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105055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05055B
CN112105055B CN202010849366.1A CN202010849366A CN112105055B CN 112105055 B CN112105055 B CN 112105055B CN 202010849366 A CN202010849366 A CN 202010849366A CN 112105055 B CN112105055 B CN 112105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delay jitter
frequency offset
linear frequency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93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05055A (zh
Inventor
刘建德
梁宏建
马显卿
占文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sy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sy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sy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sy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93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050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05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05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05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同步提前量;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获取线性频偏;基于所述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所述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根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通过上述数据传输方法,能够降低接收信号的失败概率,增强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发展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峰值数据速率以及整个无线通信网络组网效率,可以采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上下行多天线增强(EnhancedUL/DL MIMO)、多点协作传输(Coordinated Multi-Points Transmission)、中继(Relay)、异构网干扰协调增强(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Heterogeneous Network)等关键技术,来提高无线频谱传输效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平均和边缘吞吐量,进一步扩大小区的覆盖。但传统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站的交界部分存在干扰和覆盖质量下降的问题,导致终端在小区切换部位的性能较差。
目前,相关技术例如CoMP技术的协同传输方法,或基于BRNs技术的协同传输方法,方案实现复杂度较高,节点出现接收解调失败的概率大,无法满足突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能够降低接收信号的失败概率,增强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通信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数据传输装置。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同步提前量;
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
获取线性频偏;
基于所述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所述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根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获取的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然后可以获取线性频偏,最后基于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预设时延抖动,根据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降低接收信号的失败概率,增强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通信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若所述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包括:获取预设阈值;若所述线性频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包括:若所述线性频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线性频偏不符合阈值要求;为所述节点配置预设周期,根据所述预设周期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同步提前量,包括:获取当前传输模式;基于所述当前传输模式获取所述同步提前量,若所述当前传输模式为单设备模式,则获取第一同步提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所述当前传输模式获取所述同步提前量,还包括:若所述当前传输模式为多设备模式,则获取第二同步提前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包括: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得到所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预设范围;设置预设时延抖动间隔;根据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预设时延抖动间隔选取得到所述预设时延抖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为节点配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包括:为所述节点的数据帧添加所述预设时延抖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同步提前量;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线性频偏;
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所述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根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降低接收信号的失败概率,增强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通信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电子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降低接收信号的失败概率,增强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通信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能够降低接收信号的失败概率,增强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通信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根据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功能模块图。
