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14956A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14956A CN111314956A CN201911270975.5A CN201911270975A CN111314956A CN 111314956 A CN111314956 A CN 111314956A CN 201911270975 A CN201911270975 A CN 201911270975A CN 111314956 A CN111314956 A CN 1113149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ient device
- service
- traffic
- network
- present disclo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50—Service provisioning or reconfigu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被提供为支持比诸如长期演进(LTE)之类的第四代(4G)通信系统的更高的数据速率的前第五代(Pre‑5G)或5G通信系统。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收发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收发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RAT;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RAT来接入基站,使用所述第二RAT向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提供服务网络,以及如果客户端设备的业务是经由在所述第一RAT中提供的低延迟服务来传送的,则发送限制该客户端设备进入节能模式的至少一个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部署第四代(4G)通信系统以来对无线数据业务增加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第五代(5G)或前5G(pre-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前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超4G(Beyond-4G)网络”或“后长期演进(Post-LTE)系统”。
5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更高频率(毫米波)的频带中实现的(例如,60GHz的频带)以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为了降低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和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了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规模天线技术。
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基于高级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对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的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正在进行中。
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了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的混合频移键控(FSK)、正交幅度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
正在考虑使用5G系统的各种服务。例如,正在考虑一种使用5G系统以在诸如家庭、办公室等预定空间中提供通信服务的方法。例如,通常考虑用使用5G系统的无线信道来替换以诸如光缆等有线形式提供的通信线路。在此情况下,需要研究5G系统与在预定空间中提供的服务网络之间的有效互通。
上述信息仅作为背景信息呈现,以帮助理解本公开。对于上述任何内容是否可以应用为关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做出确定,也没有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至少应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了下文所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提供服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服务网络中的延迟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网络中提供宽带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限制接入服务网络的设备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限制接入服务网络的设备的分组大小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接入服务网络的设备的连接间隔的方法和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接入服务网络的设备的业务优先级的方法和装置。
其他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地阐述,并且从说明书中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所呈现的实施例而获知。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收发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收发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RAT;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RAT接入基站,利用所述第二RAT向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提供服务网络,以及如果客户端设备的业务是经由在所述第一RAT中提供的低延迟服务来传送的,则发送用于限制进入节能模式的至少一个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执行控制以利用第一RAT接入基站,并且利用第二RAT向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提供服务网络时,确定客户端设备的业务是经由在所述第一RAT中提供的低延迟服务来传送的;以及发送用于限制所述客户端设备进入节能模式的至少一个信号。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利用第一网络作为回程网络来提供第二网络的状态下,基于第一网络的服务质量(QoS),来控制与第二网络相关联的状态、配置和调度,并且可以向接入第二网络的设备提供在第一网络中提供的QoS。
根据以下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优点和显着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控制器的功能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客户端设备的操作模式引起的分组延迟的示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限制客户端设备的操作模式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6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信令来识别提供给客户端设备的服务类型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6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的示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业务分析来识别提供给客户端设备的服务类型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分组聚合引起的分组延迟的示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限制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分组长度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客户端设备的连接间隔引起的分组延迟的示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客户端设备的连接间隔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相关设置引起的分组延迟的示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相关设置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客户端设备的业务优先级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中可提供的吞吐量的示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增加客户端设备的传输带宽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增加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分组大小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客户端设备的通信协议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9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提供服务网络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功能结构的示图;
图19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提供服务网络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功能结构的示图;
图19C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提供服务网络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功能结构的示图。
在整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代相似的部件、组件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以下参考附图的描述,以帮助全面理解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以下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这些具体细节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可以省略对公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书面含义,而仅仅是发明人为了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公开所使用的。因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提供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仅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出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目的。
应当理解,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因此,例如,提及“部件表面”包括提及一个或更多个这样的表面。
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而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单数表达可以包括复数表达,除非它们在上下文中绝对不同。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那些术语相同的含义。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这些术语可以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中的上下文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除非在本公开中明确定义,否则不应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在一些情况下,甚至本公开中定义的术语也不应被解释为排除本公开的实施例。
