CN 118957947 A CN118957947 A CN 1189579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dor
- clothes
- initial
- concentration value
- dr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3/00—Control of operations performed in washing machines or washer-dryers
- D06F33/50—Control of washer-dry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r target of the control
- D06F33/52—Control of the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 D06F33/65—Control of the operational steps, e.g. optimisation or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steps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laundry of conditioning or finishing phases, e.g.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04—Signal transfer or data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02—Characteristics of laundry or load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02—Characteristics of laundry or load
- D06F2103/04—Quantity, e.g. weight or variation of we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Control Of Washing Machine And Dry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除味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筒和异味处理组件,衣物处理筒内部形成衣物处理腔;异味处理组件中的加压腔室内设置有溶解质,加压腔室上具有启闭功能且均与衣物处理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异味处理组件中的可调压力组件可调节加压腔室内的压强,以增加异味气体中异味分子在溶解质中的溶解度;具有异味分子的气体通过进风口被引导至加压腔室中,在压强调控下使异味分子溶解于溶解质内,经处理后的气体通过出风口返回至衣物处理腔中。本发明中通过异味处理组件可有效去除衣物上的异味,且并不会对衣物的材质造成影响,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衣物处理设备比如洗衣机已成为每家每户的生活必备电器,洗衣机具有能够对衣物进行洗涤、漂洗、脱水和/或烘干处理。
伴随着人们对洗衣机功能的智能需求越来越高,人们希冀洗衣机可以在洗涤烘干衣物的同时,也能有效去除衣物上的异味,比如衣物放久之后的霉菌味、汗渍味或食用火锅后的异味等。
目前,衣物上异味去除的方法主要依赖于传统洗涤和化学除臭剂等,但此类除味方法无法彻底去除衣物深层的异味,且可能对衣物的材质造成损伤,使得人们对衣物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感较差。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衣物处理设备无法根除衣物中深层异味,且可能对衣物材质造成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适用处理可挥发出异味气体的衣物,该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筒和异味处理组件;
所述衣物处理筒的内部形成衣物处理腔;
所述异味处理组件包括可调压力组件和加压腔室,所述加压腔室内设置有溶解质,以及,所述加压腔室上具有启闭功能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
所述可调压力组件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加压腔室内的压强,以增加所述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在所述溶解质中的溶解度;
其中,具有异味分子的异味气体通过所述进风口被引导至所述加压腔室中,在所述可调压力组件的压强调控下,使所述异味分子溶解于所述溶解质内,经处理后的所述气体通过所述出风口返回至所述衣物处理腔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压腔室上设置有溶解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加压腔室的上端侧,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加压腔室的侧壁的下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风道、烘干模块和烘干风机;
所述衣物处理筒设有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的进风端和出风端;
所述烘干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衣物处理筒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烘干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压腔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加压腔室的出风口与所述衣物处理筒的进风端连通;
所述烘干模块和所述烘干风机均设置在所述烘干风道内,且所述烘干模块靠近所述加压腔室的进风口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还包括电解单元;
所述电解单元设置在所述溶解质内,所述电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电解处理去除所述溶解质中的所述异味分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判断衣物处理设备进入烘干程序且所述烘干程序设有除味程序时,根据衣物初始异味浓度控制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异味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异味控制方法,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用于对第一方面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包括:
在判断衣物处理设备进入烘干程序且所述烘干程序设有除味程序时,控制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异味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异味处理包括:
对衣物执行预处理,使所述衣物上的异味脱离所述衣物,以形成初始异味气体;
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引入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
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执行预定时间的预操作,以使所述初始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溶解于所述溶解质从而得到中间异味气体;
获取所述中间异味气体的中间异味浓度值;
根据所述中间异味浓度值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中间异味浓度值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中间异味浓度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补压和升温处理,并在预定时间后获取所述中间异味气体的再一次异味浓度值;
基于所述再一次异味浓度值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控制;
和/或,
当所述中间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获取所述衣物处理筒中所述衣物的衣物异味浓度值;
基于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与目标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再一次异味浓度值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再一次异味浓度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继续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至少一次的补压和升温处理,直至下一次异味的检测浓度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为止;
和/或,
当所述再一次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获取所述衣物处理筒中所述衣物的衣物异味浓度值;
基于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与目标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与目标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阈值时,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和/或,
当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大于所述目标阈值时,释放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
再次向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注入未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并重新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执行预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执行预定时间的预操作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异味气体的初始异味浓度值;
在所述预定时间内,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小于第一数值时,以五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加压处理;以及,
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数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数值时,以十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加压处理;以及,
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数值时,以二十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加压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设置有电解单元;
所述以使所述初始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溶解于所述溶解质从而得到中间异味气体的步骤中包括:
利用所述电解单元对所述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以去除异味分子,使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形成所述中间异味气体;
在电解处理过程中,周期性获取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
其中,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基于第三电压等级对所述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以及,
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第二电压等级对所述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三电压等级小于所述第二电压等级;
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基于第一电压等级对所述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所述第二电压等级小于所述第一电压等级,且所述第一电压等级包括最高电压等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所述衣物执行预处理,使所述衣物上的异味脱离所述衣物,以形成初始异味气体的步骤包括:
运行衣物烘干程序;
获取所述衣物的初始重量,以确定对所述衣物的加压时长和烘干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对所述衣物执行预处理,使所述衣物上的异味脱离所述衣物,以形成初始异味气体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引入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的步骤之前,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在选择所述衣物烘干程序的模式中是否含有除味程序;
若是,则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引入至所述异味处理组件内;
