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291730B - 最优波束显示和引导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最优波束显示和引导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730B
CN110291730B CN201880011820.7A CN201880011820A CN110291730B CN 110291730 B CN110291730 B CN 110291730B CN 201880011820 A CN201880011820 A CN 201880011820A CN 110291730 B CN110291730 B CN 1102917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optimal
currently used
information indicating
optimal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18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1730A (zh
Inventor
姜永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91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7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17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7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02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radio waves
    • G01S3/14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3Indication means, e.g. displays, alarms, audibl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04B7/06952Selecting one or more beams from a plurality of beams, e.g. beam training, management or swee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显示和引导最优波束显示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和基于物联网(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零售业务、安保和安全相关服务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控制终端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终端的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天线增益的中心波束是否与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相同;如果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彼此不相同,计算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以及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所述角度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Description

最优波束显示和引导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显示和引导最优波束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使用高频(毫米波)执行波束成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具有良好信号接收强度的最优波束方向并向用户显示最优波束方向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部署以来对无线数据业务量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5G或预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预5G通信系统也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为了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正在考虑在超高频(毫米波)频段(例如,60GHz频段)中实现5G通信系统。为了在超高频段中减少无线电波的路径损失并增加无线电波的传输距离,正在讨论将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大规模MIMO)、全维度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型天线技术用于5G通信系统。另外,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基于演进的小型小区、高级小型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同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进行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已经开发了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系统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人类产生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现在正在发展为物联网(IoT),在这种物联网中,在没有人介入的情况下物体等分布式实体交换和处理信息。已经出现了万物互联(IoE)技术,它是作为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IoT技术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组合的。物联网实施需要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性技术”等技术要素;因此,最近研究了诸如用于物体之间进行连接的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和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技术。这样的IoT环境可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IT)服务,其通过收集和分析在所连接的物体之间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与各种行业应用的融合和结合,IoT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先进医疗服务等各个领域。
与此一致,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可以通过与5G通信技术对应的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技术来实现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和机器类型通信(MTC)之类的技术。可以应用作为上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云无线接入网络(云RAN)作为5G技术和IoT技术之间的融合的示例。
同时,为了在无线通信中提供适合用户要求的服务质量(QoS),接收信号的强度很重要,并且随着接收信号的强度变得更高,可以确保更好的QoS。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且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终端测量最优波束(最佳波束或良好波束)的方向的方法,以在终端的屏幕上或通过声音输出最优波束的方向并基于最优波束的方向来引导用户的握持变化,从而最终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
此外,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用于在终端在使用波束成形的环境中处于波束成形扫描范围内甚至在终端偏离波束成形扫描范围的情况下搜索最优波束并向用户提供指示的方法。此外,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最优波束分组技术以避免用户频繁地改变握持。
由本公开实现的技术任务不限于如上所述的那些,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或其他技术任务。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终端的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天线增益的中心波束是否与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相同;在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彼此不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以及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此外,所述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可以包括:在被配置为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此外,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可以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方位角差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仰角差中的至少一个。
此外,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网络实体处于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波束搜索范围的情况下,在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所述波束搜索范围之前估计所述最优波束方向;在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所述波束搜索范围之前使用所述最优波束方向确定所述终端的旋转方向和角度;以及根据所述终端的所述旋转方向和所述角度,输出所述指示所述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此外,所述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所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可以包括:将所述终端的所述多个波束中的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的波束配置为波束组;确定所述波束组中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以及在所述波束组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
