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93678A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593678A CN110593678A CN201910939725.XA CN201910939725A CN110593678A CN 110593678 A CN110593678 A CN 110593678A CN 201910939725 A CN201910939725 A CN 201910939725A CN 110593678 A CN110593678 A CN 1105936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unit
- executed
- vehicle body
- body control
- charging h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06010063385 Intellectualisat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8 unit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05B81/06—Electrical using rotary mo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05B81/56—Control of actuator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28—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 E05B83/34—Locks for glove compartments, console boxes, fuel inlet covers or the like for fuel inlet covers essentially flush with the vehicle surface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车身控制单元、充电枪锁止系统、驱动电机、距离感应传感器、红外高清摄像头、视觉图像处理器和若干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距离感应传感器、红外高清摄像头与视觉图像处理器电连接,红外高清摄像头对进入摄像范围内的用户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的用户图像送入视觉图像处理器中进行人脸认证和操作指令识别,视觉图像处理器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将人脸认证结果和识别到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若干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分别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将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本发明能提高系统冗余性,增强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即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充电舱盖作为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中的充电机构组成部件之一,其主要是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舱内的充电高压系统进行保护,确保车辆的充电接口的安全,为了防止车辆外部因素的接触而引起高压安全问题,对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尤为重要。
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舱盖的打开和关闭通常需要工作人员手工操作。在充电时,通过手动机械拉索打开充电舱盖,停止充电时,拔掉充电枪后需要通过手动压触才能关闭充电舱盖。而手动打开和关闭充电舱盖不够方便。
CN109760754A公开了一种汽车充电口盖总成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汽车,其描述了通过车身控制模块根据开启/关闭触发信号来控制旋转驱动件(即驱动电机)驱动充电口盖开启/关闭,触发信号可以是在充电枪被按压时发出,也可以由按键触发装置发出,而按键触发装置可以设置在车内,也可以是手持的移动装置。这种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虽然能实现充电口盖的开启/关闭,但是其只设计有一种触发方式,如果该触发方式出现故障,则不能对充电口盖进行自动开启/关闭控制,其缺少系统冗余性,用户体验感不好,充电口盖控制的智能化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以提高其系统冗余性,增强用户体验感,提升充电舱盖开闭控制的智能化。
本发明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单元、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充电枪锁止系统、与车身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驱动电机,充电枪锁止系统将充电枪解锁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充电舱盖打开/关闭;该开闭控制系统还包括距离感应传感器、红外高清摄像头、视觉图像处理器和若干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距离感应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与红外高清摄像头之间的距离,红外高清摄像头用于拍摄靠近充电舱盖的用户图像,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用于进行安全认证和发出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距离感应传感器、红外高清摄像头与视觉图像处理器电连接,组成视觉图像处理系统,红外高清摄像头对进入摄像范围内的用户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的用户图像送入视觉图像处理器中进行人脸认证和操作指令识别,视觉图像处理器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视觉图像处理器将人脸认证结果和识别到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所述若干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分别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将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有两个,两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分别为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通过4G/5G网络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将APP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通过WPAN无线电波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将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有一个,该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为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该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通过4G/5G网络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将APP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
优选的,所述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有一个,该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为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该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通过WPAN无线电波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将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
由于本发明中的开闭控制系统采用了冗余设计,为了避免出现冲突,因此对于视觉图像处理器、若干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的执行,采用了优先级的方式分级处理,将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设为第一优先级,将若干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分别设为第二优先级、第三优先级等。当车身控制单元同时接收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时,车身控制单元优先处理高优先级的控制指令。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采用上述开闭控制系统,其将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设为第一优先级,将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设为第二优先级,将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设为第三优先级。具体的开闭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即人脸认证失败)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即APP安全认证失败)执行第十步。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一步,否则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即蓝牙安全认证失败)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三步,否则结束。
第十三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四步、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正转,打开充电舱盖,然后结束。
第十五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六步,否则车身控制单元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六步、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反转,关闭充电舱盖,然后结束。
本发明所述的另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采用上述开闭控制系统,其将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设为第一优先级,将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设为第二优先级,将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设为第三优先级。具体的开闭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即人脸认证失败)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即蓝牙安全认证失败)执行第十步。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一步,否则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即APP安全认证失败)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三步,否则结束。
