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543B - 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83543B CN112583543B CN201910927105.4A CN201910927105A CN112583543B CN 112583543 B CN112583543 B CN 112583543B CN 201910927105 A CN201910927105 A CN 201910927105A CN 112583543 B CN112583543 B CN 1125835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ource
- information
- target
- harq
- r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10035316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PRI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101150103950 priS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35317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PRI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353177 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 (strain 972 / ATCC 24843) spp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50047682 priL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100274486 Mus musculus Cited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96622 Smr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256 coordination poly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533725 Mus musculus Smr3a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710131169 Ribose-5-phosphate isomerase A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以下任意一项:第一目标资源;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本发明可以提高HARQ的反馈资源确定的灵活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在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之前,由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调度下行传输。
上述下行传输对应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Acknowledgement,HARQ-ACK)反馈所在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的时间位置,也通过DCI指示。具体地,从HARQ-ACK时机(timing)集合中选择实际的时间位置。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上述HARQ-ACK timing是默认或预定义的,因此,从上述HARQ-ACK timing可选择的时间位置有限。可见,现有技术中HARQ-ACK的反馈资源确定的灵活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HARQ-ACK的反馈资源确定的灵活度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目标资源;
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目标资源;
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该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以下任意一项:第一目标资源;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从而可以提高HARQ的反馈资源的确定灵活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资源,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此外,本申请中使用“和/或”表示所连接资源的至少其中之一,例如A和/或B和/或C,表示包含单独A,单独B,单独C,以及A和B都存在,B和C都存在,A和C都存在,以及A、B和C都存在的7种情况。
为了方便理解,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一些内容进行说明:
一、前导码(Preamble)。
在传统的上行传输模式下,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如果需要发送上行数据,首先要通过随机接入过程获取上行定时同步,即从网络侧设备获得上行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信息。在取得上行同步后,UE可以通过动态调度或半静态调度发送上行数据。
当上行数据包较小时,通过随机接入过程获得上行同步后发送上行数据的方式会造成资源和电量的消耗。因此,在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ofCommunication,mMTC)场景下,UE可在非同步的状态下,发送上行数据。
与随机接入过程类似,UE发送Preamble时也是处于非同步状态,因此,需要通过在Preamble中添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来抵消传输延迟带来的影响。具体实现时,Preamble可以包括CP和序列(Sequence)。
二、4步随机接入过程(RACH)。
在4步RACH中,UE首先向网络侧设备发送Msg1,包含Preamble;网络侧设备检测到Preamble后,将发送Msg2,包含该Preamble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Rach Access Response,RAR)消息;UE接收到Msg2后,根据RAR的指示,发送Msg3;网络收到Msg3后,将发送Msg4,包含竞争解决标识(Contention Resolution ID);UE收到Msg4,即完成4步随机接入。
三、2步随机接入过程(2-step RACH)
新空口(New Radio,NR)引入了2步随机接入过程。
具体而言,终端在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时,可向网络侧设备发送随机接入消息MsgA,该MsgA包含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和物理上行数据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其中PRACH携带Preamble,PUSCH携带终端标识(UE-ID)等信息。网络侧设备在收到MsgA后,向终端发送MsgB,该MsgB中携带有RAR和Contention Resolution ID等消息。终端收到携带有与之对应的ContentionResolution ID的MsgB后,即完成2步随机接入过程。
2步RACH主要的应用场景为小小区(Small Cell)、非授权频段或低复杂度终端等场景。2步RACH可降低随机接入过程的时延、随机接入过程所需要的信令开销和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的功耗等。除此之外,2步RACH可实现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同时发送上行数据,比如在非激活(Inactive)态或空闲(Idle)态传输上行数据,对于低功耗终端,可进一步降低功耗。
四、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时机(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nowledgement timing,HARQ-ACK timing)。
HARQ-ACK timing定义为下行数据接收结束时刻到相应的肯定确认(Acknowledgement,ACK)/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反馈的时刻的间隔。
NR支持灵活的HARQ-ACK timing配置,用于适应不同的业务和网络部署。每个UE可以通过RRC配置一个UE专属的HARQ-ACK timing表格,该表格中包含多个HARQ-ACK timing的值(称为K1值),K1可以以时隙(Slot)为单位。
基站在动态调度下行数据传输时,会在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中以索引的方式指示一个K1值,该K1值是从UE专属的HARQ-ACK timing表格中选择的值,用于通知UE反馈HARQ-ACK的时刻。