下文中,将基于硬件方法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然而,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包括使用硬件和软件的技术,因此,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不排除软件的观点。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满足服务需求的技术的描述。
在下文中,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例如指示信号的术语、指示信道的术语、指示控制信息的术语、指示操作状态(例如模式)的术语、指示数据处理方案的术语、指示网络实体的术语、指示设备的元件的术语等,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使用。因此,本公开不限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并且可以使用具有相同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尽管本公开使用一些通信标准(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使用的术语描述了各种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示例。各种实施例可以容易地修改并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图。
参考图1,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网络110、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和第二网络130。图1示出了作为使用无线信道的一些节点的包括在第一网络110中的基站112、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以及包括在第二网络130中的客户端设备132a、132b和132c。
第一网络110是包括基站112的基础设施,并且除了基站112之外,还可以包括各种核心网络设备。例如,第一网络110还可以包括各种功能实体,例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MF)、会话管理功能(SMF)、用户平面功能(UPF)等。
基站112可以使用与第一网络110相对应的第一无线接入技术(RAT)向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提供无线接入。基站112可以具有由基于基站112能够发送信号的距离的预定地理区域所定义的覆盖范围。除了基站之外,基站112还可以被称为接入点(AP)、eNodeB(eNB)、第五代节点(5G节点)、下一代nodeB(gNB)、无线点、发送/接收点(TRP)或具有与其等效的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用作第一网络110的终端,并且可以用作第二网络130的外部网络接入设备。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操作为使用第一RAT接入第一网络110的终端,并且可以并行地向客户端设备132a、132b和132c提供第二网络130。也就是说,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使用第二RAT从客户端设备132a、132b和132c接收业务,并且可以使用第一RAT经由基站112向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网络)发送客户端设备132a、132b和132c的业务。此外,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使用第一RAT经由基站112从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网络)接收来自客户端设备132a、132b和132c的业务,并且可以使用第二RAT向客户端设备132a、132b和132c发送业务。从第一网络110的角度来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被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E)、移动站、用户站、远程终端、无线终端、用户端设备(CPE)、用户设备或具有与其等效的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从第二网络130的角度来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被称为接入点(AP)、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服务中继设备、异构网络中继设备、异构RAT中继设备或具有与其等效的技术含义的其他术语。
第一网络110和第二网络130可以在覆盖范围大小、网络类型、RAT、通信频带、调度方案、QoS要求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有差异。例如,第一网络110可以是蜂窝网络,并且特别地,可以符合长期演进(LTE)、高级演进(LTE-A)和新无线(NR)中的一种。例如,第二网络130可以是短程网络,并且特别地,可以符合无线LAN、蓝牙、蓝牙低能量(BLE)或Zigbee中的一种。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框图。图2的配置可以理解为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配置。下文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或“~器”可以指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用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参考图2,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210、第二通信单元220、存储单元230和控制器240。
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220可以执行经由无线信道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功能。例如,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中的每一个可以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与比特流之间的转换。例如,在数据发送的情况下,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对发送比特流进行编码和调制,以生成复杂符号。此外,在数据接收的情况下,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对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和解调,以恢复接收比特流。此外,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将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并经由天线发送该信号,并将经由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在硬件方面,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有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例如,射频集成电路(RFIC))。这里,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可以实现为单个封装。
第一通信单元210和第二通信单元220可以支持不同的RAT。例如,不同的RAT可以包括BLE、无线LAN、蓝牙、Zigbee、蜂窝网络(例如,LTE等)。例如,第一通信单元210可以提供用于接入第一网络(例如,第一网络110)的接口,第二通信单元220可以提供用于接入第二网络(例如,第二网络130)的接口。
如上所述,第一通信单元210或第二通信单元220可以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第一通信单元210或第二通信单元220中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被称为发送单元、接收单元或收发单元。此外,在以下描述中描述的经由无线信道执行的发送和接收可以被理解为包括由第一通信单元210或第二通信单元220执行上述处理的情况的含义。
存储单元230可以存储诸如用于终端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配置信息等的数据。存储单元230可以实现为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此外,存储单元230可以响应于来自控制器240的请求而提供存储在其中的数据。
控制器240可以控制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40可以经由第一通信单元210或第二通信单元22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240可以在第一通信单元210与第二通信单元220之间执行数据映射、数据传送或数据分发。此外,控制器240将数据记录在存储单元230中,并读取所记录的数据。控制器240可以执行通信标准所要求的协议栈的功能。为此,控制器2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或者可以是处理器的一部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控制器240可以执行控制,以使用第一RAT接入基站(例如,基站112),并且使用第二RAT向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提供服务网络。例如,控制器240可以使用基于第一RAT的第一网络作为回程网络。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控制器240可以执行控制,使得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执行根据以下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操作。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控制器的功能图。图3的配置可以理解为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控制器240的配置。下文中使用的术语“~单元”或“~器”可以指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可以用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参考图3,控制器240可以包括无线接口控制器342、内部服务质量(QoS)管理单元344和服务协调单元346。
无线接口控制器342可以基于与第一网络(例如,第一网络110)中的服务或流相关联的信息来控制第二网络(例如,第二网络130)中的通信相关设置。无线接口控制器342可以控制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特定设置(例如,与广播消息相关)、客户端设备特定设置(例如,周期性分组发送等)、应用特定设置(例如,与信道竞争相关)等。无线接口控制器342可以基于与第一RAT的服务类型相关联的信息(例如,低延迟服务、宽带服务等)、与第二RAT的无线接口类型相关联的信息(例如,无线LAN、蓝牙、BLE、Zigbee等)、与客户端设备相关联的信息(例如,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操作系统(OS)类型等)来执行基于服务类型的控制。例如,无线接口控制器342可以控制与第二RAT相关联的设置,以减少延迟或增加带宽。更具体地,无线接口控制器342可以根据所使用的低延迟服务的平均量来控制预定消息(例如,信标)的发送周期,并且可以防止当前使用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进入节能模式(PSM)。
内部QoS管理单元344可以管理用于第二网络中的通信的QoS相关设置。可以通过队列管理来管理QoS相关设置。例如,内部QoS管理单元344可以为缓存器指定优先级,以执行内部调度。通过以上所述,内部QoS管理单元344可以为用于低延迟服务的发送控制协议(TCP)确认(ACK)等设置优先级。此外,内部QoS管理单元344可以提供与第一网络的QoS相对应的QoS流标识符(QFI)标记。
此外,内部QoS管理单元344可以通过考虑第一网络的调制解调器(例如,第一通信单元210)的状态和服务网络(例如,第二网络)的状态来确定总延迟限制,并且可以监视和优化每个部分中的延迟(例如,第一网络中的延迟、第二网络中的延迟和内部延迟(例如,排队和处理))。例如,如果内部延迟被认为是固定值,则内部QoS管理单元344可以根据第一网络的延迟来确定第二网络的延迟裕度,或者可以根据第二网络的延迟来确定第一网络的延迟裕度,并且可以控制整个延迟。
