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1859A - 具有隔热联轴器的阀和具有这种阀的排气管路 - Google Patents
具有隔热联轴器的阀和具有这种阀的排气管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21859A CN110621859A CN201780090680.2A CN201780090680A CN110621859A CN 110621859 A CN110621859 A CN 110621859A CN 201780090680 A CN201780090680 A CN 201780090680A CN 110621859 A CN110621859 A CN 1106218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n
- contact member
- active
- complementary
- dr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6
- 210000002105 tong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Nitric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N] MWUXSHHQAYIFB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65—Mechanical control linkage between an actuator and the flap, e.g. including levers, gears, springs, clutches, limit stops of the li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4—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exhaust cond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05—Details of the flap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10—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 F16D1/108—Quick-acting couplings in which the parts are connected by simply bringing them together axially having retaining means rotating with the coupling and acting by interengaging parts, i.e. positive coup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 F16K31/047—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means between the motor and the valve, e.g. lost motion means reducing backlash, clutches, brakes or retur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 Electrically Driven Valve-Operating Means (AREA)
Abstract
阀(1)包括传动链(11),传动链具有:旋转的主动部件(33);旋转的从动部件(35);中间部件(37),主动部件(33)具有主动接触构件(39),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上,从动部件(35)具有从动接触构件(47),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上,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和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彼此形成在45°至135°之间的角度;主动弹性部件(55),其促使主动接触构件(39)压靠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以及从动弹性部件(57),其促使从动接触构件(47)压靠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旨在用于高温管路、例如排气管路中的阀。
更准确的说,首先,本发明涉及一种阀,阀包括具有驱动轴的执行机构、具有传动轴的阀瓣、以及使传动轴旋转连接于驱动轴的传动链,传动链具有:
-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主动部件,其旋转地连接于驱动轴;以及
-围绕与第一旋转轴线大致对齐的第二旋转轴线旋转的从动部件,其旋转地连接于传动轴。
背景技术
这种阀例如从文献WO2010/103249获知。该文献提出一种阀,阀的传动轴由欧氏联轴节连接于驱动轴。这种联轴节可使执行机构与传动轴热隔离。其可将驱动轴的运动传递到传动轴,同时吸收传动链的几何变化,例如轴可能的未对准。
相反,当执行机构配有位置传感器时,不可能通过使用传感器来准确地获知阀瓣的位置。另外,有时会发生阀瓣振动,这是噪音之源。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没有上述缺陷的阀。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述类型的阀,其特征在于,传动链具有:
-中间部件,轴向布置在主动部件与从动部件之间,主动部件具有主动接触构件,主动接触构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的互补主动接触构件上,从动部件具有从动接触构件,从动接触构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的互补从动接触构件上,互补主动接触构件和互补从动接触构件彼此形成在45°至135°之间的角度;
-主动弹性部件,插置在主动部件与中间部件之间,促使主动接触构件压靠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以及
-从动弹性部件,插置在从动部件与中间部件之间,促使从动接触构件压靠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
因此,主动弹性部件强制主动接触构件保持承靠在互补主动接触构件上。主动部件的运动传递到中间部件是等速进行的。同样,从动弹性部件强制从动接触构件保持承靠在互补从动接触构件上。中间部件与从动部件之间的运动传递也是等速进行的。这样,通过使用位于执行机构处的传感器,可非常准确地获知阀瓣的定位。
另外,在阀瓣行程结束时,主动弹性部件和从动弹性部件可对阀瓣施加力矩。阀瓣被施压紧靠于用作阀瓣行程末止动件的阀座。这有助于减小阀在工作时发出的噪音。
由于主动部件、中间部件和从动部件之间的接触限制在平面区域或线性区域,因此,从传动轴向驱动轴的热传递减少。
互补主动接触构件和互补从动接触构件大致彼此垂直的事实使得:传动链可吸收尤其与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没有严格平行和对齐相关的安装允差。
阀还可具有单独考虑或者根据所有技术上可行的结合考虑的下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主动接触构件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大致呈径向,从动接触构件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线大致呈径向;
