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770193A - 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 Google Patents

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0193A
CN111770193A CN202010660604.4A CN202010660604A CN111770193A CN 111770193 A CN111770193 A CN 111770193A CN 202010660604 A CN202010660604 A CN 202010660604A CN 111770193 A CN111770193 A CN 111770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alkback
intercom
information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06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明
曹敏
冯腾飞
许同玲
罗志华
徐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ujica Intelligentized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ujica Intelligentized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ujica Intelligentized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ujica Intelligentized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06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01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0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01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41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between two video terminals, e.g. video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包括: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通过广域网发送的呼叫请求时,获取呼叫请求中的第一终端信息;根据第一终端信息获取第二终端信息,并建立会话房间;向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其中,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振铃指令时,输出振铃信息,并在检测到接听指令时,向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在接收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第二对讲终端以及第一对讲终端加入会话房间进行会话。本发明实现第一对讲终端与第二对讲终端之间的云端通话,不受对讲终端之间的距离限制,提高对讲的应用广泛性。

Description

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的对讲系统主要面向住户以及外来访客的对话系统,对小区的规范管理和小区的安全具备重要意义。为实现住户与外来访客的对话,可设置面向访客以及面向住户的对讲机,各个对讲机之间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进行通讯,但是该方式会导致各个对讲机之间受距离限制,应用具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讲机之间的距离限制所带来的对讲局限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对讲控制方法,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通过广域网发送的呼叫请求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获取第二终端信息,并建立会话房间;
向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振铃指令时,输出振铃信息,并在检测到接听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通过广域网发送的呼叫请求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终端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时,对所述第一对讲终端进行验证;
在验证成功时,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对讲终端之间的通信,并将所述第一对讲终端的状态更新为登录状态。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由空闲状态修改为忙碌状态;
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
向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所述振铃指令。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
将所述接听通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对讲终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加入会话房间的会话请求时,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可选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的步骤之后,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通话的所述第一对讲终端的第一终端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供所述第二对讲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更新通讯录;
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通过所述通讯录发送的通话请求时,获取所述通过请求对应的第一对讲终端;
建立会话房间,并向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振铃指令时,输出振铃信息,并在预设时长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一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获取第二终端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以及预设的配置规则获取所述第二终端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云对讲控制方法,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对讲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第一终端信息的对讲请求,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对讲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振铃指令;
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加入会话房间的会话请求,以供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会话请求后,将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可选地,所述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第一终端信息的对讲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通过扫描二维码得到扫描信息后,根据所述扫描信息中的第一终端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对讲请求,其中,在检测到所述扫描信息时,判定接收到所述对讲指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云对讲控制程序,所述云对讲控制程序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如以上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对讲终端,所述对讲终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云对讲控制程序,所述云对讲控制程序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如以上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及对讲终端,第一对讲终端可通过广域网来发起呼叫请求,服务器可根据第一对讲终端的信息呼叫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并实现第一对讲终端与第二对讲终端之间的云端通话,不受对讲终端之间的距离限制,提高对讲的应用广泛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涉及的对讲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终端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对讲终端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涉及的对讲系统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的对讲系统至少包括第一对讲终端、服务器以及第二对讲终端之间进行交互,第一对讲终端可为停车场主机、商户主机、用户的移动终端如手机以及小区门禁等等,而第二对讲终端可为云对讲管理员终端、坐席人员终端以及小区管理终端等等。