此外,所述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所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可以包括:在所述波束组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在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中选择与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角度差最小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与所述最优波束之间的角度作为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
此外,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可以包括指示所述终端待旋转方向的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待旋转角度的信息或指示所述最优波束方向的指示线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终端包括: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并且包括多个波束;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的多个波束中具有最佳天线增益的中心波束是否与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相同,在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彼此不相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以及根据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此外,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在配置为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此外,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网络实体处于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波束搜索范围的情况下在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所述波束搜索范围之前估计所述最优波束方向;在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所述波束搜索范围之前使用所述最优波束方向确定所述终端的旋转方向和角度;以及根据所述终端的所述旋转方向和所述角度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此外,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将所述终端的所述多个波束中的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的波束配置为波束组,确定所述波束组中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以及在所述波束组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
此外,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在所述波束组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在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中选择与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角度差最小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以及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与所述最优波束之间的角度作为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所述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
此外,所述终端还可以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连接至所述收发器并且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所述信号;以及天线方向调整器,所述天线方向调整器连接至所述天线,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天线方向调整器以将所述天线的方向调整到所述最优波束方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支持高频波束成形的终端可以测量最优波束(最佳波束或良好波束)的方向以在终端的屏幕上或通过声音输出最优波束的方向,并且终端可以基于最优波束的方向来引导用户的握持变化,从而最终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
此外,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用于在终端在使用波束成形的环境中处于波束成形扫描范围内甚至在终端偏离波束成形扫描范围的情况下搜索最优波束并向用户提供指示的方法。此外,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最优波束分组技术以避免用户频繁地改变握持。
可以通过本公开获得的效果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效果,并且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或其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块配置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块配置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图3是说明全向特性的信号强度的示例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高频信号的信号强度的示例图;
图5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根据终端的方向的信号强度的示例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终端上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的示例的视图;
图7至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最优波束显示信息的示例的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最优波束算法的示例的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波束搜索范围中的最优波束引导方法的示例的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每个波束的信号强度的示例的视图;
图18是说明在偏离波束搜索范围的情况下的终端操作的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偏离波束搜索范围的情况下的最优波束引导方法的示例的视图;以及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波束分组方法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解释实施例时,将省略对本公开所属领域中公知的并且不直接与本公开相关的技术内容的说明。这是旨在更清楚地传送本公开的主题,不因省略不必要的解释而模糊本公开。
在本说明书中,如果描述某个组成元件连接或者附着到另一个组成元件,这可以意味着该组成元件直接连接或者直接附着到该另一个组成元件,或者这可以意味着存在中间组成元件以彼此电连接上述组成元件。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特定配置并非指排除其他配置,而是可以意味着可以在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包括额外的配置。
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独立地示出组成部分以指示它们的不同功能性特征,但是并不意味着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以单独的硬件或一个软件配置为单位的。也就是说,为了便于说明,各个组成部分被连续列举,并且至少两个组成部分可以构成一个组成部分,或者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被分成多个组成部分以执行相应的功能。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实质的情况下,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的和分开的实施例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此外,一些组成元件可能不是执行本公开中的基本功能的必要组成元件,而可以是仅用于改善性能的选择性组成元件。可以仅包括实施本公开的本质所必需的组成部分而不包括仅用于改善性能的组成元件来实施本公开,并且仅包括必要组成元件而不包括仅用于改善性能的选择性组成元件的结构也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中。
在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时,在确定相关的公知功能或配置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本公开的主题的情况下,将不再详细地描述本文包含的相关的公知功能或配置。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此外,稍后将描述的术语是考虑到它们在本公开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但是可以根据用户和操作者的意图或习惯而不同。因此,应该基于本公开的整体描述的内容来定义它们。
在此情况下,流程图图示的每个块以及流程图图示中块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具它可编程数据处埋装置的处理器以生产一种机器,使得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一个或多个流程块中描述的功能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实现一个或多个流程块中描述的功能的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加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一个或多个流程块中描述的功能的步骤。