-主动部件具有另一主动接触构件,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的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上,从动部件具有另一从动接触构件,所述另一从动接触构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的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上;
-互补主动接触构件和所述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大致处在彼此的延长部分上;
-互补从动接触构件和所述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大致处在彼此的延长部分上;
-主动弹性部件促使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压靠于所述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
-从动弹性部件促使所述另一从动接触构件压靠于所述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
-主动弹性部件促使主动接触构件沿第一方向压靠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并促使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沿相同的第一方向压靠于所述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
-从动弹性部件促使从动接触构件沿第二方向压靠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并促使所述另一从动接触构件沿相同的第二方向压靠于所述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大致彼此垂直;
-主动接触构件和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对称布置,从动接触构件和所述另一从动接触构件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线对称布置;
-主动弹性部件和/或从动弹性部件被预加荷载,仅仅如果大于0.1牛顿米的力矩分别在主动部件与中间部件之间和/或在从动部件与中间部件之间传递,主动弹性部件和/或从动弹性部件才变形;
-阀瓣能通过执行机构在端部位置之间移动,阀瓣在至少一个端部位置抵靠在阀座上;
-传动链具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轴向地施压于从动部件,以使从动部件远离主动部件;
-中间部件是板;
-中间部件具有在板中切出的主动孔和从动孔,互补主动接触构件和互补从动接触构件分别是主动孔和从动孔的边缘;
-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是板;
-主动接触构件和从动接触构件是爪,分别在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中切割而成并分别接合在主动孔和从动孔中;以及
-主动接触构件和/或从动接触构件具有止动件,止动件限制中间部件相对于主动部件和/或从动部件的轴向移动。
-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相同;
-主动弹性部件和从动弹性部件相同;
-中间部件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彼此对称,以致中间部件可无区别地安装成第一表面朝向主动部件而第二表面朝向从动部件,或者第一表面朝向从动部件而第二表面朝向主动部件;
-中间部件具有用于将主动弹性部件和/或从动弹性部件固定在中间部件上的固定件;
-主动弹性部件和从动弹性部件通过没有棱边的弯曲区域,分别接靠在主动接触构件上和从动接触构件上;
-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每个都是一体板材;
-弹性装置通过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的凸起区域保持就位在主动部件上和从动部件上。
其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排气管路,其包括具有上述特征的阀。
附图说明
下面,从参照附图给出的作为说明性和完全非限制性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得到更好体现,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阀的传动链的放大图;
图3是图1所示传动链的主动部件、从动部件、中间部件以及不同弹性部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不同组成件的装配图;
图5和6分别是中间部件的仰视图和侧视图,仰视图沿图4的箭头V进行,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以虚线示出;
图7和8分别是主动部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9和10分别是从动部件的俯视图和侧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变型的主动部件的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变型的传动链的剖面图;以及
图13是根据又另一实施变型的主动部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所示的阀1用于通常插置在车辆排气管路上。这种车辆通常是机动车,例如客车或者卡车。
在变型中,该阀用于任何其他高温流体管路中。
在排气管路中,阀1优选起下列作用之一:
-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点,部分或完全打开或关闭排气管路的管,来改善车辆声学状况;
-通过调节排气管路中的反压,改善污染物特别是一氧化氮的排放,以调整发动机中废气的再循环率;
-有选择地将废气引向能量回收部件例如热交换器内或外;
-有选择地将废气引向消除废气污染的部件内或外。
阀1包括具有驱动轴5的执行机构3、具有传动轴9的阀瓣7、以及使传动轴9旋转连接于驱动轴5的传动链11。
通常,阀1具有阀体13,阀体在内部形成高温流体流经的通道14。阀瓣7布置在阀体13内,由执行机构3驱动而相对于阀体13旋转。
通常,执行机构3由一个或多个爪15固定于阀13。
执行机构3是任何适当型式的。其通常是减速电机,优选是减速电动机。
阀1例如是全开全关阀。在这种情况下,阀瓣7可处于第一端部位置,在该位置,阀瓣禁止流体通过阀体流通。阀瓣也可处于第二端部位置,在该位置允许流体通过阀体流通。
在变型中,阀是调节阀型式的,阀瓣可处于在第一和第二端部位置之间的多个中间位置。每个中间位置相应于一局部开度,从而可改变提供给流经阀体13的流体的通过截面。
阀瓣7在至少一个端部位置、通常在两个端部位置挡靠在阀座或者止动件上。
阀瓣7以任何可行的方式布置在传动轴9上。
例如,阀1是蝶形阀型式的,阀瓣7沿所述阀瓣7的中线固定于传动轴9(见图1)。在变型中,阀是栅门型式的,阀瓣沿所述阀瓣的一边缘固定于传动轴。
阀体13具有任何适当的形状。例如,阀体具有呈圆形或矩形截面或者呈其他任何适当截面的管形形状。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阀体13是圆形截面的管。
阀1至少具有第一轴承17,第一轴承布置成引导传动轴9的第一端部部分19相对于阀体13进行旋转。
