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59649A - 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859649A CN110859649A CN201910621564.XA CN201910621564A CN110859649A CN 110859649 A CN110859649 A CN 110859649A CN 201910621564 A CN201910621564 A CN 201910621564A CN 110859649 A CN110859649 A CN 1108596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electromagnet
- suturing device
- button switch
- su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57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85 urin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11498 Cryptorch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0932 Postoperative adhe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2428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96 beau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0160 cryptorchid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9 cystectom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80 postope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41 scar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81 testi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2 ve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69—Suturing instrument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e.g. endoscopic surge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本发明包括缝合器本体,缝合器本体的尾部设置有按钮开关和控制手柄,缝合器本体的头部设置有缝合针夹持部,缝合针夹持部包括两个缝合针夹持器;控制手柄与两个缝合针夹持器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两个缝合针夹持器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缝合针的固定机构;按钮开关电连接两个固定机构。本发明实现缝合针的固定,缝合一次,一个固定机构固定住缝合针,再缝合一次,另一个缝合针固定住缝合针,依次进行,从而调节缝合针快速缝合,节省时间、精力,缝合效果好,同时降低了腔镜下缝合的技术难度;按钮开关和控制手柄均设置于缝合器本体的尾部,也便于单手操作,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腹腔镜手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后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叫做"trocar"的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
两孔法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创伤很小,仅需2个小口,瘢痕很小,这一点对年轻人及爱美的女性来说更值得注意。第二,手术为单刀直入的进入,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术后发生粘连的机会变小。第三,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第四,住院天数较少,有的只要2-3天即可出院,7天即可完全恢复健康并投入工作,从而使患者负担费用大大减少,同时医院病床周转率加快。
两孔法后腹腔镜及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目前可以用于下列泌尿外科治疗中,如肾囊肿切除术、隐睾的睾丸引降术、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等。
同时,腔镜下缝合是腹腔镜手术中常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使用的腔镜下缝合方法采用的是间断缝合,需不断转换器械,对于缝针的夹持过程和夹持缝针的角度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因此在缝合过程中消耗时间长,效率低,这样不但影响手术进程,同时也会影响手术质量,为此亟需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包括缝合器本体,缝合器本体的尾部设置有按钮开关和控制手柄,缝合器本体的头部设置有缝合针夹持部,缝合针夹持部包括设置于缝合器本体内部两侧的两个缝合针夹持器;所述控制手柄与两个缝合针夹持器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控制两个缝合针夹持器靠近或远离;两个缝合针夹持器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缝合针的固定机构;按钮开关电连接两个固定机构,同时实现一个固定机构的通电及另一个固定机构的断电。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贯穿对应的缝合针夹持器的针孔、以及以针孔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缝合针夹持器内的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内分别设置有均与按钮开关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靠近针孔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铁靠近针孔的一端均设置有弧形内凹槽,两个对应的弧形内凹槽组合成一个直径与针孔的直径相等的固定孔;通电后第一电磁铁靠近针孔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铁靠近针孔的一端的磁极相反。