在此情况下,如在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某单元”表示但不限于执行某些任务的软件或硬件组件(例如FPGA或ASIC)。但是,“某单元”并不表示仅限于软件或硬件。术语“某单元”可以有利地配置成驻留在可寻址存储介质中并且配置成在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上执行。因此,例如,术语“某单元”可以包括组件(例如,软件组件、面对对象软件组件、类组件以及任务组件)、过程、函数、属性、进程、子例程、程序代码的片段、驱动、固件、微代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格、数组和变量。在组件和“某单元”中提供的功能性可以组合成更少的组件和“某单元”,或者进一步分成另外的组件和“某单元”。此外,可以实现组件和“某单元”以操作设备或安全多媒体卡中的一个或更多个CPU。
在详细描述本公开之前,示例性地呈现了在说明书中使用的一些措辞的可解释的含义。然而,应注意的是,它们不限于下文中呈现的解释示例。
基站是与终端进行通信的一个主体,并且它可以被称为BS、基站收发台(BTS)、NodeB(NB)、eNodB(eNB)或接入点(AP)。
终端是与基站进行通信的一个主体,并且它可以被称为UE、设备、移动台(MS)、移动设备(ME)、终端或终端设备。
同时,为了在无线通信中提供适合用户要求的服务质量(QoS),接收信号的强度很重要,并且随着接收信号的强度变得更高,可以确保更好的QoS。提高接收信号的代表性技术是测量信号强度、搜索接收到强信号的方向以及在接收到强信号的方向上调整天线。代表性地,可以使用到达角(AOA)技术来测量信号强度。该技术是通过使用多个天线获得各个天线之间的信号到达时间的差异来估计发送信号的方向。
如上所述,用于测量信号方向性的AOA技术可以应用于主要在2.4GHz和5GHz频段中具有全向特性的、包括卫星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蓝牙、Wi-Fi和LTE)。
近期,正在留意使用高频的无线通信技术。大约60GHz的Wi-Fi可能是代表性的,它的速度大约是现有Wi-Fi的10倍,并且由于它可以抵抗信号之间的干扰,因此它可以确保稳定的无线速度。已经讨论这样的高频技术作为Wi-Fi和第5代蜂窝通信的重要替代。
此外,如果应用使用高频的超高速无线通信设备,则情况可能不同。如果提高无线通信频率,则通过容易地确保带宽来提高传输速度,但是无线通信范围变窄。例如,根据距离,使用大约60GHz频段的超高速Wi-Fi技术可能具有比使用大约2.4GHz频段的BLE的信号损失严重100倍的信号损失。此外,在这样的高频段(例如,大约28GHz到38GHz频段)中,可以应用使用阵列天线的波束成形技术来克服信号损失。在此情况下,收/发天线的方向性可能会非常重要。因此,在用于测量超高频的最优波束的方法中,应该认为波束成形部分是重要的。
根据本公开,在使用波束成形的高频通信系统中,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或者由声音指示最优波束的方向,并且终端能够接收强信号以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从信号强度刻度的角度来看,在现有技术中,终端仅显示信号强度的级别,而在本公开中,终端不仅向用户通知信号强度而且还向用户通知最优波束方向以引导用户的握持变化,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便于说明,具有最佳天线增益的波束或具有最佳信号接收强度的波束称为中心波束或最优波束,非中心波束的波束称为外波束或天线增益差的波束。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公开。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例示了考虑终端的接收信号的强度,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并且即使在考虑终端的发送信号的强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以下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块配置的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的块配置的另一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包括收发器110和控制器120,控制器120被配置为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
终端的控制器120控制终端执行在稍后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操作。例如,控制器120可以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波束是否是外波束,并且如果当前使用的波束是外波束,则控制器120可以计算(确定)中心波束方向的角度。此外,控制器120可以控制根据计算的角度来确定最优波束指示信息并输出所确定的信息。
此外,终端的收发器110可以根据稍后将描述的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操作来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收发器110可以是数据通信设备,并且特别地,它可以是用于发送和接收高频信号的高频数据通信设备。这里,高频可以包括大约28GHz的频段、大约39GHz的频段、大约60GHz的频段和大约70GHz的频段。
此外,收发器110可以连接到至少一个天线115。此外,收发器110可以向另一网络实体(例如,基站或另一终端)发送信号,或者它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天线115从另一网络实体接收信号。在此情况下,至少一个天线115可以是阵列天线。因此,收发器110可以通过多个波束发送和接收信号,并且各个波束的接收信号强度可以彼此不同。因此,控制器120可以控制选择最优波束并输出关于最优波束的信息。
此外,控制器120可以包括算法存储设备130。此外,算法存储设备130可以作为与控制器120分离的组成元件存在于终端中。在此情况下,算法存储设备130可以存储波束成形相关算法,并且它可以包括波束成形算法存储器133和最优波束算法存储器135。波束成形算法存储器133可以存储与波束成形函数有关的算法,并且最优算法存储器135可以存储用于确定终端的最优波束的算法。在此情况下,最优波束算法可以是用于检测具有良好信号接收强度的最优波束方向并向用户显示最优波束方向的算法。
同时,不需要将控制器120和收发器110实现为单独的设备,可以将控制器120和收发器110实现为单个芯片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在处埋器、单个芯片、多个芯片或多个电子组件上实现控制器120。例如,针对控制器120,可以使用包括专用或嵌入式处理器、单用途处理器、控制器和ASIC等的各种架构。
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终端可以包括显示器、信号输入单元、定位传感器、方向传感器和扬声器。显示器可以显示终端的操作状态以使用户能够识别该操作状态,并且扬声器可以输出声音信号。此外,输入/输出单元可以从用户接收输入信号。根据实施例,终端可以包括其中组合显示器和信号输入单元的触摸屏。此外,终端可以包括用于感测关于终端的当前位置的信息的定位传感器以及用于感测终端的方向信息的方向传感器。
此外,根据实施例,尽管未示出,但是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调整天线115的天线方向调整器。例如,天线方向调整器可以包括电机并且可以机械地连接到天线115。此外,天线方向调整器可以根据控制器120的控制信号将天线115的方向调整到最优波束方向。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机械倾斜来调整天线115的方向。
图3是说明全向特性的信号强度的示例图。图4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高频信号的信号强度的示例图,以及图5是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根据终端的方向的信号强度的示例图。
参考图3,在现有终端不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信号可以具有如图3所示的全向特性。因此,只有接收信号的级别对于终端是重要的,终端可以仅在显示器上显示接收信号强度的级别。例如,接收信号的级别以如下方式显示:如果接收信号的级别最高,则在终端上显示大数量的条形图形,并且随着接收信号的级别变低,显示较少数量的条形图形。
参考图4,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高频信号的情况下,其具有强方向特性。此外,在考虑波束成形的情况下,接收信号可以具有如图4所示的方向性。因此,如果终端的天线115的方向指向基站方向,则接收信号的级别会高,而如果天线115的方向与基站方向相反,则接收信号的级别会非常低,或者终端与基站之间的连接可能断开。
例如,参考图5,如图5中的[a]所示,用户可以调整终端的方向。在此情况下,如图5中的[b]所示,可以根据终端的方向改变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此外,虽然未示出,但是终端的连接到天线115的天线方向调整器可以通过机械调整来调整天线115的方向。在此情况下,通过调整天线115的方向,可以改变终端的接收信号强度。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使用高频信号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情况下,应该认为方向性与信号强度都是重要的。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终端上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的示例的视图,以及图7至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最优波束显示信息的示例的视图。
如上所述,在使用高频信号的通信环境中,应该认为信号方向性与信号强度都是重要的。因此,可能需要向用户通知使用户能够识别信号强度高于当前信号强度的方向的信息以及信号强度。在此情况下,用户可以将终端的方向(即,终端天线115的方向)调整到信号强度高的方向,因此终端可以接收更强的信号以改善服务质量并提高通信效率。
为此,如图6所示,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器600上显示由最优波束算法确定的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可以被称为最优波束方向信息、最优波束用户引导信息、最优波束通知信息、最优波束显示信息、信号强度和方向信息、最佳波束指示符、或中心波束指示信息,并且它可以对应于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的信息的显示。此外,根据实施例,可以调用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以包括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的信息以及关于一个当前信号强度的信息。