若否,则继续执行对衣物的单独的烘干流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引入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的步骤包括:
基于烘干风机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通过所述烘干风道引入至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和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从而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本发明中的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中,衣物处理设备适用处理可挥发出异味气体的异味,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内部形成有衣物处理腔的衣物处理筒和异味处理组件。其中,异味处理组件包括可调压力组件和加压腔室,加压腔室内设置有溶解质,在加压腔室上设置有均与衣物处理腔连通且具有启闭功能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可调压力组件用于调节加压腔室内的压强,以增加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在溶解质中的溶解度。其中,具有异味分子的异味气体通过进风口被引导至加压腔室内,在可调压力组件的压强调控下,使异味分子溶解于溶解质内,而后,经过异味处理的气体通过出风口返回至衣物处理腔中,从而有效去除衣物表面和深层的异味分子,并且上述异味处理的过程也并不会对衣物的材质造成影响,有效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的逻辑判断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衣物处理设备;
200、衣物处理筒;210、衣物处理腔;211、进风端;212、出风端;
300、异味处理组件;310、可调压力组件;320、加压腔室;321、进风口;322、出风口;323、进液口;324、出液口;330、电解单元;331、电解正极;332、电解负极;
400、烘干组件;410、烘干风道;420、烘干模块;430、烘干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100。其中,衣物处理设备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洗衣机,洗衣机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洗护一体机、洗干一体机等。比如,洗衣机可以是具有烘干或洗护功能的滚筒洗衣机或波轮洗衣机等,当然,该洗衣机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全自动洗衣机。
衣物处理设备100适用处理可挥发出异味气体的衣物。该衣物处理设备100包括衣物处理筒200和异味处理组件300。其中,衣物处理筒200的内部形成衣物处理腔210,该衣物处理腔210适于容纳洗涤介质,以通过洗涤介质对衣物处理腔210内的衣物进行洗涤。或者,利用该衣物处理腔210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等。
在一个示例中,衣物处理腔210可以是滚筒洗衣机中的内筒。
异味处理组件300设置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内,异味处理组件300可以设置在衣物处理腔210的任意位置处,比如,将异味处理组件300设置在衣物处理腔210的上侧或者左侧或者右侧等。本示例以及下述示例中,异味处理组件300设置在衣物处理腔210的上侧。
异味处理组件300包括可调压力组件310和加压腔室320。加压腔室320设置在衣物处理腔210的上侧,在加压腔室320内容纳有溶解质,溶解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态水。在加压腔室320上设置有具有启闭功能的进风口321和出风口322。其中,可以在进风口321和出风口322处设置控制阀门即可实现相应的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进风口321和出风口322均与衣物处理腔210的内部连通。
可调压力组件310设置在加压腔室320的任意位置处,可调压力组件310被配置为调节加压腔室320内的压强,以增加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在溶解质中的溶解度。其中,可调压力组件31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压力调节装置,比如电子压力调节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通过可调压力组件310对衣物处理腔210内进行加压处理,从而加速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从衣物中挥发出,提高后续的异味去除效率。
也就是说,衣物中的异味气体从衣物中挥发出来后,具有异味分子的异味气体通过进风口321被引导至加压腔室320内,在可调压力组件310的压强调节下,使得异味分子溶解在溶解质中,并通过压力大小的调节,可以增加异味分子在溶解质中的溶解度。而经过异味处理后的气体通过出风口322重新返回至衣物处理腔210内,基于此,利用异味处理组件300中的可调压力组件310和加压腔室320的配合,有效去除衣物表面乃至衣物深层的异味,并且上述异味处理的过程也并不会对衣物的材质造成影响,有效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感。
为了便于溶解质的更换,在加压腔室320上还设置有溶解质的进液口323和出液口324。其中,进液口323可以设置在加压腔室320的正上方,以便于溶解质的进入,而出液口324可以设置在加压腔室320的旁侧的下方,以便于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的排出,如此循环达到有效去除衣物表面的异味。
衣物处理设备100中还设置有烘干组件400,以便于利用烘干组件400对衣物处理腔210内的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等。其中,烘干组件400包括烘干风道410、烘干模块420和烘干风机430。
在衣物处理筒200设有与衣物处理腔210的内部连通的进风端211和出风端212。
烘干风道410布置在衣物处理设备100内,并围绕在衣物处理腔210的外壁进行设置。烘干风道410的一端与衣物处理筒200的出风端212连通,烘干风道410的另一端与加压腔室320的进风口321,加压腔室320的出风口322与衣物处理腔210的进风端211连通,以形成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的循环通道。
烘干模块420设置在烘干风道410内,烘干模块420可以直接固定在烘干风道410内,或者,利用其他紧固件比如螺钉等固定在烘干风道410内。烘干模块420可以设置在靠近烘干风道410的出风端的位置处,即,烘干模块420靠近加压腔室320的进风口321设置。烘干模块420被配置为:对从烘干风道410的出风端引出的筒内湿热气体除湿加热形成烘干气流,以完成对衣物的烘干处理。
烘干模块420可以是电加热丝或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的温度系数)加热器等可加热空气的元件。