如果在DCI中未包含指示HARQ-ACK timing的域,UE可以根据固定值来确定下行数据到HARQ-ACK反馈的间隔。该固定值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指示。
对于一个在Slot n发送的下行(Downlink,DL)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PS)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其对应的HARQ-ACK是在Slot(n+K)上传输,其中,K是在激活该DL SPS的DCI中所指示。
五、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确定方式。
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为每个UE配置一个或多个(最多4个)PUCCH资源集(Resource Set,RESET),RRC配置或预定义每个RESET可以承载的上行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UCI)有效载荷(Payload)的最大比特数。例如,第一个RESET最多2比特(bit),第2个RESET第3个RESET分别为N1和N2,第4个RESET最多为1706bit,N1,N2通过RRC配置。
每个RESET内可以包含多个PUCCH资源(Resource)。如:第一个RESET内可以包括最多32个PUCCH resource,其他RESET每个最多包含8个PUCCH resource。
在UE侧,UE接收到PDSCH后需要反馈HARQ-ACK,为了确定反馈HARQ-ACK所在PUCCH资源,UE需要先通过调度PDSCH的PDCCH中的K1确定PUCCH所在Slot;然后通过需要反馈的HARQ-ACK的比特数确定PUCCH所在RESET,在所确定的RESET内,根据PUCCH资源指标(PUCCHresource indicator,PRI)域(RESET内所含资源不超过8个时),或,PRI和PDCCH第一个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的索引(First CCE Index),确定具体是RESET内的哪一个PUCCH资源(RESET内所含资源超过8个时)。
当有多个PDSCH的HARQ-ACK在一个Slot反馈时,UE根据调度这些PDSCH的最后一个DCI(Last DCI)中的PRI和CCE Index确定PUCCH资源。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确定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确定方法可应用于通信设备。具体实现时,通信设备可以是终端或网络侧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装置(Mobile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网络侧设备可以是基站、中继或接入点。
如图1所示,资源确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以下任意一项:第一目标资源;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
为方便理解,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目标资源进行说明:
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可以包括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第一表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可以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即第一目标资源可以来自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其中,所述第一资源集合根据目标规则确定。
第二表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可以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即第一目标资源可以来自第二资源集合,其中,第二资源集合可以是默认或预定义的资源集合。
第三表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可以是独立的资源,与资源集合无关。对于该实现方式,通信设备可以不获取资源集合。
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可以由网络侧设备确定并指示给终端。
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传输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
具体实现时,可选的,所述第三信息可以为:MAC信息、DC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在确定所述反馈资源后,可以在所述反馈资源上传输所述下行传输的HARQ。具体地,对于终端,在所述反馈资源上反馈所述下行传输的HARQ;对于网络侧设备,在所述反馈资源上接收所述下行传输的HARQ。
具体实现时,所述反馈资源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反馈时域资源;反馈频域资源;承载所述下行传输的HARQ的PUCCH资源。进一步地,反馈时域资源可以是所述下行传输的HARQ所在的时隙、子时隙、子帧或符号。
所述下行传输可以是PDSCH传输,但不仅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资源确定方法,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以下任意一项:第一目标资源;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从而可以提高HARQ的反馈资源的确定灵活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资源信息可以有以下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一、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的资源偏移量。
对应于表现形式一,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包括:
根据第一目标资源和资源偏移量,确定目标值;
根据所述目标值,确定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资源。
具体实现时,对于确定反馈时域资源的目标值,其可以表现为K1值。对于确定反馈频域资源的目标值,其可以表现为F1值。对于一个时间单位内的的PUCCH资源的确定,其可以表现为PRI1,PRI用于指示在一个时间单位的PUCCH资源。其中,时间单位可以是时隙、子时隙、子帧或符号。
为方便理解,以下分别对反馈时域资源、反馈频域资源和PUCCH资源的确定进行说明。
一、反馈时域资源的确定。
对于反馈时域资源的确定,记第一目标资源为k2,资源偏移量为△k。
K1、k2和△k的关系满足:K1=k2+△k。
在确定K1值后,通信设备可以结合终端接收下行传输的时间位置,确定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时域资源。
可选的,K1、k2和△k的单位可以与终端接收下行传输的时间位置的单位相同。如:若终端接收下行传输的时间位置的单位是Slot,则K1、k2和△k的单位也是Slot,但应理解的是,时间单位也可以是其他表现形式,如符号、子帧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记终端接收下行传输的时间位置为m,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时域资源为T,则T=m+K1=m+k2+△k,T的单位与终端接收下行传输的时间位置的单位相同。
示例性的,假设终端接收下行传输的时间位置的单位为Slot,若终端在Slot m接收到下行传输,则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位置为Slot(m+k2+△k)。
二、反馈频域资源的确定。
对于反馈频域资源的确定,记第一目标资源为f2,资源偏移量为△f。
F1、f2和△f的关系满足:F1=f2+△f。
可选的,f2和△f的单位可以与F1的单位相同。
在确定F值后,通信设备可以结合终端接收下行传输的频域资源,确定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频域资源。
三、PUCCH资源的确定。
对于PUCCH资源的确定,记第一目标资源为PRI2,资源偏移量为△PRI。
PRI1、PRI2和△PRI的关系满足:PRI 1=PRI2+△PRI。
在实际应用中,通信设备可以先根据HARQ的比特数确定目标RESET。之后,再根据PRI1确定目标RESET内的目标资源,该目标资源即为HARQ的反馈频域资源。
对于表现形式一,所述第二资源信息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
方式一、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资源偏移量;