服务协调单元346可以通过考虑服务类型来执行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QoS映射。此外,服务协调单元346可以配置能够使用第一网络的协议(例如,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来保证QoS的承载。此外,服务协调单元346可以根据需要为第一网络生成新的承载。
无线接口控制器342、内部QoS管理单元344和服务协调单元346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单元230中的一组指令或代码,可以是至少暂时驻留在控制器240或存储指令/代码的存储空间中的指令/代码,或者可以是包括在控制器240中的电路(电路系统)的一部分。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省略无线接口控制器342、内部QoS管理单元344、服务协调单元346中的至少一个。
如上所述,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支持客户端设备在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之间的无线接入。接入服务网络(即,第二网络)的客户端设备不直接受第一网络的控制。因此,取决于服务网络的RAT的协议,在第一网络中支持的服务可能难以提供给客户端设备。例如,由于与服务网络相关的限制,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所接入的网络中提供的QoS性能对于作为最终用户的客户端来说可能是不安全的。因此,本公开提供了由于第二网络中的情况而不满足第一网络中的服务要求的示例,以及服务网络提供设备为了克服这些示例而执行的各种操作。
第一网络可以提供不允许大于或等于预定水平的发送延迟的低延迟服务。这里,低延迟通信服务可以被称为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服务。低延迟通信服务是确保低发送延迟的服务,以使发送延迟小于预定阈值,并且可以具有比第一网络中的其他服务更高的优先级。例如,为了确保低发送延迟,用于低延迟通信服务的资源可以通过打断(punctuating)已经分配给其他服务的资源来分配,或者可以被分配为叠加已经分配给其他服务的资源。例如,诸如金融交易、远程控制、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远程医疗、游戏、智能电网的应用可以基于低延迟服务来实现,并且所需的端到端(E2E)延迟可以小于或等于10毫秒。然而,如果使用无线LAN的客户端设备在节能模式下操作,则客户端设备针对每个信标周期都执行唤醒并检查状态,因此可能出现接收延迟。此外,由于无线LAN中支持的分组聚合、信道竞争等,所以可能会出现发送/接收延迟。
首先,以下将描述无线LAN技术中支持的节能模式。通常使用的节能模式的机制是自适应PSM(A-PSM)。A-PSM操作为活动模式和节能模式的组合,活动模式总是能够进行通信,节能模式仅在发送预定分组之后才能发送分组。图4示出了根据A-PSM的下行链路通信的示例。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客户端设备的操作模式引起的分组延迟的示图。
参考图4,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周期性地(例如,102.4毫秒的周期)发送信标信号。在此情况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使用业务指示图(TIM)字段来显示是否针对每个终端都存在要发送的分组。客户端设备132可以在即将发送信标的时间点之前将休眠状态改变为唤醒状态,并且可以接收该信标。如果存在要发送到客户端设备132的下行链路分组,则客户端设备132可以向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发送分组(例如,空数据分组),以报告改变到了活动模式。随后,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向处于活动模式的客户端设备132发送下行链路分组。随后,如果在等待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分组,则客户端设备132再次从活动模式变为节能模式。等待时间可以称为拖尾时间。对于每个设备和设置,等待时间的长度可以不同(例如,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并且当接收到信标时,剩余等待时间是否被重置对于每个设备可以不同。
在上述情况下,当客户端设备132处于节能模式时,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所接收的分组#1和分组#2可以不被发送,直到客户端设备132被改变为活动模式。因此,可能会出现发送延迟。此外,如果初始分组或分组的发送间隔长于等待时间,则可能会连续发生由等待后续信标发送引起的发送延迟。例如,如果在等待时间期间没有接收到分组,则客户端设备132再次被改变为节能模式,可能重复发生由模式改变引起的发送延迟。在图4的情况下,可能出现与分组#4和分组#6相关联的发送延迟,以及与分组#1和分组#2相关联的发送延迟。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限制客户端设备的操作模式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5,在操作5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这里,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包括需要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与映射到第二RAT与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的第一RAT的承载相关联的信息(QoS)、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分析中的至少一项来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这里,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包括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和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业务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使用预定层的标识信息(例如,MAC地址)来指定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5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发送至少一个信号,以限制客户端设备进入节能模式。该信号可以是控制消息,或者可以包括数据业务。这里,控制消息可以包括在第二RAT标准中定义的控制分组,或者可以包括使用数据的预定位置的值来表示预定指示的数据分组。例如,控制消息可以是向预定客户端设备指示预定操作的控制消息,或者可以是向多个客户端设备广播的控制消息。
根据参考图5描述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发送至少一个信号,以限制客户端设备进入节能模式。将描述与限制进入节能模式相关联的详细实施例。在下面提供的实施例中,可以选择性地一起实现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周期性地向处于休眠状态的客户端设备发送数据分组,以控制客户端设备保持活动模式。这里,数据分组可以包括空数据或虚设数据,可以是具有预定值的小尺寸分组,或者可以包括在队列中等待以被发送到相应客户端设备的数据。数据分组的发送周期可以被设置为小于或等于用于客户端设备的模式改变的等待时间(例如,拖尾时间),可以被设置为预定小值,或者可以通过预定的算法来设置。例如,如果基于预定算法设置发送周期,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从最小值开始顺序增加数据分组的发送间隔。如果识别出客户端设备进入休眠状态,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将发送间隔减小预定值。即使不能识别出客户端设备的等待时间,也可以利用基于预定小值或预定算法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减小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以限制客户端设备进入休眠状态。通过经由信标信号中包括的预定字段(例如,TIM字段)来指示存在要发送到相应客户端设备的分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限制相应客户端设备的模式改变到节能模式,或者可以控制相应客户端设备将模式从节能模式改变到活动模式。例如,尽管客户端设备进入休眠状态,但是客户端设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再次将状态改变为唤醒状态。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可以被设置为短长度,或者可以根据延迟要求来控制。可选地,可以基于与减小信标信号的周期相关联的历史或者与提供低延迟服务相关联的历史来减小信标信号的周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定义指示保持活动模式的预定分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向相应客户端设备发送指示保持活动模式的分组。因此,即使在等待时间期间没有发生分组发送或接收,接收分组的客户端设备也可能不会进入节能模式。另外,如果低延迟服务终止,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发送指示允许节能模式的另一分组。指示保持活动模式的分组和指示允许节能模式的分组中的每一个分组都是为相应目的定义的控制分组,或者可以实现为在预定位置包括预定值的数据分组。
在参考图5描述的实施例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与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识别相关联的详细实施例如下。
图6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信令识别提供给客户端设备的服务类型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6A是其中客户端设备向服务网络提供设备通知客户端设备当前要使用的服务类型(例如,低延迟服务)的过程,并且示出了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6A,在操作6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从客户端设备接收消息。该消息可以是用于发送在第一RAT中定义的预定类型的数据的帧,或者可以是控制帧。例如,该帧可以包括供应商特定的动作帧,或者探测请求帧。
在操作6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消息的预定位置处的信息。该信息指示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或是否需要低延迟服务,可以通过各种方案来定义预定位置,例如,字段的名称、比特的位置。例如,如果预定位置由字段的名称定义,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分析消息,并且可以识别定义的字段的位置。作为另一个示例,如果预定位置由比特的位置定义,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识别定义的第n比特的值。此外,该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符,该指示符用于指示相应消息是否是用于指示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
在操作605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使用该信息确定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使用从预定位置提取的信息来识别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另外,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识别所接收的消息是否是用于指示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的消息,并且可以识别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
根据已经参考图6A描述的实施例,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是由客户端设备确定并报告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当客户端设备的服务应用(例如,内置应用或第三方应用)包括向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报告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的功能(例如,代理或软件开发工具包(SDK))时,可以实现该实施例。用于传送从客户端设备报告的信息的消息的实施例如下。