通常,阀还具有第二轴承21,第二轴承布置成旋转地引导传动轴9的第二端部部分23相对于阀体13进行旋转。
所述或者每个轴承17、21刚性地固定于阀体13。
阀1有利地具有密封件25,其刚性地固定于轴的第一端部部分19。
密封件25与互补密封件27配合,以防止废气从阀排出并通过传动轴9与第一轴承17之间而散布到环境中。互补密封件27是轴承17的组成部分或者附接在轴承17上。密封件25具有密封支承面29,其滑动地承靠在互补密封件27上形成的互补密封支承面31上(图2)。支承面29和31完全围绕传动轴9,通过下面将描述的装置而被彼此推靠在一起。
互补密封件27具有密封支承面30,其滑动地承靠在轴承17上形成的互补密封支承面32上(图2)。支承面30和32完全围绕传动轴9,通过下面将描述的装置而被彼此轴向推靠在一起。
传动链11具有:
-主动部件33,围绕第一旋转轴线R1旋转,由驱动轴5驱动旋转;
-从动部件35,围绕与第一旋转轴线R1大致对齐的第二旋转轴线R2旋转,从动部件35驱动传动轴9旋转;以及
-中间部件37,轴向布置在主动部件33与从动部件35之间。
通常,第一旋转轴线R1相应于驱动轴5的旋转轴线,主动部件33固定于驱动轴5。在变型中,第一旋转轴线R1不相应于驱动轴5的旋转轴线,主动部件33则由驱动轴5通过任何适当型式的联轴器例如减速器驱动旋转。
同样,第二旋转轴线R2通常相应于传动轴9的旋转轴线,从动部件35固定于传动轴9。在变型中,第二旋转轴线R2不相应于传动轴9的旋转轴线,从动部件35则由任何适当型式的联轴器例如减速器连接于传动轴9。
在本说明书中,轴向方向相应于由大致彼此对齐的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R1、R2限定的方向。由此理解的是,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R1、R2彼此形成小于10°的角度,优选小于5°、更优选地小于3°的角度。
为了确保主动部件33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中间部件37,主动部件33具有主动接触构件39,主动接触构件39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上(图3)。优选地,主动部件33还具有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上(见图3至8)。
这里,所谓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是指具有五种自由度而其中两种平移自由度和三种旋转自由度的一种连接。同一对的两个接触构件之间的接触沿大致呈一条线形或者呈一平面形的表面进行。
从动部件35具有从动接触构件47,从动接触构件47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上。有利地,从动部件35还具有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上。
主动接触构件39和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在彼此的延长部分上。更准确的说,它们处于同一平面内。通常,它们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R1对称布置。
同样,从动接触构件47和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布置成在彼此的延长部分上,更准确的说,布置在同一平面中。通常,它们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线R2对称布置。
主动接触构件39处于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R1大致呈径向的平面中。因此,另一接触构件43优选地也处于相对于轴线R1大致呈径向的平面中。
从动接触构件47、优选地还有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处于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线R2呈径向的平面中。
因此,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和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也处在彼此的延长部分上,更准确的说彼此对齐。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和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大致处在彼此的延长部分上,更准确的说通常彼此对齐。
优选地,接触构件41和45相对于中间部件37的中心C对称布置。接触构件49和53也相对于中心C对称布置。当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R1、R2对齐时及当传动链11静止时,中心C通常位于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R1、R2上。
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和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彼此形成角度,该角度为45°至135°之间,优选为60°至120°之间,更优选地为80°至100°之间。
理想地,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和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大致彼此垂直。换句话说,如图5所示,接触构件41、49、45和53围绕中心C彼此成90°进行布置。
另外,传动链11具有主动弹性部件55,主动弹性部件55插置在主动部件33与中间部件37之间,促使主动接触构件39压靠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
通常,主动弹性部件55也促使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压靠于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
主动弹性部件55促使主动接触构件39、43沿相同的第一方向D1(见图5)压靠于互补构件41、45。方向D1大致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R1、R2。
传动链11还具有从动弹性部件57,从动弹性部件57插置在从动部件35与中间部件37之间。从动弹性部件57促使从动接触构件47压靠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
通常,从动弹性部件也促使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压靠于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
从动弹性部件57通常促使从动接触构件47和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沿相同的第二方向D2(见图5)压靠于互补接触区域49、53。方向D2通常垂直于旋转轴线R1、R2。
有利地,第一和第二方向D1、D2大致彼此垂直。
有利地,中间部件37是板。
该板具有任何类型的形状,例如在示例中为圆形,或者为矩形,或为任何其他适当的形状。
更准确的说,中间部件37是薄金属板,其厚度小于3毫米,优选小于2毫米,更优选地小于1毫米。
板大致垂直于旋转轴线R1和R2。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中间部件37具有在板中切出的主动孔59和从动孔61。通常,中间部件37具有两个主动孔59和两个从动孔61。