同时,在图6中,例示了在终端的显示器600的控制显示窗口(即,显示关于终端的当前状态的部分,其表示持续地显示关于诸如当前时间、电池状态和终端连接状态的终端状态的部分)上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作为主指示符。然而,显示状态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终端的屏幕内以浮动图标的形式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器600上以二维(2D)/三维(3D)图标的形式或以指示线的形式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此外,根据实施例,可以通过扬声器将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输出为诸如语音的声音信号。例如,如果信号强度高的方向是在终端的右侧,则终端可以通过输出诸如“右”或“左”的语音信号来向用户通知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参考图7至图9,终端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器600上以图标的形式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也就是说,终端可以以诸如图形、扇形、同心圆或多边形(三角形或矩形)的图标形式根据终端的当前方向显示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此外,终端可以以诸如图形或箭头的图标形式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右侧、左侧、上侧或下侧或者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上显示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即,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参考图7,可以以诸如扇形的图形形式显示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此外,在扇形的图形的左侧或右侧,可以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即,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例如,参考图7中的[a],扇形的图形被整体地显示以指示当前信号强度最高。
此外,如图7中的[b]所示,扇形的图形被部分地显示以指示信号强度处于中等级别。在此情况下,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右侧显示图标。在此情况下,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右侧显示的图标可以表示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因此,用户可以识别出在向右旋转终端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因此,在用户在向右旋转终端的情况下,可以接收更强的信号。
如图7中的[c]所示,扇形的图形可以被最小部分地显示或者可以不被显示,以指示信号强度弱。在此情况下,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上显示指示向上方向的箭头形式的图标。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根据实施例,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上侧显示图标。在此情况下,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上显示箭头形式的指示方向的图标可以表示向上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如图7中的[d]所示,表明信号强度处于中等级别。此外,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左侧显示图标,以指示向左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此外,如图7中的[e]所示,表明信号强度弱。此外,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上显示箭头形式的指示向下方向的图标,以指示向下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即使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用户在向上、向左或向下方向上旋转终端的方向,用户也可以识别出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因此在相应地调整终端的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
同时,根据实施例,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不仅可以包括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的信息,还可以包括终端的方向应该移动多少的信息以及方向信息。
参考图7中的[b],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710的右侧可以显示指示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更高的信息720。在此情况下,通过调整指示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更高的信息720的大小,可以指示关于终端的方向应该移动多少的信息。例如,如图所示,如果用四个图标表示信号强度高的方向,则表示终端应该向右方向旋转90°。此外,如果用三个图标表示信号强度高的方向,则表示终端应该向右方向旋转60°。此外,如果用一个图标指示信号强度高的方向,则表示终端应该向右方向旋转20°。
此外,根据实施例,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可以包括声音信号。例如,在如图7中的[b]所示的情况下,可以随着显示指示向右方向是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的图标一起输出用于指示向右方向是信号强度高的方向的声音信号。例如,可以输出声音信号,例如,“右”、“向右”、“向右旋转XX度”、“在向右旋转XX度的情况下可以观看UHD视频”、“在向右旋转XX度的情况下提高下载速度”或者“在向右旋转XX度的情况下下载速度提高Y倍”。此外,声音信号可以是根据最优波束方向预定的声音信号。例如,如果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则终端可以输出一次短声音信号,并且如果向左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更高,则终端可以输出两次短声音信号。此外,如果向上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更高,则终端可以输出一次长声音信号,并且如果向下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更高,则终端可以输出两次长声音信号。
接下来,参考图8,可以以同心圆图形的形式显示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此外,在同心圆图形的左侧、右侧、上侧或下侧,可以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即,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此外,关于方向的信息可以是箭头形式的图标。
例如,参考图8中的[a],同心圆图形的被整体地显示,以指示当前信号强度最高。
此外,如图8中的[b]所示,同心圆图形被部分地显示以指示信号强度处于中等级别。在此情况下,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右侧显示图标。根据实施例,图标可以是箭头的形式。在此情况下,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右侧显示的图标可以表示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因此,用户可以识别出在向右旋转终端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因此,在用户向右旋转终端的情况下,可以接收更强的信号。
如图8中的[c]所示,同心圆图形可以仅被最小部分地显示或者可以不被显示,以指示信号强度弱。在此情况下,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上侧显示图标。在此情况下,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上显示箭头形式的指示方向的图标可以指的是向上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如图8中的[d]所示,其表明信号强度处于中等级别。此外,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左侧显示图标,以指示向左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此外,如图8中的[e]所示,表明信号强度弱。此外,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下侧显示图标,以指示向下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高于当前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即使在这些情况下,如果用户在向上、向左或向下的方向上旋转终端的方向,用户也可以识别出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因此,在相应地调整终端的方向的情况下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
同时,参考图9,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右侧,可以显示指示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更高的信息。在此情况下,通过调整指示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更高的信息的大小,可以指示关于终端的方向应该移动多少的信息。例如,通过箭头的大小或箭头的数量,可以显示关于终端的方向应该移动多少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箭头很大或者提供了大量的箭头,则可能表示终端应该大幅旋转,而如果箭头很小或者提供了少量的箭头,它可能表明终端应该少量地旋转。
例如,如图9中的[a]所示,如果没有显示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的信息,则可以指示不需要调整终端的方向。此外,如图9中的[b]所示,可以显示指示向右方向的一个箭头来作为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的信息。在此情况下,指示向右方向的一个箭头可以表示如果终端向右方向旋转大约30°,则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此外,如图9中的[c]所示,在显示指示向右方向的两个箭头的情况下,如果终端在向右的方向旋转大约60°,则可以表示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此外,如图9中的[d]所示,在显示指示向右方向的三个箭头的情况下,如果终端在向右的方向旋转大约90°,则可以表示可以接收到更强的信号。
此外,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可以包括声音信号。由于已经参考图7解释了声音信号,所以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考图10,终端可以以指示线1010和指示线1020的形式在终端的显示器600上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在此情况下,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器上显示指示线1010和指示线1020,并且指示线可以包括第一指示线1010和第二指示线1020。此外,第一指示线1010可以指示终端的当前方向或终端的天线115的当前方向,第二指示线1020可以指示最优信号方向(最优波束方向)。相反,第一指示线1010可以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第二指示线1020可以指示终端的方向。然而,指示线的数量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显示三条或更多条指示线,以便更精确地提供信号强度高的方向。此外,可以仅显示指示信号强度最高的方向的一条指示线,并且用户可以通过将该指示线调整为垂直于终端的上侧表面来接收强信号。