附图标记:
第一获取模块300、第一设置模块310、第三获取模块320、传输模块330、处理器400、存储器410、数据传输模块420、摄像头430、显示屏4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同步提前量。
其中,同步提前量可以是移动台测量的时延值,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由于移动台和基站总是存在一定的物理距离,当移动台和基站通信时,会造成信号传递的时延,如果不采取措施,时延会导致基站收到的移动台在本时隙上发送的消息与基站在其下一个时隙收到的另一个消息重叠,导致无法正确解码信息。因而,可以设置同步提前量,以达到同步的目的。可选的,可根据实际信道环境等具体需求进行配置该同步提前量,用于将终端设备上行包在希望的时间到达基站,预估由于距离引起的射频传输时延,提前相应时间发出数据包,确保同步性能。
步骤S110,根据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
其中,预设时延抖动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时延变化。可选的,在确定同步提前量后,即可得到每个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预设时延抖动的最大值,即可以得到根据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的范围,进而可以根据该预设时延抖动的范围,则可以根据该预设时延抖动的范围随机选取得到预设时延抖动。
步骤S120,获取线性频偏。
其中,线性频偏可以是多节点进行协同传输时的频偏,频偏为调频波频率摆动的幅度。可选的,考虑到实际环境中终端设备的移动带来的影响,和不同节点之间不同的运动速度,使得多节点转发的性能会有所变化,所以可以根据运动速度引入线性频偏,多节点进行协同传输时频偏,即从而可以根据线性频偏得到数据传输过程的频偏幅度。线性频偏可以包括节点间晶振的频偏和节点相对运动引入的多普勒频偏。
步骤S130,基于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预设时延抖动,根据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数据传输模式可以是在该节点上进行数据传输的方式;阈值要求可以是线性频偏对应的波动范围要求。可选的,可以是基于线性频偏的大小,以配置数据传输模式,使得该节点可以根据合适的数据传输模式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可以确保多个节点同时向一个节点发送相同数据时存在稳定的正向增益。可选的,若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则可以根据预设时延抖动为节点配置数据传输模式,例如,可以为每个节点分别配置相应的预设时延抖动,使得多个节点可以根据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实现协同传输,且多个节点之间传输不会互相干扰,在传输数据过程中避免了由于多个节点之间信号的随机性带来的接收信号相互抵消或性能损失,从而确保多个节点同时向一个节点发送相同数据时存在稳定的正向增益。
上述数据传输方法,通过获取的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然后可以获取线性频偏,最后基于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预设时延抖动,根据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可以降低接收信号的失败概率,增强系统的传输性能,提高通信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包括:
获取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线性频偏对应的临界值。可选的,可以通过预设阈值来判断线性频偏是否符合阈值要求。例如,假设预设阈值为P0,则可以根据P0以判断线性频偏是否符合阈值要求。
若线性频偏小于预设阈值,则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可选的,假设预设阈值为P0,假设线性频偏为P1,假设P1<P0,则可以判断P1较小,对通信传输的影响较小,所以可以判断该线性频偏P1符合阈值要求,即,线性频偏较小时,终端设备移动速度较慢,处于准静态,可以根据符合阈值要求的P1,配置数据传输模式为节点配置预设时延抖动,确保多个节点同时向一个节点发送相同数据时存在稳定的正向增益,解决了在突发通信系统中多节点协同传输时接收端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包括:
若线性频偏大于预设阈值,则线性频偏不符合阈值要求。可选的,假设预设阈值为P0,假设线性频偏为P2,假设P2>P0,则可以判断P2较大,对通信传输的影响较大,所以可以判断该线性频偏P2不符合阈值要求。
为节点配置预设周期,根据预设周期进行数据传输。可选的,若线性频偏不符合阈值要求,则可以通过为节点配置预设周期,以减小该线性频偏对数据传输的影响。例如,可以调整数据帧中插入Midamble周期大小,即得到预设周期,继而可以根据调整后的预设周期进行数据传输,以获得稳定的正向增益。通过在线性频偏较大为节点配置预设周期,继而可以根据预设周期进行数据传输,其方法实现复杂度低,在自组网的链路特征下,也能实现多个节点同时向一个节点发送相同数据时存在稳定的正向增益。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同步提前量,包括:
获取当前传输模式。其中,当前传输模式可以是目前行数据传输时对应的传输方式。可选的,当前传输模式可以是单UE传输模式(即单设备模式),也可以是多UE传输模式(即多设备模式)。
基于当前传输模式获取同步提前量,若当前传输模式为单设备模式,则获取第一同步提前量。其中,第一同步提前量是单设备模式对应的同步提前量,单设备模式可以是单UE传输方式。可选的,由于不同当前传输模式下对应不同的同步提前量,所以可以获取当前传输模式,根据所得当前传输模式获取同步提前量。因此,若当前传输模式为单设备模式,则在传输数据时的同步提前量可设置为第一同步提前量,继而可以根据第一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通过当前传输模式以获取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同步提前量,若当前传输模式为单设备模式,即可获取单设备模式对应的第一同步提前量,即根据不同的当前模式分别确定不同的同步提前量,可以提升数据传输性能和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当前传输模式获取同步提前量,还包括:
若当前传输模式为多设备模式,则获取第二同步提前量。其中,第二同步提前量可以是多设备模式对应的同步提前量;多设备模式可以是多UE传输方式。可选的,若当前传输模式为多设备模式,则在传输数据时的同步提前量可设置为第二同步提前量,继而可以根据第二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周期。通过当前传输模式以获取当前传输模式对应的同步提前量,若当前传输模式为多设备模式,即可获取多设备模式对应的第二同步提前量,即根据不同的当前模式分别确定不同的同步提前量,可以提升数据传输性能和效率。
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包括:
步骤S200,根据同步提前量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预设范围。其中,预设范围可以是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阈值范围。可选的,可以将同步提前量作为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最大值,即可以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预设范围。例如,假设根据需求设置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最小值为Y0,假设同步提前量为单设备模式对应的第一同步提前量Y1,则可以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最大值为Y1,即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预设范围为Y0~Y1;又如,假设根据需求设置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最小值为Y0,假设同步提前量为多设备模式对应的第二同步提前量Y2,则可以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最大值为Y2,即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预设范围为Y0~Y2