第十三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四步、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正转,打开充电舱盖,然后结束。
第十五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六步,否则车身控制单元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六步、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反转,关闭充电舱盖,然后结束。
针对所述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有一个,且为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的开闭控制系统而言,其开闭控制方法还可以是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即人脸认证失败)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结束。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即APP安全认证失败)结束。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结束。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正转,打开充电舱盖,然后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车身控制单元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反转,关闭充电舱盖,然后结束。
针对所述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有一个,且为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的开闭控制系统而言,其开闭控制方法还可以是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即人脸认证失败)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结束。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即蓝牙安全认证失败)结束。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结束。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即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正转,打开充电舱盖,然后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车身控制单元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反转,关闭充电舱盖,然后结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效果:
(1)利用视觉图像处理系统和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来发出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系统冗余性强,如果某个系统因系统故障、网络环境或其它外界因素干扰而不响应用户开闭控制指令时,用户可选择使用冗余系统来发出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指令,增强了用户体验感,提升了充电舱盖开闭控制的智能化和鲁棒性。
(2)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逻辑清晰,可实现远程或近程控制充电舱盖打开/关闭,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控制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2的控制流程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5为实施例3的控制流程图。
图6为实施例4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7为实施例4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单元1、视觉图像处理器2、两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充电枪锁止系统5、距离感应传感器6、红外高清摄像头7和驱动电机8,两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分别为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和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红外高清摄像头7安装在充电舱盖9上或者安装在充电舱盖9的附近,距离感应传感器6安装在充电舱盖9上或者安装在红外高清摄像头7的附近,驱动电机8与充电舱盖9通过机械结构连接,驱动电机8转动能带动充电舱盖9打开/关闭。充电枪锁止系统5通过CAN线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距离感应传感器6通过硬线与视觉图像处理器2电连接,红外高清摄像头7通过四芯网线与视觉图像处理器2电连接,距离感应传感器6、红外高清摄像头7、视觉图像处理器2组成视觉图像处理系统,视觉图像处理器2通过CAN线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通过4G/5G网络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通过WPAN无线电波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车身控制单元1通过硬线与驱动电机8电连接。
距离感应传感器6检测到用户与红外高清摄像头7的距离在1米范围内(即摄像范围内)后,距离感应传感器6唤醒视觉图像处理器2,视觉图像处理器2唤醒红外高清摄像头7和车身控制单元1,红外高清摄像头7对进入摄像范围内的用户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的用户图像送入视觉图像处理器2中进行人脸认证和操作指令识别,如果用户人脸图像与视觉图像处理器2中存储的人脸图像校验一致,则表示人脸认证成功,如果用户人脸图像与视觉图像处理器2中存储的人脸图像校验不一致,则表示人脸认证失败,如果用户的操作图像与视觉图像处理器2中存储的表示打开充电舱盖的操作图像校验一致,则表示用户发出的是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用户的操作图像与视觉图像处理器2中存储的表示关闭充电舱盖的操作图像校验一致,则表示用户发出的是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视觉图像处理器2能将人脸认证结果和识别到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1。
用户打开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后,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与车身控制单元1建立4G/5G网络通信,并通过登录用户名、密码进行安全认证;如果用户名、密码正确,则表示APP安全认证成功,APP安全认证成功后,用户可通过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出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用户名或密码错误,则表示APP安全认证失败,APP安全认证失败后,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不响应用户指令,用户不能通过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出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能将APP安全认证结果和用户发出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1。
用户打开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后,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与车身控制单元1建立WPAN无线通信,并通过登录用户名、密码进行安全认证,如果用户名、密码正确,则表示蓝牙安全认证成功,蓝牙安全认证成功后,用户可通过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出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用户名或密码错误,则表示蓝牙安全认证失败,蓝牙安全认证失败后,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不响应用户指令,用户不能通过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出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能将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和用户发出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1。
充电枪锁止系统5将充电枪解锁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1。如果用户发出了打开充电舱盖指令,且车身控制单元1接收到了该指令,则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驱动电机8正转带动充电舱盖9打开;如果用户发出了关闭充电舱盖指令,且车身控制单元1接收到了该指令,则在充电枪解锁成功的情况下,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驱动电机8反转带动充电舱盖9关闭。
如图2所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采用上述开闭控制系统,具体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表示人脸认证失败,而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表示APP安全认证失败,而执行第十步。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一步,否则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表示蓝牙安全认证失败,而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三步,否则结束。
第十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打开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第十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六步,否则车身控制单元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关闭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表示人脸认证失败,而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表示蓝牙安全认证失败,而执行第十步。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一步,否则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表示APP安全认证失败,而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三步,否则结束。