在提供指示线1010和指示线1020的实施例中,如图10的第一幅图所示,如果第一指示线1010和第二指示线1020彼此不重合,则接收信号可能是弱的。在此情况下,可能在终端的显示器上显示模糊图像(例如,SD图像),或者文件下载速度可能变得很低。同时,在指示当前终端方向的第一指示线1010的右侧显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第二指示线1020,并且如果用户向右侧旋转终端则用户可以识别出信号强度变高。因此,随着用户向右旋转终端,可以逐渐提高信号强度。如上所述,这是由高频信号(毫米波)的直线性引起的,并且如果终端的天线115的方向(即,接收器的波束)和接收信号的方向(即,发射器的波束)彼此面对则信号变得更强。
因此,如图10的最后一幅图中所例示的,如果旋转终端使得第一指示线1010和第二指示线1020彼此重合,则可以在终端中接收强信号。因此,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器上显示生动的图像(例如,HD图像或UHD图像),或者可以提高文件下载速度。
此外,根据实施例,最优波束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声音信号以及指示线1010和指示线1020。由于已经参考图7解释了声音信号,所以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考图11,终端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器600上显示作为3D图标1110的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例如,如果信号强度高,则可以以圆(或球)的形式显示3D图标1110。此外,如果终端的当前信号强度弱,则可以以在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上投影的扭曲形状来显示3D图标1110。也就是说,如图11的第一幅图所示,如果向右方向的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则可以以向右投影的扭曲形状显示3D图标1110。此外,如果旋转终端并且在信号强度高的方向上调整终端方向(终端的天线方向),则可以减小投影程度。此外,如图11的最后一幅图所示,如果终端方向与信号强度高的方向一致,则可以以圆的形式显示3D图标1110。
此外,根据实施例,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可以包括声音信号以及3D图标1110。由于已经参考图7解释了声音信号,所以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参考图12,终端可以以图标的形式在终端的显示器600上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在此情况下,可以将指示关于根据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图标和关于信号强度高于终端的当前方向的信号强度的方向的信息显示为最优信息波束指示信息610。此外,根据实施例,如果终端在最优波束方向上根据关于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旋转,则如图12所示终端可以另外显示指示可以接收高质量信号的信息1210。例如,如果向右方向是最优波束方向,则终端可以在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的右侧显示用于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图标。此外,如果终端向右侧旋转,与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图标一起,则终端可以指示可以接收高质量信号。例如,如果可以通过终端的向右旋转来观看高质量图像,则终端可以另外显示诸如“HD”或“UHD”的图标1210以及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图标。
此外,尽管未示出,但是在下载当前文件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在显示器600上显示剩余时间直到下载完成。在此情况下,如果终端在该方向上旋转,则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可以显示剩余时间直到下载完成并且显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图标。例如,终端可以根据终端的当前方向在显示器600上显示距离下载完成还剩余5分钟。此外,在显示器上显示指示向右方向是最优波束方向的图标,并且在终端向右侧旋转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距离下载完成还剩余两分钟。
此外,参考图13,终端可以以图标的形式在显示器600上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在此情况下,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可以包括关于终端的各个方向上的信号强度的信息1310、1313和1315以及关于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1320。
例如,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可以将终端的方向分为三个方向,并且它可以将每个方向的信号强度显示为图标的大小。也就是说,在信号强度弱的方向上,可以以小尺寸显示图标(1310),并且在信号强度为中等的方向上,可以以中等尺寸显示图标(1313)。此外,在信号强度高的方向上,可以以大尺寸显示图标(1315)。在图13的示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图标1310、1313和1315的大小识别出终端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最高。
另外,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可以另外显示关于终端的方向改变的信息1320,以便接收最优波束。在图13的示例中,终端的向右方向上的信号强度最高,并且用于引导终端向右旋转的图标1320可以与指示信号强度的信息1315一起显示。另一方面,如果不需要改变终端的方向,则可以不显示关于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1320。
图14是示出指示关于终端的信号强度的信息和关于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二者的图标的示例的视图。例如,如果当前信号弱或者没有信号存在,则可能如图14中的[a]所示没有显示。此外,如果信号强度高,则可以显示如图14中的[e]所示的整个区域。另一方面,如果在上下旋转终端的情况下(即,在终端旋转180°的情况下),终端识别出信号强度变高,可以如图14中的[b]所示显示上部和下部区域。此外,在终端左右旋转的情况下(即,在终端沿垂直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如果终端识别出信号强度变高,则可以如图14中的[c]所示显示左右区域。此外,如果信号强度高的区域是终端的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则如图[d]、[h]、[f]和[g]所示显示右侧、左侧、上部和下部区域,以引导终端的方向改变。
同时,尽管未示出,但是根据实施例,终端可以将信号强度与终端的当前通信的种类一起显示。例如,如果当前通信是使用高频段的第5代(5G)或新无线(NR)通信,则可以将5G或NR与信号强度一起显示。此外,如果当前通信是LTE或3G,则可以将相应的信息与信号强度一起显示。
此外,根据实施例,可以只有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才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例如,只有在存在用户输入的情况下,终端才可以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也就是说,只有在通过输入单元施加预定信号的情况下,终端才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或者才可以通过扬声器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作为声音信号。
例如,只有在用户触摸了触摸屏上的指示信号强度的图标的情况下,终端才可以将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图标输出到显示器上。此外,只有在用户触摸了触摸屏上的指示信号强度的图标的情况下,终端可以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声音信号。此外,如果在正在显示指示信号强度的图标和指示关于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的图标两者的状态下由用户输入特定信号,则终端可以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声音信号。
此外,根据实施例,只有在当前信号强度低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终端才可以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此外,根据实施例,用户可以配置是否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如果配置处于开启状态,则可以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而如果配置处于关闭状态,则不会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此外,根据实施例,可以根据终端的执行应用的种类来显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例如,如果终端中已经存在并且正在运行不需要发送/接收信号的文件的应用程序,则服务质量不会根据信号的强度而变化。在此情况下,由于不需要显示使得用户可以调整终端的方向的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因此终端可以不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这是为了终端针对用户的便利性而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例如,如果在用户执行终端中的游戏应用的状态下将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附加地输出到终端的显示器上,则用户会认为该信息干扰了游戏。此外,在用户将他/她的注意力集中在正在执行的游戏应用上的情况下,即使输出了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用户也可能难以调整终端的方向。因此,只有在根据用户的便利性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终端才可以控制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终端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的波束成形算法。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最优波束算法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最优(最佳)波束指示符算法(BBI算法)可以简要地分为三类。
也就是说,最优波束算法可以包括在波束扫描范围内的最优波束引导算法、在偏离波束扫描范围的情况下的最优波束引导算法、以及用于最小化用户干预的波束分组算法。