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是一个所述主动孔59的一边缘。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是另一主动孔59的一边缘。
同样,从动接触构件49是一个所述从动孔61的一边缘。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是另一从动孔61的一边缘。
通常,主动和从动孔59、61围绕中间部件37的中心C彼此成90°布置。
主动部件33和/或从动部件35有利地也是板,通常是厚度小的金属板。每个的厚度小于3毫米,优选小于2毫米,更优选地小于1毫米。
所述或每个板大致垂直于旋转轴线R1、R2。
主动接触构件39是爪,在主动部件33中切割而成(图7和8)。通常,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是另一爪,也是在主动部件33中切割而成。
这些爪通常大致垂直于板弯折。
同样,从动接触构件47和/或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是分别在从动部件35中切割而成的爪。这些爪通常垂直于板弯折。
这些爪接合于主动和从动孔59、61中。
有利地,主动接触构件39和/或从动接触构件47具有止动件,止动件限制中间部件37分别相对于主动和/或从动部件33、35的轴向移动。
更准确的说,形成主动接触构件39的爪具有舌片71、73,舌片切割并弯折而成,使得这些舌片不再在爪所处的主平面中延伸。当爪接合到相应的主动孔59中时,舌片71布置在中间部件37与主动部件33之间。相反,舌片73布置在中间部件37与从动部件35之间。
舌片71、73弯折在形成构件39的爪的一侧(图7),以使它们对齐于主动孔59的限定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的边缘。
同样,形成从动接触构件47的爪具有舌片75、77,它们也切割和弯折而成,以与爪的其余部分没有处于相同的平面中。当爪接合到从动孔61中时,舌片75布置在从动部件35与中间部件37之间。舌片77布置在中间部件37与主动部件33之间。舌片75和77弯折在形成构件47的爪的一侧(图10),以使它们对齐于从动孔61的限定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的边缘。
有利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和/或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也具有止动件,其与上述类型止动件相同。
因此,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和中间部件37每个都是一体板材。
主动部件33和从动部件35由板材冲压、切割和弯折而成。对于中间部件37也是这样。
有利地,主动弹性部件55是簧片。
主动弹性部件55具有:中央部分79,主动弹性部件55通过该中央部分固定在中间部件37上;两个端部部分81和83,它们与接触构件39和43进行配合。
中间部件37具有用于固定主动弹性部件的固定件85。通常,该固定件是切割和弯折而成的爪,其形状允许将主动弹性部件55的中央部分79夹紧在中间部件37上。
主动弹性部件55成形成由无棱边的弯曲区域接靠在接触构件39、43上。
因此,如图3所示,主动弹性部件55的端部部分81和83形成拱形部分,拱形部分承靠在爪的分别与互补接触构件41和45相对的大表面上。
主动弹性部件55支撑在一方面爪85与另一方面接触构件39、43之间。
从动弹性部件57与主动弹性部件55为相同的类型。
中间部件37具有用于使从动弹性部件57固定在中间部件37上的固定爪87。该爪87将从动弹性部件57的中央部分89夹紧在中间部件37上。从动弹性部件57的端部部分91和93承靠在构成从动接触构件47、51的爪上,更准确的说,承靠在这些爪的与互补接触构件49和53相对的大表面上。从动弹性部件57支撑在爪87与从动接触构件47、51之间,促使这些构件沿第二方向D2压靠于从动孔61的限定互补接触构件49和53的边缘。
从动弹性部件57由无棱边的弯曲区域接靠在从动接触构件47、51上。这些弯曲区域相应于部件57的端部部分91和93。在图3上,仅示出两个端部部分中的一个端部部分91。
主动弹性部件55和/或从动弹性部件57被预加荷载。因此,仅仅如果分别在主动部件33与中间部件37之间、在从动部件35与中间部件37之间传递大于0.1牛顿米、优选大于0.3牛顿米的力矩,主动弹性部件和/或从动弹性部件才变形。
阀1还具有弹性装置94,弹性装置施压于从动部件35,以使从动部件轴向远离主动部件33。
弹性装置94有利地具有螺旋弹簧95。
中间部件37于是具有由螺旋弹簧95穿过的中央开口97。
螺旋弹簧95通过分别在主动部件33上和从动部件35上形成的凸起区域99、101被保持就位在主动部件33上和在从动部件35上。
凸起区域99、101通常冲制而成。螺旋弹簧95的端部螺圈围绕凸起区域99、101支承。因此,螺旋弹簧95的端部被阻止沿主动和从动部件33、35平移。
现在来详述阀1的工作情况。
为了向第一端部位置驱动阀瓣7,使执行机构3运行。主动部件33由驱动轴5驱动而沿旋转方向T1(图1和5)旋转。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直接承靠在所述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上,以致中间部件37也被驱动沿相同方向旋转。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直接承靠在从动接触构件47上,以致从动部件35由中间部件37驱动沿方向T1旋转。只要阀瓣7没有在行程结束挡靠到相应的阀座上,主动部件33、中间部件37和从动部件35就具有相同的转速。实际上,驱动力矩保持小于0.1牛顿米,主动弹性部件55和从动弹性部件57使接触构件保持彼此承靠。
弹性装置94将从动部件35向第一轴承17轴向促动。这种轴向促动由从动部件35传递到密封件25。因此,密封件25的密封支承面29紧贴在互补密封件27的互补密封支承面31上,互补密封件27的密封支承面30紧贴在轴承17的互补密封支承面32上。这确保对废气的密封。
当阀瓣7到达其第一端部位置时,阀瓣挡靠于相应的止动件或阀座上。从动部件35的旋转运动于是被阻止。相反,执行机构以逐渐增大的力矩继续驱动主动部件33旋转。
当从中间部件37传递到从动部件35的力矩超过0.1牛顿米时,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至少部分地脱离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
同时,或者稍后,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脱离主动接触构件39。
这些脱离伴随有中间部件37在垂直于旋转轴线R1、R2的平面中的复杂运动。
这种运动是可能的,因为在径向上孔59、61的长度大于接触构件39、43、47、51的长度,在圆周上其宽度大于这些接触构件的厚度。因此,这些接触构件可以在孔59、61内移动。
当主动部件33相对于从动部件35已旋转数度时,执行机构3停止。由此,在行程结束时,阀瓣7以很大的力矩被保持紧贴在其阀座上。这防止阀瓣7在第一端部位置振动。
通过接触构件39、43、47、51与孔59、61的边缘接触,致使执行机构3停止,所述孔59、61的该边缘与限定互补接触构件41、45、49和53的边缘相对。
在达到预定力矩时也可致使执行机构3停止。该力矩优选大于0.1牛顿米。
当必须沿与第一旋转方向相反的第二旋转方向T2驱动阀瓣7时,阀的工作、尤其是传动链11的工作是完全对称的。
上述阀具有多种优点。
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和中间部件37呈板的形式。这些板具有大表面,以致它们起散热片的作用,用以将传动轴传递的热量散发到环境空气中。
另外,这些板形成对阀体13向执行机构3发射的热辐射的屏蔽。