第一对讲终端可通过网关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在第一对讲终端为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向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二维码中可包括本地对讲终端的的终端信息以及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可通过服务器的地址信息向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终端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为服务器或者对讲终端,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110、处理器120以及通信模块130,存储器110可存储云对讲控制程序以及控制系统。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模块130用于广域网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对讲终端时,终端设备还可包括麦克风以及摄像头,为便于对讲终端之间的交互,对讲终端中可包括显示屏,用于显示另一对讲终端传输的视频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服务器时,存储器110中的云对讲控制程序被处理器120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通过广域网发送的呼叫请求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关联的第二终端信息,并建立会话房间;
向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振铃指令时,输出振铃信息,并在检测到接听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为对讲终端时,存储器110中的云对讲控制程序被处理器120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对讲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第一终端信息的对讲请求,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对讲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振铃指令;
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加入会话房间的会话请求,以供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会话请求后,将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实施例一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时,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通过广域网发送的呼叫请求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终端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对讲终端发送通过TCP/IP协议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第一终端信息可为第一对讲终端的标识比如第一对讲终端的设备标识或者第一对讲终端的地址以及设备标识,例如某某大厦停车场01号对讲终端,或者地址可为第一对讲终端的物理地址或者IP地址。
步骤S20,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获取第二终端信息,并建立会话房间;
本实施例中,可提前将第一终端信息以及第二终端信息之间进行关联,即将第一对讲终端与第二对讲终端之间进行关联,比如第一对讲终端为商户时关联的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可为商户管理终端;或者也可根据第一终端信息获取第一对讲终端的类型,并获取该类型对应的第二终端信息,比如第一对讲终端为停车场内的对讲终端,则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可为对应停车场的管理终端,也可为整个区域内的管理终端。
本实施例中,建立会话房间后,生成会话房间的房间号,并在建立房间号后先将第一终端信息与第二终端信息关联,以便于后续将第一对讲终端和第二对讲终端添加至关联的房间号对应的会话房间;或者仅生成会话房间的房间号,在第一对讲终端和第二对讲终端之间呼叫成功,即第二对讲终端接听第一对讲终端的会话时,将第一对讲终端以及第二对讲终端添加至处于空闲状态的会话房间。
步骤S30,向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振铃指令时,输出振铃信息,并在检测到接听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
步骤S40,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在服务器向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后,第二对讲终端进行振铃操作,如第二对讲终端的蜂鸣器输出振铃音,在第二对讲终端接收到接听指令时,第二对讲终端会向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此时服务器可将第二对讲终端添加至会话房间;同时,服务器可将接听通知信息发送至第一对讲终端,此时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接听成功信息时,发送加入会话房间的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加入会话房间的请求时,将第一对讲终端加入会话房间。即步骤S30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将所述接听通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加入会话房间的会话请求时,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对讲终端也有可能拒接,即在第二对讲终端输出振铃信息后,第二终端若接收到拒接振铃,则会向服务器发送拒接提示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拒接提示信息时,向第一对讲终端发送呼叫失败的提示信息。
在第一终端或者第二终端挂断时,可关闭会话房间,即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讲终端或者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时,关闭所述会话房间。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挂断请求时,可向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挂断提示信息并关闭会话房间,第二对讲终端在接收到挂断提示信息时,输出对应的挂断提示,如提示音或者提示界面;第二对讲终端挂断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对讲终端也可主动呼叫对应的第一对讲终端,原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对讲终端的示例性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对讲终端时,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50,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对讲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第一终端信息的对讲请求,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对讲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振铃指令;
步骤S60,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加入会话房间的会话请求,以供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会话请求后,将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在第一对讲终端与第二对讲终端加入会话房间后,第一对讲终端与第二对讲终端即可进行会话,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音/视频数据后,将接收到的音/视频数据后发送至第一对讲终端所在的会话房间中的第二对讲终端;同样的,在接收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音/视频数据后,将接收到的音/视频数据后发送至第二对讲终端所在的会话房间中的第一对讲终端。
可以理解是时,第一对讲终端可将状态设置为离开状态,即向服务器发送离开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离开信息时,将第一终端的状态切换为离开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对讲终端可为移动终端如手机,移动终端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呼叫,在通过扫描二维码得到扫描信息后,根据所述扫描信息中的第一终端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对讲请求,比如移动终端扫描对讲终端上粘贴的二维码,可直接通过扫描得到的二维码生成对讲请求并发送至服务器,二维码可包括对讲终端对应的第一终端信息;或者,通过二维码可获取到多个第一对讲终端对应的第一终端信息,比如二维码中包括整个小区或者停车场内的第一对讲终端的第一终端信息,则在通过扫描二维码得到扫描信息后,根据所述扫描信息显示选择界面,选择界面中包括各个第一对讲终端的信息,在检测到用户的选择指令后,根据选中的第一对讲终端的第一终端信息生成呼叫请求并发送至服务器。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对讲终端可通过广域网来发起呼叫请求,服务器可根据第一对讲终端的信息呼叫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并实现第一对讲终端与第二对讲终端之间的云端通话,不受对讲终端之间的距离限制,提高对讲的应用广泛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5,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时,步骤S10之前,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70,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时,对所述第一对讲终端进行验证;