其中,所述下行消息包括N个终端的第一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在方式一中,终端和网络侧设备可以分别根据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资源偏移量。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终端和网络侧设备确定的资源偏移量相同,终端和网络侧设备通过相同方式根据所述排列位置确定资源偏移量。
具体实现时,通信设备可以利用预设规则,根据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资源偏移量,在预设规则中,第j个终端组的资源偏移量=第j-1个终端组的资源偏移量+b。其中,N个终端按照下行消息中N个终端的第一信息的排列顺序,以P个终端为单位进行划分,得到Q个终端组,Q为N/P的向上取整值;第一个终端组的资源偏移量为0;j为大于1,小于或等于Q的整数。应理解的是,同一终端组中的各终端的资源偏移量相等。
为方便理解,示例说明如下:
假设N个终端包括终端1、终端2、终端3、终端4和终端5,且N个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先后顺序依次为:终端1的第一信息、终端2的第一信息、终端3的第一信息、终端4的第一信息和终端5的第一信息;P为2。则可以将N个终端划分为3个终端组,第一个终端组包括终端1和终端2,第二个终端组包括终端3和终端4,第三个终端组包括终端5。
按照预设规则,第一个终端组的资源偏移量为0,终端1和终端2的偏移量均为0;第二个终端组的资源偏移量为b,终端3和终端4的偏移量均为b;第二个终端组的资源偏移量为2b,终端5的资源偏移量为2b。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预设规则确定反馈时域资源的过程中P的取值,与利用预设规则确定反馈频域资源的过程中P的取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利用预设规则确定反馈时域资源的过程中b的取值,与利用预设规则确定反馈频域资源的过程中b的取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在实际应用中,P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由协议预定;b也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由协议预定。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预设规则可以由网络侧设备配置或协议约定。另外,预设规则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可选的,在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为第i个排列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资源偏移量△k(i):
△k(i)=[(floor((i-1)/P))×b]mod N;
其中,b为调整步长;P为正整数。
上述floor函数为向下取整函数,上述mod函数为求余函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仅为示例,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设规则也可通过其他计算公式表现,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所述下行消息可以为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具体的,下行消息可以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B。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含的随机接入响应RAR,具体的,可以为MsgB中包含的随机接入响应(如success RAR)。
方式二、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传输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资源偏移量。
在方式二中,所述资源偏移量可以由网络侧设备确定并指示给终端。
因此,对于网络侧设备,所述传输第二信息具体可以为:发送第二信息;对应于终端,所述传输第二信息具体可以为:接收第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二信息中可以携带M个终端的资源偏移量,M为正整数。进一步地,在M大于1的情况下,不同终端的资源偏移量可以不同;当然,部分终端的资源偏移量也可以相同,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M大于1的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根据第二信息中与其对应的资源偏移量,确定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资源。
另外,在方式二中,所述资源偏移量可以为一个值或一个范围。
在所述资源偏移量为一个范围的情况下,由前述内容可知,根据所述资源偏移量确定的反馈资源也是一个范围。这样,在HARQ反馈失败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直接在该反馈资源上重新传输HARQ,无需再确定反馈资源,从而可以提高HARQ的传输效率;在该反馈资源包括非授权资源的情况下,通信设备可以选择则该反馈资源包括的授权资源上传输HARQ,从而可以提高HARQ的传输的成功率。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可以为MAC信息。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二信息可以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对应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携带的,具体的,所述第二信息可以为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MsgB携带的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息可以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含的RAR,具体的,可以为MsgB中包含的Success RAR;也可以为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包含的一个信息,用于指示资源偏移量。
表现形式二、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
对应于表现形式二,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包括:
在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确定目标值;
根据所述目标值,确定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资源。
具体实现时,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确定目标值可以包括以下两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确定目标值包括:
将所述第二目标资源确定为目标值。
具体实现时,对于确定反馈时域资源的目标值K1,记第二目标资源为k3,K1=k3。
对于确定反馈频域资源的目标值F1,记第二目标资源为f3,F1=f3。
对于确定PUCCH资源的目标值PRI1,记第二目标资源为PRI3,PRI1=PRI3。
实施方式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确定目标值,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和所述资源偏移量,确定目标值。
具体实现时,对于确定反馈时域资源的目标值K1,记第二目标资源为k3,资源偏移量为△k。K1、k3和△k的关系满足:K1=k3+△k。
对于确定反馈频域资源的目标值F1,记第二目标资源为f3,资源偏移量为△f。F1、f3和△f的关系满足:F1=f3+△f。
对于确定PUCCH资源的目标值PRI1,记第二目标资源为PRI3,资源偏移量为△PRI。PRI1=PRI3+△PRI。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值,确定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资源的实施,具体可参考表现形式一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二目标资源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的资源集合的确定方式。可选的,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其中,所述目标规则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子载波间隔SCS,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二规则,所述第二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频率范围FR,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三规则,所述第三规则用于:根据加扰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目标DCI为调度所述下行传输的DCI;