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滑槽为两端直径不同的T型滑槽结构,且滑槽远离针孔的一端的大直径滑槽段;所述电磁铁为两端直径不同的T型电磁铁结构,且电磁铁远离针孔的一端的大直径电磁铁段,大直径电磁铁段靠近针孔的一端设置有位于大直径滑槽段内的第一弹簧,且靠近针孔的一端的电磁铁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的直径。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弧形内凹槽内设置有一层弹性垫。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控制手柄上设置有两个控制杆,一个控制杆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上,另一个控制杆与一个活动连接于控制手柄内的卷线盘固定连接;所述缝合器本体内设置有滑杆,两个缝合针夹持器的中部均滑动连接于滑杆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两个第一拉杆的中部活动连接,两个第一拉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两个缝合针夹持器的上部,两个第一拉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第二拉杆的下端活动连接,两个第二拉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于一个连接轴上,连接轴通过连接绳与卷线盘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缝合器本体内活动连接有位于尾部的导向轮,连接绳的一端依次经过导向轮远离卷线盘的一端和导向轮的上端后连接于卷线盘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按钮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缝合器本体的尾部设置有蓄电池,单刀双掷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两个固定机构。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按钮开关是型号为LAY37(PBC)的按钮开关,按钮开关的常闭触点连接一个固定机构,按钮开关的常开触点连接另一个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用有控制手柄的缝合器本体,控制两个缝合针夹持部靠近或远离,实现缝合针的缝合动作,通过按钮开关控制缝合针夹持器内的固定机构来实现缝合针的固定,缝合一次,一个固定机构固定住缝合针,再缝合一次,另一个缝合针固定住缝合针,依次进行,从而调节缝合针快速缝合,节省时间、精力,缝合效果好,同时降低了腔镜下缝合的技术难度;同时按钮开关和控制手柄均设置于缝合器本体的尾部,也便于单手操作,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缝合器本体头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缝合针夹持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缝合器本体;2-按钮开关;3-控制手柄;4-缝合针夹持器;5-针孔;6-滑槽;7-缝合针;8-第一电磁铁;9-第二电磁铁;10-弧形内凹槽;11-第一弹簧;12-控制杆;13-卷线盘;14-滑杆;15-第一拉杆;16-第二拉杆;17-连接轴;18-连接绳;19-导向轮;2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包括缝合器本体1,缝合器本体1的尾部设置有按钮开关2和控制手柄3,缝合器本体1的头部设置有缝合针夹持部,缝合针夹持部包括设置于缝合器本体1内部两侧的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所述控制手柄3与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控制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靠近或远离;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缝合针7的固定机构;按钮开关2电连接两个固定机构,同时实现一个固定机构的通电及另一个固定机构的断电,即在通电时,一个固定机构处于通电状态,另一个处于断电状态,通电的固定机构实现对缝合针的固定,断电的固定机构则松开对缝合针,随着按钮开关2的一次次按压操作,两个固定机构的通电状态和断电状态一次次的互换,按压一次即实现状态的一次互换,使得两个固定机构转换性的对缝合针实现夹紧固定和松开。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用有控制手柄的缝合器本体,控制两个缝合针夹持部靠近或远离,实现缝合针的缝合动作,通过按钮开关控制缝合针夹持器4内的固定机构来实现缝合针的固定,缝合一次,一个固定机构固定住缝合针,再缝合一次,另一个缝合针固定住缝合针,依次进行,从而调节缝合针快速缝合,节省时间、精力,缝合效果好,同时降低了腔镜下缝合的技术难度;同时按钮开关和控制手柄均设置于缝合器本体的尾部,也便于单手操作,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一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贯穿对应的缝合针夹持器4的针孔5、以及以针孔5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缝合针夹持器4内的两个滑槽6,针孔5贯穿对应的缝合针夹持器4,便于缝合针7的一端贯穿针孔5的与缝合针夹持器4配合固定,可以使得固定更加牢固,两个滑槽6内分别设置有均与按钮开关2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铁8和第二电磁铁9,第一电磁铁8靠近针孔5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铁9靠近针孔5的一端均设置有弧形内凹槽10,两个对应的弧形内凹槽10组合成一个直径与针孔5的直径相等的固定孔,便于将缝合针7适配的固定于固定孔内;通电后第一电磁铁8靠近针孔5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铁9靠近针孔5的一端的磁极相反,保证第一电磁铁8与第二电磁铁9相互吸引,使得第一电磁铁8与第二电磁铁9与缝合针7之间的距离尽量缩小,保证第一电磁铁8与第二电磁铁9可以更加牢固的吸附住缝合针7。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二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滑槽6为两端直径不同的T型滑槽6结构,且滑槽6远离针孔5的一端的大直径滑槽6段;所述电磁铁为两端直径不同的T型电磁铁结构,且电磁铁远离针孔5的一端的大直径电磁铁段,大直径电磁铁段靠近针孔5的一端设置有位于大直径滑槽6段内的第一弹簧11,且靠近针孔5的一端的电磁铁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11的直径,保证第一弹簧11稳定的安装在大直径滑槽6段内,不会出现滑落的现象。