图6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的示图。
参考图6B,根据实施例,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可以由供应商特定的动作帧来指示。供应商特定的动作帧可以包括“帧控制”612、“周期ID”614、“地址1”616a、“地址2”616b、“地址3”616c、“序列控制”618、“地址4”616d、“QoS控制”620、“帧主体”622和“帧检查序列(FCS)”624。这里,“帧主体”622可以包括类别642、组织唯一标识符(OUI)644和至少一个信息元素(IE)646。至少一个IE 646可以包括类型662、长度664和值666。这里,“帧主体”中的OUI可以被设置为预定值(例如,“00-00-F0”),用于指示该帧的目的是指示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并且IE的类型和IE的值可以被设置为指示低延迟服务的值(例如,类型被设置为“1”,并且值被设置为“低延迟服务”或“与其对应的标识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可以由探测请求帧来指示。探测请求帧可以包括供应商特定字段,并且客户端设备可以将供应商特定字段设置为指示低延迟服务的值。因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基于探测请求帧的供应商特定字段来识别低延迟服务是否被提供给了客户端设备。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业务分析识别提供给客户端设备的服务类型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7示出了作为基于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分析结果确定服务类型的过程的示例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7,在操作7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分析客户端设备的业务模式。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包括在从客户端设备接收或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分组中的控制信息(例如,报头),并对控制信息进行分类。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分析用户定义的签名,诸如互联网协议(IP)地址、端口号、网络协议号、服务器名称指示(SNI)、超文本发送协议(HTTP)报头等。为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采用深度分组检查(DPI)引擎。
在操作7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基于业务模式来识别服务特征。例如,基于业务模式,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识别相应服务的提供商、服务类型(例如,实时流、文件发送、网络浏览等)、QoS要求、客户端设备类型(例如,移动设备或桌面)、应用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可以经由学习来更新业务模式与服务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在操作705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利用服务特征来确定是否提供了低延迟服务或是否需要低延迟服务。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基于服务特征与低延迟服务之间的映射信息来确定所识别的服务特征是否需要低延迟服务。例如,映射信息可以预先定义,并且可以存储在服务网络提供设备中。
如参考图6A、图6B和图7所述,可以通过分析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业务或消息来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使用QoS流标识符(QFI)来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存储下行链路业务的QFI,并且如果生成了对应于该业务的上行链路业务,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将上行链路业务的QFI反射性地映射到下行链路业务的相同的QFI。例如,如果基于下行链路业务的QFI识别了低延迟服务,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确定下行链路业务是用于低延迟业服务。
如上所述,可以克服可能由客户端设备的节能模式引起的发送延迟。除了客户端设备在不允许通信的状态(例如,节能模式)下操作的情况之外,发送延迟还可能由另一个因素引起。例如,发送延迟可能由于无线LAN中提供的功能中的分组聚合而发生。
无线LAN中提供的分组聚合是用于聚合分组(例如,多个MAC协议数据单元(MACPDU))并发送它们以减少ACK开销并增加吞吐量的技术。聚合的MAC PDU(以下称为“A-MPDU”)包括聚合到设定的最大长度(例如,在802.11n的情况下为10毫秒,在802.11ac的情况下为5.484毫秒)的分组。图8示出了根据A-MPDU的下行链路通信的示例。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分组聚合引起的分组延迟的示图。
参考图8,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聚合和发送被发送到客户端设备132的分组。无线信道在A-MPDU发送期间被连续占用,因此,在A-MPDU被完全发送之前,经由第一RAT接收的分组可能不会被发送。因此,发送延迟可能会增加。由A-MPDU引起的几毫秒的延迟可能会影响低延迟通信。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限制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分组长度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9示出了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9,在操作9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这里,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包括需要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与映射到第二RAT与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的第一RAT的承载相关联的信息(QoS)、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分析中的至少一项来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这里,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包括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和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业务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以使用预定层的标识信息(例如,MAC地址)来指定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9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执行控制,以限制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分组聚合长度。也就是说,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限制由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经由分组聚合生成的A-MPDU的最大长度。这里,对A-MPDU长度的限制可以应用于从客户端设备发送的分组或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分组。为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重置A-MPDU的最大长度的变化,或者可以发送控制信息以减小A-MPDU的最大长度。例如,控制信息可以指定A-MPDU的最大长度,或者可以指示减小A-MPDU的最大长度。
如参考图9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限制A-MPDU的最大长度。在此情况下,可以基于服务的延迟要求来确定通过限制减小的A-MPDU的最大长度。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停用分组聚合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与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下行链路分组相关联,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限制从接入服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中排除在操作901中识别的客户端设备之后剩余的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A-MPDU的最大长度。在此情况下,基于另一个原因,剩余的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可以免受A-MPDU的最大长度的限制。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进一步限制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A-MPDU的最大长度。由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生成下行链路分组,因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为每个客户端设备的分组聚合重置一个变量,并且可以针对每个客户端设备控制A-MPDU的最大长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与从客户端设备发送的上行链路分组相关联,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限制接入服务网络的所有客户端设备的A-MPDU的最大长度,或者限制从接入服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中排除在操作901中识别的客户端设备之后剩余的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A-MPDU的最大长度。在此情况下,基于另一个原因,剩余的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可以免受A-MPDU的最大长度的限制。由客户端设备生成上行链路分组,并且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发送指示对A-MPDU的最大长度的限制的控制信息。这里,控制信息可以共同应用于整个服务网络,或者可以应用于每个客户端设备。例如,可以经由信标分组中包括的能力信息(例如,高吞吐量(HT)能力字段和非常高吞吐量(VHT)能力字段)中的供应商特定字段或供应商特定动作帧来传送控制信息。
由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提供的服务网络可以基于各种RAT中的一种。例如,根据BLE,可以以规则的连接间隔执行通信。基于BLE的通信如图10所示。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客户端设备的连接间隔引起的分组延迟的示图。