烘干风机430设置在烘干风道410内,沿烘干气流的流动方向,烘干风机430位于烘干模块420的上游,以将衣物处理腔210内的湿热气体引导至烘干模块420位置处。烘干风机430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或者烘干风机430可以直接使用引风机、轴流风机等。
本示例中,在烘干风机430的引导作用下,将衣物中挥发出来的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输送至加压腔室320中,而后,基于可调压力组件310的压强调节,将异味分子溶解于溶解质内,从而有效去除衣物表面和衣物深层的异味,并且上述异味处理的过程也并不会对衣物的材质造成影响,有效提高了衣物处理设备的使用体验感。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中,异味处理组件300还包括电解单元330。该电解单元330设置在溶解质内,且电解单元330被配置为,基于电解强度调节和电解处理,去除溶解质中的异味分子。
在一个示例中,电解单元330可以包括电解正极331和电解负极332。其中,当加压腔室320内加压完毕后,大量异味分子溶解于溶解质中后,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氧化上述异味分子,防止异味分子再次挥发。在电解过程中,电解正极331附近的水分子被氧化,产生氧气和氢离子;并且因电解质中的氯离子,在电解过程中会同时生成次氯酸等氧化性物质,次氯酸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和消毒功能。氧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起到氧化作用,帮助分解异味分子。
基于此,利用电解单元330对异味分子进行集中分解处理,从而进一步去除衣物中的异味,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100还设置有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控制装作在判断衣物处理设备100进入烘干程序且烘干程序设有除味程序时,根据衣物初始异味浓度控制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异味处理。
如图2并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示例性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该除味控制方法用于对上述任意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100进行控制。其中,该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判断衣物处理设备进入烘干程序且烘干程序中设有除味程序时,控制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异味处理。
其中,控制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异味处理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对衣物执行预处理,使衣物上的异味脱离衣物,以形成初始异味气体。
步骤S200:将初始异味气体引入异味处理组件中。
步骤S300:对异味处理组件执行预定时间的预操作,以使初始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溶解于溶解质从而得到中间异味气体。
步骤S400:获取中间异味气体的中间异味浓度值。
步骤S500:根据中间异味浓度值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进行处理。
在步骤S100中,可以基于以下操作对衣物执行预处理,从而使衣物上的异味脱离异味,并形成初始异味气体:
基于洗衣机(即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系统控制衣物处理筒200运行烘干程序。而后,再基于控制系统获取衣物的初始重量M,以确定对衣物的加压时长T和烘干温度C。
其中,洗衣机的控制系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系统,只要控制系统可以对洗衣机的各种启动功能进行控制即可,而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类型和具体控制逻辑在此不再赘述。
而衣物的初始重量可以通过洗衣机内部自带的称重模块比如重量传感器等获取。
在获取了衣物的初始重量M之后,可以基于以下计算确定对衣物的加压时长T=k1×M,其中,k1的取值可以包括但不限于0.3,加压时长T的单位为分钟。衣物的烘干温度C可根据初始重量M的取值稳定,其中,烘干温度C可选50℃、70℃和90℃,当初始重量M大于9Kg时,烘干温度C选定为90℃;当初始重量M小于或等于9Kg且大于或等于5Kg时,烘干温度C选定为70℃;而当初始重量M小于5Kg时,烘干温度C选定为50℃。
然后,基于控制系统判断用户在选择衣物烘干程序的模式中是否含有除味程序。若衣物中含有异味分子,且用户选择了除味程序,则将初始异味气体因入至异味处理组件300内。若用户并未选择除味程序,则表明衣物中并未含有异味分子,此时,基于控制系统直接控制衣物处理腔210对衣物进行单独的烘干流程即可。
其中,当衣物中含有异味分子,用户选择了除味程序后,基于可调压力组件310可对衣物处理腔210内进行加压处理,以将衣物处理腔210内的压强增大,与此同时,通过烘干温度C的设置,可以提高异味分子的挥发速度,以保证后续对异味分子的去除速率。
在步骤S200中,烘干开始后,异味气体从衣物中快速挥发,形成初始异味气体,在烘干风机430的驱使作用下,通过烘干风道410进入加压腔室320内。待一定时间后,加压腔室320内会储存一定量的初始异味气体。
而后,在步骤S300中,对异味处理组件300执行预定时间的预操作,将初始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溶解于溶解质内,经过异味处理后的初始异味气体形成中间异味气体。
其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对异味处理组件300执行预定时间的预操作:
首先,可以基于在加压腔室320内设置的气味检查单元,比如气味检测仪或者气味检测传感器等,获取初始异味气体的初始异味浓度值。
而后,根据初始异味浓度值设定在加压腔室320内的初始压强P,初始压强P=L1×P0,P0为一个标准大气压,L1可选值为5、10和20。
其中,在预定时间内,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小于第一数值时,以5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加压处理。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即为上述示例中步骤S200内的加压时长。第一数值的取值优选为300ppm,即,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小于300ppm时,初始压强P=5P0,也就是说,在加压时长的时间内,以5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加压时长的加压处理。