这些板还形成限制与阀体13接触的热空气向执行机构3对流的屏蔽。
弹性装置94确保密封支承面29和31之间、以及密封支承面30和32之间的接触,因而阻止废气从阀体13内部向周围环境漏泄。
主动弹性部件55和从动弹性部件57确保一方面主动部件33与中间部件37之间、以及另一方面中间部件37与从动部件35之间的持久接触。这些弹性部件确保驱动轴5的旋转运动等速传递到传动轴9。但是,在行程结束时,它们允许主动接触构件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之间、从动接触构件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之间出现间隙。
中间部件37可相对于从动部件35平移移动,而从动接触构件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之间的接触不会在沿方向D1的平移中中断。
同样,中间部件37可相对于主动部件33平移移动,而主动接触构件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之间的接触不会在沿方向D2的平移中中断。
接触构件39、43、45和51与相应的缝隙配合,以确保以下四种作用:
-在主动部件33、中间部件37和从动部件35之间传递力矩;
-限制中间部件37相对于主动部件33和从动部件35同时向主动部件和向从动部件的轴向平移行程;
-限制中间部件37在垂直于旋转轴线R1、R2的平面上沿所有方向的行程;
-在阀瓣7被阻止旋转、执行机构3施加的力矩大于弹性部件的整定值的情况下,限制中间部件37相对于从动部件35以及限制主动部件33相对于中间部件37的旋转角度。
有利地,主动部件33和从动部件35彼此相同。这降低制造成本。
同样,主动弹性部件33和从动弹性部件35有利地彼此相同,这也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
通常,中间部件37是对称的。更准确的说,中间部件37具有彼此相对、彼此对称的第一和第二大表面。因此,中间部件37可不加区别地安装成第一大表面朝向主动部件33而第二大表面朝向从动部件35,或者第一大表面朝向从动部件35而第二大表面朝向主动部件33。这便于安装阀1。
主动和从动孔59、61以及接触构件39、43、47、51的相应尺寸使得:中间部件37可在所有方向上相对于主动部件33和相对于从动部件35偏离轴线。
舌片71、73之间以及舌片75和77之间的轴向间距使得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和中间部件37之间存在很大的轴向位置容限。因此,制造允差和热膨胀可被吸收,而不影响阀1的工作。
当执行机构配有位置传感器时,位置传感器可准确地测定阀1的阀瓣7的实际位置。
传动链可吸收驱动轴5和传动轴9的对准缺陷、以及这些轴之间的轴向距离变化。
阀1也可具有多种变型。
主动部件33可仅具有接触构件39,而没有另一接触构件43。同样,从动部件35可仅具有从动构件47,而没有另一从动构件51。在这种情况下,中间部件37仅具有单一个主动孔59和/或单一个从动孔61。
主动部件33例如直接固定在驱动轴5上。在变型中,主动部件33固定于中间板103,所述中间板103直接固定于驱动轴5。该变型示于图1和2。根据另一变型,垂直于驱动轴5和彼此叠置的多个中间板插置在主动部件33与驱动轴5之间。
这些中间板由空气隙彼此分开,仅通过有限数量的点彼此相接触,以限制通过传导进行热传递。
这样可增强阀体13与执行机构3之间的热分离。
对称地,从动部件35可直接固定于传动轴5,或者相反地,由一个或者多个如上所述布置的中间板固定于传动轴。
这些中间板布置在彼此平行且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上。它们由空气隙分开。它们可增强阀体13与执行机构3之间的热分离。
根据另一实施变型,单一的螺旋弹簧95被两个独立的弹性部件代替。这两个弹性部件之一被轴向压缩在主动部件33与中间部件37之间,另一个则被轴向压缩在中间部件37与从动部件35之间。
因此,中间部件37没有中央开口97,从而改善了阀体13与执行机构3之间的热分离。
根据另一实施变型,阀1没有上述类型的螺旋弹簧95。该弹簧被在中间部件37中形成的一些弹性舌片代替。这些弹性舌片是文献WO2010/103249中描述类型的弹性舌片。这些舌片与中间部件37成一体。一些舌片相对于中间部件37的朝向主动部件33的大表面突出。这些舌片被轴向压缩在主动部件33与中间部件37之间。它们承靠在主动部件33上。
其他舌片相对于中间部件37的朝向从动部件35的大表面轴向突出。它们承靠在从动部件35上。它们被轴向压缩在中间部件37与从动部件35之间。
在该实施变型中,中间部件37没有中央开口97。因此,阀体13与执行机构3之间的热分离得到改善。另外,阀1的成本降低,因为螺旋弹簧95被去除。
还根据另一变型,主动部件33和/或从动部件35的两个爪被大宽度的单一爪代替,如图11所示。
图11中示出具有单一爪的主动部件33。必要时,从动部件35大致具有相同的形状。
图11中示出通过主动部件33的几何中心C的中线D,该中线将主动部件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还示出了与中线D大致垂直的横线T。单一爪111在大致垂直于中线D并包含横向方向T的平面上延伸。单一爪111的横向一半位于中线D的一侧,另外一半位于另一侧。
单一爪111的第一横向端部限定主动接触构件39,相对的横向端部限定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单一爪111的两个横向端部中的每一个都承载上述类型的舌片71、73。
当主动部件33由板形成时,方向D和T在板的平面上延伸。
单一爪111沿中线D相对主动部件33的几何中心C偏置一段距离。因此,爪111的构成接触构件39和43的两个横向端部,没有布置在几何中心C的两侧。
在该实施变型中,两个主动孔59被具有较大宽度的单一孔代替,该单一孔的尺寸确定成接纳单一爪111。
该单一孔相对中间部件37的中心偏置一段距离。
必要时,从动部件35如同参照主动部件33描述的那样。
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从动部件35或者主动部件33呈钟形。这种实施变型示于图12。该实施变型可保护传动链、驱动轴5或者轴承17免受水喷溅或者异物(卵石)迸射又或者免受水漫流。
在该实施变型中,主动部件33或者从动部件35具有承载接触构件的基部113、以及与基部113相连在一起且围绕基部113的裙部115。
在主动部件33呈钟形的情况下,裙部115向从动部件35轴向延伸。裙部例如大致轴向延伸到从动部件35。因此,裙部完全围绕主动部件33的基部与从动部件35之间的容积。相反,当是从动部件35呈钟形时,裙部115从从动部件35的基部向主动部件33延伸。
应当指出,裙部115可开孔,以便于空气循环,从而冷却传动链11的构件。
又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主动弹性部件55和从动弹性部件57可被彼此独立的一些螺旋弹簧代替。每个螺旋弹簧布置成促使主动接触部件35或从动接触部件33之一压靠于互补主动或从动接触构件。这些弹簧通常安装在中间部件37上。
还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主动弹性部件布置成促使主动接触构件39沿第一方向D1压靠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促使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沿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压靠于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例如,从动弹性部件57以相同方式进行布置。其促使从动接触构件47沿第二方向D2压靠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促使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沿与第二方向D2相反的方向压靠于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