参考图10,在第一连接处发送从主设备(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到从设备(例如,客户端设备132)的分组1002a和从从设备到主设备的分组1002b。随后,在经过一个连接间隔之后,建立第二连接,并且发送从主设备到从设备的分组1004a和从从设备到主设备的分组1004b。在此情况下,如果连接间隔很长,可能会出现发送延迟。可以根据制造商等来不同地设置BLE设备的连接间隔的初始值(默认值),因此,需要针对低延迟服务适当地控制连接间隔。除了BLE之外,下面描述的与控制连接间隔相关联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基于RAT周期性执行通信的情况。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客户端设备的连接间隔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1示出了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11,在操作11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这里,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包括需要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与映射到第二RAT与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的第一RAT的承载相关联的信息(QoS)、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分析中的至少一项来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11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控制连接间隔以保持小于或等于阈值的值。也就是说,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将所识别的客户端设备与服务网络提供设备之间的连接间隔减小到小于或等于阈值。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使用控制消息发送受控的连接间隔的值(例如,包括在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的最小连接间隔和最大连接间隔字段)。可选地,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发送请求将连接间隔的值改变为预定值(例如,最小值)的指示符。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连接间隔的值可以被控制为小于延迟要求的值或者被控制为预定值(例如,最小值)。此外,可以基于与减小连接间隔相关联的历史和与提供低延迟服务相关联的历史来减小连接间隔的值。
如上所述,在BLE的情况下,以规则的连接间隔执行通信。在此情况下,从设备的操作可以根据设置而不同。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相关设置引起的分组延迟的示图。
参考图12,图形1210是从延迟被设置为“关”的情况,图形1220是从延迟被设置为“开”的情况。如果从延迟被设置为“开”,从设备可以在一些连接点处执行唤醒,并且可以不在其他剩余连接点处发送数据,如图形1220所示。由于从设备的操作,可能会出现发送延迟。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相关设置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3示出了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13,在操作13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这里,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包括需要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与映射到第二RAT与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的第一RAT的承载相关联的信息(QoS)、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分析中的至少一项来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13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执行控制,使得从设备针对每个连接间隔执行唤醒。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释放相应客户端设备的从延迟设置。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使用控制消息(例如,包括在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的从延迟字段)来请求改变设置。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将从延迟设置值设置为负值(例如,“0”),以使相应的客户端设备能够对每个连接事件执行唤醒。
除了与通过控制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业务的优先级来改变与客户端设备有关的设置(诸如限制节能模式、限制分组聚合长度、控制连接间隔等)相关联的实施例之外,还可以减小分组延迟。通常,根据服务类型等将下行链路业务输入到具有不同优先级的多个队列中的一个队列中,并且可以根据调度结果来发送下行链路业务。因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通过定义和选择队列来控制低延迟服务的业务优先级,并且可以减小发送延迟。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客户端设备的业务优先级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4示出了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14,在操作14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这里,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包括需要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与映射到第二RAT与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的第一RAT的承载相关联的信息(QoS)、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分析中的至少一项来识别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14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执行控制,以增大客户端设备的业务优先级。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将接收低延迟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业务输入到具有高优先级的队列中。这里,具有高优先级的队列可以是通常使用的队列或为低延迟服务设计的队列中的一种。
根据参考图14描述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增加低延迟服务的业务优先级。可以通过选择要输入业务的队列来控制业务的优先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将低延迟服务的业务输入到多个队列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队列中。因此,低延迟服务的业务比存储在其他队列中的业务更早发送的可能性高。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通过选择队列来控制竞争中的低延迟服务的业务优先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为低延迟服务定义单独的队列(以下称为“低延迟队列”),并将低延迟服务的业务输入到低延迟队列中。可以将低延迟队列的竞争参数控制为具有高优先级。例如,低延迟队列可以被定义为具有比其他队列更小的仲裁帧间空间号(AIFSN),或者具有比其他队列更小的竞争窗口。通过以上所述,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通过比将业务输入发送到其他队列中更短的延迟来发送低延迟服务的业务。
此外,可以为低延迟队列分配绝对优先级。例如,只有当低延迟队列为空时,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才允许发送存储在其他队列中的分组。例如,当分组保留在低延迟队列中时,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防止存储在其他队列中的分组的发送。因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执行控制,使得存储在低延迟队列中的分组比其他分组严格地提前发送。
上述各种实施例将向客户端设备提供在第一网络中定义的低延迟通信服务。除了低延迟通信服务之外,第一网络还可以提供宽带通信服务。这里,宽带通信服务可以被称为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服务。宽带服务是为了确保高平均频谱效率,并且是被设计为确保至少预定数据传输速度的服务。然而,客户端设备不直接受第一网络的控制,因此,根据服务网络(即第二网络)的RAT协议,可能难以应用第一网络的宽带服务。因此,本公开描述了用于向接入第二网络的客户端设备提供宽带服务的实施例。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中可提供的吞吐量的框图。在第一网络的宽带服务的情况下,可以支持高达20Gb/s的峰值数据速率。
参考图15,在无线LAN的情况下,如果使用160MHz和8个空间流,则根据802.11ac可以支持高达6.7Gbps的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当无线LAN运行时,基于干扰,通常只使用20MHz或40MHz的频带。数据传输速率与带宽成比例地减小。因此,当使用20MHz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为693Mb/s,这是低于1Gb/s的数据传输速率。此外,随着数据传输速率的增大,吞吐量根据包含在单个A-MPDU中的分组数目而发生更显著的变化。因此,如果最大A-MPDU长度被设置为小值,则难以获得高吞吐量。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增加客户端设备的传输带宽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6示出了作为通过增加带宽来提高吞吐量的过程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16,在操作16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接收宽带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与映射到第二RAT与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的第一RAT的承载相关联的信息(QoS)、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分析中的至少一项来识别接收宽带服务的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16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执行控制,以增大客户端设备的带宽。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利用信道绑定来一起使用在频率轴上彼此相邻的多个信道,并且可以增大客户端设备的信道带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所需带宽来确定要结合在一起的信道的数目。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确定所需带宽,以使可提供数据传输速率高于所需峰值数据传输速率,或者可以基于预定值(例如,最大值或可用范围内的最大值)来确定所需带宽。
根据参考图16提供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增大客户端设备的带宽。此外,在此情况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在确定带宽之前测量相邻信道的干扰。如果由于干扰难以增加当前主信道的带宽,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改变主信道。为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发送指示信道改变的控制消息(例如,信道切换通知帧)。控制消息还可以包括带宽值。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增加发送到客户端设备的分组的大小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7示出了作为通过增加分组大小来提高吞吐量的过程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17,在操作17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接收宽带服务的客户端设备。这里,接收宽带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包括需要宽带服务的客户端设备。可以基于与映射到第二RAT与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的第一RAT的承载相关联的信息(QoS)、从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客户端设备的业务分析中的至少一项来识别接收宽带服务的客户端设备。