在波束扫描范围内的最优波束引导算法1510是用于在终端位于波束扫描范围内的情况下引导最优波束的算法。此外,在偏离波束扫描范围的情况下的最优波束引导算法1520是用于在终端偏离波束扫描范围的情况下引导最优波束的算法。此外,波束分组算法1530是用于基于阈值对波束进行分组并且用于在存在属于相同组的波束的情况下不显示最优波束方向的算法,以便防止用户根据频繁的最优波束方向显示进行过度干预。
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各个算法。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波束搜索范围中的最优波束引导方法的示例的视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每个波束的信号强度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6,在操作1610,终端可以识别当前使用的波束是否是外波束。也就是说,终端可以根据终端的当前方向识别正在使用的波束中具有最佳接收性能的波束是否是外波束。
例如,可以如图17所示配置终端的波束。在此情况下,第0波束可以是中心波束,第1波束至第6波束可以是外波束,第7波束至第18波束可以是最外侧波束。中心波束是指具有最佳天线增益的波束,外波束(和最外侧波束)是指与中心波束相比具有低天线增益的波束。在此情况下,作为最外侧波束的第7波束至第18波束的接收强度会比作为中心波束的第0波束的接收强度弱大约6dB。例如,终端的文件下载速度可能有大约4倍的差异。
在此情况下,由终端使用以从基站接收信号的波束可能是第15波束。在此情况下,终端可以识别当前使用的波束是外波束。
此外,在操作1620,终端可以估计(计算或测量)外波束和中心波束之间的方位角差和/或仰角差。这里,因为终端已经知道了天线波束方向和各个方向的天线增益,所以终端可以知道当前使用的波束是外波束。此外,终端还可以知道当前使用的外波束和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差。此外,终端可以通过估计接收信号的角度来更精确地知道中心波束与当前使用的外波束之间的角度差。此外,终端可以使用当前使用的外波束和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差来生成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例如,假设终端当前使用的波束是如图17所示的使用波束的系统中的第15波束。在此情况下,第0波束是中心波束,并且与第0波束相比向右30°的第15波束的天线增益会比作为中心波束的第0波束的天线增益低大约6dB。因此,可以生成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以便将终端位置向右调整多达30°(这是第0波束和第15波束之间的方位角差)。
在操作1640,终端可以输出如上生成的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根据图17的示例,如果终端方向被向右侧调整多达30°,信号增益可以增加6dB。因为已经参考图6至图14描述了用于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的方法,所以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同时,根据实施例,在操作1630,终端可以确定其是否被配置为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如果未配置为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则在操作1650,终端不会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此外,在操作1630,如果作为确定的结果其被配置为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则在操作1640,终端会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此外,根据实施例,在操作1640之后,终端可以通过机械倾斜将天线115的方向调整到最优波束方向。
图18是说明在偏离波束搜索范围的情况下终端操作的视图,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偏离波束搜索范围的情况下最优波束引导方法的示例的视图。
参考图19,在操作1910,终端可以识别出另一网络实体(例如,基站)偏离终端的波束扫描范围。例如,参考图18,在1810的状态中,基站1830的波束1831可以偏离终端的波束扫描范围中的最外侧波束1817。在此情况下,在终端1810中可能不会接收信号。
在此情况下,在操作1920,终端1810可以在偏离波束扫描范围之前估计最优波束的方位角和/或仰角。此外,在操作1930,终端可以使用估计值(和终端的当前方向)来确定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也就是说,终端1810可以在偏离波束扫描范围之前存储关于最优波束的方位角和/或仰角的历史信息。此外,在终端1810偏离波束扫描范围的情况下,终端1810可以使用存储在历史信息中的最优波束的方位角和/或仰角来确定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例如,处于1810的状态的终端可以在偏离波束扫描范围之前存储在终端的左侧方向上的最优波束的存在。此外,终端还可以存储关于最优波束的方位角和/或仰角的信息。因此,终端可以通过计算关于终端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的信息来确定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从而提高信号强度。
此外,在操作1950,终端1810可以在终端的显示器上显示(1815)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因此,如果用户旋转终端1810的方向,则终端的状态可以改变为1820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在1820的状态中的终端使用的波束1825与基站1830的波束扫描范围内的波束1835一致,因此终端可以接收强信号。
根据实施例,为了从基站接收最强信号,终端可以确定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使得终端的波束中的中心波束1825与基站的波束1835一致。例如,处于1810状态的终端可以通过计算终端自身的中心波束1825与基站1830的发送波束之间的方位角差和/或仰角差来确定终端的位置调整值。此外,终端可以根据确定的位置调整值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此外,根据实施例,为了在操作1920和操作1930中获取最优波束,终端可以仅计算关于终端应该旋转的方向的信息。此外,终端可以仅输出关于方向的信息。此后,如果基站进入终端的波束扫描范围,则可以使用如上参考图16和17所描述的波束扫描范围中的最优波束引导方法来确定终端的精确调整位置。
另一方面,根据实施例,在操作1950之后,终端1810可以通过机械倾斜将天线115的方向调整到最优波束方向。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波束分组方法的示例的视图。
如果终端频繁地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则可能导致用户过度干预终端的位置调整。在此情况下,为了防止这种过度频繁地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终端可以通过基于阈值对良好波束进行分组而不输出良好波束的内部变化。
参考图20,在操作2010,终端可以测量每个波束的接收强度。例如,终端可以测量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指数(CQI)。
此外,终端可以确定每个波束测量的接收强度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同时,可以根据服务的服务质量(QoS)级别来配置阈值。
为此,在操作2020,终端可以确定每个波束的CQI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THR。此外,在波束的CQI大于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在操作2030将波束分类为良好波束。此外,如果CQI等于或小于预定阈值,则在操作2040,终端可以将波束分类为差波束。
同时,尽管在附图中,例示了波束被分成良好波束和差波束这两种波束,但是波束划分不限于此,并且波束可以被分组为三个或更多个组。例如,终端可以使用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两个阈值将波束分成处于最佳接收状态的第一组、处于中等接收状态的第二组和处于较差接收状态的第三组。
此后,在操作2050,终端可以确定终端当前使用的波束是否包括在良好波束组中。此外,如果当前使用的波束包括在良好波束组中,则在操作2060,终端可以保持当前状态。也就是说,终端可以不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此外,作为操作2050的确定的结果,如果良好波束组中不包括终端当前使用的波束,则终端可以在操作2070计算终端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和最优波束之间的角度。也就是说,终端可以计算当前使用的波束和中心波束之间的方位角差和/或仰角差。此外,终端可以使用当前使用的波束和中心波束之间的角度差来生成并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同时,根据实施例,终端可以在操作2070计算当前波束和属于良好波束组的良好波束之间的角度差。此外,为了使用户的移动最小化,在操作2080,终端可以在良好波束中选择与当前波束的角度差最小的波束。此外,终端可以确定并输出包括关于所选择的最优波束的信息的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同时,根据实施例,在操作2080之后,终端可以通过机械倾斜将天线115的方向调整到最优波束方向。
参考图17,终端可以测量第0波束至第18波束的接收性能。在此情况下,终端可以通过将每个波束的接收性能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来确定波束的接收性能是否优于阈值。例如,第0波束至第6波束可以是接收性能优于阈值的波束。此外,第7波束至第18波束可以是接收性能差于阈值的波束。因此,终端可以将第0波束至第6波束分组为良好波束组。此外,终端可以将第7波束至第18波束分组为差波束组。
在此情况下,如果终端使用的波束是第0良好波束至第6良好波束中的一个,则终端不会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与此相反,终端当前使用的波束可以是例如第15波束。在此情况下,由于第15波束不属于良好波束组,则终端可以计算良好波束(即,第0波束至第6波束)和第15波束之间的角度差。在此情况下,由于第15波束和第3波束之间的角度差最小,则终端可以选择第3波束作为终端的最优波束。此外,终端可以输出用于将终端的方向调整到第3波束方向的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此外,根据实施例,终端可以选择具有最佳信号强度的第0波束作为最优波束。此外,终端可以输出用于将终端的方向调整到第0波束方向的最优波束指示信息610。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可以提供用于基于波束本选择最优波束的算法。此外,终端可以提供扫描范围内外的各种优化算法,并且终端可以通过最优波束分组最小化地输出最优波束指示信息,以最小化用户的干预。
通过在基站或终端设备中的特定组成部分中提供存储相应程序代码的存储器设备,可以实现基站或终端的上述操作。也就是说,基站或终端设备的控制器可以通过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单元(CPU)读取和执行存储在存储器设备中的程序代码来执行上述操作。