在这种情况下,当驱动轴5被驱动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主动接触构件直接承靠在所述互补主动接触构件上,以将主动部件的力矩传递到中间部件。
相反,当驱动轴5被驱动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力矩通过主动弹性部件从主动部件传递到中间部件。
又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和中间部件37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尖端钝化,以便于安装。
构成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或者中间部件37的板的一个或者多个区域切割成允许部件装配或者移动。所述或者每个区域通常是边缘区域。
还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和中间部件37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配有防错孔或者防错凹槽,以免所述部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装反。
又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主动弹性部件55和/或从动弹性部件57分别固定在主动部件33和/或从动部件35上,而不是固定在中间部件37上。
根据图13所示的又另一实施变型,主动部件33和/或从动部件35是叉形件。在该实施变型中,主动部件33和/或从动部件35没有形成热屏蔽的板状部分。其被承载接触构件的简单的径向连接片117代替。
例如,主动部件33在平板中切割而成,布置在包含旋转轴线的平面中。主动部件一般呈U形,U形的两个自由分支部构成主动接触构件39。从动部件35以相同方式形成。
还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和中间部件37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被覆以高热发射率层,该层以覆盖层或者涂料层的形式布置。这种层可增大通过辐射排出的热量数量。
又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和中间部件37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具有低热发射率表面,例如光亮表面或者镜面表面。这可减少辐射热传递。
还根据另一实施变型,主动部件33、从动部件35和中间部件37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具有非平面表面,例如凹凸不平的表面或者波纹状表面。这可加大散热表面的表面积。
Claims (15)
1.一种阀(1),阀包括具有驱动轴(5)的执行机构(3)、具有传动轴(9)的阀瓣(7)、以及使传动轴(9)旋转连接于驱动轴(5)的传动链(11),传动链(11)具有:
-主动部件(33),围绕第一旋转轴线(R1)旋转,旋转地连接于驱动轴(5);
-从动部件(35),围绕与第一旋转轴线(R1)大致对齐的第二旋转轴线(R2)旋转,旋转地连接于传动轴(9);
其特征在于,传动链(11)具有:
-中间部件(37),轴向布置在主动部件(33)与从动部件(35)之间,主动部件(33)具有主动接触构件(39),主动接触构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上,从动部件(35)具有从动接触构件(47),从动接触构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上,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和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彼此形成在45°至135°之间的角度;
-主动弹性部件(55),插置在主动部件(33)与中间部件(37)之间,促使主动接触构件(39)压靠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
-从动弹性部件(57),插置在从动部件(35)与中间部件(37)之间,促使从动接触构件(47)压靠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主动接触构件(39)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R1)大致呈径向,从动接触构件(47)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线(R2)大致呈径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
-主动部件(33)具有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上,从动部件(35)具有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所述另一从动接触构件呈平面支承或者呈线性支承在中间部件(37)的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上;
-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和所述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大致处在彼此的延长部分上;
-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和所述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大致处在彼此的延长部分上;
-主动弹性部件(55)促使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压靠于所述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
-从动弹性部件(57)促使所述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压靠于所述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
-主动弹性部件(55)促使主动接触构件(39)沿第一方向(D1)压靠于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并促使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沿相同的第一方向(D1)压靠于所述另一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5);