在操作17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执行控制,以增大客户端设备的分组聚合长度。例如,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增大接收宽带服务的客户端设备的A-MPDU的最大长度。例如,A-MPDU的最大长度可以被设置为客户端设备所允许的最大值,或者可以根据数据传输速率要求来设置A-MPDU的最大长度。为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重置A-MPDU的最大长度的变化,或者可以发送控制信息以增加A-MPDU的最大长度。此外,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减小排除所识别的客户端设备之后剩余的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分组聚合长度。
如上所述,大容量宽带服务可以由诸如信道绑定、分组聚合长度控制等的上述方法来支持。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类似于使用队列控制优先级顺序以克服发送延迟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将宽带服务的业务输入到具有高优先级的队列,并且可以提高吞吐量。
根据上面已经描述的各种实施例,通过控制服务网络的配置或状态,经由服务网络提供了低延迟服务或宽带服务。在此情况下,如果客户端设备支持可用作服务网络的多个协议,则取决于服务,其中一个协议可能是优选的。在下文中,描述了用于选择客户端设备支持的多个协议之一的实施例。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客户端设备的通信协议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图18示出作为选择适合于服务的通信协议的过程的示例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操作方法。
参考图18,在操作1801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识别客户端设备的能力。例如,该能力可以包括客户端设备支持的协议类型、电源(例如,电池、外部电源等)的状态等。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接收指示客户端设备可支持的协议的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基于过去的通信历史来识别可支持的协议。
在操作1803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基于服务选择协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预先定义对应于服务的协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应于服务的协议可以根据服务网络的状态而不同。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基于业务分析和QoS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识别服务的特征,并且可以选择对应于所识别的服务特征的协议。
在操作1805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改变协议。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基于当前使用的第一协议终止连接,并且可以基于新的第二协议新建立连接。为此,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发送或接收用于释放或建立与客户端设备的连接的至少一个消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执行两个独立的过程来改变协议,即基于第一协议释放连接的过程和基于第二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在此情况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经由第一协议预先指示第二协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异构协议之间的切换(即,从第一协议到第二协议的切换)来改变协议。
在已经参考图18描述的实施例中,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基于服务选择协议。在此情况下,对应于服务的协议可以预先定义,或者可以根据服务网络的状态而不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根据服务的QoS来定义与服务相对应的协议。例如,基于低带宽的服务(例如,音乐流)可以对应于BLE,而大容量服务(例如,视频流、游戏、虚拟现实等)可以对应于无线LAN。在此情况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存储预定的映射信息(例如,映射表),并且可以搜索映射信息,以识别与所识别的服务相对应的协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基于服务网络的状态来选择与服务相对应的协议。例如,如果客户端设备使用大容量服务,则可以选择设备之间对资源的竞争较低的协议。更特别地,在支持第一协议和第二协议的客户端设备使用大容量服务的情况下,如果存在基于第一协议执行通信的其他设备并且不存在基于第二协议执行通信的设备,则服务网络提供设备可以选择第二协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基于客户端设备的状态来选择与服务相对应的协议。例如,可以根据客户端设备的电池中剩余的电荷量来选择协议。更特别地,如果电池中剩余的电荷量小于或等于阈值,则可以选择能够以低功率通信的协议(例如,BLE协议)。
图19A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19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图。
图19C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图。图19A是根据上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操作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功能结构,图19B是根据上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操作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功能结构,图19C是根据上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操作的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功能结构。图19A示出了第二网络的RAT为无线LAN(例如,无线保真(WiFi))或BLE的情况,图19B示出了第二网络的RAT为无线LAN(例如,无线保真(WiFi))或BLE的情况,图19C示出了第二网络的RAT为无线LAN(例如,无线保真(WiFi))或BLE的情况。
参考图19A,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1910、第二通信单元1920、QFI映射单元1942、业务分析和QoS控制器1944以及缓存器1946。
第一通信单元1910可以执行与基站112通信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图2的第一通信单元210。第一通信单元1910可以执行SDAP层1912的功能,并且可以经由至少一个无线承载来执行与基站112的SDAP层的业务的发送和接收。第一通信单元1910可以将每条业务的QFI信息添加到SDAP层的分组报头。
第二通信单元1920可以执行与客户端设备132通信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图2的第二通信单元220。第二通信单元1920可以包括缓存器1924、QoS映射单元1922和无线服务网络控制器1926,缓存器1924包括用于存储下行链路业务的队列,QoS映射单元1922根据服务网络的无线接口中的下行链路业务的QFI以符合第二RAT的方式提供QoS调度,无线服务网络控制器1926控制与第二RAT有关的设置。
QFI映射单元1942针对第一网络提供的每个服务提取并发送缓存器所需的QFI信息。业务分析和QoS控制器1944可以检测或分析客户端设备的应用,并且可以确定服务类型(例如,低延迟服务和宽带服务)。业务分析和QoS控制器1944可以根据第一网络的服务类型使用具有优先级的缓存器来执行调度,并且可以将业务传送到第一通信单元1910。
参考图19B来描述上行链路业务流。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经由提供WiFi接口的第二通信单元1920向客户端设备132a和132b提供第二网络。为了识别第一网络的服务类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的业务分析和QoS控制器1944可以使用DPI引擎等来分析上行链路业务,可以对应用类型、服务类型等进行分类,并且可以根据分类后的服务类型将业务传送到具有相应优先级的缓存器1946。为了保证端到端的QoS,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QFI映射单元1942可以根据基于服务类型的缓存器添加/更新QFI值,并且可以向第一通信单元1910提供包括QFI值的分组。如上所述,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可以基于服务类型对接收到的业务进行分类,并且可以将分类后的业务输入到对于每种服务类型而不同的缓存器1946。QFI映射单元1942可以根据缓存器的优先级/针对每个缓存器接收的分组的服务类型来传送相应的QFI信息。第一通信单元1910的SDAP层1912可以基于接收到的QFI值来更新所提供的分组的SDAP报头中的QFI字段,并且可以发送该QFI字段。为此,可以保证端到端的QoS。
参考图19C来描述下行链路业务流。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第二通信单元1920中包括的QoS映射单元1922可以基于由QFI映射单元1942检测到的下行链路业务的QFI向缓存器1924输入分组,并且可以根据队列的优先级来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的无线服务网络控制器1926可以执行控制,以减小信标信号的发送周期,使得数据被快速发送到当前接入服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132a和132b,或者以发送空分组来防止进入睡眠模式。通过以上所述,可以根据服务类型来提供服务网络提供设备120与客户端设备132a和132b之间的最佳通信服务,例如低延迟服务或宽带服务。
在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如表1所示定义第一网络的QoS标识符(QI)和QFI。
表1
可以预先定义承载,这样保证了相应服务的质量,诸如每个服务(例如示例服务等)所需的资源类型(例如,保证比特率(GBR)或非GBR(NGBR))、调度优先级、分组延迟、目标分组差错率、带宽、QoS等。例如,如果确定虚拟现实游戏服务属于实时游戏,则相应业务的QFI可以被设置或更新为“3”,并且相应业务可以被传送到与其对应的承载。
根据本公开的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中陈述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用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当这些方法由软件实现时,可以提供用于存储一个或更多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电子设备内的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执行。该至少一个程序可以包括使电子设备执行根据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和/或在此公开的方法的指令。
程序(软件模块或软件)可以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该非易失性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和闪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设备、紧凑型光盘(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类型的光存储设备或盒式磁带。可选地,这些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任何组合可以形成存储程序的存储器。此外,在电子设备中可以包括多个这样的存储器。
另外,程序可以存储在可通过诸如因特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存储区域网络(SAN)的通信网络或其组合访问的可附接存储设备中。这种存储设备可以通过外部端口访问电子设备。此外,通信网络上的独立存储设备可以访问便携式电子设备。