T型电磁铁结构与T型滑槽6的配合可以保证电磁铁不会从滑槽6中滑出去,对其进行了限位,同时也便于第一弹簧11的安装,当第一电磁铁8与第二电磁铁9失电以后,第一电磁铁8与第二电磁铁9会受到对应的第一弹簧11的弹力,使得相对应的第一电磁铁8与第二电磁铁9分离,使得缝合针7的脱离更加轻松。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弧形内凹槽10内设置有一层弹性垫。弹性垫可以是棉花垫或塑胶垫等等绝缘并且具有弹性功能的材质,只要薄薄的一层即可,可以减弱缝合针7固定于第一电磁铁8与第二电磁铁9之间时与两个磁铁之间产生的应力,又可以作为绝缘材料,同时也是可以使得第一电磁铁8与第二电磁铁9得电时加强对缝合针7的夹紧力。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控制手柄3上设置有两个控制杆12,一个控制杆12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3上,另一个控制杆12与一个活动连接于控制手柄3内的卷线盘13固定连接,在对另一个控制杆12用力时,可以使得另一个控制杆12随着卷线盘13一起转动,完成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的夹持操作;所述缝合器本体1内设置有滑杆14,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的中部均滑动连接于滑杆14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15和第二拉杆16,两个第一拉杆15的中部活动连接,两个第一拉杆15的下端分别连接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的上部,两个第一拉杆15的上端分别与一个第二拉杆16的下端活动连接,两个第二拉杆16的上端活动连接于一个连接轴17上,连接轴17通过连接绳18与卷线盘13固定连接。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五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缝合器本体1内活动连接有位于尾部的导向轮19,连接绳18的一端依次经过导向轮19远离卷线盘13的一端和导向轮19的上端后连接于卷线盘13上。即导向轮19可以保证连接绳18处于拉伸状态,保证只要卷线盘13转动,即可以实现连接绳18带动连接轴17向缝合器本体1的尾部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在滑杆14上滑动,从而实现缝合动作。其中,最佳的选择是导向轮19的上端与卷线盘13的下端持平,保证连接绳18的最佳行走路线。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五或实施例六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拉杆15和第二拉杆16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拉杆15和第二拉杆16。在控制手柄使用时,会给予第二弹簧20一个压缩力,相反的在控制手柄不用力的时候,第二弹簧20可以给予第一拉杆15和第二拉杆16一个反向的张开的力,间接的控制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分离,以此更加稳定的实现两个缝合针夹持器4的靠近或远离,即实现缝合操作。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按钮开关2为单刀双掷开关,缝合器本体1的尾部设置有蓄电池,单刀双掷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两个固定机构。单刀双掷开关由动端和不动端组成,动端就是所谓的“刀”,它应该连接电源的进线,也就是来电的一端,一般也是与开关的手柄相连的一端;另外的两端就是电源输出的两端,也就是所谓的不动端,它们是与用电设备相连的。它的作用,一是可以控制电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输出,也就是说可以用来控制两台设备,或者也可以控制同一台设备作转换运转方向使用。单刀双掷开关为现有的成熟设备,价格低廉,操作方便。通过单刀双掷开关保证在一个固定机构可以固定住缝合针7时,另一个固定机构脱离对缝合针7的固定,保证缝合动作的正常进行。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实在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七中任一实施例的具体区别是:
本实施例中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按钮开关2是型号为LAY37(PBC)的按钮开关2,按钮开关2的常闭触点连接一个固定机构,按钮开关2的常开触点连接另一个固定机构,即按钮开关2的常闭触点连接一个固定机构的电磁铁,按钮开关2的常开触点连接另一个固定机构的电磁铁,通过按钮开关2保证在一个固定机构可以固定住缝合针7时,另一个固定机构脱离对缝合针7的固定,保证缝合动作的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也缝合器本体1的尾部设置有蓄电池,为电磁铁提供原始电能,其设置方式采用现有的方式即可,不做任何限定。当然,本实施例中给出的按钮开关2的型号只是一种举例说明,并不做具体的限定,凡事符合本发明的使用需求的按钮开关2均落入本发明而定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器本体,缝合器本体的尾部设置有按钮开关和控制手柄,缝合器本体的头部设置有缝合针夹持部,缝合针夹持部包括设置于缝合器本体内部两侧的两个缝合针夹持器;所述控制手柄与两个缝合针夹持器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控制两个缝合针夹持器靠近或远离;两个缝合针夹持器内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缝合针的固定机构;按钮开关电连接两个固定机构,同时实现一个固定机构的通电及另一个固定机构的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贯穿对应的缝合针夹持器的针孔、以及以针孔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于缝合针夹持器内的两个滑槽,两个滑槽内分别设置有均与按钮开关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靠近针孔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铁靠近针孔的一端均设置有弧形内凹槽,两个对应的弧形内凹槽组合成一个直径与针孔的直径相等的固定孔;通电后第一电磁铁靠近针孔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铁靠近针孔的一端的磁极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两端直径不同的T型滑槽结构,且滑槽远离针孔的一端的大直径滑槽段;所述电磁铁为两端直径不同的T型电磁铁结构,且电磁铁远离针孔的一端的大直径电磁铁段,大直径电磁铁段靠近针孔的一端设置有位于大直径滑槽段内的第一弹簧,且靠近针孔的一端的电磁铁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内凹槽内设置有一层弹性垫。