如上所述的实体、基站或终端设备的各种组成部分和模块可以使用硬件电路(例如,基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逻辑电路)、固件、软件和/或硬件和固件和/或插入机器可读介质中的软件组合进行操作。作为示例,可以使用晶体管、逻辑门和诸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电路来实现各种电子结构和方法。
已经提供了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以便阐明技术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而不是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了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之外,可以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执行各种实施方式。
同时,为了阐明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尽管在本说明书中已经示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且已经使用了附图和特定的术语,但他们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除了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之外,可以基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1)

1.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将所述终端的多个波束中的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的波束配置为波束组;
确定所述波束组中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
如果所述波束组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则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以及
在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中选择与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角度差最小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并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如果所述波束组中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则不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包括:在配置为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角度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方位角差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仰角差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网络实体处于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波束搜索范围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所述波束搜索范围之前估计所述最优波束方向;
在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所述波束搜索范围之前,使用所述最优波束方向确定所述终端的旋转方向和角度,以及
根据所述终端的所述旋转方向和所述角度,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待旋转方向的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待旋转角度的信息或指示所述最优波束方向的指示线中的至少一个。
6.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所述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并包括多个波束;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将所述终端的多个波束中的信号强度高于预定阈值的波束配置为波束组;
确定所述波束组中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
如果所述波束组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则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角度差;以及
在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中选择与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的角度差最小的波束作为最优波束,并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如果所述波束组中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则不输出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配置为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的情况下,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角度包括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方位角差或所述终端的当前使用的波束和属于所述波束组的波束之间的仰角差中的至少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与所述终端进行通信的网络实体处于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波束搜索范围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所述波束搜索范围之前估计所述最优波束方向;在所述网络实体偏离所述波束搜索范围之前使用所述最优波束方向确定所述终端的旋转方向和角度;以及根据所述终端的所述旋转方向和所述角度输出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指示最优波束方向的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待旋转方向的信息、指示所述终端待旋转角度的信息或指示所述最优波束方向的指示线中的至少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所述终端还包括:
天线,所述天线连接至所述收发器并且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所述信号;以及
天线方向调整器,所述天线方向调整器连接至所述天线,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天线方向调整器将所述天线的方向调整到所述最优波束方向。
CN201880011820.7A 2017-02-21 2018-02-06 最优波束显示和引导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2917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22706 2017-02-21
KR1020170022706A KR102509019B1 (ko) 2017-02-21 2017-02-21 최적 빔 표시 및 가이드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8/001566 WO2018155844A1 (ko) 2017-02-21 2018-02-06 최적 빔 표시 및 가이드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730A CN110291730A (zh) 2019-09-27
CN110291730B true CN110291730B (zh) 2023-02-17

Family

ID=63254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1820.7A Active CN110291730B (zh) 2017-02-21 2018-02-06 最优波束显示和引导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031984B2 (zh)
EP (1) EP3570464B1 (zh)
KR (1) KR102509019B1 (zh)
CN (1) CN110291730B (zh)
AU (1) AU2018226241B2 (zh)
WO (1) WO201815584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51611B1 (en) * 2017-08-14 2021-03-16 Assa Abloy Ab Graphical configuration of signal strength range
USD900858S1 (en) * 2017-12-28 2020-11-03 Trivver, Inc.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EP3874616A1 (en) * 2018-10-29 2021-09-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stimate ue position
WO2020107347A1 (zh) 2018-11-29 2020-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波束扫描范围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7322898B2 (ja) * 2019-01-23 2023-08-08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US11096176B2 (en) 2019-05-24 2021-08-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Location-based beam predic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WO2021020609A1 (ko) * 2019-07-29 2021-0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5g 통신 중계 장치
CN110688179B (zh) * 2019-08-30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10076228A1 (en) * 2019-09-05 2021-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improving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via device orientation alignment
US11129032B2 (en) 2019-11-26 2021-09-21 Motorola Mobility Llc Optimal device posi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1125380A1 (ko) * 2019-12-18 2021-06-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5g 통신 중계 장치