-从动弹性部件(57)促使从动接触构件(47)沿第二方向(D2)压靠于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并促使所述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沿相同的第二方向(D2)压靠于所述另一互补从动接触构件(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大致彼此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主动接触构件(39)和所述另一主动接触构件(43)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R1)对称布置,从动接触构件(47)和所述另一从动接触构件(51)相对于第二旋转轴线(R2)对称布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主动弹性部件(55)和/或从动弹性部件(57)被预加荷载,仅仅如果大于0.1牛顿米的力矩分别在主动部件(33)与中间部件(37)之间和/或在从动部件(35)与中间部件(37)之间传递,主动弹性部件和/或从动弹性部件才变形。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阀瓣(7)能通过执行机构(3)在端部位置之间移动,阀瓣(7)在至少一个端部位置抵靠在阀座上。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传动链(11)具有弹性装置(94),弹性装置轴向地施压于从动部件(35),以使从动部件远离主动部件(33)。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中间部件(37)是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中间部件(37)具有在板中切出的主动孔(59)和从动孔(61),互补主动接触构件(41)和互补从动接触构件(49)分别是主动孔(59)和从动孔(61)的边缘。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主动部件(33)和从动部件(35)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结合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主动接触构件(39)和从动接触构件(47)是爪,分别在主动部件(33)和从动部件(35)中切割而成并分别接合在主动孔(59)和从动孔(61)中。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其特征在于,主动接触构件(39)和/或从动接触构件(47)具有止动件(71,73,75,77),止动件限制中间部件(37)相对于主动部件(33)和/或从动部件(35)的轴向移动。
15.一种车辆排气管路,其特征在于,车辆排气管路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阀(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PCT/FR2017/050652 WO2018172625A1 (fr) | 2017-03-20 | 2017-03-20 | Vanne avec couplage isolant thermiquement et ligne d'échappement comportant une telle vanne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0621859A true CN110621859A (zh) | 2019-12-27 |
| CN110621859B CN110621859B (zh) | 2022-04-05 |
Family
ID=5854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78009068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21859B (zh) | 2017-03-20 | 2017-03-20 | 具有隔热联轴器的阀和具有这种阀的排气管路 |
Country Status (4)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11143116B2 (zh) |
| CN (1) | CN110621859B (zh) |
| DE (1) | DE112017007290B4 (zh) |
| WO (1) | WO20181726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WO2018172625A1 (fr) | 2017-03-20 | 2018-09-27 | Faurecia Systemes D'echappement | Vanne avec couplage isolant thermiquement et ligne d'échappement comportant une telle vanne |
| US10920678B2 (en) * | 2017-04-11 | 2021-02-16 | Faurecia Systemes D'echappement | Valve and exhaust system comprising such a valve |
| DE102022111038A1 (de) | 2022-05-04 | 2023-11-09 | Friedrich Boysen GmbH & Co KG. | Klappeneinrichtung |
Citations (6)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010035009A1 (en) * | 2000-03-31 | 2001-11-01 | Tetsuya Nakayasu | Exhaust control valve |
| DE102004032845A1 (de) * | 2004-07-07 | 2006-02-02 | Faurecia Abgastechnik Gmbh | Klappenventil für die Abgas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
| WO2009021722A1 (de) * | 2007-08-13 | 2009-02-19 | Gkn Sinter Metals Holding Gmbh | Kupplungsglied für eine mitnehmerkuppl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
| WO2010103249A1 (fr) * | 2009-03-13 | 2010-09-16 | Faurecia Systemes D'echappement | Vanne pour ligne d'échappement |
| DE102011107088A1 (de) * | 2011-07-11 | 2013-01-17 | Friedrich Boysen Gmbh & Co. Kg | Klappeneinrichtung |
| CN105937645A (zh) * | 2015-03-06 | 2016-09-14 | 佛吉亚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移动阀闭合构件的装置、具有该装置的阀及相应操作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JP3157217B2 (ja) | 1991-09-27 | 2001-04-16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のスロットル弁駆動装置 |
| JPH06167262A (ja) | 1992-11-30 | 1994-06-14 | Mazda Motor Corp | エンジンのアイドル調整弁制御装置 |
| US8931759B2 (en) | 2010-12-20 | 2015-01-13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Low wear valve unit |
| DE102014014430B4 (de) | 2014-09-29 | 2016-04-28 | Audi Ag | Wellenkupplung zum drehmomentübertragenden Verbinden von zwei Wellen unter Ausgleich eines eventuellen Achsversatzes der beiden Wellen |