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上设置有两个控制杆,一个控制杆固定连接于控制手柄上,另一个控制杆与一个活动连接于控制手柄内的卷线盘固定连接;所述缝合器本体内设置有滑杆,两个缝合针夹持器的中部均滑动连接于滑杆上;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两个第一拉杆的中部活动连接,两个第一拉杆的下端分别连接两个缝合针夹持器的上部,两个第一拉杆的上端分别与一个第二拉杆的下端活动连接,两个第二拉杆的上端活动连接于一个连接轴上,连接轴通过连接绳与卷线盘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器本体内活动连接有位于尾部的导向轮,连接绳的一端依次经过导向轮远离卷线盘的一端和导向轮的上端后连接于卷线盘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开关为单刀双掷开关,缝合器本体的尾部设置有蓄电池,单刀双掷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单刀双掷开关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两个固定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开关是型号为LAY37(PBC)的按钮开关,按钮开关的常闭触点连接一个固定机构,按钮开关的常开触点连接另一个固定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8108328417 | 2018-07-26 | ||
| CN201810832841.7A CN109157251A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0859649A true CN110859649A (zh) | 2020-03-06 |
| CN110859649B CN110859649B (zh) | 2020-11-24 |
Family
ID=6489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810832841.7A Pending CN109157251A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
| CN201910621564.XA Active CN110859649B (zh) | 2018-07-26 | 2019-07-10 | 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810832841.7A Pending CN109157251A (zh) | 2018-07-26 | 2018-07-26 | 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
Country Status (1)
| Country | Link |
|---|---|
| CN (2) | CN109157251A (zh)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3331893A (zh) * | 2021-07-06 | 2021-09-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 一种可稳定夹持缝合针的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2807040B (zh) * | 2021-02-18 | 2024-06-2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一种手术缝合线的牵引标记装置 |
Citations (1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JPH08131449A (ja) * | 1994-11-04 | 1996-05-28 | Terumo Corp | 縫合器 |
| JPH10192288A (ja) * | 1997-01-10 | 1998-07-28 | Yuichi Matsuzawa | 手術用縫合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US20090012538A1 (en) * | 2007-07-03 | 2009-01-08 | Justin Salima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inuous suture passing |
| CN101904761A (zh) * | 2009-06-03 | 2010-12-08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外科用荷包缝合器 |
| CN203263463U (zh) * | 2013-05-04 | 2013-11-06 | 王昭杰 | 螺旋式连续缝合器 |
| CN203564283U (zh) * | 2013-10-31 | 2014-04-30 | 南京迈迪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 |
| WO2015174752A1 (ko) * | 2014-05-14 | 2015-11-19 | 국립암센터 | 수술용 봉합장치 |
| EP1791476B1 (en) * | 2004-09-20 | 2015-12-23 | Endoevolution, Llc | Apparatu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turing |
| CN205697884U (zh) * | 2016-04-14 | 2016-11-23 | 高宏 | 腔镜戳孔缝合器 |
| CN106388887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左振柏 | 一种跟腱缝合设备 |
| CN106419979A (zh) * | 2015-08-06 | 2017-02-22 |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 用于外科缝合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107252328A (zh) * | 2010-12-23 | 2017-10-17 | 瑟吉玛蒂克斯公司 | 使用旋转针的皮肤缝合器 |