WO2021201491A1 (en) * 2020-03-29 2021-10-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 alignment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230164260A1 (en) * 2020-05-11 2023-05-25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615169B (zh) * 2020-05-13 2022-06-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449099B (zh) * 2020-11-02 2023-07-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方位调整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KR20220108581A (ko) * 2021-01-27 2022-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 탐색을 수행하는 전자 장치, 그 동작 방법 및 저장 매체
US20240224069A1 (en) * 2021-05-25 2024-07-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EP4352888A1 (en) * 2021-06-29 2024-04-17 Viasat Inc. Techniques for phased array terminal antenna installation
US12395237B2 (en) 2022-07-18 2025-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stance data for orienting a mobile device for satellite-based communications
US20240063928A1 (en) * 2022-08-19 2024-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nsing-based mobile device orientation guidance for satellite-based communication
US20240397340A1 (en) * 2022-11-25 2024-11-28 Ajou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beam selec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satellite networks
KR102731967B1 (ko) * 2023-05-26 2024-11-18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위성 통신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선택을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20250099443A (ko) * 2022-12-08 2025-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전송 장치 및 무선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449A (en) * 1994-03-17 1998-06-23 Endlink, Inc. Sectorized multi-func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H10126135A (ja) * 1994-09-09 1998-05-15 Software Sekkei:Kk ビームアンテナの方向測定方法と方向測定装置及びビームアンテナの方向制御装置
KR100501301B1 (ko) * 2003-02-25 2005-07-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나침반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3차원 수신감도표시장치 및 그 방법
EP1788408B1 (en) * 2004-07-16 2014-03-05 Fujitsu Ten, Ltd. Mono pulse radar device and antenna selector switch
US7956806B2 (en) * 2009-06-15 2011-06-07 Northrop Grumman Space And Mission Systems Corp. Tracking arrangement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on a mobile platform
WO2011105936A1 (en) 2010-02-23 2011-09-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guidance in a user terminal
US8265552B2 (en) 2010-08-31 2012-09-1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Beam selection in a multiple beam antenna in a fixed wireless CPE
FR3002647B1 (fr) 2013-02-25 2015-04-17 Astrium Sas Procede et systeme d estimation de direction d arrivee d un signal cible pour rapport a un satellite
CN105190994A (zh) 2013-03-14 2015-12-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天线设备和天线设备控制方法
US9288007B2 (en) * 2013-11-15 2016-03-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ndpoint device antenna beam forming based jamming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US10002536B2 (en) * 2015-07-14 2018-06-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in vehicle to everyth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517041B (zh) * 2016-01-06 2018-01-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向指示方法及用户设备
JP6847581B2 (ja) 2016-02-12 2021-03-2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における表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226241B2 (en) 2022-04-07
KR20180096242A (ko) 2018-08-29
US20200007209A1 (en) 2020-01-02
CN110291730A (zh) 2019-09-27
AU2018226241A1 (en) 2019-08-15
US11031984B2 (en) 2021-06-08
EP3570464B1 (en) 2022-08-24
EP3570464A1 (en) 2019-11-20
EP3570464A4 (en) 2020-01-08
KR102509019B1 (ko) 2023-03-13
WO2018155844A1 (ko) 2018-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1730B (zh) 最优波束显示和引导方法和装置
CN112543083B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522590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display method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P3509228A1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determines bea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therefor
CN111406434A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联合波束报告
CN114173399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小区的装置和方法
CN11202007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271147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2312460A (zh) 测量上报的方法与装置
CN110326338B (zh) 用于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99636B (zh) 波束成形通信系统的终端处的波束操作方法和设备
EP2932763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simultaneous connectivity to location origin transceivers
EP4383587A1 (en)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GB2514548A (en)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high-frequency radio module, associated multiband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US20240422654A1 (en) Signaling for distributed network sensing operations
CN115299155B (zh) 发射器设备及控制发射器设备的方法
CN104243006B (zh) 无线传输方法及无线传输装置
JP7590128B2 (ja) アンテナ制御装置、および、アンテナ制御システム
WO2024193520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5119045A1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芯片模组及存储介质
KR20250007432A (ko) 초대규모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을 갖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가시 영역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20151918A (zh) 一种波束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25065340A1 (zh) 天线资源分配方法及通信装置
KR20240048414A (ko) 초광대역 통신 신호를 이용하여 위치를 추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2513999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