第十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打开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第十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六步,否则车身控制单元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关闭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实施例3:如图4所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其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开闭控制系统只有一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该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为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的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表示人脸认证失败,而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一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结束。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表示APP安全认证失败,而结束。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结束。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一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打开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车身控制单元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关闭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实施例4:如图6所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其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开闭控制系统只有一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该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为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中的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相同。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表示人脸认证失败,而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一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结束。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表示蓝牙安全认证失败,而结束。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结束。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表示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为关闭充电舱盖指令,而执行第十一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打开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车身控制单元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关闭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Claims (8)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包括车身控制单元(1)、与车身控制单元通讯连接的充电枪锁止系统(5)、与车身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驱动电机(8),充电枪锁止系统将充电枪解锁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车身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转动,从而带动充电舱盖(9)打开/关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距离感应传感器(6)、红外高清摄像头(7)、视觉图像处理器(2)和若干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所述距离感应传感器(6)、红外高清摄像头(7)与视觉图像处理器(2)电连接,红外高清摄像头对进入摄像范围内的用户进行拍照,并将拍摄的用户图像送入视觉图像处理器中进行人脸认证和操作指令识别,视觉图像处理器(2)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将人脸认证结果和识别到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所述若干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分别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将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有两个,两个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分别为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通过4G/5G网络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将APP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通过WPAN无线电波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将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有一个,该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为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该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3)通过4G/5G网络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将APP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开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有一个,该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系统为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该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4)通过WPAN无线电波与车身控制单元(1)通讯连接,将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和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发送给车身控制单元。
5.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开闭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一步,否则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三步,否则结束;
第十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打开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第十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六步,否则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关闭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6.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开闭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执行第十步;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一步,否则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三步,否则结束;
第十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四步,否则执行第十五步;
第十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打开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第十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六步,否则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关闭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7.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闭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APP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结束;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APP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结束;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APP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结束;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打开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关闭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8.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闭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二步,否则继续执行第一步;
第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人脸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三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三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人脸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四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四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视觉图像处理器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五步,否则执行第六步;
第五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六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接收到的认证结果中是否有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蓝牙安全认证结果,如果是,则执行第七步,否则结束;