| WO2018130923A1 (en) * | 2017-01-11 | 2018-07-19 | Ethicon, Inc.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attaching surgical sutures to surgical needles and testing armed surgical needles |
| CN108294795A (zh) * | 2018-02-06 | 2018-07-20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
2018
- 2018-07-26 CN CN201810832841.7A patent/CN109157251A/zh active Pending
-
2019
- 2019-07-10 CN CN201910621564.XA patent/CN1108596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JPH08131449A (ja) * | 1994-11-04 | 1996-05-28 | Terumo Corp | 縫合器 |
| JPH10192288A (ja) * | 1997-01-10 | 1998-07-28 | Yuichi Matsuzawa | 手術用縫合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
| EP1791476B1 (en) * | 2004-09-20 | 2015-12-23 | Endoevolution, Llc | Apparatu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turing |
| US20090012538A1 (en) * | 2007-07-03 | 2009-01-08 | Justin Saliman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inuous suture passing |
| CN101904761A (zh) * | 2009-06-03 | 2010-12-08 | 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外科用荷包缝合器 |
| CN107252328A (zh) * | 2010-12-23 | 2017-10-17 | 瑟吉玛蒂克斯公司 | 使用旋转针的皮肤缝合器 |
| CN203263463U (zh) * | 2013-05-04 | 2013-11-06 | 王昭杰 | 螺旋式连续缝合器 |
| CN203564283U (zh) * | 2013-10-31 | 2014-04-30 | 南京迈迪欣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次性使用腔内缝合器 |
| WO2015174752A1 (ko) * | 2014-05-14 | 2015-11-19 | 국립암센터 | 수술용 봉합장치 |
| CN106419979A (zh) * | 2015-08-06 | 2017-02-22 | 德普伊新特斯产品公司 | 用于外科缝合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205697884U (zh) * | 2016-04-14 | 2016-11-23 | 高宏 | 腔镜戳孔缝合器 |
| CN106388887A (zh) * | 2016-08-31 | 2017-02-15 | 左振柏 | 一种跟腱缝合设备 |
| WO2018130923A1 (en) * | 2017-01-11 | 2018-07-19 | Ethicon, Inc. |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attaching surgical sutures to surgical needles and testing armed surgical needles |
| CN108294795A (zh) * | 2018-02-06 | 2018-07-20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3331893A (zh) * | 2021-07-06 | 2021-09-03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 | 一种可稳定夹持缝合针的可旋转重复开闭软组织夹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0859649B (zh) | 2020-11-24 |
| CN109157251A (zh) | 2019-01-08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08065970B (zh) | 一种可多次调节的人工腱索固定组件 | |
| CN110859649B (zh) | 一种腔镜用连续缝合器 | |
| US11793535B2 (en) | Endoluminal surgery device | |
| CN110037756A (zh) | 一种具有连接部件的锚定夹 | |
| WO2021184969A1 (zh) | 内窥镜孔道缝合夹 | |
| CN202211723U (zh) | 一种腹腔镜下使用的持针器 | |
| CN205163139U (zh) | 微调式皮肤吻合器 | |
| CN208193129U (zh) | 一种带有吸引功能腹腔镜用胆囊撑开装置 | |
| CN207755335U (zh) | 一种腹腔镜用双头组织钳 | |
| CN206534673U (zh) | 一种用于夹闭切口的装置 | |
| CN103654893B (zh) | 医用调节式伤口缝合器 | |
| CN117860370B (zh) | 一种内窥镜用电凝镊 | |
| CN107714128A (zh) | 埋入式智能可控血管闭锁装置 | |
| CN219742795U (zh) | 一种具有定时调节功能的动脉压迫止血带 | |
| CN210009074U (zh) | 一种可脱针头的穿刺缝合针 | |
| CN111991056A (zh) | 一种便于微创组织切割手术钳 | |
| CN204379432U (zh) | 腔镜吸引电凝钳 | |
| CN208598477U (zh) | 一种用于消化内镜手术具有电凝功能的血管钳 | |
| CN211583314U (zh) | 一种胶原蛋白线植入装置 | |
| CN221578031U (zh) | 一种腹腔镜用超微创双极电凝钳 | |
| CN209916104U (zh) | 植入式可控血管闭锁装置 | |
| CN208864394U (zh) | 夹闭装置 | |
| CN2461493Y (zh) | 钛镍合金医用金属缝合线 | |
| CN211094435U (zh) | 一种介入手术后限制活动避免出血的装置 | |
| CN221285804U (zh) | 一种多功能刀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