| EP3141714B1 (en) * | 2015-09-14 | 2018-07-04 | Bosal Emission Control Systems NV | Valve unit including a mechanical coupler |
| DE102016114704A1 (de) * | 2016-07-05 | 2018-01-11 | Eberspächer Exhaust Technology GmbH & Co. KG | Kopplungsanordnung zur Drehkopplung einer Schwenkwelle einer Klappenblende einer Abgasklappe mit einem Antriebsorgan |
| WO2018172625A1 (fr) | 2017-03-20 | 2018-09-27 | Faurecia Systemes D'echappement | Vanne avec couplage isolant thermiquement et ligne d'échappement comportant une telle vanne |
| DE102019103556A1 (de) * | 2019-02-13 | 2020-08-13 | Eberspächer Exhaust Technology GmbH & Co. KG | Abgasklappe |
-
2017
- 2017-03-20 WO PCT/FR2017/050652 patent/WO2018172625A1/fr not_active Ceased
- 2017-03-20 US US16/495,611 patent/US11143116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3-20 DE DE112017007290.5T patent/DE112017007290B4/de active Active
- 2017-03-20 CN CN201780090680.2A patent/CN11062185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010035009A1 (en) * | 2000-03-31 | 2001-11-01 | Tetsuya Nakayasu | Exhaust control valve |
| DE102004032845A1 (de) * | 2004-07-07 | 2006-02-02 | Faurecia Abgastechnik Gmbh | Klappenventil für die Abgas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
| WO2009021722A1 (de) * | 2007-08-13 | 2009-02-19 | Gkn Sinter Metals Holding Gmbh | Kupplungsglied für eine mitnehmerkupplung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
| WO2010103249A1 (fr) * | 2009-03-13 | 2010-09-16 | Faurecia Systemes D'echappement | Vanne pour ligne d'échappement |
| DE102011107088A1 (de) * | 2011-07-11 | 2013-01-17 | Friedrich Boysen Gmbh & Co. Kg | Klappeneinrichtung |
| CN105937645A (zh) * | 2015-03-06 | 2016-09-14 | 佛吉亚排气系统有限公司 | 移动阀闭合构件的装置、具有该装置的阀及相应操作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US11143116B2 (en) | 2021-10-12 |
| WO2018172625A1 (fr) | 2018-09-27 |
| DE112017007290T5 (de) | 2020-01-02 |
| DE112017007290B4 (de) | 2023-05-11 |
| CN110621859B (zh) | 2022-04-05 |
| US20200088113A1 (en) | 2020-03-19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7992589B2 (en) | Dual butterfly valve driven by a common drive motor | |
| CN110621859A (zh) | 具有隔热联轴器的阀和具有这种阀的排气管路 | |
| US10184566B2 (en) | Valve unit including a mechanical coupler | |
| US20070001136A1 (en) |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having a rotary motor | |
| KR20190113630A (ko) | 다중 채널 터빈용 밸브 어셈블리 | |
| MX2013000761A (es) | Sistema de recuperacion de calor de escape con bypass. | |
| JP7107679B2 (ja) | バルブ装置 | |
| US20100237269A1 (en) | Valve device | |
| US10760699B2 (en) | Valve actuating thermal disk assembly | |
| US20110297862A1 (en) | Valve flap device | |
| US20160258548A1 (en) | Device for Moving a Valve Closing Member, Valve Having Said Device, Corresponding Operating Method | |
| EP3462063B1 (en) | Heat recovery component for an exhaust gas system | |
| CN111043395B (zh) | 排放阀 | |
| JP6077894B2 (ja) | バルブ装置 | |
| CN107165727B (zh) | 用于排气瓣门的驱动系统 | |
| US20210254559A1 (en) | Exhaust valve device for vehicle | |
| JP4506555B2 (ja) | 内燃機関の吸気管構造 | |
| US5634625A (en) | Valve closure system | |
| EP0686793A1 (en) | Valve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high temperature fluid | |
| US10317918B2 (en) | Thermal bypass valve | |
| US20160123409A1 (en) | Viscous clutch with high-speed reservoir and bimetal coil member | |
| CN112096524A (zh) | 防卡嗒声的排气阀 | |
| CN220506145U (zh) | 双管夹 | |
| US20040262556A1 (en) |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valve having a rotary motor | |
| CN106460680B (zh) | 流体流通阀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