第四规则,所述第四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类型,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以下进行具体说明:
情况一、所述目标规则包括所述第一规则。
对于情况一,可以预定义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Cpacing,SCS)与资源集合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在该对应关系中,不同的SCS可以对应不同的资源集合。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
将终端的SCS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其中,终端的SCS可以为: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或HARQ-ACK反馈的SCS。
情况二、所述目标规则包括所述第二规则。
对于情况二,可以预定义子2)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FR)与资源集合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在该对应关系中,不同的FR可以对应不同的资源集合。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
将终端的FR对应的资源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其中,终端的FR可以为:终端进行上行传输或HARQ-ACK反馈的FR。
情况三、所述目标规则包括所述第三规则。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目标DCI是由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A-RNTI)加扰,且所述下行传输中包含指示随机接入成功的随机接入响应RAR(Success RAR)的情况下,将第一目标资源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在所述目标DCI是由RA-RNTI加扰,且所述下行传输中未包含指示随机接入成功的RAR的情况下,将第二目标资源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在所述目标DCI是由临时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Temporary Cell-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TC-RNTI)加扰的情况下,将第二目标资源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情况四、所述目标规则包括所述第四规则。
具体实现时,可以预定义随机接入类型与资源集合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不同的随机接入类型对应不同的资源集合。
可选的,所述根据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在所述终端的随机接入类型是两步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将第二目标资源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在所述终端的随机接入类型是非两步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将第一目标资源集合确定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集合和第二目标资源集合均可以是根据目标规则确定的资源集合;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目标资源集合可以是默认或预定义的资源集合,上述第二目标资源集合可以是根据目标规则确定的资源集合。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目标资源可以与本实施例的第一目标资源相同,也可以不同。
表现形式三、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空,即对HARQ的反馈资源的确定无贡献。此情况适用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独立的资源,与资源集合无关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介绍的多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彼此可以相互结合实现,也可以单独实现,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两大类实施方式:
第一类实施方式、不引入资源偏移量。
第一类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根据第一目标资源,确定反馈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独立的资源,与资源集合无关。
第二实施方式、根据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确定反馈资源,所述第一资源集合根据目标规则确定。
第二类实施方式、引入资源偏移量。
第二类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和所述资源偏移量,确定反馈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是独立的资源,与资源集合无关。
第四实施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和所述资源偏移量,确定反馈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第二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所述第二资源集合是默认或预定义的资源集合。
第五实施方式、根据所述第一目标资源和所述资源偏移量,确定反馈资源,其中,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集合根据目标规则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1
1)DCI指示第一HARQ-ACK资源(简称为K1);
2)定义根据MAC PDU中UE的Message的位置顺序,隐式确定K1的规则,规则为:每间隔N个UE,K1增加X;其中,N为预定义或网络配置的值;X为预定义或网络配置的值。
3)UE接收PDSCH,根据MAC PDU中属于该UE的Message所在位置,得到实际的K1值。
对于一个确定的K1,即确定的PUCCH所在的时间单元内,可选的:
DCI指示第一PRI(PUCCH resource indicator);
定义根据MAC PDU中UE的Message的位置顺序,隐式确定PRI的规则,规则为:每个UE有不同的PRI,每间隔一个UE,PRI增加Y;其中,Y为预定义或网络配置的值;
UE接收PDSCH,根据MAC PDU中属于该UE的Message所在位置,得到实际的PRI值。
方法2
对于连接态建立前的PDSCH的HARQ-ACK反馈,其HARQ-ACK反馈的资源所对应的集合,是根据以下至少一种方式确定的:
1)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
根据SCS定义不同的K1集合。具体实现时,HARQ-ACK反馈将根据由UE所使用的SCS对应的K1集合来确定。
2)频率范围(Frequency range,FR)。
根据FR定义不同的K1集合。具体实现时,HARQ-ACK反馈将根据由UE所使用的FR对应的K1集合来确定。
3)RNTI,即加扰DCI的RNTI。
如果DCI是由RA-RNTI加扰的,并且PDSCH中包含Success RAR,HARQ-ACK反馈将根据K1 set 2来确定;
如果DCI是由RA-RNTI加扰的,但是PDSCH中没有包含Success RAR,HARQ-ACK反馈将根据K1 set 1来确定;
如果DCI是由TC-RNTI加扰的,HARQ-ACK反馈将根据K1 set 1来确定。
4)RACH类型。
定义两个HARQ-ACK资源的集合,分别为K1 set 1和K1 set 2;如果配置了2-stepRACH,HARQ-ACK反馈将根据K1 set 2来确定;如果未配置2-step RACH,HARQ-ACK反馈将根据K1 set 1来确定。
例如,K1 set 1可以为现有的默认的K1集合
方法3
1)DCI指示第一K1;
2)MAC PDU中给每个UE指示了一个专属的K1’;
K1’可以为一个值或一个集合范围。
3)UE接收PDSCH,根据MAC PDU中属于该UE的专属K1’,得到实际的K1为第一K1+K1’。
实施例一
网络侧设备发送DCI format 1_0,调度一个PDSCH,该PDSCH承载MsgB。
MsgB中包含4个UE的Success RAR消息,按照UE1、UE2、UE3、UE4的顺序排列。
UE在Slot n检测到该DCI,该DCI中指示了HARQ-ACK反馈的时间(即K1)为k,则需要在Slot n+k为参考点,确定对应的HARQ-ACK信息的反馈时间。
预定义的规则为,根据MsgB中Success RAR的排列顺序,每间隔一个UE,K1增加1。