步骤S80,在验证成功时,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对讲终端之间的通信,并将所述第一对讲终端的状态更新为登录状态。
第一对讲终端需要先登录服务器并进行验证,验证方式可为第一对讲终端的账号和密码,也可为第一对讲终端与服务器之间提前协商的秘钥,具体不做限定。第一对讲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后,第一对讲终端可定时向服务器发送检测包以确定第一对讲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并根据网络连接状态确定第一对讲终端与服务器之间是否断开连接,在第一对讲终端与服务器之间断开连接时,第一对讲终端可尝试重新连接服务器,在重新连接服务器失败时,第一对讲终端可输出断开连接的提示信息;在服务器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未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检测数据包时,认为第一对讲终端断开连接,此时可将第一对讲终端的状态更新为断开状态,并可向对应的管理终端发送第一对讲终端断开连接的提示信息,以便于对第一对讲终端的维修。
可以理解的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将振铃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将所述接听通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加入会话房间的会话请求时,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对讲终端也可退出登陆,即第一对讲终端向服务发送注销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注销请求时,将第一对讲终端的状态更新为未登陆状态。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对讲终端可提前登陆服务器,在登陆服务器后,第一对讲终端可进行呼叫;在登陆时对第一对讲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时,步骤S30之后,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由空闲状态修改为忙碌状态;
步骤S30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
向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所述振铃指令。
本实施例中可包括多个第二对讲终端,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后,将发送接听通知信息的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修改为忙碌状态;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的呼叫请求时,可获取第一对讲终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在有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为空闲状态时,向空闲状态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在所有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均未忙碌状态时,可向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等待提示信息,在等待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确定各个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在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还是为忙碌状态时,可向第一对讲终端发送呼叫失败的提示信息;或者,可在所有第二对讲终端均忙碌时,向第一对讲终端发送呼叫失败的提示信息;或者,可在所有第二对讲终端均忙碌时,向管理终端发送呼叫信息,以供管理终端与第一对讲终端之间进行会话。
本实施例中,可在第一对讲终端中设置紧急呼叫按钮,可通过紧急呼叫按钮发送紧急呼叫请求,服务器在接收到紧急呼叫请求时,若所有第二对讲终端均忙碌时,可向管理终端发送呼叫信息或者断开处于忙碌状态的某一第二对讲终端的通话,以建立与第一对讲终端的通话。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的呼叫请求时,仅呼叫处于空闲状态的第二对讲终端,使得通信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至第三任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云对讲控制方法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云对讲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时,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通话的所述第一对讲终端的第一终端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供所述第二对讲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更新通讯录;
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通过所述通讯录发送的通话请求时,获取所述通过请求对应的第一对讲终端;
建立会话房间,并向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振铃指令时,输出振铃信息,并在预设时长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一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在本实施例中,可在第二对讲终端显示通讯录,在通讯录中显示各个第一对讲终端的状态,在第一对讲终端的状态异常时,可通过通讯录呼叫异常的第一对讲终端;或者,在需要呼叫第一对讲终端时,呼叫对应的第一对讲终端。第二对讲终端的通讯录中可包括与其进行通过的第一对讲终端的信息,比如第一对讲终端的标识,将第一对讲终端的标识与第一对讲终端的通话地址关联保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被控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每个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云对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通过广域网发送的呼叫请求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终端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获取第二终端信息,并建立会话房间;
向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其中,所述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振铃指令时,输出振铃信息,并在检测到接听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通过广域网发送的呼叫请求时,获取所述呼叫请求中的第一终端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登录请求时,对所述第一对讲终端进行验证;
在验证成功时,建立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对讲终端之间的通信,并将所述第一对讲终端的状态更新为登录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由空闲状态修改为忙碌状态;
向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信息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二对讲终端的状态;
向所述状态为空闲状态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所述振铃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
将所述接听通知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对讲终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加入会话房间的会话请求时,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的步骤之后,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对讲终端通话的所述第一对讲终端的第一终端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对讲终端,以供所述第二对讲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更新通讯录;
接收到所述第二对讲终端通过所述通讯录发送的通话请求时,获取所述通过请求对应的第一对讲终端;
建立会话房间,并向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振铃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所述振铃指令时,输出振铃信息,并在预设时长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接听通知信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将接听成功的所述第一对讲终端以及所述第二对讲终端加入所述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获取第二终端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信息以及预设的配置规则获取所述第二终端信息。