在本公开的上述详细实施例中,根据所呈现的详细实施例,以单数或复数来表示本公开中包括的组件。然而,为了便于描述而选择适合于所呈现情形的单数形式或复数形式,且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不限于其单个元件或多个元件。此外,在说明书中表达的多个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单个元件,或者在说明书中的单个元件可以被配置为多个元件。
虽然已经参考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收发器,所述第一收发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一无线接入技术;
第二收发器,所述第二收发器被配置为支持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利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接入基站,
利用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向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提供服务网络,以及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业务是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中提供的低延迟服务来传送的,则发送用于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进入节能模式的至少一个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按照比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进入所述节能模式的等待时间短的时间间隔来发送信标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周期性地向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发送数据分组,并且
其中,所述数据分组包括空数据、虚设数据或预定值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向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发送指示保持活动模式的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利用从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接收的消息中包括的信息来确定所述业务是否是经由所述低延迟服务来传送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对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业务的分析结果来确定所述业务是否是经由所述低延迟服务来传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利用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下行链路业务的服务质量流标识符来确定所述业务是否是经由所述低延迟服务来传送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减小聚合分组的最大长度,所述聚合分组与针对在从接入所述服务网络的客户端设备中排除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之后剩余的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所设置的分组聚合功能相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包括与减小所述聚合分组的最大长度或减小后的最大长度值相关联的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减小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在所述服务网络中的周期性连接事件的连接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对所述服务网络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每个周期性连接事件执行唤醒。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将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业务输入到多个队列中具有最高优先级的队列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业务是经由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中提供的宽带服务来传送的,则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利用信道绑定来增加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带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业务是经由在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中提供的宽带服务来传送的,则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增大与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所设置的分组聚合功能相关联的聚合分组的最大长度。
15.一种由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执行控制以利用第一无线接入技术接入基站,并且利用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向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提供服务网络时,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的业务是经由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中提供的低延迟服务来传送的;以及
发送用于限制所述至少一个客户端设备进入节能模式的至少一个信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KR1020180160133A KR102745883B1 (ko) | 2018-12-12 | 2018-12-12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망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 KR10-2018-0160133 | 2018-12-12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1314956A true CN111314956A (zh) | 2020-06-19 |
| CN111314956B CN111314956B (zh) | 2024-07-30 |
Family
ID=68886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911270975.5A Active CN111314956B (zh) | 2018-12-12 | 2019-12-12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11006313B2 (zh) |
| EP (1) | EP3668259B1 (zh) |
| KR (1) | KR102745883B1 (zh) |
| CN (1) | CN111314956B (zh) |
Cited B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4554614A (zh) * | 2020-11-25 | 2022-05-27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调度数据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11470017B2 (en) * | 2019-07-30 | 2022-10-1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Immersive reality component management via a reduced competition core network component |
| US20210409998A1 (en) * | 2020-06-26 | 2021-12-30 | T-Mobile Usa, Inc. | Quality of experience flow control for dual connectivity |
| US11606118B2 (en) * | 2020-08-27 | 2023-03-14 | Connectify, Inc. | Data transfer with multiple threshold actions |
| US11716212B2 (en) | 2020-12-14 | 2023-08-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lication based dynamic control of modem datapath behavior |
| KR102829563B1 (ko) * | 2020-12-23 | 2025-07-04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
| WO2022150685A1 (en) * | 2021-01-11 | 2022-07-14 | Arris Enterprises Llc | Smart bandwidth allocation |
| US11758460B1 (en) * | 2021-02-02 | 2023-09-12 | T-Mobile Usa, Inc. | Managing local application connectivity in a multi-network environment |
| US12052586B2 (en) * | 2021-02-05 | 2024-07-30 | Dell Products L.P. | Closed loop weight adaption for traffic types |
| CN119487922A (zh) | 2022-07-18 | 2025-02-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支持twt模式或省电模式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WO2024019286A1 (ko) * | 2022-07-18 | 2024-01-2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Twt 모드 또는 절전 모드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Citations (1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120106346A1 (en) * | 2010-10-28 | 2012-05-03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Load balancing to provide a target grade of service (gos) |
| US20130097240A1 (en) * | 2011-10-14 | 2013-04-18 | Curtis Lin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er-side message handling in a 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 |
| US20150304950A1 (en) * | 2013-01-10 | 2015-10-22 | Fujitsu Limited | Mobility and connection management of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
| CN105453653A (zh) * | 2013-08-07 | 2016-03-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多无线接入技术环境中应用户设备的请求转变网络节点的状态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5557018A (zh) * | 2013-09-25 | 2016-05-04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多rat)的端到端(e2e)隧道 |
| WO2017078743A1 (en) * | 2015-11-03 | 2017-05-1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vices and methods of drx and wlan power saving mode synchronization for lwa |