例如,UE1为MsgB中包含的第一个Success RAR所对应的UE,UE1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认UE1为该MsgB中第一个包含Success RAR的UE,则根据规则,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时间为Slot n+k+0;
UE2为MsgB中包含的第二个Success RAR所对应的UE,UE1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认UE2为该MsgB中第二个包含Success RAR的UE,则根据规则,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时间为Slot n+k+1;
UE4为MsgB中包含的第四个Success RAR所对应的UE,UE1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认UE4为该MsgB中第四个包含Success RAR的UE,则根据规则,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时间为Slot n+k+3。
另一个例子中,以不同时频域的PUCCH资源为例。
UE在Slot n检测到该DCI,该DCI中指示了HARQ-ACK反馈资源为PUCCH资源1(即序号为k),则需要在Slot n+k,以PUCCH资源1为参考点,确定对应的HARQ-ACK信息的反馈资源。
预定义的规则为,根据MsgB中Success RAR的排列顺序,每间隔一个UE,k增加1。
例如,UE1为MsgB中包含的第一个Success RAR所对应的UE,UE1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认UE1为该MsgB中第一个包含Success RAR的UE,则根据规则,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资源为PUCCH资源k+0;
UE2为MsgB中包含的第二个Success RAR所对应的UE,UE1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认UE2为该MsgB中第二个包含Success RAR的UE,则根据规则,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资源为PUCCH资源k+1;
UE4为MsgB中包含的第四个Success RAR所对应的UE,UE1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认UE4为该MsgB中第四个包含Success RAR的UE,则根据规则,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资源为PUCCH资源k+3。
实施例二
预定义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不同的HARQ-ACK资源,如表1所示。
表1:SCS与HARQ-ACK反馈的时间集合的对应关系。
| 子载波间隔 | HARQ-ACK反馈的时间集合 |
| 15kHz | {A1,A2,A3,A4,A5,A6,A7,A8} |
| 30kHz | {B1,B2,B3,B4,B5,B6,B7,B8} |
| 60kHz | {C1,C2,C3,C4,C5,C6,C7,C8} |
| 120kHz | {D1,D2,D3,D4,D5,D6,D7,D8} |
UE根据上行反馈所使用的SCS,选择对应的HARQ-ACK反馈时间集合。
例如,DCI中所指示的HARQ-ACK反馈时间集合中的index为3,UE反馈PUCCH的子载波间隔为30千赫兹(kHz),则根据30kHz对应的HARQ-ACK反馈时间集合,确定HARQ反馈时间为B3,即在Slot n+B3反馈HARQ-ACK。
实施例三
网络侧设备发送DCI format 1_0,调度一个PDSCH,该PDSCH承载MsgB。
MsgB中包含4个UE的Success RAR消息,按照UE1、UE2、UE3、UE4的顺序排列。
UE在Slot n检测到该DCI,该DCI中指示了HARQ-ACK反馈的时间(即K1)为k,则需要在Slot n+k为参考点,确定对应的HARQ-ACK信息的反馈时间。
在MsgB中,包含了UE1~UE4各自的HARQ-ACK反馈时间K1’。
例如,MsgB中包含的UE1的K1’=a0,UE1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时间为Slot n+k+a0;
MsgB中包含的UE2的K1’=a1,UE2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时间为Slot n+k+a1;
MsgB中包含的UE4的K1’=a3,UE1接收并解码出MsgB后,确定所反馈HARQ-ACK的时间为Slot n+k+a3;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可更灵活的指示RRC连接建立之前的PDSCH的HARQ-ACK反馈的资源。
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之一。如图2所示,通信设备2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201,用于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目标资源;
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的资源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200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01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根据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资源偏移量;
其中,所述下行消息包括N个终端的第一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为第i个排列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资源偏移量△k(i):
△k(i)=[(floor((i-1)/P))×b]mod N;
其中,b为调整步长;P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200还包括: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01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传输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资源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为媒体接入控制MAC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200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01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根据所述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其中,所述目标规则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子载波间隔SCS,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二规则,所述第二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频率范围FR,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三规则,所述第三规则用于:根据加扰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目标DCI为调度所述下行传输的DCI;
第四规则,所述第四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类型,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可选的,所述通信设备200还包括: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201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之前,传输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三信息为:MAC信息、DC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
通信设备200能够实现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设备200能够实现的各个过程,以及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结构图之二,如图3所示,通信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1、存储器302、用户接口303、收发机304和总线接口。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3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302上并可在处理器3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为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目标资源;