步骤S210,设置预设时延抖动间隔。其中,预设时延抖动间隔可以是随机时延抖动的时间间隔。可选的,可根据当前传输模式的带宽大小来设定预设时延抖动间隔,不同带宽下的预设时延抖动范围相同,但相应的预设时延抖动间隔不同。例如,假设当前传输模式为单设备模式,则可根据单设备模式的带宽设置预设时延抖动间隔为t1;又如,假设当前传输模式为多设备模式,则可根据多设备模式的带宽设置预设时延抖动间隔为t2
步骤S220,根据预设范围和预设时延抖动间隔选取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可选的,可以根据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预设范围和预设时延抖动间隔,选取得到预设时延抖动。例如,假设预设范围为Y0~Y1,假设预设时延抖动间隔为△J,则可以根据该预设范围和该预设时延抖动间隔划分得到多个预设时延抖动,继而可以根据需求从多个预设时延抖动中选取得到预设时延抖动。通过同步提前量可以得到预设范围,通过设置预设时延抖动间隔,然后可以根据预设范围和预设时延抖动间隔选取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可以得到节点对应的预设时延抖动,降低接收信号的失败概率,实现多个节点协同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节点配置预设时延抖动,包括:
为节点的数据帧添加预设时延抖动。其中,数据帧可以是将节点要传输的数据封装成帧。该数据帧可以包括三部分:帧头,数据部分,帧尾。可选的,可以将预设时延抖动添加到该节点的数据帧的帧头部分,例如,假设预设实验抖动为T1,假设该节点的数据帧为UE1数据帧,既可以将T1添加到UE1数据帧的帧头部分,使得目标主机(或基站)可以正确获取为该节点配置的预设时延抖动,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参照图3,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同步提前量;
第一设置模块310,用于根据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
第三获取模块320,用于获取线性频偏;
传输模块330,用于基于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预设时延抖动,根据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若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包括:第三获取模块320还用于获取预设阈值;传输模块330还用于若线性频偏小于预设阈值,则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包括:传输模块330还用于若线性频偏大于预设阈值,则线性频偏不符合阈值要求;传输模块330还用于为节点配置预设周期,根据预设周期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同步提前量,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0还用于获取当前传输模式;第一获取模块300还用于基于当前传输模式获取同步提前量,若当前传输模式为单设备模式,则获取第一同步提前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当前传输模式获取同步提前量,还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0还用于若当前传输模式为多设备模式,则获取第二同步提前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包括:第一设置模块310还用于根据同步提前量得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预设范围;第一设置模块310还用于设置预设时延抖动间隔;第一设置模块310还用于根据预设范围和预设时延抖动间隔选取得到预设时延抖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节点配置预设时延抖动,包括:第一设置模块310还用于为节点的数据帧添加预设时延抖动。
参照图4,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内部结构图,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00,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400通信连接的存储器410;还可以包括数据传输模块420、摄像头430、显示屏440。
其中,处理器400通过调用存储器410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从而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该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例如,被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一个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同步提前量;
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
获取线性频偏,所述线性频偏包括多节点进行协同传输时的频偏,所述频偏为调频波频率摆动的幅度;
获取预设阈值;
基于所述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所述线性频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线性频偏不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预设周期,根据所述预设周期进行数据传输;若所述线性频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所述节点配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根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同步提前量,包括:
获取当前传输模式;
基于所述当前传输模式获取所述同步提前量,若所述当前传输模式为单设备模式,则获取第一同步提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传输模式获取所述同步提前量,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传输模式为多设备模式,则获取第二同步提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包括:
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得到所述预设时延抖动对应的预设范围;
设置预设时延抖动间隔;
根据所述预设范围和所述预设时延抖动间隔选取得到所述预设时延抖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节点配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包括:
为所述节点的数据帧添加所述预设时延抖动。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同步提前量;
第一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同步提前量设置预设时延抖动;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线性频偏和预设阈值,所述线性频偏包括多节点进行协同传输时的频偏,所述频偏为调频波频率摆动的幅度;