第七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蓝牙安全认证是否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八步,否则结束;
第八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是否接收到手机充电舱盖蓝牙系统发送的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九步,否则结束;
第九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该充电舱盖开闭控制指令是否为打开充电舱盖指令,如果是,则执行第十步,否则执行第十一步;
第十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正转,打开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第十一步、车身控制单元(1)判断充电枪是否解锁成功,如果是,则执行第十二步,否则禁止充电舱盖关闭,然后结束;
第十二步、车身控制单元(1)控制驱动电机(8)反转,关闭充电舱盖(9),然后结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910939725.XA CN110593678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910939725.XA CN110593678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0593678A true CN110593678A (zh) | 2019-12-20 |
| CN110593678B CN110593678B (zh) | 2021-04-23 |
Family
ID=68865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910939725.XA Active CN110593678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1) | CN110593678B (zh) |
Citations (1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06046360A1 (ja) * | 2004-10-25 | 2006-05-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車両の制御装置 |
| CN105073467A (zh) * | 2013-05-15 | 2015-11-18 | 株式会社城南制作所 | 车辆用盖开闭控制装置 |
| CN205384614U (zh) * | 2015-11-13 | 2016-07-13 | 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安全认证设备 |
| CN205844888U (zh) * | 2016-06-03 | 2016-12-28 | 深圳市迪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车机系统 |
| KR101734581B1 (ko) * | 2011-11-28 | 2017-05-1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스마트 파워 트렁크 개폐 방법 |
| CN107042769A (zh) * | 2017-03-16 | 2017-08-15 | 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用电动汽车识别及充电系统 |
| CN107627873A (zh) * | 2017-08-30 | 2018-01-26 | 享奕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的充电盖自动翻盖装置及方法、自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
| CN107685777A (zh) * | 2017-08-30 | 2018-02-13 | 享奕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的充电盖自动开关装置、充电盖开关方法、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
| CN108128151A (zh) * | 2016-12-01 | 2018-06-08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及用于汽车的控制单元 |
| CN108859799A (zh) * | 2018-03-23 | 2018-11-23 | 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8993788U (zh) * | 2018-10-17 | 2019-06-18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的开闭控制系统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10939725.XA patent/CN1105936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06046360A1 (ja) * | 2004-10-25 | 2006-05-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車両の制御装置 |
| KR101734581B1 (ko) * | 2011-11-28 | 2017-05-1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스마트 파워 트렁크 개폐 방법 |
| CN105073467A (zh) * | 2013-05-15 | 2015-11-18 | 株式会社城南制作所 | 车辆用盖开闭控制装置 |
| CN205384614U (zh) * | 2015-11-13 | 2016-07-13 | 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安全认证设备 |
| CN205844888U (zh) * | 2016-06-03 | 2016-12-28 | 深圳市迪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车机系统 |
| CN108128151A (zh) * | 2016-12-01 | 2018-06-08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及用于汽车的控制单元 |
| CN107042769A (zh) * | 2017-03-16 | 2017-08-15 | 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家庭用电动汽车识别及充电系统 |
| CN107627873A (zh) * | 2017-08-30 | 2018-01-26 | 享奕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的充电盖自动翻盖装置及方法、自动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
| CN107685777A (zh) * | 2017-08-30 | 2018-02-13 | 享奕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的充电盖自动开关装置、充电盖开关方法、充电系统及充电方法 |
| CN108859799A (zh) * | 2018-03-23 | 2018-11-23 | 上海鼎充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自动充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8993788U (zh) * | 2018-10-17 | 2019-06-18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新能源汽车充电口盖的开闭控制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 Title |
|---|
| 懂车之后啊: "汽车加油时油箱盖打不开怎么办?别着急车后有隐藏机关!一拉就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3370211192234213&WFR=SPIDER&FOR=PC》 *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0593678B (zh) | 2021-04-23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9866648B (zh) |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方法及系统 | |
| CN112373582B (zh) | 汽车充电口盖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 | |
| US9592736B2 (en) | Controlling a locking device of an electric charging port | |
| CN102582574B (zh) | 汽车借用远程授权启动装置及方法 | |
| CN105484608B (zh) | 汽车车窗的操控方法、车窗控制设备及移动终端 | |
| EP211343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vehicle communications and control | |
| CN106341147A (zh) |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车载系统 | |
| CN106965687A (zh) | 地锁式智能充电桩及其使用方法 | |
| CN110539724B (zh) | 无线钥匙应急锁车系统和无线钥匙应急锁车方法 | |
| CN103679872A (zh) | 基于指纹解门锁的系统及操作方法及装置 | |
| CN106494419A (zh) | 轨道车辆的开闭机构与车钩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
| CN105421934A (zh) | 一种网络智能指纹保险柜 | |
| CN105321236A (zh) | 蓝牙双向通讯智能锁 | |
| WO2006030831A1 (ja) | ドア開閉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ー装置と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用ドアまたは建築物用ドア | |
| CN110593678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舱盖的开闭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 CN112389368B (zh) | 车辆备份解锁方法 | |
| CN109606105B (zh) | 一种智能的车辆安全防护方法、设备及系统 | |
| CN105696835A (zh) | 一种智能车位锁抗外力扳动的复位方法及复位装置 | |
| CN114885292B (zh) | 车载通信模块的模式处理方法、装置、介质、设备及车辆 | |
| KR102070357B1 (ko) | 자동차 | |
| CN107370199A (zh) | Usb公头、母头和供电、充电终端及充电连接控制方法 | |
| CN105905192A (zh) | 基于蓝牙4.0的电动自行车电池防盗系统及方法 | |
| CN115593356A (zh) | 基于鉴权加密及密码验证的汽车应急启动控制方法 | |
| CN214303305U (zh) | 门禁系统 | |
| CN106292853A (zh) | 一种充电保护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01133 room 208, 2 house, 39 Yonghe Road, Yu 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33 room 208, 2 house, 39 Yonghe Road, Yu Zui Town, Jiangbei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CHANGAN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