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
在图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3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304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303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3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302可以存储处理器23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的资源偏移量。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资源偏移量;
其中,所述下行消息包括N个终端的第一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在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为第i个排列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资源偏移量△k(i):
△k(i)=[(floor((i-1)/P))×b]mod N;
其中,b为调整步长;P为正整数。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304传输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资源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息为媒体接入控制MAC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其中,所述目标规则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子载波间隔SCS,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二规则,所述第二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频率范围FR,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三规则,所述第三规则用于:根据加扰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目标DCI为调度所述下行传输的DCI;
第四规则,所述第四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类型,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可选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301执行时还可实现如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304传输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
可选的,所述第三信息为:MAC信息、DC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
通信设备300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资源确定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通信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20)
1.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应用于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包括: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对应于子载波间隔SCS;
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包括:
根据第一资源集合中的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和资源偏移量,确定目标值;
根据所述目标值,确定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信息还包括第一目标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的资源偏移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资源偏移量;
其中,所述下行消息包括N个终端的第一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资源偏移量,包括:
在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为第i个排列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资源偏移量△k(i):
△k(i)=[(floor((i-1)/P))×b]mod N;
其中,b为调整步长;P为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传输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资源偏移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为媒体接入控制MAC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其中,所述目标规则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子载波间隔SCS,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二规则,所述第二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频率范围FR,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三规则,所述第三规则用于:根据加扰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目标DCI为调度所述下行传输的DCI;
第四规则,所述第四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类型,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信息还包括第一目标资源,所述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传输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为:MAC信息、DC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
1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信息包括: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两个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所述第一资源集合中的第二目标资源;
所述第一资源集合对应于子载波间隔SCS;
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资源集合中的所述第二目标资源和资源偏移量,确定目标值;
根据所述目标值,确定下行传输的HARQ的反馈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信息还包括第一目标资源,所述第二资源信息为相对于所述第一目标资源的资源偏移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根据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确定所述资源偏移量;
其中,所述下行消息包括N个终端的第一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在终端的第一信息在下行消息中的排列位置为第i个排列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资源偏移量△k(i):
△k(i)=[(floor((i-1)/P))×b]mod N;
其中,b为调整步长;P为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一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传输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资源偏移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为媒体接入控制MAC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资源之前,根据目标规则,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其中,所述目标规则包括以下任意一项:
第一规则,所述第一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子载波间隔SCS,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二规则,所述第二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频率范围FR,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第三规则,所述第三规则用于:根据加扰目标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所述目标DCI为调度所述下行传输的DCI;
第四规则,所述第四规则用于:根据终端的随机接入类型,确定所述第一资源集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资源信息还包括第一目标资源,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第二传输模块,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根据第一资源信息和第二资源信息,确定下行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反馈资源之前,传输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息为:MAC信息、DCI或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
1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资源确定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910927105.4A CN112583543B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
| EP20869970.2A EP4044486A4 (en) | 2019-09-27 | 2020-09-27 | RESOURC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KR1020227013574A KR102795898B1 (ko) | 2019-09-27 | 2020-09-27 | 자원 결정 방법 및 통신기기 |
| JP2022519359A JP7443503B2 (ja) | 2019-09-27 | 2020-09-27 | リソース決定方法および通信機器 |
| BR112022005644A BR112022005644A2 (pt) | 2019-09-27 | 2020-09-27 | Método de determinação de recurso e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ões. |
| PCT/CN2020/118066 WO2021057964A1 (zh) | 2019-09-27 | 2020-09-27 | 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
| US17/703,409 US12328191B2 (en) | 2019-09-27 | 2022-03-24 | Resourc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CN201910927105.4A CN112583543B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
Publications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CN112583543A CN112583543A (zh) | 2021-03-30 |
| CN112583543B true CN112583543B (zh) | 2022-08-02 |
Family
ID=75110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CN201910927105.4A Active CN112583543B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12328191B2 (zh) |
| EP (1) | EP4044486A4 (zh) |
| JP (1) | JP7443503B2 (zh) |
| KR (1) | KR102795898B1 (zh) |
| CN (1) | CN112583543B (zh) |
| BR (1) | BR112022005644A2 (zh) |
| WO (1) | WO20210579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13518458B (zh) * | 2020-04-09 | 2024-11-19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上行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
| CN115996441A (zh) * | 2021-10-18 | 2023-04-21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271032A (zh) * | 2011-08-09 | 2011-12-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实现上行反馈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7332646A (zh) * | 2016-04-29 | 2017-11-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Harq-ack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8075864A (zh) * | 2016-11-15 | 2018-05-2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Ack/nack的反馈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
| CN109802763A (zh) * | 2017-11-16 | 2019-05-2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的方法以及设备 |
| WO2019102062A1 (en) * | 2017-11-24 | 2019-05-3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Transmission of extra inform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ES2614354T3 (es) * | 2012-09-27 | 2017-05-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étodos y sistemas para asignación de recursos de HARQ en el PUCCH con TDD para el canal de control de enlace descendente físico mejorado (EPDCCH) |
| US11245507B2 (en) * | 2012-11-02 | 2022-02-0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uplink HARQ-ACK resources for LTE enhanced control channel |
| CN108494531B (zh) * | 2013-01-31 | 2021-07-13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肯定应答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2019133B1 (ko) * | 2017-01-08 | 2019-09-0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과 기지국 간 상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
| US10985876B2 (en) * | 2017-03-15 | 2021-04-20 | Apple Inc. | Determination of new radio (NR)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resource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HARQ-ACK) feedback |
| CN109121205B (zh) * | 2017-06-22 | 2021-08-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基站 |
| CN109586857B (zh) * | 2017-09-29 | 2021-07-13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harq反馈方法、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US20210184801A1 (en) * | 2017-11-15 | 2021-06-17 | Idac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ack codebook size determination and resource selection in nr |