| WO2018014620A1 (zh) * | 2016-07-20 | 2018-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Gps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18084644A1 (en) * | 2016-11-03 | 2018-05-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80206282A1 (en) * | 2015-07-13 | 2018-07-19 | Intel Corporation | Bearer splitting |
| WO2018188481A1 (en) * | 2017-04-12 | 2018-10-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low latency configuration |
| WO2018202205A1 (en) * | 2017-05-05 | 2018-11-08 | Mediatek Inc. | Using sdap headers for handling of as/nas reflective qos and to ensure in-sequence packet delivery during remapping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JP5581655B2 (ja) | 2009-11-09 | 2014-09-03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中継装置、及び中継方法 |
| US10237193B2 (en) * | 2015-09-30 | 2019-03-19 | Apple Inc. | Prioritizing short-range wireless packets for time-sensitive applications |
| KR101795248B1 (ko) | 2016-04-25 | 2017-11-08 | 김종각 | 근거리 무선통신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에서 근거리 무선통신 모듈을 제어하는 방법 |
| US10542454B2 (en) | 2017-02-10 | 2020-01-21 | Mediatek Inc. |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reflective QoS |
| CA3056217A1 (en) * | 2018-09-21 | 2020-03-21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ower saving operation |
-
2018
- 2018-12-12 KR KR1020180160133A patent/KR102745883B1/ko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11 US US16/710,614 patent/US11006313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1 EP EP19215217.1A patent/EP3668259B1/en active Active
- 2019-12-12 CN CN201911270975.5A patent/CN11131495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120106346A1 (en) * | 2010-10-28 | 2012-05-03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Load balancing to provide a target grade of service (gos) |
| US20130097240A1 (en) * | 2011-10-14 | 2013-04-18 | Curtis Lin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er-side message handling in a low-power wide area network |
| US20150304950A1 (en) * | 2013-01-10 | 2015-10-22 | Fujitsu Limited | Mobility and connection management of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
| CN105453653A (zh) * | 2013-08-07 | 2016-03-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多无线接入技术环境中应用户设备的请求转变网络节点的状态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5557018A (zh) * | 2013-09-25 | 2016-05-04 | 英特尔公司 | 用于多无线电接入技术(多rat)的端到端(e2e)隧道 |
| US20180206282A1 (en) * | 2015-07-13 | 2018-07-19 | Intel Corporation | Bearer splitting |
| WO2017078743A1 (en) * | 2015-11-03 | 2017-05-1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evices and methods of drx and wlan power saving mode synchronization for lwa |
| WO2018014620A1 (zh) * | 2016-07-20 | 2018-0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Gps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18084644A1 (en) * | 2016-11-03 | 2018-05-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18188481A1 (en) * | 2017-04-12 | 2018-10-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low latency configuration |
| WO2018202205A1 (en) * | 2017-05-05 | 2018-11-08 | Mediatek Inc. | Using sdap headers for handling of as/nas reflective qos and to ensure in-sequence packet delivery during remapping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ited By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4554614A (zh) * | 2020-11-25 | 2022-05-27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调度数据传输的装置和方法 |
| US12289753B2 (en) | 2020-11-25 | 2025-04-29 | Mediatek Inc. | Delay-aware bandwidth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KR102745883B1 (ko) | 2024-12-23 |
| EP3668259B1 (en) | 2024-03-20 |
| KR20200072209A (ko) | 2020-06-22 |
| EP3668259A1 (en) | 2020-06-17 |
| US20200196182A1 (en) | 2020-06-18 |
| US11006313B2 (en) | 2021-05-11 |
| CN111314956B (zh) | 2024-07-30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CN111314956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网络的装置和方法 | |
| US20250184904A1 (en) | Method for efficient rediscovery and medium access for wake-up radios | |
| US10999852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for implementing multiple user uplink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 CN106992846B (zh)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
| CN110999380B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中有效执行拥塞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 CN11484683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测量性能的方法和设备 | |
| CN105659652A (zh) | 蜂窝和wlan系统的整合 | |
| US11425592B2 (en) | Packet latency reduction in mobile radio access networks | |
| CN119948847A (zh) | 经由客户驻地装备的端对端服务质量 | |
| WO2022077227A1 (zh) | 直连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 US12047806B2 (en) | Interface betwee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and an application | |
| CN120712823A (zh) | 在QoS流内使用基于PDU集的优先级的上行链路传输 | |
| EP450094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self-adaptive qos flow and profile | |
| US20240373281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performed by de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 CN113853026B (zh) | Wlan中的低延迟通信 | |
| US20250280331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ross-layer optim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 US2025019372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cp congestion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 KR20230154013A (ko) | 라디오 액세스 네트워크와 애플리케이션 사이의 인터페이스 | |
| WO2025102090A2 (en) | Mechanism for user plane-based data delivery for ambient iot service | |
| WO2024140600A1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 |
| CN116941278A (zh) | 无线电接入网和应用之间的接口 | |
| WO2025212903A1 (en) | Methods, architecture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member device selection using energy consumption filtering criteria | |
| WO2024107804A1 (en) | METHODS, ARCHITECTURE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DIRECTED TO CHANNEL ACCESS WITH CHANNEL OCCUPANCY TIME SHARING FOR SIDELINK (SL) MODE-1 WITH Uu-UNLICENSED and SL-UNLICENCED | |
| WO2025212254A1 (en) | Network data analytics function (nwdaf) assistance for enhance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olicies | |
| WO2025212470A1 (en) | Methods for offline policy validation i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