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数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数值时,以10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加压处理。第二数值的取值优选为1000ppm,即,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300ppm但小于或等于1000ppm时,初始压强P=10P0,也就是说,在加压时长的时间内,以10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加压处理。
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数值时,以20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加压处理。即,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1000ppm时,初始压强P=20P0,也就是说,在加压时长的时间内,以20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加压处理。
通过初始异味浓度值与第一数值和第二数值的对比关系,确定在加压时长的时间内,对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相应倍数于标准大气压的加压处理,使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可以充分的溶解于溶解质内。当加压时长的时间结束之后,打开加压腔室320上的出液口324,使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流出,待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排净后,关闭出液口324,并打开加压腔室320上的进液口323,以通过进液口323向加压腔室320内补充新的溶解质。其中,在打开出液口324的同时,同步打开加压腔室320上的出风口322,使得加压腔室320内经过异味处理后的气体经出风口322后被输送至衣物处理腔210内供烘干和下次异味处理使用。
如图2并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加压腔室320内设置的电解单元330对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并通过氧化等作用去除溶解质内的异味分子,使得初始异味气体形成中间异味气体。
其中,在利用电解单元330对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的过程中,周期性的获取初始异味浓度值,
在步骤S400中,待加压时长的加压处理时间结束后,由洗衣机的控制系统继续通过气体检测单元获取衣物处理腔210内的初始异味浓度值,并根据初始异味浓度值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灵活的对电解单元的电压等级进行调整。
其中,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基于第三电压等级对电解质进行电解处理。
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第二电压等级对电解质进行电解处理,第二电压等级中的电压强度大于第三电压等级中的电压强度。第二阈值小于第一阈值,并且第二阈值和第一阈值可以是用户根基电解信息灵活设定的,或者,第二阈值和第一阈值也可以时洗衣机出厂时的设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及,当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基于第一电压等级对电解质进行电解处理。第一电压等级中的电压强度大于第二电压等级中的电压强度,并且,第一电压等级中的电压强度包括最高电压等级。
本步骤S400中,在可调压力组件310的加压处理下的多个循环检测周期后,再检测衣物处理腔210内的初始异味浓度值,若衣物处理腔210内气体的初始异味浓度值不下降,则一直提高电解单元330的电压等级,直至达到最高电压等级为止。而后,通过周期性的检测衣物处理腔210内气体的初始异味浓度值,并根据初始异味浓度值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大小关系,对电解单元330的电压进行灵活调整,以提高电解过程中氧化性取值的浓度,保证杀菌除味的效果。
在加压时长的时间结束后,经过电解单元330的电解处理后,衣物处理腔210内的气体由初始异味气体形成中间异味气体,即,衣物处理腔210内的异味气体浓度有所降低。
在步骤S500中,在获取了中间异味气体的中间异味浓度值后,当中间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表明加压腔室320内的异味分子已经降低至合理的范围内,此时,可以再获取衣物处理腔210内的衣物异味浓度值。当衣物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时,可以直接结束当前的除味程序。
而当中间异味浓度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表明加压腔室320内的异味分子的浓度还较高,还需要继续运行除味程序,直至衣物处理腔210内的衣物异味浓度值等于或低于目标阈值为止。
本示例中,首先,利用可调压力组件310的加压处理,使得衣物处理腔210中衣物表面和深层含有的异味分子初始异味气体从衣物中挥发出来。而后,通过烘干风机,将初始异味气体引导至加压腔室320中,再利用可调压力组件310的加压处理,在合适的初始压强和加压时长的作用下,利用溶解质或者电解单元330配合溶解质的作用下,异味分子溶解于溶解质内,或者,通过电解处理去除异味分子,从而得到中间异味气体。最后,根据中间异味气体的中间异味浓度值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判断是结束除味程序还是继续对加压腔室320进行补压或升温处理。基于此,可以有效去除衣物表面和深层所含有的异味分子,且上述异味处理的过程也并不会对衣物的材质造成影响,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对衣物处理设备100的使用体验感。
如图2并结合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500根据中间异味浓度值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进行处理的过程包括:
首先,当中间异味浓度值小于预设阈值时,获取衣物处理腔210中衣物的衣物异味浓度值,并根据该衣物异味浓度值与目标阈值的判断关系,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进行处理。比如,当衣物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时,表明衣物表面或深层的异味分子已经被去除干净,基于控制系统可以直接结束当前的处理流程,比如,停止除味程序的运行。
其中,预设阈值和目标阈值均可以是用户灵活设置的值,或者,可以是洗衣机出厂时在除味程序中设定的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但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大于目标阈值的取值范围。