| US11646849B2 (en) | 2018-01-12 | 2023-05-09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10034866B (zh) * | 2018-01-12 | 2020-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反馈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21060915A1 (ko) * | 2019-09-25 | 2021-04-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대역에서 임의 접속 과정에 기반하여 하향링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2019
- 2019-09-27 CN CN201910927105.4A patent/CN112583543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27 KR KR1020227013574A patent/KR102795898B1/ko active Active
- 2020-09-27 EP EP20869970.2A patent/EP4044486A4/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27 WO PCT/CN2020/118066 patent/WO2021057964A1/zh not_active Ceased
- 2020-09-27 JP JP2022519359A patent/JP744350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9-27 BR BR112022005644A patent/BR112022005644A2/pt unknown
-
2022
- 2022-03-24 US US17/703,409 patent/US1232819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CN102271032A (zh) * | 2011-08-09 | 2011-12-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实现上行反馈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07332646A (zh) * | 2016-04-29 | 2017-11-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Harq-ack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8075864A (zh) * | 2016-11-15 | 2018-05-2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Ack/nack的反馈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
| CN109802763A (zh) * | 2017-11-16 | 2019-05-2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反馈的方法以及设备 |
| WO2019102062A1 (en) * | 2017-11-24 | 2019-05-3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Transmission of extra information |
Non-Patent Citations (4)
| Title |
|---|
| HARQ procedure for NR-U;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98》;20190830;正文第2节 * |
| LG Electronics.HARQ procedure for NR-U.《3GPP TSG RAN WG1 #98》.2019, * |
| Remaining issues on HARQ management for eMBB;vivo;《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3》;20180525;全文 * |
| UCI enhancements for URLLC;OPPO;《3GPP TSG RAN WG1 Ad-Hoc Meeting 1901》;20190125;正文第2.1节 * |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KR102795898B1 (ko) | 2025-04-16 |
| JP2022549902A (ja) | 2022-11-29 |
| JP7443503B2 (ja) | 2024-03-05 |
| WO2021057964A1 (zh) | 2021-04-01 |
| KR20220069066A (ko) | 2022-05-26 |
| EP4044486A4 (en) | 2022-12-28 |
| US20220216951A1 (en) | 2022-07-07 |
| EP4044486A1 (en) | 2022-08-17 |
| CN112583543A (zh) | 2021-03-30 |
| US12328191B2 (en) | 2025-06-10 |
| BR112022005644A2 (pt) | 2022-07-19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TWI702876B (zh) | 一種ra-rnti確定方法及裝置 | |
| CN104025684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 |
| EP2840732B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supporting harq | |
| CN113767702B (zh) | 随机接入中的资源指示 | |
| CN102843732B (zh) | 一种时分双工tdd通信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 US20220377766A1 (en) | Configured ul with repetition | |
| US12213204B2 (en) | Maintaining, suspending, or modifying existing PUR configuration in response to a UE entering into RRC connected mode | |
| CN110679104B (zh) | Harq反馈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 JP2017511076A (ja) | 制御チャネル資源割当方法及び装置 | |
| TW201538024A (zh) | 處理裝置對裝置運作的方法 | |
| CN113439467B (zh) | 在终端和无线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 | |
| US11528714B2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 CN112583543B (zh) | 资源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 |
| WO2017219703A1 (zh) | 一种上行传输的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 CN111867124B (zh)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 |
| CN108702759B (zh) | 一种指示方法及装置 | |
| WO2015062477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
| EP3487100B1 (en) | Harq respons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 |
| CN114223165B (zh) | 一种确定重复传输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 |
| WO2017166023A1 (zh) |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 |
| CN108924965B (zh) | 一种非连续传输检测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
| CN103944694A (zh) | 一种下行ack/nack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 CN111107661A (zh) | 随机接入资源获取方法及装置 | |
| CN110547038A (zh) | 通信系统 | |
| EP4195785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PB01 | Public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 GR01 | Patent grant | ||
| GR01 | Patent grant |