传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线性频偏配置数据传输模式,若所述线性频偏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线性频偏不符合阈值要求,为节点配置预设周期,根据所述预设周期进行数据传输;若所述线性频偏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线性频偏符合阈值要求,为所述节点配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根据所述预设时延抖动进行数据传输。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010849366.1A 2020-08-21 2020-08-2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1050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9366.1A CN112105055B (zh) 2020-08-21 2020-08-2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9366.1A CN112105055B (zh) 2020-08-21 2020-08-2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055A CN112105055A (zh) 2020-12-18
CN112105055B true CN11210505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3753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9366.1A Active CN112105055B (zh) 2020-08-21 2020-08-21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0505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529A (zh) * 2007-10-26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业务误码的方法和系统
WO2018161262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474986A (zh) * 2018-12-27 2019-03-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上行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lte通信系统
CN109495409A (zh) * 2018-12-29 2019-03-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装置、无线接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10131A (zh) * 2017-04-06 2020-01-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使用多个天线根据循环延迟分集(ccd)执行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1182566A (zh) * 2019-12-31 2020-05-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上行时延的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529A (zh) * 2007-10-26 2008-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业务误码的方法和系统
WO2018161262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710131A (zh) * 2017-04-06 2020-01-1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使用多个天线根据循环延迟分集(ccd)执行通信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474986A (zh) * 2018-12-27 2019-03-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上行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lte通信系统
CN109495409A (zh) * 2018-12-29 2019-03-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装置、无线接收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82566A (zh) * 2019-12-31 2020-05-19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上行时延的调整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05055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14440B1 (ko) 타이밍 어드밴스(ta) 처리방법 및 장치, 지시정보 송신방법 및 장치
US9736850B2 (en) Adaptive RTS/CTS in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20160128084A1 (en) Methods for efficient operation of lte cells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7241398A (zh) 一种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958509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nhanced power save protocol
CN113489522B (zh) 无线通信中的链路恢复
EP3687258B1 (en) Collision avoidance with synchronized transmission
CN116711355A (zh) 一种波束信息上报与接收方法及装置
KR20250099691A (ko) 하위 계층 신호 기반 이동성을 위한 cfra 자원 설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23035422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169853B (zh) 毫米波v2x中的发送/接收波束关联
US20230421340A1 (en) Implicit update of activated tci states
EP4133643A1 (en) Out-of-order handling without flow control feedback
JP7652370B2 (ja)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WO2023092429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105055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397192A1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acknowledgement shaping
CN117044154A (zh) 用于降低带宽ue的pucch配置
US2025025453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net-Of-Things Signal Transmis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WO202415259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upporting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20250097892A1 (en) Method for sidelink positioning,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4212567A1 (en) Prach preamble transmission triggered by cell switch command
WO2025036006A1 (en) Methods for beam management and transmission enhancement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20456244A (zh) 物联网信号发送方法及其设备
CN120476657A (zh) 侧行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