而当衣物异味浓度值还大于目标阈值,且未采用电解单元330时,通过出液口324将加压腔室320中的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释放掉,并通过进液口323向加压腔室320内注入未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或者,当衣物异味浓度还大于目标阈值且采用电解大于330进行电解处理时,提高电解单元330的电压等级,以加快异味分子的去除速率。
而当中间异味浓度值大于预设阈值时,表明加压腔室320和衣物处理腔210内的异味分子的浓度值相对较高,或者,中间异味浓度值等于或大于初始异味浓度值,此时,需要对异味处理组件300进行补压和升温处理,直至压强和烘干温度达到最高等级,或者,衣物处理腔210内的异味浓度值有所减弱。而当其中任意一次加压时长的加压时间结束后,检测到衣物处理腔210内的衣物异味浓度值等于或小于目标阈值时,结束除味程序的运行。
其中,对异味处理组件300的补压和升温处理的过程可以是:当在对初始异味浓度值进行处理的初始压强为5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以及烘干温度C为50℃时,对中间异味浓度值进行异味处理时的初始压强调整为10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以及将烘干温度提升至70℃。
或者,当在对初始异味浓度值进行处理的初始压强为10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以及烘干温度C为70℃时,对中间异味浓度值进行异味处理事的初始压强调整为20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以及将烘干温度提升至90℃。
而后,在预定时间后获取中间异味气体的再一次异味浓度值。预定时间可以是用户灵活设定的时间值,或者,预定时间还可以是N个加压时长的总和,N为大于或等于0.1的数。
洗衣机的控制系统判定再一次异味浓度值还大于预设阈值时,继续对异味处理组件300中的加压腔室320进行至少一次的补压和升温处理,直至下一次异味的检测浓度值小于预设阈值为止。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的补压和升温处理过程可参见上述示例中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再一次异味浓度值小于预设阈值时,获取衣物处理腔210内衣物的衣物异味浓度值。而后,基于控制系统对衣物异味浓度值与目标阈值的大小关系,对加压腔室320中的溶解质进行处理。
比如,本步骤中衣物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目标阈值时,表明衣物表面或深层的异味分子已经被去除干净,基于控制系统可以直接结束当前的处理流程,比如,停止除味程序的运行。
而当衣物异味浓度值还大于目标阈值,且未采用电解单元330时,通过出液口324将加压腔室320中的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释放掉,并通过进液口323向加压腔室320内注入未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或者,当衣物异味浓度还大于目标阈值且采用电解大于330进行电解处理时,提高电解单元330的电压等级,以加快异味分子的去除速率。
本示例中,将整个初始异味气体的异味分子的去除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内均实施检测加压腔室320中和/或衣物处理腔210中的异味分子的浓度值。在每个阶段中根据相应的异味分子的浓度值调整加压时长和烘干温度,从而做到精确除味。且在每个阶段结束后,当加压腔室320中未设置电解单元330时,将加压腔室320中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溶解质排出,并重新向加压腔室320中注入未溶解有异味分子的电解质;或当加压腔室320中设置电解单元330时,调整加压腔室320中电解单元330的电压,以加快异味分子的去除速率。基于此,可以有效去除衣物表面和深层所含有的异味分子,且上述异味处理的过程也并不会对衣物的材质造成影响,进而有效提升了用户对衣物处理设备100的使用体验感。
本发明一示例性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其中,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调用并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6)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适用处理可挥发出异味气体的衣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筒和异味处理组件;
所述衣物处理筒的内部形成衣物处理腔;
所述异味处理组件包括可调压力组件和加压腔室,所述加压腔室内设置有溶解质,以及,所述加压腔室上具有启闭功能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
所述可调压力组件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加压腔室内的压强,以增加所述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在所述溶解质中的溶解度;
其中,具有异味分子的异味气体通过所述进风口被引导至所述加压腔室中,在所述可调压力组件的压强调控下,使所述异味分子溶解于所述溶解质内,经处理后的所述气体通过所述出风口返回至所述衣物处理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腔室上设置有溶解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加压腔室的上端侧,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加压腔室的侧壁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风道、烘干模块和烘干风机;
所述衣物处理筒设有与所述衣物处理腔连通的进风端和出风端;
所述烘干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衣物处理筒的出风端连通,所述烘干风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压腔室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加压腔室的出风口与所述衣物处理筒的进风端连通;
所述烘干模块和所述烘干风机均设置在所述烘干风道内,且所述烘干模块靠近所述加压腔室的进风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还包括电解单元;
所述电解单元设置在所述溶解质内,所述电解单元被配置为,通过电解处理去除所述溶解质中的所述异味分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判断衣物处理设备进入烘干程序且所述烘干程序设有除味程序时,根据衣物初始异味浓度控制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异味处理。
6.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用于对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进行控制,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包括:
在判断衣物处理设备进入烘干程序且所述烘干程序设有除味程序时,控制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异味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异味处理包括:
对衣物执行预处理,使所述衣物上的异味脱离所述衣物,以形成初始异味气体;
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引入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
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执行预定时间的预操作,以使所述初始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溶解于所述溶解质从而得到中间异味气体;
获取所述中间异味气体的中间异味浓度值;
根据所述中间异味浓度值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中间异味浓度值与预设阈值的大小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中间异味浓度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补压和升温处理,并在预定时间后获取所述中间异味气体的再一次异味浓度值;
基于所述再一次异味浓度值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控制;
和/或,
当所述中间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获取所述衣物处理筒中所述衣物的衣物异味浓度值;
基于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与目标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再一次异味浓度值与所述预设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再一次异味浓度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时,继续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至少一次的补压和升温处理,直至下一次异味的检测浓度值小于所述预设阈值为止;
和/或,
当所述再一次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时,获取所述衣物处理筒中所述衣物的衣物异味浓度值;
基于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与目标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与目标阈值的判断关系,选择性地对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目标阈值时,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和/或,
当所述衣物异味浓度值大于所述目标阈值时,释放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
再次向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注入未溶解有异味分子的所述溶解质,并重新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执行预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执行预定时间的预操作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异味气体的初始异味浓度值;
在所述预定时间内,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小于第一数值时,以五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加压处理;以及,
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数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数值时,以十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加压处理;以及,
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所述第二数值时,以二十倍于标准大气压的压强对所述异味处理组件进行加压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设置有电解单元;
所述以使所述初始异味气体中的异味分子溶解于所述溶解质从而得到中间异味气体的步骤中包括:
利用所述电解单元对所述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以去除异味分子,使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形成所述中间异味气体;
在电解处理过程中,周期性获取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
其中,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小于第二阈值时,基于第三电压等级对所述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以及,
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第二电压等级对所述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第三电压等级小于所述第二电压等级;
当所述初始异味浓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基于第一电压等级对所述溶解质进行电解处理,所述第二电压等级小于所述第一电压等级,且所述第一电压等级包括最高电压等级。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衣物执行预处理,使所述衣物上的异味脱离所述衣物,以形成初始异味气体的步骤包括:
运行衣物烘干程序;
获取所述衣物的初始重量,以确定对所述衣物的加压时长和烘干温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衣物执行预处理,使所述衣物上的异味脱离所述衣物,以形成初始异味气体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引入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的步骤之前,所述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用户在选择所述衣物烘干程序的模式中是否含有除味程序;
若是,则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引入至所述异味处理组件内;
若否,则继续执行对衣物的单独的烘干流程。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引入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的步骤包括:
基于烘干风机将所述初始异味气体通过烘干风道引入至所述异味处理组件中。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条或多条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和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从而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411185493.0A CN118957947B (zh) | 2024-08-27 | 2024-08-27 | 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2411185493.0A CN118957947B (zh) | 2024-08-27 | 2024-08-27 | 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8957947A true CN118957947A (zh) | 2024-11-15 |
| CN118957947B CN118957947B (zh) | 2025-09-23 |
Family
ID=93405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2411185493.0A Active CN118957947B (zh) | 2024-08-27 | 2024-08-27 | 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8957947B (zh) |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18120268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李仕清 | 一种除味加香机 |
| CN110079973A (zh) * | 2019-05-24 | 2019-08-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洗衣机及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
| CN110735300A (zh) * | 2018-07-02 | 2020-01-31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衣类异味处理方法及衣类处理装置 |
| CN116254679A (zh) * | 2021-12-09 | 2023-06-13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衣物除味设备及方法 |
-
2024
- 2024-08-27 CN CN202411185493.0A patent/CN1189579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18120268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李仕清 | 一种除味加香机 |
| CN110735300A (zh) * | 2018-07-02 | 2020-01-31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一种衣类异味处理方法及衣类处理装置 |
| CN110079973A (zh) * | 2019-05-24 | 2019-08-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洗衣机及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
| CN116254679A (zh) * | 2021-12-09 | 2023-06-13 |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衣物除味设备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8957947B (zh) | 2025-09-23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JP2005334635A (ja) | 脱臭手段を備えた洗濯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 EP1932962A1 (en) | Cloth drier, washing machine, and washing machine with cloth drying function | |
| JP6333036B2 (ja) | オゾン処理装置 | |
| KR101040423B1 (ko) | 액체 분사 기능을 갖는 의류 처리장치 | |
| EP1983086B1 (en) | Wash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 EP2339064B1 (en) | Steam dryer control method | |
| JP4883978B2 (ja) | 洗濯機 | |
| CN107002336B (zh) | 具有除臭装置的衣物护理器具 | |
| US8607471B2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clothes dryer having liquid injection means | |
| JP2009039320A (ja) | 洗濯機 | |
| JP2010075609A (ja) | 洗濯乾燥機 | |
| CN118957947B (zh) | 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的除味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 JP7344092B2 (ja) | 洗濯機 | |
| JP2010264305A (ja) | 洗濯機、乾燥機および衣類乾燥機能付き洗濯機 | |
| CN111926545A (zh) | 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 |
| WO2020102918A1 (en) | Laundry washer-dryer with steam treatment. | |
| CN112376209B (zh) | 衣物增香控制方法、衣物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 |
| JP2009077745A (ja) | ドラム式洗濯機 | |
| CN102388174B (zh) | 具有液体喷射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 | |
| KR101174660B1 (ko) | 향 공급모듈이 구비된 의류 처리장치의 향 분사방법 | |
| KR20100115223A (ko) | 향 공급모듈이 구비된 의류 처리장치의 향 분사방법 | |
| KR101108822B1 (ko) | 향 공급모듈이 구비된 의류 처리장치의 운전방법 | |
| WO2024067554A1 (zh) | 洗衣机 | |
| WO2025002306A1 (zh) | 衣物留香控制方法及衣物处理设备 | |
| CN120700689A (zh) | 一种具有蒸汽臂的干衣机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