7.一种云对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对讲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对讲终端在接收到对讲指令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第一终端信息的对讲请求,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对讲请求向第二终端发送振铃指令;
在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接听通知信息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加入会话房间的会话请求,以供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会话请求后,将所述第一对讲终端加入会话房间进行会话。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包括第一终端信息的对讲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通过扫描二维码得到扫描信息后,根据所述扫描信息中的第一终端信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对讲请求,其中,在检测到所述扫描信息时,判定接收到所述对讲指令。
9.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一存储器、第一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一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第一处理器上运行的云对讲控制程序,所述云对讲控制程序被所述第一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
10.一种对讲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终端包括第二存储器、第二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第二处理器上运行的云对讲控制程序,所述云对讲控制程序被所述第二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云对讲控制方法。
CN202010660604.4A 2020-07-09 2020-07-09 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Pending CN1117701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0604.4A CN111770193A (zh) 2020-07-09 2020-07-09 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0604.4A CN111770193A (zh) 2020-07-09 2020-07-09 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0193A true CN111770193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0604.4A Pending CN111770193A (zh) 2020-07-09 2020-07-09 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01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9008A (zh) * 2021-12-15 2022-04-01 深圳优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通话方法、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7728A1 (en) * 2001-09-28 2005-06-02 Levine David A. Telephone intercom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5871871A (zh) * 2016-04-29 2016-08-17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会话方法及装置
CN107547820A (zh) * 2017-08-15 2018-01-05 兰智辉 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945315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深圳市康悦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8673401U (zh) * 2018-07-31 2019-03-29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门禁管理系统
CN109714374A (zh) * 2017-10-25 2019-05-03 朱铭赫 楼宇对讲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17728A1 (en) * 2001-09-28 2005-06-02 Levine David A. Telephone intercom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5871871A (zh) * 2016-04-29 2016-08-17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会话方法及装置
CN107945315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深圳市康悦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547820A (zh) * 2017-08-15 2018-01-05 兰智辉 基于二维码的楼宇对讲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714374A (zh) * 2017-10-25 2019-05-03 朱铭赫 楼宇对讲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8673401U (zh) * 2018-07-31 2019-03-29 南阳师范学院 一种门禁管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9008A (zh) * 2021-12-15 2022-04-01 深圳优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穿戴设备及其通话方法、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13895B1 (ja) イベントの発生を通知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2859982B (zh) 在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建立呼叫
EP2552089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ort rang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US7792064B2 (en) Video-conferencing system using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CN101771769A (zh) 呼叫控制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056384B (zh) 远程监控业务实现方法及视讯终端设备
CN112911207A (zh) 呼叫方法以及智能对讲系统
CN102577340A (zh) 用于在电话会议中提供用户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770193A (zh) 云对讲控制方法、服务器以及对讲终端
JP6186066B1 (ja) イベントの発生を通知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06270166A (ja) ビジュア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サーバ、ビジュア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ビジュア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方法
JP4663413B2 (ja) 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端末
WO2017028569A1 (zh) 一种网络电话连接方法及装置
KR100587945B1 (ko) 호 전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493023B (zh) 三方会话建立方法及装置
JP2018026811A (ja) イベントの発生を通知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A3028161A1 (en) Enabling user access to a cloud-based application
JP4628919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0893261B1 (ko) 인스턴트 메시징 클라이언트에 대한 전화통화 서비스제공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103428B1 (ko) 영상 통화 연결 중 데이터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메시지 버퍼링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2147248A1 (ja) 通話連動システム、宅内制御装置、通話連動方法
JP4197719B2 (ja) 電話システム
CN116132726A (zh) 来电提醒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9339470A (zh) 门禁控制系统和方法
JP5096831B2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